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1. 引言本文主要对我在教授《人民币兑换》这个主题时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 教学目标设定在开展这节课的教学之前,我先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兑换问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数学的乐趣。
3. 教学过程分析3.1 教学方法选择针对《人民币兑换》这个主题,我主要采用了讲授、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结合实际案例示范运算过程,并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3.2 教学内容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兑换的概念和运算过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内容:1.介绍人民币兑换的背景和意义;2.解释人民币和外币的汇率概念;3.讲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4.示范如何进行人民币兑换的计算;5.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3.3 学生反应及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人民币兑换这个概念一开始并不太了解,加上对于公式运算的生涩感觉,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1.学生对于汇率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人民币和外币之间的兑换关系;2.学生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容易出错,忽略细节和步骤。
4. 教学改进策略基于以上问题和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汇率概念的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题,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模拟兑换操作;2.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公式的运用。
可以通过逐步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通过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深度理解。
5.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上述改进策略的实施,我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成绩和反馈进行分析。
5.1 学生成绩经过改进策略的落实,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人民币兑换》课后反思
《人民币兑换》课后反思《人民币兑换》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会求积、商的近似值和探索、发现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之前上这一内容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感觉教学的知识点过于简单,课也就上的平铺直叙。
而这次再上这一课时,课上学生的精彩发言却让我大长见识。
学生的发现,我在备课时怎么没有想到?引发我对这节课内容进行重新审视,课后再次打开《教师用书》边读边细细回味,更是佩服学生敏锐的数学眼光和对数学的深度思考。
一、没想到:根据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化解兑换问题中学生列式的困难。
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决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和方法上。
但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计算。
课堂总结时刘泽烨同学的发言启发了我,他说:“老师我有一个发现,外币兑换人民币时都用乘法计算,人民币兑换外币时都是用除法计算。
”学生能有这样自觉总结归纳的数学素养让我惊喜,同时我在内心反问自己:我为什么没想到呢?再看汇率表都是每1外币对应人民币数额,如果设计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这种倍数关系推理、总结、提炼人民币兑换方法的环节,是不是就能帮助那些数学思维稍弱的孩子解决不会列式的问题。
也为下节课,根据每100外币对应人民币数额的汇率解决现实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自己的教学从教师的设计走向为学生的设计,不正应对了2022年数学新课标中“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这一课程理念吗?二、没想到:在探究商与被除数关系时,体现运算本质的一致性,能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在第二课时探究商与被除数的关系还是刘泽烨同学,他的发言“震撼”到了我。
以前教学这一内容时,只要引导学生总结出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比被除数大;除以一个比1大的数,商比被除数小;除以一个接近1的数,商就接近被除数这三点规律,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但课上总结完规律后,刘泽烨却依然举着手还想表达自己的发现。
我心想,规律都总结完全了,还会有什么呢?一向愿意给孩子充分表达机会的我还是请他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反思一: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人民币兑换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运用是非常平凡,在今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兑换理解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自己就是在讲在怎样近似数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对近似数到底是不是看后面一位小数,在这个讲完之后,自己还要讲的更完整一些,更细致一些,落实到哪个位置上,那么通过这样,规律的完整的总结,学生掌握的就更好了.但今天的教学,教学目标完成还是非常不错,对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我们一般用乘法,而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用除法.在教学中还要总结一下,那么学生理解的可能就更到位,那么知识掌握的就更巩固了.在以后自己数学的教学中还要更多和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那么学生掌握的将更好.反思二: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在前面的学习中,教材精心按排了不少的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它们揭示了共同的一个主题,即一切要进行商品交换的,都要用到人民币。
而在使用人民币时,有时就需要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等价交换,也就是换算。
要准确地换算,首先要知道单位间的进率,也就是:1元=10角,1角=10分;其次要理解换的要点是:等价;三是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四是能判断什么是够换,什么是不够换。
够换就可以换成另一个单位量,不够换就原样照写。
避免后阶段学习把换算和计算混淆。
五是现实生活中的价格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理解价格表示的意义也是学习的内容之一。
教材例题五的安排是先教学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的方法,同时逆思考得出单名数转化成复名数的方法,巩固练习也只是各有一题。
这样的安排不合理,练习量的不足对学困生习得新知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对此例做了适当的调整,先教学1元2角=12角,然后完成相应的练习,梳理清思路,再用逆思考得出12角=1元2角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描述算理,逐步懂得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养成习惯。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书第50页例5、例6。
让学生掌握复单位到单一单位的换算。
特别是数值是小学的以元为单位的值到复单位与单一单位的换算。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 容。本课通过教材创设的情景,利用人民币的兑换学会求积、商的近似 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后 面“试一试”的学习,探索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 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课程教学为后面学习循环小数作铺垫,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答:平均每段长约5米。 4.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5. 2 2.1 2.15 3 3.0 3.03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外币和人民币之间互相兑换的方法了吗? 怎样计算? 求出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不需要求出准确的数据,还有的用除法计算商不能得 到有限小数,这时需要取积或商的近似值,求出结果后通常用“四舍五入法” 取近似值。如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计算出最后结果后要保留两位小数。
九、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学习 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接受。 2.通过用近似值表示钱数,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循环小数作 铺垫,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联系 学生生活实际,遵照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兴趣为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 接受。
(
)。
(3)已经知道1港元兑换人民币0.81元,求5000元人民币里面有多少个0.81,列式计算
为(
)。已知1欧元兑换人民币8.19元,求5000元人民币里面有多少个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10篇)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10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的资料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篇一《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包家营小学李茂军《人民币兑换》这一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钱币并不陌生,但是钱币的兑换毕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怎样查看汇率、理解汇率、根据汇率来计算,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
所以上课时我从调查了解学生去过的城市,欣赏美丽的美国图片入手,通过对话以及欣赏美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兴趣,这样的情景创设为新课的引入开了很好的头。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道的各个国家的钱币,由人民币怎样兑换各国钱币这个问题入手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
由学生了解的兑换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
在学生自己独立的自学、质疑,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同时总结了如何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然后经过边欣赏美景边解决问题的巩固练习,进一步的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也能熟练的求出积和商的近似值。
最后拓展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再采用四舍五入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要灵活,不能一个模式来套用。
既及时渗透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的意识,又使学生增长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能力。
最后根据学生还想知道哪些知识中,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很有思想。
让学生去调查了解更多的关于汇率、关于兑换的知识,这样就很好的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在课后再一次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让数学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
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致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在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分析题意,选择正确的算法上,特别是需要逆向思维的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平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篇二反思一: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人民币兑换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运用是非常平凡,在今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兑换理解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自己就是在讲在怎样近似数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对近似数到底是不是看后面一位小数,在这个讲完之后,自己还要讲的更完整一些,更细致一些,落实到哪个位置上,那么通过这样,规律的完整的总结,学生掌握的就更好了.但今天的教学,教学目标完成还是非常不错,对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我们一般用乘法,而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用除法.在教学中还要总结一下,那么学生理解的可能就更到位,那么知识掌握的就更巩固了.在以后自己数学的教学中还要更多和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那么学生掌握的将更好.反思二: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在前面的学习中,教材精心按排了不少的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它们揭示了共同的一个主题,即一切要进行商品交换的,都要用到人民币。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第一篇: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包家营小学李茂军《人民币兑换》这一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钱币并不陌生,但是钱币的兑换毕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怎样查看汇率、理解汇率、根据汇率来计算,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
所以上课时我从调查了解学生去过的城市,欣赏美丽的美国图片入手,通过对话以及欣赏美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兴趣,这样的情景创设为新课的引入开了很好的头。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道的各个国家的钱币,由人民币怎样兑换各国钱币这个问题入手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
由学生了解的兑换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
在学生自己独立的自学、质疑,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同时总结了如何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然后经过边欣赏美景边解决问题的巩固练习,进一步的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也能熟练的求出积和商的近似值。
最后拓展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再采用四舍五入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要灵活,不能一个模式来套用。
既及时渗透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的意识,又使学生增长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能力。
最后根据学生还想知道哪些知识中,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很有思想。
让学生去调查了解更多的关于汇率、关于兑换的知识,这样就很好的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在课后再一次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让数学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
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致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在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分析题意,选择正确的算法上,特别是需要逆向思维的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平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
第二篇: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人民币兑换》通过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上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五上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人民币换算该怎样教案让小朋友知道1元=10角=100分(结论)。
可以让小朋友通过“大富豪”游戏(好像是棋类)或者拿钱去跟爸爸妈妈换获取切身体会,加深人民币币制兑换的比例概念。
引进外币兑换的概念,如1美元=100美分,1英镑=100新便士等。
引进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概念,如1美元=6.32人民币(2015-08-11),这些可在网上查到,可让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网上了解。
告诉小朋友,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角”的概念,其他地区和国家(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都只有“元”和“分”。
进而可以引进“十进制”的概念,即“逢十进一”。
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钱是怎么来设计背景幼儿在生活中,一杯牛奶、一面包、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也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出此活动。
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值,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初步了解并尝试人民币面值换算的方法,并知道有不同的面值面价。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面值为(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币。
难点:培养孩子尝试用人民币的面值换算方法。
活动准备1、桌子(当货架)、各类商品、各类水果、蔬菜、玩具车、玩具卡片(带有标价)。
2、玩具人民币(10元、5元、2元、1元)若干张。
活动过程1、认识10以内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1)这是什么呀你们认识它们吗(2)你们知道这些线共同的名称吗2、游戏“小小储蓄员”,初步了解并尝试人民币面值换算的方法,并知道不同的面价面值。
教师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引导幼儿用桌子上盘中的人民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1元、2元、5元的人民币)进行正确兑换。
大班数学《人民币的换算》教案反思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在模拟购物时对人民币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到实际购物场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我计划在课后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大班数学《人民币的换算》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换算》选自大班数学教材中的货币认识章节。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2.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的换算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幼儿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民币的换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民币换算的奥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人民币换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
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
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篇二」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钱币兑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钱币兑换》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1.1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别和辨认人民币1元、5角和1角的硬币及相关符号;2.学生能熟练地根据价格计算所需的货币数目;3.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计算完成简单的钱币兑换;4.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钱币的种类和功能。
1.2 教学要求1.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口算技巧;2.学生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学生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钱币的种类、功能;4.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通过启发式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 教学过程2.1 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展示各种物品,让学生估计他们的价格,并用相关符号记录。
然后展示各种硬币,并让学生利用硬币进行估价和计算。
2.2 货币知识的讲解•教师展示各种人民币硬币,并讲解硬币的面值和相关数字符号的含义。
•展示纸币,让学生识别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并讲解纸币与硬币的不同之处和使用场景。
2.3 钱币兑换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模拟购物和钱币兑换活动,引导他们计算所需支付的钱数,然后让他们用给定的钱数进行兑换操作。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加强学生对钱币兑换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4 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将刚才学到的钱币兑换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购买饮品、小食品等。
•教师搜集学生的体验和反馈,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的图片、实物演示和活动练习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了人民币硬币和纸币的相关知识、钱币兑换的操作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兴趣高涨,合作默契,效果良好。
但也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点的衔接和延伸,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精选数学小学《人民币的兑换》课后反思
《人民币的兑换》课后反思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这节课的难点就在于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兑换”的意思,看懂需要兑换的货币间的关系。
因此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货币兑换的计算。
以去美国旅游,需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情境引入,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货币兑换时,让学生充分体验一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563美元的意思,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老师讲得多,没有很好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总结。
2.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重视。
再次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总结。
同时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包括课堂中良好的听课习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把三角形ABC的一条边延长1倍到D,把它的另一条边延长2倍到E,得到一个较大的三角形,那么,三角形ABC面积S是三角形ADE的面积的()。
A.B.C.D.2.(1分)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多c,表示乙数的式子是()A.4a+cB.a÷4+cC.(a+c)÷4D.(a﹣c)÷43.如图:这个杯子( )装下3000ml牛奶。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4.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为()A.3:1B.1:3C.9:1D.1:95.一列队伍,按1~8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个人报“5”,如果这列队伍的人数在60~70之间,这列队伍的人数可能是()A.2的倍数B.3的倍数C.5的倍数D.无法确定6.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它的,需要()天才能完成.A.3B.2C.D.37.某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人数的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设男生有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x﹣4=24 B.x+4=24 C.x=24+48.如果把15.5%去掉百分号,这个数就()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扩大10倍9.张师傅的收入增加又用去后,他现在的钱数与原来的钱数相比是( ).A.相等 B.比原数少 C.比原来多10.在比例尺的图纸上,量得一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土地的实际面积()平方米A.180 B.900 C.2025 D.32400二、填空题11.下面有六张数字卡片,任意摸1张,大于的可能性是(________),分数单位是的可能性是(________)是真分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精选16篇)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精选1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A、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B、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C、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D、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2、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教师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A、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C、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3、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人民币的兑换课后反思
《人民币的兑换》课后反思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这节课的难点就在于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兑换”的意思,看懂需要兑换的货币间的关系。
因此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货币兑换的计算。
以去美国旅游,需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情境引入,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货币兑换时,让学生充分体验一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563美元的意思,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老师讲得多,没有很好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总结。
2.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重视。
再次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总结。
同时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包括课堂中良好的听课习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A.6 B.7 C.8 D.无答案2.“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孙子算经》是这样记载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你认为结果是()A.鸡23只兔12只B.鸡12只兔23只C.鸡14只兔21只3.在72的后面添上%,原数就()。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4.如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的()A.B.C.D.5.15.9-(5.9+6)=()A.4 B.13.7 C.0.44 D.266.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与直线垂直的线。
A.1 B.2 C.无数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优质小麦的发芽率达到了106%B.所有的半径都相等C.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D.圆周率与圆的大小无关8.鸡兔同笼,上有21头,下有66足,有()只鸡.A.9B.48C.189.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10.在5.072亿这个数中,“7”表示(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钱币兑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钱币兑换》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人民币的基本面值、组成和用法;2.能够准确识别人民币纸币的面额,并能进行简单的现金支付;3.能够对不超过100元的面额的纸币进行较为准确的兑换。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小组内的活动要求;2.能够在小组内与同学积极合作,互相帮助;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金钱观念,重视钱财的概念和使用;2.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分享、合作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教学环节及过程热身环节通过放学儿童聚集在一起处理他们的钱包或腰包,改进对货币作用的认识。
思维导入1.老师展示一张100元人民币,询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100元”。
2.老师再问:“你认为100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呢?”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
3.老师介绍“钱币兑换”的概念,并告诉孩子们兑换钞票时的注意事项。
团队合作环节将小班成员分为若干组,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根据组长任命各自角色,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任务卡。
任务卡:1.今天你们是一家小超市的收银员,请认真听取每位顾客的要求,准确找零。
2.请你们想象自己开了一家小卖铺,让不同的顾客来购买商品,然后找零。
3.作为银行的营业员,给来办理兑换的顾客准确找零。
交流讨论环节落实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将分组幼儿放在一起探讨钱币兑换的结果。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加深了对人民币钞票基本面值和用途的理解,并学会了正确地找零。
学生与同组的合作与探讨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的目标得到了初步实现,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民币兑换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运用是非常平凡,在今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兑换理解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自己就是在讲在怎样近似数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对近似数到底是不是看后面一位小数,在这个讲完之后,自己还要讲的更完整一些,更细致一些,落实到哪个位置上,那么通过这样,规律的完整的总结,学生掌握的就更好了.但今天的教学,教学目标完成还是非常不错,对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我们一般用乘法,而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用除法.在教学中还要总结一下,那么学生理解的可能就更到位,那么知识掌握的就更巩固了.在以后自己数学的教学中还要更多和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那么学生掌握的将更好.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六(1)班共有48名学生,期末评选一名学习标兵,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能表示出这个结果。
姓名小红小刚小芳小军票数24 12 4 8A.B.C.D.2.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A.B.C.D.3.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A.18人B.35人C.40人D.144人4.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4cm表示实际距离16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4 B.1∶40 C.1∶400 D.1∶4000005.从8:00到12:00,时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度是( )。
A.直角B.钝角C.平角D.周角6.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A.与原分数相等B.比原分数大C.比原分数小D.无法确定7.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3倍,要让体积体积不变,则高要缩小到原来的()A.3倍B.27倍C.1 98.A÷B=7……1,如果A和B同时扩大到原数的100倍,这时余数是()。
A.1 B.100 C.200 D.100009.要表示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情况,绘制()统计图比较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包家营小学李茂军
《人民币兑换》这一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钱币并不陌生,但是钱币的兑换毕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怎样查看汇率、理解汇率、根据汇率来计算,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
所以上课时我从调查了解学生去过的城市,欣赏美丽的美国图片入手,通过对话以及欣赏美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兴趣,这样的情景创设为新课的引入开了很好的头。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道的各个国家的钱币,由人民币怎样兑换各国钱币这个问题入手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
由学生了解的兑换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
在学生自己独立的自学、质疑,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同时总结了如何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然后经过边欣赏美景边解决问题的巩固练习,进一步的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也能熟练的求出积和商的近似值。
最后拓展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再采用四舍五入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要灵活,不能一个模式来套用。
既及时渗透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的意识,又使学生增长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能力。
最后根据学生还想知道哪些知识中,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
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很有思想。
让学生去调查了解更多的关于汇率、关于兑换的知识,这样就很好的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在课后再一次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让数学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
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致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在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分析题意,选择正确的算法上,特别是需要逆向思维的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平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