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有点怪》课件 PPT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75b07b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a.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这个地方有点怪》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事物的奇特之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为原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示范。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各有差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创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事物的奇特之处,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事物的奇特之处。
2.教学难点:如何恰当运用夸张、变形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夸张、变形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奇特之处,激发学生兴趣。
2.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分析其特点,讨论如何运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事物的奇特之处。
3.实践与指导: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夸张、变形手法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
4.交流与展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共同提高。
5.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这个地方有点怪1.观察分析2. 动手实践2.交流展示 4. 总结拓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审美等方面。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09e964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c.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不规则图形的例子,如自然界中的石头、贝壳、树叶等,以及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易拉罐、饮料瓶等。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规则图形的独特魅力,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不规则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挖掘其创意潜能。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图形,但对不规则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有限。
此外,学生可能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指导和启发,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学会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运用不规则图形进行创作,培养审美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创造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学会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规则图形进行创新设计和绘画,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美感。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不规则图形进行绘画和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察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废旧物品、自然界中的不规则图形等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规则图形的实例,如易拉罐、饮料瓶、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规则图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不规则图形,如石头、贝壳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形的美感和独特之处。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c22945a58da0116d174989.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1. 西 方 资 本 主义迅 猛发展 ,急需 开辟更 大的商 品销售 市场和 原料产 地 2. 列 强 拥 有 强大的 经济实 力和船 坚炮利 的军事 优势
二、方法探究 “怪”思维。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又 有什么不同? 两者外形有一定的相似 度,大小却不一样。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西兰花放大后变成了森林王国。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想象方法有“夸张”法。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想象方法有“重复”法。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同学们,大胆的发挥想象,构思一个 奇怪有趣的世界画下来吧!
提示:色彩鲜艳 想象独特,奇怪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现实生活中也有去多奇怪 想法构思出来的美妙物品,大 家一起来欣赏下吧。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2 湘美版PPT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2012)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7e05896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0.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 | 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对奇妙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2. 学习和掌握表现奇妙现象的美术语言和形式。
3. 创作一幅表现奇妙现象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生动地表现奇妙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妙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奇妙现象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表现奇妙现象。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奇妙现象的美术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2. 开展以奇妙现象为主题的美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美术创作,共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总之,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生动地表现奇妙现象。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空间和鼓励,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在以上的美术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和“展示与评价”环节。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反思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e484ffe009581b6bd9ebbc.png)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反思
儿童最宝贵的就是想想,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寻多种想想的途径,激发发散思维,来构想一个奇幻、美妙也可能荒诞的主观世界影像。
根据本课的教材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的重点和难点。
决定通过联想变化—方法探究—灵活运用—创造表现—讲述交流的方法来讲授本课。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游戏,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物品联想,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家都很兴奋,同学们一个比着一个想象。
花椰菜像小树,苹果像城堡。
通过外形类似联想,还可以通过放大、缩小、重复、添加等。
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但有些过于抽象,脱离了可能,看不出原本事物的样子,这是一个问题。
我考虑应当选择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不能一味追求奇特,怪异,要从实际出发,不本末倒置。
第二个问题时大多数同学的想象丰富,但是落实到绘画却无从下笔,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先从基本的添画开始,结
合事物进行联想,现将外部造型确立,再用线条装饰。
循序渐进将想象画作品完成,能降低绘画难度。
总之,本课是一节以想象为主的造型表现内容,力求在想象基础上,让用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2)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57227951cc17552706220834.png)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材分析:想象是儿童创作的源泉。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寻多种想象的途径,激发发散思维,构想奇幻、美妙、荒诞的主观世界影像。
《这个地方有点怪》一课在“怪”上寻求对事物惯常状态的打破,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现象。
学生能在重建过程中感受想象的美妙和无拘无束的愉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地方。
2.方法与过程:并进行美化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并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带着问题,学生观看视频《地心历险记》通过观看视频,引出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二、新授(一)师提问:视频中的这个地方怪在哪里?生:大事物变小小事物变大师总结:大事物变小小事物变大,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法,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小事物变大,大事物变小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情。
(二)欣赏PPT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找到方法,得出结论:相似性替代法。
思考:生活中你还想到了哪些物品可以使用相似形替代法?教师小结:事物外形之间可以建立迁移联想,会形成极大的反差,变成一个新型的事物(三)脑洞大开1、小组探究,学生发现问题并能小组解决问题小组之间讨论:除了对比法、相似性替代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事物变的奇怪?生讨论并回答2、小组尝试将准备好的一些局部照片进行重新拼摆,学生在重建过程中感受的想象的美妙。
师小结: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有联想、夸张、添加、重复等,这些方法在绘画作品中往往不是独立的,我们可以交叉灵活变换的使用。
通过对比观察,整合出新的形象。
(四)欣赏学生作品(五)教师示范(六)提出作画要求:同学们,大胆的发挥想象,构思一个奇怪有趣的世界并画下来吧!提示:色彩鲜艳想象独特、奇怪、美观(七)拓展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奇怪想法构思出来的美妙物品,大家一起来欣赏下吧。
学生通过欣赏这些怪作品,激发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并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21d0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d.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教学内容《这个地方有点怪》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创新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周围环境中不寻常或有趣的现象,以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围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展开,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元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能力,通过绘画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怪”现象,并转化为绘画创作的灵感。
2. 创意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在画纸上。
3. 情感融入: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教具学具准备-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
- 实物展示(如奇异的自然形态、有趣的建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特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与讨论:分发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这些“怪”现象的特点。
3. 创意启发:教师示范如何将观察到的“怪”现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独立创作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包括以下内容:- 课程《这个地方有点怪》- 教学重点:观察与发现、创意表达、情感融入-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在画纸上- 教师示范的关键步骤和技巧作业设计- 个体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以“这个地方有点怪”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 小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画作,展示他们眼中的“怪”现象。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e9898e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6.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这个地方有点怪》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15课,教材以一个充满神秘感和趣味性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夸张、变形、对比等,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也有创意实践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观察事物时,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差异,并能够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美术学科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夸张、变形、对比等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夸张、变形、对比等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富有神秘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范画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好奇心、探究欲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神秘、奇特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夸张、变形、对比等元素。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绘画技巧。
小学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2f5ae31eb91a37f1115cf9.png)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联想、放大、添加组合等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构想画出一个奇怪的有趣世界。
2、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获得精神的愉悦。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对事物外形的联想,引导运用放大、缩小、重复、添加组合等方法进行想象创造。
教学难点:创造出奇趣而又不失美感的“怪”作业。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这个地方有点怪》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疯狂原始人》电影片段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影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了过后请说一说你觉得影片中最奇怪有趣的是什么地方!(播放影片)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奇怪、有趣的景象?这部电影名叫《疯狂原始人》,导演丰富的想象力把我们带到了神秘奇幻的另一个世界。
孩子们,你们想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是《这个地方有点怪》,学了这一课,一定能打开你的想象之门。
2、出示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活动2【讲授】《这个地方有点怪》二、观察联想,方法学习(1) 学习夸张的想象方法出示图片1 长颈鹿。
问:这个地方哪里怪?想象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但也是有方法的,这种想象方法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长颈鹿很高脖子很长,但你想象过有这么高这么长吗?(引导学生发现夸张的方法。
)(2) 学习放大缩小的想象方法(3)学习添加删减的想象方法,师:谁能运用这种方法让一件东西变得奇怪有趣(4)学习联想迁移的想象方法(5)学习改变色彩的想象方法如果让你改变大海的颜色让它变得奇幻无比,你会变什么色彩呢? (6)学习创意组合的想象方法,师:谁能运用这种方法让一件东西变得奇怪有趣(7)学习改变常态的想象方法改变常态就是指打破常规,改变事物平常的状态,让它变得奇特。
比如:天空游泳的鱼儿,海底飞翔的鸟儿,倒立行走的小动物。
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了哪些想象方法呢?(学生回答,教师梳理方法,教师出示想象方法)这些方法在绘画作品中往往不是独立的,可以同时使用。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584105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0.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一种新的绘画技巧——夸张表现法。
教材以一个奇怪的地方为题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勇于表达自我。
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发,他们的绘画技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夸张表现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夸张表现法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夸张表现法的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夸张表现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夸张表现法进行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夸张表现法的绘画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夸张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夸张表现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夸张表现法的概念和绘画技巧,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夸张表现法。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夸张表现法的绘画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质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acbd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e.png)
上半部分是“今”。
组词:贪玩 贪心 造句:弟弟一味贪玩,连作业都不做了。
小猫跳跳跳
识字游戏
尽职 稿件
贪玩 忧虑
腔调
遭受 屏息凝神
解闷
词语解释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 心。在本课中是丝毫不 会忧虑的意思。
孩子的童年总是无忧 无虑,任凭日子过得多 艰难,他们都觉得快乐。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 精会神地看。本课猫注意 力集中地等到老鼠。
1.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 像小鱼,一会儿像马,真有趣!
2. 小弟弟真调皮,一会儿写作业,一 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又玩电脑。
匹匹
巨巨
周周
三包围的字,包围 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 小要写得协调。
团团
圆圆 国国
全包围的字,要把国字 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 小要合适。
这三个句子里都有
“信”字,想一想:“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 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请大家再 读找出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 “可是……” ;“说它贪玩吧,的 确是啊……” “可是……”
结合上面的连接词,你发现第一自然段是 什么写法了吗?
说它老实,它有时候乖,可是,它 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出去玩会一天 一夜不回家,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 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
到了下午,天上布满了乌云,眼看要下雨了。 蝴蝶说:“要下雨了,我们要赶快回家了,你们爬 得慢,不如就在蛋壳里避雨吧。”说完,小蝴蝶飞 走了,小蚂蚁和小虫子刚钻进蛋壳,哗哗哗,大雨 就下起来了。它们在蛋壳里又舒服又温暖,一点都 没被淋湿。
天黑了,小虫子和小蚂蚁齐心协力拖 来一片树叶,做成被子盖在了蛋壳上。月 亮升起来了,它们躺在温暖的蛋壳里进入 了梦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18054bb14e852459fb576c.png)
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这个地方有点怪》是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有一个副标题是想象画,旨在引导学生探寻多种想象创作的方法,进行发散思维,构想并描绘新奇、美妙、充满想象的主观世界。
四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写实基础,也能够进行适度的创造,在教授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客观事实出发,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创作,在想象的方法上,除了联想、缩小放大、添加组合等方法外,还可以多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的想象创造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想象画,学习联想、缩小放大、添加组合等想象画创作的方法。
能够合理运用想象,创作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
2.在欣赏和教师引导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想象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并能运用发散思维,发现更多的创造方法。
创作一幅独特的想象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学习欣赏想象画的创意美,并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新事物,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创造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联想、缩小放大、添加组合等想象画创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已知事物进行合理想象创造,构思表现主观想象的世界。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及注意要点一、情景创设,欣赏导入(3分钟)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美术课堂,让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奇幻之旅。
1.欣赏《爱丽丝漫游仙境》片段。
影片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这真是一个充满想学生回答自己观看影片的感受。
此处为使学生有个直观的感知,引导学生进入神奇的世界。
象的奇怪世界啊!你们想不想创造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呢?2.揭示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去创造一个充满想象的神奇世界吧。
问题引导:在刚才的影片中,你发现了哪些奇怪之处呢?3.动态图片展示:开在空中的门、会说话的巨大蝴蝶、能穿越的镜子现实世界中的门、蝴蝶、镜子、猫进行对比。
四年级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四年级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1f6eb12d76c66137ee0619ba.png)
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美术》(湘版)四年级上册第15课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寻多种想象的途径,激发发散思维,构想奇幻、美妙、荒诞的主观世界影像。
《这个地方有点怪》一课在“怪”上寻求对事物惯常状态的打破,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现象。
学生能在重建过程中感受想象的美妙和无拘无束的愉悦。
在想象创造层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对事物外形的联想,更有运用放大、缩小、重复、添加组合等方法进行的想象创造,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活跃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教学目标:1、学习联想、放大、重复、添加组合等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构想画出一个奇怪的有趣世界。
2、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获得精神的愉悦。
教学重点:激发对事物外形的联想,引导运用放大、缩小、重复、添加组合等方法进行想象创造。
教学难点:创造出奇趣而又不失美丽的“怪”作业。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生:昨天晚上我也做了一个梦,一个奇怪的梦,我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茂密的原始森林到处长满奇花异草,巨大的古树耸入云端,伸展的枝叶遮天盖地,眼前一片嫣红而奇异的华盖般的植物吸引了我,伸手轻轻一碰,一朵花扑的一声,忽然全部收缩到地下,正惊奇的看着这一切;忽然,一只巨大的猛兽出现在眼前…我飞快地奔跑,凶狠的猛兽咆哮着穷追不舍,我就飞快的跑,它就在后面飞快的追我,一着急,把我吓醒了。
我就在想这个奇怪的梦怎么就像《阿凡达》电影里的小片段,同学们看过阿凡达这部电影吗?生现在播放《阿凡达》电影里的片段给大家欣赏一下:带你们体验一下科幻的奇特世界!影片看完了,一路上,你们看到什么奇怪、有趣的景象?说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生:小结:有奇特的外星生物、漂浮的山以及先进的机器人等。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因为影片的神奇创造、奇思妙想的故事情节,所以取得了大家的称赞。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_湘美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_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18a777dd36a32d737581f8.png)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用相关的形象图案表现课程的特征,进行图标设计的方法;2、训练学生的形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动脑动手进行创意创造的设计意识;3、教育学生参与美化环境、热爱班级、热爱学习,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集体成就感。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班级课程表底纸、范画学具准备:上色工具、剪刀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
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老师出示“班级课程表底纸”,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不一样的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
揭示课题——课程表图标设计二、新授:知识点:A、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特点。
B、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1、首先想想我们美术课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
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作课程图标呢?为什么?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炼。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板书:“简洁”出示哑铃、小飞机,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五线谱?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课件出示老师表演画画、唱歌、跑步的场景。
你想到了什课?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课件出示思想品德课的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板书:“象征图形”。
出示社会课的图标,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5、出示作文课的图标,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