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2019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
九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_初三物理力学重点内容整理
九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_初三物理力学重点内容整理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
同学们步入九年级,所学的物理知识越来越难了,大家需要经常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九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九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篇一】牛顿因一颗苹果而有了成就,还是一颗苹果因为牛顿而出名了?二者结合成就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考查对于惯性的理解,惯性定律的应用,题目的形式为选择、填空等。
内容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能理解惯性定律即可。
【误区提醒】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3、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典型例题】例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静止的。
B.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具有惯性,物体受力后,它的惯性就减小或消失了。
C.把铁锤的锤柄在地上碰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D.公共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具有惯性的原因。
解析:A.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惯性大小与受力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C.锤头套紧不是利用锤柄的惯性,而是利用锤头具有惯性。
D.汽车上的人原来是与车一起运动的,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站不稳。
答案:ABC【篇二】力的测量1.两种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橡皮泥、纸等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范性,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
(完整版)2019中考物理复习力学专题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
受力分析主要 是分析这些力。
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 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 要环节。
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中考考点:(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跟踪练习 1: 1、如图 5 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A 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2、如图 6 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如果传送 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 3、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 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1.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 中 A、B 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 2 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三、典例分析:(一)、受力分析:例 1. 如图 3 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 2. 如图 4 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由以上例题,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 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 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 不能少;(二)、应用:例 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 5 牛和 3 牛的两个力 F1、F2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8 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
2019中考物理复习要点及热点精品教育.doc
中考物理复习要点及热点一、中考物理复习要点1.抓住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
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
如“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
复习时应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
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
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力学在中考中所占比例最大,力学知识的复习既是中考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供参考阅读!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019中考物理练习专项典型例题剖析--力学.doc
2019中考物理练习专项典型例题剖析--力学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班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_中考热点概括【一】测量的初步知识【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其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
3.时间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其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4.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5.平均速度公式应用。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和5以对速度公式的应用的形式出现。
速度也会以数学图像的形式出现。
【二】质量和密度【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质量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2.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3.密度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及常用物体的密度〔如水、酒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基础知识,理解应用。
知识点1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知识点2和3会以在实验探究题中测量物体密度的形式出现。
【三】力【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3、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
4、测量力的大小的〔使用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知识点3会以重力的公式计算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会以穿插在实验探究中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形式出现,知识点5会以作图题中作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的形式出现。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的相关考点总结如下:
1. 物体的运动:
- 平抛运动: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着抛体的轨迹飞行。
-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不受其他力作用下,只受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不受任何力作用时,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
2. 力的概念和表示: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重力: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所产生的力。
- 弹力:弹簧或绳子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3.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使用合力的概念求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或多个分力,可以使得问题的求解更加简单。
5. 力的计算:
- 力等效性:两个力相互平行且大小相等时,可以将其合成为一个等效力。
- 力的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根据具体情况和已知条件,使用物理公式或几何图形来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以上是中考物理力学的相关考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学易错点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学易错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学易错点
1.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种液体②液体静止。
2.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路涵洞等)。
3.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注意:用注射器打针过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原理。
4.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
5.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上方的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6.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和向下存在压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
8.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9.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都漂浮,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示数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10.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11.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12.使用机械能省力的同时必然费距离,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
13.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14.滑轮组一定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错)。
15.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6.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因为车静止,受力平衡,推力等于阻力)。
初中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计算公式为:A. G = mgB. G = mvC. G = m/sD. G = mv^2答案:A2.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其内容是:A.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D. 物体保持匀速圆周运动状态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中,物体的动能会增大?A. 质量不变,速度减小B. 速度不变,质量增大C.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D. 质量减小,速度减小答案:C4. 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A. 使物体发生形变B. 使物体的速度增大C. 使物体的质量增加D. 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中,物体的势能会增大?A. 质量不变,高度减小B. 高度不变,质量减小C. 质量不变,高度增大D. 质量减小,高度减小答案:C6.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7. 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D. 物体间的正压力答案:D8. 以下哪种情况中,物体的惯性不会改变?A. 物体的质量增加B. 物体的速度增加C. 物体的形状改变D. 物体的位置改变答案:D9.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以下哪个力是一对平衡力?A. 重力B. 支持力C. 拉力D. 压力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中,物体的加速度不会改变?A. 物体的质量增加,受到的合外力不变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加,质量不变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质量增加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质量不变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
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而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力学运动的规律和基本理论。
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力学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个知识点是力的作用。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者改变形状的原因。
力有大小和方向的概念,通常用矢量表示。
常见的力有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作用有三种方式:拉力、推力和摩擦力。
拉力是使物体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的力,推力是使物体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的力,摩擦力则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第二个知识点是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合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指出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总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三个知识点是功和能量。
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当力使物体发生了位移时,才称为做了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者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使其进行工作的性质。
常见的能量有势能、动能、热能等。
势能是物体因被抬升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热能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引起的能量。
第四个知识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封闭系统是指在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之间没有能量交换的情况下。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并进行相应的运动分析。
第五个知识点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由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有两种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未开始运动之前需要克服的力,动摩擦力是在物体已经开始运动时产生的力。
2019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热点考点(电学实验题专题突破)
2019年中考物理热点考点电学实验题专题突破考点分析电学实验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知识点:1:串、并联电流与电压的规律。
2: 欧姆定律即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3: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伏安法测电阻及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相关知识5:焦耳定律的相关实验。
考点突破考点总结如下:1:在研究串、并联电流与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有:①能正确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能正确连接实物图。
②正确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③在实验过程中,要更换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并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组实验数据,以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可靠。
2:研究电流电压及电阻三者关系实验:在此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时必须不断的移动滑动变阻器以保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从而通过观察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结论,注:如果所更换的电阻值较大而选用的变阻器阻值较小时通常可以开始时控制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较大,否则实验中,可能无论如何移动滑片都不能使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在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必须保持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从而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注:此实验中也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得结论而不能只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结论,且此实验多次测量并不是为了求平均值而是为了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更有说服力的规律,与伏安法测电阻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是不同的实验目的。
但应注意在此实验中如所选择的电阻太大,或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太小均可能使电流表无法读数从而使实验失败3: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影响电阻的某一个因素时,必须控制其它两个因素不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伏安法测电阻及测灯泡的功率实验:(1)实验原理:R=U/I,P=IU,若测小灯泡的功率P=IU额(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或待测小灯泡(共七个元件,七根导线)(3)实验电路图与连实物图注:若测灯泡功率时把上述电路图中电阻换成小灯泡即可,且电路图与实物图连结应对应。
中考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
中考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总结的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力学专题
〔一〕指点迷津
在进行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进行综合复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同学们在进行综合复习时应该努力做到三点:一是弄清各个物理知识之间的区别;二是要抓住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要注意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1.质量
要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实质是同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并且会用这个道理来解释一些具体的问题。
2.密度
要全面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因此密度既不是质量,也不是体积,而是不同物质单位体积质量的大小。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就是说密度与物质的形状、体积、质量等都无关。
它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二是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要注意同种物质的密度常常随物质所处的状态改变而改变,如水的密度和冰虽然是同种物质,但由于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也是不同的。
2019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力精品教育.doc.doc
2019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力2019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力一、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三、摩擦力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指导:力学精品教育.doc.doc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指导:力学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指导,希望给您带来启发!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天平的使用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1、调节平衡螺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2)天平使用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kg/m3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m/V。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一般不变,不同种物质一般不同,会查密度表。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m/V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
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1L=1dm3 1ml=1cm31g/cm3=1000kg/m3。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2019中考物理复习力学专题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
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
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
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中考考点: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1•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二力平衡合力为______ 。
2、重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 ;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相互接触的物体_____________ 受力,如图——I1中A、B 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冈」11 --------------------- 可rs -------------- 3]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I- J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摩擦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典例分析:(一)、受力分析:例1.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跟踪练习1:1、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2、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力学专题05 力学多选题(二)2019届中考物理专项复习(31页)
力学多选题(二)考点分析此考点主要考查力学中较难的知识:浮力、滑轮、杠杆、功与功率的知识,在此类题中通常把力学中的几个较难的知识点融合在同一道题中进行考查,难度较大,要正确解决此类题目,必须对浮力、滑轮‘杠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并进行大量的针对练习。
考点突破1:浮力常见的浮力计算公式有:①F浮=F向上-F向下即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减物体上表面所受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之和即为浮力。
②F浮=G物,此公式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利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常可将此公式变形为ρg V排=ρ物gV,注:其中的V排还可以用V-V露表示,(对于较复杂的题V排=S物×h浸,或V排=S容×△h.其中的△h指液面上升的高度)③F浮=G排(G排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若向一个原盛满液体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漂浮的物体,无论物体最后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容器的液面深度一定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压力一定不变,此时F浮=G排=G溢但不一定等于G物因当放入的物体沉底后,因G物大于F排对于此种情况,放入沉底的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与压强均会增大△F=G物-G溢。
④F浮=ρgV排注:此公式是浮力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在进行浮力的计算中当特征公式如漂浮的情况一般优先考虑F浮=G物,不适用时可代入上述通用式。
⑤F=G-T拉即弹簧测力计的两次读数差即为浮力,此公式还可变形成T拉=G-F浮,还可变形成T拉=G(1-ρ淮/ρ物)(适用于物体全浸的情况)如没有全浸,还可变形成T拉=G(1-1/nρ液/ρ物)其中1/n指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⑥F浮=G―N,注:A:此公式只适用于沉底的物体的浮力的计算题型,其中的N指物体沉底后所受容器的支持力的大小(此时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即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浮力);B:对于沉底的物体,当上述公式不能求解时,可代入浮力的常规计算公式即F=ρ液gV排求解。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一门物理学科,是物理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初中物理学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它涵盖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物体的运动:a. 运动的概念和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描述。
b.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的计算公式。
c. 物体的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它表达了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指出:所有相互作用的力都是两个物体之间互相作用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对运动前的阻力,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6.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是地球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距离地心的距离也会影响重力的大小。
7.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力,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相反地,一个力也可以被分解为几个力,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8.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动量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守恒原理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9. 能量和能量守恒: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状态和改变。
能量守恒原理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考点05-力学多选题(二)考点分析此考点主要考查力学中较难的知识:浮力、滑轮、杠杆、功与功率的知识,在此类题中通常把力学中的几个较难的知识点融合在同一道题中进行考查,难度较大,要正确解决此类题目,必须对浮力、滑轮‘杠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并进行大量的针对练习。
考点突破1:浮力常见的浮力计算公式有:①F浮=F向上-F向下即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减物体上表面所受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之和即为浮力。
②F浮=G物,此公式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利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常可将此公式变形为ρg V排=ρ物gV,注:其中的V排还可以用V-V露表示,(对于较复杂的题V排=S物×h浸,或V排=S容×△h.其中的△h指液面上升的高度)③F浮=G排(G排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若向一个原盛满液体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漂浮的物体,无论物体最后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容器的液面深度一定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压力一定不变,此时F浮=G排=G溢但不一定等于G物因当放入的物体沉底后,因G物大于F排对于此种情况,放入沉底的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与压强均会增大△F=G物-G溢。
④F浮=ρgV排注:此公式是浮力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在进行浮力的计算中当特征公式如漂浮的情况一般优先考虑F浮=G物,不适用时可代入上述通用式。
⑤F=G-T拉即弹簧测力计的两次读数差即为浮力,此公式还可变形成T拉=G-F浮,还可变形成T拉=G(1-ρ淮/ρ物)(适用于物体全浸的情况)如没有全浸,还可变形成T拉=G(1-1/nρ液/ρ物)其中1/n指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⑥F浮=G―N,注:A:此公式只适用于沉底的物体的浮力的计算题型,其中的N指物体沉底后所受容器的支持力的大小(此时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即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浮力);B:对于沉底的物体,当上述公式不能求解时,可代入浮力的常规计算公式即F=ρ液gV排求解。
2: 杠杆(1):杠杆必须具备三个特点①是硬棒②有支点③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即支点转动,应注意:如一根铁棒放于地面上它并不是杠杆,只能做杠杆。
(2):对于一个杠杆其力臂必须是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因此有力作用于杠杆上不一定有力臂与之对应,如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此力无力臂,此力也对杠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但有力臂一定有力与之对应。
另外应注意:动、阻力臂的和即可以等于杠杆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杠杆的长度,还可小于杠杆的长度。
(注:在进行杠杆的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动、阻力臂的大小。
)(3):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1>L2)省力杠杆虽省力但费距离;常见的省力杠杆有:撬棒、起子、钳子、道钉撬、独轮车、自行车手闸、机动车离合器的踏板等.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L1<L2,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缝纫机踏板,人的前臂、钓鱼杆,铁锹,起重机、家用剪刀等。
学,科网注:有些机械或装置本身不一定包含一种杠杆如下图甲中的脚踏式垃圾桶自身包含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而乙图中的指甲刀包含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
③等臂杠杆:天平和定滑轮。
二者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④不等臂杠杆:案枰和杆枰。
(4)杠杆的动态平衡:⑴当杠杆所受的力或力臂增加时,最终杠杆的动态情况取决于力和力臂增大的乘积,增大的乘积大端将下沉,另一端将上升;反之,当力或力臂减小时,减小的的乘积大端将上升。
3:滑轮:(1)在计算或比较几个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时常用的两个推导公式是:⑴η=G物/G物+G动(此公式可由η=G物h/G物h+G动h推得)或η=G物/ nF(此公式可由η=G t物h/Fs推得)(其中n代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
(2)对于悬挂型滑轮组的计算当求绳子末端拉力F的几种方法是:⑴F=G物+G动/n{不计各种摩擦}其中n 指绳子的股数⑵由η=G物/nF可推知:F=G物/nη;由P=FV拉得F=P/V拉其中的V指绳子移动的速度,不可代入物体移动的速度。
(3)W总=FS=G物h+G动h;W额=G动h=FS-G物h(4)拉力做功的功率:⑴P=W/t ⑵P=FV拉=F×n V物(5)绳子股数的求法:n=G物+G动//F或由n=G/F×η求出。
(6)对于同一滑轮组当重物的重量发生改变时有用功、总功与机械效率均会发后改变在此种情况下应抓住动滑轮重量不变若不计摩擦求动滑轮的方法是:由FS=G物h+G动h得G动=n F-G物(7)如果物体拉而未离开地面,计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应是物体的重力减去滑轮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再除物体的底面积;若人站在地面上拉动物体,则人的最大拉力是不能超过自己的体重,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应该是,人的体重减去人对绳子的拉力除人双脚的面积。
(8)对于水平移动型滑轮组的计算题常用的计算公式:W有=fs W总=FS=fs+G动h机械效率η=fs物/Fs拉=f/nF。
(其中的f指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9)当通过滑轮组将物体从液体中拉出的滑轮型计算题常用的计算公式:W有=(G-F浮)h=G(1-p水/P物)h。
机械效率η=(G-F浮)h/Fs。
W总=FS=(G-F浮)h+G动h(不计水的阻力与各种摩擦)4:功与功率:(1)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应注意:当力方向与距离对应时力才对物体做功;(2)功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及总功,对于大部分机械W有=G物h,当物体水平面上滑行时,W有=fS;而额外功对于滑轮组W额=G动h+W f,其中W f指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额外功,如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此时W额=G动h;对于斜面W额=fL,f指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力,L指斜面的长度。
总功W总=W有+W额;适用于任何机械。
(3)功率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理,在比较物体做功的功率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时间及做功的多少才可,P=W/t或P=FV,对于滑轮而言,其中V指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如给出物体移动的距离此时P=F ×nV物,n指滑轮组对应的绳子的股数。
考点典例例1::(2018湖南长沙中考)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液体质量之比为3︰4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答案】A、B、D【解析】B选项中,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ρ甲gh甲=0.6×103kg/m3×10N/kg×0.2m=1200Pa,故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中,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0.4×103kg/m3,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h乙=0.075m,故D选项是错误的。
综合上述,本题应选A、B、D。
学,科网例2:(2018石家庄一模试题)如图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安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的时间内将质量不等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甲、乙物重分别为G甲、G乙,动滑轮重为G 动且G动<G甲,两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F甲=F乙,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G甲:G乙=1:2B: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C:乙拉绳子做的总功是甲拉绳子所做总功的2倍D: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η=G乙/G乙+G甲。
【答案】B、C【解析】A选项中,由图可知,甲图中两个滑轮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此时F甲=G甲,而乙图中,是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F乙=G乙+G动/2,所以当两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F甲=F乙时,G甲= G乙+G动/2因G动不等于G甲,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中,由图可知,乙拉绳子的速度为2V物,甲拉绳子速度等于V物,且由题意知,两个图中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所以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故B选项是正确的。
C选项中,因为两种情况下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而甲中绳子移动的距离S甲=h物,而乙中S乙=2h物,且F甲=F乙,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总功W=FS拉,所以乙拉绳子做的总功是甲拉绳子所做总功的2倍,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η=W有/W总=G乙h/G乙h+G动h,η=G乙/G乙+G动,又因为G动<G甲所以乙图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乙/G乙+G甲故D选项是错误的。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B、C。
例3:(2018四川达州中考)(2018四川达州中考)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案】A、B、D【解析】上部横截面积小于容器B上部的横截面积,故取出物块后,容器A中的液面下降高度更大,容器A中剩余液体的高度更小,同时又由于容器A中的液体密度更小,则容器A受到的液体压强更小,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取出物块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容器、液体的总重力与容器底面积的比值,容器A中液体密度小,容器上部的横截面积更小,甲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容器A中液体体积小,且容器A中液体密度小,则容器A中的液体重力小,两容器重力相等,两容器底面积同,故容器A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容器B对桌面的压强,故D选项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B、D。
例4:(2018天津中考)如图11 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
质量为m 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T,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 (水的密度为ρ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球的密度为B.木球的密度为C.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D.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答案】A、D【解析】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