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课题《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理念,我校决定制定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1.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2.提升学校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学校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效果。

3.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效能。

三、具体措施1.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满足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基础需求。

2.建设数字教室: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支持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3.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课外拓展活动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等服务。

4.推广智能化教育设备:推广使用智能化教育设备,如智能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教学投影仪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5.培训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举办教育信息化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6.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师教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实施步骤1.明确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落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进行网络设备更新和维护工作,确保网络环境的畅通稳定。

3.配备数字教室设备,对教室进行改造,更新设备,提供符合教学需求的设备和软件。

4.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搭建学校自有的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科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推进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创新发展的过程。

为了加强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教育信息化推进实施方案,以期为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具体指导。

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教育信息化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教育边界,促进教育公平,打破地域限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共享。

因此,推进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二、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构建现代化、开放式、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原则:科学规划、分类推进、整体协同、有序推行。

三、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重点和措施1. 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

(2)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

(3)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教育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安全保障。

2. 教学资源建设(1)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丰富、优质、共享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2)推动网络课程开发和应用,培养网络化教学能力。

(3)推广在线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

4. 学生素质培养(1)推广智能学习工具和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2)开展信息化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

5. 信息安全保障(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一、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旨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1. 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更有效的研究方式和渠道,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2. 优化教师教学:借助教育信息化工具,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和辅助工具,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促进教学改革。

3. 加强管理与评估:建立强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便于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研究情况、教师工作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三、关键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将采取以下关键措施:1. 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建立覆盖全校的网络教育平台,包括在线课程、学生作品展示、在线交流等功能,提供给学生和教师使用。

2. 强化数字化课程建设:将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数字化,并开发配套的研究工具,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

3. 推广智慧教室:在教室中安装智能设备,实现教师授课和学生互动的数字化,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建立数据管理平台:构建教育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汇总学校的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研究成绩等数据,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5. 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本方案的实施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项目目标和详细计划。

2. 开展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包括设计、开发和测试等环节。

3. 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教材、课件等进行数字化处理。

4. 推广智慧教室,安装智能设备,实现数字化教学。

5. 建立数据管理平台,整合学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6. 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7. 监控和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五、预期效果实施本方案后,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1. 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研究兴趣和动力增强。

2. 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压力减轻。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合肥市宁溪学校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人类在经历了三百多年以前的工业革命以后,又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支持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它促进人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网络化、多媒体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为人类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遇。

国内,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看,“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开展了多年,教育信息技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高效率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状态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9年6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大决策;教育部于1998年12月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如改造中国教育科研网络系统、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建设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库、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工程等等。

所有这些都说明,人类的教育,在经历了农业时代的教育、工业时代的教育以后,已经跨入信息时代的教育。

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

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本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二、实施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校园网络,配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2. 教学资源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在线课程资源库等,丰富教学资源。

3. 信息化应用推广:推广电子白板、互动教学软件等信息化应用,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4.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工作平台等,提升学校管理效率。

三、实施步骤1. 调研与规划:对学校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制定实施方案和规划。

2. 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逐步建设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等设施。

3. 教学资源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在线课程资源库,收集整理优质教学资源。

4. 培训与推广: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推广信息化应用,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5. 平台建设与完善: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工作平台等,逐步完善各项功能。

6. 评估与反馈: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实施效果。

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实施方案的资金投入。

3. 技术支持:组建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信息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4. 制度保障:制定信息化管理规定,规范信息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 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 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4.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空间。

因此,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目标1. 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2. 优化教育资源。

整合和共享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终身化学习的需求。

3. 提高管理效能。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4. 加强师资培训。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建设内容1. 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

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作业管理、考试评价等功能,实现教育教学全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2. 推进在线教育。

建设在线教学系统,开设网络课程和远程教育课程,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实现远程教学和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完善数字化教材建设。

推动教材数字化转型,研发和推广数字化教材,利用多媒体和交互式技术提升教材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4. 建设智能化教室。

配置智能化教育设备,实现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5. 强化教育管理信息化。

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档案、教务管理、教师评价、考试成绩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6. 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

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建设步骤1. 制定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确定时间节点和资源投入,制定建设路线图和实施计划,确保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2. 优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教育网络的稳定和畅通,开展校园网络改造和升级,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和服务器资源。

陈静课题《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实施方案

陈静课题《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实施方案

《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或教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实践证明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展示平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因而要想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合理的将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模式与方法,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发展变化的,由众多不断变化的东西决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会止步,根据我们的初步实验说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摸索解决的办法,去探求整合课的教学规律,把理念变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贵在行动研究。

目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室和录播教室,同时计划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为我们所进行“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二、概念界定1、“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2024年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领域也需要不断进步和改革。

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为此,制定2024年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旨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实施内容和措施(一)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学校要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实现全面覆盖,满足师生对网络的需求。

2.配备现代化教育设备。

学校要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电子白板、投影设备、电脑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3.建设电子图书馆。

通过数字化方式收集和管理图书资源,方便师生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

(二)教学信息化1.推行“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在线课程。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

3.智能化评价系统的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评价系统,能够自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4.推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案例、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三)教师专业发展1.提供信息技术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要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提供教师需要的培训资源。

2.开展教师互联网教育研究项目。

通过开展教师研究项目,推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高他们在信息化教育中的素养和能力。

(四)家校合作1.建立家校互动平台。

学校要建立家长和学校沟通的平台,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提供家庭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将家庭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

三、实施计划为了确保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可以按照以下计划进行:1.2024年上半年: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文件。

2.2024年下半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网络环境改造和设备更新。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我校制定了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024年前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总体策略1.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向。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3. 配置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支持。

4. 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长期发展。

5. 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

三、重点任务与具体措施1. 教育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a. 更新和升级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提高教学台式机和移动设备的配置水平。

b. 建设集中控制系统,实现教室设备的远程管理与故障排除。

c. 配置多媒体教室设备,提供高清、互动的教学环境。

d. 增加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2. 教育信息技术软件应用a. 选用适合教育教学的软件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b. 开发和采购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c. 推广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和切换。

d.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a.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b. 创建教师互助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经验分享。

c. 设立信息化教研组,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

4.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a. 开设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b.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学术诚信。

c. 推广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估机制a. 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一、内容描述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育更加公平、高效。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个方案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像是建房子,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建得更稳、更高。

我们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更多的信息化教室、实验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触到最新的信息技术。

其次我们要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我们会引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鼓励老师们自制教学资源,让更多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这样孩子们学习起来就会更加有积极性,更加有效率。

我们还要加强教师培训,老师们是教育的中坚力量,只有他们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们。

我们会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培训,让老师们也能与时俱进。

通过这个实施方案,我们相信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的孩子们也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1. 背景介绍:简述教育信息化在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紧迫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显得愈发重要和紧迫。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不能让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

孩子们的学习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我们知道教育信息化不仅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孩子们随时随地学习,还能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能让我们的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迈向现代化教育的美好未来。

2. 方案目的: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设现代化、数字化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无缝融合。

2. 原则:立足于学生发展,服务于教学改革,注重教师培训,强调资源共享和协同学习。

三、具体方案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实现无线覆盖,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2)购置先进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包括电子白板、电子阅读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3)建设数据中心,做好教育信息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保证教育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1)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

(2)开发在线课程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远程教学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建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的全面管理和查询,为学校管理提供便利。

3. 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1)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教师交流与分享平台,鼓励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1)鼓励教师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实验设计等,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

(2)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资源查找和下载服务。

5.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2)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XXX一、课题的界定1、信息技术广义上,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上,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各种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等。

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核心特征。

3、信息化教育资源包括的内容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教育资源的建设应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资源就是一些静态的、客观存在的信息资源,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规定,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媒体素材:这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这些素材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也可以以散件形式建库,由教师或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组合。

(2)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些课程知识点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库:是指各门课程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与网络课件: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程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与大家共享。

单机运行的课程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课程案例:是指有理想指点意义和教学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育信息化不仅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高质量发展,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师生互动、拓展学生视野。

因此,制定一份可行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尤为重要。

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性的提升。

2. 原则(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能力提升和教学科研为重点,以实践创新为基础;(2)坚持政府和社会的参与,将教育信息化应用纳入政府和社会重点工作之列;(3)坚持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应用的统筹发展,确保基础设施和内容软件的有效衔接;(4)坚持学校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同步推进,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5)坚持终端设备的统一、标准、兼容,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1. 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应配备齐全,确保基础设施满足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需要。

2.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选购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与成本效益之间的平衡,实现合理配置。

3. 学校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要与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和建设要求相一致。

4. 建立全国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监测系统,有效地监督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三、教育信息化软件开发和推广1. 支持教育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和创新,建立良好的软件开发生态,提高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 加强教育信息化软件的评价,推出优秀的软件产品。

3. 依托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广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促进教育信息化软件的应用。

4.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软件的移动化和智能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四、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1. 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需求,构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体系。

2. 深化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范文一、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我校制定了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意义1.目标: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改善学校教学和管理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意义:(1)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优质高效的管理。

(3)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和家长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方便学习和沟通。

(4)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学生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助和指导。

三、实施步骤与措施1.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1)购置相关的硬件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并配备相应的软件。

(2)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保障信息的传输和存储。

(3)根据教学需求,建设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和环境。

2.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1)建立网上课堂平台,提供在线课程、教材、试题和作业等资源,方便学生使用。

(2)建立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考试成绩管理等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3)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学生和家长与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培训教师和学生(1)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2)组织学生培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推广应用和评估效果(1)积极宣传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效果,增强师生对信息化教育的认同和支持。

(2)组织教学实施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四、保障与支持1.配备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负责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督导和评估。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二篇)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二篇)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___组潘万鹏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明确目标,强化推进过程,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质量的迅速提升,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工作目标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继续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胜任网络管理的网管员队伍。

3、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应用。

5、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___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三、项目推进策略1、完善、整合学校教育网的各项服务功能,构建信息化教育应用平台在我校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投入,按照市进修学校计算机信息中心的标准完善学校教育网络,添置交换器、服务器等设备,建立校园网站,促进学校网站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应用。

2、___教师参加上级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以学促教,以应用促发展,推动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我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通过自建、共建、整合和引进等多种途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专题资源库。

___教师积极参加office等软件操作培训,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3、切实做好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探索资源平台支持下的学科教学。

一方面利用好县电教仪器站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另一方面立足本校学科主题的资源建设,形成共享机制,通过制度管理、奖励机制,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益,在资源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形成常规化、制度化。

互联网 课题实施方案

互联网 课题实施方案

互联网课题实施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互联网课题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同时,互联网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因此,在互联网课题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明确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互联网在科研领域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各种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成果,为他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同时,互联网还可以为科研团队提供协作平台,方便他们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因此,互联网课题实施方案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

另外,互联网在学术交流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学术界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直播,使更多的人受益于学术成果。

同时,学术期刊、学术社区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发布和交流。

因此,在互联网课题实施方案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学术交流的发展。

综上所述,互联网在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互联网课题实施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

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教育信息化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项有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方案,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原则:科学合理、持续稳定、综合推进、突出特色。

三、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校园宽带网络,确保网络的稳定和高效性。

(2)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智能电子白板等。

(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资源管理等。

2.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1)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2)设立技术支持中心,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1)建设教育资源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并提供给教师进行使用。

(2)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发和共享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

4.教学平台建设和应用(1)建设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平台,提供在线教育、在线作业等功能。

(2)推广和应用在线互动教学工具,如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等。

5.教育信息化评估和监管(1)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2)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监管和指导,确保教育信息化的规范和安全。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1.明确责任分工,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宣传,增强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五、预期效果和评估机制1.预期效果:(1)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德育工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德育工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德育工作发布时间:2023-03-07T07:04:38.46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第20期作者:陈静[导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小学教育,为了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双面性,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德育。

陈静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十二小学【摘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小学教育,为了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双面性,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德育。

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虽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方向,但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本文探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新模式,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德育;德育策略时下,小学德育问题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作为强化学生多元认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现代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在德育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强化整体教育效果,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立足实际,针对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借助全新的方式切实提升教育水平,借此来提升整体教育效果,切实深化教育改革。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意义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德育教育始终被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教师更多地重视文化课成绩,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是比较弱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德育教育可以将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化,让德育教育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够寓教于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策略发布时间:2021-04-14T15:11:49.1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3期作者:陈静[导读] 正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所述陈静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高 472000正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所述,当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在发生重大改变。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

教育信息化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着眼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

旨在促进公平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中,新探索的“微型课程”和“校本数字化资源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探索mooc课程体系、并对“微课”和“数字化资源库”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就,对进一步研究该项目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分析。

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改进。

以“微课”为基础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具有资源开放,学习自主,团队协作等优势。

在当代中国教育信息技术改革的大潮下,在教育信息化2.0的推动下,各大学校都在努力改善硬件设备,这也可以很好地满足基于微型课程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教育技术与高中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强高中英语课程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或教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实践证明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展示平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因而要想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合理的将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

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模式与方法,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发展变化的,由众多不断变化的东西决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会止步,根据我们的初步实验说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摸索解决的办法,去探求整合课的教学规律,把理念变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贵在行动研究。

目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室和录播教室,同时计划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

为我们所进行“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概念界定1、“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

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养成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教育和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信息化: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要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实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1、新的课程改革理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现代教与学理论:整合的模式与方法研究是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必须在现代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确保研究的方向性和准确性,如: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临近发展区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情商理论、合作教学理论、创新教学理论等现代教与学理论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析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理论的要义和内涵,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导。

3、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通互联网进行学习,学习空间变得无界了。

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终身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5、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利用图文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自主学习环境;利用信息组织结构和超全速技术,建造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设计仿真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技服务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创造作品。

摆脱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促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构建多种信息环境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推进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整合,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1、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整合,将对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全过程提出全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在课程的实施、开发、评价等各个方面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开发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和教学系统的设计技术等,将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基本课程。

教师不仅将在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受到信息时代新技术的恩惠,而且必将带来专业化技能的新发展。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程整合的实施,在丰富学科课程资源,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包括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将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特别是新型学习环境、新型师生关系、新型教学活动方式、广阔的学习视野,不仅对学生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学习生存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而且将使得学科赋予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得到充分的落实,全面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涉及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培养环境、互联网+教育教学设计、互联网+教育教师微课、翻转课堂培养的研究。

1. 对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研究,能够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使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得到保障和持续发展。

为中小学生拓展创造的空间、提供灵活的学习选择。

2. 对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环境、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对象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设计出基于问题的学习或项目的案例教学设计,开发适合中小学)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资源及教材。

3. 对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教师——在教学方法技术信息化各领域应具备的知识和素养、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加强对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进行培养,为互联网+教育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以各学科课堂教学为研究主体,构建学习化、科研化课题小组, 充分利用网络现代化教育资源,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整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遵照新课程的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三维目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具体目标1、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化学教学平台,共享化学教学资源,优化化学教学环境。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充分、合理、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激发同学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激活同学的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发展同学的个性,增强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清晰地思考、有效地交流、熟练地操作等各种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首先将革新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使网络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使教师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处理、多媒体的操作技能、教学课件、微课的设计、制作、使用的能力。

以点带面,最终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整合。

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3、研究利用各学科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的措施。

5、探索和制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效率的评价量规,提高各学科的教学效率。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实验法:实验组织形式为对照实验,从班级中选择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级,对实验班采取实验措施,而对对照班,则采用常态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通过教与学的行动研究,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创建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研究策略及方法,调整研究方案等。

3、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认知程度,对不同授课形式的倾向程度等,调查教师在此课题中的想法、措施、建议等。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弥补不足5、开发研究法:利用开发研究法把教育技术观念由纯硬件观转变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进行硬件、软件(包括教学与管理平台、网络课程、微课、课件等)以及相关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模式和程序等)的开发,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开发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成立课题组。

由主持人和小组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设计方案、提供资源、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具体措施、负责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形成以实验人员为主体的实验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