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群体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

二 元 经 济 社 会 管 理 体 制
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 度和与之配套的城乡差 别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乡土中国 (农村居民) 城市中国 (城市市民)
人民公社制度。
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存在, 使得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农民城镇转移、非农就 业行为只能以“农民工”的形式存在。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民工政策的 演变历程,总体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深刻影 响农民工流动就业行为; • 我国农民工政策演进历程突显出渐进式改 革特点; • 上个世纪的农民工政策没有摆脱以城市中 心主义为主导,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 手段控制农民工的流动;进入21世纪,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 导我国农民工政策根本转型。
• 新一代农民工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市民化” 信心得到强化; • 乡土依恋情结逐渐淡化,城市归属感不断增强; • 转移动因突显发展理性,物质要求和价值追求逐步 提升; • 社会支持网络不断丰富,城市社区融入进程加快。
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群 体特征,使农民工在城镇务工就业过程中面临的 一系列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 国家明令:“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 市”,“严格控制使用农村劳动力”, “严格控制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 原因: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开始实行; • 户籍制度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限 制; • 大批知青返城和下放职工落实政策回城, 城市就业压力大。
第二个阶段:1984年至1988年,默许农民流动。
优先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成为政策的首要目标。
• 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 业暂行规定》,这是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地 区流动就业的第一个规范化文件,开始实施以 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就业制度。 • 1995年国务院转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就业 证和暂住证制度》,提出要从总量上控制,优 先解决城市就业、工种限制等政策。

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多样性与发展趋势

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多样性与发展趋势

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多样性与发展趋势农民工,是指来自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人群,其职业多样性与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农民工不仅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城市就业市场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职业多样性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职业多样性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农业相关职业:农民工在城市中仍然承担着与农业相关的职业,如建筑工人、水电工、木工、油漆工等,这些职业与他们在农村的劳动经验密切相关,是他们就业的首选。

2. 服务业职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民工逐渐转向服务业领域。

他们可以从事餐饮业、保洁员、家政服务、快递员等工作,这些职业相对便捷,收入相对稳定。

3. 制造业职业:制造业是农民工的重要就业领域,尤其是一些加工制造业和装配业,农民工可以从事电子、纺织、机械、汽车等行业的工作,这些职业的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4. 技术工种职业:为了在城市就业市场更好地竞争,一些农民工选择学习专业技能,从事技工、技术员等职业,例如电工、焊工、机修工等。

这些技术工种相对收入较高,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发展趋势1. 就业机会多元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农民工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未来农民工将会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包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艺术等领域,这将推动农民工职业多样性的发展。

2. 技能要求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农民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以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

3. 创业与自主就业增加:一些有一定资金积累和经验积累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或自主就业。

他们能够将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运用到农村和乡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加新动力。

4. 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随着农民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政府和相关部门将会加强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环境和待遇。

我国农民工发展的历程和特色

我国农民工发展的历程和特色

我国农民工发展的历程和特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杨志明我国农民工群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快速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基本国情出发,在1: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积极解决农民丁.就业和生活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他们自身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率先起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急需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在这一背景下,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集体和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这一称谓也随之而生,形成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工厂”的农民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旺盛.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I:经商.形成了“离土又离乡、进城进工厂”的农民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农民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工发展进入新阶段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I:作的意见》:到26■我国农民工规模之大、流动之大、贡献之大、潜力之大,在世界范1围前所未有。

综合来看,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亍化中发挥着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和支持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7年底,全国共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

透视分析“农民工”的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

透视分析“农民工”的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

透视分析“农民工”的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摘要: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也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语。

农民工这个词不是农民和工人的组合,此“工”字不带人字,但也不是省略,蕴含着农民兼业的意思,是打工、打短工、临时工的意思。

目前,中国农民工数量达二亿左右,远远打破世界记录的巨大流动就业人群。

因此,透视与分析“农民工”的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历史由来当代现状1.农民工的历史由来“民”,古语通“盲”,字源上就是“奴”的一种称呼。

我们不是故意咬文嚼字,而是农民工中之“民”字,正好符合了其字源本意。

一边是“农”,面临着破产的境地,一边是“工”,承受着双重剥削。

农民工成为当今中国最为苦难深重的阶层之一,也是数量最为庞大的劳动阶级。

农民到城市打工就业,“就”的是城市工、商资本之业,工商业资本乘农民破产之际,雇佣这些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而其产品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廉价地卖给发达国家消费,因此,农民工承受着民族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双重奴役,而这两种资本是不会想着给农民工增加工资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增长工资的空间也不大。

人类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步摆脱奴役的过程,历史进步的标志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而真正的发展标志是劳动者获得生产资料。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步步融合的过程。

一是“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使广大雇农获得了生产资料,劳动者欢欣鼓舞。

二是合作社,由于广大雇农的极度贫困(而不是生产发展的自然联合),获得的生产资料不能与劳动有机结合,因此,只能走合作社(不是化)道路,可以说合作社之路拯救了新中国向劳动者分配生产资料的成果,使得这一历史的进步得以继续前行。

这一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合作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中国经济社会得以突飞突进的发展…但是,这一成果由于不是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国家力量扶持起来的,因此,参与的农民并没有形成民主的、合作共事的习惯和条例,加上随之而来的国家困难,对合作社的征粮派款,使合作社几乎完全行政化了、集权化了、官僚化了,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虚置化了,农民的民主权力也被压制,农民又重新陷入了被奴役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政府政策、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我们将揭示农民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革和挑战。

文章将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生活的总体变化,然后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调整、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当前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土地资源利用、农业转型等。

我们将展望农民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农民的土地权益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到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变革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时代进步史。

在建国初期,中国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农民又经历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这一阶段,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集体所有,农民通过集体劳动参与农业生产,实现了土地使用的集体化。

尽管这一时期的农民在土地权益上有所牺牲,但也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再次迎来重大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经营权,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激发了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

这一制度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土地权益变革的新趋势。

国内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策略.doc

国内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策略.doc

国内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逐步成为了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中国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农民工市民化亦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历程与意义1.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展开与发展,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随之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缓慢开始阶段(1978-199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迅速推进,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开创了“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

据资料统计,仅1983-1988年期间,就有63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中[1]。

这一时期,农民工以就地转移为主,乡镇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

第二个阶段:迅速发展阶段(1992-2000)。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采取多方面措施对农村劳动力加以合理引导和调控,并提倡就地就近和小城镇间流动。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据资料显示,1993年全国农民工达到6200多万人,比1989年增加了3200多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约为2200万人,比1989年翻了一番多。

[2]这一时期,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逐渐放开,以跨地区流动为主,出现了大量农民工“离土又离乡”的现象,农民工流动范围扩大,跨省流动比重大幅上升,城市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

第三个阶段:稳步深入阶段(2001-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增收困难等问题,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

我国农民群体的分化及其走向

我国农民群体的分化及其走向

我国农民群体的分化及其走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分化不仅表现为职业上的多元化,而且在农民群体的阶层变化中还出现了一些质的分化。

当前,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农民群体的变化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一群体已经从职业群体变成一个特殊的身份群体。

在不同时期,农民群体的变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变化将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继续下去。

一、从职业群体向身份群体转变农民本来是一个职业概念,是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依靠农业为生的人(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还包括从事林、牧、渔业和水利业生产的人)。

但是,1958年以后,我国所有的居民被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农民的流动受到限制。

从此,农民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身份,兼具两种属性。

加之当时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农村“以粮为纲”,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职业同质性强,人地矛盾没有显现出来。

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很少有希望转变职业和身份。

以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间,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度非常低。

1949年,我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9.36%,这一比例1978年为82.08%。

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例,1949年为91.5%,1978年为73.8%。

30年间,农民基本没有大的职业分化。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很快就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也使农村内部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于是,在中央政策的许可下,一部分农民就开始从事非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到乡镇企业做工、搞长途运输、进入集镇做一些小生意等,农民群体的职业出现多元化。

农民职业分化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刘洪礼、李学广等人就提出了农民队伍构成的问题。

到8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从职业的角度重新对农民群体进行分析研究。

农民工及农民工对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

农民工及农民工对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

一.农民工及农民工对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农民工,又称进城务工人员,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或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生的人群。

其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1)大中城市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乃至个体企业雇用的农民工(含合同工与长期临时工);(2)无雇主雇佣,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的进城农民;在城市已工作、生活达到一定年限者;(3)进入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或卫星城镇的原农业户口人员,其中也可分为有雇主与无雇主两种;(4)具有一定规模和年限的聚集在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的职工。

他们的户口还在农村,有的还保留有承包合同和责任田,但主要收入来源则是在城镇的非农业收入。

相对于务农者而言,他们是城里人,是非农就业者;但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他们又是乡下人,是农村进城务工者。

就整体而言,其主要生活、收入来源已由农业生产转向主要依赖于非农业的务工经商活动;就其职业角色而言,也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虽然他们中一部分人还保留着承包耕地,但种地只是执行着最低生活保障的功能,是作为规避城市各种风险的避难所而保留的。

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可能很难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农村的孩子走出乡土的艰难。

走进城市讨生活的庄稼人,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打工者。

火车站里,他们身背铺盖卷茫然地环视;城市高楼大厦的建筑工地上,他们忙碌地搭建脚手架;劳动密集的工业流水线上,他们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单调的操作;货运的码头上,他们紧张地搬运沉重的物品;大街小巷中,他们回收着生活的废品;千万个家庭里,她们照料着城市人家的孩子;夜晚的地铁里,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并面对着投来的异样目光……但这些人普普通通的生活,却真实向世人昭示,他们已成为五彩斑斓的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他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一个特殊利益群体,农民工进城既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给农村和城市带来了双重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内战,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紧张。

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相对于农村处于领先地位,而城乡差距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的落后和贫穷。

此外,由于长期战争导致人口大量流动,城市的社会结构混乱,城市犯罪率高,城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和生活习惯差异。

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改善工农城乡关系。

首先,在农村地区实行土地改革,使得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也增强了其对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能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国家实行了城市化政策,鼓励城市人口向农村地区转移,建设新的城市和工业基地,吸引外来投资和技术,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国家也着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治安水平,减少城市犯罪率。

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得到逐渐改善。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市与农村之间也开始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交流机制。

农民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已成为一个趋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和文化流动也日益频繁。

同时,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步,城乡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仍然较为明显。

此外,在一些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冲突、价值观的差异等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

因此,在工农城乡关系的转变过程中,国家需要保持对于各地区的关注和支持,加大对于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同时加快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此外,也需要加强各种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增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缩小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今天,我们将探讨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结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约有6.29亿人,其中男性占比达到63.7%,女性占比达到36.3%。

而从年龄层次上来看,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18-40岁之间。

总体而言,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呈现出男性居多、年龄层次比较广泛的趋势。

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农村劳动力主要的就业形态包括以下几种:1、传统种植和养殖业。

这个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最为基本的形态,也是最传统的形态。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仍有大量人从事这个行业。

2、务农自给自足。

在传统种植养殖业基础上,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通过务农自给自足的方式维持生计。

3、外出务工。

外出务工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验生活方式的不同。

4、创业创新。

随着创新创业的热潮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通过自己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

三、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1、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许多农村劳动力也纷纷通过电商实现创业就业。

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和网络的快速普及,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全新的就业机会。

2、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崛起。

在农村合作组织的推动下,许多农村劳动力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新,开拓出新的就业途径。

这些合作组织的崛起,有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3、服务业的潜力大。

目前,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扩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服务业的潜力会逐渐得到发掘。

四、面临的挑战1、城市化的加速。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也日趋严重。

农民发展历程

农民发展历程

农民发展历程
农民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历史变革。

下面将介绍农民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农民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耕种和养殖。

他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和传统的耕作方法,产出主要用于自给自足的农产品。

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

第二阶段是技术改良的农民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革命的到来,农民开始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他们学习并使用新的种植技术、育种方法和灌溉系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这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并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阶段是农业产业化的农民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开始转变经营方式,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他们积极参与农产品流通、加工和销售环节,成立合作社、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的发展重点从种植和养殖转向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开拓。

第四阶段是现代农民的发展。

现代农民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不断学习新的农业知识和管理方法。

他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

现代农民还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拓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农民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农民到技术改良农民,再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民的不断演变。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农民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多次变迁,从最初的割裂与对立到逐渐走向融合与和谐,呈现出一条由矛盾走向共生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工农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社会经济差距与地域差异。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相对较慢,农业与农村地区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的贫困和落后现象比较严重,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

由于旧时代的封建主义和农民阶级的习性,农民群体对于城市工人持有一定的敌对态度,工农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计划经济的实施,工农城乡关系逐渐发生转变。

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工人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工农关系开始呈现出合作与协调的趋势。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城乡关系再次遭受到割裂和对立的冲击。

农村地区也出现一系列的红卫兵运动,农民与城市青年的矛盾激化,城乡关系一度恶化。

但工农城乡之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与互动,城市工人和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农村劳动和生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农城乡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变革。

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农村一体化的发展。

农村改革使得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得到明确保障,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城市化进程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工农之间的矛盾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农民成为了城市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贫困问题的突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的出现,使得工农城乡关系再次面临新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转移。

加强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也成为了当前工农城乡关系重点关注的问题。

历史应该铭记他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中国发展的十大贡献

历史应该铭记他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中国发展的十大贡献

历史应该铭记他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中国发展的十大贡献顾益康潘伟光沈月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逐步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跃迁,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群体和改革的先行者,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都应该铭记农民的功劳与贡献,都要感恩于农民的伟大创造。

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没有农民群众的创造奉献,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伟大崛起。

只有实现农民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农民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首创者中国35年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条基本经验是坚持了市场化改革这一主线,渐进式地实现了从市场机制发挥补充性作用到基础性作用再到决定性作用的历史性的变革。

市场化改革是农民首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农民闯出来的,农民是改革的排头兵,也是改革的主力军。

(一)市场化改革的头一炮——“包产到户”的发明权是农民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长时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的发展体制。

广大农民在高度集中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巨大的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影响下,生活长期处于温饱难济的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呵护下,来自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内在冲动的包产到户,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燎原之势,由此拉开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随着包产到户为主的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由此引发了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可以说,农民的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二)农村市场化改革催动了全方面的市场改革。

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

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

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之一。

通过对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我国未来农民工政策的重点应从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创造公平、宽松环境逐步转向促进农民工向工人和城市市民的彻底转化。

标签:农民工;政策;演变;走向一、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就业政策的放开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放开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9~1988年):从严格限制到允许流动阶段1957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各城市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都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984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在自筹资金、自理口粮的条件下,进入城镇务工经商。

这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就业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它表明实行了近30年的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制度开始松动。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指出农民进入城镇务工、办服务业,对促进集镇的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应积极支持。

之后政府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期。

这一时期“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大量出现,每年以数十万、上百万的规模向城市流动,终于在1989年出现了第一次“民工潮”。

(二)第二阶段(1989~2000年):从控制盲目流动到规范流动阶段“民工潮”的出现,给铁路运输和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时期政策重点也当然地落在了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上面。

浅谈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

浅谈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

浅谈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作者:孔庆东来源:《大众科学·下旬》2019年第01期摘要: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近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这一群体。

传统的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他们曾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但是由于农民这一特殊阶层的特殊性格特征,也使他们自身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被经济浪潮裹胁下他们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蜕变。

传统中国是典型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

农民以地为生、以农为业、安土重迁。

工业发展受阻。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立政权以后,随着农村土地改革计划的完成,农村居民均获得土地,随着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自耕农"的身份很快由来得极快的"农业合作社社员"变为"人民公社社员","社员"的身份直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的1984年。

关键词:农村;历史;农民收入一,农村现状的情况和历史分析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村居民开始实际上重新拥有土地,即理论上的"包产到户",农民开始完全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过去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集体经济转为农户自主经营的私营经济。

农村由过去的种植业为主转向多种产业,乡镇企业(1990年代以后基本上全部转化为私人企业即"民营企业")获得较快发展。

至此,按照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和就业途经,农民群体开始演化。

什么是农民?人们谈到"农民"时想到的都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

显然,我国"农民"仍然主要是一个身份概念而不是一个职业概念。

"从农民到农业者"的演进在我国远未完成,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民身份者,这一事实比我国有大量人口实际上在田间劳作一事更深刻地体现了我国暂时的不发达状态。

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阶级历史变迁(1912-1979)

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阶级历史变迁(1912-1979)
6000 5000 4000
3062.6 3738.7 3346.7 3441.7 2672.1 2780.3 4533 4279.2
3000 2000 1000
2632
2365.6
389
418.7
659 416.5 440.7 485.6 534.2 509.7 554.1
733.1
0
乡镇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万人)
3409.3
622.8 1998.7 419.4 1410.6 203.5
4299.1
772.8 2545.2 520 1754 252.9
5017.3
948.6 2993.7 610.4 2023.5 338.2
年份
私营企业户数(万户) 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基于乡镇企业阶层、农村个体从业者阶级数据分析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变化,从单一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我国阶级队伍状况发 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有工人阶级的分化、农民 阶级的分化、干部阶层的分化以及知识分子地位 和构成这四个大的阶级阶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 [5] 变 。
2005年
430.09 5824.1 1109.9 3458.4 721
2006年
498.08 6586.3 1271.7 3954.3 852.9
2007年
551.31 7253.1 1396.5 4581 980
2008年
657.42 7904 1507.4 5124 1066.7
2009年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_1979—2010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_1979—2010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_1979—2010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引言:中国农民工是指农村地区劳动者到城市就业,从事各种劳动工作的人员。

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生活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回顾1979年至2010年间中国农民工工资的走势,以展现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待遇变化和影响。

1979年—1990年:起步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规模有限。

受到制度限制和城乡差距的影响,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低。

大多数农民工只能选择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薪资水平较低。

由于工资水平的差异,农民工普遍面临着低工资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生活质量不稳定,面临着较大的生活风险。

1990年—2000年:迅速增长进入19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化程度提高,城市就业机会增多。

农民工的工资开始迅速增长。

城市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农民工得以在城市获得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

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也随之提高,虽然差距依然较大,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平均收入相较于1979年有了显著提高。

2000年—2010年:进一步提升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农民工的工资也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的进程,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高薪工作的机会。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劳动法规和政策,确保他们的工资待遇和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工资走势的影响因素:1.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民工工资的提升。

2. 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提供了条件。

经济增长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推动了农民工工资的上升。

3. 劳动力供需关系: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供给增加会导致工资水平的相对下降;而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会推动工资水平的上升。

我国农民阶层特征的发展变化

我国农民阶层特征的发展变化

我国农民阶层特征的发展变化[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处在社会加速转型与变迁过程中,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空前整合和变化。

农民阶层作为社会阶层的重要部分,其阶层特征变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民阶层与工人阶层的融合。

[关键词]农民阶层;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化;工人化[作者简介]雷俊,男,湖北咸宁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当代中国处在社会加速转型和变迁过程中,农民阶层作为社会阶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阶层特征正在发生变化。

一、资产阶级革命使农民阶层成为农业雇用工人阶层每一个特定的阶层都是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每一个阶层都有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因此,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阶层,是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的历史产物,它以封建生产关系为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以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为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

从其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获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等方面来看,农民阶层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是一个小私有者阶层,其获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是自给自足,多寡则主要取决于其私有土地的多少。

这是农民作为一个农民阶层典型特征。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消灭了封建生产方式,冲垮了农民赖以存在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基础,使农业生产不再是自给自足、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农民也不再是自己耕种土地的自由私有者,他们靠出卖劳动力获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这同工人阶级出卖劳动力而领取工资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因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就不再是农民阶层,而呈现出农民阶层工人化。

上述认识是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租地农场主以充裕的资本来经营土地,并不象我们的农民那样自己从事劳动,而是作为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家利用雇农和短工的劳动。

”从历史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领域代替封建生产方式的过程,就是使农民阶层变为农业工人即无产阶层的历史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民工群体发展历程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入到发达地区寻求工作机会。

当时的政策对农民工就业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其后随着政策的日益改进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关心关注使得农民工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

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推动了特色化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以人为本城乡发展特色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20 世纪80 年代末还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 。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入到发达地区寻求工作机会。

1992 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新一轮增长期,农民工规模急剧扩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此之前,政府对于这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更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调节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影响。

进入90 年代中后期,城市出现了三大严重问题:农民进城、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以及下岗
人员再就业问题。

此时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不合理政策,使得农民工管理在政策上走上了歧途。

这些政策严重扭曲了在城乡统筹方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进程,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权利。

这个政策规定集中体现了当时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处理问题、用分割城乡的思路处理农村问题的政策倾向。

在以限制和歧视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年当中,农民进入城市的流向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相反农民对于政策的厌恶和抵抗却越来越严重。

21世纪以后,这些错误的政策开始被矫正。

2003 年标志着农民工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政策和措施。

各行业中人员选择方面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赋予了农民以权利,保障农民的利益。

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的历史过程来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角度来看,这个文件具有历史里程碑的价值。

以以人为本的视角来看待农民工,不再是为了城市人的需要以及社会秩序来处理农民工问题。

使得农民问题得到了关心和关注,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在近年来,各地逐渐出现了“用工荒” “招工难”现象,缺少足够的劳动力,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新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规模在不断扩大,对民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说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的城镇转移就业行为既受我国宏观
经济波动的影响,更深受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变动的影响。

农民工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对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不公平待遇之后,我们迎来了政策上的春天,农民工政策开始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改进、人们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关注与知识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颇受关注的人群。

他们在外表、学历、素质等方面较上一代农民工有了较大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也开始有了新的就业渠道―返乡创业。

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使得城市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消弱。

因此,很多农民工在失业以后就主动回乡创业,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2008 年年末全国有返乡农民工3200 多万,返乡农民工创业人数规模在260 万以上。

返乡农民工创业成为热点话题,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最佳方案。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虽然我们正在向工业、科技大国转型,但是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政府领导人十分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

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何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已经逐渐开始受到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从目前国内学者在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方面已经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是指那些走出农村进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最
终返回到家乡农村地区,利用其通过打工所积累和掌握的资金、技术、经验、信息等资源而进行的创业活动。

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之下,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便成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机构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推动农民工创业的进程。

返乡农民工创业,一来解决创业者本人的就业问题,增加其经济收入,二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提高农民工的创业机会、创业质量、创业意识。

多种途径结合,创新创业政策宣传机制,依据创业需求,完善创业政策制定机制并且加大实施力度,健全创业政策贯彻机制以及保障公平公正,加强创业政策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姚上海.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问题探
讨[J].理论月刊,2008 (04).
[2]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 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07) .
[3] 王玉梅,周建军.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0( 10) .
[4] 陈朝阳•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6( 02) .
[5] 孟笑梅.加强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是当务之急[J].理论界,2006( 01) .
[6] 李茜.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自身因素分析[J].法制
与社会,2010( 13) .
[7] 文军.从分治到融合:近50 年来我国劳动力移民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J]. 学术研究,2004( 07) .
[8] 郑风田.对新生代农民工十个关键性问题的研判[J].学习月刊,2010(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