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探索与实践
外语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药专业; 研究生/ ; 教育 人才培养
我 国 中 医药 院校 的 中药 专业 硕 士 研究 生 教 育
基本 上包 括两个 阶段 , 即课 程 阶段和课题 阶段 。课 程 阶段基 本为 一年 , 学生 以学 习 中医药 理论 知识 为 主, 进入 课题 阶段 , 在导师 指导下开展科 研工作 。这
份 知识积 累网 。 3 专业 考试 学生 进入课 题 阶段后 , 对基 础理论 知 识会 逐 渐
过 程 固然培 养 了学 生独立 科研 的能力 , 仅靠 实 但
验 室工 作 培养 研 究生 很 难应 对 当今 中药 现代 化 和 国际化 的趋 势 , 毕业 生 进 入社 会 , 的不符 合社 会 有 需求 , 培养方式 必须改革【1 其 l。 _ 2
一
文献 资料 , 汇总信 息 , 然后进 行综述 和 幻灯 片汇 报 , 专家现场 点评 和打分 。这种方 法为每一 个学生 提供
了一个 充分 发挥 自我 的空间 , 创造 了一 个展 示 自己 的舞 台 , 发 了学生 的参 与兴 趣 和 热情 , 激 既使 学 生 本人 在 查 阅文献 及 资 料汇 总 中获得 了大量 的信 息 和知识 , 也使 其他 研究生 较 为系统 轻松 地获 得 了一
用 常 见 的专业 名 词 及其 表 达 方 法 ; 二 阶 段 , 第 结合 研 究 生所 学 的专业 ,学 习 相 关专 业 的专 业 知识 背
对 科研 能 力 培养 和 训 练 的功 能水 平 ,加 大 辅 导力
科研工作的借鉴意义。 2 专题 讲座 为了活跃团队内的学术气氛 , 提高研究生的综 合素质 ,课题组定期让学生举行专题讲座和讨论。
论中医药类高校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处于起步 阶段 ,存在着对通 识教 育的重要 性认 识不足 、通选课 数 的专 业 教 育 应 该 是 相 互 渗 透 且 可 以 相 互 转 化 的 。 研 究 生 通 识 教 量不足 、课程结构 比例不 当、缺少通识教育配 套教材等 问题 ,需 育 的出发点和 目标应是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 ,使学 生成为不 仅具有
◆ ◆ ◆ ◆
论 中医药类高校研究生进行通 识教育 的必要性
◆ 朱文晓 苗琳娜
(河 南 中 医 学 院外 语 学 院 )
【摘要】随着 中医药丈化 国际传播进程 的不断推进 以及传 统 医学模式向社会 医学模 式的转 变,加 强中 医药学生人 文素质 的培 养是 整个 社会对 医学教育提 出的新要 求。 因此 ,越来越多的 中医药类 高校开始推行本科 阶段 的通识教 育 ,但研 究生阶段的通识教 育并 未受到 足够 的重视 ,试析 中医药类 高校研 究生进行通识教 育的必要 性。 【关键词】中医药类高校 研 究生 通识教育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 向社会 医学模式 的转变 ,加 强 中医 药学生
前 面 。 而 随着 中 医 药 文 化 国 际 传 播 进 程 的 不 断 推 进 , 我 国越 来 人文素质 的培养是整个 社会对 医学 教育提 出 的新要求 。 当今 社
越 多 的 中 医药 高校 对 通 识 教 育 也 显现 出 了 足 够 的 重 视 。
通 识 课 程 采 取 的 是 在 线 学 习 形 式 ,他 们 可 以 自 由 地 安 排 学 习 时
五 、结 语
间,并合理规划视频点播听课和作业等环节来完成通 识课程 的 自
从 目前情况来看,在中医药类高校研究生阶段继 续推行通 识
主学 习,最后通过考试获取学分 。
中药学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中药学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
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教育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方法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2.1 培养时限及安排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
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教育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起着承传传统医学、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然而,当前中医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实践需求之间的矛盾、教学资源不均衡以及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本文将就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中医药教育现状1. 培养模式单一化当前中医药教育主要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培养模式较为传统,主要侧重于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
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 教学内容与实践需求脱节中医药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中医临床等方面,但与现代医学技术和健康管理的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脱节。
缺乏前沿科研成果和现代医学技术的融合,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
3. 教学资源不均衡中医药教育存在培养机构分布不均衡、教学资源配置不充分等问题。
一些高校的中医药学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条件上较为薄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药教育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相对较少,缺乏对外开放的平台和机制。
与国际先进中医药教育体系相比,我国中医药教育的国际ization程度较低,限制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问题分析1. 培养模式未与实践相结合中医药教育重视理论教学,但是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应该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需要优化教学内容中医药教育应当注重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到传统医学的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中医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平衡教学资源配置中医药教育应该加强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通过改善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置和提升实践教学条件等方式,建立高效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药学毕业论文
药学毕业论⽂毕业论⽂按⼀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从⽂体⽽⾔,它也是对某⼀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定意义的论⽂。
⼀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学年(学期)进⾏。
药学毕业论⽂1 药学是医学的⼀个分⽀,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产、检验、流通、使⽤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药等⽅⾯⼯作的⾼级科学技术⼈才。
药学专业毕业论⽂格式要求: 1.题⽬:题⽬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本专科毕业论⽂⼀般⽆需单独的题⽬页,硕博⼠毕业论⽂⼀般需要单独的题⽬页,展⽰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
英⽂部分⼀般需要使⽤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般⽽⾔,硕⼠与博⼠研究⽣毕业论⽂内均需在正⽂前附版权声明,独⽴成页。
个别本科毕业论⽂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度的概括⼒,语⾔精练、明确,中⽂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标题或正⽂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之间需要⽤分号或逗号分开。
5.⽬录:写出⽬录,标明页码。
正⽂各⼀级⼆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献、附录、致谢等。
6.正⽂:专科毕业论⽂正⽂字数⼀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学学⼠毕业论⽂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论⽂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正⽂:包括前⾔、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引⾔)是论⽂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写作的⽬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的中⼼论点等。
前⾔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随着中医药在我国的发展,中医师队伍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提高中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更多具有中医技术和医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与实践。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临床实践教学。
传统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更偏向于理论研究,而在现实中,中医师需要掌握的是实际操作和临床技能。
因此,后的培养模式注重加强中医硕士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技术水平。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承。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对中医硕士学生来说,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传统和化解,对于提高其医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中,加强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个方面是提高中医硕士学生的科研能力。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不仅仅懂得中医理论和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后的培养模式增加了科研课程的设置,并注重培养中医硕士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加强相关学科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培养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学校加强相关学科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与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的合作。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可以为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研究支持。
因此,加强与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的合作,为中医硕士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科研平台非常重要。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医教协同”视角下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教协同”视角下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在当前推进“医教协同”的背景下,更需要关注和加强。
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资源不足中医学研究生教育需要一定的专业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学设施、教学人员和教学资料等。
但目前在一些高校中,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资源并不足够,这就导致了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资料匮乏等问题。
2. 教学内容滞后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但目前一些高校中医学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滞后,不能及时跟上中医学研究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这导致了研究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现代医疗领域的需求。
3. 实践环节不足中医药是一个需要实践经验的学科,但目前一些高校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环节不足,学生在学校期间很难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导致毕业后缺乏实践能力,难以为社会所用。
4. 与临床医学脱节中医学研究生教育与临床医学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这就造成了学生毕业后无法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临床工作。
5.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一些高校中医学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发展方向的明确规划,这就导致了研究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
二、对策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完善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教学人员,丰富教学资料,确保教学质量。
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学校应该加强对课程的修订和更新,符合现代医疗领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用性。
学校应该加强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相信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加强中医药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文知识 、发 展性 人文 素质 、心理 素质状 况及 人 际沟 通 能力 这几 个方 面 ,分别对 云南 中医学 院和 昆明 医 学 院 ,大理学 院 的 中医药 学专 业研 究 生 共发 放 问卷 4 0份 ,回收有效 问卷 3 8份 ,有 效 回收 率为 9 % . 0 6 2
第3 3卷第 5期
21 0 0年 1 O月
云南 中医学院学报
J un lo n a iest fT a iin lChn s dcn o ra fYu n n Unv riyo rd t a iee Me iie o
V0 _ 3 . 5 l 3 No 1. 2 1 O 0O
中图 分 类 号 :G 4 62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2 2 ( o0 0 — 0 5 3 00 732 1)5 o5
世界 卫生 组织 指 出 :“ l 纪 的 医生 ,应 是优 2 世 秀 的卫生 管理 人才 ,病人 的社 区代言 人 ,出色 的交 际家 ,有创 见 的思想 家 ,信 息家 ,掌握 社会 科 学和
2 1 道 德 素质状 况 .
2 1 1 在 爱 国与 民族 意识方 面 . . 调查 显 示 ,9 . %的研 究生 对 国家 大事 、政 治 67 局 势 比较关 心或关 注 ;6 . % 的研究 生对 于我 国在 83
合 。它 与人 的生命 、健 康 、幸福 、安 危及 社会 文 明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9.创新辨证论治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优先出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41.交融渗透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100.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1
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药学(基地班)甘彦雄摘要: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
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我们要时刻怀揣着危机感,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抓住机遇,发扬光大,使中医药走向世界发展的前沿,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前景危机感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过《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归纳总结,中医药学便以一个系统的独立的学科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终于成为现在看到的以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为理论基础,四诊八纲为诊断手法,以针灸推拿等为治疗方法的自成体系的学科。
但是在这璀璨的光环下,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的,中医药还有很多不足,我们时刻要怀揣着危机感,在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医药必须加快发展的脚步,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世界医学上占有一席之地。
1.中医药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只有战胜了这些困难,中医药才能发扬光大。
1.1就中医药的基础理论而言,它还没有脱离自然哲学性质,有较弱的现实相关性。
实验科学的西医是靠实验依据来说明现象间联系的,而经验科学不能不依靠某种理论建立的结构来说明。
因而对中医的质疑便接踵而来。
在近代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后,以《天演论》(阐述进化论的著作)为代表的西方思潮席卷华夏。
受过西式教育的人对中医药的抨击更加激烈。
如孙中山晚年肝癌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他仍然坚持不服中药;鲁迅、郭沫若等一生不愿找中医。
其实这与当时人们认为西洋文化一切都好而中华文化一切都坏的心理密不可分。
但中医药确有其观的疗效,他们便认为是中药的功劳,于是提出“废医存药”。
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中医的指导,中药怎么充分发挥其功效?在1929年“废止中医案”“民国元年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与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的“中医是封建医,应该随着封建社会消失而消失”言论以及前几年网上签名要求将中医排除在医改计划外的行为等活动高潮后,中医仍然坚强地生存下来了,胜利了。
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Me d i c i n e f o r Ex a mp l e F a n X i a o q i a n g , Y i Y a o s e n凡 m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F u z h o u ( 3 5 0 1 2 C h i n a
c a i t o n . [ 1  ̄ e s u l t ] T h i s s t u d y s h o ws t h a t ,7 6 . 8 7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o f TC M h a v e a mo r e c l e a r u n d e s r t a n d i n g f o r t h e i r p e m o n l a a b i l i t i e s , 6 3 . 2 7 %k n o w wh a t
生培养 的质量 , 促进研究生就业。[ 方法] 从研 究生职 业生涯规 划教 育角度 , 通过对福建 中医药大学研 究生进行 问卷调查 、 个人 访谈等 , 了解 目前 高 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 [ 结果] 研 究显 示, 7 6 . 8 7 %的中医类研究生对 自己个人 能力有着较 清晰 的认 识; 6 3 . 2 7 % 清楚 自己 想要从事的职业发展 趋势; 7 6 . 5 6 %中医类研 究生对职 业生涯规 划的重要性持 肯定性 态度 ; 但 只有 3 5 . 1 2 % 对 学校研 究生就业指 导工作表 示满意 ; 各 专业研究生的择业期望值不高。f 结论1 高等 中医院校应切 实重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 划教 育, 根据本校研 究生的 实际 , 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生 涯 规划教育体 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 业择业观 , 促进 高等 中医院校人 才培养机 制可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 高等 中医院校 ; 研究生; 现代 医学模 式; 职业 目标; 职业生 涯规划
中医药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中医药大 学基础学科研究生教 育的思考
育具有基础性与前瞻性两大特点 。其既是中医药学教 育 与研 究 的基 石 , 又 是 中 医药 学 科 发 展 的风 向标 。 目
前 我 国 中医药 院校 中医药 基 础学科 的研 究生 培养 模式 主要有 两 种 : 教 学科 研 型 ( 文 献 研究 为 主 ) 与 实 验科 研 型[ 2 ] 。前 者 的培 养 注重 经 典 理 论 的深 化 、 拓 宽 和 中 医 药 文献 整理 研究 能力 的训 练 , 对 中医古籍 溯本 求 源 , 阐 发 医理 做 了大量 有益 的工 作 , 在医、 教、 研 等 岗位发 挥
2 . De p a r t me n t I I o f Gy n e c o l o g y o f t h e F 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 3 . Gr a d u a t e De p a r t me n t ,
科研 素 质 , 培 养 科研 思 维 ,促 进 了 中医 药 科 研 在新 层 次 上 的发展 , 本文 主要 从 中 医药 大 学基 础 学 科 领 域 实 验科 研 型研究 生 的招 生 情 况 、 课 程建 设 、 培养 方 式 、 就 业前 景 四个方 面进 行讨 论 。
1 招生情 况
富文俊A , 曾 蕾B , 史 亚飞c
(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 基础 医学院中医 诊 断学教研 室;
中医药衰落的原因剖析与对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中医药,为什么还有人对她将信将疑,甚至还有人横加指责。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岳阳市中医药的现状作了个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和我们的看法谈点建议,供领导和专家参考。
一、中医药现状分析岳阳市辖4县,2(市)、5区、520多万人口。
有中医医疗机构7家,其中市级中医院 1家,县、(市)、区级6家。
现有职工1315人,其中有中医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9人,中药人员150人,注册护士285人。
卫生技术人员占总数的84.6%;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7.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占卫生技术人员的24.2%;中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3.5%;注册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的25.6%,80%以上的医务人员拥有专本科以上学历。
通过国家等级评审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有岳阳市中医院、汩罗市中医院、华容县中医院;二级乙等标准的有临湘市中医院、湘阴县中医院;岳阳县中医院是2001年组建;云溪区中医院则由镇卫生院转体为区中医院,没有参加等级评审;平江县中医院是岳阳市最早通过国家验收的二级甲等中医院,在全国、省、市都小有名气,1999年由于机构改革,以整合医疗资源的名义与县人民医院合并,痛失发展良机,不复存在。
岳阳市中医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和其他地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 1、中医医疗体系不健全。
90年代全市共有中医院8家,到21世纪只有7家。
历来以中医药治病为主的平江县已有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没有了中医和中药;湘阴县中医院中医药月收入不到2万元,为了求生存,不得不增挂了湘阴县第二人民医院的牌子;临湘市22个乡镇卫生院,仅有6个卫生院有中医药。
岳阳县乡镇卫生院在当地有影响的中医只有4人。
2、中医药收入逐年下降。
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对策——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对策——以广西中医药
大学为例
赵雪淳;周雪莹;韦娟;李数霞;孙朋;华蓉娟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24(22)4
【摘要】目的培养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对中医院校的创新创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改革策略。
方法采取方便随机取样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258名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运用SPSS 24.0软件对调查对象资料、创新创业现状、创业现状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意愿的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硕士研究生目前受到的创业教育程度偏低;总体上,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愿一般,相较而言,一年级学生的创新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较二、三年级学生高;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氛围、创业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
结论可以从文化氛围、创业教育资源、教育体系和形式、创业实践平台的营造和搭建等多方面探讨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式。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赵雪淳;周雪莹;韦娟;李数霞;孙朋;华蓉娟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与实践——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
2.中医药院校民族医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及实践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3.我国西部中医药院校临床医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4.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与产出分析——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实践探索作者:张倩张丹英李磊赵琛张立平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15期摘要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
该项目前2届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结果显示,教师们认为课程设置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以及准备时间等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在线教学确有必要,学生对于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及团队管理对于做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英文授课;中医硕士;巴塞罗那大学;调查研究Exploration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Overseas Cooperation Program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ZHANG Qian,ZHANG Danying, LI Lei, ZHAO Chen, ZHANG Lip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 In 2016,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University of Barcelona,we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only officially recognized mast er′s program in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uropean Union.After the current two-course teaching work,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 in-depth interview wi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work,analyze existing problems,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practi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ers believe the curriculums are in line with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language and preparationtime.Most teachers believe that online teaching is necessary and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Through this research,we believ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staff,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rogram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yllabus,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and team manage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Overseas Cooperation Program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verseas cooperation Program; Teaching practice; English teaching;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5.029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作为中华软实力,在国际交流與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2]。
新常态下对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10·2018 年 03 月第 20 卷第 1 期Mar.2018,Vol.20,No.1新常态下对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朱 磊1 许能贵2 邝卫红1 潘华峰2(1.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405)【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九个方面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与发展:即高度重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部署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建立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多渠道投入体系;用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自主权;优化中医药研究生招生选拔;改革中医药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大力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 新常态;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Thinking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Abstract 】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normal,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the new normal is discussed from nine aspects, i.e.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CM postgraduate educational strategic position; deployment of the unit in the reg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 positive change in mode of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ulti-channel input system; use of degree authorization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autonomy;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enrollment;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ssurance and supervision system; vigorously develop the non full time postgraduate education.【Keywords 】 The new norm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 educational;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作者简介:朱磊(1981-),男,副研究员,博士。
中医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医学教 育探索 2 0 年第 5 06 卷第 6 ( e e rh si Me i l d c t n2 0 . o 5 N . 期 R s ac e d a E u ai 0 6 V 1 o6) n c o .
・
研 究 生教 育・
是存在于全 日制研究生教育 之中的以定 向 、 培为 主要形式 委
的不脱产或半脱产 的在职攻读博硕 士学 位模 式 ; 二是 自成体 系 的以同等学力 申请学位 . 或是参加研究生课程班 学习等为主要 形式 的不脱产 的在职 学习 、 申请学位 的模式 。具体包括 同等学
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 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 出许 多新 的 要求与课题 .迫切需要各级研究生管理部 门及 时做出对策 , 深 化培养模式与教育体 系等 多方 面的改革 。
i tr ai n l g a u t t d n d c t n s se n en t a r d ae su e t e u a i N y t m. o o
【 y rs Ke wo d 】Chn s dcn ; e p r t r d ae s d n d c t n Mo e o ut ain iee me iie Th a -i ga u t t e te u ai ; d f c lv t t me u o i o
S IY —e.Q U S ij .C e i H a fi I h-i u hnBn
( unzo nvri f Taioa C ieeMeiieG aghu5 00 ,hn ) G aghu U i st o rdtnl hns dc , unzo 145 C ia e y i n
l不 断 明晰 中医药非 全 日制研 究 生教 育 的 内
中医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中医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医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并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中医的教育体系中医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学士、硕士和博士。
其中,学士是指中医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是指中医研究生教育。
目前,中国的中医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1. 学士教育中医学士教育是中医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其课程设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理论、中医药理学、针灸推拿、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学、中药学等。
学习期限一般为五年,一些高等学府可以缩短至四年。
目前我国的中医学士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不但有多所获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院校进行中医本科教育,还不断有新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学士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唯一的拥有全国中医药博物馆的高校。
2. 硕士教育中医硕士教育是中医教育体系中的研究生教育,其重点是培养中医应用研究人才。
中医硕士教育包括临床医学硕士、中医学硕士、中西医结合硕士三个类别。
学制一般为3年,也有个别学校可缩短至2年。
目前,我国中医硕士教育不断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挑战。
因此,中医硕士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
3. 博士教育中医博士教育是中医教育体系中的高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中医学科的高级人才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的中医博士教育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博士、中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等三个类别。
博士学位的学制一般为3-4年,其中有一些项目提倡联合培养和海外培养。
中医博士教育需要有较为严格的课程和研究工作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在学术上需要具有较高的研究成就和创新能力。
二、中医的培训体系中医的培训体系一般分为专业人员和公众两种。
专业人员包括中医师、针灸师、推拿师、药师等中医专业职业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a d pu bwa d s me e_ cie a pr a he . i s, n tfr r 0 fe tV p 0 c s c f
K e O ds:Chn s dcn rd aesu e te u ain;C He tstain; hn ig yw r ieeme iiega u t td n d c t o u n i t T ikn u o
L Hz E E IIEA DM T RAM IAR s A c o o _0N . I l NM DcN N A E I 皿 c E E R H2 9v 2 0 7 s H o L
时 珍 国医 国药 20 0 9年 第 2 第 7 0卷 期
中 医药 研 究 生教 育 的现 状 与 思 考
(. 1桂林医学院, 广西 桂林 5 1O ;, 晓 燕 朱 华 池 40 4 2 广西 中 医学 院 , . 广西 南 宁
500 ) 3 0 1
摘要: 该文从 目 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发, 结合实践来探寻提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 词 :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 现状; 思考
而 和 中医药学是一 门科技含量极高的传统医学 , 其完整 的学科体 注 学 科 本 身 的逻 辑 和结 构 , 缺 乏 了对 人 发 展 的 关 注 ; 本 科 内 容重复过多 , 至是本科 课程 的翻版 ; 甚 对研究 生 的重要评价指 标 系、 博大精深的理论 和科 学思想 , 具有很 高 的研究 和发 展价 值 。 大力发展 中医院校研究生教 育 , 既是 时代发展 的需要 , 也是 促进 仍然是考试成绩等等这些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 的学 习热情 , 更不 学校学科建设 , 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的重要保证 。 可 能 提 高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2 提 高 中 医药 研 究 生教 育 的 思 考 与建 议 1 中医 药 研究 生教 育现 状 中医药事业 的大力发展 , 关键 在教 育。为了中医药更广泛地 17 9 8年首次招 收中医药研究生 至今 已有 3 0年 的历史 , 研究 中医药 研究生 教育应顺 应 目前 的形势 , 把握机 生教育 的发展非常迅速 , 已达到一定 规模 , 实现 了与 国家学 位制 走 向世界 的需要 , 度 的接轨 , 取得 了很 大的成就 。但是 , 当前我 国 中医药研究 生教 遇 , 培养各种外 向型中医药人才 , 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 又具有较 以便适应 目前对 中医药人才 的需求 。这些除 了知识 育 还 存 在 一 些 需 要解 决 的 现 实 问题 , 些 问 题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制 约 高学术水平 , 这 需要 长时间积淀和融合这一因素之外 , 我们需要对 中国的中医药 和 阻 碍 着 我 国 中 医药 研 究 生教 育 质 量 的提 高 。 1 1 大 学扩招 的影响 为适 应社会 的发展 ,9 9年 以来我 国高 研 究 生 教 育 体 制 进 行 一 些 思 考 。 . 19 . 校扩招规模 不断“ 升级 ” 研 究生教 育也 以每年 2 % ~3 % 的速 2 1 提高导师素质 要 想培 养研究 生具 有较 高的学术 水平 ,首 , 0 0 学风正派 的导师 队伍 。发挥导师在研究生 度增长 , 这与我 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数量多和层次高的 先要有一支治学严谨 、 提 现实国情有一定 的联 系。但是 , 育规模 的过度扩 张使得生源 质 教育中的主导 和核心 作用 , 高导 师 队伍 的总体 素质 和学术 能 教 力。引入评估 淘汰机 制 ,严格导 师遴 选条 件 ,进行 任期 考评 , 量严重下降 , 同时 由于教育投 资机 制不健全 、 教育资源投入有限 , 打破 导师 职务 “ 终身制” 采取留学深造 、 ; 参加 国内外 学术交 流合 在研究生数 量扩大 的同时 , 其质 量并未 同 比提升 , 研究生 培养质 承担重大 中医药科研项 目等形式 , 不断 提高导师 素质 ; 大力 量的提 高幅度不尽如人意 , 研究生教育质量得不 到保证 。在 中医 作 , 做 好 中青 年导 师 的培 养 工 作 , 实 保 证 新 老 导 师 正 常 交 替 ; 行 切 推 药 研究 生教 育 中也 不 可 避 免 地 出现 了 同样 的 问题 。 12 生员素质的缺 陷 目前 的中医药研 究生 中普 遍存在 着 中医 集体指导 和联合 指导研 究生制 度 ,发挥 每个 导师 之长 ,使具 有 . 充分发挥导师的教书 药基础知识薄弱 的问题。 中医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不 同知识结构 的导师共 同合作培养研究生 ; 本科学生对 中医药基础知识 、 经典 著作的学 习无法深 入 , 就使 育人作用 ,使研 究生在治学 和为人两 个方 面都达 到 中医药人才 这
文章 编号 :0 8( O ( o 9 O -8 9( 10 -8 5 2 0 ) 712 _l ) )
Cu r ntSiu i n n r e t ato a d Thi li ft e Edu a i n i Tr d t0 a n【 n2 o h c to n a ii n lChi s e cne Gr du ne eM dii a —
a e S ud nt t t e
ZH U Hua。 C a y n HIXio—a ,
(. u 1G
dcz 0
钾
, M 5 11 , n 2 G n G 4 0 3 ;.
帆0 Z
e dcf n
r , n c № 一
5 0 0 . 口) 30 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