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2010年团委工作总结(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科技学院2010年共青团工作总结
2010年,在校党委、校行政领导下,在校团委和学生处的指导和关心下,在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院师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团十六大、校第六次党代会、第八次团代会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育人根本目的,完善“校为主导,院为主体”的共青团指导方针,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全方位教育指导、管理、服务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全院师生在院党总支、院行政的领导下,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学院的学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青团工作不断呈现出新的局面。

第一部分
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0年度学生日常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共有在校学生661人(蜂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安全与工程),其中硕士研究生57人,本科生604人。

共有12个自然班,其中1个硕士研究生班,11个本科生班。

共有9个学生党支部,其中硕士研究生党支部2个,本科生党支部7个。

二、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工作机构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工作,本学年专门多次召开“学生工作”为主题的党政联席会议、党总支委员会议、学院班主任会议、学院安全工作会议、学风建设会议等,并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经常通报,针对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工作、学风建设、特色项目开展等方面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以学院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院党总支委员联系班级制度》、《学生安全巡逻制度》、《学院领导及班主任值夜班的通知》、《关于成立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制定食品科技学院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关于学院教师参与学风建设管理安排的通知》等规章制度。

2、学院有专门的学生管理工作机构----我院现有团委1个,团总支1个,11个团支部,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负责学院各班级的日常管理,涉及全院研究生及11个本科教学班,661
名学生(本科604人,研究生57人)。

配备专职的团委办公室工作人员3人,办公室人员实行坐班制,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团委下设院学生会,协助院团委开展工作。

3、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认真做好班主任及班集体的管理工作。

学院根据工作需要为各班级配备了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工作、关心学生的中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共计12名,其中博士生4名,党员教师11名,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班主任管理制度。

按学校要求督促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手册,使班级工作有计划、有总结;详细记录各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并按学校文件精神每学期对班主任开展学生评议和学院评议工作。

落实班会制度,坚持每周日班会制度、每周日晚点名制度。

在2009年度有3人被评选为校级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选为校级先进学生工作者,1人被评选为校级先进学生资助工作者,0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被评选为“先进班集体”,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选为“先进团支部”。

学院班主任配备齐全,有完善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措施。

4、学生工作有计划、年度有总结;包括历年毕业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学院共青团、学生会的建设
1、学院党总支下设10个党支部:一个教工党支部、两个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食品科学党支部和研究生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党支部)、七个本科生党支部(本科生第一~第七党支部)。

党支部组织健全,由教师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专门指导工作,负责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院党员每学期积极参加开展的各类党员教育活动;党支部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截止2010年7月10届毕业生离校前,学院共有党员343名,其中教师党员23名(均为正式党员),学生党员320名,其中正式党员130名,预备党员190名;入党积极分子380名,参加党校培训结业220名,递交入党申请书400名;其中2011年学院各党支部共计发展党员180名,按期转正190名;毕业生离校前党员比例为45%,每学期党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坚持给党员上党课,认真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和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发展党员有公示,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2010年我院荣获云南农业大学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中共云南省委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农业大学首届“红歌会”优秀组织奖。

2、认真组织团学干部和团员青年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团十六大、校第六次党代会、第八次团代会精神。

3、团学组织结构健全,学院制定了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能够定期开展组织生活,认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团校、党校培训,坚持推优入党制度,一年来,已向党组织推荐了190名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成功筹办第35期团校,选拔培训了216人团员青年;参加党校培训的有220人;组织动员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400人;党团衔接更加密切,
促进了团的自身建设。

4、认真按时做好团务工作保证团员年度团籍注册,足额完成团费收缴和每年度新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及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5、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主题系列活动;“向长江大学英雄学习“团日活动”,组织世界水日宣传活动;艾滋病日宣传活动,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开展地球日宣传活动,“五四”表彰大会,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观看“村官普发兴”电影活动,“节约一滴水,润泽彩云南”的主题团日活动;“安全维稳”主题团日活动;
6、学院高度重视团校干部的培养,,把一批思想道德好,积极主动,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学充实到团学干部队伍中,全面培训团学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不失时机地积极组织干部参加校团委的各类培训,并给参与团学干部认真考核,造册备案
7、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会的建设,重视学生会的换届工作,严格有关程序,把一批思想道德好,积极主动,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学充实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同时全面培训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学生会在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同学参与志愿者活动。

8、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典型人物的模范精神,并不定期表彰在大型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并把优秀适当时候推荐给上一级团委、学生会等组织。

2010年5月1日组织了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风采展板宣传活动,受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院风院纪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2010年9至11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
9、每学年团支部改选,保障团支部的先进性;每年9月学院成功召开了学生会换届大会,选出了新的学生会成员,保证了学生工作的连续性。

充分发挥了团支部和学生会的积极作用;每年9-10月开展了各种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团员参与团学工作的积极性。

10、开展团员青年思想、心理及各班工作调研;工作作风朴实,积极配合校团委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和上报相关材料,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应急预案。

11、及时将云南团省委数字云青网,共青团工作简报、学生工作通讯和校内外报道的重大信息下发、宣传、通报给各班级,使重要通知文件精神落实到人;材料档案管理到位。

四、严格学生经费使用管理,建立完善班级诚信互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学院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管好、用好学生活动经费,按照“钱帐分管”的原则,每次使用,都有详细记录,发生人员调整时,能及时将学生资金按规定进行移交,并附带详细
清单,做到帐目清楚、专人专管;学生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开支,在学生活动的开展、班主任津贴、困难补助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此外,学院召开专门会议安排班级诚信互助资金的使用,各班级建立了详细的基金使用纪录。

积极协调配合,认真上报材料。

学院党总支书记、团委书记都能积极参加学校、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召开的有关学生工作会议,并根据会议要求及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生会主席按时参加学校学生会例会,学生骨干能积极参加学校召开团学干部大会,做好正面宣传,切实维护学校的稳定团结。

学院团委和各班班委能互相配合协调,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及时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做到不拖拉、不遗漏,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学校和有关部门安排的工作。

五、做好保障,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按照国家、学校的奖励政策,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办法,及时按规定公示,包括各种评优的评选、国家奖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的评选及时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

同时学院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了学院学生临时困难补助暂行管理办法,按规定对学院困难学生进行临时困难补助发放。

2009~2010学年, 09级本科生共有16人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为:82100元,31人申请到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为:16000元;10届毕业生助学贷款33人中,23人办理提前全额还贷,还贷344200元,剩余10人全部与银行签订了还款协议;2009~2010学年,我院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国家励志奖学金24人,国家助学金(一等)57人、(二等)189人;省政府奖学金2人,省政府励志奖学金8人;校级奖学金(一等)4人、(二等)36人,校级助学金24人;“山口喜久二”奖学金15人;福慧慈善基金会奖学金3人;宋庆龄基金会“冠军大学生助学金”2人;伍达观奖助学金5人;宣明会奖助学金3人;大益爱心奖学金3人;新长城项目助学金4人--1840;中国扶贫基金会助学金4人—2000元;红河助学金6人;友美奖助学金5人;国家西部助学金1人—5000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助学金1人-3000元;共有398人次获各类奖助学金,超过总人数的60%。

2、建立关工委并协助学院开展工作。

学院有专门的关工委,机构健全,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能协助学院开展工作,比如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听课、对学院贫困学生召开座谈会等工作,协助学院做好学生工作。

3、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研究
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等,结合学院学生工作的特点;在学生党员中普遍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工作的调查研究,班主任积极总结经验和撰写相关论文,在每年一度的学校学生工
作会上作交流材料。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工作的老师进行学生工作课题的申报。

4、针对新生入学面对的很多问题,我院制作了各种多媒体课件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学院各党支部书记为新生做入党启蒙教育等;积极组织新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文明和谐校园教育,组织新生参加军训和校纪校规宣传教育,参加军训的09级新生有16人被评为优秀军训学员,是去年的一倍。

5、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

2009年9月我院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成立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

学院连续四年被评为“就业先进集体”,其中200
6、2007届毕业生有两人自主创业受到学校表彰和奖励。

我院10年毕业生共有165人,我院10届毕业生中有6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

学院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学校举办的讲座、招聘会,学院举办了各类毕业生主题讲座,并召开每年度毕业生大会,动员大家按部就班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就业,加强了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毕业生认真填写毕业生推荐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就业洽谈会,学院单独组织了30多场招聘会,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积极抓好毕业生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专门成立院分管领导为负责人,各毕业班班主任和办公室人员参加的毕业生安全管理工作组,每周定期去毕业生宿舍巡视,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

6、认真组织学院各班级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各班级都有家校联系工作记录并有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开展。

还组织学生每学年给家里写一封信,为家长报平安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极大推进了家校联系,使家长回信率年年攀升。

7、重视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严格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坚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党员数量,各党支部能按照要求认真公示发展名单,及时征求群众意见;学院建立了严格党员发展公示制度。

学院10届毕业生离校前有学生党员202名,其中2009年新发展党员69名,按期转正35名,毕业生离校前党员比例达46%。

六、学院学风班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1、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教育和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学生住宿安全教育工作,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住宿管理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各班级切实加强学生宿舍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住宿的安全教育。

分管领导和团委老师以及各班主任必须定期和不定期走访学生宿舍,严查违规物品使用和存放、晚归情况,开展宿舍卫生及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结合
起来。

各班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住宿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加强对校外租房住宿和走读生的管理,全院仅1名学生走读。

2、优良的班风学风。

在2009-2010学年的“评优推选”中,11人被评为三好学生、22人评为优秀团学干部、9人评为优秀团员、11人评为学习优秀奖、15人评为社会服务奖、11人评为体育奖、9人评为文艺奖、8人评为科技奖;200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评为“先进班集体”、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为“先进团支部”;2人评为省级三好生、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010届毕业生中有6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

此外,我院2009届毕业生的毕业证、学位证的获得率与上学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高,毕业班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达到45%;计算机过级率达到52%;在学院举办的两期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共有103人培训合格获得证书。

在以上两期培训班的基础上,学院又举办了一期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七、创新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特色学生活动
1、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参加各类学校的文体活动,2010年学校第八届国际标准舞大赛中获二等奖。

首届“风采”杯校园文明礼仪大赛获优秀组织奖,第二届“雪花杯”文明礼仪大赛获优秀组织奖,校男子排球赛、女子排球赛均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团委组织的“友谊杯”乒乓球赛中获第三名,2009年冬季学校“阳光体育”长跑比赛中获个人第6名,2010年校春季“阳光体育”运动会单项第一,2010年学校“青春杯”校园歌曲大赛中获个人优秀奖,0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优秀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编录优秀社会实践报告4篇,优秀先进个人5人,校第十四届届世纪潮辩论赛进入复赛,首届“真牛杯”杯农耕文化作品展获积极组织奖,云南省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云南农业大学初赛中获优秀组织奖,云南农业大学“祖国山河美”书画、摄影作品比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2010年云南农业大学“三生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个人二等奖,同时还积极组织参与学校“青春彩云南”抗旱齐行动”图片征集活动和学校第二届“三生教育”书画作品比赛。

2、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由我校食品科技学院龚加顺教授指导、谭超等同学完成的作品《云南普洱茶茶褐素系列产品推广计划》荣获铜奖。

2009-2010年,在云南农业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获团体金奖,并在单项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9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年,在“青春彩云南动感地带杯”第五届云
南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中,1项作品获二等奖;在2009年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级二等一项,省级三等一项;积极动员组织同学参加学校2009年举办的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团体金奖,一等奖作品两项,二等奖作品八项,三等奖四项,优秀奖四项,优秀指导老师11人;学院连续在2005年获团体银奖、2006年获团体金奖,2007年获团体金奖,2008年获团体金奖。

3、为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在2008~2009学年院团委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

2009年10月22日晚上7:00,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在路西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舞动青春”主题迎新晚会;2009年11月成功举办了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第三届五人制“食品杯”足球赛;2010年11月成功举办了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第四届“迎新杯”拔河比赛;09年11月至12月抗甲流督导活动;09年11月至12月开展抗甲流黑板报比赛; 09年12月成功举办第一届宿舍美化大赛;09年12月诚信教育活动;09年12月着手持续开展每周宿舍卫生安全检查活动;2010年3月至4月成功举办了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第四届“食品杯”男子篮球赛;2010年3月成功举办了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第七届“彩星杯”辩论赛;10年3月至5月抗旱救灾抗旱爱心捐款(总计:4556.0元)等系列活动; 10年5月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10年5月五四学风建设表彰活动;10年5月大学生“形象设计与求职礼仪”讲座;10年5月组织六一“爱心包裹”捐款活动(1534.2元);2010年6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知识竞答赛活动; 2010年6月21日晚19:30,食品科技学院在校路西活动中心举办“放飞梦想”主题毕业生晚会。

2010年9月食品科技学院顺利召开2010级新生入学系列教育;2010年9至11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11月17日,发扬感恩精神,引发大学生对人生积极思考,成功举办“感恩社会,励志人生”的主题电影及观感征文比赛活动;2010年11月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

4、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参与志愿者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开展活动。

组织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共收到调查报告448篇,学院精选出4件优秀作品报校团委, 5名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同学被评为先进个人。

大多数同学有参与社会、学校、学院各级各类志愿者活动的记录,并有很多志愿者不愿意被记录被宣传,被表扬。

精神可嘉,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青年的风采和思想境界,让人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八、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特色学生工作
1、积极营造竞赛氛围。

挑战杯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载体,学院每年专门部署安排“挑战杯”工作,并组成以党总支书
记为组长的“挑战杯”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全院召开大会、各班级的积极动员,大兴科技创新之风,连续五年持续推进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全员参与,从根本上保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热情饱满,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第八次团代会召开。

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第八次团代会召开有效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外延。

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其开展状况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本科教学在课堂之外的延伸。

学院积极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升到强化本科教学的层面上来,动员全方位的教学科研资源支持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各位教师积极参与指导挑战杯的工作,“挑战杯”科技竞赛得到了老师们的有效指导和关心,许多老师多年来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始终如一地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极大的促进了竞赛的参与度。

3、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学院的人才培养有效结合,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结合学院的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来开展和支持大学生的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从中发掘人才、培育人才。

通过组织和参加挑战杯活动,达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生既得到老师的指导,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按照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发展自己,学院广大教师同时也通过积极参与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指导,提升了科研活动的层次与水平。

学院2009~2010学年继续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由我校食品科技学院龚加顺教授指导、谭超等同学完成的作品《云南普洱茶茶褐素系列产品推广计划》荣获铜奖。

2009-2010年,在云南农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获团体金奖,并在单项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9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年,在“青春彩云南动感地带杯”第五届云南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中,1项作品获二等奖;在2009年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级二等一项,省级三等一项;积极动员组织同学参加学校2009年举办的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团体金奖,一等奖作品两项,二等奖作品八项,三等奖四项,优秀奖四项,优秀指导老师11人;学院连续在2005年获团体银奖、2006年获团体金奖,2007年获团体金奖,2008年获团体金奖。

食品学院上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重视,在学校第三届100项立项资助项目中,食品学院就获得了15项;为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食品科技学院在学校第三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的基础上,学院开展首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评选,2010年筹措5000元基金用于资助10项本科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九、存在不足
1、下功夫加强理论学习,为培养四有青年夯实基础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