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方言与普通话

徐州方言与普通话
徐州方言与普通话

——徐州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永成

徐州方言的总体特点就是表达过于生硬。不过在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对来说,与其他地区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小的多,特别是在语法特点上几乎和普通话一样,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现就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简要作一分析,以利于徐州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更快更好地学好普通话。

首先是在单音节字、词上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人们在这方面学习的时候也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去死记,可以运用类推的方式一批一批地去掌握。因为徐州话和普通话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语言对应。有效记忆标准字音,可以拿自己的方音跟普通话语音作对应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规律。

一、徐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上,往往把某些平舌音说成翘舌音。例如:“争取”的“争”、“桌子”的“桌”、“车站”的“站”、“重视”的“重”、“爪子”的“爪”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z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z”;“吹灯”的“吹”、“检查”的“查”、“柴油”的“柴”、“产品”的“产”、“虫子”的“虫”、“机床”的“床”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c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c”;“杀鸡”的“杀”、“沙子”的“沙”、“睡觉”的“睡”等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s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s”。除此之外,在徐州某些地区的语言发音上“f、h”分不清。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普通话里分得很清楚。但在徐州的某些方言中却有相混现象。如:“荒唐”说成“方糖”、“开花”说成“开发”等现象。上述这些情况在徐州方言中也只是个别现象,只要在学习普通话时稍加注意就可以了。

二、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在声韵配合关系的对应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往往是以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为依据的。下面就徐州人学习普通话音节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

1普通话唇音拼o不拼e

徐州方言中有很多唇音拼e的现象。例如“玻”,普通话念b ,徐州话念b ;

“摸”普通话念m ,徐州话念m ,因此,徐州人在学习普通话时,必须把be、pe、me、fe音节的韵母改为圆唇音o。

2、普通话的f不拼i

在徐州方言中往往会有拼i的现象。如“飞f i”字,徐州话念fi(阴平)。所以在徐州方言中,凡读“fi”的字,要一律改为 f i。

3、普通话唇音不拼ong

徐州话却有时和ong相拼。如“蒙m ng”,徐州话念作“m ng”,所以在徐州方言中圆唇音相拼的ong韵一律改为eng。

4、徐州方言中特别应防止u介音的丢失

普通话uei(ui)、uen(un)、同d、t以及z组(z、c、s)、zh组(zh、ch、sh、r)声母相拼的音节,徐州一带如邳县、新沂、睢宁和宿迁等地大都丢掉u,念成开口呼。如邳县把“队du 、最zu ”念成dei(去声)、zei(去声),把“吞t n、论l n、村c n”念成ten(阴平)、len(去声)、cen(阴平)。在学习普通话时,上述徐州方言区的人应记住:声母是d、t的,除了一个助动词“得d i”字以外,其余的都只同uei(ui)相拼;声母是zh、ch、sh、r、z、c、s的,除了“谁sh i、贼z i”几个字音以外,都只同uei(ui)相拼。另外,声母z、c、s同en相拼的只有“怎z n、岑c n、涔c n、森s n”以及“参差”的“参c n”几个字,其余都要同uen(un)相拼。掌握这一规律,有助于防止u介音的丢失。

三、徐州方言和普通话有一定的声调对应关系。徐州方言的主要趋势是平声分阴阳,入声消失,声调数目以四个最为普遍。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主要差距在于声调的实际读音(调值)不同。例如徐州话声调虽然跟普通话同样是四类,但它的阴平调不是高平调(55),而是降升调(313),阳平调不是中升调(35),而是高平调(55)。但徐州方言跟普通话的调类间却存在着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徐州人学习普通话的声调时,学会四声的读法后,就可找跟普通话对应的关系,凭自己方言中的调类去推知普通话的调类。这样就可以把方言的调值整类地折合成普通话的调值,只有少数例外字才需要一个个去记。例如:

徐州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相当,即徐州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在普通话里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

掌握了调类的对应关系后,再按同一调类对比调值,徐州人可把降调(313)的字一律改成普通话的高平调(55);把高平调(55)的字一律改成普通话的降升调(214);去声跟普通话的调值相同,就可不必变动。

其次,在词汇方面徐州话和普通话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注:徐州话和普通话在语法结构上基本相一致。)语音说的再正确,而所用的词句是方言的,这还不是普通话。徐州方言词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义的方言词。如“太阳”,徐州人称之为“太影”;“月亮”,徐州人称之为“月老娘、月朗娘”。但像这样同义的方言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正在日益缩小其使用范围。

二、义同形别的方言词。如“小男孩”,徐州人称“半头孩”;“脏”徐州人习惯上称“邋遢”;“膝盖”称“胳髅呗子”;“任性”称“憋筋”;“麻雀”称“小小虫”;“蜻蜓”称“咣咣蜓”等。这些具有浓厚徐州地方色彩的词,在讲普通话时,一定要与普通话相应的词对照换用。

三、形同的方言词。有某些词语在徐州方言里发生了不同的词义变化,形成了一些同词异义的现象。如普通话“晌”的意思是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徐州方言的意思则为中午;普通话“媳妇”意为儿子的妻子,徐州话意为妻子。同词异义在徐州方言中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有的是含义不同;有的意义、宽窄不完全

一致;有的有独特的含义,所以在使用时,首先要弄清它们在普通话里的意义,要不然就会造成误解。

以上几点是我在学习普通话时的点滴体会,希望它能够给我们徐州朋友一定的帮助,让我们每位徐州人都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去接纳四海宾朋。

2003年9月

徐州话

早清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 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 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晚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约... 于是我去他们锅屋秋秋...心恍哪个少熊孩子张盐张地这么舍种 ?!..... 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加恶老将.....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个脸又呼又 pai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歇趟地忽忽叫!!! 我一咂混 :"上"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是徐州地于是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把他揍地合嚎拉险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几个伙计越揣越上瘾,我一看要毁,那个伙计眼看都就要散熊,格绷子耷搂着,歇躺了一溜地…… 我说:"弟几个咱拉倒吧,给这个寒痹孩子上上课就管了,白恨过分。"一个伙计把那孩子扶坐起来,问:"下回还敢到能事包?"那孩子晕了呱唧的也不知道嘟囔的啥,几个伙计烦了,扫脸呼他两耳八子,拿个硬子缺子把他一盖,自儿迷的走了…… 走到学衔门门口了,瞅见个小妮儿,穿的多塞包, 几个熊孩子开始犯噎子劲了,跟人家后边吹口哨(你不懂吹口哨红麽意思?)就是那几个冤业孩子搔那个小妮 这几个起叶子包还没走几步,那个熊呢子喊了一呼楼群人来了。啥话没说,上来就掏。。 几个熊孩子一球不管了,爬腿就跑。。那一呼楼群人就跟后面断。。把几个熊孩子断个噶牙里面去了。别看~这一呼楼群人真娘舍种揍~把砖头块子就砸,拿棍就舞。 有个老马马跑去报警列。龟孙揍的那些憨比揍的还不走。逮着老马马头就血。。。 警察过来要把几个人逮走。这几个人真圣人蛋,警察也kei~~ 徐州方言,徐州话。这才是真正的徐州话大全!(附解释) 模搂(摸) 不搂=摆乎=倒鼓(玩) 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 撩才(找事) 眯搂眯搂(比画比画), 突搂地(拖着地走) 撒么撒么(看看,找找) 蹬歪=鼓拧 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 当央(中间) 将将(刚才) 才坏(毛病)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徐州方言与普通话

——徐州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永成 徐州方言的总体特点就是表达过于生硬。不过在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对来说,与其他地区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小的多,特别是在语法特点上几乎和普通话一样,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现就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简要作一分析,以利于徐州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更快更好地学好普通话。 首先是在单音节字、词上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人们在这方面学习的时候也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去死记,可以运用类推的方式一批一批地去掌握。因为徐州话和普通话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语言对应。有效记忆标准字音,可以拿自己的方音跟普通话语音作对应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规律。 一、徐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上,往往把某些平舌音说成翘舌音。例如:“争取”的“争”、“桌子”的“桌”、“车站”的“站”、“重视”的“重”、“爪子”的“爪”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z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z”;“吹灯”的“吹”、“检查”的“查”、“柴油”的“柴”、“产品”的“产”、“虫子”的“虫”、“机床”的“床”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c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c”;“杀鸡”的“杀”、“沙子”的“沙”、“睡觉”的“睡”等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s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s”。除此之外,在徐州某些地区的语言发音上“f、h”分不清。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普通话里分得很清楚。但在徐州的某些方言中却有相混现象。如:“荒唐”说成“方糖”、“开花”说成“开发”等现象。上述这些情况在徐州方言中也只是个别现象,只要在学习普通话时稍加注意就可以了。 二、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在声韵配合关系的对应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往往是以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为依据的。下面就徐州人学习普通话音节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 1普通话唇音拼o不拼e 徐州方言中有很多唇音拼e的现象。例如“玻”,普通话念b ,徐州话念b ;

徐州方言大全

徐州方言大全 徐州方言大全模搂(摸) 不搂=摆乎=倒鼓(玩) 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 撩才(找事) 眯搂眯搂(比画比画), 突搂地(拖着地走) 撒么撒么(看看,找找) 蹬歪=鼓拧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 当央(中间) 将将(刚才) 才坏(毛病) 得儿不得儿(爽不爽) 验好=克模定 形(第四声)(正好) 格把地=样齐地/散熊了(反义词) 夜摸黑儿(傍晚) 胳了拜子,腿肚子,手指盖子,胳绷子(脖子) 屋当门,堂屋,过底,锅屋,*毛子(建筑&结构类) 藏饭,挺觉,爽爽(第四声, 意思是吃完饭溜溜)(生活类) 白灰(熟石灰),洋灰(水泥),洋火(火柴),洋丁(丁)(建材类) 光光蜓(蜻蜓),爹搂龟儿(知了),歇虎子(壁虎),马路橛子(交警)(名称类) 我的咣当来----我的个天跟跟----附近我在百货大楼跟跟等你。刺目糊----眼* *借子----*片癞歹哄----邋遢起叶子----恶作剧人脸疯----橡皮脸什么黄子————什么东西突鲁地-用鞋磨着地走(不知道还有啥能表达一下的) 赏问-中午袜窝,袜克腾----小坑石砸 子----碎石子不嚷----不错当央----中间 将将----刚刚屋当们----屋子中间(土的掉渣拉~! ^_^ ) 燕来————表示同意我不揉你-------我 不理你得有意-------故意赖赖鼓------

-赖蛤蟆卡倒---------摔倒昂囊人---- ---恶心人海了_______坏了将就将就------凑活\差不多脚(jue) 家走--------回家拽的一个老羊劲----很拽群量的----很清楚qun羊地-——明明能(4声)点啤擦——喝点啤酒不肉(3声)你——不理你肉头——意为“很掘,不开窍” 裂(3声)熊——算了管吗——行不行摆活摆活——修理修理搭把手——帮忙按窝--立刻奖礤(ca第三声)子---石阶用筷子阁楼阁楼--用筷子拌匀车骨碌---车轮胎脏温—— 什么时候璀(音)——水壶洋心——很得意的样子蹈(音)菜——夹菜开匪(音)——开水阅(2声)——讴吐毛格——(硬币)马展-------------马上抛死------浪费刺(第一声)毛------孬,不好赏苑、恣(zei四声)儿-----------舒服剔溜圆-------很圆血苦、血酸---很苦,很酸吐沫星子-------唾液热古毒的----闷热稀不热 ---很热温不臭---很臭也嚷(第三声)-------受批评高低高---------终于、最后左不拉子-------左撇子黑不楞通-------黑漆漆的挺不湿、挺潮------很湿列列——让让搦——介于拿和捏之间的一种力度马上马——一会,片刻滴娄打挂-------拖拖拉拉,拿的东西或穿的衣服多且长等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

四川方言土话含义对照 R你先人板板——语气词,脏话,骂人的话 矮屎塔爬——形容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安逸得板——形容很爽、很舒服、很合口味 傲斗犟——形容人的脾气很拧,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 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霉,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刚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讨厌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么样、怎么回事,宜宾特色 车车儿——卷笔刀 扯谎/扯谎料白/扯把子——撒谎 扯筋/打理扯——意见分歧等产生口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候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容娇好、清秀、端正、漂亮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色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麻烦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色吃茫茫——吃饭 吃跑堂——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讨厌的令人反感的人 出血——遇上事情、问题、矛盾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牛扯把子——海阔天空地吹牛、谈天、聊天 棰子兮兮——骂人的话,做事不厚道、不让人满意、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者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捉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费 低灯儿——形容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到底、到时候 颠转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颠三倒四、傻傻的样子 短倒——截住 对头、斗头——正确、对、支持、赞成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以后 发气——发脾气 烦求得很——很烦,令人反感 烦躁躁肋/烦躁——烦闷、郁闷,脏、不干净 嘎儿马洒——乱七八糟 改围剿——比较社会比较市侩的黑话,解决问题、火并 赶车——形容乘坐班车或公交车或坐机动车 高头——上面 搞惯求喽/搞怪求喽/搞惯喽德性——养成了习惯、养了坏毛病坏脾气搞刨咯——形容遇上了好的或不好的事或现象手忙脚乱的样子 告花子——乞丐 跟到——立刻,马上 鼓斗——强迫,强行 怪得P暴——丑得要命,一般指长相 怪眉日眼——比较多形容人长相或者物品的外观 怪迷色样/怪批石山儿——奇形怪状的 怪批石山儿——形容很奇怪或是外观丑陋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的,奇形怪状的 咣眉咣眼的——被骂了很委屈却不能说的样子 归溢——结束、完毕 龟儿子——乌龟的儿子,骂人的话,算是川骂 鬼扯、摆悬龙门阵——胡说八道 鬼东瓜儿——小滑头、小聪明 鬼画淘胡——形容在纸上乱写乱画,或指字写得不好、画画得不好鬼火胀/鬼火冲/鬼火冒——形容心里烦、无名火起 鬼五六七肋——不知道干嘛、乱七八糟的 海椒——辣椒 憨包/哈八儿——傻B、憨厚、愚笨、智障,也有女孩子嗔怪之意 焊过去/定过去——把东西物品用力地扔过去 好懂喔/好汰哦——好大啊 好黑人哦——好吓人啊 好练哦——形容液体混合物很浓 喝麻喽——喝醉了 喝人——骗人 红喊/混顺——总是,令人生厌的

河北方言大集合精编版

河北方言大集合 日常生活类: 1、外头地(堂屋) 2、里头地(里屋) 5、囔头~(上面) 6、那喊儿~(那儿) 7、这喊儿~(这儿) 8、背旯旮~(阴凉地) 9、多会儿(什么时间) 10、前响(上午) 11、响获(中午) 12、后半晌或半后晌(下午) 13、天擦黑、爷爷落、赶黑(太阳落山;傍晚) 14、蒙蒙亮(天刚刚亮) 15、早盛、早起(早晨) 16、礼恂~(礼貌) 17、打滑擦儿(滑冰) 18、藏没没儿(捉迷藏) 19、前儿(前天) 20、先前儿(大前天) 21、夜儿(昨天) 22、今儿(今天) 23、明儿(明天) 24、后儿(后天) 25、外后儿(大后天) 26、浓带(鼻涕) 27、酣拉水(口水) 物品类:

1、日头<读:二头er tou>(太阳) 2、后天爷(月亮) 3、土坷垃~(土块) 4、碌碌尘~(灰尘) 5、道闯~、腰谜~(衣兜) 6、大裤插(短裤) 7、铺盖(被褥) 8、盖服(被子) 9、档头(被单) 10、屎夹(婴儿屎布) 11、茅缸、茅厕<读:毛四mao si>(厕所) 12、仰层(顶棚)(矾山) 13、门弦(门坎) 14、玉黍撒(玉米轴) 15、黍黍秆(高粱秆) 16、廓銮(四周围起来的地方) 17、坎肩(马甲) 18、铺尺~(破布) 19、相门(样子) 20、虹<读作:将jiang>(彩虹) 21、吊帼、长签(吊签) 22、窟窿(外债) 23、蛇皮袋(塑料编制袋) 24、洋灰(水泥) 25、洋车儿(自行车) 26、雀冬~、洋火(火柴) 27、烟洞(烟囱) 28、柳生(野生) 29、锅头(灶台) 30、信门~(脑门) 31、胰~(肥皂)

《致橡树》徐州方言版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如果我稀罕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会像那爬墙头的喇叭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搁你的树枝枝上pian自己) 我如果爱你——(如果我稀罕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绝不像那憨喽八叽的老雀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在凉影下边儿yaizhou唱歌) 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压水井)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jiè);(一天到晚儿dielou你) 也不止像险峰,(也不止像那闲吓哄的土楼堆)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增加你的个儿,显摆你的熊样儿) 甚至日光,(甚至那么毒的大太阳) 甚至春雨。(还有半天都沥拉不完的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不,这些都还yai不上号)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我必须是你根根儿的一kuo棉花树)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像树一样和你站一坨儿) 根,紧握在地下;(树根,缩不进地底下) 叶,相触在云里。(树叶子,在云里边哼骨喽) 每一阵风过,(每一次风呲喽脸的时候) 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们都互相说,你真办四) 但没有人,(但没有哪个熊黄子) 听懂我们的言语。(能听懂我们拉的呱)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你有你的铜条子,铁块子) 像刀,像剑,也像戟;(像刀,像剑,也像叉子)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我有我通红的花骨朵儿) 像沉重的叹息,(像唉声叹气) 又像英勇的火炬。(又像圣人蛋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刮着风,下着雨,我们一起冻的合擦滴)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qiu着彩虹,呲着风,我们一起吸雾霾)仿佛永远分离,(还不搁一块,弄的跟真的来) 却又终身相依。(怎么又天天思黏搁一块)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别的都不行,这样的爱才管斤) 坚贞就在这里:(你就搁这吓waiwai)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不仅爱你高大的光jingjing)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jue底下的溜地)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 (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 1、方言的形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 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我们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这就不无道理了。如果仔细推敲,其实,地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二、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1、定位不同 普通话是全民族的共同语,解决的是全国各地区人民的交流、商贸的社会活动,而地方方言立足于解决地区间的语言交流。 2、使用范围不同 方言在一些表达特定的感情方面具有普通话不可比拟的地方,方言更加生动、更加亲切,在现代文学、影视作品中,方言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传递感情。 3、使用人数悬殊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而方言只是少部分人使用。 (二)、普通话和方言的共性 从表面上看,地方方言确实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存在差异,尤其在语音上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普通话与这众多方言区的语音对应规律。毕竟它们都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尽管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趋势、变化的方向、速度不同,但都综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在语音方面,就拿绍兴方言为例,绍兴方言里有一套全浊塞音、塞擦音,如“蓬、叛”的声母b,“豆、头”的声母d ,“共、柜”的声母g,“旗、忌”的声母dz, “治、重”的声母dz等,方言中以这些音为声母的字有相当一部分,而在普通话里却没有这些全浊声母,方言中的这些浊声母在普通话里均念成相应的清声母。语音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方言点清平/ 阴平 浊平/ 阳平 清上/ 阴上 清去/ 阴去 清入/ 阴入 次浊/ 中入 全浊/ 阳入 调 类 调域 中值 北京55 35 214 51 归四声归去声归阳平 4 3.63 成都44 41 53 13 归阳平 4 3.13 富顺55 31 52 13 归去声 4 3.13 万源55 21 42 214 归阳平 4 3 筠连55 31 42 14 归去声 4 3.13 隆昌55 21 52 13 归去声 4 3 芦山55 21 53 12 归阴平 4 3 泸定55 31 53 24 归阴平 4 3.5 名山55 21 42 13 归阴平 4 2.28 内江55 31 42 213 归去声 4 3 汉源55 21 42 12 归阴平 4 2.75 仁寿55 31 42 315 归去声 4 3.25 荣县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自贡55 31 53 24 归去声 4 3.5 威远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雅安55 21 42 14 归阴平 4 3 石棉55 21 53 24 归阴平 4 3.38 冕宁55 41 35 22 归去声 4 3.38 西昌44523411315 2.8雷波44 31 42 212 55 5 3.1 马边44 21 53 213 33 5 2.9 峨边44 31 53 212 34 5 3 乐山55 21 52 13 44 5 3.2 峨眉44 21 42 13 55 5 3.1 古蔺55 21 42 214 34 5 3.1 古宋55 31 53 13 33 5 3.2 合江55 31 52 13 33 5 3.1

经典徐州话

经典徐州话(一) 早清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 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 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 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晚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约... 于是我去他们锅屋秋秋...心恍哪个少熊孩子张盐张地这么舍种?!..... 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加恶老将.....我一皮锤把他料倒... 逮他个脸又呼又pai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歇趟地忽忽叫!!! 我一咂混:"上"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是徐州地 于是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把他揍地合嚎拉险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几个伙计越揣越上瘾,我一看要毁,那个伙计眼看都就要散熊, 格绷子耷搂着,歇躺了一溜地…… 我说:"弟几个咱拉倒吧,给这个寒痹孩子上上课就管了,白恨过分。 "一个伙计把那孩子扶坐起来,问:"下回还敢到能事包?"那孩子晕了呱唧的也不知道嘟囔的啥,几个伙计烦了,扫脸呼他两耳八子,拿个硬子缺子把他一盖,自儿迷的走了…… 走到学衔门门口了,瞅见个小妮儿,穿的多塞包, 几个熊孩子开始犯噎子劲了,跟人家后边吹口哨(你不懂吹口哨红麽意思?) 就是那几个冤业孩子搔那个小妮 这几个起叶子包还没走几步,那个熊呢子喊了一呼楼群人来了。 啥话没说,上来就掏。。 几个熊孩子一球不管了,爬腿就跑。。那一呼楼群人就跟后面断。。 把几个熊孩子断个噶牙 里面去了。别看~这一呼楼群人真娘舍种揍~把砖头块子就砸,拿棍就舞。 有个老马马跑去报警列。龟孙揍的那些憨比揍的还不走。逮着老马马头就血。。。 警察过来要把几个人逮走。这几个人真圣人蛋,警察也kei~~ 经典徐州话(二) 模搂(摸)不搂=摆乎=倒鼓(玩)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 撩才(找事)眯搂眯搂(比画比画)突搂地(拖着地走) 撒么撒么(看看,找找) 蹬歪=鼓拧 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 当央(中间)将才(刚才)才坏(毛病)得儿不得儿(爽不爽) 验好=克模定形(第四声)(正好)格把地=样齐地/散熊了(反义词)

经典惠民话大全

经典惠民话大全 1、石头剪刀布游戏时,惠民话的口令为“浆军包”,这本来不出奇。可是在80年代初期中 国跟日本关系不错时,我见到过有关日本的纪录片里的小学生也是这么喊的!上百度查,还真没错,日本人就是这么喊滴,不知道这口令是我们惠民人学日本人还是日本人学惠民人。 2、北京话里“斗鸡”游戏,惠民话叫“扛拐”。 3、惠民话里“赖”可以表示脏、丑等意义,比如“赖样儿”,但是其他方言区一般仅仅有赖 皮的意思。 4、城里上学时,有的同学表达不舍得的意思时,会说“不搁少滴”。 5、有的地方管爸爸叫“伯”(读bai) 6、放不下惠民话叫“招不开”。 7、惠民人很少说“生病”,一般说“长病”,这话到外省,听懂的很少。 8、骂人话使用最频繁是“小私孩子”。 9、打某人一般会说成“砸他!”有的也说“冽他”。 10、我已故奶奶管学校叫“学(念xiao)”屋,小时候管上学也念上xiao。 11、高兴、舒服叫“恣”,不过这词语全山东乃至江苏徐州一带都用。 12、副词里有个“老么”,如:老么恣了。还有“着实”(zhao shi),但是惠民话里的着实和普通话里着实不是一个意思,惠民话里有“出乎意料的好”的意思,而普通话里是“确实”的意思。 13、壁虎城里一带叫“蝎虎溜子”。 14、粽子一般读成jiong 子。 15、湖一般叫“海子”,少有人叫游泳,洗澡去就是游泳去。(现在还这样说吗?) 16、有一种能吃的草,叫“谷笛”,我一直没弄清楚是哪两个字。 17、上衣叫“褂子”,和北京天津一样,斗笠叫“席帽子”,额头叫“耶了盖”,膝盖叫“跛了盖”,不过山东很多地方耶这么叫。腋窝叫“嘎撤窝”,那个动词自然也就是“咯吱”的意思。后背叫脊梁(梁念niang). 18、屁股这词儿用着新鲜,“腚”又简单又表意,光着腚,腚锤子,光腚猴子听着就那么形象。 19、“在行”有的地方(温店?)叫“攒局”。 20、音乐按老话儿读“因要”。 21、形容吃了葱蒜一类的东西的味道叫“忽龙”。 22、包饺子弄馅儿的竹片子叫“扁食匙子”,可以看出古代汉语对饺子的称呼为扁食。 23、纱厂(惠民纺织厂)原来青岛人多,青岛话对惠民话也有影响,例如我“乐意”,“小B 养的”之类。 24、碰疼了之后第一声惠民人喊“要佛!”,没怎么考察别的地方人怎么表达,济南人似乎是“要fai”。 25、缺德也是惠民人撕破脸皮的骂人方式,缺德好理解,可有人骂“缺荫”就不怎么理解了,还有更简单的,一个字:缺。 昨天叫夜来,晚上叫烘上,山东好多地方这么说滴。 都喊说滴老么滴好咧 26、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拉话儿拉话儿,上树爬茬儿,窗户地下种了二亩甜瓜,瞎子看着,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 学习参阅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四川方言土话意义对照 R你祖先板板——口气词,脏话,谩骂的话 矮屎塔爬——描述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闲适得板——描述很爽、很舒畅、很合口味 傲斗犟——描述人的脾气很拧,十分坚持自己的情绪准则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把戏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运,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凶猛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凶猛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方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厌烦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样样、怎样回事,宜宾特征 车车儿——卷笔刀 说谎/说谎料白/扯把子——说谎 扯筋/打理扯——定见不合等发生唇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分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庞娇好、娟秀、规矩、美丽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征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费事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征 吃苍茫——吃饭 吃茶房——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厌烦的令人恶感的人 出血——遇上作业、问题、对立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嘘扯把子——放言高论地吹嘘、谈天、谈天 棰子兮兮——谩骂的话,干事不宽厚、不让人满足、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许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抓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搭 低灯儿——描述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究竟、到时分 颠回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杂乱无章、傻傻的姿态 短倒——截住 仇人、斗头——正确、对、支撑、拥护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今后

徐州方言大收集

徐州方言大收集 在外地呆的久了,回家说徐州话忽然感觉方言遗忘严重啊,大家一起来收集吧。 这可是弘扬方言文化啊~~~-----------------------以下为转载,看看没有的大家补一下-------------------------- 挎包---口袋 火烧---烧饼,注:挎包火烧---一种形状似口袋的火烧 抛si-----浪费 疵毛------孬,不好 恣儿-------高兴,舒服 搜抠,搜比抠子(程度深,骂人时用)---小气, 土lou,土垃---土, 所以土lou地-土地

七叶子--人来疯, 注:睢宁等地为六叶子 通红通红的--很红, xǔ不烂紫--紫,类似地:xǔ紫烂青---青一坏,紫一块 管不--行吗, 晌wen-中午, 白搭---无能,注:白搭熊---无能的人,骂人的话 蚂子---蚂蚱 任哪------到处 拉呱------聊天 lǎi dai hǒng=不讲究卫生(的人), 注:找不到对应的字,为了方便使用,可用赖呆哄代之 juě丫把子-----脚,注:徐州话称脚为juě

海了------多了 家走--------回家 拽的一个老羊劲----很拽 群量的----很清楚 不rǒu你——不理你 肉头——意为“很掘,不开窍” 裂(liě)熊——算了 摆活摆活——修理修理 搭把手——帮忙 按窝--立刻 用筷子gē lou gē lou-----用筷子拌匀, 亦作gē deng gē

deng 车骨碌---车轮胎 zāng wen——什么时候, 注:无字,可用脏温代之 cuǐ——水壶, 此说法我家那边没有,但是家在市区的我姑父这么说 洋心——很得意的样子 叨菜——夹菜 哕——讴吐 毛格gě——硬币 跟跟----附近例:我在百货大楼跟跟等你。 人脸疯----橡皮脸 什么黄子——什么东西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考试题目,据说很多地方人考完就自杀 了~~~ 中国徐州语言研究中心命题组 准考证号_____ 姓名______ 座位号_____ [本份试卷分为选择题,简答题两部分。本试卷共有 30 道小题,总分 150 分,标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A、B、C三个供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根据题目选择意思最近的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4分) 1.许清() A.形容河水清澈 B.形容女孩长的漂亮 C.说明一个人清白 2.不吱拉生() A. 夹生饭 B.不说话 C.表示行动一点声响都没有 3.格斯() A.跳蚤的别称 B.骚别人的痒痒处 C.跳舞 4.半子孩() A.小屁孩 B.男孩 C.女孩 5.老灭() A.最后 B.消灭 C.熄灯 6.人脸疯() A.疯子 B.长的象疯子 C.形容人调皮捣蛋 7.稀里斜歪() A.形容人不正经 B.形容人长的丑 C.形容东西没放正 8.下才烂() A.形容人嘴很谗 B.伤口腐烂 C.形容人很下流 9.补土杠烟() A.形容吸烟时的烟气 B.空气中灰尘飞舞的样子 C.地上着火的样子 10.刀菜() A.用刀切菜 B.用筷子夹菜 C.一种野菜 11.黑雀子() A.一种小鸟 B.麻雀 C.黑痣 12.咕凝咕凝() A.活动活动 B.喝水的声音 C.用胶水粘东西 13.多口包(包读轻声) () A.形容人很厉害 B.包有很多小口 C.口袋 14.裁心() A.想事情 B.心里不舒服 C.心情好 15.西不脏() A.很脏 B.一点也不脏 C.西面很干净 16.月才()

A.钥匙 B.月亮 C.刚刚才做 17.尖宁() A.吃的煎饼 B.一种头很尖的虫 C.形容人老奸巨猾 18.窜门子() A.走进屋里 B.到别人家玩 C.向屋里跑 19.和豪拉显() A.和人比赛吼叫 B.惨烈的叫声 C.讽刺一个人没本事还乱显派 20.圣人蛋() A.形容一个人硬充好汉 B.马铃薯 C.形容人的脸很圆 21.不楼() A.用嘴咬一个物体 B.用脚踢一个物体 C来回拨动一个物体 22.洒白() A.形容人很清白 B.形容物体很白 C.一种白酒 23.张文[文读轻声] () A.为什么 B.什么时候 C在干什么 24.次木虎() A.眼角的分泌物 B.形容人很坏 C.形容人很威猛 25.和丝 [丝读轻声] () A.形容人话很多 B.晃动别人或物体 C.哆嗦的样子 二.简答题(请根据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共计3小题,前两题每小题10分,个、第三题30分。) 1.请根据所给徐州口语单词填出所对应的普通话单词 (10分) (1)戈喽_____ (2)狂唠_____ (3)乌不毒地______ (4)管乎______ (5)藏老梦梦________ 2.请根据所给徐州口语单词造句,要有创意 (10分) (1).上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艳来[来轻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所给徐州口语短文用普通话表述出来,100字以内 (30分) (1).早清起来 ,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 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完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月(月读三声).于是, 我去他们锅屋瞅瞅, 心恍哪个少熊孩子脏盐脏地这么舍种?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个脸又呼又 拍,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 我一咂混 :"上" ,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 ,艳好都是徐州地, 于是, 一呼噜群儿 上去就掏. 把他揍地合嚎拉显,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 (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 (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包括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

包括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 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

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 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pmfdtnl gk[gn]hjq[ni:]x zhchshrzc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宜宾市筠连县大部、成都市原温江地区个别县的部分地区等较为孤立的翘舌音飞地。四川这些少数翘舌音地区读和不读翘舌音的字,是否完全与普通话一致,LTY 没有统计和研究。不过,在学说普通话时,想来总会占很大起手。四川这些少数翘舌音地区的由来或形成原因,至少对L TY是个迷。

徐州方言集锦word版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徐州方言集锦 在徐州,有一种语言叫瞎叽外,有一种否认叫斜撇子,有一种反驳叫胡吊撤,有一种说话叫八吊邹,有一种脾气叫圣人蛋,有一种笑容叫叶子包,有一种性格叫白舍,有一种行为叫摆乎,有一种动作叫箍拧,有一种缺点叫才会,有一种速度叫案窝,有一种失望叫散熊吧,有一种表情叫格木楞眼,有一种形容叫滴喽打挂,有一种空气叫卜土杠烟。 在徐州,有一种货币叫毛鸽子,有一种衣服叫挂杂子,有一种拖鞋叫鞋踏子,有一种棉鞋叫毛翁,有一个肢体叫厥把子,有一处关节叫个喽拜子,有一种娱乐工具叫电寺机,有一种交通工具叫洋车子,有一种烟花叫洋火炮。 在徐州,孩子皮叫冤叶,被人殴叫也揍,受批评叫也嚷,父母殴叫吃喝饼子,有一种面食叫锅贴子,有一种饼叫硅打,有一种咸菜叫大各斗,有一种植物叫拉拉秧,有一种果实叫练咋子,有一种卫生工具叫大扫树,有一种习惯叫癞来哄,有一种评价叫板凳,有一种动物叫赖子鼓,有一种昆虫叫瓜瓜听,有一种爬虫叫血虎子,有一种鱼类叫哥哥厌。 在徐州,有一间厨房叫锅屋,有一种厨具叫锅掺子,有一种蒸具叫毕列子,有一种称呼叫熊孩子; 在徐州,脱衣服不叫脱衣服叫马光金宁,脱鞋不叫脱鞋叫失厥把子,裸体不叫裸体叫马光腚,顽皮不叫顽皮叫妖叶,清楚不叫清楚叫夋量; 在徐州,早上不叫早上叫大清起,中午不叫中午叫赏闻,傍晚不叫傍晚叫夜幕黑儿,晚上不叫晚上叫黑来; 在徐州,有一口锅叫钢筋锅,有一种盆叫洋泥盆;有一种撒谎叫砍瞎乎,有一种距离叫跟跟儿,有一种游戏叫藏老梦梦;有一处地方叫屋山头,有一个角落叫萨底下; 在徐州有几种颜色分别叫屈黑、双黄、乌紫、烂青、通红、虚绿、撒白。 在徐州,尝试不叫尝试叫样样,比较不叫比较叫迷迷。 在徐州,头皮上长的叫头夫,眼睛里残留的叫呲目乎,鼻孔里的叫鼻阁不; 在徐州,有一种蛇叫床床,有一种交通工具叫猫头车;有块布,在手里拿的叫省结子,婴儿用的叫介子,檫桌子的叫妈布; 在徐州,孩子们弹得叫流蛋,抽的叫夺喽,摔得叫方宝,扔的叫子子,

徐州方言

方言土语解读(原创)2007-12-15 19:01:02| 分类:随笔|举报|字号订阅 方言土语解读 喜毁了——高兴极了 原先——原来 怪好——很好 洋哄——时尚 个把——一个多 不甚好——不太好 擎——就能 为住——有交情 黄灵的——金黄金黄的 咯喽咯喽的——拟声词,表示清脆 ……来——句尾语气词,表示程度 一嘟噜一嘟噜——形容单位果实多

滴喽打挂——形容整体果实多 咋呼——形容说话声音太响 青不燎的——草青味浓 一分容易——万不得已 青抹(妈音,上声)——一般 熊东西——你这个东西 马展——立刻 呆骇的——呆住了 净捡烘的捏——欺软怕硬 凉影——树荫 雾影高——很高 太阳沾山——太阳快落山了 黑不燎拉(或取黑)——很黑 几搂粗——粗到几个人张开手臂合围勤理——勤劳 几沟——几龚 透梨雨——雨下的充足 干巴(或干干巴巴)——形容贫乏

打怵——害怕 毛胡脸儿——络腮胡子 对呼——拼凑(或志同道合) 鲜灵——新鲜 找漏子——寻缺点 箔帐子——用玉米杆或高粱杆、芦苇杆隔成的夹墙支灵——指植物长得有精神 倒牙——牙酸 乍把高——二十多公分高度 人把高——一人多高 红人样——指果实等颜色鲜红 块把——一块多 蹶腚——蹶屁股 邦——沿 叽叽牛牛——拟声词 刷除——刷锅或碗的工具 没正形——不正经 这把子——这伙人

脚巴子——脚 咯登下子——心里一惊搁劲——关键 上岗——上坡 要搁以往——要是以前热汗白缕——形容汗多支翘——不朴实 走着啦着——走着说着可把——手握着正好 树杂——树根 啦对象——谈恋爱 啦呱——闲聊 哪有影——没有根据 搁亲为邻——邻里相处磨牙——吵嘴 叽叽咯咯——不停地吵嘴焦干——极干旱 直脖倒——形容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