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基础知识梳理(高三备考材料)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梳理(高三备考材料)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梳理(高三备考材料)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梳理(部分)1、亚洲的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2、亚洲东部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臵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3、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

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4、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高三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

高三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

高三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1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_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_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经济因素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3.社会因素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一)港口的区位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港湾:避风浪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2.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二)汽车站的区位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三)航空港的区位1.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2.人文因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十一.旅游业区位分析: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1.旅游者: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2.旅游资源:客体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3.旅游业:媒介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十二.商业街的区位分析市场: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交通: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批发为主商业小区:便民──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消费人群:多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21.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2.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_°/小时.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3.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_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_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_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4.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5.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6.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7.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8.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1.雪线的含义: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为5_0—64_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_—49_米.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_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_米.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9.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3: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东西半球的划分:_°W往东至_0°E为东半球,_°W往西至_0°E为西半球.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_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_.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_.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_.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_.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_.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4:水环境的_个知识点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③影响航海④影响海洋污染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_.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_.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_.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5:大气的30个知识点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_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_.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_.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_.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_.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_.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_.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_.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之一。

在高三学期,地理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下面我将对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自然地理知识1.大地形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等地形特征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

2.地球环境地球的各个圈层、大气圈的结构和成分、地球的气候带分布、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地球与人类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与人口迁移、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能源与环境问题。

4.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二、人文地理知识1.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特点、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模等。

2.经济与发展国民经济与区域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发展问题。

3.交通与通信陆路、水路、空路交通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与全球化。

4.环境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三、地理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和应用、定位和导航技术。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地理调查、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影像解译和图像处理技术。

3.地理模拟与仿真地理模拟技术在城市规划、农田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四、地理实践活动在复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地理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分析和数据调查,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提升自己的运用能力。

1.实地考察可以选择去当地的山区、湖泊、河流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

2.地图分析利用地图进行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数据的分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数据调查利用各种数据调查手段,如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环境等情况,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高三地理的复习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实践活动。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构成。

地球表面被陆地和海洋所覆盖,具有大气层和水圈。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3.地球的气候与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洋和大陆分布、地形和地势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可以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4.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生物类型和种类。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居住的人的总量。

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的地区。

2.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指的是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是人口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流动的现象。

3.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

乡村现代化是指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接近城市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4.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包括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等。

5.交通运输与通讯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是连接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重要手段,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运交通等。

三、地理技术知识点1.地图与地图阅读地图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现象的工具。

地图阅读是理解和解释地图上的符号、比例尺和图例等信息的能力。

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是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收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工具。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活动。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有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四、区域地理知识点1.亚洲地理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涵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

高三地理知识点复习

高三地理知识点复习

高三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复习地理知识点对于应对高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地理基础知识1.大地构造:地球的三大部分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分为岛屿和大陆两种类型。

地球表面的岩石层经历了构造力的作用,形成了地壳的大陆和海洋。

2.火山与地震:火山是地球表面上岩浆和火山碎屑等物质喷发形成的地形,地震是地球内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表震动。

3.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气象是指短期的天气变化。

全球气候系统受到太阳辐射、大洋环流、气候带等因素的影响。

4.土壤与植被:土壤是陆地最外层的表层物质,植被是土地上生长的植物总称。

土壤和植被相互作用,对水土保持、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二、地貌与地理过程1.侵蚀与沉积:侵蚀是指水、风、冰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岩石的破坏和搬运作用,沉积是指由于侵蚀而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堆积的过程。

2.冰川地貌:冰川是由大量积雪形成的巨大冰体,冰川地貌包括冰川谷、冰川湖、冰碛等特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是当前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3.风蚀地貌:风蚀是指风力对陆地表面岩石的侵蚀作用,风蚀地貌有沙丘、沙漠和风成砾石等特征。

4.水力地貌:水力是水流对地表地貌的形成和改变作用,水力地貌包括河流、湖泊、瀑布等。

三、经济地理与人类活动1.经济区位与交通运输:经济区位是指地区的地理位置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交通运输是连接各个经济区位的重要手段。

2.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是一种人类经济活动,城市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产物。

工业与城市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不平衡,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的工业中心。

3.农业与粮食安全:农业是指农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粮食安全是保证人类获得足够食物的重要问题。

农业发展受到气候、土地资源以及农业技术的制约。

4.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环境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高三必考地理知识点

高三必考地理知识点

高三必考地理知识点地理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而在高三阶段,地理知识对于考试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地理,下面将为大家总结高三必考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结构及各层特点3.经纬度和地理坐标的使用与计算4.地图的制作与使用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季节2.地理分区及其特征3.地球上的大洋和大陆4.地理气候区划及其特征5.地理生态区划及其特征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2.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3.城市的概念与特征4.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四、资源与环境问题1.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3.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4.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策略五、经济地理1.农业地理及其特点2.工业地理及其特点3.交通地理及其特点4.经济全球化与地理六、区域可持续发展1.地方发展与区域发展2.城乡发展差距及其原因3.地理规划与区域规划4.区域合作与发展以上是高三必考的地理知识点的一个概括。

在备考地理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结合教材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同时,通过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和进行习题训练,加深对于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在备考地理时,同学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深入理解地理问题的本质,善于归纳整理,能够理清地理问题的发展历程和演变逻辑。

2.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学会制作图表和地理模型,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展示地理问题。

4.培养地理实地考察的能力,多参加地理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亲身体验和感悟。

通过对于高三必考的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学们将能够更加自信和熟练地应对地理考试。

同时,地理知识也能够带给同学们更多的视野和思考角度,有助于对世界认知的深入和拓宽。

因此,同学们在备考地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积累和总结,善于思考和思维拓展。

高三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

高三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

高三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在高三地理学科的备考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对于取得高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地理高考必备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物质循环:了解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重要自然现象,掌握其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1.2 地球板块运动:学习地球板块运动理论,包括构造板块的类型、板块边界的特征、板块运动的方式和板块边界的地质现象。

1.3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掌握内力作用产生的地形类型,如火山地形、构造地形等;了解外力作用,如风力、水力和冰力等,对地表地貌的形成和改变。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影响,了解城市体系的划分原则和分类方法,掌握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

2.2 人口与人口问题: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规律,了解人口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包括计划生育政策等。

2.3 农业与农业问题:了解全球农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我国农业的特点和问题,如农田资源利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3.经济地理知识点3.1 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研究一国或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3.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了解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城市对经济的支持和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3 地理信息系统(GIS):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如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等。

4. 环境地理知识点4.1 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4.2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了解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了解土地退化、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相关概念和措施。

4.3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习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和影响,了解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以上所述的知识点只是高三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的一小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举一反三,更全面地复习和了解相关内容。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高三高考地理考试中,掌握地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汇总。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构造与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 地壳运动:指地壳板块的运动,包括构造力和地质构造。

1.2 气候与气象:- 气候与气象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而气象是短期天气现象。

- 气候要素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等要素,以及纬度、海洋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3 水文地理:- 水资源与水循环: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水,以及水的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 水文地貌和河流发育:包括湖泊、河谷、瀑布等地貌,以及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4 生物地理:- 生物分布和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和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国家级和国际级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包括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2 经济地理:-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产业布局的规律。

-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议题。

2.3 基础设施与交通:- 交通运输和通讯:包括陆路、水路、空路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包括交通网络和城市布局的相互关系,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4 全球化与环境问题:- 全球化的定义和影响:包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和全球化环境等方面。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重要问题。

地理教辅高三知识点归纳

地理教辅高三知识点归纳

地理教辅高三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知识点和概念,为高三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地理高三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大地构造是研究地壳形成和变动的科学。

板块运动理论指出地壳上的陆地和海洋板块不断地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引起地震、火山喷发等大自然灾害。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壳下面的流动岩石层,地核是地幔下面的炽热金属中心。

3. 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常见于亚热带地区。

这种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导致土地干燥和水资源匮乏。

4. 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长期时间范围内某地区的温度、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

而天气是指短期时间内某一天或几天的气象条件。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在地理上会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

它反映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 交通运输与通讯交通运输和通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地理上连接了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是为了合理安排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它涉及到城市功能区划、用地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地理数据收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的工具。

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空间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地图制作的功能。

2.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和测量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导航、地图制作、灾害预警等领域。

高三地理考前必备知识点

高三地理考前必备知识点

高三地理考前必备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类在其中活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

高三地理考试是对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理解的考察。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重点介绍高三地理考前必备的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由于自转使得地球两极稍扁,赤道稍胖。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

世界地图的绘制方法:等经纬网图、归口投影图。

我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40′~135°05′,北纬3°51′~53°33′。

第二章: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地球水资源的分布:71%的地表被海洋覆盖,2.6%是淡水,0.3%是可利用的淡水。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蒸发再循环。

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全球干旱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

第三章:气候与天气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的统计结果,天气是短期的瞬时现象。

气候要素的分类:温度、降水、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

气候带与温带气候的分布: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类活动引发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气温升高。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理灾害板块构造学说: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都是由数十块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

板块边界的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地震与火山的分布:地震和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地理灾害的预防与减灾: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地理灾害都需要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的分类: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利用、合理开发、节约利用。

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三的复习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科目,需要我们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地球由固态的地壳、流动的地幔以及核心组成。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貌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有地震和火山活动,地貌运动主要有风蚀、水蚀和冰蚀等。

2. 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3.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洋。

其中,地下水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4.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变化。

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地形和气候要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工业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

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交通方式包括陆路、水路、铁路、航空等,通信方式包括电话、互联网等。

4. 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城市的布局、建设和管理。

合理的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环境地理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2.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等。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破坏。

地理考前必看高三知识点

地理考前必看高三知识点

地理考前必看高三知识点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地理考试是他们学术生涯的重要一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列举一些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1. 自然地理1.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等层次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对理解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1.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

1.3 地形地貌:了解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和丘陵等,以及形成它们的地质过程。

1.4 气候与气象:掌握气候带的划分和各气候带的特点,了解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基本知识。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分布、迁移和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掌握人口统计和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2.2 农业与工业: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和工业发展水平,深入了解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3 城市规划与交通:认识城市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4 资源与环境:重点关注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认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区域地理3.1 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海岸线、主要山脉、河流和湖泊等基本地理信息。

3.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地理制图、国家地理位置、大陆分布、地形和气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 地理技术4.1 地图与地图阅读:了解地图的种类、制作和使用方法,能够准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4.2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遥感技术和GIS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5. 地理学科的综合应用5.1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了解地理学科与历史、经济、政治等学科的联系与交叉内容。

5.2 地理实践与实地考察:参与地理学科相关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野外实习,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仅为地理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概述,希望同学们在备考时重点关注,并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特殊和独特的行星。

地球的构造有三个主要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构成,海洋地壳是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的主要特征是厚度不均匀,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形变化等自然现象。

二、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的平均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力等方面。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和天气变化规律等方面。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气候变化规律。

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资源的科学。

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自然水体的地理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重视水文地理知识。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是指地表的高程和坡度等特征,包括地形图、地形概念和地形分析等方面。

地貌和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等内容。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理解人口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人口变化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和城市问题等内容。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中心和重要载体,需要了解城市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城市发展规律。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包括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经济地理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需要了解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经济发展规律。

地理高三必背基础知识点

地理高三必背基础知识点

地理高三必背基础知识点(一)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同学们在备考中更好地复习与掌握这些知识。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了解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2. 气候与气象:掌握各种气象要素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了解气候带、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3. 水资源与水文循环:了解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掌握水文循环过程及其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土壤与农业:掌握土壤的成因和类型,了解土壤的肥力、保持与开发利用。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熟悉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的迁移与分布规律,掌握城市发展的过程、类型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2. 农业与农村发展:了解农业的类型和传统农业的特点,掌握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工业与城市发展:掌握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和工业地理的规律,了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4. 交通与通信:熟悉交通运输的方式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交通与通信网络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5. 区域发展与对外交往:了解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区域合作与对外交往的重要性。

三、地图与地理技能1. 地图阅读:学会解读各种地图,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要素。

2. 地图制作与图形表达:学会制作简单地图和图表,掌握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能力。

3. 就地取材与实地考察:善于利用实地考察来加深对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理解,掌握野外测量和观测的基本技能。

4. 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掌握常用GIS软件的使用技巧。

以上是高三地理必考的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同学们能够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在备考过程中,重点理论的系统学习与深入理解,并结合地理实际问题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

高三知识点 地理

高三知识点 地理

高三知识点地理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三阶段,地理学科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了解大气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对于我们理解天气、气候、季节等现象非常重要。

2. 水文地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研究水文地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

3. 岩石和土壤岩石和土壤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成因和特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质地貌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4.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是研究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理解生物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问题。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研究的是人口的分布、迁移、增长和结构等问题,了解人口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的是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结构等问题,理解城市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城市化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研究的是农业的分布、类型和效率等问题,了解农业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4.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研究的是工业的分布、类型和效益等问题,理解工业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工业化的影响、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区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三、地理问题分析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研究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和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2. 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各国和地区面临的重要议题,了解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发展差距、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3. 地缘政治问题地缘政治问题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解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国际关系的格局、地缘政治冲突和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高三地理必备基础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备基础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备基础知识点在高中地理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学习中会经常涉及,而且在考试中也会有很高的频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地理的必备基础知识点。

1. 地球与地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而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地球是一个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圆球体,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壳层,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幔是位于地壳下方的一层固态物质,它占据了地球内部的大部分体积。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构成。

2.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和现象,可以分为陆地、水域和大气三个方面。

陆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的29%。

陆地包括大陆、岛屿、山脉、高原、低地等。

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由一片面积较大的陆地组成。

岛屿是由围绕在陆地周围的较小的陆地形成的。

山脉是由一系列相连接的山峰组成的,并且山脉间通常会形成山谷。

高原是地表相对平坦的区域,海拔较高。

低地指的是相对于高地、山脉等较低的地理区域。

水域是地球表面的水圈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水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大部分的水域面积。

湖泊是由自然地势或断层抬升形成的,通常深度较大。

河流是地表的水流动形成的,由源头、汇合点、流域、航道等组成。

冰川是由积雪经历多次堆积和融化形成的冰川体。

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的空气层,它由多种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和平流层两个部分。

对流层在地球表面以下,是水循环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发生区域。

平流层在对流层上方,温度逐渐升高,其中的臭氧层对宇宙射线有良好的屏蔽作用。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即24小时。

这个运动导致了地球的昼夜变化。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公转周期为365.25天,这被我们称为一年。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导致了季节变化。

在地球的运动中,地球的倾斜导致了赤道附近的气候较为炎热,而南、北极地区则气温较低。

地理高三考前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三考前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三考前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学科,它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知识点也逐渐增多,为了帮助高三学生系统地回顾并准备考试,本文将归纳一些地理高考重点知识点。

1. 自然地理1.1 地球与地图在这一部分中,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尺寸和结构。

此外,地图的表示方法、投影方式以及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的基本知识也是必备的。

1.2 气候与气象学生需要学习气候要素、气候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

此外,天气预报、气象仪器的使用以及气象图的解读也是考试重点。

1.3 水文地理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需要了解水循环、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水污染防治等知识。

1.4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研究物种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演替。

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地理区划、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人口的增长与分布的规律、人口迁移与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内容。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种经济活动的分布和发展。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资源与产业的关系、交通运输与贸易、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知识。

2.3 农业地理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它与地理密切相关。

学生需要学习农业的类型与布局、农业影响环境的问题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内容。

2.4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协调以及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知识。

3. 地理实践3.1 地理观测与测量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学习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以及地图制作等技能。

3.2 地理调查与研究地理调查与研究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需要学习调查与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研究成果的报告与展示等内容。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好地理知识点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对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梳理高三地理复习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复习。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掌握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理。

此外,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学生应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等,并能够运用地图解读地理现象。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涵盖了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个领域。

在地貌方面,学生应了解不同地形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如山脉、平原、盆地等。

气候部分则需要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文领域重点复习河流的流域特征、水循环过程等。

生物地理要关注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和保护。

土壤部分则涉及土壤类型、分布及土壤侵蚀与保护等问题。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人口地理学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人口分布、迁移、城市化等概念。

文化地理则涉及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经济地理部分,重点掌握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布局规律和区位因素。

此外,全球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地理学科的热点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生应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这些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地理实践地理实践能力是检验学生地理学习成果的重要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参与环境保护项目、城市规划调研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地理试题分析在高考复习中,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分析试题,学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地理知识点高三汇总资料

地理知识点高三汇总资料

地理知识点高三汇总资料地理知识在高三阶段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理不仅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还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整理和归纳高三地理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复习使用。

一、地理概念与基本知识1. 地理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地理是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研究对象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地幔和地核则属于地球内部结构。

3. 地理坐标与经纬度:地理坐标是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表示方法,经纬度是地理坐标的基本要素,包括经度和纬度。

4. 世界地图与地图投影:世界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曲面展平到平面上的方法。

5. 地理现象与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地理要素则是构成地理现象的基本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系、生物等。

二、自然地理知识1.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近似于一个扁球体,周长约为4万公里,直径约为1.28万公里。

2. 地球的运动与相关概念: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相关概念有赤道、极地、黄道、黄赤交角等。

3.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圈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包层,天气气候是大气圈中的气象现象和气候特征。

4. 水系与地表水:水系是地表水在地球上流动和储存的系统,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5. 地球内部的构造与板块运动: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板块运动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板块相对运动的现象。

三、人文地理知识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人类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地区居住和定居的集合,人口分布是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人口集聚、经济较发达、具有行政中心功能的地区,城市化是指人口集聚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 农业与农业区划: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从事农作物、牲畜等的生产活动,农业区划是指将农业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农业类型区域。

4. 工业与工业分布:工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经过劳动和技术转化获得产品的一种经济活动,工业分布则是指工业企业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亚洲东部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臵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陆温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3、沿海与内陆的差异础知识梳理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梳理(部分)
1、亚洲的气候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4、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多精耕细作的经验。
不利:旱涝灾害频繁
1 记熟 熟记
注意:大陆东西两岸的降水形式和季节分配不同,东部夏季夏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
6、电子工业分布的区位条件:
地理位臵优越;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较多;交通便利
7、日本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的条件
有利:自然条件: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5、日本的气候-----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南北差异较大,本州的本部和北海道为温带季风气候,本州的南部和四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8月和2月。降水量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