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一)母液配制与保存配制培养基时,如果每次配制都要按着杨成分表依次称量,既费时,又增加了多次称量误差。
为了提高配制培养基的工作效率,一般将常用的基本培养基配制成10~200倍,甚至1000倍的浓缩贮备液,即母液。
母液贮存于冰箱中,使用时,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可多次使用,并在配制较多数量的培养基时,降低工作强度,也提高试验的精度。
基本培养基的母液有四种:大量元素(浓缩2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铁盐(浓缩200倍),除蔗糖之外的有机物质(浓缩100倍)1大量元素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要分别称量,分别溶解,在定容时按表1中的序号依次加入容量瓶中,以防出现沉淀。
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存。
2微量元素母液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也应分别称量和分别溶解,定溶时不分先后次序,可随意加入溶量瓶中定容(表2),一般不会出现沉淀现象。
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有存。
3铁盐母液由于铁盐无机化合物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只有基螯合物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需要单独配成螯合物母液表3)。
配制方法:称取5.56g硫酸亚铁和7.46g乙二胺乙酸二钠,分别用450ml的去离子水溶解,分别适当加热不停搅拌,分别溶解后将硫酸亚铁溶液缓缓加入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用去离子水定溶于1000mL,倒入棕色贮液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放入冰箱内保存。
先取一种置容量瓶(烧杯)中,然后将另一种成分逐加逐剧烈震荡,至产生深黄色溶液,最后定容,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4有机物母液按表4中的量分别称取各种有机物,分别溶解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定容于1000mL,放入细口瓶配成1 mg/ml 。
各100 ml。
6-苄基腺嘌呤(6-BA)用0.5 N的HCl加热溶解。
萘乙酸(NAA)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再加蒸馏水。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糖类作为碳源物质,因此糖类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高中生物教材中明确指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糖类是蔗糖。
那么为什么不添加葡萄糖呢?很多资料上解释为蔗糖较葡萄糖便宜,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其实并非如此。
之所以以蔗糖作为碳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同样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
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因此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
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相对长期的保持稳定。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常用的是葡萄糖,一般很少利用蔗糖。
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3)诱导作用。
在培养基成分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
当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使分化出的全部是木质部,4%蔗糖使分化出的几乎全部是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两者。
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
因此,在植物组培中要选用蔗糖而不选用葡萄糖。
通过细胞膜内外的液体的浓度差来调节当细胞膜内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外的时候蔗糖救能进入细胞中了植物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的碳源是蔗糖,已知葡萄糖和果糖也能使某些植物生长得很好。
植物细胞可以分解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蔗糖跨质膜从质外体进入细胞是由载体介导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质子-蔗糖共运输机制进行的,另外,植物能够利用的某些其他形式的碳源有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糖等。
葡萄糖更不稳定,培养基需添加葡萄糖一般都在灭菌后再兑换。
实在要添加葡萄糖那么灭菌温度一般控制在108~110左右,120度灭出来的就有一定程度的碳化了。
ms培养基主要成分及作用
ms培养基主要成分及作用
MS培养基是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微量元素、无机盐和有机物等。
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MS培养基的成分和
作用。
微量元素是MS培养基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微量元素指的是植物在
生长过程中只需以微量的形式摄取的元素,包括铁、锰、锌、铜、钼、氯等。
这些元素虽然只需要很少的量,但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
无机盐是MS培养基中另一重要成分,无机盐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植
物所需的重要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等,同时也起到了调
节植物生理代谢的作用。
无机盐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合理配比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效果。
有机物是MS培养基中的第三个重要成分,有机物的主要作用是为
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有机物中的糖类、蛋
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可被植物吸收并转化成能量。
有机物的含量对MS
培养基的品质和成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成分外,MS培养基中还含有一些添加剂,如椰
子汁、植物生长素、生长素拮抗剂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增强植物的生
长性能、促进其分化和再生。
总之,MS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无机盐和有机物等成分各具特定的作用,它们的合理配比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效果,促进组织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和研究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合理的组分配比是非常关键的。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常用培养基主要特性1、高盐成分培养基包括MS、LS、BL、BM、ER 等培养基。
其中MS 培养基应用最广泛,其钾盐、铵盐及硝酸盐含量均较高, 微量元素种类齐全, 其养分数量及比例均比较合适, 广泛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及原生质体的培养。
LS、BM、ER 培养基由MS 培养基演变而来。
2 、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包括B5 、N6 、LH、GS 等培养基。
①B5 培养基B5 培养基除含有较高的钾盐外, 还含有较低的铵态氮和较高的盐酸硫胺素, 较适合南洋杉、葡萄及豆科与十字花科植物等的培养。
②N6 培养基N6 培养基( 朱至清等1975 ) 系我国学者创造,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柑橘花药培养也适合, 在楸树、针叶树等的组织培养中使用效果也好。
③SH 培养基是矿盐浓度较高的一种培养基, 其中铵与磷酸是由磷酸二氢铵( NH4 H2 PO4 ) 提供的, 这种培养基适合于某些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的培养。
3 、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①H 培养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约为MS 培养基的一半, 仅磷酸二氢钾及氯化钙稍低, 微量元素种类减少, 而含量较MS 为高, 维生素种类比MS 多。
适于花药培养。
②尼奇培养基(Niotsch 1969 ) 此培养基与H 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仅生物素比H 培养基高10 倍。
也适合于花药培养。
③米勒培养基(Miller 1963 ) 此培养基和Blaydes(1966) 培养基二者成分完全相同。
适合大豆愈伤组织培养和花药等培养用。
4 、低无机盐培养基大多情况下用于生根培养基。
有以下几种:①改良怀特培养基(White 1963 )②WS 培养基(Wolter & Skoog 1966)③克诺普液( Knop 1965 ) 花卉培养上用得多。
④贝尔什劳特液(Berthelot 1934)⑤HB 培养基( Holley & Baker 1963) 此培养基在花卉脱毒培养和木本植物的茎尖培养中效果良好。
培养基的组成、配制与灭菌
1、大量元素:
组织培养中,各种矿质营养主要从培养基中获得, N、P、K、Ca、Mg、S等6种大量元素依靠各种无机 盐提供。
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试验目的对元素的使用量要求 不同,需经试验确定。
目前已选择出多种培养基配方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其中以MS应用最广泛。
通常激素母液浓度生长素类为0.1~0.5 mg/ml, 细 胞分裂素母液浓度为0.2~1.0 mg/ml.
四、培养基的配制:
1、量取母液:营养元素和激素。 2、称量蔗糖、琼脂,放入600ml左右蒸馏水的锅 内,电路上加热,使琼脂溶化。 3、加入母液,混合均匀,调整pH值。 4、分装入瓶,每瓶40-50ml。 5、封口:用4-6层称量纸封口,之后灭菌备用。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主要通过植物激素 及生长调节物质对离体的组织、器官的形 态发生进行调控。包括诱导细胞分裂、愈 伤组织的生长、根芽的分化以及体细胞胚 胎发生等。
常用的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涉及五大类植物 激素:
1、生长素类:IAA、IBA、NAA、2,4-D 2、细胞分裂类:6-BA、KT(Kin)、ZT、2ip 3、赤霉素类:GA3、GA4、GA7 4、脱落酸:ABA 5、乙烯:ETH
五、培养基的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1、加热:
灭菌前检查灭菌锅内水量是否充足, 然后将培养基放于灭菌锅内,改好盖,关 闭放气阀,打开电源,加热升温。
2、排气:
当温度升至0.5kg/cm2时,打开放气阀 彻底排出锅内冷空气。然后关闭放气阀, 促使压力继续上升。
3、温度控制:
当锅内压力升至1.1kg/cm2时,计时15-20 分钟,计时结束后,关闭电源。
二、培养基的类型: 1、高盐浓度培养基:MS、B5、SH等。
植物组织培养 第2章 培养基及其配制
• (3)K • 作用: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
谢等有密切关系。一般为1—3mg/L为好。 • 供应物质:KCI、KN03等盐类提供。
• (4)Mg、S和Ca • 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
S-是含S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 Ca-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
常用的培养基及特点如下:
• (1) MS培养基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培养烟草细胞。 • 特点: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硝酸
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应用广泛—基本培养基 。 • (2) B5培养基 1968年,Gamborg等,培养大豆根细胞。 • 特点:含有较低的铵,对有些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宜
• (5) KM—8P培养基 1974年,原生质体培养。 • 特点: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
泛用于原生质融合的培养。
二、培养基的成分
水、无机盐、有机物、天然复合物、 植物激素、培养体的支持材料、抗生素、 活性炭等。
• (一)水
是植物原生质体的组成成分,也是一切代谢过 程的介质和溶媒。它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物质。
种代谢活动,对生长、分化等有很好的促 进作用。
• V活B力l(盐有酸重硫要胺作素用)。:对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
• VB6(盐酸吡哆醇):能促进根的生长。 • Vpp(烟酸):与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有一定
关系。
• Vc(抗坏血酸):有防止组织变褐的作用。 (酚类物质-醌)
一般用量:0.1—1.0mg/L。有时用量 较高。有时还使用生物素、叶酸、VB12等。
碳水化合物 最常用的碳源是蔗糖,葡
培养基的一般常用成分
(一)水制备培养基必须使用纯净的,无微量金属,杀菌性和抑菌性化学物质的蒸馏水。
注意,以加氯的水进行蒸馏所得的蒸馏水,即使在使用前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也偶含有显著量的游离氯.所以应进行测试,如正联甲苯胺试验显色。
测试后,以硫代硫酸钠中和后或进行重复蒸馏后才能使用。
(二)琼脂琼脂俗称洋菜,英文名agar ,为由海藻类(主要足石花菜)提取出来的一种胶体多糖,即半乳聚糖水解后,产生半乳糖及少量五烷糖和有机硫。
其化学性质系为一种不带侧链的半乳聚糖甙,含有90%右旋半乳糖和10%左旋半乳糖。
在约每10个吡喃半乳糖单位有一个首位或次位的羟基被硫酸脂化。
其阴离子脂组(-SO2 -OH )主要是与钙结合,但也有少数是和镁、钠、或钾结合。
其制造方法,一般是在每年7-9 月收集海中石花菜,洗涤并经晒干后保存。
于冬季冰冻开始时,按1:30 比例将干藻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加入硫酸少许并煮沸5-6 小时。
过滤后待冷,用“漏子”推成粗条,再经日晒夜冻2-3 周后,即成条状琼脂。
除少数菌种外,绝大多数细菌都不能分解琼脂,因而琼脂在培养某中无营养价值,只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凝结成半固体或固体培养基而已。
国外商售琼脂一般比较纯净,国内琼脂则含有杂质较多,故在使用前应先用冷水浸泡洗涤后才能使用。
供细菌培养使用的品质优良的琼脂应具有下列特性:( l )凝固点不超过2 ℃,通常范围在34~38 ℃。
( 2 )1L 的1.5%琼脂,在蒸汽浴中重新完全溶化,不超过45 分钟。
( 3 )在98 ℃能完全溶解子水。
( 4 )在45 ℃仍保待足够的液态,以利于试验时的混合均匀。
( 5 )与水的结合水平至少在50%以上,以保证完全的溶解性。
(6)含水量不超过原重17%。
( 7 )燃烧残余物不超过3 %。
(8)金属最高允许含量,铅0.0005%,铁0.001%,镁0.1%,钙0.2%,钠0.4%,并不得含有抗菌物质。
( 9 )透明度:在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后,呈微乳白色透明凝块。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及其配制
(四)天然复合物
• 其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氨基酸、激素、
酶等一些复杂化合物。它对细胞和组 织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于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 (3) White培养基 1943年,White,培养番茄根尖。 • 特点: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养4。)N6培养基 1974年,朱至清等,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
广特泛点应:用成于分小较简麦单、,水K稻N及O其3和他(植N物H4的)花2S药O4培含养量和高其。他在组国织内培已 养。
种代谢活动,对生长、分化等有很好的促 进作用。
• V活B力l(盐有酸重硫要胺作素用)。:对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
• VB6(盐酸吡哆醇):能促进根的生长。 • Vpp(烟酸):与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有一定
关系。
• Vc(抗坏血酸):有防止组织变褐的作用。 (酚类物质-醌)
一般用量:0.1—1.0mg/L。有时用量 较高。有时还使用生物素、叶酸、VB12等。
提供能量,而且也促进对N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在植物体中的积 累。
• (3)K • 作用: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
谢等有密切关系。一般为1—3mg/L为好。 • 供应物质:KCI、KN03等盐类提供。
• (4)Mg、S和Ca • 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
S-是含S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 Ca-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
常用的培养基及特点如下:
• (1) MS培养基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培养烟草细胞。 • 特点: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硝酸
植物转基因常用培养基配方
MS培养基的配制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
MS培养基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MS培养基含有近30种营养成分,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这几十种成分进行称量,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别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培养基母液。
这样每次使用时,取其总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释,制成培养液。
现将制备培养基母液所需的各类物质的量列出,供配制时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NH4NO3 33 000KNO3 38 000CaCl2·2H2O 8 800MgSO4·7H2O 7 400KH2PO4 3 400微量元素(母液Ⅱ)KI 166H3BO3 1 240MnSO4·4H2O 4 460ZnSO4·7H2O 1 720Na2MoO4·2H2O 50CuSO4·5H2O 5CoCl2·6H2O 5铁盐(母液Ⅲ)FeSO4·7H2O 5 560Na2-EDTA·2H2O 7 460有机成分(母液Ⅳ)ⅣA肌醇20 000ⅣB烟酸100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 100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 100甘氨酸400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缩液。
上述几种母液都要单独配成1 L的贮备液。
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制方法是:每种母液中的几种成分称量完毕后,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彻底溶解,然后再将它们混溶,最后定容到1 L。
母液Ⅲ的配制方法是:将称好的FeSO4·7H2O和Na2-EDTA·2H2O 分别放到450 mL蒸馏水中,边加热边不断搅拌使它们溶解,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并将pH调至5.5,最后定容到1 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各种母液配完后,分别用玻璃瓶贮存,并且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号、配制倍数、日期等,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
几种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基配方
叶酸 氨基苯甲酸
生长素
质量浓度/ (mg · L- 1 )
0畅 025 0畅 025
28 100 1畅 0 1畅 0 1畅 0 1畅 0 0畅 1 0畅 02 0畅 01
成分
氯化胆碱 维生素 B2 维生素 C 维生素 A 维生素 D3 维生素 B12
2 ,4 D 玉米素 萘乙酸
4 附
录
几种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基配方
1畅 M S 培养基配方(p H5畅 6 ~ 5畅 8)
成分
N H4 NO3 K N O3
CaCl2 · 2H2 O MgSO4 · 7H2 O
K H2 PO4
KI
H3 BO3
质量浓度/ (mg · L - 1 )
1 650 1 900 440 370 170
0畅 83
23 1
Na2 EDT A 肌醇
质量浓度/ (mg · L- 1 )
10 2畅 0 0畅 25 0畅 025 0畅 025 37畅 3 27畅 8 100
成分
烟酸 盐酸硫胺素 盐酸吡哆醇
甘氨酸
质量浓度/ (mg · L-硫胺素 盐酸吡哆醇
烟酸
质量浓度/ (mg · L- 1 )
2畅 B5 培养基(p H5畅 5)
成分
(N H4 )2 SO4 K N O3
CaCl2 · 2H2 O MgSO4 · 7H2 O NaH2 PO4 · H2 O
KI
H3 BO3
质量浓度/ (mg · L - 1 )
134 2 500 150 250 150
0畅 75
3畅 0
成分
MnSO4 · 4H2 O ZnSO4 · 7H2 O Na2 MoO4 · 2 H2 O CuSO4 · 5H2 O CoCl2 · 6H2 O FeSO4 · 7H2 O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
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
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
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和Skoog,1965)培养基。
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
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
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
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
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1)
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和用具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2.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到8个50ml三角瓶中,培养 三角瓶中,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到8 50ml三角瓶中 基厚度约为5mm。做好标记。 基厚度约为5mm。做好标记。 3. 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 0.1MPa条件 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 0.1MPa条件 下灭菌15~20min。操作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 下灭菌15~20min。操作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 灭菌后待压力下降到0Pa时取出 凝固后待用。 时取出, 灭菌后待压力下降到0Pa时取出,凝固后待用。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黄瓜种子 实验药品:灯用酒精、 70%酒精、 95%酒精、 实验药品:灯用酒精、 70%酒精、 95%酒精、 0.1%氯化汞,吐温-80,无菌水。 0.1%氯化汞,吐温-80,无菌水。 灭菌培养基: 灭菌培养基:MS 实验用具:无菌室、无菌滤纸、无菌培养皿、 实验用具:无菌室、无菌滤纸、无菌培养皿、烧 解剖刀、镊子、剪刀、酒精灯、酒精棉花、 杯、解剖刀、镊子、剪刀、酒精灯、酒精棉花、 滴管、记号笔、废液罐、火柴、光照培养箱。 滴管、记号笔、废液罐、火柴、光照培养箱。
当植株的其他部位难以消毒时,可以选用 当植株的其他部位难以消毒时, 种子, 种子,消毒后的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播种到 含有水-琼脂培养基上或1/10 MS培养基上 含有水-琼脂培养基上或1/10 MS培养基上 使其发芽。将无菌培养的幼苗切成小片, 使其发芽。将无菌培养的幼苗切成小片, 作为外植体。 作为外植体。
作业
1. 1 周后观察灭菌培养基有无污染 , 计算污 周后观察灭菌培养基有无污染, 染率(染菌瓶数/总瓶数×100% 染率(染菌瓶数 /总瓶数 ×100% ),分析 染菌原因。 染菌原因。 2. 1 周后观察初代培养体系有无污染 , 计算 周后观察初代培养体系有无污染, 每一瓶内染菌外植体数和外植体外的菌落 分析染菌原因。 数,分析染菌原因。 3. 1 周 后 观 察 种 子 发 芽 情 况 , 计 算 发 芽 率 (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主要成份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
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主要包括氮、
磷、钾、钙、镁和硫六种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
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这些元素有的对生命活动的某个过程十分有用有的对蛋白质或
酶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有的是参与某些生物过程的调节。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
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
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
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或D-葡萄糖用量通常为2-4高者可达5亦可用市售的白糖所代替但一般应增
加用量而且最好用比较固定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以保证实验的
稳定性。
3.有机营养成分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
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及其它有机物质等。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CH、酵母提取物、玉米胚乳、麦芽
浸出物、西红柿汁、椰子汁CM及各种氨基酸如甘氨酸氨基乙
酸等。
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硫氨素。
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
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培养基好比土壤,是组织培养中离体材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
因此,在组织培养基的各个环节中,应着重掌握培养基,了解它的组成和配制方法。
一、组成培养基的五类成分目前,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的。
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
蔗糖除作为培养基内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重要作用。
3.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 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泛酸钙和肌醇等。
4.有机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
另外,琼脂也是最常用的有机附加物,它主要是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各种外植体的培养。
5.生长调节物质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大致包括以下三类:(1)植物生长素类。
如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2)细胞分裂素。
如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或BAP)和激动素(Kt)。
(3)赤霉素。
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及其特点1.常用培养基配方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主要成分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和硫六种,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这些元素有的对生命活动的某个过程十分有用,有的对蛋白质或酶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有的是参与某些生物过程的调节。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或D-葡萄糖,用量通常为2%-4%,高者可达5%,亦可用市售的白糖所代替,但一般应增加用量,而且最好用比较固定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以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3.有机营养成分: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及其它有机物质等)。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CH)、酵母提取物、玉米胚乳、麦芽浸出物、西红柿汁、椰子汁(CM)及各种氨基酸如甘氨酸(氨基乙酸)等。
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硫氨素(维生素B1)、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和维生素H(生物素)、泛酸钙等、肌醇(环己六醇)、烟酸。
在部分培养基中还添加维生素BX(氨酰苯甲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B12(氰钴胺酸)、维生素BC(叶酸)、维生素B2(核黄素)和氯化胆碱等维生素。
这些可能对某些植物或植物的某些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如肌醇主要以磷酸肌醇和磷脂酰肌醇的形式参与由Ca介导的信号转导。
l15培养基成分
l15培养基成分
【原创版】
目录
1.L-15 培养基的概述
2.L-15 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3.L-15 培养基的应用领域
4.L-15 培养基的优点和局限性
正文
L-15 培养基是一种常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其全称为Lindberg-W 身价培养基,由 Lindberg 和 W 身价于 1953 年首次提出。
L-15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等,能够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L-15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类:
1.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硝酸铵、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为植物提供氮、磷、钾等必需的矿质元素。
2.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微量元素:包括硼、锰、锌、钼等,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4.有机物:如蔗糖,可以为植物提供碳源和能量。
L-15 培养基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繁殖、植物遗传转化等领域。
其优点在于营养成分丰富,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各种需求,同时配比合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L-15 培养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营养成分较为复杂,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植物可能不够经济实用。
总的来说,L-15 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植物培养基,其营养成分和配比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生根培养基配方
生根培养基配方生根培养基指的是一种专门用于促进植物生根的营养液,可以加速植物的根系生长,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
生根培养基主要由营养盐、植物激素和其他辅助物质组成,不同的植物需要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生根培养基的配方。
一、基础配方生根培养基的基础配方是由一定比例的基础营养盐组成,包括氮、磷、钾、镁、钙等元素,同时还加入一些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机物质。
基础配方是生根培养基的基础,常见的基础成分有:1、MS培养基(Murashige & Skoog medium):普遍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由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开发出来,主要成分包括磷酸二氢钾、硝酸铵、硫酸镁、硝酸钾等。
2、1/2MS培养基:是MS培养基的一半浓度,适合于一些对营养要求不高的植物,如多肉植物、草本植物等。
3、B5培养基:是由Gamborg等人于1968年开发的一种细胞培养基,适用于多种植物的培养,主要成分包括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
二、植物激素生根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分化,控制植物的生理过程,常用的植物激素有:1、生长素(IAA):促进细胞分化和生长,可以加速根尖的细胞分裂和伸长。
2、植物生长素(BA):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可以加快植物幼芽和花芽的生长和发育。
3、愈伤组织生长因子(TDZ):促进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生长,特别适合于以愈伤组织为材料的植物生根。
三、其他辅助物质1、维生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代谢,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可以加快植物生根。
2、有机酸:如柠檬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可以降低培养基的pH值,促进植物的吸收和利用。
3、糖类:适量的蔗糖可以促进植物的代谢,提高幼根的质量和数量。
四、具体配方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的生根培养基配方:1、白菜生根培养基:MS培养基+1mg/L IAA+0.5mg/L BA+30g/L蔗糖+3g/L干酵母提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進氧的釋放和NADP(輔酶)的還原。
由於Fe元素很不安定,很容易產生沉澱, 因此在配製培養基時,常將FeSO4與嵌合劑 乙二胺四乙酸鈉(Na2EDTA)先分別配成溶液, 再相互混合成嵌合鐵,以防止沉澱,並幫 助植物吸收。
為了使用方便,無論是大量元素還是微量 元素,都要先配製成母液(Stock solution),並貯存在4℃的冰箱中。
常用的微量元素分列如下:
鐵(Fe):FeSO4。
鋅(Zn): ZnSO4 。
銅(Cu):CuSO4。
鈷(Co):CoCl2 。
鉬(Mo):Na2Mo4。
鋁(Al):AlCl3 。
鎳(Ni):NiCl2。
2.有機營養成分 ─ 包括維生素来自氨基酸。 3.植物生長調節物質 ─ 包括植物激素及植
物生長調節劑。 4.碳水化合物(醣類)。 5.其他 ─ 部分培養基會添加活性碳、滲透調
節劑或天然植物組織提取物,如椰子水等。 6.固定劑,如洋菜。
一、無機營養成分
無機營養成分就是植物所需的礦物質或無機元素 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1.氮(N)、硫(S)、磷(P)是蛋白質、氨基酸、核酸 和許多生物酶主要的組成份,其與上述物質的結 構、功能、活性有不可或缺的關係。 2.N佔蛋白質含量的16-18%,是植物的生命元素; P是高能化合物ATP的主要成份,在能量代謝及生 物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P也是DNA的組成份之 一,與生物的遺傳、代謝及生長發育有直接的關 係。
3.K在纖維素、木質素的合成過程中扮演重 要角色,也是體內多種酶的活化劑,K元素 充足能使莖桿堅韌,植株強壯。
4.S是胱氨酸及甲硫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主 要成分,與蛋白質的合成有關。
5.鎂(Mg)是葉綠素分子結構的一部分,缺鎂 則葉綠素合成受阻,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Mg也是染色體的組成分,參與細胞的分裂過 程。
沒有任何一種培養基可以適合所有類型的植物, 或其組織器官,也沒有任何一種培養基可適合同 一種植物各階段的生長及發育,目前所使用的培 養基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及改 進而成的。
目前所使用的各種培養基,其主要成分大致可將 其分劃分為幾大類,包括:
1.無機營養成分 ─ 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及鐵鹽。
第三章 植物組織培養常用的成分培養基
培養基的成分直接關係到培養物的生 長及分化,因此了解培養基的成分、特點 及其配製對實驗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自 然狀態下生長的綠色植物由於能進行光合 作用,並能合成自身生長發育所需的有機 成分及生長因子,因此只要吸收土壤中的 無機礦物元素就能正常的生長。
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時,由於只是切取植物體的一 部分,他們無法合成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物質 , 加上人們對植物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所需營養成 分的了解不多,因此對培養基組成分的探索曾走 過一段漫長極艱辛的路程。
三.植物生長調節物質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是一類調節植物生長發 育的物質。植物生長物質可分為兩類;其 一為植物激素,另一類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激素是指自然狀態下,在植物體內合 成,並可運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來調節植 物生長與分化的微量(1μmole/L以下)有機物。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 性的物質。
活化醣解作用以及作為三羧酸循環中某 些酶的活化劑。
3.B ─ 能促進糖的運輸,影響植物花器的發育 和受精作用,還具備抑制有毒酚化合物的形 成。缺B時細胞分裂停滯,癒傷組織表現老化 現象。
4.Zn ─是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的必需元素,也是 谷氨酸脫氫酶、乙醇脫氫酶的活化劑。
5.Cu ─是細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成 分,可影響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
(一)大量元素 ─ 常用大量元素分列如下:
1.氫(H)、碳(C)、氧(O):H2O、糖。 2.氮(N):(NH4)2SO4、NH4H2PO4、KNO3、
Ca(NO3)2及NH4NO3等。 3磷(P):KH2PO4、NH4H2PO4及NaH2PO4等。 4.鉀(K):KNO3 及KCl。 5.鈣(Ca):CaCl2及Ca(NO3)2 。 6.鎂(Mg):MgSO4及MgCl2。 7.硫(S):各種硫酸鹽。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既可以刺激植物生長, 也可抑制植物的生長,對植物生命活動起 真正的調節作用。在植物組織培養中使用 的生長調節物質主要有生長素(Auxins)和 細胞分裂素(Cytokinin),少數培養基中還 添加徒長激素(激勃素GA3)、離酸(abscisic acid)及乙烯(ethylene)等。
6.鈣(Ca)是細胞壁的組成份,同時與糖的運 轉有關,缺乏時細胞壁形成受阻,幼苗腐爛 壞死。Ca也是細胞中重要的信息分子,能活 化各種酶,以調節植物對環境的改變。
7.根據植物對不同元素需要量的多寡,而將 元素區分為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在培養基中的濃度大於0.5mmol/L,而微量 元素的濃度則小於0.5mmol/L。
(二)微量元素
培養基中的微量元素包括鐵(Fe)、錳(Mn)、銅 (Cu)、鋅(Zn)、氯(Cl)、硼(B)、鉬(Mo)等。這些 元素有的能影響蛋白質及酶的活性,有的參與生 物新陳代謝的調節或參與某個生命活動的過程。 例如: 1. Fe ─ 是酶的重要組成份也與葉綠素的成分有
關,缺鐵時細胞分裂停止。 2. Mn ─ 在葡萄糖分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
碘(I):KI 。
錳(Mn):MnSO4 。
硼(B):H3BO3 。
二.有機營養成分
有機營養成分包括維生素及氨基酸等。維生素在某 些酶系統中具有催化作用,能加速酶功能的發揮, 硫氨素(Thiamin,維生素B1)幾乎是所有植物都需 要的維生素,缺少維生素B1時離體培養的根就不能 生長。鹽酸呲哆醇(Pyrodoxin,維生素B6)和烟酸 (Nicotinic acid,維生素F)可刺激植物的生長。 此外,一般會用到的維生素還包括維生素A,抗壞 血酸(Ascorbic acid,維生素C)、維生素H(Biotin) 及葉酸(Folic acid,維生素H)等,其中ascorbic acid可防止維生素B1氧化而失去作用,並可延緩培 植體的褐化;葉酸在光培養下可促進組織增殖,但 在暗培養下則呈抑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