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统计学原理》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8分)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1(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解: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 xf X (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50.291001345343538251515=⨯+⨯+⨯+⨯==∑∑fxf X (件)986.8)(2=-=∑∑f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267.0366.9===XV σ甲305.05.29986.8===X V σ乙因为0。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统计学原理期末练习D试卷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统计学原理期末练习D试卷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2、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限制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3、分配数列说明的是()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状况C.各组变量值的构成情况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4、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的符号,取决于()A.变量x的标准差B.变量y的标准差C. 变量x和y两标准差的乘积D.变量x和y的协方差5、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6、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7、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权数一般为()A f1=f2=f3=……=fn f1=f2=f3=……=fn=1C f/∑f=1/N f1≠f2≠f3≠……≠fnE f1/∑f=f2/∑f=f3/∑f=……=fn/∑f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各期环比增长速度D、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9、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计算总指数时,可以采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种形式。
拉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是:A∑q1pn /∑q0pn B∑q1p0 /∑q0p0 C∑q1p1 /∑q0p1 D∑q1p1 /∑q0p011、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它是( )。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期末复习题(会计10)考试题型说明:单选15道15分,多选10道20分,判断10道10分,计算6道55分,考试知识点涵盖大纲要求的每一章节。
第一章总论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及表现C.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规律D.社会经济调查.整理.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2.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3.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3.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D.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4.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5.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的所有企业C.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6.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7.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产值B.职工人数C. 电视机台数D.设备数量9. 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0. 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11.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第二章统计调查1.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资料是否齐全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2.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报告法B.直接观察法C.采访法D.实验法3.对某品牌电视机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4.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各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5.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6.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B.了解全国人口总数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7.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8. 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9.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0.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11. 为了对公路上途经的车流量进行调查,应采用()A.直接观察法B.口头询问法C.开调查会D.通信法121.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0分)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7.38301145===∑∑fxf x(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x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10703125.232105.2615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22-=+==+=⨯+=-=-=-=--=-⨯⨯-⨯=--=∑∑∑∑∑∑∑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55105.280=⨯-=c y 元>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75554125===∑∑fxf x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σν的大小比较。
)甲班%73.11815.9===xσνσ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σν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5.207549.1549.152405513200)(2======-=∑∑x ffx x σνσσ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42.1112102342106351120605010060%10550%102100%12000==++=++⨯+⨯+⨯=∑∑qp qkp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42102340000qp q kp(2)总成本指数为:%62.10721022660501006046120011==++++=∑∑qp qp总成本增减绝对额:∑∑=-=-16210226011qp q p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解: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ba c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67.23837163276240200==++==∑na a 库存额b 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以33.533160327545552453224321==+++=+++=b b b b b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475.433.5367.238===ba c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3*4.475=13.425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04.1232700332200270015070010800073500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fxf x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74.11727003179007008001200317900137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xM M x。
统计学部分题型练习题

多选题1.下列那些属于品质分组:( ACE )A 按性别分组B 按年龄分组C 按地区分组D 按工资分组E 按同类产品花色品种分组2.变量之间的不完全相关可以表现为( ABCD )A 正相关B 线性相关C 零相关D 负相关E 相关系数为13.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0时,下列各种情况应计算在人口数之内的有(ABCE )A 2010年10月30日23时出生的婴儿B 2010年10月29日8时出生的婴儿C 2010年10月21日出生的,7月1日死亡的婴儿D 2010年10月29日死亡的人E 201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4.研究者对一个投资回报率数据集进行分析后,发现投资回报率呈正态分布,均值为10%,标准差为8%,则(ABE )A.投资回报率在2%和18%之间的占68% B.投资回报率在-6%和26%之间的占95% C.投资回报率在2%和18%之间的占75% D.投资回报率超过34%的占2.5% E.如果一项投资回报率是37%,这是异常值5.鉴别图表优劣的准则是:(ABCDE )A.精心设计、有助于洞察问题的实质B.使复杂的观点得到简明、确切、高效的阐述C.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笔墨给读者提供最大量的信息D.防止对数据的曲解E.与数据统计和文字描述有机地整合6.对某企业职工按工资额进行如下分组:500以下,500-600,600-700,700-800,800-1000,1000以上。
这一分组中( BE )A 是等距数列B 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C 某人工资700元,应归入“600-700”一组D 最末一组的组中值为1200元E 相邻组的组限是重叠的。
7.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E )A 均值大的离散系数大B 均值小的离散系数大C 离散程度相同D 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差除以均值E 离散系数是用来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8.与箱线图有关的特征值是(BCDEF )A.均值B.中位数C.上四分位数D.最小值E.最大值F.下四分位数9.某老人院里11位百岁以上老人的岁数是101,102,103,104,108,102,105,102,110,105,102。
统计模拟试题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2. 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4.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6.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8%×7%D.(2%×5%×8%×7%)-100%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9.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10.复合分组是()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11.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12.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13.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A.直线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1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5.统计整理的关键()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16.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17.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1以上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18.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1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0.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1.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2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2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24.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25.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26.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27.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2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距C.正确确定组数D.正确确定组中值29.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具有正逆指标30.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3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3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34.广义的指数是指()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价变动的相对数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3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A. 3%B. 10%C. 7.1%D. 107.1%36.平均增长速度是()A.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次数分配数列()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3.在次数分配数列中()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5.调查单位是()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6.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的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8.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前者基期不变,后者基期逐期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的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上增长量都可以计算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9.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历年旅客增长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历年牲畜存栏数E.某银行储户10.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最基本的分类是()A.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B.活劳动方面的费用C.费用要素D.产品生产成本项目E.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11.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12.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国有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企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三、判断题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统计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0.00
92.24
368.80
829.69
1175.5
589.80
0.51
32.65
114.80
246.94
661.22
合计
350
800
20300
94250
42700
800.03
2580.48
2821.43
(1)设 表示企业总产值, 表示固定资产价值,则有:
(2)
(3)当 时, (万元)
(4)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可得:
全距:24 - 20 = 4
表3-2某企业30名工人在一个工作间内生产的零件数量次数分布表
按零件数分组(件)
工人数(人)
比重(%)
20
21
22
23
24
3
7
10
6
4
10.0
23.3
33.3
20.0
13.4
合计
30
100.0
3、把题中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序:
49 54 57 57 60 61 64 65 67 68 70 71 72 72 72 73 75 75 76 7678 79 81 81 81 82 83 84 85 8686 87 87 87 89 89 89 90 95 97
(4)
含义:在单位成本取值的总体误差中,有82.81%可以由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解释,可见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较高。
2、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额):
=9, =546, =260, =34362, =16918
要求: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解析[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解析[新]](https://img.taocdn.com/s3/m/525b641f647d27284a735102.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统计学基于spss复习题2016

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的无偏估计值为 ( )①、32.5 ②、33 ③、39.64、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③、稳定性越高/5、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①、越大 ②、越小③、不变6、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7、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8周末超市的营业额常常会大大高于平日数额,这种波动属于 ( )①、长期趋势 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9、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10、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①、乙组x 的代表性高于甲组 ②、甲组x 的代表性高于乙组 ③、甲、乙组的工作均衡性相同 11、抽样误差大小( ) ①、不可事先计算,但能控制 ②、能够控制,但不能消灭 ③、能够控制和消灭 12.某人持有一种股票,连续三年皆获益,但三年的收益率皆不同,要计算这三年的平均收益率应采用的方法为 ( ) ①、算术平均数 ②、中位数 ③、几何平均数 13、某企业生产属连续性生产,为了检查产品质量,在每天生产过程中每隔一小时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是 ( ) ①、简单随机抽样 ②、分层抽样 ③、等距抽样 14.在假设检验中,若500:,500:10 μμH H ≥,则此检验是 ( ) ①、左侧检验 ②、右侧检验 ③、双侧检验 15.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 ( ) ①、45 ②、40 ③、44 16.若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1ˆβ为负数,则 ( ) ①、r 为0 ②、r 为负数 ③、r 为正数 17.某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64,78~N X ,则可认为有大约68.26%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的范围是 ( ) ①、(70,80) ②、(70,86)③、(62,94)18.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的比例方差为( )①、50% ②、25% ③、20%19.方差分析中,构造的统计量MSEMSA服从( )。
统计学计算题

2004年1月1、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188件。
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t =2)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p=94% μp 20006.094.0)1(⨯=-=n p p =0.0168 Δp ==⨯pt μ0.0336 p ±Δp =0.94±0.0336 即90.64%---97.36%2、以95.45%的概率保证,该批零件合格率在90.64%---97.36%之间。
2、某商场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 计量单位价格(元) 销售量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A B C个 双 公斤30 20 2335 22 25100 200 150120 160 150要求: (1)计算价格总指数; (2)分析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绝对影响额。
(1)价格总指数==∑∑0111p q p q ==⨯+⨯+⨯⨯+⨯+⨯1025011470231502016030120251502216035120111.90%(2)销售量对销售收入的影响额为 :=-∑∑0111pq p q 11470-10250=1220元即由于价格的增加,使销售额增加了1220元。
3、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2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月份 1 2 5 9 11 次年1月 月初人数 122 125 132 147 151 157计算: (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84年—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3)假设从1995年起该地区人口以9‰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该地区人口数量将达到什么水平?(1)1995年的人口=∑--++++++ff a a f a a f a a n n n 11232121222=224312215715122151147421471323213212512125122++++⨯++⨯++⨯++⨯++⨯+=139.42(万人)(2)1984—1995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112042.139111-=-x =1.37%(3)到2008年的人口数量为:===130)009.1(42.139)(n n x a a 156.64(万人)4、甲、乙两班同时对《统计学原理》课程进行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人)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2 6 25 12 5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据题意列计算表如下:组中值x 学生人数 f xf x 2f 55 2 110 6050 65 6 390 25350 75 25 1875 140625 85 12 1020 8670095 5 475 45125 合计 50 3870 303850∴ 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503870==∑∑fxf x =77.4(分)乙班学生成绩的标准差==-=-∑∑∑∑222)4.77(50303850)(fxf ffx 9.29(分) 又因为 甲班标准差系数709==xv σ甲=0.1286; 乙班标准差系数4.7729.9==x v σ甲=0.120所以,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更具有代表性。
统计学题库11

统计学题库11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和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与两项要素。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和。
5.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和所决定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 )2.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在样本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大于不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
(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3.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
A.无偏性 B.一致性C.有效性 D.准确性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l08%×107%)—100%B.102%×105%×l08%×107%C. 2%×5%×8%×7%D. (2%×5%×8%×7%)—100%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z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第⼀章1.总体是指()。
A 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或属性D ⼀部分单位2.统计所研究的是()。
A 总体的数量⽅⾯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或个体的数量⽅⾯D 总体或个体的属性⽅⾯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物是()A.海门尔.康令B.阿亨⽡尔C.威廉.配第D.凯特勒第⼆章⼀、单选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般趋势2. 众数是()。
A.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C. 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4、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个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5.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由粗到精可以分为()。
A .列名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B .间隔尺度、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50 nC.列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D.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6.在⼀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
A.参数 B.频数 C.众数 D.组数7.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品质标志分组; B:只能使⽤组距式分组;C:可以⽤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法分组。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实质上取决于()。
计算题:2010.12电大统计练习

--
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2>销售量变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 额。
2010.12.期末总复习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 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⑴ 将学生的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 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班学生的考核平均成绩并分析本班学生 考核况。
4.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计算: ⑴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⑵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单位成本。 计划完成 实际产 单位产成本 (元/件) 百分比 量 (%) (件) 95 190 12 第一车间 104 308 15 第二车间 110 250 8 第三车间 车间
5.2006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 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6..某企业工业总产值1998年—2000年平均发 展速度是1.02,2001---2004年平均发展速 度是1.06,2005年比2004年增长8%,试求 1998---200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
指数计算题练习: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 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
产 产 品 基期 甲 乙 1000 3000 量(件) 单位成本(元/件) 报告期 基期 1100 4000 10 8 报告期 12 7
• 试比较哪个企业的工人平均日产量更具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复习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练习第 1 页 共 6 页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练习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学习指导P300—1,下同)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向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某公司下属50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某月对产品质量进行调查,得资料;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P279—1345. 1990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6.7(P168—21(P166—18(P165—13(P164—10)8.某企业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65件,标准差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9.某工厂有20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方法抽出100个工人作为样本,计算出平均工资560元,标准差32.45元。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区间。
(P295—5)10.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1)以95%的概率(t=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所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P179—14)11.为了解某城市分体式空调的零售价格,随机抽取若干个商场中的40台空调,平均价格为3800元,样本标准差400元。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2)以99.73%(t=3)的可靠性估计该城市分体式空调的价格区间。
统计学题库13

统计学题库13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定意义上,统计观察的都是样本资料,因而可以认为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是A、统计分组法B、综合分析法C、归纳推断法D、因素分析法2.某组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有五种分数,分别为60分、71分、78分、84分和92分。
这五个数据是A、统计指标B、总体单位C、指标值D、标志值3.对农作物收获量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到调查地块实割、实测,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直接调查B、问卷调查C、连续调查D、典型调查4.对占全国钢产量80%以上的几个大型钢企业进行钢产量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5.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层叠分组称为A、简单分B、复合分组C、等距分组D、异距分组6.分配数列中,频率表明A、标志值的变动幅度B、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C、各组之间单位数之比D、各组单位数与组数之比7.1998年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443亿元,全部人口为2954万人,平均每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885元。
这个指标是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8.某公司所属10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工人数、计划产值和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的各组企业数。
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该公司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其权数是各组的A、工人数B、计划产值C、企业数D、实际产值9.有甲、乙两组工人,其日产量(单位:件)如下:甲组 40 50 60 70乙组 50 60 70 80为比较两组工人平均日产量指标的代表性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A、全距B、标准差C、平均差D、变异系数10.样本统计量是A、确定的B、唯一的C、随机变量D、确定变量1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就是A、样本平均差B、样本标准差C、抽样平均数的平均差D、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12.在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将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点A扩大2倍B扩大4倍C扩大D缩小13.用重复抽样方法推断平均数,必要的样本单位数为A. n=B.n=C.n=D.n=14.存在相关关系的两变量间关系的性质是A、因果关系B、共变关系C、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共变关系D、以共变形式表现的因果关系15.已知变量X和Y的协方差为-50,X的方差为170,Y的方差为20,其相关系数为A.0.86B. ―0.86C. 0.01D .―0.01=a+bx中,回归系数b为负数,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为16.回归方程ycA、负相关B、正相关C、显著相关D、高度相关17.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性质是A、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B、自变量不是随机的,因变量是随机的C、自变量、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自变量、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18.由于职工人数变动而减少的产值为16万元,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而增加的产值为27万元,则报告期比基期产值的增加额为A、9万元B、16万元C、27万元D、43万元19.某企业总产值1996年比1990年增长40%,增长1%绝对值为75万元,则1990年总产值为A、7500万元B、75万元C、105万元D、7505万元20.影响动态数列发展水平的各因素中,具有随机变动性质的因素是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2020年更新)XXX《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和答案

2020年更新)XXX《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和答案电大资料精品XXX《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统计学原理》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子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B.显著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最少有两项精确答案,所有选对得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8分)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
A.工业企业出产设备查询拜访B.人口普查电大资料精品电大资料精品C.工业企业现状查询拜访‘D.农产量查询拜访E.城市零售商店贩卖情况查询拜访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的频次大于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次成反比E.频次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B.某校卒业生人数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E.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0.直线回来分析中(。
)。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使用一个回来方程两个变量能够互相推算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来方程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第八版课后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第八版课后计算题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26、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36、49、34、47、33、43、38、42、32、34、38、46、43、39、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儿组:
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1、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2、70、、86、85、89、89、64、57、83、81、78、87、72、61
学校规定60 分以下为不及格,60一70 分为及格,70- -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一100分为优。
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统计学试题

0907《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
A.调查总体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标志值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 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C ).A、微弱相关关系B、显著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2×4=8分)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中(BCE )。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三、判断题(2×5=10分)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年1月
07年1月
06年7月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
(1)(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 , 30-35 , 35-40 , 40-45 , 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加工零件数。
2、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检测,其中合格品188件。
要求:
(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95. 45%的可靠程度(t=2)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3、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人(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人,y代表销售额):
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10年人均收为24000元,试推算该年的商品销售额。
4.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5.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要求:(1)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如果从2004年以后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06年1月
、
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