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载人试验报告(修改)

合集下载

矿用移动救生舱计算书

矿用移动救生舱计算书

矿用移动救生舱计算书引言:矿山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事故难以避免。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矿用移动救生舱是一种重要的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用移动救生舱的设计计算过程,包括救生舱的容量、氧气供给、便携性等方面的计算。

一、矿用移动救生舱容量的计算救生舱的容量需要根据矿工人数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每个矿工需要配备足够的空间,以保证矿工在救生舱中能够自由活动。

根据人体工学数据,每个矿工在平均状况下需要2³m的空间。

因此,救生舱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容量=矿工人数×2³m³二、矿用移动救生舱氧气供给的计算救生舱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矿工在舱内呼吸。

根据矿工的活动强度、呼吸频率等参数,救生舱氧气供给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氧气供给量=矿工人数×活动强度×呼吸频率三、移动救生舱的便携性计算为了应对矿山事故,救生舱需要具备便携性,能够快速转移至事故现场。

便携性主要取决于救生舱的重量和尺寸。

根据矿工的体力状况,救生舱重量和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舱体重量=每个矿工的平均体重×矿工人数舱体尺寸=救生舱容量的开方四、救生舱的逃生通道计算救生舱需要配备逃生通道,以便矿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逃生通道的宽度和长度需要根据救生舱的容量计算。

根据安全规定,救生舱的逃生通道宽度不能小于1米,长度为救生舱尺寸的两倍。

逃生通道宽度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逃生通道宽度=MAX(1米,救生舱尺寸的开方)逃生通道长度=救生舱尺寸×2五、矿用移动救生舱的耐用性计算矿山环境恶劣,救生舱需要具备足够的耐用性。

耐用性主要取决于救生舱材料的强度和耐久度。

根据工程力学原理,救生舱材料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救生舱材料强度=MAX(救生舱容量×体积材料密度×材料强度,救生舱的重量)结论: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矿用移动救生舱的容量、氧气供给、便携性、逃生通道和耐用性等各项参数。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研究和开发立项报告(推荐五篇)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研究和开发立项报告(推荐五篇)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研究和开发立项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研究和开发立项报告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和开发立项报告λ立项的背景,煤矿安全形势及国内国际对煤矿救生舱的安全要求λ国际国内煤矿井下救生舱的现状λ煤矿井下可移动救生舱研发主要内容:结构、系统、关键技术和总体要求λ山东矿机集团的研发和制造实力λ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投资一、立项的背景,煤矿安全形势及国内国际对煤矿救生舱的要求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的大格局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达到近70%。

我国的煤炭产量虽然只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3,但是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

世界每发生20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就有8起发生在中国,频繁的矿难不仅造成了许多家庭破裂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人本理念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矿山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时刻遭受矿机灾害危险的煤矿工人的迫切愿望。

我国矿井灾难中,瞬间死亡人员比例只有不到10%,而高达90%以上的人员伤亡都发生在事故放生后形成的高温、缺氧、毒气弥散等环境。

研究开发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意义重大,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躲避冒顶,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

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应当有如下的功能:防火、防水、防毒、防爆、防高温、防冒顶、为矿工提供较长时间的生命保障和通讯。

目前许多国家都有国家或地方的关于救生舱的法规,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美国联邦政府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有关避难舱的最终法案与2009年3月生效,被公认为全球煤矿救生舱领域最严格的标准,在这一法案中,有许多令人瞩目的规定:λ提供可供生存96小时的可呼吸空气λ在满员的情况下其表观温度不可超过华氏95(摄氏35)度λ必须具备气密过渡舱λ位置:距离最近的工作面不超过305 M λ最小空间:采高1.22~1.37 M时,每个避险的矿工必须占有 1.49 立方米的空间λ培训:必须对所有矿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从而使每位矿工在事故突发时得以迅速进入救生舱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对山东省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关注,多年来采取实施了许多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规定,对煤矿生产安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对于煤矿井下生产安全保障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及使用做了大量积极的参与、支持和促进工作。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所产品介绍[1]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所产品介绍[1]

1.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部分图片
2.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实例
兖州煤业集团南屯矿九采区固定式避难硐室平面布置图
3.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规格参数 根据《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 (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和《煤矿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 装〔2011〕15号中的有关要求,我院设计的固定 式井下避难硐室最多可容纳人数50~100人。 目前已经完成兖州南屯矿100人避难硐室设 计与建设;正在进行的有抚顺老虎台、铁法大 兴、淮南、山西等局矿的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1、舱体(过渡舱、生存舱、辅助舱)
过渡舱
2、三级供氧系统
压风供氧 医用氧气 自救器
3、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
4、洗气系统
压缩空气 压风
5、舱内外环境监控系统
6、通讯系统
7、辅助设施
生存必需品 荧光棒 卫生洁具
(二)产品型号及主要参数 1.产品型号
序号 1 2 3 可移动分体组合式救生舱 产品型号 可容纳人数 KJYF-8 8 KJYF-10 10 KJYF-16 16
压缩氧供氧
相对湿度 舱内舱外相对压差 泄压速率(气密性) CO2吸收能力 CO处理能力 舱体抗冲击压力
(三)拥有的关键技术
1.无电力驱动的过滤、降温、除湿技术;
2.环境监测与无线通讯技术;
3.生存舱三级供氧技术;
4.过渡舱洗气装置及控制技术;
5.舱体结构及密封技术。
三、煤矿井下避难硐室
兖州煤业集团南屯矿九采区固定式避难硐室
一.煤矿井下安全三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避险系统
个人防护
煤矿井下安 全三级紧急 避险系统
临时避难所(可移动式舱、 临时避难硐室)

小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整体结构设计-实习报告

小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整体结构设计-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井下救生舱设计系别:班级:姓名:学号:目录一、矿用井下救生舱简介1.1救生舱的定义1.2救生舱的用途和发展概况1.3救生舱的分类1.4救生舱原理及技术指标1.5救生舱系统构成1.6矿用移动救生舱的特点1.7国家关于矿用移动救生舱的技术要求二、毕业设计题目——井下救生舱设计2.1设计指导思想2.2设计原则2.3 救生舱舱内设施设计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3.1供氧系统2.3.2排泄物的收集与处理2.3.3空调系统2.3.4检测系统及监测有毒有害气体2.3.5通信系统2.3.6能量与动力系统2.4 世界主流国家设计思路三、实习总结四、参考文献一、矿用井下救生舱简介1.1救生舱的定义矿用安全救生舱是在矿井出现瓦斯爆炸、顶板塌方、透水和火灾等灾害时专门用于避难的场所,矿工在救生舱内避难直到可以安全撤离或等到救援人员。

在煤矿井下设置和使用应急安全救生舱,能够在事故发生后为矿井幸存者提供一个安全密闭的空间,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食物、H2O、O2,并去除有害有毒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对外能够抵御事故发生后的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有毒气体。

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救生舱内的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为救援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减少矿难事故中的伤亡人数。

1.2救生舱的用途和发展概况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瞬间伤亡的矿工只占伤亡总数的一部分,有相当大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矿井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

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矿井避难硐室和研制矿用救生舱,以便在矿井发生事故后为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

该舱能够抵御外部的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能为舱内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国外生产救生舱产品大大早于国内,技术成熟程度高于我国,国内已经有厂家与外国合作开发生产救生舱,国际市场可以说技术成熟,但是产品价格过高,国产产品有价格优势。

矿用救生舱标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

矿用救生舱标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

矿用救生舱标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1. 引言矿用救生舱是一种重要的矿井安全设备,用于提供矿工在事故发生时临时避难、通信和自救的场所。

矿用救生舱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条件,以保证其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矿用救生舱的通用技术条件。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矿用救生舱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3. 术语和定义•矿用救生舱:指用于提供矿工避难、通信和自救的设备。

•可移动式救生舱:指可以在矿井中移动的救生舱。

•抗冲击能力:指救生舱在遭受冲击时的抵抗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指救生舱在不同矿井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轻量化设计:指救生舱在保证抗冲击能力的前提下,减轻自身重量。

4. 技术要求4.1 救生舱结构•救生舱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矿井中可能存在的冲击和震动。

•救生舱应具有防火、防爆和防烟的性能,以保证矿工在舱内的安全。

•救生舱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隔离外界环境,保证舱内空气质量。

•救生舱应具备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以确保舱内的空气新鲜且可供矿工长时间呼吸。

•救生舱应具备独立的供电系统,能够保证舱内的照明、通信和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救生舱应具备紧急出口,以提供矿工在必要时快速撤离的通道。

4.2 环境适应能力•救生舱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矿井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

•救生舱应具备防尘和防水的能力,以保证舱内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矿工的安全。

4.3 自救装置•救生舱应配备必要的自救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应急食品、应急水源、应急医疗设备等。

•自救装置应具备足够的数量和有效期限,以满足矿工在救生舱内存活的需求。

4.4 轻量化设计•救生舱应采用轻量化设计,以减轻自身重量。

•轻量化设计不应影响救生舱的结构强度和性能可靠性。

5. 检验方法5.1 结构强度检验•救生舱应进行静态和动态载荷试验,以测试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静态载荷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救生舱在承受额定载荷时是否出现形变、破损等现象。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引言:矿山作为一个危险性极高的工作环境,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

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在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救生舱成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本文将着重介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功能、特点、优势以及目前的应用。

一、功能: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属于一种独立的生命空间,通常装备有食品、水源、氧气供应、通信设备、医疗急救设备等。

主要功能包括:1. 矿难逃生:当矿井发生火灾、瓦斯爆炸或其他灾害时,矿工可以迅速进入救生舱,通过内部通风系统保证空气质量,安全撤离现场。

2. 污染物隔离:救生舱内部设有过滤系统,可有效隔离有毒气体、粉尘等污染物的侵入,保护矿工的健康。

3. 长时间存储:救生舱内配备充足的食品和水源,可供矿工在发生事故后存活较长时间,等待救援。

4. 求救通信:救生舱设有通信设备,方便矿工与外界联系,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二、特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具有以下特点:1. 移动性:这种救生舱采用设计合理的底盘结构,方便移动和运输。

它可以根据矿井的需要,在矿井内进行合理的位置调整。

2. 独立空间:救生舱拥有独立的生命空间,内部设备完备,能够保证矿工在逃生期间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

3. 抗压性:救生舱采用耐压材料制造,能够承受矿井发生事故时的外部压力,为矿工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4. 快速启动:救生舱配备了快速启动装置,矿工一旦进入舱内,即可迅速启动舱内设备,提供紧急救援支援。

三、优势: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式救生舱具有以下优势:1. 灵活性更高:传统的固定式救生舱建设周期长,而可移动式救生舱则可以快速投入使用。

这种灵活性对于突发事故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2. 适应性更强:可移动式救生舱可以根据矿井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布局,适应不同矿山环境的特点,提供更好的救援效果。

3. 可再利用性更高:可移动式救生舱可以进行拆卸和组装,方便搬迁到其他矿山使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介绍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介绍

6.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4)2010年8月成功进行4人24小时综合防护能力试验; 5)2010年9月成功进行4人48小时综合防护能力试验; 6)2010年10月成功进行8人48小时综合防护能力试验; 7)2010年11月成功进行8人96小时综合防护能力试验; 8)2010年12月成功进行KJYF96/8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舱体抗爆性能试验; 9)2010年12月 ~2011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生产 重庆矿用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技术审查; 10)2011年3月顺利通过行业鉴定。
---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3.设计依据
❖ 在+500±20帕压力下,救生舱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50±20 帕/小时;舱内气压应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气压100~500帕, 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 救生舱所配备环境监测仪器能够对救生舱过渡舱内的CO、 O2,生存舱内的CO、CO2、O2、CH4、温度、湿度和救生舱 外的CO、CO2、O2、CH4进行检测或监测。 ---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救生舱应具用良好的气密性、舱内正压保持功能及 舱门开启时的有毒有害气体隔绝能力,防止外部有毒有 害气体侵入。
5.技术难点
7)几个关键技术的说明 a、CO的存在验证与处理; b、CO2的处理技术; c、HS的处理; d、除湿、降温技术分析; e、O2的来源; f、如何进舱? g、舱内环境及舱外环境的监测与应急逃生; h、试验系统设计与应用; i、鉴定装置; j、冗余设计。
1.1 立项背景
➢ 为提高煤矿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减少因煤矿 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损失, 2009年12月25日国 家煤矿安监局发布了《关于做好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 舱)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煤安监司函办 [2009]34号),将平顶山等11个煤矿企业确定为避难 所(救生舱)建设试点。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1. 引言在矿山行业中,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当矿工们面临火灾、瓦斯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及时转移并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这些情况,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这种救生舱的特点、用途及其在矿山行业中的重要性。

2. 救生舱的特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具有以下特点:•可移动性:救生舱具有较小的尺寸和重量,方便携带和移动。

这使得矿工们能够快速将救生舱转移到紧急情况发生地点。

•防火材料:救生舱采用防火材料制造,能够有效隔绝高温和火焰。

这确保了矿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躲避火势,减少伤害和生命危险。

•高强度结构:救生舱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能够承受高压和重物的压力。

这给矿工提供了稳定的庇护所,避免倒塌和受伤的风险。

•密封性:救生舱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防止有害气体、烟雾和灰尘进入。

这有助于矿工在氧气不足或有毒气体泄漏时保持安全。

3. 救生舱的用途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紧急避难所:在矿山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等紧急情况下,救生舱为矿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矿工们可以在救生舱内等待救援或寻找其他逃生的机会。

•临时生活区:救生舱还可以用作临时生活区,为矿工提供食物、水和基本生活设施。

这对于救援工作需要更长时间进行的紧急情况非常重要。

•医疗站点:救生舱可以作为医疗站点,为受伤的矿工提供急救和医疗服务。

救生舱内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可以给矿工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援。

4.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重要性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在矿山行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几个方面:•保护矿工生命安全:救生舱为矿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随时提供庇护和援助,大大减少了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生命损失。

•提高矿山灾防能力:救生舱是矿山灾防体系的一部分,能够提高矿山的应急响应能力。

矿山企业采购和配备救生舱,可以增强应对事故和灾难的能力,降低风险。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制造讲解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制造讲解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制造讲解
标题: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制造与应用详解
摘要:
本文将详细讲解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制造和应用。

矿山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使得矿工们面临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因此救生设备变得至关重要。

可移动式救生舱作为一种紧急疏散和生命支持系统,可以在矿难发生时提供避难和生存的机会。

本文将从制造工艺、材料选择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全面介绍可移动式救生舱。

1.引言
1.1背景
1.2研究目的
2.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设计
2.1结构设计
2.2材料选择
2.2.1防火材料
2.2.2抗爆炸材料
2.2.3防辐射材料
2.3通风系统
2.4供氧系统
2.5电力和通信系统
3.制造工艺
3.1救生舱外壳制造过程
3.2内部系统装配
3.3系统测试与验证
4.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应用
4.1日常维护与保养
4.2紧急避难与救援
4.3避难驻地建设
4.4事故调查与分析
5.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案例研究
5.1案例一:矿难事故中的应用
5.2案例二:夜郎矿难事故中的应用
5.3案例三:钢铁矿山应急救生方案
6.可移动式救生舱存在的问题与展望6.1存在的问题
6.2技术发展趋势
7.结论
7.1制造工艺总结
7.2应用价值总结
以上是一个大概的文档结构,根据需要调整内容的具体组织和篇幅。

每个章节可以在其内容较为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展开,以满足1500字以上的要求。

备注:本文档仅用于参考,请以您的实际需求和研究内容为准。

2024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作为一种紧急逃生装备,被广泛应用于矿山行业。

本文将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随着矿山事故频发,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预计未来几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目前,全球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亿美元。

3. 市场趋势3.1 高度安全意识推动市场增长矿山行业对安全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企业对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越来越关注。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因其快速、安全的逃生特性而受到关注,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3.2 技术升级与创新驱动市场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极大改善。

新一代救生舱具备更高的耐用性、更快的逃生速度和更好的适应性,这些技术升级和创新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

3.3 环保意识促进市场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对环保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环保型救生舱采用可降解材料和绿色能源,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4. 竞争格局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品质保障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竞争。

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小型企业,但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竞争力较弱。

5. 机遇与挑战5.1 市场机遇随着国内外矿山行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同时,政府对矿山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合规救生舱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5.2 市场挑战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厂商需具备高品质产品和竞争力价格。

此外,新兴的救生逃生技术与设备的崛起也对传统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构成一定威胁。

6. 发展趋势6.1 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矿用救生舱标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

矿用救生舱标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

矿用救生舱标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目次目次 (I)前言..................................................... .................. ..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基本类型、型号规格、基本参数 (3)5 技术要求 (4)6 试验方法 (7)7 检验规则 (12)8 标志、包装与贮存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 (15)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为规范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设计制造,保证其必备的安全性能,提高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等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公布: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术语与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灾变条件下人员逃生避难所使用的煤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设计、制造与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226 通常压力表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5099 钢质无缝气瓶GB 8982-1998 医用氧GB13813 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与判定规则GB/T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5256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AQ1053 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AQ1054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HG/T2198 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通常要求GA411 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GA631 消防救生气垫|GA632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MT59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气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MT113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与判定规则MT425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MT454 压缩氧呼吸器与压缩氧自救器用二氧化碳汲取剂—氢氧化钙技术条件MT867 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024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的现状。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环境中,为矿工提供紧急逃生的生命救援设备。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本文将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进行综合分析。

市场需求随着矿山工业的发展和矿工安全意识的提高,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不断增加。

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矿工遇险时的紧急避难场所,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在矿山事故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需求。

竞争格局目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市场主要由一些专业制造商和供应商占据,其中包括国内外的大型矿山设备制造商以及一些专注于救援设备研发的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矿业行业的发展,对矿工安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救援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满足更高的安全需求。

另外,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也将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节能环保特性要求也将提高。

总结综上所述,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矿山产业的发展和对矿工安全需求的提高,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同时,科技进步和环保要求也将推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发展。

因此,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制造商和供应商应该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提高竞争力,抓住市场机遇。

移动救生舱载人试验总结报告

移动救生舱载人试验总结报告

井下可移动救生舱载人试验总结报告二〇一二年八月井下可移动救生舱载人试验总结报告一、试验名称:紧急避险系统井下可移动救生舱载人试验二、试验地点及时间晋通砂石煤业井下可移动救生舱, 2012 年8 月 1 日8:00至16:00,共计8个小时。

三、试验目的1、使全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永久避难硐室内各系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2、检验永久避难硐室内各系统的联合运行情况,测试生存硐室内CO2、CO、O2、温度、湿度等参数控制能力。

3、进一步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避险和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主要任务及试验内容1、检测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气瓶硐室防爆密闭门开闭是否灵活。

2、观察生存硐室内的的单向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记录排气阀何时打开,是否满足生存需要,3、过渡硐室利用压风洗气,观察气幕洗气系统是否能输出稳定的气流。

4、压风供氧系统:压风供氧装置压风出口压力能否控制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是否能保证不低于0.3m3/分钟·人,用噪声检测仪器检测压风供氧装置的噪声连续噪音是否低于70分贝。

5、压缩氧供氧系统:压缩氧供氧量是否能达到0.5升/分钟·人。

6、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检测系统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及过滤、降温、除湿的功效。

是否能保证硐室内温度在35℃以下、湿度在85%以下,保证生存硐室内CO2浓度低于 1.0%、CO浓度低于24ppm。

7、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生存硐室内各参数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有异常情况,立即与硐室内指挥人员联系,做出相应的响应。

8、供电系统正常供电是否可靠,对机电硐室的备用电源进行测试,是否满足硐室内外的各种传感器供电需要。

9、通信联络系统利用硐室内的有线电话与调度室联系,汇报硐室内人员数量、生存状况、各系统运行情况等信息。

10、人员定位系统由通风科指定专人在调度室内通过人员定位系统统计进入硐室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队别、总人数)。

浅析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情况

浅析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情况

浅析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情况【摘要】本文介绍了矿用救生舱的用途以及目前国内外矿用救生舱发展现状,并对救生舱核心系统中的供氧技术、制冷技术的不同方式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救生舱供氧系统制冷技术霍加拉特1 概述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以下简称救生舱)是一种新型的煤矿井下逃生避难装备。

将其放置于采掘工作面附近,当煤矿井下突发重大事故时,井下遇险人员在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脱险的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进入救生舱内等待救援,改变单纯依赖外部救援的矿难应急救援模式,由被动待援到主动自救与外部救援相结合,对救援工作科学有效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发展现状2.1 国外企业情况世界上的主要采煤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南非等国家的矿山安全法规和标准对煤矿井下避难救生舱的设置、技术要求、维修管理和演练培训均有明确的标准规定,以保证煤矿具备必要的应急避险保障能力。

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欧美各国十分重视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及相关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一些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企业单位参与其中,如澳大利亚的Mine ARC 系统公司、Shairzal安全工程公司、Cowan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杰克·肯尼迪金属制品公司、现代矿业安全支持有限公司、Strata公司;德国德尔格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

2.2 国内企业情况据了解,国内现有百余家企业、单位在进行矿用救生舱的研制工作,现在已经有十余家企业的救生舱获得煤安认证,获得认证的救生舱二百余台。

国内企业救生舱的研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煤业集团及矿务局为主的自行研制或联合研制。

二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三是从国外公司引进技术。

3 救生舱的组成及核心部件的技术特点矿用救生舱主要由舱体部分、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系统、供氧系统、压风系统、气幕系统、气体喷淋系统、排气系统、环境检(监)测系统、生存保障系统。

针对救生舱设计中重点解决的两大问题——温度控制、氧气供给。

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以下简称救生舱)井下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草稿《矿用硬体组装移动式救生舱》企业标准Q/MKC 572—2010(讨论稿)3 基本要求3.1矿井救生舱设置地点和数量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移动式救生舱。

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设置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设置救生舱。

救生舱规格和数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

各个救生舱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000~1500m。

3.2救生舱安放硐室的要求3.2.1救生舱安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采用混凝土,厚度200~300mm),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应保证道路畅通,安全间距、风速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3.2.2 救生舱安放硐室的形状宜采用半圆拱形,高度大于2.6m,巷道净宽不得小于2m。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研究》范文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研究》范文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矿山事故频发的背景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作为救援工作中的重要装备,其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结构设计及其抗爆隔热性能,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援效率。

二、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结构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结构布局救生舱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运输、安装和维修。

舱体结构包括壳体、门体、窗户等部分,以满足矿工的生存和救援需求。

壳体采用高强度材料,以承受外部冲击和压力。

2. 内部设施配置救生舱内部配置了生命维持系统、通讯设备、照明设备、医疗救护设备等,以满足矿工在舱内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救援需求。

生命维持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氧气供应装置等,以确保矿工的呼吸安全。

3. 结构设计特点救生舱结构设计以轻便、耐用、易维护为原则,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考虑到矿山的特殊环境,救生舱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抗爆隔热性能研究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抗爆隔热性能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抗爆隔热性能进行研究:1. 抗爆性能研究救生舱的抗爆性能主要通过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优化来实现。

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合理的结构布局,可以有效地抵抗爆炸冲击和压力,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同时,救生舱的抗爆性能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2. 隔热性能研究救生舱的隔热性能对于维持舱内温度和保证矿工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通过选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合理的隔热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外界温度对救生舱内部的影响。

同时,救生舱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热量流失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四、结论通过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结构设计和抗爆隔热性能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救生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矿工提供良好的生存和救援环境。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安全标志认证方案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安全标志认证方案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安全标志认证方案摘要: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在矿井中发生紧急情况时,提供安全避难场所的设备。

为了确保救生舱的正常使用和提供必要的救援服务,需要对其安全标志进行认证。

本文提出了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安全标志认证方案,包括安全标志设计、认证测试和标志定期检查等内容,旨在确保救生舱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引言:矿井作为一个危险环境,常常存在着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瓦斯爆炸等。

在这些情况下,矿工们需要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以便躲避危险并等待救援。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就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而设计的设备。

然而,救生舱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保证矿工的安全,而是需要在救生舱上设置一系列的安全标志来引导人员正确使用救生舱。

因此,有必要对救生舱的安全标志进行认证,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性。

一、救生舱安全标志的设计救生舱的安全标志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标识符号的选择:救生舱安全标志上应包含明确的符号,以便人员在危险情况下能够清晰理解其含义。

例如,疏散标志通常采用绿色白色颜色的组合,表示为一个白色箭头指向一个跑出来的人员。

火灾标志通常采用红色白色颜色,表示为一把火炬图案,其中火焰被穿过的斜线劈开。

2.标志的标准尺寸:救生舱安全标志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便人员能够迅速发现和理解其含义。

例如,标志的尺寸建议采用150×300毫米或者300×600毫米,这样既能够在远处被发现,又能够在近处被清晰辨认。

3.标志的位置和布局:救生舱安全标志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方便人员发现和识别。

例如,疏散标志应设置在救生舱出口的上方,以引导人员逃生。

火灾标志应设置在救生舱内部,以提醒人员有关火灾的警戒。

二、认证测试为了确保救生舱的安全标志的有效性,需要进行认证测试。

认证测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室内仿真测试:通过在实验室或者模拟场景中进行救生舱的室内仿真测试,观察救生舱的安全标志是否能够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起到引导和警示作用。

新型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 研究背景在煤矿、金矿等矿山行业中,由于地下作业环境异常恶劣,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应对在事故中被困人员的救援和紧急撤离,提高矿山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设计一种新型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势在必行。

二. 研究意义该项目将建立一种新型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矿山事故中被困人员的救援难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同时,通过提高救援成功率和追踪被困人员获救情况,提升了煤矿、金矿等行业的应急救援速度和水平,强化了对矿山生产过程中规范化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的推动和实施。

三. 研究目标该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设计一种轻便、易于携带,且具有吸氧、供氧、保温、隔热等功能的矿用救生舱;2. 研究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追踪定位技术,可以精确追踪舱体在坍塌等情况下的位置,并确保被困人员尽快获得救援;3. 开发一种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舱体内环境,具有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等功能。

四. 研究内容该项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矿用救生舱的材料与结构设计,包括舱体的形状、大小和材料选择等;2. 矿用救生舱的功能设计,包括吸氧、供氧、保温、隔热等功能的实现;3. 自动化追踪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实现,包括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应用;4.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五. 研究方法该项目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将对目标舱体进行建模、计算,设计出符合舱体极限工作环境的措施,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方案是否可行。

六. 预期成果该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1. 矿用救生舱的设计方案与制作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方案可行性;2. 自动化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成功实现,能够实现舱体的位置精准掌握;3.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成功实现,使得舱内环境控制更加便捷;4. 该项目的成果能够为煤矿、金矿等行业提供一种可靠、安全的救援手段,提高救援成功率,提升矿山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载人试验报告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依据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附件《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引进澳大利亚MineARC公司矿用救生舱技术,设计研发而成。

为考察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各项技术指标,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联合进行了救生舱井下载人试验。

于2011年5月5日9时至2011年5月5日17时在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辅运2号联巷进行了载人试验。

试验情况如下:
一、试验准备
1.成立试验指挥部组长李旭锋,副组长张晋刚、闫明辉。

下设技术组、联络组、安装调试组、后勤保障组(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2.试验地点: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辅运2号联巷。

3.5月3日—4日进行井下救生舱的设备调试:对各种仪器仪表进行标校、救生舱的气密性检查、按照设计要求配备CO
吸收剂、CO吸收剂、环境监测仪器、通讯设施、食品、水、自救
2
器、急救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器、工具箱等。

6.5月1日对参加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检查每位试验人员的健康指标。

7.试验人员共10人:其中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1人、调度室1人、综采队2人、瓦斯抽采队1人、辅主运输队1人、综掘队4人。

8.参加救生舱载人试验人员名单及健康状况见表1。

表1 救生舱载人试验人员名单及健康状况
二、试验情况
2011年4月26日9:00试验人员进入救生舱,进舱后关闭舱门,救生舱载人试验正式开始。

试验记录由救生舱内试验人员与舱外人员共同记录,内容包括:时间、O 2浓度、CO 2浓度、CO 浓度、CH 4浓度、温度、湿度、试验人员状况、汇报人等。

舱内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各种参数,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记录汇报的参数及试验人员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刻向试验指挥部报告,以便采取果断措施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

试验开始后,救生舱外有专人、专车随时守候,井下舱外值班人员3人(矿上调度室、救护队、沈阳研究院各1人)。

公司当班跟班领导、安监员等在试验期间必须进行巡回检查。

地面试验指挥部3人(矿上、救护队、沈阳研究院各1人)。

在试验进行了8小时后,舱内所有参数正常稳定,考虑到人员体力情况,调度室决定停止试验,根据救生舱剩余气体、药品量进行判断能否满足96小时防护时间要求(见附件3)。

5月5日17时,打开救生舱舱门,试验结束。

试验人员出舱后升井进行身体检查,测量每位试验人员的血压、体重等,试验人员身体检查情况见表1。

井下同时检查各系统情况,各系统检查记录见表2。

表2 试验结束后系统情况
试验期内舱内系统参数及试验人员状况记录见附件2。

从附件2可以看出,O 2浓度在19.3~21.8%,CO 2 浓度0.53~0.81%,CO 浓度0~8ppm ,CH 4
浓度0.04~0.1%,温度18~24.5℃,湿度43~65%。

三、剩余气体及消耗材料计算分析
试验结束后剩余氧气的压力为12.5MPa(配备氧气钢瓶5瓶,体积60L,压力13MPa),CO
2吸收剂消耗1箱,剩余11箱;CO吸收剂消耗1/7箱,剩余1箱未开封。

由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出剩余氧气占整个氧气的比值为:n=12.5/13≈0.962。

剩余氧气能使用的时间为:t
1
=0.962×8/(1-0.962)/1.1≈184(小时)。

剩余CO
2吸收剂能使用的时间为:t
2
=12×8/1=96(小时)。

试验结束时CO吸收剂1箱未用完,剩余1箱未开封,故剩余CO吸收剂能使用的时间为:
t
3
﹥=8*(7+6)=104小时。

用于制冷的CO
2
钢瓶试验后进行称重,结果见附件3。

试验前液态CO
2总量为1569kg,试验8小时共消耗液态CO
2
为46.2kg,剩余液态CO
2
总量为
1522.8kg,由于液态CO
2钢瓶在使用时总量的10%不能使用,剩余能利用的液态CO
2
总量为
1522.8-1569×10%=1365.9kg,能使用的时间为t
4
=1365.9×8/46.2/1.1≈215小时。

剩余的O
2、液态CO
2
、CO
2
吸收剂、CO吸收剂均能满足剩余48小时防护时间的需求。

四、试验结论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讯设施使用正常,仪器仪表参数平稳,温、湿度在人体感到较舒适的范围内,所有试验人员精神状态与身体状况良好。

通过本次井下载人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该救生舱有效防护时间超过96小时。

2.舱体外壳采用钢材,硬体式密封结构,防护性能好。

3.救生舱的结构组成,按其功能特点区分为过渡舱、生存舱、辅助舱,进行分体式模块化
设计。

4.救生舱生存空间环境好,温、湿度等都是在人体感觉较舒适的范围内,其他技术参数符
合设计要求。

救生舱的防护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本次救生舱井下载人试验取得成功。

五、建议
通过本次井下载人试验,对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在结构设计上提出几点建议:
1.根据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具体条件,救生舱空间设计应增大,避险
人员会感到更舒适。

2.CO、CH
传感器在多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显示的数据存在偏差,增加检定管。

4
3.应增加进入舱内避险人数显示装置。

附件1:舱内外气体样品分析结果表
附件2: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载人舱内演练记录
附件1 舱内外气体样品分析结果表
检测人:宋冬冬审核人:杨立文
说明:在试验过程中舱外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参数测定,其结果与舱内外气体样品分析结果相吻合。

附件2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载人舱内演练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