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读评价单

合集下载

问题导读—评价单

问题导读—评价单

Class:Name:【明确目标】1.能够认读、理解cough—coughed,clean—cleaned,look—looked,visit—visited,watch—watched,do—did,eat—ate,go—went,come—came,give—gave,pat—patted,make—made这些新词语。

2.能够了解动词的一般过去时规则与不规则的变化。

3.通过听力练习,进一步了解一般过去时,并尝试着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给询问他人或者描述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

4.正确理解对话内容并进行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创编对话。

【达标练习题】一.读一读,选择与图片相符的单词或词组,将其标号填写在括号内。

A.clean the room B.cough C.visit friend D.pat E.watch TV( ) ( ) ( ) ( ) ( )【达标练习题】【创编对话】A: Hello, ________.B: Hi, _________.A: Where were you last ______?B: I was __________.A: What did you do?B: I _____________.【拓展练习题】一.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yesterday. ( go )2.I _____________ TV last night. ( watch )3.They ____________ their friends yesterday afternoon. ( visit )4.My mom ___________ the room last Sunday. ( clean )5.Ann _____________ a hamburger just now(刚才). ( eat )【总结评价】(可多选)1.我能够__________本课所学的单词 A.听懂 B.会说 C.会读 D.能写2.在听力活动中,我_________。

《观潮》问题导读评价单

《观潮》问题导读评价单

《观潮》问题导读--评价单( 67 )班级: 组名: 姓名: 创作:审核: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文“方、仅、沃、文、穹、僦、赁”等重点文言字词。

2.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积极向上、勇于拼博的思想情感。

重难点分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文“方、仅、沃、文、穹、僦、赁”等重点文言字词。

2.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课时安排 2 课型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知识链接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来,层层相叠。

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着阻拦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的涌潮。

钱江观潮之风早在唐代已形成,南宋时尤甚。

当时朝廷把钱塘江上检阅水师、观潮和弄潮表演都集中在农历八月十八(相传是潮神生日),后相沿成习,便成了传统佳节。

问题导读1. 翻译课文,把本课的重点实虚词写在下面,并试着解释出来。

2.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3.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4.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5.写作贵奇,奇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满足其好奇心。

《观潮》“奇”在何处?6.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该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70字左右)我的自学问题我的小组问题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与朱元思书》问题导读—评价单

《与朱元思书》问题导读—评价单

《与朱元思书》问题导读-评价单设计人:刘丽审核人:序号:班级:组名:姓名:时间:2012、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是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体会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

难点是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掌握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学法提示】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在翻译基础上体会课文的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

【知识链接】1.骈文,又称“骈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讲求辞藻、声律、对偶。

南朝时在我国文坛上盛行。

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2.吴均,字叔庠(xiáng),浙江吴兴故鄣人,南朝梁代文学家。

出身贫贱,好学而有俊才。

他的诗文长于山水描写,多含有对现实愤激之情。

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混乱。

许多文人消极避世,或怡情山水,或隐居山林。

由于梁武帝萧衍喜欢吴均的诗文,吴均曾做过闲散的朝官。

他为人耿直,仕途上很不得意。

今存诗一百三十余首,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抒发矢志不遇之慨;或表现了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的退避。

【预习评价】1.朗读课文,给下列生字词注音: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窥谷横柯千转经纶2.结合注释解释下面词语风烟共色东西许独绝缥碧急湍甚奔寒轩邈泠泠好转戾息心经纶窥反柯犹交映3.翻译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问题导读—评价单参考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问题导读—评价单参考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问题导读—评价单参考答案(一)、诵读课文,标注读音 迤逦..(yǐlǐ) 酒馔.(zhuàn ) 勾当..(gòudàng ) 朔.风(shuò) 沽.酒(gū) 嗔.怒(chēn ) 朴.刀(pō ) 聒.噪(guō) 髭.须(zī) 道行.(héng ) 行.货(háng ) 央浼.(měi ) 尴尬..(gāngà) 赍.发(jī) 仓廒.(áo ) 拽.上(zhuài ) 剜.肉(wān ) 搠.倒(shuò) 彤.云(tóng ) 忒.好(tuī) 休恁.(nèn ) 玷.辱( diàn ) 少顷.( q ǐng ) 口讷.(nè ) 连累.(l ěi ) 提.防( d ī ) 庇佑..( b ìy òu ) 掇.开( du ō ) 絮.烦( x ù ) (二)、辨别字形并组词。

撰 撰写 缀 点缀 贴 粘贴 啜 啜泣 帖 帖子 赉 赏赉1、 速读课文,复述课文情节。

与课文前后有关的情节是这样: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

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

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

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

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

不久陆虞侯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

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

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

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

2、梳理情节结构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

3.4《基本不等式》问题导读—评价单

3.4《基本不等式》问题导读—评价单

3.4《基本不等式》问题导读—评价单【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基本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数学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毅力。

【重点难点】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难点: 基本不等式ab b a ≥+2等号成立条件 【知识链接】算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解三角形、圆、解析几何【预习评价】问题1.1.均值定理(又称基本不等式或均值不等式) (1)形式:(2)成立的前提条件: .(3)等号成立的条件: 当且仅当2.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 (1)定义2b a +叫做正实数a 、b 的算术平均值.ab 叫做正实数a 、b 的几何平均值.(2)结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值 它们的几何平均值.(3)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如果x 、y 都是正数,那么①若积xy 是定值P ,那么 时,和x +y 有 值.②若和 x +y 是定值S ,那么当 时,积xy 有值.上述命题可归纳口诀:积定和最 ,和定积最 .3、重要不等式:如果a 、b ∈R ,那么22b a +≥2ab(当且仅当a =b 时取“=”)4.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________;(2)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_________.问题2. 在右图中,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a,BC=b 。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ab b a ≥+2的几何解释吗?问题3. 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1)yx x y +≥2; (2)(x +y )(22y x +)(33y x +)≥8x3y3.问题4.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00m 2。

问题导读—评价单

问题导读—评价单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问题导读-评价单设计人:审核人:序号:班级:姓名:组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和能量转化原因;认识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判断和分析反应热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内在原因。

2、通过自学教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异同点,并归纳出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1、重点:焓变、反应热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2、难点:△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链接】反应热,通常是指:当一个化学反应在恒压以及不作非膨胀功的情况下发生后,若使生成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也就是说,反应热通常是指:体系在等温、等压过程中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热有多种形式,如:生成热、燃烧热、中和热等。

化学反应热是重要的热力学数据,它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所用的主要仪器称为“量热计”。

焓变(enthalpy)即物体焓的变化量。

焓是物体的一个热力学能状态函数,即一个系统中的热力作用,等于该系统内能加上其体积与外界作用于该系统的压力的乘积的总和。

【学法提示】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来思考,主动应用六字诀解决导读评价单的主要问题。

1、通过阅读“焓变反应热”这一部分教材,你还产生了那些疑问呢?例如:有没有既不放热又不吸热的反应呢?2、通过阅读教材例2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你会发现:⑴反应物、生成物都注明了状态,不注明可以吗?⑵热化学方程式中氧气前的化学计量数是二分之一,是指半个氧分子吗?⑶不论是1mol氢气还是2mol氢气反应,反应热△H的单位都是KJ/mol,为什么呢?3、每位同学将发现生成的问题填入问题生成卡并交与学科长。

Unit1 Our school PartA 问题导读评价单

Unit1 Our school PartA 问题导读评价单

银丰学校“RQE”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工具单四年级英语组Unit1 PartA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薄月玲审核人:付存序号:01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2013.2
【知识链接】回顾上学期学过的教室里的物品名称及表达方法。

【预习评价】提示:如果完成把星星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

1预习PartA内容(P4-6页)读5遍☆☆☆☆☆
2.翻译在课本上。

试朗读2遍,并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作上红色记号。

☆☆☆
3.预习检测
三会单词:☆☆☆☆☆☆
操场花园教师办公室
图书馆食堂欢迎
四会单词:☆☆☆☆
计算机风扇写字板灯这个那个是(单数)我的你的会书写的句子:这是我的电脑,那是我的电脑。

(大写☆标点☆空格☆)
【未解决问题】:☆在书上标出,与学习伙伴讨论(由近及远原则)【五元评价】☆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长寄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

问题导读—评价单。

25《好的故事》问题导读评价单

25《好的故事》问题导读评价单

25《好的故事》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班级姓名书写等级作业等级
【预习评价】
问题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梦境的美好,思考作者写景与我们写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问题二、朗读课文,边说边想象画面。

问题三、根据提纲,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问题解决】
问题一、了解作者的写作年代(时代背景)。

问题二、作者怎样写“好的故事”的?
问题三、作者梦境里分别回忆和看到哪些景物?
问题四、“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什么?感受对比和象征的表达特色,进一步理解课文。

【问题训练】
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资料,帮助自己理解。

【我的收获】。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高中语文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问题导读—评价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高中语文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问题导读—评价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问题导读—评价单(教师版)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 知识:明确纵向展开议论的写作方式。

2. 能力:领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深化主题的构思之道。

3. 情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

【学习重难点】1.学生针对具体话题,分析选取材料、合理构思。

2.构思中平面罗列材料,缺乏纵深挖掘的毛病。

【知识链接】1、什么叫“纵向议论”?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那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

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

2、纵向层进式议论文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分论点——是什么?递基本结构格式本论分论点——为什么?分论点——怎么办?进结论(照应全文)【学法指导】一、纵向层进式议论文的几种种结构模式及其分论点提炼方法:中心论点分论点1(浅,最简单)结构模式1 分论点2(深,简单)分论点3(更深,复杂)总结分论点的提炼方法----分解法: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提出问题(是什么)结构模式2(围绕中心论点)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分论点的提炼方法----问答法:对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①摆现象结构模式3 ②析危害③挖根源④指方法分论点的提炼方法----分析法:针对某些不良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4、理清本文写作顺序,学习突出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课前做好预习。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积累运用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nu li yuepu choulou cuicu()()()()liuwang xiezhu tuijian toulu()()()()二、比一比,再组词。

油()振()往()警()邮()震()住()敬()奴()亡()荐()豁()好()忘()存()割()《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问题生成——评价单班级:姓名: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列题目,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

相信你是最棒的!一、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奴隶:简陋:豁然开朗:二、阅读课文,认真完成下列各题。

1、学习“谱写”部分(1)、请同学们说说《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2、学习“传唱”部分(1)、填空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

——,——,——唱着它,走上——,这首歌成为————————————。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热情的唱起这首歌,并灌制了唱片。

于是,这首歌有————,成为————一首高昂的战歌。

(2)说说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3、学习“被定为国歌”的部分。

(1)、说说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说说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姓名: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赤壁赋导读评价单

赤壁赋导读评价单

《赤壁赋》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背诵课文。

2、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3、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学,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2、合作交流,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

3、师生探究,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背诵课文.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

模块一、初高中衔接:回忆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模块二、情景引读,回顾作者(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观潮》问题导读—评价单

《观潮》问题导读—评价单

《观潮》导学案设计人:王振振审核人:李玲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2、能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课文;3、明确作者写潮的顺序。

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下列加点字音注出来。

雷霆.()杨诚斋.()艨艟..()()倏.尔()罗绮.()僦赁..()()一舸.无迹()鲸波万仞.()如履.平地()善泅.()不容间.也()3、小组一对一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4、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既望..四起()溯.迎而上()..()方.其远出海门()倏尔人物略.不相睹.()()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披发文.身()(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①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5、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1、钱塘江潮是在什么时间?作者写钱塘江潮用了哪些手法?2、全文的着眼点在“_______”上,立足点在“_______”上,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3、再读课文,想想文章描述了哪几幅图画?4、找出原文语句填空。

写参演战船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 _。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

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 。

5、《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找出描写潮来的语句(文中标画),朗读体会给你什么感受?从哪些方面感受到?7、课文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钱塘江大潮确实雄伟壮观,描写钱塘江潮的诗文很多,你读过哪些?请写出来。

8下(物理)一案三单问题导读评价单 7-4

8下(物理)一案三单问题导读评价单 7-4

第七章《力和运动》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此章内容的理解。

(2)能熟练的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3)通过复习让生感知此章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认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惯性现象的解释(2)力的合成的应用(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2)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采用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预习评价”部分及课本“作业”;2.请同学将不会的问题填入“我的问题”处;3.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再将不会的填在问题生成单上,交给学习委员。

【预习评价】问题一、“知识再现”,完成本章知识结构图。

问题二、讨论本章的重难点【教师生成问题】题型1 对惯性和惯性现象的理解典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题型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典例2将重为4N 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 N .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 。

题型3 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典例3一个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C.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D.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问题四知识再现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它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它(“能”或“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2、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且越大,惯性越大。

一案三单的认识2011

一案三单的认识2011

陵原乡中心小学王媛1、一案三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问题导读——评价单”,作为语文教学,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

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把握“数与质相结合”地原则,即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多少字、词的读音及释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感情,学会做人或处事等。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运用哪种教学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习文本。

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教育、指导学生有感有情,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趣。

应该是“感受、体会、认识、收获”!其次,我认为,利用“导读评价单”给学生积累一些课外知识也很重要,如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故事、哲理、背景资料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知识链接”这一环节坚决不能省略。

至于设计的题目,要从字(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词(释义、造句、补全句子、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句(分析句子)、文本主要内容(课文梗概)、文本框架结构(板式设计)等环节着手设计,题目之间要有梯度。

这个单子将指导学生扎实进行结构化预习,应该提前2-3天发放,为学生深度预习课文创造好条件。

(二)“问题生成——评价单”我们常用的“问题生成课、展示解决课”中,“问题生成评价单”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载体,该单子上的问题不宜多,围绕“重点句子赏析、课后研讨与练习、文本写作特色、主题思想”来设计,一般4-5小题合适。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单子上也应该有学生结构化预习后生成的问题,即“学生生成问题”,一般由学术助理课前整理、归纳,将有难度的题目指导学生书写在“问题生成——评价单”上,课堂利用少部分时间由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题目。

可以说“拓展延伸”或“小练笔”“主题升华”等是“问题生成评价单”上的一个亮点,这个题目设计难度较大,首先要紧扣文本主题,其次,要与社会主旋律合拍,如“和谐社会、乐于助人、科学发展观等”。

逍遥游问题导读—评价单参考答案

逍遥游问题导读—评价单参考答案

《逍遥游》问题导读—评价单参考答案模块二、走进文本自主学习(一)、诵读课文,标注读音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坳堂(ào)草芥(jiè)夭阏(è)蜩蝉(tiáo)决(xuè)抢(qiāng)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yàn)泠然(líng)万仞(rèn)蓬蒿(hāo)(二)、研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2、从这段看,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明确: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意是什么明确:这句话说明天地万物各有其不同,也有相同之处。

尘埃可以成为雾气,鲲可以成为鹏,积蓄就可以强大。

然而,鹏要凭借风,雾气要借助气息,都还有依赖,有所待。

4、引述所谓《齐谐》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

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的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那么这个段落中的鲲鹏又是怎么样的呢(还只是神奇巨大吗)明确: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

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问题导读评价单

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问题导读评价单

开县中学学导型课堂学习模式高2015级历史备课组第四单元第十课鸦片战争—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3.总结归纳战争造成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学法提示】比较法(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课前预习】考点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英国开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经济:中国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吏治败坏发展到了极点。

思想: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

军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长期实行政策;阶级矛盾: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思考1、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目的: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思考2、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考点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

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