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第七单元 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有几瓶牛奶 课时练(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有几瓶牛奶  课时练(含答案)

课时练7.3有几瓶牛奶一、单选题1. 9+4=()A. 11B. 13C. 14D. 52.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 9-2=7(只)B. 9+2=11(只)C. 11-9=2(只)D. 11-2=9(只)3.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2+7=9B. 3-2=1C. 9+7=16D. 5-2=34.妈妈钱包里的钱花出去的和剩下的同样多,花出去的是9元,妈妈原来有()A. 9元钱B. 10元钱C. 17元钱D. 18元钱5.弟弟剪了5个,姐姐剪了9个,他们一共剪了________个.()A. 14B. 4C. 13D. 15二、填空题6.口算48+5=________65+6=________8+24=________65-25=________7.43比27大________8.在横线上填上“>”、“<”或“=”。

(1)9+5________15(2)6+6________6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4+9=________+610.完成下面的表格加数 6 9 6 7 6 5 6 6 8 6 10 6加数 4 6 8 6 6 6 7 9 6 5 6 2和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从左到右依次填写)11.4+3=________5+8=________7+5=________8+7=________8+9=________12.计算.87-35=________ 43+37=________13.填上“>”、“<”或“=”。

8 + 4________12 7 + 9________16 7 + 6________145 +7________116 + 5________12 3 + 8________11三、解答题14.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个)四、综合题15.小小商店。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七单元 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1) 北师大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七单元 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1) 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4课时有几瓶牛奶(1)1.一yī 共ɡònɡ 有yǒu 多duō 少shǎo 个ɡè?2.圈quān一yī圈quān,算suàn一yī算suàn。

9+3=□5+9=□9+2=□3.一共有多少个?4.小xiǎo猴hóu爬pá树shù,算suàn一yī算suàn。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5.小xiǎo 丁dīnɡ 第dì三sān 天tiān 从cónɡ 第dì几jǐ 页yè看kàn 起qǐ?第4课时有几瓶牛奶(1)1.略2.121411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有几瓶牛奶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的第4课时,课题为《有几瓶牛奶》。

本课主要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和识数能力,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数不准确、运算顺序混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迅速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教具,如牛奶瓶、水果等。

2.准备计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课堂游戏材料,如卡片、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牛奶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些牛奶瓶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数学词语来描述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情境:小明有3瓶牛奶,小华给了小明2瓶牛奶,请问小明现在有几瓶牛奶?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板书:3+2=5。

接着,教师再展示其他情境,如小明喝掉了1瓶牛奶,请问小明还剩几瓶牛奶?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板书:5-1=4。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对于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

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牛奶瓶,用于让学生实际操作。

2.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物牛奶瓶,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有几瓶牛奶。

然后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例如,展示一张有3瓶牛奶的图片,问学生:“如果有3瓶牛奶,再加上2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堆实物牛奶瓶,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加法计算。

例如,一组有3瓶牛奶,再加上2瓶牛奶,让学生实际操作,得出答案。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加法的问题,例如:“如果有5瓶牛奶,再加上3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让学生回答,并实际操作。

【教育资料】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七单元 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1) 北师大版(含答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七单元 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1) 北师大版(含答案)学习专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代码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4.略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5.18页
机器人教学存在的问题第4课时 有几瓶牛奶(1)
教师上课1.一yī 共ɡònɡ 有yǒu 多duō 少shǎo 个ɡ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