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doc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美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表达,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滚动玩具,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并学会运用色彩搭配来表现画面美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把握玩具的形态特征,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2.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生活中的滚动玩具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滚动玩具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结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滚动玩具,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a.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玩具的大致形状。
b.再用细笔描绘出玩具的细节,如轮子、图案等。
c.最后根据玩具的颜色进行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3.教师强调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线条流畅、颜色均匀等。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对“会滚的玩具”这一主题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滚动玩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此外,学生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色彩搭配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然而,学生在观察细节、表现技巧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展美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17课 会滚的玩具(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7课会滚的玩具(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是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第17课,本课名为“会滚的玩具”。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画出一个简单的会滚玩具,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事物的形状和色彩特征,并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2.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画线的技巧;3.让学生学会绘制一个简单的会滚玩具,力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形体的建构。
三、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和分析玩具的形状和特征老师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身边的玩具,寻找玩具内在的形状和特征,并能够正确地用笔画出玩具的轮廓线。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一个玩具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并可以通过画出这些基本形状再逐步完善玩具的绘制。
2. 绘制会滚玩具的基本形状在学习观察和分析玩具的形状和特征之后,老师开始引导学生们绘制会滚玩具的基本形状,主要包括圆形和长方形。
在画出基本形状的基础上,再逐渐加上细节和重点。
最后,学生们可以将这些基本形状关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会滚玩具。
3. 填色和涂鸦完成基本形状之后,老师可以开始引导学生们为玩具填色和进行涂鸦。
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玩具涂鸦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过程1. 学生观察玩具的形状和特征要让学生对玩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先认识会滚玩具的名称、用途、和特点。
2. 绘制基本形状在铺好画纸的桌面上,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先用铅笔画出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
3. 补充细节和重点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添加玩具的细节和重点,如玩具的轮廓线、面部表情、细节部位等。
4. 填色和涂鸦在完善玩具的绘制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为玩具填色或者进行涂鸦,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在教师辅助下,学生会在铺好画纸的桌子上画出一个形象生动的会滚玩具,颜色鲜艳且表情丰富。
它的绘制,既考验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培养他们的美感、审美、欣赏和表现能力。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本课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会滚的玩具,体现趣味性的美术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一教学设想: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册第17课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说,玩具是他们的亲密的伙伴,可以分享他们的快乐,引发他们的想象。
通过对玩具的欣赏、交流、评价和表现,引导学生从参与、表现、创造的角度做玩具,从艺术要素、艺术形式方面感受美并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从中受到教育,养成一个讲卫生,不要随地乱丢的好习惯。
本课需1课时。
教学目标:1、用自己制作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质。
2、在活动当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用不同的材料画画、剪剪自己喜欢的会滚的玩具,从中学会交流。
教学流程:●欣赏:从对日常生活的认识转入到对艺术的学习,老师将事先做好的各种各样形状的玩具《熊猫》、《狮子》等选出一种放在展台上。
师可准备一些问题,如:“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看到了什么?”(其中一个同学说:“我看到它是用一个健力宝盒子和一张熊猫照片做成的。
”)接着,老师一一展示用(纸、球、轮子)等不同材料做的滚动玩具,欣赏完之后,找几名同学上台亲手拿着看看它到底是怎样做的。
●分析:师可准备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喝完的饮料盒、废纸是怎样处理的呢?”带着问题讨论这些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艺术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要尽可能分析细致,照顾到每个同学。
●玩玩:把玩具依次排列起来,让学生玩一玩有趣的玩具,并且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个玩具的特点。
●绘画:每人画一幅最喜欢的画(单个或成组),为了使画面效果生动,可让学生在不同的材料上作画,必须是厚质纸。
●剪剪:把自己画好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注意安全。
●制作:把能滚动的工具绘出图案,根据准备材料的不同进行组合。
《会滚的玩具》教案

《会滚的玩具》教案教案:《会滚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会滚的玩具》这个故事并能口头表达出其主要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发表自己观点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会滚的玩具》的主要情节,并进行简单的表达和复述。
2.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能够找出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通过观察一幅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
教师出示一幅玩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玩具与何种故事有关。
2.阅读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故事《会滚的玩具》。
教师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描写。
3.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关键内容。
教师提供以下问题引导讨论:主人公是谁?他们是如何变成玩具的?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4.分享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提问,比如:“你们觉得他们如何解决了问题?”、“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5.个人思考:学生个人思考并写下故事的主题思想。
教师提供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6.情感体验:学生进行情感分享。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主题思想和个人体验与其他同学分享,鼓励他们互相倾听和分享。
7.课堂总结: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强调《会滚的玩具》所传递的主题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积极阅读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课后延伸:2.剧场表演:让学生根据故事《会滚的玩具》进行剧场表演,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角色扮演将故事再现出来。
3.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写一篇与主题思想相关的作文,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1.1 设计理念:本教案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意义: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1.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绘画材料、玩具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一颗探索创新的心。
二、知识点讲解2.1 绘画基础: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颜色、构图等,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元素。
2.2 创意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玩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2.3 作品欣赏: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3.1 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各种会滚的玩具,了解其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2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运用线条和颜色,创作出自己心中的“会滚的玩具”。
3.3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绘画技能。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玩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注: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教案,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教案内容。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教师准备PPT,展示会滚的玩具的图片和视频。
•准备一些实际的玩具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参考。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7课会滚的玩具》word教案 (2).doc

学
新
上还少了点什么? (鼻子和眼睛) 请 一个同学把它画上好吗? (好) 最后 将太阳粘贴到纸杯上,小精灵就做 完了。 5、展示范例作品 师:这些小精灵都是用这个方法做
过
程
成的。 (出示范例作品)谁愿意上来 玩一玩?(在玩耍中欣赏范例作品 并开拓眼界)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摇滚小精灵都是 授 用彩色纸制作的,可不可以用别的 材料,别的方法来制作摇滚小精灵 呢?比如: 这个卫生筒, 可不可以让 它变成摇滚小精灵?怎么变?你们 手重的其它材料呢? 师; 这里有薯片筒、 易拉灌、 一次性 讨论并拆分范 纸杯、 圆形铁盒等制作的小精灵, 来 例作品,研究 势把它们发给每个小组,拆开来看 制作方法。 一看。 (拆分范例作品,欣赏讨论制
1/6
教学 难点 教 学 过 程 导 入
制作的玩具滚动要灵活。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的准备。
师: 今天一上课, 老师就看到同学们 学生作好上课 的桌子上摆了不少东西,都是些什 么呀? 生:易拉罐、薯片筒……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2/6
1、展示材料 个别同学早斜 师:把你们带来的东西放到教室中 板上展示自己 间的斜坡上来玩一玩,好吗? (请 3——4 个学生到台前滚动自 己带来的物品。 ) 师:老师今天也搬来了一个汽车轮 胎,谁愿意帮我把它从讲台这边搬 两名学生搬动 到那边? 汽车轮胎。并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搬汽车轮胎) 说出滚动可以 教 师: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搬动它呢? (学生尝试滚动)你刚才用得是什 么方法? 学 生:滚动的方法。 师:为什么要用滚动的方法呢? 过 新 生:滚动的方法比较省力。 师:哦,原来滚动的方法可以省力。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 程 授 哪些东西可以滚动? 生:皮球、瓶子、易拉灌、杯子、铅 笔、彩笔…… 师:对了,能滚动的物体可多了。 看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图片(能滚动的物体图 片,例如:求轮胎、环等) 。 师:这些能滚动的东西都是什么形 状的? 生:圆形 师: 对只有原形的东西才方便滚动,
秋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7课《会滚的玩具》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或其他材料,经过想象,设计制作有特色的会滚的玩具。
围绕“会滚”这一玩具特点,展开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装饰形象与材质之间的关系,材质的运用与会滚之间的关系等,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感悟创作的乐趣与价值。
玩具之所以“会滚”离不开“圆”,所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圆”的存在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脚步。
教材中选择的四种玩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都是依靠“圆”而“会滚”的。
学生一旦从欣赏过程中,感悟到了这一点,制作出“会滚”的玩具就不成问题了。
教材中虽然只提供了一种相对较难的制作方法,但是在选择学生作品的时候特别选择了另外两种,学生看一看,就能对制作方法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的创作。
可以将本课与《童话里的小屋》两课,作为一个“设计·应用”的小单元。
本课侧重“应用性”,围绕“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进行。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采用“寻找材质—体验感受—讨论联想—创作实践—交流借鉴—欣赏评价—再体验”的教学思路,即在教学中可先融入课前寻找、发现材质,引导学生先了解会滚玩具的材质特点,继而在课堂上从体验滚的特点开始,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总结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验活动、导入课题—体验交流、理解题意—探究质疑、引发联想—交流讨论、巧用材质—敢于实践、大胆创新—展示评价—再体验活动—教师小结、延伸。
三、教学设计( 一) 活动体验,导入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在课下是否寻找到会滚的材质?(学生答:略)那么,你们谁想来老师这里试一试,看看你找到的会滚的材质能滚多远?(学生答:略)为什么这些废旧的物品能滚起来呢?(学生答:略)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会滚的材料,做一个会滚的玩具。
(学生答:略)[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学生体验的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简洁明了的交谈教学,突出学习的主题。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7课会滚的玩具》word教案 (2)

然后将一根纸条粘贴成圆环,将小青
蛙粘贴进去。这样一个会滚动小精
灵就做好了。
师生共同练习
同时展示多个小精灵作品。) 制作步骤。
师: 这些滚动小精灵都是用这个方
法做成。瞧!它们滚动得多有意思
啊!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4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我们也来做一个会滚动小精灵,和它
们一起玩好吗?
生: 好。
教师板书课题: 会滚动小精灵
结 精灵,真不错!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
了要善于用我们眼睛和双手,去观
察、发现、创造出更美东西,使我们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6
3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刀、书本等不是圆形物体不方便滚
动。
展示一些能滚动物体图片,请學生仔
细观察,找出能滚动物体共同特点。
2、观看杂技表演
师: 杂技团叔叔阿姨们根据圆东西 观看杂技表演
教
能滚动原理编排了一个杂技叫《滚 和小精灵制作
动地圈》我们来看看他们表演吧! 步骤。
新 (播放多媒体课件图片)
學
师: 瞧!他们滚动得多有意思啊。
师;这里有薯片筒、易拉灌、一次 讨论并拆分范
性纸杯、圆形铁盒等制作小精灵,来 例作品,研究制 势把它们发给每个小组,拆开来看一 看。(拆分范例作品,欣赏讨论制作方 作方法。
法。)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5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师: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什么样会滚
动小精灵呢? 用什么材料制作?
6、教师交代要求
动手制作摇滚
新 A、 制作一个和多个会滚动小精 小精灵。
灵,做得新颖、有趣、滚动灵活。
B、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人教版.docx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人教版课程标准: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制作表现的想法。
教学重点: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解决策略:师出示范作讲解。
教学难点:设计动物的形状。
解决策略:启发学生回忆都见过什么动物。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执教者修订栏。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二、引入新课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
(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
(腿部贴住,头部竖起)四、指导学生游戏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
(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评析。
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作业设计:选用废旧材料、厚纸,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
板书设计:17《会滚的玩具》本课所需材料和资源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媒体使用方式及教学中的作用图片提供示范,正确操作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人教版美术一上《会滚的玩具》表格式教案

多有意思啊!
教 学
新 过 程
授
我们也来做一个会滚动的小精灵, 和它们一起玩好吗? 生:好。 教师板书课题:会滚动的小精灵 4、师生共同练习一次制作步骤。 边玩范例作品, 师:下面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精灵 好吗?(好)第一做什么?(请学 边观赏。 生来卷贴纸条)然后呢?(剪出中 间的形象)老师预备剪贴一个太阳 小子,我用黄色剪出太阳的外形, 然后用红色贴出太阳的脸。那个太 阳的脸上还少了点什么?(鼻子和 眼睛)请一个同学把它画上好吗? (好)最后将太阳粘贴到纸杯上, 小精灵就做完了。 5、展现范例作品 师:这些小精灵差不多上用那个方 法做成的。(出示范例作品)谁情愿 上来玩一玩?(在玩耍中观赏范例 作品并开拓眼界)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摇滚小精灵差不 多上用彩色纸制作的,可不能够用 别的材料,别的方法来制作摇滚小 精灵呢?比如:那个卫生筒,可不 能够让它变成摇滚小精灵?如何 变?你们手重的其它材料呢? 师;那个地点有薯片筒、易拉灌、 讨论并拆分范 一次性纸杯、圆形铁盒等制作的小 例作品,研究制 精灵,来势把它们发给每个小组, 拆开来看一看。(拆分范例作品,观 作方法。 赏讨论制作方法。)
底材料。
(请 3——4 个学生到台前滚动自
己带来的物品。)
师:老师今天也搬来了一个汽车轮
胎,谁情愿帮我把它从讲台这边搬 两名学生搬动
到那边?
汽车轮胎。并说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搬汽车轮胎) 出 滚 动 能 够 省
教
师: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搬动它呢? 力的原理。
(学生尝试滚动)你刚才用得是什
么方法?
学
生:滚动的方法。
重点
教学 制作的玩具滚动要灵活。
难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师:今天一上课,老师就看到同学 学生作好上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玩具的种类和形态;2.能够感知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3.能够使用简单线条和颜色画出会滚的玩具;4.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玩具的分类和形态通过教师引导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玩具的分类和形态,例如人偶、车、球、芭比娃娃等。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思考玩具的特点。
第二课: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感知通过图片、实物或教师制作的样品,让学生感知和识别玩具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借鉴现有模型中的元素,为创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第三课:使用简单的线条画玩具取自学生生活场景的简单玩具作为练习对象,教导学生使用简单的线条轮廓画出玩具的外形。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尝试各种不同的画笔和线条组合,以及掌握基础的画线技巧。
第四课:使用颜色和阴影填充玩具在前三节课的基础上,教导学生如何添加色彩和阴影来渲染玩具,并增强其视觉效果。
通过了解色彩的组合、分层和阴影的使用,引导学生加深对颜色和光影的理解和认知。
第五课:创作会滚的玩具在前四节课的基础上,教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玩具,并注重玩具的运动感和生动性,例如:会滚、会跳、会飞。
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力和审美意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1.介绍玩具的种类和形态;2.结合图片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玩具的特点;3.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画出玩具的外形,例如车、芭比娃娃;4.让学生尝试描述和比较自己画的玩具形体和真实玩具之间的区别和共通点。
第二课1.让学生观察、识别和比较不同玩具的颜色、形状和大小;2.根据教师给出的样品,让学生尝试用画笔和颜色画出玩具;3.让学生尝试在画作中运用对比、互补和分层原则,注重色彩搭配和布局。
第三课1.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和技巧画出简单的玩具模型;2.让学生尝试在画作中添加一些细节和特殊元素,例如轮子、灯和车厢等。
第四课1.引导学生了解颜色组合的基本知识和阴影运用原则;2.通过样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尝试用颜色和阴影来填充玩具内部,美化画面和突出画作的重点;3.让学生尝试改变线条、颜色和阴影的运用方式,以创造出不同的画作效果。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7课会滚的玩具》word教案 (2)

小 2、 评价(自评、师评)。
3、 分批到斜板上玩耍
总结,今天大家作出了有趣的能滚动的
结 小精灵,真不错!从这节课中,我们知
道了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和双手,去观
察、发现、创造出更美的东西,使我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推荐※下载※
生:滚动的方法。
师:为什么要用滚动的方法呢?
学
生:滚动的方法比较省力。
新
师:哦,原来滚动的方法可以省力。
过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
东西可以滚动?
生:皮球、瓶子、易拉灌、杯子、铅笔、
授
程
彩笔……
师:对了,能滚动的物体可多了。
多媒体展示图片(能滚动的物体图片, 看多媒体展示并
例如:求轮胎、环等)。
能滚动的原理编排了一个杂技叫《滚动 骤。
新 地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吧!(播
学
放多媒体课件图片)
师:瞧!他们滚动得多有意思啊。
3、观看滚动小精灵的制作步骤 过
师:杂技团要编排更多这样的节目,需
要招聘一些会滚动的小精灵来表演,彩
程
色纸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去应聘,这是
授 怎么回事呢?
师:我们来看看彩色纸是怎样变成会滚
教学 用废旧材料、厚质纸,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
内容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滚动的简 教
教学 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 学
目标 饰。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 分
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
析
让学生学会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重点
教学 制作的玩具滚动要灵活。
动的小精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会滚的玩具》教案(一)
教学目标:学习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会滚的玩具
教学难点:设计动物的形状会滚的玩具
教学准备: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
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
(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
(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四、指导学生游戏
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
(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评析。
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会滚的玩具》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各类能滚动物体的看、摸、玩(滚动游戏)等活动,感知滚动物体的形态及特征,并引发对滚动现象的联想和思考。
设计一个会滚动的简易玩具,在游戏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自主选择材料、工具,运用各种制作方法,制作一个既漂亮又好玩的滚动玩具,并通过滚动游戏探索各种玩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由于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会滚的玩具,体现趣味性的美术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了解滚动玩具的特点。
学习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选材料、自筹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如何设计造型的方式。
教学策略:
由于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尚未形成,创造性处于无意识状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活动、爱游戏,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滚动游戏来吸引学生,让滚动游戏贯穿整个课堂之中。
教师以演示物体滚动的方式导入,提出物体怎样才能滚动,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其次制作过程中师生间合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围绕着一个“玩”字活跃了学生的情绪,体现了“在玩中学”的思想,努力营造一个
让学生快乐体验、主动发现、动手创造,感受成功的学习范围。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教学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技能,能帮助我们美化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过程,将教科书的知识与技法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游戏导入
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会滚动吗?你们找到了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找到了皮球、苹果、橘子、飞机等等。
师:哇塞!你们真厉害,找到这么多东西,到底这些东西能不能滚动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吧!
师:你们想玩吗?玩这些玩具有一个规则,就是要让这些玩具比赛跑步,同自己带来的东西在桌子轻轻地滚一滚,看看谁跑得最快。
生:气球可以滚动!
生:铃鼓可以滚动,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
生:老师,地球也可以滚动的,还有口杯也可以滚动……
师:如果我们利用这些会滚动的物体制作一个小玩具会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出示课题:《会滚的玩具》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
意图是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释放学生急于想玩的心理,初步感知、体验滚动的乐趣,并探讨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讲授新课
感受
体验
联想
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滚动呢?(出示几个方形、三角形、多面形、大大小小的圆形。
)请大家在来试试?
师:看一看谁跑在最前面,为什么?
生:经过实践,圆形跑得快。
生:原因是因为它是没有稜角的球体,所以它们滚动得比较快。
师:我们怎么才能把这些能滚动的物体变成玩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利用瓶子能滚动的原理,再用卡纸画出熊猫的外轮廓在剪下来,贴在饮料瓶上,就可以滚动了。
生:利用废旧纸筒制作的玩具,我很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纸碟、吸管、厚质纸、彩纸,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出出主意,看看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玩具?
生:可以再圆球上画画,这个最简单了。
师:出示圆形的纸碟,它像什么?又可以和谁搭配在一起,组成什么玩具呢?
生:剪贴一只小狗,放在盘子上方,制作成演杂技的。
师:怎么让他动起来呢?
生:可以用吸管做轴承,让小狗骑着它就行了呗。
教师演示:教师依据学生想法,演示在两个圆形纸碟中间插入一根吸管进行连接,形成一个“车轮”,然后用彩笔在厚质纸上画出猴子的形象,用剪刀剪出外形,用双面胶粘贴在吸管表面,彩纸碎片装饰圆形纸碟。
制作出一个“小狗翻筋斗” 的会滚的玩具。
师:(课件:小狗在一个轮子的车子上的图片)如果制作这样的玩具,你们说说该怎么做,也可以动手一起做一下。
生:学生制作,汇报。
师:刚才你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也告诉你旁边的同学。
老师也想听听你们的实验,谁愿意来告诉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是怎么解决的。
生:剪贴图片有时固定不住。
生:觉得做得不好看。
师:这个问题好解决,我们再来做一个滚动游戏,看一看、想一想哪个滚动起来最漂亮。
教师把一些经过装饰的球体和没有装饰的球体倒在斜板上,让学生观察哪个滚起来更有趣,更漂亮。
师:教师把学生认为有趣的、漂亮的球体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观察教师是如何装饰的。
生:总结方法,可以用手工纸去粘贴、用线描的方法画螺旋线,通过线粗细的变化,表现他转动的感觉。
教师演示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小花猫形象,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头、尾巴等。
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小花猫的形象剪下,将做好的涂上颜色花纹。
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3.把小花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
(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4.往瓶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
(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通过观察和感受教师从生活中给学生提供寻找的能滚动的物品,学生很容易理解能够滚动的物体外形特点。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注意改变自身的角色,使学习过程亲切轻松。
出示不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大胆想象。
进一步感知、体验滚动游戏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与同学交往、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发现中去创造装饰的方法。
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习。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
充分体现学生自由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民主的、开放的,在玩中学使学生的兴趣提升,积极参与,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学生创作
师:你们想不想也让自己手里的圆型物体变的滚起来更好看呢?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和材料来装饰?
师:在制作过程中要大胆想象、自由的创造一个有趣的、会滚动的玩具。
师: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制作或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要求制作新颖,有趣又灵活。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滚的小玩具。
采用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作品展示
师:你觉得这些会滚的玩具中哪一个最有意思?为什么?
师: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说说你认为最成功的地方?
师:如果再做一次,你准备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进?
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体现评价的民主性和激励性。
课后拓展
师:通过举例说明滚动现象有什么好处?
师:滚动现象有坏处吗?如果有,如何克服?教师出示地球仪、圆形闹钟等加以说明。
师:这节课,大家能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大胆想象,用平常的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会滚动的玩具,同学们想一想,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东西?说得太好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
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案设计频道我一年级美术教案 |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我一年级美术教案 |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