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标点献疑
《高僧传·序录》里的一桩公案
《高僧传·序录》里的一桩公案内容提要释慧皎因《高僧传》一书占据了道义制高点而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然而,在《高僧传》的自序中,慧皎首先避重就轻试图隐没《名僧传》对他的重大资料贡献,继而又误导视听试图打倒这部重要僧徒类传。
无论通过数据说明还是文本解读,都可证实在南北朝当时的历史语境里,“名僧”并非慧皎在自序中所给定的含义,慧皎的“高”“名”之辩也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应当重新考察、慎重审视。
而慧皎如此来书写自序,如果不是有不得已之苦衷,则可以评断其所行于德有亏,也与其所高悬的著书之立意言行不一。
关键词高僧传名僧传“高”“名”之辩比较写作动机经典一旦形成,则仰之弥高,尤其是为高圣大德代言之作。
作者本人也会随着经典的广为流传而越发光辉,渐渐变成一个稳定的人格形象深入人心。
人们对这样的作者往往本能地景仰,很少会再怀疑或深究他的德行。
举个例子来说,编撰《高僧传》的梁代僧人释慧皎就是如此。
无论在中国佛教界还是文史林苑,慧皎在《高僧传》第十四卷《序录》写下的自序(以下简称“自序”)都为他和他的经典作品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但是只要细读这篇一千余字的文章就会发现,它其实也暴露出以代高僧大德立传自命的慧皎本人就于德有亏。
在自序当中,慧皎首先试图隐没另一本皇皇巨著《名僧传》对其《高僧传》的重大资料贡献,继而又试图打倒这本横亘在自己前面最有成就的僧徒传著。
必须承认,《高僧传》在僧徒类传中是空前成功且影响深远的,但正因为此,慧皎精彩而高明的言说底下所藏之不甚光彩动机才愈发令人愠且鄙。
所以,本着不吐不快之情,甘冒大不韪之忌,试作详论,以求教于博雅君子。
一、《名僧传》与《高僧传》之关系《名僧传》、《高僧传》(以下简称为《名》、《高》)二作均成书于梁代,《名》较《高》早11年,成书于天监十八年(519)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分类综合僧传。
《名》的作者高僧释宝唱,是梁代著名僧人僧祐的弟子。
出家前就“寓目流略,便能强识,文采铺赡,义理有闻。
浅论《高僧传》之论赞(一)
浅论《高僧传》之论赞(一)关键词:高僧传论赞慧皎摘要:《高僧传》之论赞,取碑传文的框架,运用佛教论辩文的思路,容纳史论文的内容,同时又受到《文心雕龙》的影响,论赞结合,述议相生,的确是可以“传之不朽、永为龟镜”的。
梁代释慧皎的《高僧传》是我国最重要的佛教史籍之一,也是一部成就显著的佛教传记作品。
隋《众经目录序》评此书:“辞参文史,体非淳正,事虽可寻,义无在录。
”唐智升在《开元释教录》中赞此书曰:“谨详览此传,义例甄着,文辞婉约,实可以传之不朽,永为龟镜矣。
”抑扬虽异,却同指该书在体例、文辞方面较多美文成分。
尤其是《高僧传》之论赞,撮示一科旨归,溯沿佛学源流,评议人物史事,自成一家之言。
一、论赞结合,述议相生《高僧传》传文十科中前八科之末有论有赞,末二科因纂辑在后,故有论无赞。
慧皎说:“及夫讨核源流,商榷取舍,皆列诸赞论,备之后文。
而论所著辞,微异恒体,始标大意,类犹前序。
末辨时人,事同后议。
若间施前后,如谓烦杂。
故总布一科之末,通称为论。
”{1}论,实际上概括了前序和后议,对一科的主旨源流有所阐扬,对其中突出的人物也予以评骘。
如译经科中的“论”讲佛教输入后的译经概史,认为鸠摩罗什及弟子所译经“词润珠玉”、“郁为称首”。
义解科中的“论”对竺法潜、支遁、道安、慧远等阐弘佛法的功业大加赞扬,认为道安为前秦五上宾是传法需要,引佛经说:“若欲建立正法,则听亲近国王及持仗者。
”另外“论”还透露出作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如对当时僧人的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不务实学等现象的批评,也反映出一些历史上的情况。
赞,则是对所叙一科僧人德行的赞颂。
正如序言中所说,慧皎认为《高僧传》的论赞部分尤能体现此书有所创新的特色,的确颇异于常体,今节录两篇,以见其余:传译之功尚矣,固无得而称焉。
昔如来灭后,长老迦叶、阿难、末田地等,并具足住持八万法藏,弘道济人,功用弥博,圣慧日光,余辉未隐。
是后迦旃延子、达磨多罗、达磨尸利帝等,并博寻异论,各着言说,而皆祖述四《含》,宗轨三藏。
浅论《高僧传》之论赞
浅论《高僧传》之论赞关键词:高僧传论赞慧皎摘要:《高僧传》之论赞,取碑传文的框架,运用佛教论辩文的思路,容纳史论文的内容,同时又受到《文心雕龙》的影响,论赞结合,述议相生,的确是可以“传之不朽、永为龟镜”的。
梁代释慧皎的《高僧传》是我国最重要的佛教史籍之一,也是一部成就显著的佛教传记作品。
隋《众经目录序》评此书:“辞参文史,体非淳正,事虽可寻,义无在录。
”唐智升在《开元释教录》中赞此书曰:“谨详览此传,义例甄着,文辞婉约,实可以传之不朽,永为龟镜矣。
”抑扬虽异,却同指该书在体例、文辞方面较多美文成分。
尤其是《高僧传》之论赞,撮示一科旨归,溯沿佛学源流,评议人物史事,自成一家之言。
一、论赞结合,述议相生《高僧传》传文十科中前八科之末有论有赞,末二科因纂辑在后,故有论无赞。
慧皎说:“及夫讨核源流,商榷取舍,皆列诸赞论,备之后文。
而论所著辞,微异恒体,始标大意,类犹前序。
末辨时人,事同后议。
若间施前后,如谓烦杂。
故总布一科之末,通称为论。
”{1}论,实际上概括了前序和后议,对一科的主旨源流有所阐扬,对其中突出的人物也予以评骘。
如译经科中的“论”讲佛教输入后的译经概史,认为鸠摩罗什及弟子所译经“词润珠玉”、“郁为称首”。
义解科中的“论”对竺法潜、支遁、道安、慧远等阐弘佛法的功业大加赞扬,认为道安为前秦五上宾是传法需要,引佛经说:“若欲建立正法,则听亲近国王及持仗者。
”另外“论”还透露出作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如对当时僧人的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不务实学等现象的批评,也反映出一些历史上的情况。
赞,则是对所叙一科僧人德行的赞颂。
正如序言中所说,慧皎认为《高僧传》的论赞部分尤能体现此书有所创新的特色,的确颇异于常体,今节录两篇,以见其余:传译之功尚矣,固无得而称焉。
昔如来灭后,长老迦叶、阿难、末田地等,并具足住持八万法藏,弘道济人,功用弥博,圣慧日光,余辉未隐。
是后迦旃延子、达磨多罗、达磨尸利帝等,并博寻异论,各着言说,而皆祖述四《含》,宗轨三藏。
《高僧传》校读四则
●·文献考略·收稿日期:2021-06-09①所载数字系自作者《自序》,而现存版本中实际所载僧人数量互有出入。
《高僧传》校读四则陆海燕(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杭州 310058)摘 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是中古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保存较为完整的僧传文献,199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的《高僧传》在佛教史研究、文学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其仍有诸多可勘之处。
文章通过搜集材料并比勘异文,对其中四则条目提出商榷和修改意见。
关键词:《高僧传》;校读;财理;属;尽中图分类号:G25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2)02-0090-04FourNotesonProofreadingofGaosengZhuanLUHai yanAbstract:GaosengZhuanbyHuiJiaooftheSouthernLiangDynasty,asarelativelycompletedocumentofthemonk′sbiographythathasbeenpasseddownintheMiddleAges,TangYongtongandTangYixuan′sGaosengZhuanpublishedbyZhonghuaBookCompanyin1992iswidelyusedinthestudyofBuddhisthistory,literatureandevenlinguistics,buttherearestillmanypointstobeexplored Thispaperdiscussesandrevisesfourofthei temsbycollectingmaterialsandcomparingdifferentversions Keywords:GaosengZhuan;proofread;Caili;Shu;Jinran;Yuanweixurui《高僧传》,南朝梁僧慧皎作。
《高僧传》训诂札记
‘高僧传“训诂札记游 黎(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成都 610065)*摘 要:文章对‘高僧传“中的部分疑难语词如 权迹 应废 设复 位临 得忍 俯迹 等的意义进行了考辨,分析了以往研究者的错误理解,并提出了正确的解释㊂关键词:高僧传;训诂;权迹;应废;设复;位临;得忍;俯迹d o i :10.3969/j.i s s n .2095-5642.2018.06.100中图分类号:H 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642(2018)06-0100-05梁慧皎‘高僧传“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僧传作品,其在中国佛教史㊁文学史㊁语言史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学界的公认㊂中华书局于1992年出版汤用彤先生对本书的校注本后,学界对其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㊂目前我们搜集到的关于‘高僧传“的研究论文中,仅语言文字校点㊁训释方面的就有数十篇之多㊂其中董志翘㊁王东㊁汪维辉等诸先生于此用力尤多㊂这些论文或考释本书疑难词语,或弥补汤校本校点缺陷,对我们正确理解本书很有助益㊂朱恒夫等又著有注译本‘高僧传“(1),首次对‘高僧传“全文进行了白话翻译,对本书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㊂然而,由于本书年代久远,语句繁难,其中仍有不少语句或因前贤未论,或因辞书不载,或释而未确,造成阅读者对本书部分内容仍然无法理解,各类译注的谬误亦复不少㊂这说明对本书中的疑难语句仍有继续考释的必要㊂本文选取其中数例进行考辨㊂一㊁权迹隐显,应废多端余访寻众录,纪载高公,互有出没㊂将以权迹隐显,应废多端,或由传者纰缪,致成乖角,辄备列众异,庶或可论㊂(卷一㊃译经 安士高)[1]本段文字总结安世高事迹,其中 将以权迹隐显,应废多端 一句,文义较为费解㊂据笔者所见,对本段文字的研究,仅有汪维辉先生在‘<高僧传>标点商兑“中提到, 将以 乖角 应是一个选择问句, 将 相当于 还是 ,故当断作: 将以权迹隐显,应废多端?或由传者纰缪,致成乖角? (汪维辉,1997)除此以外,以往研究者对本段文义皆未论及㊂‘译注“于此句下出注云: 将以权迹隐显二句:谓如果就此考定那些或隐或显的各家记载,可能会使多家说法从此泯失㊂将,如;若㊂权,暂且㊂迹,追踪㊂应,表示推测㊂废,废弃㊂此字大正藏本做 发 ㊂多端,许多方面㊂ 并将全句译为: 我探访搜寻各种经典目录书籍,发现对安士高的记载互有出入㊂如果就此去考定这些忽隐忽显的各家记载,可能会使多家说法从此泯失;而听由传述者的荒谬,又会使记叙发生失误㊂所以,我就在此罗列出各种记载的不同,也许这种做法可以说得过去㊂ [2]‘译注“的解释过于曲折,显不可从㊂我们认为,本句实际上是慧皎在说明各类典籍对安世高的记载多有出入的原因㊂分析如下:首先,‘译注“将 权 释为 暂且 , 迹 释为 追踪 ,是完全没有根据的㊂我们认为, 权迹 实为一词㊂此词‘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未收录,但其实在佛典中较为常见,意谓神佛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人世㊂(1)朗云: 众僧已去,别日当取之㊂ 后见执爨者就进取衣,进即与之㊂访常执爨者,皆云不取,方知是先001第34卷 第6期V o l .34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C H E N G D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018年6月J u n .2018*收稿日期:2018-03-27 作者简介:游黎(1973 )男,四川成都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㊁对外汉语教学㊂第34卷(总第304期)游黎:‘高僧传“训诂札记圣人权迹取也㊂(‘高僧传“卷十)[1](2)欲化毗城,金粟降灵㊂猗欤大士,权迹帝京㊂绪胄莫详,邑居罕见㊂譬彼涌出,犹如空现㊂(梁㊃陆倕‘志法师墓志铭“)[3]先圣人权迹取 即谓神佛化身为执爨者而取之㊂ 权迹帝京 即大士现化其身形于帝京㊂从‘高僧传“对安世高事迹和能力的叙述来看,时人已将其视为得道的神佛看待㊂因此所谓 权迹隐显 是指安世高现化身形于人间,忽隐忽显㊂这正是承前 余访寻众录,记载高公,互有出没 而言,是说各类典籍对安世高事迹的记载之所以有很多出入矛盾之处,其原因就在于其身形经常变化,忽隐忽显,不易为人所确知㊂其次, 应废多端 之 应废 不辞㊂‘译注“释 应 为 推测 ,释 废 为 废弃 ,有望文生义之嫌㊂从文义来看,此处 应废多端 应是承 权迹隐显 而言,其义亦当谓高公形迹变化多端㊂大正藏本 应废 作 应发 ,我们认为可从㊂ 应发 当亦为 神佛变化身形,现身人世 之义㊂佛典中,有 应现 应化 应迹 等词,皆指神佛感应众生机缘而现身人间以普度众生㊂这可以作为对 应发 意义考释的一个旁证㊂(3)未知从上佛祖应现以来,传授几代?(‘坛经㊃付嘱品“)[4](4)故维摩诘降同长者之仪,文殊师利或现儒生之像, 斯则神通应化不可思议者乎?(‘徐陵集“卷二)[5](5)我尝闻佛力难思,神通难究,或分身百亿,或应迹人天㊂(‘大唐西域记“卷十二㊃二十二国)[6]虽然我们在现有的资料里还没有发现 应发 的其他用例,但是由于 发 本身有 显现㊁呈现 之义(‘诗㊃周南㊃关雎序“: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㊂ 毛传: 发,犹见也㊂ ‘左转㊃昭公元年“: 天有六气 发为五色㊂ 杜预注: 发,见也㊂ ),因此我们认为 应发 与 应现 等词有相同的成词理据,它们同义是完全有可能的㊂而 应废 当是因形近于 应发 而出现的传抄讹误㊂最后,根据以上对句义的分析,我们认为,本句亦无需如汪维辉先生所言断作 将以权迹隐显,应废多端?或由传者纰缪,致成乖角? 的问句结构㊂本句是对记载安士高事迹的各类典籍多有出入的原因进行说明,其语气是陈述式的而非疑问式的, 将 在此处的意义也并非如汪文所说的 还是 ,而是表推测的发语词,为 大概是 之义㊂ 将以 即 大概是因为 之义㊂综上,我们把本句译为: 我寻访各种典籍,其中对安公的记载,很多都有互有出入㊂这大概是因为安公现化身形于人世,忽隐忽显,变化多端;又或许是由于传述者的谬误,因此造成了矛盾的记载㊂于是我将所有有出入之处都罗列出来,这样或许可以讨论得更清楚 ㊂我们认为,这个解释才是更符合原文文义的㊂二、设复于时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亦有众僧未禀归戒,正以剪落殊俗耳㊂设复斋忏,事法祠祀㊂迦罗既至,大行佛法㊂(卷一㊃译经 昙柯迦罗 )[1]‘译注“于 设复斋忏 后注云: 谓设立与恢复斋净㊁忏悔之仪 ,将全句译为: 那时魏国范围内虽然已经有佛教传播,但是教风衰敝,因为剃发为僧的制度风俗各不相同,甚至很多僧人不遵守戒律的情况出现㊂迦罗便设立恢复斋戒忏悔的礼仪,开展各种佛教法事㊂迦罗既来到洛阳,便在魏国境内广泛推广佛事㊂ 王孺童编译‘高僧传“节选本将 设复斋忏,事法祠祀 一句译为 他们(指众僧 引者注)还设置各种斋忏法会,其做法效仿世人在祠堂的祭祀仪轨㊂ [7]我们认为,‘译注“的译文完全脱离了本段的原意,王译本也并不准确㊂而造成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准确理解 设复 一词的意义㊂设复 一词不见于‘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但在中古文献中可以发现不少用例㊂我们对其结构进行了考察与分析㊂首先,我们认为, 设复 一词中的 设 ,并非 设立 或 设置 之义,而是表 假设㊁如果 ㊂ 设 有 假设 义,至今犹然,无需赘述㊂而 复 亦并非 恢复 ,而应为连词词尾㊂ 复 作为连词㊁副词词尾的用法在南北朝10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6月文献中已经极为普遍,仅‘高僧传“中即有 况复 虽复 岂复 等例㊂表 假设 义的 设 与连词词尾 复 构成附加式结构,其最初的意义即为 如果㊁假设 :(1)若亲顽闇,不奉三尊,凶虐残戾,滥窃非理,淫劮外色,伪辞非道 子当极谏以启悟之㊂ 设复未移,吟泣啼嗷,绝不饮食㊂亲虽不明,必以恩爱之痛,惧子死矣㊂犹当强忍,伏心崇道㊂若亲迁志,奉佛五戒, 宗门之内,即亲慈子孝,夫正妇贞,九族和睦,仆使顺从㊂(‘佛说孝子经“)[8](2)今日对佛发大誓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㊁饮酒㊁食肉㊂设复为之,当堕地狱,为一切众生代受其苦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9]例(1) 设复未移,吟泣啼嗷,绝不饮食 谓如果双亲不改其心志,则子女当哀哭绝食,更加劝告㊂例(2)中的 设复 用于誓愿之中,其 如果 之义亦极明㊂由 如果㊁假设 之义, 设复 又发展出 即使 之义㊂这一义项在中古文献中得到广泛使用: (3)阿远刚躁负气,阿客博而无检;曜仗才而持操不笃,晦自知而纳善不周㊂设复功济三才,终亦以此为恨㊂(‘南史卷二十㊃列传第十“)[10](4)设复有人得十万车金,亦不如以一钵之食施持戒者,况复听法㊂(‘杂宝藏经“卷四)[8](5)众天后容貌绝世,有见者即失正念,邪意散乱,如非人持㊂设复良医种种疗治,不能回改,令还正念㊂(‘摩诃摩耶经“卷上)[8](6)齐主知之,令其仆射阳休之责谦曰: 贵朝盛夏征兵,马首何向? 谦答曰: 仆凭式之始,未闻兴师㊂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 (‘隋书卷五十四㊃列传第十九“)[11]以上诸例中 设复 为 即使 之义是非常明确的㊂此外,中古文献中还有 设令 设使 等词,其成词过程与 设复 类似,都是从 如果 义发展为 即使 义,这是我们确定 设复 意义的一个有力旁证:(7)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㊂跋摩启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㊂夭彼之命,非仁人矣㊂ 母怒曰: 设令得罪,吾当代汝! (‘高僧传“卷三)[1](8)设令廉耻守分,以奉科条,犹有录廪之烦,役使之弊,而况贪猾纵欲而动逾典章,作威以虐下,厚敛以润已者乎?(‘旧唐书卷十一㊃本纪第十一“)[12](9)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㊂(‘魏武帝集“卷二)[13](10)设使这身归大夜,是伊不作也无忧㊂(‘敦煌变文集“卷五 无常经讲经文 )[14]例(7)(9)中 设令 设使 分别为 如果 之义,例(8)(10)分别为 即使 之义㊂根据以上考释,我们可以明确,本句中的 设复 就是 即使 的意思㊂所谓 设复斋忏,事法祠祀 乃承前 道风讹替 而言,用于说明当时佛法衰敝,僧众斋忏时已不明佛教之仪轨㊂全句意为 当时魏境虽有佛法,但是道风衰败㊂很多僧人未能禀受戒律,只是以剃发区别于俗世之人㊂他们即使斋忏,也只是效仿俗世的祭祀仪式㊂ ‘译注“对全句句义的理解完全错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明 设复 之义㊂王译本虽然修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翻译,但依然将 设复 释为 设置 ,译文仍存在纰漏㊂二译本的错误,充分说明理解 设复 一词的意义是正确理解本句的关键㊂另外,从我们的考察来看, 设复 在中古文献中是常见的词语,而各辞书皆未收录,也是应当据以补载的㊂三㊁位临得忍,俯迹同凡夫三毒四倒,乃生死之根栽;七觉八道,实涅槃之要路㊂岂必燔炙形骸,然后离苦?若其位邻得忍,俯迹同凡,或时为物舍身,此非言论所及㊂至如凡夫之徒,鉴察无广,竟不知尽寿行道,何如弃舍身命㊂或欲邀誉一时,或欲流名万代㊂及临火就薪,悔怖交切㊂ 若然,非所谓也㊂(卷十二㊃亡身 论 )[1]亡身 卷主要叙述当时僧众为供养佛像或营造福业而舍身自焚的事迹㊂慧皎对这种举动持否定态度,认为 岂必燔炙形骸,然后离苦? 因此本段主要的观点是清楚的㊂然而其中 位邻得忍,俯迹同凡 一句,句义不明㊂ 位邻 得忍 俯迹 同凡 四词皆不见于辞书,而以往的研究者对本句亦均未论及,因此造成对其意201第34卷(总第304期)游黎:‘高僧传“训诂札记义难于索解㊂‘译注“将本句译为 如果是因事情紧急,或是为了他人不得不舍生赴死,那么,这还可以理解㊂ 将 位邻得忍,俯迹同凡 释为 事情紧急 ,可以说是完全回避了本句句义,只是为了补足文义的臆测之辞㊂因此我们认为对本句意义有必要进行深入考察㊂我们首先对 位邻 一词进行了考察,发现此词之后往往连接表示某种 高位 的词语,指某人的地位与 高位 相近,为 地位近于 之义㊂在中古俗世文献中可以发现其用例:(1)仍除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兼尚书令,位邻三事,任首六官,仪表都野,隆替是属㊂(‘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元延明墓志 )[15](2)相工袁天纲谓曰: 君终当位邻台辅,年将九十㊂ 后果如其言㊂(‘旧唐书“卷八十四㊃列传第三十四)[12]以上 三事 台辅 皆指三公宰辅之位, 位邻三事 位邻台辅 即指地位近于宰相㊂位邻 亦常见于佛典,表示僧侣或神佛的修行㊁地位已近于某种程度:(3)南岳从而照心,即复于性获六根清净,位邻乎圣㊂(‘佛祖统记“)[8](4)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㊂(‘翻译名义集“卷六 菩萨别名篇 )[8](5)如普贤行满,位邻尊极,此似则高,信相称似道者,未敢判其高下也㊂(‘金光明经科注“卷一)[8](6)净名所叹菩萨,皆是等觉,位邻妙觉,故云近无等等㊂(‘维摩经无我疏“)[8](7)文殊亦位邻等觉,为佛长子,名法王子也㊂(‘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8](8)诸菩萨同会一处,修对治道,虽位邻补处,不识一人,如是甚深之境,乃至不退㊂(‘大日经义释演密钞“)[8](9)念诵之夕,感大乐萨埵,舒毫发光,以相证验,位邻悉地㊂(‘宋高僧传“卷一)[16]例(3) 位邻乎圣 即修行已近于佛(圣)㊂例(4)释普贤之名, 位邻极圣 亦谓其地位近于佛(极圣)㊂例(5)谓普贤 位邻尊极 , 尊极 亦即佛, 位邻 之义极明㊂例(6) 例(9)中之 等觉㊁妙觉㊁补处㊁悉地 等亦为修行所达到的成果等级,而且皆为佛学修为的极高等级2㊂可见,佛典中的 位邻 一词与俗世文献中的用法完全相同,都是在其后连接表示极高地位或等级的词,表示与之相近㊂因此,对于 得忍 一词,虽然各类辞书包括‘汉语大词典“‘佛学大辞典“等均未收录,但根据上面的考察,我们基本可以推测: 得忍 应该也是佛教修行达到的一种较高等级㊂而其后对佛教我们文献的考察,可以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10)菩萨摩诃萨成就十种法,得忍圆满㊂何等为十?一者,内忍圆满;二者,外忍圆满;三者,法忍圆满;四者,随佛教忍圆满;五者,无分限忍圆满;六者,无分别忍圆满;七者,不待事忍圆满;八者,无恚忍圆满;九者,悲忍圆满;十者,誓愿忍圆满㊂(‘佛说宝雨经“卷二)[8](11)当佛世尊说是法时,威施之等五百长者,应时逮得柔顺法忍㊂从得忍已,神通备具,达知去来㊂(‘佛说菩萨修行经“)[8](12)尔时我于彼佛法中,证得无生法忍㊂从是已后,我为得忍菩萨㊂(‘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二)[8](13)彼五菩萨如是知已,即时获得无生法忍㊂既得忍已,欢喜踊跃,上虚空中㊂(‘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8]可见, 忍 即 忍耐 ,佛家有所谓 三忍 十忍 十四忍 ,例(11)-(13)中之 柔顺法忍 无生法忍 等即 三忍 之一㊂而例(10)中之 十种法 即 十忍 ㊂所谓 得忍 ,即 获得忍耐之心 ,得忍者即成为例(12)之所谓 得忍菩萨 ,为佛家修行的较高境界㊂故此, 位邻得忍 当指修行已到了近于得忍菩萨的极高程度㊂其次,我们也对 俯迹 同凡 二词进行了考察㊂佛典中常常以 迹 指 身 ,有 现迹 垂迹 应迹 等词,均用于表示佛祖现其身于人间㊂ 俯迹 虽辞书未载,然而据文义可知即 俯其身迹 ,也是用于指佛法高深者现身人间:(14)一切种智号悉达多,历尘劫而应生,觐众贤而遍学㊂或复示居外道,或复现作儒林㊂应同类而诱凡,30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6月随异形而化物㊂然后称无上士,号天中天,俯迹娑婆教流沙界㊂(‘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中)[8](15)佛非有上,法界为身,垂形化物,俯迹同人㊂有感即现,无罪乃亲,愚迷永隔,唯凭信因㊂(‘全唐文“卷十 造阿弥陀像记 )[17]例(14)中 娑婆 即佛教所谓 娑婆世界 ,指 尘世 ㊂故所谓 俯迹娑婆 ,即指佛祖现身尘世,点化众生㊂例(15) 俯迹同人 与 垂形化物 对举,其义极明㊂而 同凡 亦即 同人 ,谓 与凡人同 ,即例(14)所谓 应同类而诱凡,随异形而化物 ,指神佛为了点化凡人而亦化为凡人之形:(16)于是同凡现疾,处顺将终,忽谓众人: 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余㊂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 )[17]此例中之 同凡 即指神佛本无所谓生死,但为了教化众生,因而显示病疾㊂至此,我们可以说真正清楚地理解了 位邻得忍,俯迹同凡 的意义㊂全句是指慧皎虽然反对自焚的行为,但是认为: 如果(自焚是因为自焚者的)佛法修为已经达到了接近神佛的程度(位邻得忍),因此现身尘世,感化众生(俯迹同凡),或是为了他人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则这两种情况并不在其讨论范围之列㊂注释:(1)本文简称为‘译注“参考文献:[1]汤用彤.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2]朱恒夫,王学钧,赵益.高僧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3]陈延嘉,王同策,左振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453.[4]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0.[5]徐陵.徐陵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7.[6]董志翘.大唐西域记全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2:734.[7]王孺童.高僧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21.[8]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9]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1.[10]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3.[1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432.[1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78.[13]曹操.魏武帝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77.[14]周一良.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89.[15]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97.[16]赞宁.宋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16.[17]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2013.O nN o t e s o fE x e g e t i c a l E x p l a n a t i o n s o f M e m o i r s o f E m i n e n tM o n k sY O UL i(S c h o o l o fO v e r s e a sE d u c a t i o n,S i c h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g d u610065,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p a p e r e x a m i n e s t h em e a n i n g s o f s o m e d i f f i c u l t p h r a s e s i n M e m o i r s o f E m i n e n tM o n k s.I t s t u d i e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 a n dm i s c o n c e p t i o n s o f t h e s e p h r a s e s b yp r e v i o u s r e s e a r c h e r sa n do f f e r s a c o r r e c t e x p l a n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M e m o i r so f E m i n e n tM o n k s;e x e g e t i c a l e x p l a n a t i o n;q u a n j i;y i n g f e i;s h e f u;w e i l i n;d e r e n;f u j i(责任编辑:赵华责任校对:罗布) 401。
《高僧传》叙事景观探析
5 ・ 9
“ 互见法” ,只是在史传中其主要用做 “ 本传晦之 ,而他传发之” 。到了慧皎笔下则承而有变 ,更多的是 为了避免重复叙事以及相关传记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应证 。三为论 中补叙 。如传文 中叙事传人意犹未尽 ,作 者便会在各科之总论 中再加以强调或补充 。如译经名僧竺法度 ,作者在其本传中已叙述了他诸多与律仪相
并 没 收笔 ,而是补 日 : “ 跋 摩 至京 ,文 帝欲 从受 菩 萨戒 ,会 虏寇 侵疆 ,未及 谘 禀 ,奄 而迁 化 。 以本 意不 初
遂 ,伤恨弥深 ,乃令众僧译 出其遗文……”以文帝 当初欲从其受戒和如今的遗憾婉惜来突显求那跋摩之德 高学优 ,也使文势得以徐徐收束 。二为他传补叙 ,常 以 “ 语见某传”展开 。当传 中所叙人事有所关联时 , 慧 皎便会在此篇中略加点 明,在相关彼篇 中细述其经过缘 由。如卷二 呜摩罗什 中,写到鸠摩罗什之
第 3 卷第 7期 l
V0 _ No7 l 31 .
长春师 范 学院 学报 ( 人文 社会 科学版 )
Junl f hn cu om n esyH maie dSc c n e) ora o a gh n r a U i ri( u n i a oi Si cs C N l v t tsn l a e
用这 些 资料前 ,慧 皎下 了一 番甄别 考 证 的工夫 ,力 求去 粗取 精 、去伪 存真 。对 自己未 能确证 之 事 ,慧 皎往
往日 “ 未详”或者 录而不评。同时,慧皎会对异说或谬误之言加以纠正。虽然在 《 中慧皎谦逊地说 序蜀 自己是 “ 述而无作” ,其实 《 高僧f 中每篇传记都是查 阅了众多史料著作 ,反复斟酌取舍 ,精心整理组
违的言行 ,后又在 ( 译经论》 e ̄ 叙 : “ e l 间有竺法度者 ,自言专执小乘 ,而与三藏乖越。食用铜钵 ,本非 , 律仪所许 ,伏地相向,又是 阡法所无……故为矫异” ,再次强调其人虽然名声在外 ,实则名而不高。
《高僧传》叠音词小析
《高僧传》叠音词小析摘要:《高僧传》是南北朝时期梁·释慧皎所撰写的一部佛教典籍。
书中多处使用了叠音词。
叠音词,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知识对《高僧传》中的叠音词作分析和归类,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僧传》叠音词构词类型叠音词是汉语的一个特色,其使用历史源远流长。
在上古典籍《诗经》中就有大量运用,到了中古,带有较多口语色彩的佛教典籍《高僧传》中也多处使用了叠音词。
古人把它们叫“重言”或“复字”。
《尔雅》中的“释训”就是对叠音词的针对性研究。
不过,古人的研究仅是停留在解释词义的层面,并未对其内部构成进行分析。
清人邵晋涵在《尔雅正义》中讲:“单举其文,与重语同义者,如肃肃,敬也:丕丕,大也。
只言肃、丕,亦为敬也,大也;有单举其文,与重语异义者,如坎坎,喜也;居居,恶也。
只言坎,只言居,则非喜非恶也。
”依据构成叠音词的单字和词义的关系类型把叠音词分为两大类。
本文结合现代语言学知识对《高僧传》中的叠音词做更细致的分析、分类。
一、叠音词的构词类型分类(一)叠音合成词,即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叠音词。
这种类型的叠音词由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语素构成。
叠音词的单字与整个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
这种类型的叠音词根据其单字再细分,在《高僧传》中共有三十六例。
如:(1)英英:郄超图写其形,支遁著铭赞曰:“英英上人,识通理清。
朗质玉莹,德音兰馨。
”(《高僧传卷第四晋敦煌于道邃》)英:德才超群的人。
宋·刘过《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
”英英:俊美而有才华。
晋·潘岳《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隽。
”(2)恢恢、洋洋:恢恢六和,成吉祥之宅,洋洋大晋,为元亨之宇。
(《卷第四·晋剡沃洲山支遁》)恢:弘大;宽广。
《荀子·非十二子》:“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
”《周书·李远传》:“幼有器局,志度恢然。
”恢恢:宽阔广大貌。
高僧传
略论《高僧传》的历史价值南朝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凡十四卷,全书收载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至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453年间257位高僧的传记(另附见者达274人)。
在慧皎以前,虽已有多种僧传,但慧皎是在广泛收集当时已有僧传,加以批判吸收,又参阅大量史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立的原则写成此书的。
他在自序中道:“辄搜检杂录数十家,及晋、宋、齐、梁春秋书史,秦、赵、燕、凉荒朝伪历,地理杂篇,孤文片记。
并博谘古老,广访先达,校其有无,取其同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书撰写时所参考的史籍就有20多种,且这些史书后来大多已经亡佚。
因此它不仅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六朝史的必备参考资料。
关于此书的史学价值,清代孙星衍曾有评价:“慧皎《高僧传》,《四库全书》未及收。
余读释藏于金陵瓦官寺见之,顷官安德,借录此本。
僧人事迹,率多文人粉饰,然六朝士夫,无所自存,遁入释道,故多通品,辞理可观,且足资考史,地方古迹亦可借证,实为有用之书。
”就佛教研究而言,慧皎所传主要是中国境内和外来中国两方面的高僧,归结为中国佛教史。
但他常常以极简练的笔墨,述流溯源,使人们对中国佛教史有更完整的认识。
如“明律”,从佛陀涅前就制律以防非述起,叙迦叶时优波离诵出最早戒律,再述在印度佛教史上对律的分歧,言明本应一律的“律藏”之异本,再论述东传译律的过程。
初看印度律学发展不属中国佛学史范围,可以不论。
慧皎如此,一方面固然与其精通律学有关,另一方面也有其特识。
戒律如法,不当有别本歧法,但事实上中国先后翻译的律藏相异不小,其因即在于印度律学先后有异,流入中国就有不少版本流派,不溯其之源难明其流。
慧皎依据当时所能得到的史料,补其导因,顿释常人之疑,也可补充印度佛教史。
其他如“习禅”等等,都有如此同时,《高僧传》是较早的与佛教有关的中土文献,受汉译佛典口语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少词语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因此也是研究汉语史的极可宝贵的语料。
《高僧传》语气副词研究
恐或、宁 2、将、差可、应、信 2、颇、如似、似如、
(4)罗阅惊叹曰:“希有希有,将非菩萨往化耶?”
44
似若、宛然、犹似、犹若、犹如、依然、依稀、但、 (卷三·宋京兆释智猛)
大略、容或。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例(3)中“何忽”可
4. 表否定、疑问语气 :未尝、勿、无、未 ;不应、 译为“没想到”,表示惊讶、出乎意料的语气。其他
猥 ;可 3、但 2。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各类语气副词用分号之处,
2. 语气副词出现在谓语之前 第一,语气副词出现在动词谓语前
是为了有一个历时的区分,分号前、后分别是已经出
(5)谶哭而葬之,王怒,欲诛谶,谶曰 :“王以
现于上古文献和出现于中古文献的语气副词,这一分 法故杀之,我以亲而葬之,并不违大义,何为见怒?”
言接触的语料中处于汉译佛经和中土原创佛教文献的 子语类》中的语气副词进行了分类研究。目前对《高
过渡阶段,因此,其所用语言应当同时受到梵汉两种 僧传》中的语气副词进行专门研究的似乎还没有先例。
语言的影响,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等方面。 有鉴于此,本文拟以《高僧传》中的语气副词为主要
正如董志翘(2004)指出的 :“《高僧传》是较早的与 研究对象,探究《高僧传》中语气副词的分类特点、
特而重要的地位。《高僧传》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 范围等方面并未达成共识。不过,前辈学者除了在某
的一部传记体例的中土佛教文献,它是南北朝时期梁 一时期或专书的副词研究中提到语气副词外,对专书
代会稽嘉祥寺释慧皎所著的一部僧人传记。作为一部 的语气副词进行专题研究的并不多见。例如,贺菊玲
由中土佛教徒撰写的僧人传记,《高僧传》在梵汉语 (2001)和姚晓霞(2008)分别针对《世说新语》《朱
《高僧传》梦的梳理与文学解析
作者: 耿朝晖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
页码: 111-11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高僧传》;梦文化;梦的类型;文学性
摘要:�高僧传》延续了《左传》、《史记》以来的"记梦"传统,对梦文化及梦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书中所述帝王、传主、他人等不同类型之梦,展露出特定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心理,印证着中土与佛教两种文化的共生互融。
书中诸梦虽有区别,但其要义都在宣扬佛教义理,沟通现实与超验世界,而不同类型的梦境描写也在审美、情节及题材方面丰富了《高僧传》的文学性特征。
《高僧传》校点辨疑
:
” 。
《
北史 岐泾宁
虽 有 山 河之 固 土 地 褊 狭 不 如 邺 请 迁 都
, ,
”
。
全唐 文 》 卷 二 百 六 十
一
《
四 州 八 马 坊 颂碑 》
“
:
且保 乐 者 隋 石 门 马 坊 也
, ,
。
其 旧 制 褊 狭 多 历年所 棟 折榱摧 聩墙 填
,
堑
。
甘 露先 置 在 九 成 苑 外 土 良 荐 美 不 迨 苑 中
、
、
。
《
水经注
漯 馀水 》
:
古 籍 研究
“
卷
下
山 岫 层 深 侧道 褊 狭 林 鄣 邃 险
,
,
,
路才 容 轨
,
” 。
《
北齐书
,
帝纪
,
神 武下 》
,
“
:
初 神 武 白 京师
,
将 北 以 为 洛 阳 久 经 丧乱 王 气 衰 尽 虽 有 山 河 之 固 土 地 褊 狭 不 如 邺 请 迁 都 齐本 纪 上》
《
高僧 传 校点 辨 疑
》
程亚恒
释慧 皎 撰 《 高 僧 传 》 次 印 刷新 本
。
梁
月
一
书 由 汤用 彤校 注 汤
、
一
玄整理
,
目
前 中 华 书局 已 有
一
年
些
第
前修 时 贤 曾 对该 书 点 校疏 漏 之处 多 有 论述 然 此新 本依 然 存 在
,
令人 费 解 之处 疑 其 化误 故 于此 提 出 浅 见 以 就 教于 方 家与 同 行
《高僧传》校点指误
亦兆
,
自
陈思
。
始著
。
《
太子 颂 》 及
,
《
映颂 》 等
,
因 为 之制 声
,
。
吐纳 抑 扬
。
,
今之皇 皇顾 惟
盖 其 风 烈也
其 后 居 士 支谦
亦 传 梦呗 三 契
。
皆 湮没 而 不 存
一
,
世有 共
章
洹》
,
唯康僧 会所造 《 泥 洹 》 梵 呗 于今 尚 传 即 敬谒 契 文 出 双卷 《 泥 故 曰 泥 洹 呗 也 爰 至 晋 世 有 高 座 法 师 初传 觅 历 今之 行 地 印 文 即 其 法也 籥 公 所 造 六 言
(
;
,
从最后
”
一
句 话 来看
”
,
,
、
共议
“
、
敬
大 慈哀 愍
《(
、
面如 满月 均是佛 曲 名
尸 梨蜜 传 》 均 云 蜜
《
“
,
应加 书 名 号
“
,
“
,
尚传
,
下 应 改 为 逗号
《
。
本 书卷
《
祐录 》
觅历
”
卷十三 师集
代表
■
帛
)
授 弟 子 觅历 髙 声梵 呗
觅历
”
传 响 于今
(
祐录 》 卷十 二 引
,
《
,
,
宣 扬其 教 义 的 经典 被称 为 大乘 经
,
、
小 乘经
(
、
,
它们
、
律 是 所谓 的 三 藏 经 律 论 两例 中 之 指佛 所制 定 的 戒律 它 也 不 是 书 名 佛 教 基本 戒 律 分为 五 部 所 以 说 诸部耻 尼 善 大 乘经 兼 明 数 论 卷十 四 序 录 的 书 名 号 均 应 去 掉 卷 七 释道 温 页 弘赞 页 不 把 大乘 经 比尼 当 作 书名 出 家精 是 另 毗 尼 则 禁 行清 洁 中的
读《宋高僧传》校点本札记
作者: 王绍峰;曹祝兵
作者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出版物刊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4-4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宋高僧传;校勘;补正
摘要:1987年中华书局版范祥雍先生点校的《宋高僧传》,以碛砂藏经为底本,参校了江北刻经处刻本(即扬州刻本)及日本大正藏经本,为《宋高僧传》的利用和流布,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以今天的汉语标点规范来看,仍有个别错讹之处。
文章罗列了39处标点以及文字校正的不足,另附存疑二例,希图对《宋高僧传》的校勘能有所裨益。
_高僧传_梦的梳理与文学解析_耿朝晖
2010年第4期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7月N o.4,2010Q i n g h a i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J u l y,2010《高僧传》梦的梳理与文学解析耿朝晖 【摘要】 《高僧传》延续了《左传》、《史记》以来的“记梦”传统,对梦文化及梦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书中所述帝王、传主、他人等不同类型之梦,展露出特定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心理,印证着中土与佛教两种文化的共生互融。
书中诸梦虽有区别,但其要义都在宣扬佛教义理,沟通现实与超验世界,而不同类型的梦境描写也在审美、情节及题材方面丰富了《高僧传》的文学性特征。
【关键词】 《高僧传》;梦文化;梦的类型;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0)04—0111—05 《高僧传》是中国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僧人传记作品,它遵循了自《左传》、《史记》以来的记梦传统,忠实地记录了出现在传主生活中的寓意不同的梦。
全书记记载了257位僧人的正传,旁见附出者有239位,其中约有33篇记述了45则梦,而梦一字的出现与被提及也多达70余次,即在全书中有将近十分之一的传记里提到或记述了梦。
书中梦的描写和阐释,突显出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于梦的认识上的契合处,即在对梦的重视、解析与笃信,以及认为梦有神圣的启示作用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由此显示出作为异质文化的印度佛教,在初入中土时寻求共同文化心理土壤以求传播发展的适应力。
而从传记作品自身角度考察,《高僧传》中“梦”的描写,在显露出独立的文学性特征之余,也对其后梦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梦文化与《高僧传》古人对于梦的认识不尽统一,常常是科学性与想象性阐释并存,甚至带有一定的宗教和神话色彩。
种种关于梦的解释实质是一定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展露,反映出特定民族及群体对具体现象的思维定势,在丰富人类文化整体构成之余,也生成了其自身的言说范式与概念体系,成就了梦文化的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 成 一 个 句 子 , “ 而 逊 左 右 常 白 日见 鬼 神 以 剑 即 既
注 《 僧 传 》1 9 高 9 7年 第 三 次 印 刷 本 的 相 关 标 点 提 出
几 点商榷 意 见 , 求 教 于方家 。 以
一
击 逊 ”。另 外 , 击 逊 ” , 号 应 改 为 句 号 。 因 为 后 “ 后 逗
年 , 华 书 局 出版 了 我 国 佛 学 研 究 权 威 学 者 汤 用 彤 中
( 3)谶 哭 而 葬 之 , 怒 欲 诛 谶 。 ( 二 《 河 西 王 卷 晋
昙 无 谶 》, 7 页 ) 第 6 按 : “ 怒 ” 应 加逗 号 , 句子层 次更 清晰 。 在 王 后 使
( 4) 既 而 逊 左 右 , 白 日 见 鬼 神 , 剑 击 逊 , 常 以 至
、
断 旬 失 当
( ) 什 曰: 1 “不 可 在 此 , 见 狼 狈 , 徙 军 陇 必 宜
上 。 卷 二 《 长 安 鸠 摩 罗 什 》, 5 ”( 晋 第 0页 )
按 : 不 可 在 此 , 见 狼 狈 ” 宜 断 为 “ 可 。 在 “ 必 不 此 必 见 狼 狈 ” 此 句 是 吕光 要 把 军 队 安 排 在 山 脚 宿 。
标 点 提 出 了商 榷 意 见 。
关 键 词 : 高 僧 传 》 标 点 ; 榷 《 ; 商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H19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0 0 0 0 1 0 1 4 7 2 1 )2— 0 3— 4
Qu r n t eP n t ain o a sn h a e y o h u cu t f o e g Z u n o G
面 两 句 讲 的 不 再 是 同 一 件 事 了 。 改 作 : 而 逊 左 右 既 常 白 日见 鬼 神 以 剑 击 逊 。 至 四 月 , 寝 疾 而 亡 。 逊 ( 5) 唯 显 独 留 , 贼 日 : 若 欲 须 谷 , 意 所 取 , 语 “ 随 但君 等昔不布 施 , 致 饥 贫今 复 夺 人 , 来 世 弥甚 , 故 恐
i 9 n 1 97.
Ke r y wo ds: Gaoe g Zh n;p cuain;dic s s n ua un t to s us
南 朝 梁 释 慧 皎 所 撰 的 《高 僧 传 》 研 究 六 朝 语 是
言 、 学 、 教 史 和 中 外 交 通 史 的 珍 贵 材 料 。 19 文 佛 92
Ju 2 1 u ..0 0
V 1 2 No 2 o. 6 .
《 僧 》 点 献 疑 高 传 标
詹舒
(四 川 外 语 学 院 研 究 生 部 , 庆 重 4 0 31 0 0 )
提
要 : “ 句 失 当” “ 从 断 和 断句 无 误 , 标 点 失 当” 个 方 面 对 中华 书 局 汤 注 《 僧 传 》 9 7年 第 三次 印刷 本 的 相 关 但 两 高 19
21年 6 00 月 四 d终学玩 学掘 ( - 哲社 j 缒) 第2卷 第2 6 期 Jun l f i u nIt ai a Su i nvri Sca S i c dt n o ra o Sc a e t n l tde U i sy( oi c neE io ) h n r o n s e t l e i
u p n ta db t m r e t p n t n ”b sd o a s g Z u n ( r d )p bi e yZ o g u u l hn o s n u c t u i p o r ne u e o s ae nC o n h a 3d E . u l h d b h n h aP bi igH ue u e p i r i e s s
有要 强调 主语 , 以不 宜单 独 成 句 , 应 主 谓 完整 , 所 而
很 多 非 常 中 肯 的 看 法 。 前 辈 时 贤 的 研 究 成 果 为 渎
者 理解 原 书做 出 了 重要 贡献 , 经 过 我 们 的研 读 , 但 发 现 仍 然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本 文 试 从 “ 句 失 当 ”和 断 “ 句 无 误 , 标 点 失 当 ”两 个 角 度 , 中 华 书 局 汤 断 但 对
先 生 校 注 的 《 僧 传 》, 书 的 出 版 为 广 大 读 者 提 供 高 该 了 莫 大 的 方 便 。但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中 有 些 标 点 断 书 句 值 得 商 榷 。 对 此 , 维 辉 、 志 翘 、 志 嵩 、 卫 汪 董 帅 许 东 、 东 、 金 华 、 飘 等 学 者 已 撰 文 商 兑 , 出 了 王 鲍 刘 提
贫 道 预 为君 忧 耳 。 卷 三 《 江 陵 辛 寺 释 法 显 》, ”( 宋 第
ZHAN hM l n S —a
Ab ta t h satce b i g b u n a g a l p n o emso i r p rr a ig u p n t ae ’a d “ r p rra ig s r c :T i r l r sa o ta ru b eo ii n i tr f“ mp o e e d n n u cu t d’ n p o e e d n i n n
页 )
四 月 , 寝 疾 而 亡 。 ( 二 《 河 西 昙 无 谶 》, 7 逊 卷 晋 第 9 按 : 志翘 (9 9 将 此句 断 为 “ 而逊 左 右 , 董 19 ) 既 常 白 日见 鬼 神 以 剑 击 逊 ” 本 文 认 为 , 左 右 ” 沮 渠 。 “ 指 蒙 逊 身 边 的 人 , 逊 左 右 ” 句 子 主 语 , 此 处 并 没 “ 为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