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中的三道互联网鸿沟_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

合集下载

知沟现象案例

知沟现象案例

知沟现象案例
知沟现象案例有很多,以下提供部分相关案例:
1.数字鸿沟:互联网时代是否存在数字鸿沟。

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入网络并获取信息。

然而,数
字鸿沟仍然存在,即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入互联网
或无法充分受益于互联网信息。

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和
一些贫困地区尤为明显,导致这些地区的人们无法获取必
要的信息和服务,从而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和社会不平等。

2.教育资源不平等: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了人类社会,
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深深的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回
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了17岁,她的智力才
达到3岁儿童的水准。

这个案例表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分配会导致个体在接受教育时面临不同的起点和机会,从
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媒体报道的知沟:梅梅和何飞是两个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女
孩,梅梅家庭条件优越,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能够通
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

而何飞家庭条件较差,从小
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也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媒体。

当媒体
报道了一些事件时,梅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并理解事件背
景,而何飞则很难获取这些信息。

这导致了梅梅和何飞在
认知上的差距,这种现象被称为“媒体报道的知沟”。

综上所述,知沟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和层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加强教育公平、促进信息传播的普及和便利性、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等。

2023年中南大学考研真题参考:谈谈你对数字鸿沟现象的看法

2023年中南大学考研真题参考:谈谈你对数字鸿沟现象的看法

2023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参考业务课名称:公共管理专业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谈谈你对数字鸿沟现象的看法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

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一边,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

造成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不平衡是造成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根本原因。

(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是造成一个国家内部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

(三)其它一些社会因素也对数字鸿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社会因素包括:(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

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3)社交范围的差异。

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的知识的过程越加速。

(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因素。

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物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体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阶层。

填平“数字鸿沟”的中国行动:(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落实,理性消除数字鸿沟要理性消除数字鸿沟,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科研和开发。

陈艳红.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

陈艳红.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

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02级博士研究生陈艳红(六)贯彻实施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原则5电子签名法6明确规定了电子文件的发出时间与收到时间、发送地点与接收地点,这是影响电子文件法律效力较为重要的因素,必须准确地收集。

这就要求档案人员不仅进行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保管与利用,对于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传输等环节也要加以重视,贯彻实施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原则,才能保障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

四、结论5电子签名法6的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0已正式诞生。

随着这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电子签名将获得与传统手写签名和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5电子签名法6的出台,将引起金融、商务、税务网上交易和处理的革命,加快在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流转,必将对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研究5电子签名法6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分析了5电子签名法6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若干影响,认为应将电子签名与签名过程中使用的制作与验证数据均纳入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将电子签名认证证书与认证机构的相关信息看做电子签名的背景信息,也纳入到收集范围,并指出档案部门相应的应对措施。

注释: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º电子签名法获通过,保障电子交易安全。

/g/20040829/ 1143983403.shtm l»刘国华,李泽锋:5档案管理学6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

(郑州市,邮编:450005)(责任编辑孙淑扬)数字鸿沟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如今,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广泛关注,来自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众多学者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试图利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和揭示。

目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学界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立足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特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综述

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综述

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互联网的普及,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数字鸿沟,即信息鸿沟,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在接触、使用和理解信息技术及信息内容方面的差距。

这种差距可能导致信息获取的不平等,进而影响到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文旨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数字鸿沟研究的历程,包括其内涵定义、表现维度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首先探讨数字鸿沟的内涵,从不同学科和研究视角出发,解析其深层含义和演变过程。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数字鸿沟的表现维度,包括技术接入鸿沟、使用技能鸿沟、信息内容鸿沟等,以及这些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综述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回顾和梳理数字鸿沟研究的历程,本文旨在加深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解,为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鸿沟问题逐渐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数字鸿沟的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

在国内方面,研究数字鸿沟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数字鸿沟概念的界定和度量方法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数字鸿沟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缩小数字鸿沟。

近年来,国内研究还涉及到了数字鸿沟与教育公平、城乡差距、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关系。

在国际方面,数字鸿沟研究起步较早,涉及领域广泛。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的差距,后期则逐渐扩展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国际研究不仅关注数字鸿沟的现状和趋势,还深入探讨了数字鸿沟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缩小数字鸿沟的策略和措施。

第三道数字鸿沟_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第三道数字鸿沟_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韦路张明新内容提要此前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皆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上,即所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

对数字鸿沟的这两个维度的研究,的确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数字技术的分布和应用不平等的社会景象。

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上的鸿沟,是否导致了人们知识上的鸿沟,却被研究者们忽略了;在当今信息社会,这直接关涉到个人与社区的生存和发展。

考虑到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鸿沟对社会的影响往往被研究者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从未被纳入到相关研究设计中这一事实,本研究假设:(1)由互联网的接入差异可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2)由人们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3)互联网使用比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

对一个在美国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再分析,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上述三个假设。

本研究的发现为/数字技术的分布和使用的不公带来了不利的社会影响0这一论断提供了经验证据,譬如,知识沟便是这种负面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互联网接入而言,互联网使用对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有更大影响。

因此,在互联网接入日渐普及的今天,有关政策应对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予以更多关注。

此外,就传播理论而言,知识沟一方面可被视为是数字鸿沟研究的一个方向,是一个介于接入沟、使用沟和其他社会不公之间的中间变量;另一方面,借助于对数字鸿沟的研究,知识沟研究亦有了不断发展的潜能,在各种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中,新媒介技术成为一个显著影响和型塑知识沟的变量。

在这样的意义上,可将数字鸿沟理论与知识沟理论贯通起来。

一、引言作为一个比喻,/数字鸿沟0(digital divide)使人们有机会认识到技术富有者和技术贫穷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

在过去的10年中,不论在学术界还是业界,这一概念十分流行;它成功地将这一不平等的议题引入社会、政治与学术领域的讨论之中,成为社会政策甚至政治主张中的一种关怀(金兼斌,2003)。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篇一」有44人利弊都知道清楚,占样本空间的100%。

四、结论与建议4.1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问卷调查及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访谈,分析得出:4.1.1女生、男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

4.1.2在网络依赖程度上,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是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大四年级有所降低。

而不同年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是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大一与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大二与大三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大二与大四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三与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4.1.3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关系上,两者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4.1.4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网络关系功能、网络娱乐功能和信息收集功能。

以此为据,把网络依赖分为网络关系功能依赖、网络娱乐功能依赖和信息收集功能依赖。

网络依赖程度得分高的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娱乐功能。

而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使用比较均衡。

4.2 建议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问卷调查、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访谈,以及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4.2.1针对女生、男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女生对网络依赖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的这一结论。

我们应当及时加强对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预防,对女大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进行多方面教育和引导,以从女大学生自身形成健康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防止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向更严重的情况发展。

4.2.2对于各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各年级间不同的差异性程度,我们认为虽然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其与大三年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因此总的来说从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发展仍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数字鸿沟在中国的具体例子

数字鸿沟在中国的具体例子

数字鸿沟在中国的具体例子
数字鸿沟现象是指由于数字技术的不平等普及而导致的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数字技术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数字差距。

在中国,数字鸿沟问题也普遍存在,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1. 儿童教育资源不均:儿童可获得的教育资源受到地区分配不均和城乡差异的影响,如有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 医疗健康资源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和医生数量都明显不足。

3. 网络安全意识差异:一些人对于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容易受到网络诈骗和网络攻击。

4. 数字化生产条件差:有些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数字化生产条件,如网络、电脑和软件等,导致农民生产生活不便。

5. 数字化政务能力差异: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政务能力与经费存在不足,无法支持数字化的政务服务。

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精选资料

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精选资料

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一、电子政务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的使用。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一些国家开始推行行政事务的计算机化。

“电子政务”(E―government)的概念由美国克林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

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电子政务得以迅猛发展。

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可以改革行政程序,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资源优势,使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得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可以满足社会对政府管理和服务透明度的需求,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和透明。

我国的电子政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我国先后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政府上网工程”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并确定了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以上政府的网站建设取得明显成绩,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全面展现电子政务建设成果的主要窗口。

二、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也称为“信息鸿沟”、“数码鸿沟”或“电子鸿沟”等。

我国学者胡鞍钢认为:“数字鸿沟”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

在政府提供电子政务服务的过程中,不同的服务对象由于经济水平、教育文化背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享用电子政务的“数字鸿沟”。

(一)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千万的省(市)共有19个。

互联网鸿沟形成机制的代际差异--70 后80 后90 后互联网参与实证研究

互联网鸿沟形成机制的代际差异--70 后80 后90 后互联网参与实证研究

互联网鸿沟形成机制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互联网参与实证研究赵联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 要]互联网鸿沟存在于接入、技能和应用等三个层面。

“70后”“80后”“90后”群体内部在三个层面的互联网鸿沟形成机制方面存在着代际差异。

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在第一道互联网鸿沟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培训、日常上网活动对第二道互联网鸿沟形成过程的影响逐渐加大,性别对第二道互联网鸿沟的影响减弱;个体的互联网相关技能掌握对第三道互联网鸿沟来说是重要影响因素。

代际群体在互联网基础应用方面的差异逐渐消弭,90后在网络自我互动和网络学习方面的参与显著领先,而80后则在网络表达、网络生活助手和网络学习方面的参与显著领先。

[关键词]互联网鸿沟;参与行为;代际差异[中图分类号] D4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9)01-0109-07一、研究的缘起互联网鸿沟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或社会群体之间在接触和应用互联网方面存在的差距。

既有研究认为,互联网鸿沟至少存在于三个层面,它们分别是接入、技能和应用。

其中,接入是指人们是否能够接入互联网,包括是否拥有电脑或其他上网设备,是否能够拥有和使用接入互联网的端口,等等;技能是指人们掌握各种操作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能力,比如说掌握电脑的基本应用、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使用网络浏览器、收发邮件,等等;而应用则是指人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比如说通过网络找工作、扩大交往乃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1] [2] [3] [4]近来有关研究指出,互联网鸿沟是理解当代社会不平等的重要维度;基于互联网鸿沟产生的社会不平等和既存的社会不平等格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它能够强化既有的社会不平等机制,但另一方面也有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

[5][收稿日期] 2018-12-02[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后、80后、90后代际文化差异与网路参与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SH034。

大学生网络热梗调查情况

大学生网络热梗调查情况
大学生网络热梗调 查情况
-
1 大学生对网络热梗的认知程度 2 网络热梗的传播渠道
3 大学生对网络热梗的态度
4 网络热梗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5 大学生使用网络热梗的频率
6 总结与建议
大学生网络热梗调查情况
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 热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正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
习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PART 5
大学生使用网络热梗的频率
大学生使用网络热梗的频率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会在日常生 活中适度使用网络热梗
其中,每周使用1-3次的学生最多, 占到了总人数的40%左右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几乎每 天都会使用网络热梗,这部分学生 主要集中在95后和00后
而仍有约10%的学生表示自己从不 使用网络热梗
2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热 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近期进 行了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热梗
的调查
3
以下是调查的主要发现
PART 1
大学生对网络热梗的认知程 度
大学生对网络热梗的认知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热 梗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
x
接触到网络热梗,并能够理解其含义
社交媒体和平台方应加强监管力度
避免传播低俗、暴力的内容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
THANKS
同时,有约30%的学生表示虽然听说过一些 网络热梗,但对其含义不太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约10%的学生表示从未 听说过网络热梗
PART 2
网络热梗的传播渠道
网络热梗的传播渠道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 平台和聊天工具等渠道接触到网络热梗。其中, 微信、微博和抖音是最主要的三大传播平台。 学生们在刷微博、看短视频或是与朋友聊天时, 最容易接触到这些网络热梗。此外,也有部分 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或是与同学交流时,也会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影响调查与分析-精选文档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影响调查与分析-精选文档

“互联网 +”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影响调查与分析当下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原著居民,他们是互联网忠实的拥护者和守护者。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给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使大学生的思维从单向性转变为发散性,扩大视野,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校安全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为能更准确把握、了解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哪些不良影响,以便找寻到有效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7 年 4 月,笔者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围绕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网络问卷星在线调查方式做了抽样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回收了242 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 181 人,占 74.79%;大二, 42 人,占 17.36%;大三, 19 人,占 7.85%。

本文拟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做详细、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一)积极影响。

笔者对回收的 242 份问卷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1.学习的积极影响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快速查询资料,增加知识信息储备量,扩大知识面提供了便利。

比如,在问及“你上网主要做什么?”(多选题)这个问题时,有 66.12%的学生选择“查阅相关的资料”;30.12%的学生选择“看新闻” ;13.76%的学生选择“通过在线云终端观看国际或国内知名院校教师上公开课,以扩大知识面”。

在问及“互联网对你的学习主要有哪些积极影响?”这个问题时,47.15%的学生选择“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17.16%的学生选择“获取网上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

互联网+_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方式创新性研究

互联网+_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方式创新性研究

公关论坛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方式创新性研究文/陈志杰摘要:“互联网+”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对社会各界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职业院校的招生和晋升工作也发生重大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它既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要解决现实问题。

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招生工作的现状,才能顺利开展招生工作。

网络推广可以突破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的传统被动局面,让学生主动接收广告信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采用多媒体方式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沉浸感,让他们有存在感,直观地体验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方式创新引言网络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便利性,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同时也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

通过将流行文化融入网络媒体的宣传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高招生效果,以更好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一、传统的招生宣传模式(一)纸质刊物大多数大学最常用的招生方法是通过印刷出版物。

这种宣传工具的优点是内容丰富直观,而且由学校老师分发,让潜在学生的家长有更多的时间询问。

然而,印刷出版物的一个缺点是,它们的发行时间和范围相对有限,如果学生或家长收到出版物但没有立即感兴趣,他们可能会随意丢弃,从而造成浪费。

(二)现场咨询现场咨询是学生面对面向老师提问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向老师寻求建议,并对学校有更详细、更全面的了解。

然而,一个缺点是,大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而且高度依赖时间和空间。

(三)电话咨询电话咨询即考生或家长通过学校公布的官方电话进行咨询,这样既可以对学校的情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又可以快速地进行。

不足之处就是无法对这所大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在咨询高峰时,常常会接到无法接听的电话 。

二、高职学校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利用网络媒体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提升招生宣传的精准度网络信息时效性和不确定性,给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大学生信息公正教育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12_所本科高校的调查数据

大学生信息公正教育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12_所本科高校的调查数据
3. 2. 1 做好系统设计与长远规划
信息公正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
系统思维协同推进信息治理及大学生信息公正培育。
因此,要强化高校信息治理体系建设,特别是大学生
信息公正培育的系统设计和长远规划, 完善内容体
系,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渠道平台,逐步完善高校信息
公正培育长效机制。 要充分整合高校内部有关职能
正教育实施与效果、信息不公现象与信息维权、信息
公正要素及其标准的认知。
问卷调查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调查方式。 调查
时间为 2023 年 3 月 20 日—4 月 20 日,共回收有效调
查问卷表 1 061 份。 本次调查共涉及南 京 市、 无 锡
市、苏州市、常州市和镇江市 12 所本科高校。
2 数据分析
正不仅指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益调节,还包括与
之相应的信息政治地位、信息生态文化、信息素养教
育、信息文化服务和信息社会福利等。 从目前的研究
来看,学界对信息公正的研究聚焦在信息资源分配
公正。
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信
息资源,大学生是信息资源使用的重要群体,开展大
学生信息公正认知研究意义重大,既可以进一步丰富
5. 09%、3. 02%、2. 36%、1. 23%。 因此,有效样本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
2. 2 信息公正制度执行及效果的认知
调查发现,有 87. 09% 的大学生认为信息公开制
度对高校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所在高校信息公
开的程序和途径的了解情况调查中,仅有 9. 57%的大
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一定了解的占 38. 45%,不了解
程序公正、内容公正和标准公正是信息公正的 6 个核
心 要 素, 占 比 分 别 为 90. 39%、 86. 24%、 80. 02%、

芜湖高校大学生“互联网+”观调查分析

芜湖高校大学生“互联网+”观调查分析

芜湖高校大学生“互联网+”观调查分析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更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芜湖高校的大学生们对“互联网+”的观点和看法又是如何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调查结果吧。

一、调查对象我们选择了芜湖市几所大学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总共有200名大学生参与了我们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内容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

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互联网+”概念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相关业务和应用的了解情况。

3. 对“互联网+”的态度和看法。

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和看法,包括其对“互联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意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1. 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有近60%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和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也有约40%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较为模糊。

这表明虽然“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在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不足。

2. 对“互联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在线购物、移动支付、网约车等。

移动支付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使用方式,有接近80%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支付。

在对“互联网+”的态度和看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持积极态度。

大约70%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带来便利和效率的提升,约20%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约10%的大学生持消极态度,认为“互联网+”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四、调查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芜湖高校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积极,对其相关产品和服务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但在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互联网接触与政治知识鸿沟——以大学生为例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接触与政治知识鸿沟——以大学生为例的实证研究

是影O n个人介入公共事务、 l i 实现参与 的重要变量。 根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N I) C N C发布 的第 2 5次《 中
有的差距 , 还应该考察不同人群在使用信息技术上 的差别口 。
媒介接入 方面 的差异 , 即第一级 数字鸿沟往往影 响到人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 》 ,截至 2 0 0 9年 1 2月 3 1日, 们 知 识 的 获 取 [ 这 体 现 在 人 们 是 否 拥 有 电脑 和 使 用 互 联 网 3 1 , 我 国网民数量 已经达 到 38 4亿人 , 普及 率达 到 2 .%, 89 并且 方 面 。 放 到 政 治 传 播 领 域 , 即其 拥 有 或缺 乏 的 差 异 往 往 造 成
网络 的群 体 中 占据 最 大 比 例 , 2 .%。其 中 , 于 大 学 生 而 达 88 对
随着 新 媒体 技 术 的 发 展 , 联 网 在 现 实生 活 中 扮 演 着 越 言 , 学 校 园 网络 为 学 生 上 网 创 造 了 良好 的 条 件 , 学 生 是 互 大 大 来 越 重 要 的 角 色 , 发 展 为继 报 纸 、 播 、 并 广 电视 之后 的 第 四大 同龄 人 中 知 识 水 准 最 高 的 群 体 , 已成 为 当 今 网络 使 用 的 主
向。 从厦 门 P X项 目、 西藏 事件 、 躲猫猫事件、 邓玉娇事件等可 用 (s ) u e 两层面 , 接入层面涉及 电脑 的拥 有、 互联 网的采纳 等
以看 出 , 互联 网使 得 信 息 相 对 澄 明和 真 相 无 法 掩 盖 , 网 络 信息基础设施 方面 , 在 而使用层面则涉 及使用的质量 与效 率上
大学生 网络接 触的差异对其政治知识水平的影响 , 这种影响是 由于网络接入 时间、 互联 网使 用与依 赖以及 网络 日常 内容偏好方 面的差异 而形成的。本 次研 究发现 , 大学生的 日常网络使 用以及依赖都有 利于大学生政治知识的增长 ,偏好政 治类信 . 内容 的大学生具有更 多的政 g -

高校图书馆之间三道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高校图书馆之间三道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高校图书馆之间三道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以江苏省部分高校为例的纵向实证研究□燕姣云摘要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接入情况及参考咨询馆员的组成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之间存在较大的电子资源接入沟和使用沟,进一步影响了高校之间的知识沟。

进而提出要缩小信息时代的三道数字鸿沟——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高校图书馆应该多方参与图书馆联盟,加强人员培训,构建“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鸿沟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The Causes and Response Measures of Three DigitalDivides amonge University Libraries——A Vertical Empirical Study of Some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Yan Jiaoyun(Librar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anyungang 222005, China)Abatract: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electronic resources access and the reference librarians composition of par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carry out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out that greater electronic resources access divide and its use divide exist among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further affect the knowledge divide of the universities. Then, this paper puts forword that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libray union,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nstruct “learning organization”, to narrow three digital divides of information age, namly, access divide, use divide divide and knowledge divide.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divide; access divide; use divide; knowledge divide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及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数字鸿沟便成为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问题,成为一种“社会状态”,进而上升至“社会后果”和“社会问题”[1]。

高职院校大学生数字素养鸿沟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数字素养鸿沟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数字素养鸿沟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王筠榕陈玉婷林小敏吴俊毅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1年第12期摘要:信息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调研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数字素养鸿沟”现象,包括信息化技能应用的滞后、网络信息来源局限、信息化应用示范的氛围不浓厚等。

教育者需要深化对“数字素养鸿沟”现象的认识,重视引导学生构建高质量的信息媒介生态圈,重视农村生源学生信息技能的提升,重视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能力和积极示范意识的提升,重视应用信息時代的教育教学设计理念和学习理论。

关键词:数字素养鸿沟; 高职院校; 信息素养能力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2-099-0021.数字鸿沟与数字素养鸿沟1.1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1世纪90年代的美国远程通信与信息管理局发布的《网络时代的落后者:定义数字鸿沟》的系列报告中:“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这种差异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问题,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信息社会的体现。

1.2数字素养鸿沟“数字素养鸿沟”是在信息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等物理基础普及化后,不同使用者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使用,对互联网的应用理念转变以及深化的巨大差距。

如果仅仅关注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使用者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观念转变,也是无法完全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

1.3忽视大学生“数字素养鸿沟”可能导致“信息贫困”现象在电子产品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数字素养鸿沟”已经出现在教育者面前,需要教育者重视引导学生提升数字素养能力,达到弥合数字素养鸿沟的目的。

新兴信息技术本身蕴含着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而这些规则又间接阻碍着“信息贫困”的人融入到信息社会,社会信息化环境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催化了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这些人进一步“被贫困化”,加剧了信息贫困的严重程度。

数字鸿沟(或知识鸿沟)的分类

数字鸿沟(或知识鸿沟)的分类

数字鸿沟(或知识鸿沟)的分类数字鸿沟(知识鸿沟)的分类引⽤:“⼀些学者也认为,所谓的“数字鸿沟”应当被称为“知识鸿沟”或者“教育鸿沟”。

在互联⽹时代,个⼈计算机的主要⽤途已经由计算转化为信息搜索、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了。

所谓"知识鸿沟",就是⼀⽅⾯闲置着⼤量的劳动⼒,另⼀⽅⾯,这些劳动⼒却因为知识储备不⾜⽽⽆法被吸收到最具价值创造潜⼒的、占国民经济⽐重⾼于70%的经济过程中去,从⽽不得不拥挤在只占国民经济价值总额30%以下的传统农业和⼯业部门内。

”在百度关于数字鸿沟的解释中,有这样⼀段话。

我在赞同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想提出⼀点⾃⼰的观点。

数字鸿沟产⽣于知识的不完全。

因为知识的私⼈性、经验性、默会性、主观性。

所以每个⼈拥有的知识是不⼀样的,于是在市场经济下,产⽣了“知识鸿沟”即“数字鸿沟”。

私⼈性是知识的⼀个重要特征。

任何⼀种知识都是个⼈对世界现象的认识与感知。

知识的私⼈性,是⽆可避免知识的私⼈性的,世界现象的丰富性和个⼈认知能⼒的差异性是其主要原因。

所以,在任何⼀种系统的运⾏过程中,知识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当中,⽽是分散的,每个⼈的知识都是互相差异的,按照信息经济学观点,知识是有价值的,是财富,财富具有私⼈的性质,所以知识具有私⼈性。

经验性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知识。

与抽象的科学命题不⼀样,他是指个⼈对世界状况的认识。

在其他知识的经验性⼈不能理解的情况下,经验知识构成了可带来利润的信息。

⼏乎任何利润机会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不完全信息的价值部分地依赖于信息的处理者。

由于每⼀个⾏为⼈必须对其全部计划所包含的信息进⾏判断和感知,那么他所具有的特定时间、地点下的经验知识就决定了个⼈⾏为的差异性,也使得个⼈可以利⽤这种分散的知识来获得利润。

这⾥,我们回到引⼦中,由于对知识的分级和知识的分布呈正态分布。

所以能带来⾼利润的知识分布在少数⼈⾝上,于是就产⽣了“所谓"知识鸿沟",就是⼀⽅⾯闲置着⼤量的劳动⼒,另⼀⽅⾯,这些劳动⼒却因为知识储备不⾜⽽⽆法被吸收到最具价值创造潜⼒的、占国民经济⽐重⾼于70%的经济过程中去,从⽽不得不拥挤在只占国民经济价值总额30%以下的传统农业和⼯业部门内。

学业导师工作总结

学业导师工作总结

某某学年年级导师工作总结姓名:某某指导年级:经济学某某级某某年9月至某某年8月,我仍然担任某某学院经济学专业某某班和某某班的学业导师。

通过一年的指导工作,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和热爱。

在这一年中,我认真履行了导师的工作职责,采取各种形式、手段与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用心影响,同时也锻炼了自身工作潜力。

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工作形式,采用红包激励制本学年共发放若干个小红包,总计若干元。

红包发放目的,有专业知识的有奖问答,有时不时的学习激励,有对学生时不时的情绪安抚。

红包封面有诸如“七夕快乐!”“中秋节快乐!”“炸出夜猫子!”“这么晚我看谁还没睡,在抠脚吗?”“赶紧睡吧,明天按时上课!”“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建远略者,不期近效!”“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等等。

专业知识问答有:谈谈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和影响;中国为什么从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来龙去脉;电力大省某某省为何会缺电;什么是“GDP经季节调整”……。

其实有没有红包不重要,红包金额也不重要,主要是我这个人很“碎碎念”,我想换一种我以前还没用过的形式和大家交流,以免大家已经对我的常规念叨吸收度有限了。

二、经常分享一些数据库和课外学术实践技巧本学年给大家介绍的数据库有:Wind数据库、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中国卷(WVS)、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RUMIC)、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ESD)、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美国农业部公开数据(USDA)、亚洲开发银行数据库(ADB)、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美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GSS)、欧洲社会调查数据(ESS)、东亚联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JGSS、KGSS、TSCS)、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中国商务部官网、中国海关总署官网、中国自然资源部官网、中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中国科学技术部官网、中国教育部官网、国家发改委官网、中国财政部官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布瑞克农业数据库、前瞻数据库、阿里研究院、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各大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官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郑商所、大商所、上交所、中金所、中研网、极光大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
i
t
l

i
i
)
,
,
,
互 联 网 设 备和 服 务 也 包 括 不 联 网 的 设 备 和 服务 比 如 说 电 子 阅 读 器 音 / 视频 播 放 器 M p 3 / M p 4 / M p 5 等 设备 既 有 研 究 已 对 这 一 区 分进 行 了 明 确 的 阐 述 参 见 S a r
:
不 平等
大学生
互联 网 鸿 沟 ? 是 指 不 同 国 家 之 间 或 社 会 群 体之 间 在接 触 和 应 用 互 联 网 方 面 存在 的 差 距
,

关 于互 联 网 鸿 沟 的 研 究 肇 始 于
2 0
世纪
9 0

代 当 时 提 出 这个 概 念 主 要 是 为 了 讨 论 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在 互 联 一 网 基 础 设 施发 展 水平 上 的 差 异 但 研 究 者 很快 就 意 识 到 在 同 个 国 家 内 部 的 不 同 群 体 之 间 也 存 在 着 互 联 网 鸿 沟 N o ri 2 0 0 W e e

,
(
r
s
,
1
;

s s
l
s
,
并 且 互联 网 鸿 沟 也 不 仅 仅 局 限 于 互 联 网 设 施 发展 水 平 的 高 低 研 究 者 认 为 互 联 网 鸿 沟 至 少 具 有 三 方面 意 涵 分 别 是 接 人 技 能 和 应
2 0
1
3

)
,

,
,

其 中 接 入是 指 人们 是 否 能 够接 人互 联 网 包 括 是 否拥 有 电 脑 或 其 他 上 网 设 备 是 否 能 够 拥 有 或使 用 接人 互 联 网 的 端 口 等等 技能 是 指
中 国 大学 生 中 的 三 道互联 网 鸿 沟
#
—基 于 全

1
2
所 高 校调 查数 据 的 分析
赵联 飞
存 在 着 三 道 互 联 网 鸿 沟 第 一道 鸿 沟 受 到 上 大 学 家 庭 经 济 收入 水 平 和 父 母 文 化 水 平 的 影 响 第 二 道 鸿 沟 受 到 网 龄 和 校 园 环境 等 因 素 的 直 接 影 响 第 三 道 鸿 沟 受 到 学 生 所 在 校 园 环 境 和 曰 常 上 网 时长 的影 响 三道 鸿 沟存在 内 在联系 第 一道 鸿 沟 对第 二 道和 第 三
(




4
%
左 右 但 这 部 分 年 轻 而 具有 良 好 教 育 程 度 的 网 民 是 不 可 忽 视 的
,
网 络参 与 群 体

一般来 说 相 对 于 同 龄 人乃 至 整 个社 会来 说 大学 生拥有 较高 的 文
,
,
从 而 更容 易 成 为 互 联 网 应 用 的 领先 + 群 不 迁 过 在 当 代 中 国 社 会 改革变 的 历史 背 景 下 中 国 大学 生 内 部 ^ 在 着 不 化素 养 和
(
A
t t
e
w
)
e
l l
,

2 0 0
1
;
S e r v o n
,
2 0 0 2
;

C
o o p e r
& W
e a v e r
,

2 0 0 3
;
u
t t
t
e r
s
,
2 0 0 3

还 有 的学 者从 互联 网 鸿 沟 所 带来 的 社 会影 响 和 后 果 出 发进 行
那 么 大学 生 内 部 的 这种 异 质 性在 互 联 网 的 接
,
人 和 应 用 方 面 是 否有 所体 现 呢
?
?
换 句 话说 大学 生 群 体 内 部 是 否 存 在
,
本 文 将利 用 中 国 社 会科 学 院 社会 学研 究所 在 近 年 进

行 的有 关调 査 资料 对 此进行 分析 和 讨 论
,
,
,

(
)

(
j
,
尽 管 存 在 着 所 有 电 子 设 备 将 来都 会接 入 互 联 网 的 趋 势 但 为 了 明 晰 起 见 本 文 仍 使 用 互 联 网 鴻 沟 这 一 术 语 来 进行 讨 论 但 引 述 他 人 文 献 时 则 尊 重 原 作 者 的 使 用 习 惯

黄少 华 韩 瑞 霞

(
2 0 0 4
)


全球 化视 角

出发
,
基 于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 的 调 查资 料 中 的带 宽 站
,
点 域名 等方 面 的 汇 总 信 息 分 析 了 中 国 东部 地 区 和 西 部 地 区 之 间 的 数
字鸿沟 问 题
,
, ,
,
良 好 的 教 育 条件
,
容忽 视 的 异质 性 施芸 卿
(
,
2 0
1
2
)


,

异 质 性 既来

于 大 学 生 进入 大

学之前 的成 长 环 境 和 个体 生活 历 程 同 时 也源 于 中 国 的 大学教 育 体 制
就业体 制 等 社会 机制
着 互联 网 鸿 沟 呢

,
,
(

孙立立
曾 凡斌
但 关 于 第 二道 和 第 三 道 数 字 鸿 沟 一 的 实 证 研 究 相 对来 说 则 较 为 少 见 这 里 值 得 提 的 是 黄 佩 等 2 0 0 8 和 明 新

,
2 0 0 6
)

,
(
)
(
2 0
1
1
)
的 两 篇文 章
,

,

,
络 行 为时 主 要 是 针对 学生 浏 览 网 页 的 内 容来 进行 分 析 重 心 局 限 在信
,
,
息 获取 方 面 而对 其 他 的 网 络应 用
,
,
(
比 如说社 会交 往

公 共参 与 等 未
)
能 涉猎 从 而 限 制 了 全 面观 测 和 分 析大学 生 网 络行 为 的 可 能 性 曾 凡斌 2 0 以 暨 南 大 学 的 学 生 为 样 本 探讨 了 第 二 道 数 字鸿 沟

, ,

,

互 联 网 使 用 中 的情 感 因 素
(
对互联 网 的 态 度 网 络


我效能感 对 大
)

曾 文 提 及 的 第 二 道 数 字 鸿 沟 在 其他 文 献 中 通 常 被 称 为 第 三 道 数 字 鸿 沟 也 即 如 何 应 用 互 联网方 面的 鸿沟
提要
:
中 国大学 生 内 部


以 前 的 生 活地 点
;
;

,
道鸿沟有
,
重 点 本科 院 校 学 生 将 互 联 网 作 为 工 具 性 应 用 的 倾 向 性 更 强 而 高 职 院 校学 生 应 用 互 联 网 进行 自 我 互 动 的 倾 向 更 强
间接 影响


关 键词 互 联 网 鸿 沟
;

,
1
)

关 注 国 内 地 区之 间 的 数 字鸿 沟 现 状 比 如 说 徐盈 之 赵玥 2 0 0 6 从 宏 观 经济社 会 发展 水平 和 数 字 鸿 沟 之 间 的 关 系 人 手 运 用 各个 省 市 的 面
,
,

(
)
,
板 数据来 分 析地 区之 间 的 第 一 道 数 字鸿 沟


, , , ,
;
人 们 是否 掌 握各 种 操作 电 脑 和 网 络 应 用 的 技 能 比 如 说 掌握 电 脑 的 基
,
本 应 用 技 能 如 使 用 各 种 办 公 软 件 使 用 网 络 浏 览 器 收发 邮 件 等 等
,


,
;

感 谢 匿 名 评 阅 者 的 宝 贵 意 见
)

黄佩 等
(
2 0 0 8
以 北京大学
2 0 0 6
届 本 科 毕业 生 为 研 究 对 象 分 析
, ,
了 家庭 因 素 对 学 生 拥 有 上 网 设备 以 及 上 网 活 动偏 好 的 影 响 指 出 家 庭
经 济状 况 和 父 亲教 育 程度 对 学生 的 上 网 行 为 有 影 响 并 讨 论 了 来

, , , ,
互 联 网 鸿沟 是 理解 当 代 社会 不 平 等 的 重 要 维度
的作用
(
S e r v
m
i
,
2 0 0 2
)

最 新统 计数 据 表 明 中 国 目 前有 网 民
,
亿 中 国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 2 0 4 以 上 学历 群 体 是 中 国 网 民 的 主 体 最 高 比 例 曾 经 达 到 9 3 % 中国互 一 联 网 络信 息 中 心 9 9 8 尽 管 这 比 例从 9 9 9 年 以 来逐 年 下 降 但 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