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补习(第一轮复习用)1

合集下载

高三第一轮复习 物理(基础版)

高三第一轮复习 物理(基础版)

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基础版)
本文档旨在帮助高三学生进行第一轮复。

一、基础知识
1. 物理量和单位
了解物理量和单位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做到能够应用基
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2. 运动学
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基本运动规律,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 力学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
量守恒定律。

4. 热学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
律和热机效率公式。

二、解题技巧
1. 观察问题
在做题时,要认真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将其转化为物理
规律和数学公式。

2. 列出方程
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式。

3. 物理量代入
在方程式中代入所给物理量的数值,将其化简得出未知量的解。

4. 检查答案
在解出未知量后,需将所得解代入原方程中检查答案。

三、注意事项
1. 理解概念
研究时需理解概念和定律,而不是死记硬背。

2. 练基础
在解题时,要先练基础题目,逐渐提高难度,以此提高解题能力。

3. 多思考
在解题时,需多思考,对不同的物理现象要形成自己的思路。

四、总结
复物理要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理解概念、多练、多思考是提高物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祝高三学子复习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练习: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练习: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某天,家住8楼的小华发现有一钢球从落地窗外坠落,调看家里视频监控发现钢球通过落地窗用时0.1 s,已知落地窗高度为2 m,每层楼高度为3 m,试估算钢球从几楼抛出( )A.9楼B.10楼C.15楼D.20楼2. (多选)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速度差恒定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3. (多选)某同学在一个25 m高的平台边缘将一彩球以速度v0=20 m/s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抛出后彩球距抛出点A的距离为10 m时,彩球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 A.(2-2) s B.(2+2) sC.(2+6) s D. 6 s4.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A.80 m B.40 mC.20 m D.无法确定5.在足够高的塔顶上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从抛出至位移大小为15 m这段过程,小球( )A.经过的时间可能为2 sB.平均速度可能为7.5 m/sC.通过的路程可能为55 mD.加速度有可能反向6.小明驾驶他的SUV以时速72 km/h匀速行驶在320国道上,看到前方十字路口闪烁的绿灯只有5 s了,他立即刹车,此后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等车子稳稳地停下来后,他挂好空挡,拉好手刹,抬头发现闪烁2 s的黄灯刚好变成红灯。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阶段,目的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整理,查漏补缺,为后续的深度复习做好准备。

下面是一个关于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的建议,供您参考。

第一阶段:复习基础知识(1个月)1.复习物理基础知识。

这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等基础内容。

可以根据高中物理教材的章节进行复习,每天安排2-3个小时进行集中学习,梳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例如物理定律、公式、概念等。

2.做题巩固基础知识。

在复习每个章节后,要做一些相关的基础题目,既可以复习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解题能力。

建议使用高中物理教材推荐的练习题,也可以选择一些历年高考试题来进行练习。

3.总结知识点。

复习每个章节后,要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整理出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可以用笔记、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整理,便于后续的复习回顾。

第二阶段:强化基础知识(2个月)1.深入学习重点内容。

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一些重点内容,如力学中的运动学、动力学、静电学中的电场、电势等。

可以选择与高考试题相关的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做题提高解题能力。

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选择一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试题进行解答,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历年高考真题、模拟题或校内试题进行模拟考试,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和解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学习。

3.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或理解不够深入。

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补充学习,可以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教辅材料或网上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提升实战能力(1个月)1.综合巩固知识点。

对前两个阶段复习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巩固,可以通过做综合练习题、解析真题等方式进行巩固,提高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2.做模拟试题。

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选择全套的物理试题进行解答。

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在有限时间内解题的实战能力。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题集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题集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题集第一部分:力学基础1. 牛顿运动定律- 题目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3m/s²的加速度加速运动,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题目2: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斜面上以0.5m/s²的加速度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求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2. 功和能- 题目3:一个力F=10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2m,求力对物体做的功。

- 题目4: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从高度为10m的平台上自由落下,求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

3. 动量和冲量- 题目5: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撞击墙壁后反弹,速度变为-5m/s,求墙壁对物体的冲量。

- 题目6:两个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v相向而行,碰撞后粘在一起,求碰撞后的速度。

第二部分: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 题目7:一个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对外做功W=100J,求气体吸收的热量Q。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题目8:一个体积为2m³的气体在压力P=2atm下,温度为T1=300K,求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到T2=600K时的体积。

3. 热机效率- 题目9:一个热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1=5000J,对外做功W=2000J,求热机的效率。

第三部分:电磁学1. 电流和电阻- 题目10: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中通过电流I=2A,求电路两端的电压。

- 题目11:一个串联电路中包含两个电阻,分别为R1=5Ω和R2=10Ω,求总电阻。

2. 电场和电势- 题目12:一个点电荷Q=10μC在距离r=1m处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多少?- 题目13: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C=10μF,两端电压为V=5V,求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

3. 磁场和电磁感应- 题目14:一个导线以速度v=10m/s在磁场B=0.5T中运动,求导线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 题目15:一个线圈在磁场中旋转,线圈的面积为A=0.01m²,磁场强度为B=1T,线圈旋转的角速度为ω=100rad/s,求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力的种类 : ( 13 个性质力)说明:凡矢量式中用“重力:G = mg弹力: F= Kx滑动摩擦力: F 滑 = N静摩擦力:O f 静f m浮力: F 浮 = gV 排压力 : F= PS =ghs+”号都为合成符号“受力分析的基础”万有引力:m 1 m 2电场力: F 电 =q E =qu q1 q2(真空中、点电荷 ) F 引=G2库仑力: F=Kr 2r d磁场力: (1)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方向 :左手定则(2)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 V) 方向 : 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V0≠0静止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 F 合与 V0的方向关系 ) 但 F 合=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 );匀速圆周运动 (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定义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FF12F222F1 F2COS F1- F2F∣ F1 +F 2∣、三力平衡: F3=F1 +F2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 0 + a t S = v o t + a t2几个重要推论:(1)推论: V t2-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2 = V =S N 1S NV s/2 = = == VN2T(4) S 第 t 秒 = St-S t-1= (v o t + a t2) - [ v o( t- 1) + a (t- 1)2]= V 0 + a (t -)(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①在 1s 末、 2s 末、 3s 末⋯⋯ ns 末的速度比为1: 2: 3⋯⋯ n;②在 1s 、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 22: 32⋯⋯ n2;③在第 1s 内、第2s 内、第 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 2 : 3 ⋯⋯n(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优质5篇)

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优质5篇)

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优质5篇)1.物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篇选择题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

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时,只需老师把这些知识点讲透、学生吃透就没问题了。

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精讲精练。

老师除了讲解,就是督促学生完成做题之后的归纳总结,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

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题上丢分。

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电粒子的运动、电磁感应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20XX年的就是考察了量纲知识,20XX年的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

而20XX、20XX 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

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

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光学实验两个。

并且命题还有一个特点,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

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

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

对于北京实验的复习指导,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细”,老师必须强调出每个实验中的具体的细节。

对于学生,除去认真重做一遍这些实验外,也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之后,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

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必修一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必修一

专题01--匀变速直线运动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题型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题型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题型四 多运动过程问题 题型五 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 题型六 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题型七 追及与相遇问题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02=2ax . 2.方法与技巧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公式 v 0、v 、a 、t x v =v 0+at v 0、a 、t 、x v x =v 0t +12at 2v 0、v 、a 、x t v 2-v 02=2ax v 0、v 、t 、xax =v +v 02t【例题1】(2019·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学模拟)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为263(m)x t t =-,其中时间t 的单位s ,则当质点的速度大小为9m/s 时,质点运 动的位移为 A .3.75 m B .–3.75 mC .2.25 mD .–2.25 m【例题2】(2019·河南省洛阳市调研)如图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3 s 内经过相距30 m 的A 、B 两点,汽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15 m/s ,则( )A .汽车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为5 m/sB .A 点与O 点间的距离为20 mC .汽车从O 点到A 点需要的时间为5 sD .汽车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 m/s【例题3】(2019·甘肃省高三最后一次联考)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 客机,最大航程为5555千米,最多载客190人,多项性能优于波音737和波音747。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单元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3)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不存在。

(2)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3)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

(4)某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否能被忽略以及要求的精确程度。

3、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线段表示时间,第n秒至第n+3秒的时间为3秒(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线段)4、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坐标系中的点、线段和曲线的长度)5、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υ=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平均速率:为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即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tsvt∆∆=→∆0lim)即时速率:即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例1】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D )A.(v1+v2)/2 B.21vv⋅C.212221vvvv++D.21212vvvv+【例2】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第1讲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第1讲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0 +v
平均速度公式: =
2
= 。
2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差相等。
即 x2-x1=x3-x2=…=xn-xn-1=aT2。
(3)位移中点速度 =

2
0 2 + 2
2

7.1 (2019四川大邑模拟)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小球依次通过A、B、C三点,已
知AB=12 m,BC=20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
1
对质点的理解
1.1 (2018福州四中一模)下列几种情况下,可将被研究的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的是( c )。
A.研究正在吊起货物的起重机
B.研究坐在翻滚过山车中小孩的坐姿


C.测量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周期时
D.研究房门的运动
1.2 (2019杭州桐庐中学月考)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行,下列几种比赛项目
C.以张家齐为参考系,掌敏洁是静止的
D.以掌敏洁为参考系,跳台向下运动


2
对参考系的理解
2.2 (2018郑州质检)下列情景中,加点标示的物体的运动,不以地面为参考系
的是( D
)。
A.太阳东升西落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D.巍巍青山两岸走


3
时刻和时间、路程和位移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有时是指时刻,
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②统一性: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③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要点及方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要点及方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要点及方法物理是理科生在高考考试中的一门科目,针对物理的复习也要从一轮复习的细节抓起,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有什么方法和注意的点?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的注意要点及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的方法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着眼于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般应用。

要严把基础关,就要认真研读课本,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和每一幅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

当然,打好基础并不是对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

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系统地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

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弄清楚高中物理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

总之,基础知识是本,是解题的依据,否则,高三物理复习将寸步难行。

2.加强练习,实现物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同学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课后典型习题都做一遍,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习题中使用的,掌握基本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过程。

因此,通过多解题,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通过题意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过程、情境、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解答。

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一定需要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

这一点对于解决复杂情境物理过程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复习专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复习专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归纳专题01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目录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基本概念、规律】 (2)【重要考点归纳总结】 (2)考点一对质点模型的理解 (2)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3)【思想方法与技巧】 (3)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4)【基本概念、规律】 (4)【重要考点归纳】 (5)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5)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 (5)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5)【思想方法与技巧】 (6)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6)【基本概念、规律】 (6)【重要考点归纳】 (7)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7)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 (7)【思想方法与技巧】 (8)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 (8)巧解直线运动六法 (8)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9)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规律】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t,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1.定义式:a =ΔvΔt ;单位是m/s 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重要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一 对质点模型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 (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2.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 (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 (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 【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思想——用极限法求瞬时物理量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公式v =ΔxΔt 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2)公式a =ΔvΔt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本概念、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 2-v 20=2ax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2. 2.位移差公式: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可以推广到x m -x n =(m -n )aT 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 x 1∶x 2∶x 3∶…∶x n =1∶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x ∶∶x ∶∶x ∶∶…∶x n =1∶3∶5∶…∶(2n -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gt . (2)位移公式:h =12gt 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h .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gt . (2)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gh .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2g .(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 =v 0g.【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速度时间公式v =v 0+at 、位移时间公式x =v 0t +12at 2、位移速度公式v 2-v 20=2ax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a 的方向为正方向.3.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步骤画过程分析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4.应注意的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1.推论公式主要是指:∶v =v t 2=v 0+v t 2,∶Δx =aT 2,∶∶式都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注意v 0与v t 、Δx与a 的方向关系.2.∶式常与x =v ·t 结合使用,而∶式中T 表示等时间隔,而不是运动时间. 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 (1)对称性 ∶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分段法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思想——用转换法求解多个物体的运动在涉及多体问题和不能视为质点的研究对象问题时,应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转换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就会使问题清晰、简捷.通常主要涉及以下两种转化形式:(1)将多体转化为单体:研究多物体在时间或空间上重复同样运动问题时,可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取代多个物体的运动.(2)将线状物体的运动转化为质点运动:长度较大的物体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转化为质点的运动问题.如求列车通过某个路标的时间,可转化为车尾(质点)通过与列车等长的位移所经历的时间.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基本概念、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的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两类追及问题(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2.两类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对运动图象的理解(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考点二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若v A=v B时,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2)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的速度相等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4.解题思路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2)解题技巧∶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思想方法与技巧】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公式法,运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 -t 图象进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2)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利用图象的斜率、面积、交点等含义分别画出相应图象,以便直观地得到结论.巧解直线运动六法在解决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一般公式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从另外角度入手,能够使问题得到快速、简捷解答.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直线运动的巧法.一、平均速度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 0与末速度v 的平均值,也等于物体在t 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x t =v 0+v 2=v t 2.如果将这两个推论加以利用,可以使某些问题的求解更为简捷.二、逐差法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x n +1-x n =aT 2,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Δx =aT 2求解.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比例关系求解.四、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 五、相对运动法以系统中的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研究另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六、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三、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上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位置编号012345t/sx/mv/(m·s-1)5.计算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3、….6.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四、注意事项1.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一、数据处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若Δx =x 2-x 1=x 3-x 2=x 4-x 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 =aT 2.(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若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n =x n +x n +12T .3.求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即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 a =a 1+a 2+a 33=13×⎝⎛⎭⎫x 4-x 13T 2+x 5-x 23T 2+x 6-x 33T 2=x 4+x 5+x 6-x 1+x 2+x 39T 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 n =x n +x n +12T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 -t 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误差分析1.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故要多测几组数据,以尽量减小误差.2.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安装时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同时选择符合要求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3.用作图法作出的v -t 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为此在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4.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 5.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6.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平滑曲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曲线上,落不到曲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归纳专题02 相互作用目录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 (2)【基本概念、规律】 (2)【重要考点归纳】 (3)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3)考点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3)考点三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分析 (4)【思想方法与技巧】 (4)物理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 (4)第二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5)【基本概念、规律】 (5)【重要考点归纳】 (6)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 (6)考点二力的两种分解方法 (6)【思想方法与技巧】 (7)方法技巧——辅助图法巧解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 (7)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7)【基本概念、规律】 (7)【重要考点归纳】 (8)考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8)考点二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9)考点三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9)考点四隔离法和整体法在多体平衡中的应用 (9)【思想方法与技巧】 (10)求解平衡问题的四种特殊方法 (10)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0)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基本概念、规律】一、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二、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三、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1)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2)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 f=μF N,静摩擦力:0≤F f≤F f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考点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方法技巧:(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3)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考点三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分析1.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对其突变点的分析与判断是物理问题的切入点.2.常见类型(1)静摩擦力因其他外力的突变而突变.(2)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弹簧与橡皮筋的弹力特点:(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kx.(2)橡皮筋、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而橡皮筋只能受拉力作用.(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第二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概念、规律】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3.力的运算法则(1)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所示)(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2.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1)按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2)正交分解.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重要结论(1)二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二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二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3.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1)两分力F 1、F 2互相垂直时(如图甲所示):F 合=F 21+F 22,tan θ=F 2F1.甲 乙(2)两分力大小相等时,即F 1=F 2=F 时(如图乙所示): F 合=2Fcos θ2.(3)两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可得F 合=F.解答共点力的合成时应注意的问题(1)合成力时,要正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形成合力总大于分力的思维定势.(2)三个共点力合成时,其合力的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第三个较大的力之差.考点二 力的两种分解方法1.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 1、F 2、F 3…,求合力F 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 轴、y 轴分解.x 轴上的合力:。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直线运动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参考系。

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一个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三、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指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2、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3、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4、加速度:5、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是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va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与0v 同向;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 与0v 反向。

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里位移都相等。

它的特点是速度时刻保持不变。

五、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即a 恒定),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种类:若以0v 的方向为正方向,当a >0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 <0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一轮复习82练答案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一轮复习82练答案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一轮复习82练答案
(一)练习1
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答: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指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即温度不能从低温变成高温,只能按照特定的轨迹变化,即温度
不能从低温处单向向高温变化,而要按照特定的曲线或轨迹进行变化。

2. 高斯定律与弗罗定律有什么区别?
答:高斯定律和弗罗定律是有关强电场和弱电场的规律。

高斯定律可
以概括为:在不考虑电容量和电感现象的情况下,电荷的电场强度满
足高斯定律,其中电场强度与对应的电荷的负号成反比,即电荷的积
分与电场强度成反比。

弗罗定律说明了弱电场强度与电荷之间的依赖性,即电荷之间的间隔越近,弱电场强度越大。

(二)练习2
1.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有哪些?
答: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有多种,最常用的是:温度不能从低温变
成高温,它只能按照特定的轨迹变化,或者:温度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即温度不能从低温处单向向高温变化,而要按照特定的曲线或轨迹进
行变化。

2. 什么是质点?
答:质点是物理学中的理论模型,是指以非零大小且没有空间结构的点形分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它是这样一个微小物体,其质量以千分之一以下埃单位来衡量,它的大小好像一个点,以至于它所在位置不可回答。

它与星体有着十分相似的特性,诸如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力学行为类似于球体的行为;它可以采取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或传播波动等运动形式。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静电场 第1讲 电场力的性质 讲义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静电场 第1讲   电场力的性质   讲义

第1讲 电场力的性质[学生用书P126] 【基础梳理】一、电荷和电荷守恒定律1.点电荷: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带电体称为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公式:F =k q 1q 2r 2,式中的k =9.0×109 N ·m 2/C 2,叫做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1)点电荷;(2)真空. 三、静电场 电场强度1.静电场:静电场是客观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意义: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公式①定义式:E =Fq,是矢量,单位:N/C 或V/m .②点电荷的场强:E =k Qr 2,Q 为场源电荷,r 为某点到Q 的距离.③匀强电场的场强:E =Ud.(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四、电场线及特点1.电场线: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2.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无限远处或负电荷. (2)电场线不相交.(3)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4)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5)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6)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 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自我诊断】(1)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2)根据公式F =k q 1q 2r2得,当r →0时,有F →∞.( )(3)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力的性质,所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 (4)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与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5)在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kQr 2中的Q 是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的电荷量,E 与试探电荷无关.( )(6)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7)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 提示:(1)√ (2)× (3)× (4)√ (5)√ (6)× (7)×如图所示为真空中两点电荷A 、B 形成的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已知该电场线关于虚线对称,O 点为A 、B 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为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可能带等量异号的正、负电荷 B .A 、B 可能带不等量的正电荷C .a 、b 两点处无电场线,故其电场强度可能为零D .同一试探电荷在a 、b 两点处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提示:选D .根据题图中的电场线分布可知,A 、B 带等量的正电荷,选项A 、B 错误;a 、b 两点处虽然没有画电场线,但其电场强度一定不为零,选项C 错误;由图可知,a 、b 两点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试探电荷在a 、b 两点处所受电场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D 正确.计算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库仑力时,公式中的r一定是指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当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相对于两球的直径较小时,两球不能看做点电荷,这时公式中的r 大于(带同种电荷)或小于(带异种电荷)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学生用书P127]【知识提炼】1.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F =k q 1q 2r 2,r 指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对可视为点电荷的两个均匀带电球,r 为两球的球心间距.(2)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 →0时,电荷不能视为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不能认为趋于无限大. 2.求解涉及库仑力的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涉及库仑力的平衡问题与纯力学平衡问题分析方法一样,受力分析是基础,应用平衡条件是关键,都可以通过解析法、图示法或两种方法相结合解决问题,但要注意库仑力的大小随着电荷间距变化的特点.具体步骤如下:【典题例析】(多选)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把一个质量为0.1 kg 的小球A 悬挂到水平板的M 、N 两点,A 上带有Q =3.0×10-6 C 的正电荷.两线夹角为120°,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 1和F 2.A 的正下方0.3 m 处放有一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B ,B 与绝缘支架的总质量为0.2 kg(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 2/C 2,A 、B 球可视为点电荷),则( )A .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 NB .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 1=F 2=1.9 NC .将B 水平右移,使M 、A 、B 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 1=1.225 N ,F 2=1.0 ND .将B 移到无穷远处,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 1=F 2=0.866 N[审题指导]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除受到重力、拉力外,还受到库仑力,按照力的平衡的解题思路求解问题.[解析] 设A 、B 间距为l ,A 对B 有竖直向上的库仑力,大小为F AB =kQ 2l 2=0.9 N ;对B 与支架整体分析,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则F N +F AB =mg ,可得F N =mg -F AB =1.1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F N ,选项A 错误;因两细线长度相等,B 在A 的正下方,则两绳拉力大小相等,小球A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库仑力和F 1、F 2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因两线夹角为120°,根据力的合成特点可知:F 1=F 2=G A +F AB =1.9 N ,选项B 正确;当B 移到无穷远处时,F 1=F 2=G A =1 N ,选项D 错误;当B 水平向右移至M 、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如图所示,对A 受力分析并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 水平方向:F 1cos 30°=F 2cos 30°+F ′cos 30° 竖直方向:F 1sin 30°+F 2sin 30°=G A +F ′sin 30°由库仑定律知,A 、B 间库仑力大小F ′=kQ 2⎝⎛⎭⎫l sin 30°2=F AB4=0.225 N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F 1=1.225 N ,F 2=1.0 N ,选项C 正确.[答案] BC1.对库仑定律应用的认识(1)对于两个均匀带电绝缘球体,可以将其视为电荷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r 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 (2)对于两个带电金属球,要考虑金属球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3)不能根据公式错误地推论:当r →0时,F →∞.其实,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个带电体已经不能再看成点电荷了.2.电荷的分配规律(1)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相同金属球接触,则其电荷量平分. (2)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相同金属球接触,则其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分.3.三点电荷共线平衡模型:三个点电荷若只受电场力且共线平衡,则满足“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近小远大”的原则,即若已知一正一负两点电荷,则第三个点电荷应放在小电荷的外侧且与小电荷电性相反,再根据受力平衡求解相应距离和对应电荷量.【迁移题组】1 库仑定律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结合问题1.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电荷量为q ,球2的电荷量为nq ,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 .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 ,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A .n =3B .n =4C .n =5D .n =6解析:选D .由于各球之间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小球带电时可视为点电荷.由库仑定律F =k Q 1Q 2r 2知两点电荷间距离不变时,相互间静电力大小与两球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又由于三小球相同,则接触时平分总电荷量,故有q ×nq =nq 2×⎝⎛⎭⎫q +nq 22,解得n =6,D 正确.2 三点电荷共线平衡的求解 2.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 的点电荷A 、B ,A 带电荷量为+Q ,B 带电荷量为-9Q .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 ,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问:C 应带什么性质的电荷,应放于何处?所带电荷量为多少?解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C 应带负电荷,放在A 的左边且和A 、B 在一条直线上,设C 带电荷量为q ,与A 点相距为x ,如图所示.答案:应为带电荷量为94Q 的负电荷,置于A 左方0.2 m 处且和A 、B 在一条直线上迁移3 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3.(多选)(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检测)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 、B 的电荷分别为Q A 、Q B ,OA =OB ,都用长L 的丝线悬挂在O 点.静止时A 、B 相距为d .为使平衡时AB 间距离减为d2,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 )A .将小球A 、B 的质量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B .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C .将小球A 、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D .将小球A 、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 解析:选BD .如图所示,B 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及库仑力;将拉力及库仑力合成,其合力应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几何关系可知,m B g L =F d ,而库仑力F =kQ A Q B d 2;即m B g L =kQ A Q B d 2d =k Q A Q Bd 3,即m B gd 3=kQ A Q B L .要使d 变为d2,可以使B 球质量增大到原来的8倍而保证上式成立,故A 错误,B 正确;或将小球A 、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也可保证等式成立,故C 错误,D 正确.对电场强度的理解及巧解[学生用书P129]【知识提炼】电场强度三个表达式的比较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两点位于x 轴上,G 、H 两点坐标如图.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置于O 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 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 点,则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3kQ4a2,沿y 轴正向 B .3kQ4a2,沿y 轴负向C .5kQ4a 2,沿y 轴正向 D .5kQ4a2,沿y 轴负向[审题指导] 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 =kQr 2可计算出各点的场强大小,再由矢量合成原则分析场强的叠加.[解析] 处于O 点的正点电荷在G 点处产生的场强E 1=k Qa 2,方向沿y 轴负向;又因为G 点处场强为零,所以M 、N 处两负点电荷在G 点共同产生的场强E 2=E 1=k Qa 2,方向沿y 轴正向;根据对称性,M 、N 处两负点电荷在H 点共同产生的场强E 3=E 2=k Qa 2,方向沿y 轴负向;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 处,该正点电荷在H 点产生的场强E 4=k Q (2a )2,方向沿y 轴正向,所以H 点的场强E =E 3-E 4=3kQ4a 2,方向沿y 轴负向. [答案] B电场强度的叠加与计算【迁移题组】1 点电荷电场中场强的计算1.如图,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 、B 、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 =2.0 m .若将电荷量均为q =+2.0×10-6 C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 2/C 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根据库仑定律,A 、B 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k q 2L 2 ①代入数据得F =9.0×10-3 N .②(2)A 、B 两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 E 1=k q L2③A 、B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 E =2E 1cos 30°④由③④式联立并代入数据得E ≈7.8×103 N/C 场强E 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答案:(1)9.0×10-3 N (2)7.8×103 N/C 方向沿y 轴正方向2特殊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巧解2.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面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A.kq2R2-E B.kq 4R2C.kq4R2-E D.kq4R2+E解析:选A.左半球面AB上的正电荷产生的电场等效为带正电荷为2q的整个球面的电场和带电荷-q的右半球面的电场的合电场,则E=2kq(2R)2-E′,E′为带电荷-q的右半球面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小.带电荷-q的右半球面在M点的场强大小与带正电荷为q的左半球面AB在N点的场强大小相等,则E N=E′=2kq(2R)2-E=kq2R2-E,则A正确.电场线与粒子运动轨迹问题[学生用书P129]【知识提炼】1.电荷运动的轨迹与电场线一般不重合.若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在以下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两者重合(1)电场线是直线.(2)电荷由静止释放或有初速度,且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平行.2.由粒子运动轨迹判断粒子运动情况(1)粒子受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内侧,且与电场线相切.(2)由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加速度大小.(3)由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粒子动能的变化情况.【典题例析】(多选)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减少[审题指导]解此题关键要抓住两点:(1)利用运动轨迹结合曲线运动分析粒子的受力方向及做功特点.(2)利用电场线的疏密分析电场力及加速度的大小.[解析]因为电场线方向未知,不能确定a、b的电性,所以选项A错误;由于电场力对a、b都做正功,所以a、b的速度都增大,电势能都减少,选项B错误、D正确;粒子的加速度大小取决于电场力的大小,a 向电场线稀疏的方向运动,b向电场线密集的方向运动,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D1.重要电场线的比较2(1)“运动与力两线法”——画出“速度线”(运动轨迹在初始位置的切线)与“力线”(在初始位置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从二者的夹角情况来分析曲线运动的情况.(2)“三不知时要假设”——电荷的正负、场强的方向(或等势面电势的高低)、电荷运动的方向,是题意中相互制约的三个方面.若已知其中的任一个,可顺次向下分析判定各待求量;若三个都不知(三不知),则要用“假设法”分别讨论各种情况.【迁移题组】1等量异(同)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直线MN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 是两点电荷连线与直线MN的交点.a、b是两点电荷连线上关于O的对称点,c、d是直线MN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B.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C.a点的场强等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a点的场强等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C.在两电荷的连线上,由场强的叠加原理可知,中点O场强最小,从O点到a点或b点,场强逐渐增大,由于a、b是两点电荷连线上关于O的对称点,场强相等,选项A、B错误;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中点O的场强最大,由O点到c点或d点,场强逐渐减小,所以沿MN从c点到d点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因此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C正确、D错误.2电场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分析2.如图,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D.a b>a c>a a,v a>v c>v b解析:选D.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 qr2可知,离场源点电荷P越近,电场强度越大,Q受到的电场力越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大,由此可知,a b>a c>a a,A、B选项错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Q 受到的库仑力指向运动轨迹凹的一侧,因此Q与P带同种电荷,Q从c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从b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因此Q在b点的速度最小,由于c、b两点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小于a、b两点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因此Q从c到b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从b到a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Q在c点的动能小于在a点的动能,即有v a>v c>v 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3根据粒子运动情况判断电场线分布3.一负电荷从电场中A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B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下图中的()解析:选C.由v-t图象可知负电荷在电场中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加速运动,故电场线应由B指向A且A 到B的方向场强变大,电场线变密,选项C正确.[学生用书P130])1.(多选)(2016·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把A、B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长为0.10 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A和O B两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球接触,棒移开后将悬点O B移到O A点固定.两球接触后分开,平衡时距离为0.12 m.已测得每个小球质量是8.0×10-4 kg,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g=10 m/s2,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则()A.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B.A球所受的静电力为1.0×10-2 NC.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46×10-8 CD.A、B两球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解析:选AC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与A球接触后A球也带正电荷,两球接触后分开,B球也带正电荷,且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A 正确;两球相互排斥,稳定后A 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sin θ=0.060.10=0.60,θ=37°F 库=mg tan 37°=6.0×10-3 N ,B 项错误;F 库=k Q A Q Br2Q A =Q B =Q ,r =0.12 m联立上式得Q =46×10-8 C ,故C 项正确;由等量同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特点可知,A 、B 两球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0,故D 项正确.2.(多选)(2017·高考天津卷)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 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电势能分别为E p A 、E p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一定从A 向B 运动B .若a A >a B ,则Q 靠近M 端且为正电荷C .无论Q 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 <E p BD .B 点电势可能高于A 点电势解析:选BC .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可能从A 运动到B ,也可能从B 运动到A ,所以A 错误;若a A >a B ,说明电子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 点受到的电场力,所以A 距离点电荷较近,B 距离点电荷较远,又因为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凹侧,因此Q 靠近M 端且为正电荷,B 正确;无论Q 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若电子从A 运动到B ,一定是克服电场力做功,若电子从B 运动到A ,一定是电场力做正功,即一定有E p A <E p B ,C 正确;对于同一个负电荷,电势低处电势能大,B 点电势一定低于A 点电势,D 错误.3.(多选)(2018·武汉质检)离子陷阱是一种利用电场或磁场将离子俘获并囚禁在一定范围内的装置.如图所示为最常见的“四极离子陷阱”的俯视示意图,四根平行细杆与直流电压和叠加的射频电压相连,相当于四个电极,相对的电极带等量同种电荷,相邻的电极带等量异种电荷.在垂直于四根杆的平面内四根杆的连线是一个正方形abcd ,A 、C 是a 、c 连线上的两点,B 、D 是b 、d 连线上的两点,A 、C 、B 、D 到正方形中心O 的距离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D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 .A 、B 、C 、D 四点电场强度相等C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D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解析:选CD .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a 、c 两个电极带等量正电荷,其中点O 的合场强为零,b 、d 两个电极带等量负电荷,其中点O 的合场强为零,则O 点的合场强为零,D 正确;同理,D 点的场强方向水平向右,A 错误;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 错误;由电场特点知,电场方向由A 指向O ,由O 指向B ,故φA >φO ,φO >φB ,则φA >φB ,C 正确.4.(2017·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长l =1 m 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 =1.0×10-6 C ,匀强电场的场强E =3.0×103 N/C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小球所受电场力F 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 的大小. 解析:(1)F =qE =3.0×10-3 N .(2)由qE mg=tan 37°,得m =4.0×10-4 kg . (3)由mgl (1-cos 37°)=12m v 2,得v =2gl (1-cos 37°)=2.0 m/s .答案:见解析[学生用书P319(单独成册)] (建议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5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5F16 B .F 5C .4F 5D .16F 5解析:选D .两球相距r 时,根据库仑定律F =k Q ·5Q r 2,两球接触后,带电荷量均为2Q ,则F ′=k 2Q ·2Q⎝⎛⎭⎫r 22,由以上两式可解得F ′=16F5,D 正确.2.(2015·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两金属极板中间,则( )A .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 .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 .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 .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解析:选D .两极板间电场由正极板指向负极板,镀铝乒乓球内电子向正极板一侧聚集,故乒乓球的右侧感应出负电荷,选项A 错误;乒乓球受到重力、细线拉力和电场力三个力的作用,选项C 错误;乒乓球与任一金属极板接触后会带上与这一金属极板同种性质的电荷,而相互排斥,不会吸在金属极板上,到达另一侧接触另一金属极板时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所以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选项B 错误、D 正确.3.(2016·高考江苏卷)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 、B 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 B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 .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 .将检验电荷从A 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解析:选C .由于A 点处电场线比B 点处电场线疏,因此A 点电场强度比B 点小,A 项错误;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因此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电势高,B 项错误;由于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是等势面,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因此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C 项正确;将检验电荷从A 点沿不同的路径移到B 点,由于A 、B 两点的电势差恒定,因此电场力做功W AB =qU AB 相同,D 项错误.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k 3qR2B .k 10q 9R2C .k Q +q R 2D .k 9Q +q 9R 2解析:选B .由b 点处的合场强为零可得圆盘在b 点处的场强与点电荷q 在b 点处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圆盘在b 点处的场强大小为E b =k qR 2,再根据圆盘场强的对称性和电场强度叠加即可得出d 点处的场强大小为E d =E b +k q (3R )2=k 10q9R 2,B 正确.5.如图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 =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 =h2处的场强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 .k 4q h 2B .k 4q 9h 2C .k 32q 9h2D .k 40q 9h2解析:选D .点电荷q 和感应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z >0的区域可等效成关于O 点对称的电偶极子形成的电场.所以z 轴上z =h 2处的场强E =k q ⎝⎛⎭⎫h 22+k q ⎝⎛⎭⎫32h 2=k 40q9h 2,选项D 正确. 6.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绝缘细线相连,竖直悬挂于O 点,其中球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球b 不带电,现加一电场强度方向平行竖直平面的匀强电场(没画出),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绷紧的绝缘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如图所示,则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 )A .mg4q B .mg qC .mg 2qD .3mg4q解析:选B .取小球a 、b 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则受重力2mg 、悬线拉力F T 和电场力F 作用处于平衡,此三力满足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关系,由图知F 的最小值为2mg sin 30°=mg ,由F =qE 知A 、C 、D 错,B 对.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电场中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c >E b >E dD .a 、b 、d 三点的强场方向相同解析:选CD .由场强的定义式E =Fq 并结合图象的斜率可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则E a >E c >E b >E d ,此电场不是匀强电场,选项A 、B 错误,选项C 正确;图象斜率的正负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a 、b 、d 三点相应图线的斜率为正,三点的场强方向相同,选项D 正确.8.(2015·高考江苏卷)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 、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C .c 点的电场强度比d 点的大D .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解析:选ACD .由题图看出,a 点处电场线比b 点处电场线密,则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的场强,故A 正确.电场线从正电荷到负电荷,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b 点的电势比a 点的高,所以B 错误;负电荷在c 点的合场强为零,c 点只有正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d 点正电荷产生的场强向上,两个负电荷产生的场强向下,合场强是它们的差值,所以c 点的电场强度比d 点的大,所以C 正确;正电荷到c 点的平均场强大于正电荷到d 点的平均场强,根据U =Ed 可知,正电荷到c 点电势降低的多,所以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所以D 正确.9.(多选)(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电量。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目标:本文档旨在为高三学生制定一份高效的物理第一轮复计划,帮助他们系统地复物理知识,提高复效果。

时间安排:本次物理第一轮复计划将持续4周,每周复5天,每天3小时,共计60小时。

以下为具体的时间安排:第一周:- 星期一:电学基础- 星期二:力学基础- 星期三:热学基础- 星期四:光学基础- 星期五:波动基础第二周:- 星期一:电磁感应- 星期二:原子物理学- 星期三:核物理学- 星期四:近代物理学- 星期五:物理实验与常见仪器第三周:- 星期一:电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二:力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三:热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四:光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五:波动重点知识点第四周:- 星期一:电磁感应重点知识点- 星期二:原子物理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三:核物理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四:近代物理学重点知识点- 星期五:综合复与模拟考试复方法与建议:- 针对每个学科的基础知识,首先复概念和公式,弄清楚原理和计算方法。

- 配合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知识点的详细阅读和理解,注重记忆和掌握。

- 遇到难题和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解决疑惑。

- 制定每日的研究计划和目标,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 运用一些复方法,如做题、做笔记、讲解给他人听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在复过程中注意总结归纳,整理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有助于整体把握和记忆。

请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相信通过这份复习计划,你将在物理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一轮复习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一轮复习
栏目导航
7
1.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时的特例. 2.当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 体受到合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抗拒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 4.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跟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 失. 5.物体受力的瞬间,立即获得加速度,而由于惯性,速度不会立即产生变化. 6.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 v、Δv 无直接关系;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栏目导航
21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栏目导航
22
解析:选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只能说明小球具有惯性,推广到一切物体的是 牛顿,A 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B 正确;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这是牛顿得出的,C 错误;小球受 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这是牛顿第二定律内容,D 错误.
栏目导航
26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O 点并系住质量为 m 的物体, 现将弹簧压缩到 A 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 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 则( A )
A.物体从 A 到 O 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 A 到 O 做加速运动,从 O 到 B 做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 O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 A 到 O 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
栏目导航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

1.1:运动的描述【1:考纲分析】1.1:知道参考系、质点的概念,会判断质点的适用情况,会灵活选取参考系判断不同质点的相对运动关系;1.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熟练应用概念去描述物体的运动;1.3:理解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辨析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概念。

【2:考点详解】2.1:基本考点#考点一:质点:在研究某个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忽略其形状、大小而只考虑质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等效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之为质点。

【注意】1:其形状、大小等因素是否对研究问题有影响,是判断质点的唯一标准。

2:不一定体积小就能够当作质点,也不一定体积大就不能当作质点; 3:能不能当作质点要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一个问题中能够当作质点,可能在另一个问题中不能当作质点。

(思考题,请对2、3两种情况举例)#考点二:参考系:运动具有相对性,一个物体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或者静止的,为了方便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总是选取另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即为参照物;为了定量描述,我们以参照物为标准建立坐标系,称为参考系。

【注意】1:原则上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是我们通常选取近似不动的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例如地面参考系。

静止的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叫做惯性系,一般来说选取合适惯性系研究问题能够使问题得到大大简化。

2:同一个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下观察是不一样的(思考题:请举例)#考点三: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叫做位移。

【辨析】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异同,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考点四:速度:无穷小一段位移与其对应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是矢量。

表达式为:0lim t v v t →→∆→∆=∆。

【辨析】1:时刻(时间点)与时间(时间段);2:辨析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考点五:加速度:无穷小时间内速度的该变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矢量, 表达式为:0lim t v a t →→∆→∆=∆。

高中物理必修1一轮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1一轮复习

高二物理综合练习一1、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 、第3s 、第5s 内的平均速度的比是( ) A.1∶3∶5 B.1∶5∶9 C.1∶4∶9 D.1∶9∶252、下列有关物体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所受合外力关系的说法正确的:( ) A .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B .物体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C .物体受合外力为零,速度一定是零 D .物体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不变3、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 A. 先减小,后还原 B. 先增加,后还原C. 始终不变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4、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 内与第2s 内的位移之差是12m ,可知:( )A. 第1 s 内的位移为3 mB. 第2s 末的速度为8 m /s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 /s 2D. 物体在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 /s 5、如图3所示,将一个已知力F 分解为F 1、 F 2,已知F=10N , F 1与F 的夹角为37º,则F 2的大小不可能...是:(sin37º=0.6 ,cos37º=0.8) A 、4N B 、6N C 、10N D 、100N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 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 θC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 θD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θ7、如图,A 、B 、C 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面上以同一速度做匀速运动,其中C 物体受到向右的恒力F 的作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 物体受向右的摩擦力 B.C 物体未受摩擦力C.A 、B 、C 组成的系统所受摩擦力的矢量和为零D.A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矢量和为零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 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 .k m m Fm L )(212++ B .k m m Fm L )(211+-C .k m Fm L 21-D .km Fm L 12+ 9、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 .0B .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为g 332,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 .大小为g 33,方向水平向右 10.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 拉物体,在F 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C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 .在F 为14N 时,物体的速度最小 11、(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 .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 .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 1和F 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 /的图示;F .比较力F /和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为了测量一个高楼的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根长为l 的绳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上端的重球无初速度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另一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差t ∆,即可根据l 、t ∆、g 得出高楼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①从原理上讲,这个方案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实际测量来看,你估计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物理综合练习一计算题部分1、在一种体验强烈失重、超重感觉的娱乐设施中,用电梯把乘有十多人的座舱,送到76m 高的地方,让座舱自由落下,当落到离地面28 m 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匀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止.若某人手中托着质量为5kg 的铅球进行这个游戏,g 取9.8m/s 2,问: (1)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40m 的位置时,铅球对手的作用力多大?(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15m 的位置时,手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托住铅球?2、有乘客处在一辆匀加速前进的车厢内,将一个圆环从直立于地板上的长1.62米的杆子顶端无初速释放,使圆环顺杆子下滑,测得圆环从杆顶落到地面的时间为0.6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一轮复习(9月-来年2月)系统性梳理知识体系整理知识点错题一轮复习通常出现的问题:1.很多同学会觉得我高一高二没学好,所以我会在高三跟老师一起复习,但是实际过程中我会发现大部分学校老师的语速都很快,往往一章的内容一周就讲完了。

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反映,说话和不说话是一样的,遇到问题还是分析不出来。

2.一般情况下,很多学校都会有学校的月考,还有市、省、名校的联考。

考完试,发现很多同学反应。

后面没复习的电磁场内容他们基本都忘了,然后回去复习电磁场的内容。

这样的结果很明显,就是电磁场没研究好,前面的力学也没研究好。

最后下学期,我会很慌张,感觉都是问题,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正确的一轮复习方法:1. 地毯式复习:一轮复习,建议不管你喜不喜欢、认不认可这个老师,都要好好跟着老师走一遍。

找一本基础的有知识点讲解的参考书,不需要多厚,但是覆盖到所有知识点的,好好的做一遍。

做到“无死角”“无漏洞”。

基础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不要去做“5年高考,3年模拟”。

2.严格按照高三的复习计划:不要被一两次考试打扰。

学生只要按照计划去做,进入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就会很顺利。

3.一定要先练习综合管理的选择题:全综合管理或者物理选择题。

后两轮同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时间做,没时间做,没时间做。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时间去控制选择题的正确率,你的填空和解题的学习就有用,否则你就没有时间去做,就没有意义。

4.准备好笔记本和错误本:笔记本不要记任何参考书上的定义或东西,直接记这个模型对应的步骤、方法、结论和易错点,都是干货。

这个干货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找名师总结。

如果笔记本跟着同一个老师,大家都一样,那错题本就真的属于你了。

因为每个人的错误都不一样,说说以前考试的错题和参考书上漏了两遍的题。

先分析一下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知识点没有掌握。

把没有完全掌握的错题放进错题本里,把过去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做题步骤做上标记,以便第二、第三轮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过程: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对应瞬时变化情况。

物体运动情况(运动规律)。

合外力的做功情况。

合外力的冲量二个状态:初状态(初速度)末状态(末速度)三条基本思路:F=ma(力的瞬时性)、功(力对位移的累积效应)和能变化、冲量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与动量变化四种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简单理想化方法、特殊(临界极端)状态分析法、等效(迁移)法)五大基本力学规律:牛顿运动规律、动能定理与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六种典型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类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

变加速度运动七种不同性质力:(要求能从力的产生(存在)、大小决定因素、方向、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效果几方面分析)性质名称产生原因及存在条件大小变化方向作用点相关能量万有引力(重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G=mg 竖直向下引力(重力)势能弹力因接触挤压弹性形变而反抗的力刚性?弹性?与接触面垂直。

绳?杆?弹簧的弹性势能摩擦力动?静?沿着接触面方向摩擦生热(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力分子势能(内能)电场力F=EqF=kQ Q/r2与场强方向关系?电势能(电能)磁场力安培力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F=BIL 左手定则(F B I相互垂直)磁场能 (电能)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垂直磁场F=qvB 左手定则(v B F相互垂直)洛伦兹力永不做功核力相邻核子之间的短程强相互作用力表现为相邻核子间的强作用力核能保守力做功特点:做功大小与通过的路径无关,只与位移大小有关。

原因:运动过程中力的方向不变。

保守力与对应势能:引力(重力)--------引力(重力)势能弹簧的弹力---------------弹性势能电场力---------------------电势能分子力---------------------分子势能一、直线运动知识目标(概念、规律,记忆)能力目标(理解、领会、感悟)与情境实例分析应用(身临其境)1、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2、质点:能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动作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理想化模型。

3、位移与路程: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初始位置指向终了位置的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矢量、直线)。

二个位置。

4、时间与时刻:位移与位置:过程(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一段位移)-----线、状态(某一时刻处于某一位置)-----点。

过程与状态的关系即为线与点的关系。

区分:第1秒(第1 秒内)、第3秒(第3 秒内)、3秒内。

第2个3秒内、3秒时(3秒末)等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一段位移与所指定时间的比值)。

不同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在什么情况下能等于速度的平均值?瞬时速度(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即为过程与状态的区别与联系。

6、速度与速率:即为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7、加速度: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的变化率)是速度变化量与所指定时间的比值(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矢量(即速度变化的方向,也就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不是增加的速度。

速度增加量(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速度变化率)完全不同。

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的判断依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不是简单依据正负号来判断加速度变大变小的意义:速度变化变快与变慢的衡量标志而不是指加速减速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加速度a是定值(大小、方向都不变)。

9、匀变速运动规律公式(五个公式)明确一个过程对应的二个状态(始末状态)。

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号取值。

(“死在正负号上”)该过程为匀变速过程(加速度始终为定值------大小方向不变)。

10、图象:速度时间、位移时间图象初速度为零的速度时间图象所能体现的规律明确图象的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知道图象所反映的物理量间变化规律;图象的斜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图象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从单位的角度来明确代表的物理量)图象上特殊点(交点、拐点)代表的特殊状态的物理量值的意义。

11、一个特例: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一种简单的理想化运动。

12、实验:纸带的数据处理能求出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把该点作为中间时刻(匀变速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能求出纸带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三种方法):方法一: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方法二:速度时间图象法(求出纸带上各点的速度)的斜率。

方法三: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一种很重要物理方法)。

二、力与物体平衡知识目标(概念、规律)能力目标(理解、领会、感悟)与情境实例分析应用(身临其境)1、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用力的示意图反映力的三要素。

受力体与施力体的相对性、相互作用性。

三种重要不同性质的力2、重力重力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分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重力作用在整个物体上,但可认为作用于重心上。

重心的概念,重心的位置在哪里?如何确定?重力的施力体-----地球3、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一接触挤压、二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后的物体(放力体)具有恢复原状性质而对外施加的力。

弹力方向:与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垂直。

线绳的弹力方向沿线绳收缩方向。

判断接触面间是否有弹力存在:假如去掉接触面,物体能否会动?4、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摩擦力存在的条件:一是接触面间有弹力、二是接触面间存在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

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与接触面间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方向相反(与相对于接触面的滑动(趋势)方向相反)是否存在有静摩擦力的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能否会动(往哪个方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关键在于正压力大小的确定。

静摩擦力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决定的。

物体平衡时,合力等于零;物体加速运动时,合外力产生加速度。

5、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推、拉、挤、压、提、顶等。

6、受力分析明确一个受力体。

对受力体进行受力分析。

严格受力分析顺序:场力、接触力(从接触面寻找弹力、摩擦力)、任何分析出一个力都要能说出其施力体。

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的状态相对应。

7、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关系。

平行四边形关系(与二分力共点的那条对角线才能代表合力)、闭合三角形关系合力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合力的最大值(几个力方向相同时的直接相加)合力最小值:二力时(二力方向相反时的相减);三力或多力时最小值能否为零?------相加或相减组合能否为零。

8、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相同作用效果的体现---------拉到同一位置。

二个分力为邻边的对角线本来没有意义,经实验探究后能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单独一个力作用时的作用线一定要沿着OO1的方向(真正意义上的合力)。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几个共点力的合力等于零正交分解法:二个方向上的分力的合力各自等于零。

一个力与其它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个共点力时:三个共点力可以组合一个闭合三角形(一个平移一个翻转)。

一个力与另二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角形数值关系:相似三角形关系、正弦定理、直角三角形关系。

多力平衡------->三力平衡----------->二力平衡。

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目标(概念、规律)能力目标(理解、领会、感悟)与情境实例分析应用(身临其境)1、牛顿运动第一定律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事实及科学推理过程。

(及牛顿卫星原理图)体验科学想象力的伟大。

牛顿总结出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惯性:物体具有。

的性质对惯性的理解。

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

惯性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其它因素没有任何关系。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用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即加速度大小来衡量的。

不是简单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3、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体现出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

合力产生加速度。

受力分析求合外力(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永远相同。

大小对应性(瞬时性)。

正交分解时,某一方向上各分力的合力产生该方向上的加速度-------独立性原理。

4、牛顿运动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值、反向、瞬时、同质、相互作用力、反作用与平衡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受力体)。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

作用在二个不同的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如何寻找一个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施力体与受力体互换即为作用力与反作用。

5、实验:探究牛顿第二定律F=Ma 需要知道合外力大小:阻力不知?平衡阻力(用物体自身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抵消阻力)。

平衡不够或平衡过度。

理想化:把砂和砂桶的拉力(重力)视为合外力(F=mg)-------加速度很小(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远小于小车的重力。

a=F/M)实际化:a=mg/(M+m)6、超重:具有向上加速度分量失重:具有向下加速度分量测定物体重力的方法与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之一利用等效方法处理问题:g1=g+a g1=g-a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变。

只是重力多了一个作用效果,产生加速度。

完全失重时。

重力完全产生加速度。

四、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目标(概念、规律)能力目标(理解、领会、要点)与情境实例分析应用(身临其境)1、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烼受力方向判断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依据:合外力方向与速度速度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曲线运动的合外力方向:合外力指向曲线凹曲的内侧。

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合运动与分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小船渡河问题)合运动与分运动间的独立性、等时性、等效性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实际速度(合速度)的方向垂直对岸(与河岸的夹角90度或尽量接近90度)抛体运动匀变速3、平抛运动特点与规律二个实验证实可分解为二个方向的运动一个重要物理量:飞行时间的决定因素(有限高度情况、有限宽度情况)二个重要矢量图及重要推论:速度矢量图和位移矢量图4、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对称性(最高点对对称点):同一位置的速度、时间、位移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整体性(往返过程具有相同的加速度):5、斜抛运动的规律二个方向运动的独立性与等时性:对称性(最高点为对称点):可视为沿二个相反方向的平抛运动处理。

圆周运动6、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频率线速度大小定义。

线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角速度的定义、单位。

一个重要关系v=wr 曲率半径r一句重要话: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来改变速度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