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论文-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信用社内外部环境、目标设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对策引言: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随着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且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无法有效地控制风险。
本文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求改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的发挥与作用。
农村信用社内控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股东过于分散、“三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理事长、主任虽然实行分设,但二者之间大多是兼任,换句话说,主任仍然拥有很多控制权;二是经营理念落后,仍然习惯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尽合理,重经营、轻管理;重业务、轻监控,忽视了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性;三是尚未形成内控文化,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银行的存在就是为了承担风险,农村信用社也是如此。
识别与评估,采取应对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三个阶段。
目前,农村信用社缺乏风险意识,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完全依靠经验,职工业务素质低下,普遍缺乏内控意识和风险识别及评估的能力,人才匮乏,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估。
论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论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作者:郑绪宝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年第12期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但是内控制度依然不是很完善,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执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难以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是至关重要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相关改进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重要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
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更应注意加强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内部控制则是控制风险的关键,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方面的改进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风险防范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内控管理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
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还比较薄弱的现象,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内部控制的一些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内部控制是组织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保证管理的有效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会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同时为鼓励遵守既定的管理政策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加强内部控制对于有效地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属于一种自律行为,它可以实现对各职能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的制约,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部门以及人员、不同的操作环节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和促进,由相关控制要素依据特定的控制目的而共同组成。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农村信用社实现既定的目标以及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也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作者:白卫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1期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的调查情况看,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之一:思想不够重视,侥幸心理严重。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着偏差。
体现出了广大农村信用社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制度建设和执行制度当成两回事,即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导致把制度当成摆设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农村信用社承袭了原来不合理的做法,个别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历来是沿袭师傅教徒弟的办法做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职工的思想不够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内控制度执行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仍然存在“三分靠管理,七分靠运气”的想法,一味追求便利而疏忽整体利益,存在着侥幸心理。
问题之二:职工责任心,意识性不强。
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执行内控制度不严,体现在印、押、证分管形同虚设,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销号手续执行不严,四双制度执行不力,主任查库管理不实,贷款不按“三查”制度的有关规定随意发放,安全保卫工作措施落实流于形式,临柜微机人员离岗不将口令退至login状况下、操作口令没有按期更换等,这些问题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事故隐患。
其主要原因在于广大农村信用社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忧患意识不强,职工之间时常以信任代替制度,把规定的制约制度抛在脑后,从而产生了应付检查工作的现象。
大家根本没有考虑到失去制约的操作,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或案件的发生。
如果广大职工没有管好自己的工作,就会惹祸上身,轻则负经济损失责任,重则负法律责任。
问题之三:权责不明,形同虚设。
许多的农村信用社制订了职工岗位职责,明确了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然不够具体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混岗操作的现象,如平时代班人员与专职人员在工作分配上不够细致,责任不够明确,造成代班时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责任不明的事情发生。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作者:杨雪军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5期摘要: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保证经营目标实现,是建立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主要原因。
金融业是特殊行业,只要有信贷就有可能出现风险,并且风险的转化势必导致呆账增加,资产质量下降,严重的会造成经营困难。
当前,农村信用社各类风险仍存在于业务的每个环节中,这些风险的产生都与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有关。
为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重新审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为自身稳定市场地位、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问题建议一、农信社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内控机制缺乏正确认识。
有些信用社为应付业务任务,从高管层到基层员工在内控机制的认识上都不重视。
管理层认为只要加强了各部门的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就是管理好了内控;员工认为只要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只要在规章制度范围内运行业务且没有出现风险,就是执行了内控制度,以至于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执行不到位。
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失去了有效性,违章不究使内部控制失去了严肃性。
目前还有个别信用社甚至没有设立稽核监督机制,任务全包在业务部门,使内部稽核再控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
2内控制度牵制乏力。
一些信用社现有的内部稽核机构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控制效力。
信用社各职能部门设置诸多,管理层级复杂,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晰,各部门为追求部门最高利益而自成体系,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没无法发挥必要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3内部稽核缺乏独立性。
由于信用社部门设置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稽核部门虽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存在,但基于一些行政干预,稽核人员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稽核检查材料没能百分百真实完整上报。
同时,在检查督促时,将部门利益放在首位,不注重细小问题的监督整改,使整改没有全面性和针对性。
二、农信社内控机制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应遵循三个原则。
浅析农信社内控制度缺失及改进措施
全 局 , 成 局 部 历 史 资 料 缺 失 , 整 个 《 龙 江 金 融 年 造 给 黑 鉴 》 纂 工 作 带来 了不 完 整 性 , 乱 了编 排 计 划 ; 要 编 打 三 在 设 定 好 专 职 岗 位 稳 定 人 员 的 基 础 上 , 积 极 参 加 人 总 、 、 行 组 织 的 年 鉴 人 员 培 训 。 据 金 融 业 务 的 发 分 支 根
、
自有 资 金 不 足 、 资
财 务 管 理 混 乱 、单 人 临 柜 守
兽 昌
控 农用展 2覆全 设 状革要完 置内盖, 题据信发 滞控不制 建 村社现 . 以 村 和目求善 后期, 用 。 标,内 。 来 度 设 根 改 长农 信 革是农 社 和发效建套 约实关 用 业学 的出 稳施键 改完 展,机 机确村 整 、构一 一 步保信 务有内制 制的。 、需 控, 科要
,
建 立 科 学 有 效 的 制
社 没 能 根 据 自身 的经 营 特 点
、
农 村 信 用 社 内控 制
没 能 体 现 内控 优 先 的 特 点 。 现
度.基 弱险 行 控 ,上 搬 存控 薄,意照 他 距 是 在 风 抄 制基 代 1础 内 问 题 的银 本 金 其 度离 照 内行 现融
人 员 相 对 稳 定 。 目前 , 鉴 所 涉及 到 的金 融 系 统 主 管 年
Hale Waihona Puke 展 服 务 的办 刊 理 念 , 金融 机 构 的领 导 和参 加 年 鉴 编 各
纂 工 作 的 同 志 , 不 断加 强 学 习 , 立 正 确 观念 , 断 要 树 不
单位共有 6 3家 , 了工 、 、 、 原 四大 国 有 商 业 银 除 农 中 建 行 设 定 专 职 固定 岗位 外 , 余~ 8家 多 为 临 时 岗位 , 其 ◆工作研究 一 5 有 任 务 临 时 现 抓 , 作 没 有 稳 定 性 和衔 接 性 ; 要 积 极 工 二 加 大对 年 鉴 经 费 的投 入 。 别 单 位 领 导对 编 纂 年 鉴 工 个
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
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第一篇: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摘要: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挥其支持“三农”工作职能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只能提高不能削弱。
目前,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措施加强内部控制,是农村信用社为减少工作失误和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有力途径。
近年来,企业管理的内控制度普遍运用到农村信用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内部控制的效果还是出现了偏差,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发了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
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也显得更加重要。
一、农村信用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原因分析1.内控思想认识不足。
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实施已久,但是部分信用社人员还是在思想认识上不够,内控意识较为薄弱。
一些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实质性作用没有,反倒因为过多的复杂程序,影响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工作效率。
一些信贷工作人员认为,因为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特殊性,应该“特事特办”,因而把内部控制忽略,在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审查、资产评估等问题上放松了要求,资料不完善,分析不到位,甚至一人集审、贷一体,严重缺少约束力,给信用社的信贷资金留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个别信用社职务较高的工作人员在业务上盲目求大或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在部分信用社主任面前,制度沦为摆设。
2.内部制度不完善。
一些农村信用社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不清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违规经营、粗放经营现象严重,不按照规定开展信贷业务。
有些虽然有了基本的规章制度,但是都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的制约机制。
突出表现在:一些制度过于陈旧,跟不上新的金融形势和要求;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没有相应的控制制度;有些控制制度只注重纪律的约束,而缺少了对操作上的控制,有些制度太过空洞、空泛,实践性、指导性不强,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
论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缺陷及其再造
论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缺陷及其再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农村信用社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内控机制。
但是,从农村信用社现实情况看,其内控机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加以改造和重建。
一、农村信用社现行内控机制的缺陷由于产权不明晰,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实际上是缺位的,同时农村信用社的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从而造成农村信用社现行内控机制存在缺陷。
[大秘书-www,,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有“三会”制度,缺“三权”制约。
目前,农村信用社从形式看,都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等一整套治理机构。
在这个结构中,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所有者,是信用社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产生,拥有决策权;信用社主任由理事会聘任,拥有经营权;监事会拥有监督权,按照这种制度安排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相互制衡的“三会”制度并未产生“三权”制约的实际效果,作为委托人的社员代表大会与作为代理人的理事会。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二者之间的行为目标并不总是能够保持一致,社员代表大会实质上也是理事会控制;信用社主任由理事会提名和聘任,而且理事长可以兼任社主任,这就将相互制衡的理事会和社主任置于同一主体的控制之下;而监事会没有常设机构,对理事会和社主任没有弹劾权。
这样,所有权力实际上集中在信用社主任一人手中,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其经营决策往往失去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失去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滋生腐败。
有资本管理制度,缺资本发言制度。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资本筹集、资本使用、资本补偿都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规定,但目前农村信用社所有者是缺失的,入股社员不是所有者,也并没有行使股东的权利,他们入股的目的是想从信用社获得贷款,而不是参与信用社内控管理。
论文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缺陷及改进对策
论文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缺陷及改进对策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强大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能力。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农村信用社的公司治理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对策。
首先,农村信用社的控股结构不够完善。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大股东多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其自然人大股东过程自治的特点导致了权力高度集中,决策过程不透明。
为此,可以引入专业的金融机构或市场化股东,改善农村信用社的控股结构,增加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农村信用社的董事会监管不力。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董事会成员多为地方政府官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缺乏专业金融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
为改进这一问题,可以增加专业人士和独立董事的比例,提高董事会的监督和决策能力。
再次,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不够健全。
由于组织结构庞杂,农村信用社难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和风险防范机制。
为此,农村信用社可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最后,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和沟通不畅。
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外披露的信息有限,缺乏透明度,与股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不够密切。
为改进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可以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与股东和社会公众沟通,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存在着控股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监管不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不健全以及信息披露和沟通不畅等缺陷。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改进农村信用社的控股结构、完善董事会监管、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及提高信息披露和沟通的有效性。
只有这样,农村信用社才能更好地履行其金融支持和服务职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信用社农信社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农信社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内控制度、内控监督等方面的原因积累起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对自身健康发展构成了愈来愈大的风险。
加强内控约束机制,完善内控措施,已成为农村信用社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稳健经营的关键。
在本文中,笔者试分析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
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形势不容乐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内控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一些业务经营存在监控盲区;有些规章制度已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必须重新修订,加以完善;在新业务开发推广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时,没有及时制定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存在制度制定滞后现象。
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不规范。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未能真正实现相互制衡的目的。
虽然按规定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但其运作程序、设立目的远远没有达到规定效果。
此外,业务职能部门的内控职责也不明确,没有把业务管理部门放到内控自律的中心地位。
由于人员分配之间的差异,岗位设置同样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农村信用社存在一人多岗、监督失控的问题。
稽核监督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随着电子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尚未适应,对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运行以及计算机数据流向过程没有有效监督;监察、稽查工作中以事后监督为主,缺少事前、事中的监督;由于稽查人员业务知识不全面,致使计算机、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失去了有效监控。
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员工缺乏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少数员工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和利益。
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约束力没能发挥作用,由于决策失误或因主要负责人道德问题、管理失控而形成的重大失误,对管理层或主要责任人的追究显得无力。
措施和方法为了使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活动中,严格执行内控管理制度,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和隐患,化解经营风险,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信用社加强内控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内控管理机制。
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完善 论文
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探讨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37-01摘要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信用社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被列为风险高发区,这与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上的缺陷和执行力不够密切关系。
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着有法不依、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如何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将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一、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会计内控的意识观念有待提升: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被一些管理层的负责人误认为,是对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视。
错误的认为会计的工作无非就是记账、算账等一些业务操作,所以只要会计从业人员会一些简单的业务操作就可以。
所以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主动参与信用社经营的意识,不能很好的利用财务分析和会计分析的结果为信用社经营出谋划策。
这样就降低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致使在内部管理上,出现重资金管理,轻会计基础管理。
所以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在执行上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现象。
2.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严格:信用社虽设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力度上不够严格紧密,致使造成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屡次出现。
尤其是一些会计人员心存侥幸,常走捷径、责任心不强、没有正确的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责。
在办理业务上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业务,随意性较大,例如:班中业务交接登记不及时;不及时汇划款项、记账;随意调整科目、账户等,严重的影响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发挥。
在内部控制环节,一些基层社仍存在管理上的混乱,内部监控不力,存在着诸多的漏洞。
例如: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人员离柜时不执行人离上锁的规定,出入库没有领用登记手续;业务印章不按规定保管和使用,将章、证随意放置的现象时有发生;临柜不认真,不坚持验印制度等等。
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析
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析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因其营业网点众多、业务面广、服务对象素质相对偏低、工作人员职业素养较弱、内控制度建设滞后、执行不力等因素,使其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较其他金融单位为高,曾经一度成为银监部门重点监管对象。
随着农村信用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农村信用社的违规违章现象较以前有明显下降,但仍时有大案要案发生,究其原因,既有制度建设完善方面的问题,也有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建设高效的内控管理机制,预防、化解、规避金融风险,保证信用社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内部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农村金融机构决策者的重视。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农信社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作个初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信社在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效益轻制度。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动力之源,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离不开高效、有序内控管理。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考核机制等方面原因,农信社基层管理人员往往优先考虑全年任务目标的实现,漠视制度建设和执行。
甚至为实现某个单项目标,违规操作等,为信用社发展埋下安全隐患。
如:某网点为完成全年发卡任务,网点负责人就会要求柜面人员尽量办理,对内控管理要求本人开户的规定,则要求柜员变通处理,类似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原因在于管理者存在重效益轻制度的主观意识。
2、重开拓轻管理。
业务发展离不开新产品的创新,开拓必须与管理同行,发展必须与监督同伴,只有效益的管理才能为新业务保驾护航。
从防范风险、合规经营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内控先行。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开拓在先,内控在后、制度滞后。
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新业务开办,为了抢占市场,先做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跟上,使之对一些业务操作的监督上出现真空或断层。
如:原来的信息员制,由于信息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信用社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两小贷款”违规发放等问题。
二是内部岗位设置,从节约人力、方便服务出发,也会出现内控执行人员不足、制度滞后、检查不到位的问题。
农信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农信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工作中,农信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营规模小:相对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农信社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服务网络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资金实力不足:农信社主要服务农村地区,贷款对象多为农户和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导致资金实力相对较弱,难以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3. 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农信社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贷管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不够完善等,影响了农信社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4. 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农信社主要服务农村地区,贷款对象多为农户和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
如何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农信社亟待解决的问题。
5. 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信社地处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此外,部分农信社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信社的发展。
6. 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农信社在科技支撑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7. 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承担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活的社会责任。
然而,部分农信社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及完善作者:肖勇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06期【摘要】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现状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改变现状的有效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足完善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达不到及时有效防控风险的要求。
故现根据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现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措施。
一、内控制度的现状(一)内控制度不完善近年来,行业规章制度基本上覆盖到了各业务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但随着核心业务系统的上线运行,部分规章制度亟待修订和完善。
1.存款管理方面一是没有统一的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对事后监督人员的职责、事后监督范围、内容、方法、责任追究等没有统一的规定,使事后监督的有效性打了折扣;二是对存折重写磁条信息,系统未设置登记簿进行记录,打印出的传票有流水号,但无交易序号,不便于监督检查;三是实行综合柜员制的网点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2.贷款管理方面随着“惠民一卡通”和银行卡业务在广大农村的推广应用,为强化贷款管理,有效防范冒名贷款提供了科技支撑。
但相应的贷款管理流程及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不能为规范贷款操作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3.监督制约方面一是未建立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如:未建立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激励机制;未推行员工上岗互保办法;未建立监督检查人员奖惩办法。
二是未明确各业务部室在业务辅导、监督检查方面各自的职责分工,对某些业务环节的监督制约出现真空。
(二)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力在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营业网点中的业务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业务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内控制度操作执行情况不尽人意。
有些制度由于监督不严或监督脱节,执行起来容易走过场,形成硬制度、软执行的弊端。
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王程霖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10期内控制度是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内控制度建设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防范和化解业务经营风险,对全体员工从事金融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制度管理、规范操作、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它是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
党的十几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信用社作为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为了适应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务必要充分发挥好支农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持续推进业务发展,更好地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努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标实现。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是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高效、全面、及时、独立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保证。
现就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存在困难,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了内部管理,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后劲,更好地服务丁农业、农村和农民,支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是建立了独立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
三是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做到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
四是理顺了人事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用,确保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二、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困难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按照“稳健经营、行稳致远”的理念,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但是,有的行社没有形成系统、规范、完善的内控机制,一些内控制度已不适应发展需要。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在思想上,存在重工作业绩、轻风险管理的倾向,没有把内控制度建设与稽核监督工作正确区分开来,内控制度不全,稽核监督不力,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之间缺乏自我约束、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二是在认识上,对规章制度与内控制度的认识理解不到位,误认为规章制度已经制定了,内控制度就健全了。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表现:
1.职责不明确:部分岗位的职责分配不明确,造成相应工作的漏洞。
2.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员工工作能力较低,工作执行力不足,对操作
风险管控不足,存在不当操作、错误处置等问题。
3.内部审核不力:审核制度不完善,审核人员素质不高,审核结果不
准确,容易被欺骗。
4.业务流程不规范:缺少明确的业务流程,导致工作随意,流程松散,使得可控性降低。
5.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信息系统没有得到足够保障,缺乏有效的安全
技术和制度保障,容易出现外部攻击和信息泄露。
原因:
1.管理人员决策不周到: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缺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
作经验,对业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了解不足,难以有效对内部管控
的问题开展完善收集信息、制定合理的风险等方面的管控。
2.员工素质不高:部分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也缺乏正规的培训
导致员工素质不高,操作风险控制能力差,从而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3.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缺乏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不利于
内部管控措施的建立和落实,从而会出现某些问题,如风险控制机制不完
善等问题。
银行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
银行系统论文: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银行系统论文: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为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规范信用社管理和经营,内控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
内控制度是农信社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科学化、法制化为基本理念实行自我约束的制度性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控体系,促进信用社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经营法制化,是信用社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1、内控制度缺乏权威性。
保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必须建立有权威、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这是建立信用社科学经营管理机制的需要。
现实情况是,制度建立的多,真正执行的少。
由于内部稽核人员是在联社的领导下,缺乏独立性,在对实施项目的检查中,面对查出问题往往2、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
信用社虽然按照规定成立了“三会”。
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具体规定,但就“三会”制度本身来说大多形同虚设,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由此也就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
3、制度不落实。
从目前信用社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违章操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在业务经营上,偏重于规模发展,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重视不够。
4、制度建设不规范。
一些新业务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而有的制度不完善,与信用社的管理实际脱节。
制度制定不系统,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统一考虑,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的思路1、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树立内控机构权威。
稽核部门具有独立性、超脱性、权威性和统一性,联社不但要从工作部署上予以明确,而且要从体制、职权、人员配备和管理机制上予以保证,从而树立稽核工作的权威,减少各方面的行政干预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和制约机制。
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_原因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原因及对策朱崇迎 (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江苏 赣榆 222100)摘要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内控制度还不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能力还有所增强。
当前,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仍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这些金融风险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
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农村信用社长期稳健的运行。
新时期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内部控制 对策1 绪言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过程中安全稳健运行的可靠保证。
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几度变迁,由于定位不准,经营主体目标不明,导致农村信用社的 合作制 本质逐步丧失,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承担着半商业性、半政策性的任务。
在各级政府强调重视农业的强力推动下,农信社以低廉的资金价格承担着支持农业发展的重任。
在混合的目标下我国农村信用社既无法真正遵循商业原则把财务质量搞好,又无法按合作制原则全力支持社员的发展,从而导致不良贷款不断累积,财务亏损不断加剧,不良资产比例最高曾经达到50%左右。
在这种严重负净值和高比例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支持 三农 能力、与 三农 的共生能力大幅度下降。
因此,新时期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内部控制理论内涵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审计界研究的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
最新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90年代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全面地阐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并得到美国会计总署、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全面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895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及完善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达不到及时有效防控风险的要求。
故现根据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现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措施。
一、内控制度的现状(一)内控制度不完善近年来,行业规章制度基本上覆盖到了各业务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但随着核心业务系统的上线运行,部分规章制度亟待修订和完善。
1.存款管理方面一是没有统一的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对事后监督人员的职责、事后监督范围、内容、方法、责任追究等没有统一的规定,使事后监督的有效性打了折扣;二是对存折重写磁条信息,系统未设置登记簿进行记录,打印出的传票有流水号,但无交易序号,不便于监督检查;三是实行综合柜员制的网点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2.贷款管理方面随着“惠民一卡通”和银行卡业务在广大农村的推广应用,为强化贷款管理,有效防范冒名贷款提供了科技支撑。
但相应的贷款管理流程及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不能为规范贷款操作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3.监督制约方面一是未建立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如:未建立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激励机制;未推行员工上岗互保办法;未建立监督检查人员奖惩办法。
二是未明确各业务部室在业务辅导、监督检查方面各自的职责分工,对某些业务环节的监督制约出现真空。
(二)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力在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营业网点中的业务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业务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内控制度操作执行情况不尽人意。
有些制度由于监督不严或监督脱节,执行起来容易走过场,形成硬制度、软执行的弊端。
1.没有认真执行岗位轮换、亲属回避和强制休假制度这三项制度监管部门已经明确规定。
但是,仍有部分农村信用社未严格执行,为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案件的长期隐藏提供了便利条件。
2.监督检查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一是事后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事后监督人员不按要求对前一天发生的每笔业务进行审核,甚至对存取大额现金、提前支取、挂失、修改密码、抹账等特殊业务也不认真审核,把传票装订成册后便万事大吉,使案件不能得以及时暴露。
二是相关业务部门管理检查不到位。
相关业务部门对基层网点开展业务辅导和检查,是及时纠正、制止和发现风险隐患的第二道防线。
目前,有部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部门对基层网点的业务辅导和检查工作不到位,埋下风险隐患。
三是稽核监督工作不到位。
以某县级联社为例,该联社每年对所辖信用社的序时稽核平均不到一次,对分社和储蓄所基本上未开展过稽核检查工作。
四是监事会的监督制约机制未得到有效发挥。
3.业务操作不合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柜员未按规定保管柜员卡,使柜员卡在保管环节形成风险隐患;(2)监控设施的采购、安装、配置标准、管理、调阅、检查等不符合相关制度规定,随意性较大,存在录像资料模糊,监控范围存在盲区,网点员工可随意开启、关闭、调阅、删除录像资料等情况,监控的有效性未能充分发挥;(3)三级柜员授权操作不规范。
三级柜员在授权时,在输入密码环节未使用硬纸板遮挡,很容易泄露密码。
(4)尾箱管理不合规。
一是未核定尾箱现金限额;二是未严格执行“一日三碰库”制度;三是每日营业终了三级柜员未按规定对柜员尾箱进行核对。
(5)对特殊业务没有严格管理。
对错账冲正、销户、增减计息基数、抹账、密码挂失、解挂、冻结、解冻、重要空白凭证领用等业务没有严格执行授权和登记备案。
(6)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
信贷合同文本使用不正确、基本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
部分农村信用社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人情贷款、关系贷款屡禁不止,屡查屡犯,超权限、变相超权限、化整为零逃避审批,弄虚作假,发放冒名贷款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农村信用社实质上没有形成真正的审贷分离制度,仍存在“一手清贷款”现象。
部分信用社对借款人、保证人的资信状况、担保能力缺乏可行性的调查评估,使得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情况不翔实,为贷款收回埋下风险隐患。
二、成因剖析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差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1.管理体制滞后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的内部支撑,加之所有者(入股农户)与经营者(信用社主任)在信贷、财务信息和金融知识上的严重不对称,使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信用社内部人控制达到了严重的程度。
由于缺乏来自所有者的强力监督,因而使信用社经营者在经营中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动机,农村信用社有效的监督机制也难以真正形成。
2.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且网点分散,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业务管理和稽核检查人员数量很少,且一人身兼数职,很难有效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二)主观因素1.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重业务经营、轻风险防范”部分信用社对业务经营和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为操作风险产生埋下隐患。
2.对职工教育管理不严,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一是不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
二是不注重职工8小时外生活动态,多数涉案人员因赌博、经商、滥交朋友、高消费等债台高筑,以致铤而走险。
三是不注重观察职工思想情绪变化。
四是不注重“重点人重点防”。
3.对农村信用社基层负责人权力缺乏监督约束一方面,一些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确,对其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责任不落实,权力与责任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某些工作人员对个别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行使权力不抵制,盲目服从,甚至同流合污,致使个别管理人员无视法律、法规,为所欲为,形成滥用职权、违规经营,侵占挪用等问题。
4.责任追究不严,违章操作查处不力当前发生的案件,多数是由于不执行规章制度造成的,一些机构或员工制度意识淡薄,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不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不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完善措施(一)认真执行信用社主任和员工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各县级联社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辖内职工进行轮岗交流和强制休假。
为确保三项制度落到实处,可在核心业务系统中设定同一柜员或信贷人员等业务人员在一台柜员机上的最长操作时限,到期后系统将自动将柜员号锁定,使其无法登录系统办理业务,用科技手段和制度制约来保证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对监控设施和录像资料的管理一是要严格执行监控设施统一招标采购制度,确保监控设施的质量和型号标准的统一;二是尽快推行联网监控。
即:监控录像与联社资金、保卫等有关部门进行联网,将储蓄所、基层社置于联社的直接监控之下;三是加强和规范对监控设施和录像资料的管理。
各县级联社配备专人对监控设施和录像资料进行管理,并按照要求每天调阅录像资料,录像资料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保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删除。
同时,严禁管理人员之外的人员接触监控设施。
(三)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系统防范操作风险一是尽快开发储户指纹识别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储户身份的识别能力,充分保护储户资金安全;二是对贷款发放环节进行流程再造。
在发放贷款时将贷款直接转入借款人结算账户,不再向借款人直接发放现金。
这样,既可以有效防范假名、冒名贷款的发生,又可有效防止借款人赖账不还,同时为监督检查留下了业务轨迹。
(四)充分发挥稽核监督职责一是加强内部控制稽核评价。
各级内部稽核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探索内部控制工作的新路子,按照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紧紧围绕业务流程再造,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调查研究,与业务部门协调配合好,对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各环节上的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建立明确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措施。
二是尝试开展风险导向稽核。
按照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评级结果,将农村信用社按其风险程度划分为不同档次。
按照不同档次,实施有差别的监督检查。
三是抓好后续稽核。
为切实落实稽核整改情况,要求各级联社稽核部门制定后续稽核办法。
同时,还应加强后续跟踪检查,使后续稽核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提高稽核效果。
(五)合理设置营业网点,优化劳动组合一是根据各营业网点的业务量、所处地理位置和网点之间的距离合理设置营业网点,避免出现由于网点过于集中导致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大,或网点过于分散影响业务发展的现象;二是严格按照综合柜员的要求运行,为确保监督制约落实到位,每个网点可根据业务量适当增加三级柜员数量,解决三级柜员不足的问题。
(六)加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一是加大各项内控制度的考核力度,对有章可循、违章操作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该罚款的坚决罚款,该降职的坚决降职,该下岗的坚决下岗,甚至辞退。
要按照有关内控制度认真考核到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
二是对违规违纪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责任追究,不能以罚代处。
三是对因管理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到位、用人失察、失职渎职等导致案件发生的,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七)加强员工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是经常性抓好员工政治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要对辖内职工8小时内外的行为予以关注和全面排查,发现其有不轨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做到警钟常敲,预防针常打。
二是加大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
各旗县联社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辅导,提高新制度、新政策把握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规范操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