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3孤独温暖的旅程复习素材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孤独之旅》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课文题解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作者简介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
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多次在各地进行演讲。
2012年4月27日受邀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实验小学进行“推开写作之门”主题讲座;2011年10月在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进行主题讲座;2012年10月16日受邀前往重庆外国语实验学院和红光中学进行讲座。
部编版语文九上16《孤独之旅》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上16《孤独之旅》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掺杂(cān)旧茬(chá) 戳破(chuō)B. 驱除(qū)肥硕(shuò) 撅断(jué)C. 眺望(liào) 嬉闹(xī)纯粹(cuì)D. 捆扎(zā)撩逗(liáo) 胆怯(qiè)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 电视剧《长征》,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红军远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风雨历程。
C. 网络文学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D.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 2018年5月5日,国产航母首次海试,服役后将成我国首艘作战型航母。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始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4.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B.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 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 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B.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C.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D.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下面语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的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孤独之旅)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⑴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⑵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⑶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
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
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
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⑷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⑸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⑹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
”说完,就又走了。
⑺天黑了。
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
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
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⑻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
眼见着天黑了。
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
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
⑼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⑽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⑾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
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课件1
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 旅》课 件(共47 张PPT)
——曹文轩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 旅》课 件(共47 张PPT)
概括能力训练
文意把握 话题: 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 旅》课 件(共47 张PPT)
此前的杜小康
家境富裕时的杜小康,往油麻地孩 子群里一站,就像一簸箕黑芝麻中一粒 富有光泽的白芝麻,就像秋天高远的天 空中一只悠然盘旋于鸽群之上的黑色的 鹰。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 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 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 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 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 旅》课 件(共47 张PPT)
• 这是一个表现人物命运发生转折的故事
• 这是一个以水乡生活为背景的流浪故事
• 这是一个以芦荡为场景的父子放鸭的故事 。
• 这是一个用生动的景物描写烘托“孤独之 旅”的故事。
• 这是一个表现儿童成长经受苦难的故事。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
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曹文轩
总结:这是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 旅》课 件(共47 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 旅》课 件(共47 张PPT)
小说三要素
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 成熟、坚强。
孤独,非常想家。
③父亲就在身边,他为什么还会感到孤独呢? 为什么还如此想家呢?请同学们采用改换人 称的方式,将文中的“杜小康”改为“我”, 自由朗读课文第29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市优质习题课件
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 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 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 印。你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拥抱。儿子坐下来,一 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 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 了干,做了军官。
A.觅食
驱除
苍皇
置之不理
B.空旷 盲然 温顺 一落千丈
C.肥硕 羽绒 纯萃 歇斯底里
D.重叠 蓬松 家底 寸步不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是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开始设立的国 际性文学奖,每两年一次,授予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以此奖励并感谢他们 创作出好的作品。它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又被称作“小诺贝尔文 学奖”。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中国儿童文 学作家曹文轩作为中国作家首获该项大奖。
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 “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了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 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 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6孤独之旅习题
16* 孤独之旅01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陌.生(mò) 觅.食(mì) 空旷.(kuàng)撩.逗(liáo) 胆怯.(qiè) yíng(萤)火虫逃cuàn(窜) 纯cuì(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觅食饮烟置之不理B.狗吠肥硕无忧无虑C.撅断温顺歇斯抵里D.驱除夜暮天昏地暗(解析:A.“饮”应写作“炊”;C.“抵”应写作“底”;D.“暮”应写作“幕”。
)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欲望,有时是吞噬身心的鬼魅,①把人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时又是追求幸福的动力,生命火焰得以燃烧的柴火。
让人迷失自己的有时是欲望,太多的欲望会拖累人的心灵,②但失去了欲望,生活将只余下无聊、孤独和死寂,断了欲望就是心的死亡。
4.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
(环境描写)(2)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神态描写)(3)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动作描写)(4)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动作、语言描写)5.填空。
(1)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代表作有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
2017年12月,他的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2)文题“孤独之旅”主要指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过程: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是孤独;随父亲一同放鸭,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及人群是孤独;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更让人寂寞和孤独;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让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未卜的前途更让他恐惧和迷茫。
九年级语文上册 《孤独之旅》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消防器材检查制度消防器材检查制度是指为了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防器材检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检查范围和频次1. 检查范围: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栓、灭火器、消防喷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消防通道等消防器材和设施。
2. 检查频次:根据消防器材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检查频次,普通为每月、每季度、每年等。
二、检查内容和要求1. 消防水源:检查水源是否正常供应,水压是否稳定,水质是否符合要求,消防水池、水箱是否清洁,消防水泵是否正常运行等。
2. 消防栓:检查消防栓的位置是否明显,周围是否畅通,是否有遮挡物,消防栓箱是否完好,阀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连接管道是否完好等。
3. 灭火器:检查灭火器的数量是否足够,位置是否明显,是否过期或者损坏,压力是否正常,操作是否灵便,标志是否清晰可见等。
4. 消防喷淋系统:检查喷淋头是否完好,管道是否畅通,阀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水压是否稳定,喷淋系统是否设置合理等。
5. 消防报警系统:检查火灾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联动控制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是否能够准确指示火灾位置等。
6. 消防通道: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是否有阻塞物,是否有可燃物堆放,是否有防火门,是否有疏散指示标志等。
三、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1. 检查记录:每次检查都应有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
2. 异常处理:如发现消防器材存在问题或者不合格情况,应即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更换损坏的器材、修复故障设备等,并在检查记录中注明整改情况和时间。
3. 定期维护:除了日常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如定期清洗水池、水箱,定期检修消防水泵,定期更换灭火器内部压缩气体等。
四、责任和监督1. 责任分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如消防部门负责制定制度和监督检查,维修部门负责维护保养,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整改等。
温暖孤独旅程阅读答案
温暖孤独旅程阅读答案【篇一: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3 孤独温暖的旅程复习素材新人教版】ss=txt>孤独温暖的旅程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
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
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
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
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
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
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
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之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
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使我对沽源产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
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
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绘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
汪曾祺从未在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地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到后来竟然达到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
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字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
我去沽源县是在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
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
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
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多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
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8点半开会,汪曾祺6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16课《孤独之旅》(共38张PPT)
课文解读
人物分析杜小康Leabharlann 找出体现杜小康心理的句子。
茫然、恐惧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 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 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杜小康从未见 过的面孔了。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 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 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 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3)恐惧自然环境。陌生的环境下,大自然的空阔 与未知的风险,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是恐怖的,具 有强大的压迫力,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对前途感到迷 茫与无奈,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未来是怎样的。
艺术特色
1.环境描写出色。 理解成长的内涵和意义,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
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裕,学习成绩优秀。他的父亲杜雍和一心想发大财,用家 句中的水流的“急促有力”表现了船行速度之快,又衬托了父子俩孤寂与单调的心情。
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对前途感到迷茫与无奈,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未来是怎样的。
里全部的积蓄和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钱,买了一艘大船跑货、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在生活的“阳光”下变得茁壮。
寂 孤独 寞 痛 苦
恐 磨难 惧
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 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 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 热爱生活的孩子。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 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 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部编版《孤独之旅》实用课件1
1.学习完本文后,写一写自己的 感受,以及对“孤独”的理解。
No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3.预习第6课。
Image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写出了芦荡的无边无际。 渲染 了孤独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 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 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 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 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 断的咔嚓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三:精研细读
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 他的心路历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一:预习检查
嬉闹 xī 掺杂 Chān撩逗 liáo 凹地 āo 胆怯 qiè戳破 chuō 驱除 qū 寻觅 m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二:整体感知
边读边理清小说的故事 脉络,并用凝练的语言概括 每个情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 之旅》 课件( 共23张P PT)
以鸭子“无家”“漂流” 及对唯一的小船的依靠衬托 出父子俩此时孤独、恐惧、 无依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岳阳)现代文阅读。
(12分)
孤独温暖的旅程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
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
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
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
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
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
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
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之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
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使我对沽源产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
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
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绘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
画土豆。
汪曾祺从未在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地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到后来竟然达到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
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字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
我去沽源县是在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
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
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
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多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
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8点半开会,汪曾祺6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
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诚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地说好。
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
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
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
老头。
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④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排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使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个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⑤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
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
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短暂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锅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⑥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孤独,从塞外凛冽的寒风中快乐地朝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是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⑦这使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文/铁凝)
【文章解构】
2015岳阳散文·孤独而温暖的旅程
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①~③段):讲我与汪曾祺交往的几件事:京西宾馆初遇、我去沽源探寻汪曾祺被下放的马铃薯研究站、汪曾祺点评我的小说。
第二部分(第④~⑥段):记叙汪曾祺老人给年轻人的小说集作序,从沽源带蘑菇给家人烹饪蘑菇汤。
第三部分(第⑦段):称赞汪曾祺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他人,是优秀的人。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记叙与汪曾祺老人有关的几件事,称赞其是温暖优秀的人。
人物形象汪曾祺:亲切而温暖、坚韧乐观、对生活充满耐心和爱、诚实坦然、关心他人、胸襟宽广、关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