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十一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

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高中语文高考必备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必备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写出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诚1、帝感其诚()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帝感其诚()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即除魏阄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6、扶辇下除()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0、近者奉辞伐罪()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樊哙从良坐()5、从此道至吾军()6、弟走从军阿姨死()7、其从如云()8、欲不可从()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4、思而不学则殆()当1、木兰当户织()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8、犯法当死()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道义:道德和正义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我欤()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10、此言得之()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8、常有大度。

高考实词11

高考实词11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 (通“智”,智慧)
C.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张中丞传后叙》 (知道,知晓)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知道,懂得)
E.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苏武传》 (交好)
F.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勾践灭吴》 (主持、掌管)
② 东边。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
③ 车上尊位。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 成语“虚左以待”。
④ 不正,邪僻。王商忠义,张匡谓之左道。
⑤ 复合词“左右”:侍臣。 左右欲刃相如。⑥ 复合词“左迁”:降职。 予左迁九江 郡司马。
一 右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二 古代以右为尊位。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② ( ) 贻人口实 || 贻笑大方。
93.易
①( ) 愿以十五城易璧。
②( )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③(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4.左-右
①(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②(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
③(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 成语“虚左以待”。
④( )王商忠义,张匡谓之左道。
三 上。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95.再
① 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 两次。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6.造
① 往,到。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 成语“ 登峰造极”。
② 制作、建造。 因造玉清官。
③ 复合词“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101. 【 要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 《论毅力》 (很,非常,极)

[VIP专享]2010高考 经典文言实词习题100道

[VIP专享]2010高考 经典文言实词习题100道

2010高考经典文言实词习题100道(共100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高考文言文文言实词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文言实词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选择题:文言实词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却匈奴七百余里②王无罪岁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小学而大遗⑥履至尊而制六合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⑨泣孤舟之嫠妇⑩木直中绳,輮以为轮A.①⑨⑩/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⑨⑩/②④⑥⑧/③⑤⑦C.①④⑨⑩/②⑤⑧/③⑥⑦ D.①④⑨⑩/②⑥⑧/③⑤⑦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A.攻:攻打 B.然:这样,一样 C.宜:应该 D.爱:吝啬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A.蚩蚩:忠厚貌 B.贸:换 C.言:说 D.悼:悲悼、悲伤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A.徒:徒弟 B.其:难道 C.下:在六国之后 D.故事:旧事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②亦去之离开③进兵北略地夺取④秦之遇将军遇见⑤人不敢与忤视逆⑥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预料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⑧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现⑨亡去不义死亡⑩沛公则置车骑丢弃列作其次次序向之所欣从前A.①②④ B.②③⑦ C.⑧ D.⑤⑥⑩7.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其还也其孰能讥之乎 B.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大王来何操剑长,操其室 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箕踞以骂曰③越国以鄙远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与郑人盟⑥则秦未可亲也⑦函封之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⑨群臣怪之⑩吾得兄事之火尚足以明也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①④⑤/②⑦/③ /⑥⑩ /⑧⑨ B.①④⑤ //②⑦⑩/③/⑥ /⑧⑨C.①⑤ /②⑦⑩/③/⑥ /④⑧⑨ D.①⑤ /②⑦/③/⑥⑩ /④⑧⑨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还是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C.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D.杀人如不能举尽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始速祸焉开始加速 B.暴秦之欲无厌满足C.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坚持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对待1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美好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万物C.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治理 D.虽董之以严刑判决14.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管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C.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判决D.邪曲之害公也危害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B.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旧事C.辟邪说,难壬人谬论 D.胥怨者民也相互16.下面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虽有槁暴暴:晒干②暴殄天物暴:糟蹋、损害B.①而绝江河绝:横渡②乘小舟来此绝壁下绝:隔绝的C.①用心一也用:因为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当权D.①小人喻于利喻:明白②王好战,请以战喻喻:比喻17.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附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事:从事,实行③出门如见大宾见:看见④饭疏食,饮水饭:吃。

2010年高考文言文题目

2010年高考文言文题目

2010年文言文高考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9分,每小题3分)(10年全国卷Ⅰ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臵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2010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2010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文言文过关检测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

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

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

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

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

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①,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便,不可烧斫。

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

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

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

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

”魏师遂还。

(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有删节)注①纟亘:大索,此处指竹做成的索。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敢乖互,战屡有功乖:违背B. 揉竹为纟亘揉:柔软C. 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施:设置D.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部:部署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 无敢乖互,(李崇)战屡有功。

B. (刘智文)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C. 可特听(崔亮)以功补过。

D. 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硖石)。

3、文中“胡太后以诸将不壹”的“以”字,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全部复习与练习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全部复习与练习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全部复习与练习,考了21次,,考了37次,,考了25次,于考了14次。

(以80次计算)实词则不然,年年都有不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实招秘诀一、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

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

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

对于有理解难度的实词可以借助联系旧知、语境推理、语法分析三个方法来解决。

二、解题方法1.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所说的事和理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如:(2006年全国卷Ⅰ)“士类益以此多之”,题目中给的词义是:称赞。

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大都;⑤实足,只。

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2.结构分析法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3.语法分析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语法分析包括:根据句子结构推断该词的词性或语法成分;根据语境分析该词可能涉及的文言词法现象,如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

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言文阅读题指瑕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言文阅读题指瑕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言文阅读题指瑕201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仍同前几年一样,共设5道小题,计22分。

5题之中,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我认为其中有4道是多少存在问题的。

为了方便,先抄原题,边抄边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3题。

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

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

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

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

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

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

刘翁资遣甫之京师。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

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

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

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

既败,京师震恐。

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

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练习ppt11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练习ppt11

【答案】B(宠幸)
7、【修】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修长、修美)
B.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修理) C.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修理,整治) D.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
【答案】B(修建)
(长、
8、【徐】选出意思不同的一项(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一种诗歌体裁)
【答案】答C(去,离开)
6、【幸】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皇帝驾 临曰幸,这里指宠幸)
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幸免) C.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有 幸、幸运)
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希望)
D.“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晏 子治东阿》(同意、答应)
【答案】A(期望。以身许国的意思)
10、【阳】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山 的南面)
B.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水的 北面)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 (与“阴” 相对,这里指“明亮”) D.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与“阴”相学》 (降落、降下)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兴盛、兴旺)
C.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秦风•无衣》(发动)
D.夙兴夜寐。 (起来)
【答案】A(兴起、产生)
5、【行】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行走、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走路)
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行为) C.赵王畏秦,欲毋行。《廉蔺》 (行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十一)1.要
(1)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需要、适合
(2)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相约、誓约
(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希望
2.宜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适宜、合适
(2)诚宜开张圣听( )应当、应该
3.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遗失、丢失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漏、忽略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
(4)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排泄大小便
(5)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遗踪:遗迹、旧址
4.贻
(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送
(2)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造成
(3)贻人口实( )给
5.易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换取
(2)采掇者易辨识耳( )容易
(3)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 )轻视
6.阴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山北面,水南面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暗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寒、冷
(4)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阴影
7.右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与“左”相对
(2)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尊位
(3)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古代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8.再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次
(2)一弹再三叹( )再三:屡次、多次
9.造
(1)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建造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天地、大自然10.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知道、懂得
(2)君何以知燕王( )了解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感觉
(4)其真不知马也( )识别
(5)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