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小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最新文档
小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动物(包括人)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和打击以后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
这个概念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矫治专家赛利格曼。
20世纪60年代,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他把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无法逃脱且设有电击设备,狗在刚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努力都无法实现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
而再把狗放入另一个笼子,中间用隔板隔开,只要轻轻地跳过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但是经过之前痛苦的体验,狗宁愿接受可怕的电击也不去试着逃脱,陷入绝望。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儿童在进入小学后,他们会面临学习、交友、处事等一系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如果经过多次的失败后,老师和家长没有很好的介入和引导,孩子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出现遇事逃避、消极怠慢的行为。
关键是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常常不被家长和老师重视,反而误以为孩子具有懒散的不良品质或是不求上进的心理而横加指责,使得“习得性无助”愈演愈烈。
镜头一、“角落里的孩子”――交友障碍型(一)现象描述小覃是一年级新生,是个不爱笑的女孩子。
经过一个多月的开学适应期后,很多孩子在课余都有了玩伴,唯独他没有。
她会一个人躲在角落看同学们玩,时不时也有小朋友过来约她一起玩,她不说话也不参与。
老师发现了这个“角落里的孩子”,经过了解,小覃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妈妈又对她管教很严。
幼儿园时每次与小朋友发生不愉快事件,妈妈都会批评她,说她胆小怕事。
一次与一位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她不小心推了对方一下,对方的手臂粉碎性骨折,当时妈妈大发雷霆,对她大打出手。
几次三番下来,小覃很害怕跟同龄人交往。
(二)现象分析躲在角落,不与人交往。
性格内向是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是之前在与伙伴交往过程中的种种不愉快导致她的退却行为。
她在交往过程中,会紧张会害怕,害怕小朋友欺负自己再挨妈妈骂,也怕玩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小心造成对方的伤害。
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研究和对策分析
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研究和对策分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大部分学生体验过失败以后,就开始对英语这门科目失去了信心,不断出现厌倦、焦虑等情绪。
这些情绪的出现,如果不及时矫正的话就会出现一些悲观、消极的情绪,从而导致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对英语出现厌学的后果。
那么缓解英语学困生的这种情绪,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比较关心的话题。
通过问卷调查、开学生座谈会、家访等多种形式,认真研究学生出现无助感的原因,并因此展开一系列的对策,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发现并提出。
他曾经用狗做过一项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并且还用蜂音器加以辅助。
只要蜂音器响起,就对狗实施电击。
并且在电击之前将笼门打开,令人惊讶的是;狗不但不选择逃跑,反而没有等到电击的时候先倒地并且颤抖。
本来可以选择逃避,但是却等待痛苦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在遭受多重打击之后,就有了消极的想法,认为自己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改变现状的想法。
一、英语学困生习得性无助感形成原因(一)学习英语形成的挫败感习得性无助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
在上课的时候害怕被老师提问,并且老师一旦提问的话就会紧张,无法回答老师提出问题。
一部分学生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无法按时完成。
这种学生对于自我的评价就是“我无法学好英语”“我底子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最终对自己自暴自弃,甚至产生绝望的想法。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要掌握了学生困惑的原因,才可以为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
习得性无助感觉的形成可以总结如下:首先,学生在基本的学习中就遇到了挫折,例如,单词记忆、阅读、写作等。
他们无法克服这些困难,这些困难累积在一起使他们无法在英语这门学科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感。
因此在面对英语时他们都会习惯性的退缩。
再者,学生在面对基础的学习时就无法提起兴趣。
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好,所以在面对一些词汇的时候也表现出“我不会读”“记不清楚”等。
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个体出现一种丧失对环境控制权感的心理状态,感觉无法应对和解决问题的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新生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研究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处于转变阶段的群体,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面对学业上的困难和竞争压力,同时还要处理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问题。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深入探讨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了解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可以帮助学校和社会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更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发生。
其次,探讨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对策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提出有效的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因此,对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成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育和帮助措施。
2. 正文2.1 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分析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学生学习活动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学习活动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对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于对力所能及的任务往往不能胜任,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
一、中学生学习活动中“习得性无助”的成因1.外部因素。
(1)不良的班级环境。
当下的大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分数,并把它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为追求分数而努力学习,教师也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惩罚。
在这样不良的班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真正的平等和谐关系,不能对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同学之间也充满了竞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其他同学也不愿提供帮助,于是便自暴自弃。
(2)教师的消极评价。
教育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入学时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他们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兴趣,对一切活动都愿意去尝试。
只是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发现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时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他们便产生了紧张、痛苦和焦虑的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
经历了一系列失败的学生,开始相信他们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愿意为完成任务付出努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所谓的“自尊”和“身份”上。
2.内部机制。
(1)不正确的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Weiner)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成败的归因包括两个维度,即内在与外在稳定的维度。
稳定的内在维度指个人的能力,是不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制因素;不稳定的内在维度是指个人的努力,是个体能够驱驾和用意志控制的因素。
“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成败归因上存在着障碍,他们倾向于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因素,如智力低、能力差,而把偶尔的成功归于运气、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
这样,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无法激起他们努力获取成功的动力。
(2)消极的角色定位。
一个人所负担的角色直接决定于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要求、期待和承认。
“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分析与干预
“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分析与干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缺少动力和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又大多倾向放弃,甚至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也不能完成,而且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它是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新老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由于这一现象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等问题,加之“如何学会学习”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作为背景,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事实上,当我们面对这一长期困扰着中小学教育的现实难题时,却鲜有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曾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但在习得性无助的归因及解决策略等问题上的见解不一,使得许多教学工作者难以对此从容应对。
因此笔者认为:重新审视和透析这一现象,对此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一、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海子的对话师:海子,上学期期末考你考得不太理想,特别是物理,依旧是你的“老大难”问题。
新学期又开始了,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吗?生:我没想过,我也……(停顿)不愿去想。
(细声,伴随些许叹息)师:老师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生:(定了定神)马老师,其实您已经给过我很多帮助,您的“良苦用心”我也懂。
应该说上学期我花在物理学习上的时间也不少,但不管我怎么努力,物理成绩就是上不去。
我也很懊恼,有时候我在想:也许我真的不是块学物理的“料”?您说下周就要单元考了,我肯定又要“挂彩”了。
在班里,我的物理成绩排名是倒数的,我真的连向同学请教的勇气都没有啊!在家里,父母对我的期望又那么高,希望我能考上名牌大学,这我也想啊!但看看我这样的物理成绩,我能吗?一切都是我的脑袋“不好使”造成的,真的!(重重叹息)师:不要泄气!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原因,看我能否为你做些什么?好吗?生:好吧。
……从这段略显沉重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该生对物理学习有很强烈的无助感,在认知能力、情感和动机上的缺失非常明显。
中专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定量分析
依 据 。 全部 数 据用 S S 2 进 行 处理 。 P S 1. 0 ( ) 究 方 法 三 研
在 量 表 填 报 时 , 用 团 体 测试 形 式 。 采
由各 班 班 主任 利 用 自习课 时 间按 照 统 一 的指 导 语在 课 堂 上 统 一施 测 ,被 试 填答
完 毕 后 当 堂 回收 。测试 时 间为 1 5分钟 。
的 相 关研 究 提 供 一 些佐 证
研 究 方 法
表 2 中专 生数 学 学 习 中 习得 性 无 助 感 等 级 的 频 数 、 率 统 计 频
不 强 . 们 在 数 学 学 习 过 程 中会 遇 到 更 多 的 学 习 困 难 , 更 容 他 也 易产 生 习 得 性 无 助 感 。 因此 , 究 数 学 学 习 中 的 习 得 性 无 助 感 研
问题 , 减 轻 学 生 的 心理 困 扰 和 心 理 负 担 , 少 学 习 阻 碍 , 高 对 减 提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积 极 性 很 有 意 义 。
标 , 次 遭 受 挫 折 , 生 消极 认 知 , 信 屡 产 确
摘 要 : 中专 生普 遍 存在 不 同程 度 的 数 学 学 习 中 习得 性 无 助 感 , 其 中绝 大 多 数 属 于 中等 及 以 上 程 度 。 不 同 性别 、年 级 的 中专 生 数 学 学 习 中习得 性 无助 感 的差 异 不 显 著 。不 同数 学学 习成绩 的 中专 生 数 学 学 习 中习得 性 无助 感 的差 异极 其 显著 。 关键词 : 习得 性 无 助 感 ; 学学 数 习: 中专 生
维普资讯
2O O8 6
中职 的定量分析
皮 磊
( 乡学院 河南 新 乡 430 ) 新 5 0 0
大学生课堂学习习得性无助感调查研究
表 2清 晰 表 明 ,大 学 生 课 堂 学 习 习得 性无 助 总 均 分 为 2.272,由于 量 表 采 用 的 是 5分 制 ,平 均 分 是 3,由此 得 出 大 学生 课 堂 学 习 习得 性 无助 感 程度 较 轻 。课 堂 学 习 习得性 无 助 四个 因 子 的平 均 分 分 别 为 2.266、2.387、2.315、2.120、从 单因素方 差分析可知,大学生 『青绪无助 因子均分最高 CP .05), 其 次 为认 知 无 助 因子 和 归 因无 助 因子 ,行 为 无助 因 子均 分 最低 。
二 是 学 业 成 就 分 析 采 用 了王 雁 飞 编 制 的 绩 效 评 价 量 表 ,该 量 表 原 是用 于测 量 企 业 员 工 的 绩效 水 平 ,在 使用 时 , 对 有 关术 语 进行 了修 订 (如“我 的工作 学 习 质量 情 况 ”,改 为 “我 的课堂 学 习质 量情 况 ”)。该量表包括工作奉献 、任务绩效 、 人 际促进 和 总绩效 四个分 量表 。量表 采 用 6分制 ,即 1 ̄6分 , 得 分越 高 ,绩 效越 好 。
表 1 被试者基本情 况表
(三 )研 究 工具 一 是 采用 曾 莹编 制 的“学 习习得 性无 助 感 问卷 ”,该 问 卷 将 课堂 学 习 习得 性 无助 分 为 四个 因子 ,即认 知无 助 、归 因
无 助 、情 绪无 助 、行 为无 助 。问卷 共 20个 项 目,采用 5分制 , 由完 全不 符 合 到完 全 符合 ,相 应 用 数字 1~5表 示 ,被试 者 选 择 一个 与 自己情 况相 符 的等级 。问卷 满 分为 100分 ,得分 越 高代表 大 学 生课 堂 学 习 习得性 无 助感 越 高 ,反 之 说 明课 堂 学 习 习得 性无 助感 越低 。
大专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理论及研究现状
大专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理论及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兴起,大专院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其中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困难,习得性无助现象逐渐凸显。
习得性无助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能为力、无望以及缺乏动力和兴趣等情感上的负面体验,这种体验常常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就。
习得性无助理论指出,学生在面临教育难题时会产生三种响应:积极学习、无助学习和无视学习。
其中,习得性无助指学生因面对无法掌控的教育难题而感到无助和无望,而不是通过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并解决问题。
习得性无助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weck和Walto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自此以来一直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大专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其最大原因的是个人信念和态度的负面影响。
很多大专生认为数学是非常难以理解的,难度大,理解起来困难,这些信念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另外,教学方法的束缚和教师教学经验的欠缺也是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之一。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而缺乏培养学生思维和兴趣的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此外,大专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目标和规划,无法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感到不确定和无力。
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信念等朝向正面,以优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降低他们的习得性无助感。
情感教育的实践包括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丰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等方面。
二、激励监测激励监测是通过测验、考试等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
监测内容主要是与学习相关的因素和过程,例如学习效果、学习阻碍、学习方向等。
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通过有效掌握学习方法,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
训练学习策略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总结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减少学习压力。
四、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认识和表现存在差异,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对运动技术学习中习得性无助现象的研究及对策
对运动技术学习中习得性无助现象的研究及对
策
运动技术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当一个学习者需要学习一
项新的技能,即使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他仍然难以实现积极的学
习成果。
这个现象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失去信心,造成技能学习的效果
不佳,从而影响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现象在运动技术学习中是常见的,这归因
于学习者对技能学习的评价、认知水平高低、学习自信心等方面。
针对习得性无助现象,教练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学习对策。
首先,要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
教学气氛,强化管理制度,为学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技术支持,让学
员感受到学习的安全和舒适。
其次,应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可以增强
学习者的个人信心,使学习活动更有成效,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
设计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此外,可以强化情绪管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学习者,尊重和
引导他们的思想,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适时的进行心理辅导,以
提高学员的学习自信心,促进技能学习进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可以制定有效的评价制度,让学习者体验技能学习的成
就感,考虑学员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学习教学,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改善学习效果,为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减少学习困难,使学习者
总结而言,针对运动技术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教练应该采
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善学习环境、制定实用的教学计划、强化情
绪管理等。
只有通过改变评价标准、加强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改善学习者的技能学习状态,提升技能学习的效果。
中专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定量分析
中专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定量分析作者:皮磊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06期摘要:中专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程度。
不同性别、年级的中专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差异不显著。
不同数学学习成绩的中专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差异极其显著。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感;数学学习;中专生问题的提出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它是一种由于学习而形成的无能为力的心理体验。
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则是在一定的数学学习情境中诱发的,由于学生长期没有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屡次遭受挫折,产生消极认知,确信自己对学习数学缺乏能力,产生无能为力之感,从而在动机、情感、认知和行为上所表现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它往往使学生降低或丧失数学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怀疑自己的智力水平、数学学习能力,产生一种焦虑、厌倦、学习信心丧失的消极的情绪状态。
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学困生是习得性无助感的高发群体。
大多数中专生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成绩差,对知识的感悟力不强,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学习困难,也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因此,研究数学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问题,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负担,减少学习阻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有意义。
近几年,习得性无助理论开始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一般意义上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表现类型以及教育对策等几个方面,并且仅限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我国数学教育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更少。
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中专生的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现状,比较在性别、年级、成绩等不同背景变量上中专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差异,为数学教育心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佐证。
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于2004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焦作市财会学校一、二、三年级各两个班的中专生作为被试。
近十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文献计量学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近十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文献计量学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前言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 年在研究动物实验时发现的。
他把狗关在笼子里,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脱不了。
多次实验以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和颤抖。
塞利格曼把这种经过多次努力以后却摆脱不了痛苦,致其最终放弃努力的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
〔1〕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也会发生。
习得性无助的个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对人的工作、学习等方面产生影响。
自从塞利格曼提出习得性无助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
开展这些研究有助于对习得性无助的认识与理解,以更好地为防止出现这一状态做准备。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2004 -2014 年十年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为后继研究提供借鉴。
1 方法1. 1 数据的选择本文以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来反映近些年来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状况及进展。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篇名为习得性无助,检索时间为2004 年1 月-2014 年12月,共检索到133 篇文献。
1.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词频分析法,对选中的文献进行不同层面的统计分析和关键词的词频分析,以此来揭示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首先,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基金分布层面,利用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
〔3〕其次,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所有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以此来分析该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现状。
〔4〕1. 3 研究工具==采用office 组建中的Excel 进行计量分析。
2 结果分析2. 1 文献的年份分布将133 篇文献进行年份统计,分析10 年间的发表情况。
秘书学专业亚伟速录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对策研究
秘书学专业亚伟速录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对策研究一、性无助感的表现学习中的性无助感是指在学习秘书学专业的过程中,学生感觉自己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缺乏能力,难以应对学习任务,感觉无助和无奈。
具体表现为:1. 学习效果不佳:无论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水平。
2. 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减退,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动力。
3. 孤立无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孤立无援,无法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性无助感产生的原因学习中性无助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因素: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2. 环境因素:学习环境不良,如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
3. 教学因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接受。
三、对策研究为了解决学习中的性无助感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对策建议:1. 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学生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可以通过参加学习培训班、请教学长学姐或找到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2. 优化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拓宽交际圈,增加与同学的交流和互动。
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或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内容。
还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4. 寻求帮助和支持:学生可以向老师请教疑惑的问题,或者主动寻求辅导班和学习小组的帮助。
还可以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5.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论性无助感是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秘书学专业学习中也会出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优化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求帮助和支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等方式来克服。
高职学生学习上“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探讨与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上“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探讨与对策摘要:高职学生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对学生成长和高职教育效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者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效干预,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帮助学生“成人”、“成才”,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表现成因干预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172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在教学规模和教学内涵上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高职学生生源结构特殊性,在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寻求解决途径。
1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研究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
他在1967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只能忍受痛苦。
多次实验后,再做以下的实验:蜂音器一响,先把笼门打开,再给以电击,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总结出习得性无助的演变过程是:感受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
给习得性无助定义为: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 高职学生学习上“习得性无助”现象的表现现今的我国高职学校中,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升学成绩不理想,退而求其之选择就读。
这类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现象普遍存在。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200名初中起点的高职学生和200名高中起点的高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在学习上存在“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比例初中起点的学生为84.5%,高中起点的学生为70.5%。
如此大的比例势必会带来不利影响——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看到的学生上课纪律散漫、不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难题就低头、不能如期毕业等现象。
高段小学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的现状与分析
高段小学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的现状与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指学习者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产生了
一种失去自信、感到无助的状态。
在高段小学生中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在数学学习方面。
以下是其原因及分析:
1. 时间压力:高段小学生要应付大量的学科任务,尤其是在数
学方面,课程难度加大,所需的学习时间也越长,但学生的课外活
动时间也在增加,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存在时间紧迫的
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会削弱学生的自信。
2. 学校环境:学校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老师的教育和考试成绩
为核心,教学笃重于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这往往会带给学生学习
压力,学生往往被迫在学习上“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理解数学
的本质。
长时间的“死记硬背”会减弱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家庭教育:很多家长会适度地干预孩子的学习,但是一旦过
渡到直接干预、决定,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就会受到影响。
家
长的干预使孩子无法养成自己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
教育模式会限制孩子的知识范围和思维方式。
面对这种现象,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以帮助学生克服
“习得性无助”。
学校应该设置合理的计划,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
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同时,家长也应该适当地关
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不能过分插手,应该顺应孩子的个体化发展。
只有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努力,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建
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真正意义上克服“习得性无助”状态。
习得性无助研究述评
习得性无助研究述评人类学习能力自古以来便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以习得性无助(Hereafter,LS)研究为例,其本身就属于经典的人类学习研究领域,可以为我们了解和探讨人类的学习机制提供重要的线索。
本文将就LS研究,从定义、研究特点、理论基础及应用等方面对LS研究加以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并在此的基础上,对LS研究加以总结和分析,以及提出有关LS研究的发展前景等建议。
二、定义LS指在学习过程中,当选择等特定条件相同时,带有额外反馈信息(Extra Feedback,EF)和不带有反馈信息(No Extra Feedback,NEF)两种情况之间,学习者产生的行为差异。
可以将EF和NEF分别定义为:(1)EF情况下,学习者在完成每次学习任务后,都会收到一定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学习任务变化时也能更有效地适应一定的环境变化。
(2)NEF情况下,学习者无法获得任何的反馈信息,每次学习任务变化时,学习者必须以自身的经验或机会性的运气来完成任务,因此,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也会受到限制。
三、研究特点LS究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在实验过程中,比较EF与NEF两种情况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差异,以此来检测学习者是否有“习得性无助”的现象,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2)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并未提出任何特定的学习模型,而是将学习者的行为结果(EF与NEF两种情况)作为研究的依据,以此来判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四、理论基础LS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概念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科学等。
(1)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指的是一种实验室中的辨析性的行为学习,即学习者的行为通过受到外部刺激后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可预测的。
在LS究中,研究者大都把行为学习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此来探究学习者的受刺激反应是否有受训练影响。
(2)认知发展理论。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学习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 . 2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褚 淑 格 :习得 性 无助研 究的文献 计 量学分 析 )
5 9
习得 性 无 助 研 究 的 文 献 计 量 学 分 析
褚 淑 格
( 泉 州幼儿 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 , 福建泉州 3 6 2 6 0 0 )
摘
要 :运 用文献计量 学的方 法对 2 0 0 4 —2 0 1 4十年间有关 习得性无助 的研 究进行 计量统计 ,从 文献 的
无助研究还会 继续 发展 。
献进行不 同层面 的统计分析和关键 词的词频分析 ,以此来 揭 示有关 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首先 ,从文献 的年 度
分布 、期 刊发 文量 、被 引频 次、基金 分 布层 面 ,利用 E x c e l
收 稿 日期 :2 o 1 5—0 2—0 2
年份分布 、期刊发 文量 、文献被 引频 次、关键词词频 统计、基金项 目分布层 面进行统计分析 , 由此获得 关于 习得性无助研 究在这 十年间的研 究现状。
关键词 :习得性 无助 ;文献 ;计量 学;研 究
中图分类号 :B 8 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9 5 2 2( 2 0 1 5 )0 2—0 0 5 9—0 4
行 了多项研究 。开展这些研究 有助于对 习得性无 助的认识与
理 解 ,以更好地 为防止 出现这 一状态做准备 。本 文采用文献
计 量学的方法统计分 析 2 0 0 4—2 0 1 4年十 年 问国 内有关 习得 性无助研究 的现状及进展 ,为后继研究提供借 鉴。
1 方 法 1 . 1 数 据 的 选 择
月 ,共 检索到 1 3 3篇文献 。
1 . 2 研 究 方 法
峰期 ,分别 为 2 0 0 6年 、2 0 0 8年 、2 0 1 1年和 2 0 1 4年 ,发 表 的文献量为 1 6篇 、1 6篇 、1 4篇 和 2 1 篇。其 中以 2 0 1 4年所 发表 的文献最 多。
( 2 )2 0 0 4—2 0 1 4年 间 ,关 于 习得性 无 助研 究 有三 个 低
采用 o f i f e组建 中的 E c x c e l 进行计量分析 。
2 结果分析 2 . 1 文 献 的年 份 分 布
格曼把这种经 过多次努力 1习得性无 助在 人 的身上也
会发生 。习得性无 助的个 体经历了某种学 习后 ,在情感 、认 知和行为上 表现出消极 的特殊的 心理状 态 。 【 2 】 习得性 无助是
本文 以 C N K 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 为数据来 源 ,对这 些数 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此来反 映近些年来 习得性无助研 究 的状 况及进展 。进人 中国学术期 刊网络 出版总 库 ,检索篇 名为 “ 习得性无助 ” ,检 索 时间 为 2 0 0 4年 1 月一 2 0 1 4年 1 2
一
将1 3 3 篇文献进行 年份统计 ,分析 1 0年 间的发表情况 。
结果见表 1 。
由表 1 可 以看 出,2 0 1 4年 发表 的论 文最 多 ,有 2 1 篇, 百分 比达到 1 5 . 8 %。接下 来是 2 0 0 6年和 2 0 0 8年 都发 表 了 1 6 篇 ,所 占百 分 比为 1 2 %。2 0 1 1 年 发表 l 4篇 ,2 0 1 3年 发 表1 3 篇 ,所 占百分 比为 1 0 . 5 %和 9 . 8 %。2 0 0 5年和 2 0 1 0年 都发表了 1 O篇 ,所 占百分 比为 7 . 5 %。平均 每年 发表 的关 于习得性无 助研 究的论文在 1 2篇以上。
为 了更加 直观地反映习得性无助研究 的年份趋势 ,绘 制 了如下 曲线 图。由图 1 可以清晰地看 出: ( 1 )2 0 0 4—2 0 1 4年 间 ,关 于 习得性 无 助研 究 有 四个 高
种消极 的心 理状 态 ,会对 人 的工 作 、学 习等 方面 产生 影
响 。 自从塞 利格曼提 出习得性 无助 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
表 1 习得 性 无 助 研 究 的 年份 分 布 表
年 份 2 0 O 4 2 0 0 5 2 0 O 6 2 o o 7 2 o o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l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0 前言
数据表进 行统计分 析。 [ 3 】 其次 ,运 用词频 分析法 ,对 所有 的 关键词进行 词频统计 ,以此来分析该研究领域研究 的热 点和
现状 。 L 4 J
1 . 3 研 究 工具
习得性无助是 由美 国心理学 家塞 利格 曼 1 9 6 7年 在研究 动物 实验时发现的 。他把狗关在笼子里 ,蜂 音器一响 ,就给 以难受 的 电击 ,狗 被关 在笼 子 里 ,逃 脱 不 了。多 次实 验 以 后 ,蜂音器 一响 ,在 给电击前 ,先把笼 门打 开 ,此时狗不但 不逃而是 不等 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 始呻吟和颤抖 。塞利
作 者 简介 :储淑格 ,泉 州幼儿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教师。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60
2 01 5. 2
J o u r n l a o f J i u j i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 T e c h n i c l a C o l l e g e
潮期 ,分别为 2 0 4 年 、2 0 0 0 7年 和 2 0 1 2年 ,发 表 的文 献 量
为 7篇 、6篇和 8篇 。
本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 、词频分析法 ,对选 中的文
( 3 )由图 1 可 以发 现 ,2 0 0 4—2 0 1 4年 问有 关 习得 性 无 助研究呈波浪式发 展 ,2 0 1 2年至 2 0 1 4年问发 表的 文献增 长 最多 。随着研究方 法的改进及 研究领域的拓展 ,关 于习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