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软件测试方法2
05.Testbed中文使用指南(2)
Testbed 中文使用指南
测试策略概要
14.1 测试复杂的源代码
测试复杂系统的主要的困难起于两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连接被插装的 原码和 I/O 文件需要执行它,包括执行历史的额外输出流。既然这个可能是 很复杂,用户使用 LDRA Testbed 可以手动地随意控制。这儿主要考虑记住 要为执行历史添加输出流。执行的插装原代码用户是可以完全信赖的。执行 完后,用户重新进入 LDRA Testbed 进行动态覆盖率分析,接下来 LDRA Testbed 可以继续分析简单的用例的执行历史。
第二个困难是考虑一个大系统的详细分析的人的问题。尽管 LDRA Testbed 对它所能分析的原代码在大小上没有限制,经验表明对一个完整的 很大的系统的分析是困难的,于是我们建议用户一次分析的代码不要超过 10,000 行。
14.2 大系统问题
当对超大规模软件系统进行工作时,测试会变得费用昂贵。这是主要由 于在系统测试时要运行很多次,计算机要花费时间,系统的执行路径仅在很 低级的模块中发生了改变。比较有用并很经济的技术是子系统测试,如下面 插图所示,展示了内部模块按等级划分的结构:
动态分析覆盖率结果显示的是每一个函数成员或类变量的行为,或作为一个 整体的类成员的覆盖率情况。在以后的方案中,覆盖会被增大到涵盖类变量 的许多不同使用。以前是很难得到的并在综合的类结构中是不可能得到的, 因此后面的策略看起来更具有普遍价值。在 C++ LDRA Testbed 中,后面的 策略已经可以实现了。
注意:划分内容的选择可能有点随意。例如:模块 J 也能被包含在第二个 分割部分。然而,在某些语言中,顶层模块 A 必须对 LDRA Testbed 来说是 可见的,因为它可以包含为执行历史插入的控制输出通道。当测试模块是 E、 F 和 G 时,从 A 到底层模块的跳转对 LDRA Testbed 来说是未知的,因为它仅 仅分析到 A 调用了 B 和 H,而不是相应的对 C、D、E、I 和 J 的调用,因为这 些模块的代码对 LDRA Testbed 来说是不可见的。导致的结果就是 LDRA Testbed 顺着控制流通过 A,当它出乎意料地发现转移到 G。LDRA Testbed 产 生了一条从 A 的最后的已知的位置到模块 G 的开始的‘额外的跳转’(也是 ‘额外的 LCSAJ’)和一条对应的从模块结束的返回跳转。静态分析不能预报 这些跳转和 LCSAJ,因此在动态覆盖率分析中这些分支被报告成不期望的分 支(unexpected branches)。更进一步的边界影响是模块 A 中的某些 LCSAJ 被报告当作不可执行的。这些也可能是包含被隐藏模块调用的 LCSAJ。
软件测试复习大纲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一、名词解释☐软件测试(IEEE)定义:在特定的条件下运行系统或构件,观察或记录结果,对系统的某个方面做出评价,分析某个软件项以发现现存的和要求的条件之差别(即错误)并评价此软件项的特性。
更完整的定义:软件测试是由“验证(Verification)”和“有效性确认(Validation)”活动构成的整体☐测试驱动开发(TDD Test Driven Development),即测试驱动开发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开发功能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代码,然后只编写使测试通过的功能代码,从而以测试来驱动整个开发过程的进行。
这有助于编写简洁可用和高质量的代码,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健壮性,能快速响应变化,并加速开发过程。
☐软件质量:软件产品具有满足规定的或隐含要求能力要求有关的特征与特征总和(ISO 8492)或者书P15: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所满足明示或暗示需求能力的固有特性和特征的集合☐软件缺陷:P18(软件缺陷的现象也在该页)☐人工检测:人工检测偏重于编码风格、质量的检验,对设计、代码进行分析,有效地发现逻辑设计和编码错误。
☐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利用静态分析工具对被测程序进行特性分析,从程序中提取一些信息,以便检查程序逻辑的各种缺陷和可疑的程序构造。
☐主动测试方法:测试人员主动向被测试对象发送请求、或借助数据、事件驱动被测试对象的行为,从而验证被测试对象的反应或输出结果☐被动测试方法:测试人员不干预产品的运行,而是被动地监控产品在实际环境中运行,通过一定的被动机制来获得系统运行的数据,包括输入、输出数据.☐系统非功能性测试是将软件放在整个计算机环境下,包括软硬件平台、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测试P29☐错误推测法:是测试者根据经验、知识和直觉来发现软件错误,来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P38☐独立路径:至少引入一系列新的处理语句或条件的任何路径☐基本集:由独立路径构成的集合☐基于模型的测试 (MBT, Model-based testing):通过构建能够正确描述被测软件系统功能特性的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产生测试用例并执行这些测试用例的过程P57☐状态迁移图(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TD):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动态信息——动态说明,由状态和迁移来描述,状态指出数据输入的位置(或时间),而迁移则指明状态的改变。
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
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为了评估一个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测试。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本文中,将介绍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是评估一个人对计算机的了解和使用的测量工作。
测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测试考察一个人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计算机的组成、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使用常见软件测试测试考察一个人在使用常见软件方面的能力,如常用网页浏览器、微软Office等软件的操作能力。
3.计算机安全测试测试考察一个人对计算机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注册表清理、免费杀毒软件的使用等。
4.编程能力测试测试考察一个人的编程能力。
此项测试一般分为不同的级别。
测试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应根据被测试者的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不同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可以选择答题、实际操作、口头回答等方式进行测试。
二、如何提高和改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项技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您改善计算机应用能力: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组成、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是获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
可以参考计算机书籍、在线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2.学习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涉及到多方面的技能,如Office软件的使用、网页浏览器的操作技能等。
可以参加培训班、网上教程等方式学习相关技能。
3.持续不断地更新安全知识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增加,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以通过参与在线安全培训、安装并使用免费杀毒软件以及了解当前电脑病毒的特点来提高计算机安全知识。
4.学习编程学习编程能够提高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软件测试(PKPK)
6.1 概述
Q2 :什么是软件缺陷?
1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标明的功能。 2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3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4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5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 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 好。
1.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集合中,各个输入 数据对暴露程序中的错误是等效的即如果使用某个等价类中的 一个输入条件,作为测试数据检测出了错误,则用这一等价类 中的其它数据进行测试会发现同样的错误,反之亦然。
黑盒测试方法
等价类划分的含义:将输入数据域按有效的或无效的(或 称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划分成若干类,通过测试每个类的代表 值,进行测试如果某个等价类中任选一个测试用例,未发现程 序错误,则该类中的其他测试用例,也不会发现程序错误这样 用少量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代替大量测试目的相同例子,有效地 提高测试效率。。。 步骤: ⑴划分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对程序规格来说是正确的,有意义的数据; 无效等价类:对程序规格来说是错误的,无意义的数据。
6.1 概述
Q3 :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产品说明书
设计方案
56%
27%
编写代码 7% 其他 10%
6.1 概述
Q4 :修复软件缺陷的代价?
软 件 缺 陷 的 修 复 费 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编制说明书
测试
图 不同阶段发现软件缺陷的修复费用比值示意图
6.1 概述
Q5: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
测试团队(微软公司案例)
Exchang 2000 项目管理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开发 人员 25人 140人 350人 2.5 Windows 2000 约250人 约1700人 约3200人 1.9
testingskill
二、浅谈软件测试之技巧软件测试虽然辛苦,但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将使你事半功倍。
---测试是没有感受到这些方法, 然而现在总结下来很多BUG都是用这些方法的方式产生的. 理论指导实践, 如果你做的好的话, 做成实践产生理论. 那时出本书和大家share一下吧!(1)边界测试,测试用户输入框中的数值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以及为空时的情况。
(2)非法测试,例如在输入数字的地方输入字母。
--测试优秀与否的判断标准.(3)跟踪测试,跟踪一条数据的流程,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4)在开始测试时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在从系统中找出各种BUG。
(5)接口测试,程序往往在接口的地方很容易发生错误,要在此模块测试勿掉以轻心。
(6)代码重用测试,在开发过程中有些模块功能几乎相同,程序员在重用代码时可能忘记在原有代码上修改或修改不全面,而造成的错误。
(7)突发事件测试,服务器上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测试。
(8)外界环境测试,有些系统在开发时依赖于另外一个系统,当另外一个系统发生错误时, 这个系统所受到的影响的情况。
(9)在程序员刚修复Bug之后的地方,再找一找,往往程序员只修复报告出来的缺陷而不去考虑别的功能在修改时可能会重新造成错误。
---BUG是成堆出现的.这句很重要是你快速找到BUG很有效的方法.(10)认真做好测试记录在做完一天的测试记录之后,第二天再根据第一天的测试记录重复测试你会发现有未修正的错误。
(11)文字测试,如果在系统中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我想这是不应该的。
(12)系统兼容测试,例如有些程序在IE6能运行正常,到IE5下不能运行。
有些程序在WIN2000下能运行,而到WIN98却不能运行。
像一些很特别的用户去使用系统,你很有可能发现BUG。
(13)用户的易用性测试,往往用户的需求是不断的变化的,而其中的一部份变化的原因,是有用户操作上不方便引起的。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重中之重,没有一点可以马虎的,在项目管理过程,强调的是每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测试,保证系统在每个阶段可以控制。
微软应用软件架构设计指南2Microsoftapplicationsoftwarearchitect
微软应用软件架构设计指南2.0
• 设计的核心原则
– 关注分离原则(separation of concerns) – 功能单一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 最少相知原则(least knowledge) – 不重复原则 (reusability) – 逐步叠加原则 – 重合成,轻继承原则(composition over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their interfaces by which the system is composed.
Behavior as specified in collaboration among those elements. Composition of these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elements into
微软应用软件架构设计指南2.0
• 架构设计的作用
– 提供一个坚实的“地基”(solid foundation) – 提供开发工程师一个统一的系统设计思路和策
略 – 重点在于构件和界面如何交互作用 – 降低产品的风险
• 考虑关键的使用“场景”(scenarios) • 避免常见问题 • 考虑决定的长远影响
– 数据库(Database)
• Microsoft SQL Server
微软应用软件架构设计指南2.0
• .NET平台支援的应用类型(续)
– 服务(services)
• Web Services (ASMX)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02软件测试基础
2.1.2 软件测试的基本问题
•
1. 2. 3. 4. 5. 6. 7. 8.
软件生命周期(SDLC):一个软件生命周期包括8个阶段 (According to IEEE):
制定计划 需求分析定义 软件设计 程序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运行(软件部署 deploy) 软件维护 软件停用 (sunset)
第二个阶段:综合测试阶段,即在完成单元测试后进行的测试,如集成测
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 软件测试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1)测试由谁来执行。 (2)测试什么。
(3)什么时候进行测试。 (4)怎样进行测试。
2.1.3 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还有什么缺陷?
软件应该没什么问 题了吧!
软件测试的目的(续)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一般用来分
析程序的内部结构。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续)
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
两种测试方法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 反映了测试思路的两方面情况,适用于 不同的测试阶段。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续)
1、黑盒测试 • 黑盒测试的基本观点是:任何程序都可以看作是从输入定义域映射到输出值 域的函数过程,被测程序被认为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盒子,黑盒中的内容(实 现过程)完全不知道,只明确要做到什么。 • 黑盒测试主要根据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并不涉及程序内部构造和内部 特性,只依靠被测程序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或程序的功能设计测试用例。 • 黑盒测试的特点:(1)黑盒测试与软件的具体实现过程无关,在软件实现 的过程发生变化时,测试用例仍然可以使用。(2)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可 以和软件实现同时进行,这样能够压缩总的开发时间。
功能冻结
问题与讨论
软件测试基础2
集成测试的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 的问题。例如,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可能丢失; 一个模块可能对另一个模块产生不利影响;各个 子功能组合起来并未实现主功能;全局数据可能 有问题等。 集成测试根据模块的组装方式体现出两 种测试方式:非渐增式测试和渐增式测试。
1. 非渐增式测试
非渐增式测试是把已经过测试的所有模 块一次性组装在一起,然后进行整体测试。
...
....... ... 图形用户界面是 基础代码的前端, 是用户和软件交 互的工具
步骤
测试什么 生成测试输入
生成预期的输出结果 执行测试用例并验证输出结果 判断图形用户界面是否已充分测试
系统测试
配置和安装测试
检查软件安装,这个流程也判断系统是否能在不同的平台上安装或卸载
系统测试
恢复测试
1) 有效性测试 是在模拟的环境运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验证 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列出的需求。
2)
软件配置复查 保证软件配置的所有成分都齐全,各方面的 质量都符合要求,文档内容与程序完全一致。
α测试:先在公司内部的环境上运行,由 公司员工先试用,提出反馈意见和发现缺 陷。
β测试:让少数用户或者公司合作伙伴使 用,提出反馈意见和发现缺陷。(微软和 Oracle)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通过验收测试的软件,作 为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 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 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综合测试。一般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 用户验收测试
用户检查软件的用户友好性和整 体视觉效果并审批该软件
用户
系统测试 8-1
… 错误 …. 系统出现故障
有意使系统发生故障
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我国软件测试工作的常用原则
软件测试从不同角度出发派生出两种不同的测试原则,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测试能充分暴露软件中存在的 问题和缺陷,从而考虑是否可以接受该产品; 从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就是希望测试能表明软件产品不存在
错误,已经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需求,确立人们对软件质量
的信心。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测试原则:从用户和开发者的角度 出发进行软件产品测试,通过测试,可以为用户提供放心的 产品,并对优秀的产品进行认证。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软件测试并非只担当“挑错”的角色,其重要性不亚 于软件开发。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大部分软件企业,
1名软件开发人员便需要辅有1至2名测试工程师,微软开
发WINDOWS2000操作系统时,人员配备为: 项目经理 软件开发工程师 软件测试工程师 250名 1700名 3200名
“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
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 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
(1)穷举路径测试有时不能查出违反了设计规范程序错误,即程序本
身是个错误的程序。 (2)穷举路径测试有时不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目前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缺口超过 20万。
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主要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交流不够或交流上有误解的情况下进行开发。 ②、庞大的系统规模,使得软件及系统的复杂性呈指数增长。
③、程序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引发的错误。
④、需求变化引发的项目各部分之间已知或未知的依赖性可 能会相互影 响而导致更多错误的出现。 ⑤、项目工期紧张,导致出错率增加。 ⑥、项目开发者过于自负,结果只能是引入错误。 ⑦、代码文档的贫乏,导致出错率增加。 ⑧、软件开发工具自身的错误带到应用软件中。
软件测试bugfree测试管理工具
《软件测试》实验六bugfree缺陷管理系统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软件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缺陷管理工具的意图2.掌握缺陷管理开源工具Bugfree二、基本知识1. BugFree 简介[1]1.1 BugFree的来源BugFree是借鉴微软的研发流程和Bug管理理念,使用PHP+MySQL独立写出的一个Bug管理系统。
简单实用、免费并且开放源代码(遵循FreeBSD License>。
如何有效地管理软件产品中的Bug,是每一家软件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遗憾的是很多软件企业还是停留在作坊式的研发模式中,其研发流程、研发工具、人员管理不尽人意,无法有效的保证质量、控制进度,并使产品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独立做出了BugFree,并且半年多来每天都在使用。
我们公司就是用它来管理Bug,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1.2 BugFree名称的含义命名BugFree 有两层意思:一是希望软件中的缺陷越来越少直到没有,Free嘛;二是表示它是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大家可以自由使用传播。
1.3 为什么开放BugFree的源代码呢?根据半年多的实践,觉得BugFree非常有用,我们公司的日常工作已经离不开它了。
虽然没有微软的Bug管理系统(以前叫Raid,现在是Product Studio>的功能那么强大,但是处理方法和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起码我自己用起来的感觉和在微软时基本一样,值得向大家推荐。
我们是用开放源代码的PHP+MySQL开发的,目的就是希望跟大家分享BugFree。
而且开放源代码之后,期待高手不断改进它,大家都能用到更加强大的功能。
也算为中国的软件业做点小小的贡献:-> BugFree代码在我们的“数字神经系统”中非常独立,很容易拿出来给大家共享。
1.4 BugFree仅仅是个工具不过坦率的讲,BugFree 仅仅是个工具而已,重要的是掌握其中蕴含的软件研发的流程思想,才能用好这个工具。
软件测试引论(1-2)
1
第1章 引论
2
1~2
第2章 软件测试的 基本概念
6
2~3
第3章 软件测试的 方法
课程安排 (2)
周次 4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第4章 软件测试依据 4.1 测试过程模型 和规范 4.2 测试过程改进模型 4.3 软件测试标准和规范 4.4 建立软件测试管理和评判体系 第5章 单元测试 5.1 5.2 5.3 5.4 5.5 5.6 5.7 6.1 6.2 6.3 6.4 什么是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的目标和任务 静态测试 驱动程序和桩程序 调试与评估 单元测试的管理 单元测试工具 系统集成的模式与方法 功能测试 回归测试 非功能性测试 建议学时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还可以了解并掌握:
有效的测试策略、方法和技术 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
测试自动化的引入、应用
测试团队的建立和测试项目的管理 更清楚、准确地报告测试缺陷
对软件产品质量的正确评估
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关系和区别
……
课程服务于
- 测试工程师 Test engineer
第7章 验收测试
8
第8章 面向对象软件 的测试
9
第9章 基于应用服务 器的测试
2
课程安排 (4)
周次 教学章节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5 11.6 11.7 11.8 11.9 10 第10章 软件本地化测试 教学内容 什么是软件本地化 翻译验证 本地化测试的技术问题 本地化的功能测试 测试自动化的内涵 测试自动化实现的原理 测试自动化的实施 功能测试工具 性能测试工具 安全性测试工具 缺陷跟踪系统 管理工具 建议学时 2
杀毒软件对比测试报告
杀毒软件对比测试报告杀毒软件对比测试报告目录1背景和目标 (1)2测试准备 (2)2.1测试样本 (2)2.2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法 (2)3测试结果 (3)3.1Forefront Client Security (3)3.2Symantec 10.1企业版 (7)3.3卡巴斯基6.0个人版 (9)3.4McAfee Internet Security Suite 2008 (12)3.5瑞星2008下载版 (14)3.6江民2008标准版 (16)4第三方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试总结.. (19)1背景和目标由于目前木马、流氓软件等新型的恶意代码泛滥,对企业的系统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仅仅对病毒的防护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保障企业客户端计算机的系统安全,需要构建主动的恶意代码防护系统。
2.1 测试样本本次测试选用了两个自备的病毒样本包。
一个是网上流传的7176个病毒样本,约3573个病毒。
此样本包括DOS病毒到一些流行病毒,优点:病毒样本数量较多,可以测试出杀毒软件普通的杀毒效果。
缺点:病毒样本偏旧,有些病毒无法感染现有的操作系统,比如DOS病毒。
所以很多杀毒厂商已把这些病毒排除在自身病毒库,不能查杀。
另一个是笔者自己收集的现流行的病毒木马,有231个文件,约200个病毒。
优点:病毒样本新(包括比较流行的熊猫烧香,机器狗,AV病毒,盗号木马等)。
缺点:流行病毒,破坏性较强,部分杀毒软件无法查杀。
由于自备病毒样本包可能在病毒选择上存在偏差,会造成测试结果与产品的真实查杀情况发生比较到的变化,因此。
我们在本次评测过程中也将参考其它第三方评测机构评测的结果。
2.2 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法测试平台:Microsoft Virtual PC搭建的虚拟机测试系统:Windows XP SP2测试软件:微软Forefront Client Security,Symantec 10.1企业版,卡巴斯基6.0个人版,McAfee Internet Security Suite 2008,瑞星2008下载版,江民2008标准版病毒库:均升级到最新的病毒库。
如何进行测试
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通常包括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讣(validation): - 验证(verification)是保证软件正确实现特定功能癿一系列活劢和过程, 目癿是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中癿每一个阶段癿成果满足上一个阶段所设定 癿目标 - 确讣(validation)是保证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癿一系列癿活劢和过程,目 癿是在软件开収完成后保证软件不用户需求相符合。 验证不确讣都属于软件测试,它包括对软件分析、设计以及程序癿验证和确 讣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H模型 V模型和W模型均存在一些丌妥乊处。首先,如前所述,它们都把软件 癿开収规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癿活劢,而事实上,虽然这 些活劢乊间存在相互牵制癿关系,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它们是可以交叉 迚行癿。虽然软件开収期望有清晰癿需求、设计和编码阶段,但实践告 诉我们,严格癿阶段划分叧是一种理想状况。试问,有几个软件项目是 在有了明确癿需求乊后才开始设计癿呢?所以,相应癿测试乊间也丌存 在严格癿次序关系。同时,各局次乊间癿测试也存在反复触収、迭代和 增量关系。其次,V模型和W模型都没有很好地体现测试流程癿完整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H模型。它将测试活劢完全独立出来,形 成一个完全独立癿流程,将测试准备活劢和测试执行活劢清晰地体现出 来。
软件测试过程及管理
• 测试执行阶段 如何确定缺陷的严重性和优先级 ? 通常由软件测试人员确定缺陷癿严重性,由软件开収人员确定优先 级较为适当。但是,实际测试中,通常都是由软件测试人员在缺陷报告 中同时确定严重性和优先级。
对于缺陷癿严重性,如果分为4级,则可以参考下面癿方法确定: 1 – 非常严重癿缺陷,例如,软件癿意外退出甚至操作系统崩溃,造 成数据丢失。 2 – 较严重癿缺陷,例如,软件癿某个菜单丌起作用戒者产生错诨癿 结果; 3 - 软件一般缺陷,例如,本地化软件癿某些字符没有翻译戒者翻译 丌准确; 4 - 软件界面癿细微缺陷,例如,某个控件没有对齐,某个标点符号 丢失等;
第7章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示例
加载
结果分析
一些常见的性能问题
资源泄漏,包括内存泄漏 资源瓶颈,内部资源(线程、放入池的对象)变得稀缺 CPU使用率达到100%、系统被锁定等 线程死锁、线程阻塞等 数据库连接成为性能瓶颈 查询速度慢或列表效率低 受外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容量测试
容量测试(Capacity test),通过负载测试或其它测试方法,预先 分析出反映软件系统应用特征的某项指标的极限值(如最大并发用户 数、数据库记录数等),在其极限值状态下系统主要功能还能保持正 常运行
让问题尽快地暴露出来 渗入测试(soak test),通过长时间运行,使问题逐渐渗透出来,
从而发现内存泄漏、垃圾收集(GC)或系统的其他问题,以检验 系统的健壮性 峰谷测试(peak-rest test),采用高低突变加载方式进行,先加 载到高水平的负载,然后急剧降低负载,稍微平息一段时间,再 加载到高水平的负载,重复这样过程,容易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 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
7.4 性能测试
7.4.1 如何确定性能需求 7.4.2 性能测试类型 7.4.3 性能测试的步骤 7.4.4 一些常见的性能问题 7.4.5 容量测试
示例
确定性能需求
只有具备了清楚而量化的性能指标,性能测试才能开始实施
最终用户的体验,如2-5-10原则 商业需求,如“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好” 技术需求,如CPU使用率不超过70% 标准要求
第7章内容
7.1 非功能性的系统测试需求 7.2 概念: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 7.3 负载测试技术 7.4 性能测试 7.5 压力测试 7.6 性能测试工具 7.7 兼容性测试 7.8 安全性测试 7.9 容错性测试 7.10 可靠性测试
7.6 性能测试工具
vs2019 单元测试用例
vs2019 单元测试用例
Visual Studio 2019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包括C#、等。
在Visual Studio 2019中,我们可以使用单元测试来验证我们的代码是否正确。
单元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发现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
在Visual Studio 2019中,我们可以使用NUnit、xUnit等单元测试框架来进行单元测试。
这些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测试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编写高质量的单元测试用例。
要编写单元测试用例,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测试项目。
在Visual Studio 2019中,我们可以使用“新建项目”向导来创建一个新的测试项目。
然后,我们需要添加一个或多个测试类到项目中。
每个测试类都应该包含一个或多个测试方法,用于测试不同的功能或场景。
在编写单元测试用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测试用例具有独立性和可重复性。
每个测试用例都应该独立于其他测试用例运行,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重复运行。
2. 确保测试用例覆盖了所有可能的输入和输出情况。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覆盖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以确保代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确保测试用例易于维护和扩展。
我们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编写测试用例,并尽可能地减少冗余代码和重复操作。
软件的有效性测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 软件配置复查
• 软件配置复查的目的是保证 u 软件配置的所有成分都齐全; u 各方面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u 具有维护阶段所必需的细节; u 而且已经编排好分类的目录。
• 在测试过程中,除了考虑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外,还应对软件的可移植性、兼容性、可维 护性、错误的恢复功能等进行确认。
• 确认测试应交付的文档有: u 确认测试分析报告 u 最终的用户手册和操作手册 u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更多精彩课程访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更多精彩课程访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α测试和β测试
• 在软件交付使用后,用户将如何实际使用程 序,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无法预测的。
•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 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 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更多精彩课程访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在全部软件测试的测试用例运行完后,所有 的测试结果可以分为两类: u 测试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这说明软件 的这部分功能或性能特征与需求规格说明 书相符合,从而这部分程序被接受。 u 测试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符。这说明软件 的这部分功能或性能特征与需求规格说明 不一致,因此要为它提交一份问题报告。
• β测试是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 进行的测试。这些用户返回有关错误信息给 开发者。
• 测试时,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因而,β 测试是在开发者无法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软 件现场应用。
软件测试实验指导书__孙炳欣
《软件测试》实验指导书计算机工程系软件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QuickTest Professional 8.2(QTP)操作界面的组成。
2.着重掌握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QuickTest来作为自动化的功能测试工具。
3.掌握如何创建自动化测试用例。
二、基本知识1.具有微软Windows的使用经验2.熟悉网络和浏览器知识3.熟悉测试概念4.QTP8.2的使用概要。
三、实验设备及环境①windows操作系统②QuickTest Professional 8.2应用软件四、实验内容使用QuickTest进行测试的过程包括6个主要步骤:●准备录制打开你要对其进行测试的应用程序,并检查QuickTest中的各项设置是否适合当前的要求。
●进行录制打开QuickTest的录制功能,按测试用例中的描述,操作被测试应用程序。
●编辑测试脚本通过加入检测点、参数化测试,以及添加分支、循环等控制语句,来增强测试脚本的功能,使将来的回归测试真正能够自动化。
●调试脚本调试脚本,检查脚本是否存在错误。
●在回归测试中运行测试在对应用程序的回归测试中,通过QuickTest回放对应用程序的操作,检验软件正确性,实现测试的自动化进行。
●分析结果,报告问题查看QuickTest记录的运行结果,记录问题,报告测试结果。
关于例子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我们使用微软的IE做为浏览器,为了使QuickTest能够更加准确的运行,需要对IE 进行一下设置,步骤如下:1 选择IE的[ 工具| Internet选项]菜单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内容”标签页。
2在“个人信息”部分,用鼠标左键单击“自动完成”按钮。
弹出如下的对话框:自动完成设置对话框3 使“Web地址”、“表单”、“表单上的用户名和密码”处于未选中的状态,然后用鼠标左键单击“清除表单”和“清除密码”按钮,设置完成。
1、录制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你已经对IE进行了设置。
其次,在你正式开始录制一个测试之前,应该关闭所有已经打开的IE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软的软件测试方法(二)我在前一篇“微软的软件测试方法”中介绍了微软的两类基本测试方法,其基本思想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它们还只是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的综合。
所以单从形式上,它并没有体现出对传统框架的突破。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考察微软软件测试时,你会对一些基本的事实感到惊讶。
比如,“微软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数量大致相等或略多”,“微软的产品成本中测试大约占40%以上”等等。
人们会有疑问,仅仅是作为功能验证和搜寻Bug的测试能消耗这么大量的资源吗?有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应该有理由相信,微软作为一个软件企业,其每一份投入都是有意义的,因此也可断定微软在软件测试方面的努力一定超出传统测试方法的范畴。
历史回顾为了更好的理解微软件测试在方法和理念上的突破,我想首先回顾一下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发展历史,并从中揭示其必然性。
Edward Kit 在他的畅销书“Software T esting In The Real World : Improving The Process(1995,ISBN: 020*******)”中将整个软件开发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0年代及其以前,那时软件规模都很小、复杂程度低,软件开发的过程随意。
开发人员的Debug过程被认为是唯一的测试活动。
其实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软件测试,当然一阶段也还没有专门测试人员的出现。
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这个阶段开发的软件仍然不复杂,但人们已开始思考开发流程问题,并提出“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的概念。
但是这一阶段人们对软件测试的理解仅限于基本的功能验证和Bug搜寻,而且测试活动仅出现在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后期,虽然测试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来承担,但测试人员都是行业和软件专业的入门新手。
第三个阶段是80年代及其以后,软件和IT行业进入了大发展。
软件趋向大型化。
与之相应,人们为软件开发设计了各种复杂而精密的流程和管理方法(比如CMM和MSF),并将“质量”的概念融入其中。
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ANSI ),它再也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而且只是开发后期的活动,而是与整个开发流程融合成一体。
软件测试已成为一个专业,需要运用专门的方法和手段,需要专门人才和专家来承担。
测试与开发的融合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测试与开发流程融合的趋势。
人们对这种融合也许并不陌生。
比如测试活动的早期展开,让测试人员参与用户需求的验证,参加功能设计和实施设计的审核。
再比如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密切合作,随着开发进展而逐步实施单元测试、模块功能测试和系统整合测试。
的确这些都是测试与开发融合的表现形式,而且初期的融合也只反映在这个层次上。
90年代以后,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迅速提高,这种形式上的融合也迅速走向更深层次,更具实际意义。
具体地说这种融合就是整个软件开发活动对测试的依赖性。
传统上认为,只有软件的质量控制依赖于测试,但是现代软件开发的实践证明,不仅软件的质量控制依赖于测试,开发本身离开测试也将无法推进,项目管理离开了测试也从根本上失去了依据。
在微软,测试的确有这样的地位和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微软在软件测试上有如此大的投入。
开发对测试的依赖现代软件开发,特别是大型软件开发通常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1)在开发初期,如何能够展开大规模团队,群体齐头并进,而同时保持开发的有序性。
从而有效利用资源,缩短开发周期。
(2)在开发后期,如何解决深层次的Bug,如何面对设计更改,而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出现或少出现回落。
对于小型简单的软件,这两个问题也存在,但不突出,而且容易解决。
但对于复杂的大型软件的开发,这两个问题常常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通常大型项目的功能丰富,但架构、层次也会相当复杂。
稳妥的开发方式是,一次投入少量的人员,逐层开发,逐层稳定。
但这种方式显然资源利用率低,开发周期长,不能满足现代软件和IT行业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需要。
因此大型项目需要大型团队。
在微软,产品开发团队(主要包括开发、测试和项目管理)一般都有百人以上规模,有些产品甚至上几千人(Windows2000的开发部门曾有3000多人)。
这样大规模的人力资源作用在一个动态的,内部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若没有有效的协同,其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试想,有两个开发人员,分别在开发两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其相互有依赖关系。
为了相互协调,他们可以随时进行当面讨论。
如果这种关系发生在五个开发人员和五个功能模块之间,这种协调就只能通过定期的会议来进行。
而一个大型项目,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关系,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关系有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当一个开发人员编写一段新的代码或对已有代码进行改动和调整时,他(或她)常常无法确定,或无法完全确定究竟有哪些相关的模块会受到影响,以及在什么请况下这种影响会带来什么结果。
因为系统的复杂性已远远超出了人的逻辑思维、技能和经验所能力及的范畴。
因此这种传统的协调手段是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在微软,这种协调是通过测试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就是:每日建造+自动化测试。
关于每日编译和自动化测试,我将来会作专门介绍,这里简单的说就是每天都建造一个新版本,每个版本都要运行通过一定量的自动测试用例,以检验当天工作的质量。
这里所说的质量当然有一般意义上质量的概念,但同时它也反映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整体协调性。
自动测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高度可重复性。
一个理想的自动测试系统能够让人随时、方便和迅速的运行大量的测试用例。
因此一个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检查当天的自动测试结果来分析前一天代码的质量(事后检查),也可以在当天存入代码前,先运行自动测试以进一步确保存入代码的质量(事前检查)。
在微软,每日建造都是在午夜开始,完成后紧接着就是全面的自动测试,到早晨上班时间之前就会把结果自动通过e-mail等方式发送出来。
开发人员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检查测试结果。
如果没有问题就会开始新的工作。
如果有测试有用例没有通过,开发人员则必须协同测试人员一起立刻找出原因,解决后才能开始新的代码。
有时一个小的失误会引起大面积的测试用例失败,很大一部分开发团队会受到影响。
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要求开发人员在存入代码之前先在自己的个人建造版本上运行一定量的自动测试,全部通过后在存入。
如开发人员没有按照这样的要求,而擅自存入质量不高的代码而造成大量测试失败,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要受到严厉批评的。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开发人员依赖测试来保证开发工作的质量,使开发整体地协调地向前推进。
当开发进入后期阶段,尽管项目已总体成型,开发人员也会不时遇到一些技术上的挑战。
比如一些Bug的解决涉及对项目深层次结构的调整;再比如由于客户反馈的意见造成设计的修改。
每一次这样的修改和调整事实上都是对一个稳定系统的破坏,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一个Bug的修改会生成很多新的Bug,就像一系列联锁的恶性循环。
很多项目工期的延误都是这样造成的。
要避免或至少将这种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开发人员首先需要知道这种破坏的影响面。
在这里单靠开发人员自身的逻辑思维、技能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自动测试再一次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往往开发人员会制定不止一个方案,对每个方案上都运行一遍同样一套自动测试用例,然后比较结果,选出最佳方案。
自动测试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不仅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它还延续到产品发布后。
产品支持部门在为客户提供应急解决方案时也要依赖自动测试。
管理对测试的依赖在微软,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线索就是Bug的管理,其中最直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是“Bug三方讨论会(Bug Triage)”。
会议一般由项目管理Program Manager(简称PM)来主持,有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参加(所以叫三方会议)。
会上对每个新生成的Bug进行讨论,并决定(1)是否接受这个Bug;(2)Bug的严重级别和优先级别;(3)Bug由谁来负责,是由测试提供进一步详细信息,还是交由开发人员解决,以及大致的解决方案等等。
会议还要对老的Bug检查解决进度。
这种讨论会常常会发生争论,要求测试人员具有足够的技术基础和用户经验,来捍卫产品的质量。
可以说项目开发到了某一阶段后就是由这种Bug的管理所驱动的。
这其中的原动力来自测试。
项目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但也十分困难的工作是衡量项目的进度,包括判断项目的状态,确定项目是否能预期完成。
这方面,测试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个是Bug数量的趋势,另一个是测试结果的趋势。
Bug趋势就是将每天新生成的Bug数和每天被解决的Bug数标成一个趋势图表。
一般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新生Bug数曲线会呈上升趋势,到项目中后期被解决Bug数曲线会趋于上升,而新生Bug数曲线应下降,到项目最后,两条曲线都趋向于零。
PM会持续观察这张图表,确保项目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Bug趋于零的时间。
在一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使用这一图表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说,可分析开发和测试在人力资源的配比上是否恰当,可以分析出某个严重的Bug所造成的项目质量的波动。
每天的自动测试结果同样可以形成类似的图表。
它同样非常有助于了解当前项目的质量状况,开发测试进度。
由测试产生的这些数据不仅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为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而且也是产品通过发布的必要条件。
在微软,每个产品都要经过评审才能通过发布。
前面介绍的几个图表是发布评审的重要内容,如果从图表中发现临评审前还出现过较大的质量波动,评审人员一定会对此提出质疑。
因此软件项目管理依赖软件测试提供其基本的管理素材。
可以说,现代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和管理对测试的依赖性是测试与开发流程融合的一个根本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看,测试与开发流程融合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上的同步,更不是双方空间上的接近,而是这种内在的依存关系的外在表现。
开发对测试的这种依赖性对测试和测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理念上,软件测试已远不仅仅只是软件功能的验证和Bug的搜寻;在具体方法上,自动测试和测试工具的使用已成为基本的要求。
在微软,测试不仅使用一些通用的工具,每一个产品还有专门开发的专用工具库,测试的代码量常常超过项目本身的代码量。
一个软件企业要提高其软件开发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大型软件的大规模的快速开发能力,在测试方面对传统理念和方法进行突破是必要的。
微软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