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信息化建设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邮政信息化建设

摘要:适应具有时代特征的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创造这样的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本世纪是信息时代,只有信息化了的邮政才能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现在就得鲜明地树起一面具有战略目标性质的旗帜,这就是实现邮政信息化,也就是以信息技术支撑邮政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邮政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是传统邮政业务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水平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邮政作为传统的服务性行业,很多传统业务如报刊、集邮、ems等已逐步融入了信息经济的内涵,在对外服务、内部处理、专业管理等不同层次上深深地烙上了信息技术的印迹。降低内部处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开拓新的服务内容,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是实现中国邮政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信息技术为邮政开拓新的业务市场

中国邮政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邮政传统业务的升华提供

了保证,同时也是邮政开拓新业务的基础,充分挖掘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结合自身的优势,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各地邮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开办了代收代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规划在电子

邮政工程中的安全电子邮件、混合邮件等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展望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邮政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邮政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继续进行信息化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社会服务?

1、我们将把技术工作的重心从网络建设转移到与业务关系比较密切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建设上来。

“业务先行,技术为业务服务”是邮政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用软件的开发要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反过来,业务也要逐步适应技术的发展,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业务和技术的有机整合,使业务的自身发展和面向业务的软件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业务数据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不能弃之不用,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服务于管理与决策,是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我们将把网络建设的重心从上层网络建设转移到邮区网建设上来。

在继续建设和完善现有网络系统的同时,加大对各省邮区网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使邮政综合网向基层生产作业部门延伸。我们将重点跟踪宽带接入、无线接入等技术的发展,在效益、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健全邮政综合网的神经末梢。

将信息中心的建设从分布式逐步转向适当的集中式。

随着电信资费的调整,网络系统运营的成本逐步由电路资费为主转为以人力成本为主,所以进行数据集中处理,发展大的信息中心,弱化小的信息中心的功能,对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系统的运行维护质量,方便系统的扩容和变更等都是有利的。

以服务于邮政企业为基本目标,积极面向社会开拓新业务。

根据实际需求,在更为严格的成本效益控制下,增加新的系统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能力,从广度上,不断拓展新业务,增加业务种类;从深度上,提高邮政综合网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对业务的支撑力度和支持水平。

三、邮政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邮政的信息化建设概括起来,一是“硬件”建设,二是“软件”建设。

1、“硬件”建设的瓶颈

硬件主要是配置信息技术设备,把邮政网的物理层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装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高速传送和反应能力的邮政物理网。鉴于当前邮政电子化进程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不妨在统一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先在拟定的终端广泛配机,实行独立应用或局域应用。硬件建设的难度除了资金以外,恐怕管理软件的制约是主要的。当前邮政网虽然理论结构明确,但其组织体系尚不清晰,层级职能和运行权限错位,给硬件配置坐标的选定带来困难。因此,邮政组织模式的先行定位迫在眉睫,否则支持这一网络运行的应用软件开发将

无从着手。其次,工程的宏观管理和微观实施,对邮政这一既缺少技术人才又缺乏技术管理经验的系统来说是一难题。好在邮政已经有了“绿卡工程”,将其统一规划、集中控制、系统管理、分层实施、协同动作的工程建设原则和方法移植到邮政信息化物理网的建设过程中,不失为一项有效之举。

2、“软件”建设的瓶颈

软件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支持物理网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二是在信息社会环境下邮政如何利用好已经建立起来的物理网,把外部市场因素与企业内部活动快速协调处理好的“经营管理软件”。这是一个更庞大更复杂的软件建设工程。因为信息化绝不意味只摆上一整套信息设备,而是要用这套设备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社会的经济运行,没有这套适于信息社会需要的高效率企业管理软件,物理网的作用将无从体现。应用软件主要靠计算机技术人员来编制,问题在于不是计算机技术或技术人员的集成能力不够,而是许多技术人员对邮政的运行规律和特点了解不透,结果常常是“矢”不中“的”,根本谈不上效率和升级。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技术人员努力补邮政专业课,力争成为既精通技术又懂专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外,不妨再加一个“驱动程序”,即由高层工程管理者在组织工程进程中,一方面细化需求调查;另一方面也要指导业务人员变换习惯思维。当应用软件系统形成之后,还要及时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规则、处理办法、操作程序,否则试运行时就会造成一片混乱。“管理软件”,即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管

理方法创新,是由邮政的各级经营者和管理者来编制,从一个尚不精熟的管理者变为高等级的“软件程序”编制者,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育和培训就必然被提到战略的高度,这是邮政抓信息化软件建设的首要课题。邮政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才问题,其中主要是管理和技术人才,而且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干部的素质低下实在是制约邮政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是建设邮政信息化的最大障碍。邮政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干部身上,要把现代管理科学和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教材,有组织、有计划、分对象地对邮政干部施教,而不能再把手工操作时代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那一套继续作为现代教材对经营管理者来灌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