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江《黄山图册》研究

合集下载

清 弘仁(渐江) 山水作品赏析

清 弘仁(渐江) 山水作品赏析

清弘仁(渐江)山水作品赏析清弘仁(渐江)山水作品赏析来源/ 鸿墨轩收藏复制·编辑/ 塞上齐翁淳道书画艺术清四僧弘仁简介: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

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画僧。

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

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然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

弘仁的个人思想和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此在诗画中常有流露。

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他的艺术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

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

”说明他不甘囿于先入藩篱,勇于常变。

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

故后世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对他都倍为尊重。

《峭壁竹梅》弘仁《峭壁竹梅》赏析:款识:渐江学人。

印鉴:弘仁、渐江僧题跋:一、弘仁字渐江,休宁人。

本姓江,名韬,字六奇。

前明诸生,甲申后为僧,尝居齐云,工诗文,山水,师倪云林。

新安画家多宗清閟法者,盖渐师道先路也。

没后,友人于其葊种梅数百本,因称为梅花古衲。

余每爱其手迹,层崖陡壑、伟峻沉厚,并非若世之疏竹枯株者比也。

笠檐书。

印鉴:汪、野。

二、峭壁凌清溪,高寒自终古。

梅竹有贞性,咫尺精灵聚。

同心托嵁巗,根株互相抚。

所以君子交,不与尘凡伍。

中江袁启旭。

《峭壁竹梅》构图简致,古风流韵,禅宗奥旨,意境高远。

全幅左大半留白、右侧画峭壁,中仅一枝老干连接,经营布局极见其功力。

他的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如峭壁、梅花、钩竹等具全,充分展现出了这位画僧的艺术面貌。

《黄海松石图》纸本淡设色1660年作弘仁《黄海松石图》赏析:弘仁虽继承宋元,但又有鲜明的自家面貌。

可谓取宋人的精谨而去其刻划繁缛,融入元人笔墨而强其结构风骨,形成了自己刚正、平实、清醇、蕴藉的艺术风格。

此图取黄山一景,突出山之陡峭,但是构图重心偏向左面,右边以两峰头与之呼应,石之凹凸处略施淡墨烘染,以加强其厚重感。

敢言天地是吾师——渐江的写生与创作品格

敢言天地是吾师——渐江的写生与创作品格

4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2013年9月号 总第159期文/王 祥 黄少华内容提要:本文节选自作者所著《渐江画品研究》一书,考察了渐江为了实现“敢言天地是吾师”,在绘画上“更无一段入藩篱”的美学抱负,在黄山栖息和写生的踪迹。

对比研究了故宫博物院所藏渐江《黄山图册》和清人黄筠庵《黄海真形册》遗留的清代的画僧雪庄评语,以及黄宾虹临摹的《黄海真形册》的渐江师本,描述了渐江黄山写生的情状,肯定了《黄山图册》与渐江写生风格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渐江代表作《西岩松雪图》创作要素具体的分析,结合其他作品的综合考察,得出作者对渐江画品研究的自家的结论。

关键词:黄山写生;貌写家山;画品;伟峻遒健一、渐江在黄山的游踪渐江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逝于清康熙二年,即公元1664年1月19日,是明清之际“新安画派”的奠基人。

他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又和八大山人、髡残、石涛并称为“四高僧”。

渐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山水画家。

渐江《画偈》中有一首道出了他美学上的抱负: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藜。

梦想富春居士好,更无一段入藩篱。

[1]明代董其昌曾揭出以天地为师的观点:“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

故有不读书万卷,不行千里路,不可为画之语。

”又说:“画家以古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

山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

树有左看不入画,而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

看得熟,自然传神。

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

树岂有不入画者,特当收之生绡中,茂密而不繁,峭秀而不蹇,即是一家眷属耳。

”[2]渐江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者,他在武夷山出家为僧,后又回到了熟悉的新安山水中,“万壑千岩独杖藜”,开始了对黄山的探秘搜奇。

他梦想着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期望能突破古人的藩篱,建立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浅论渐江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

浅论渐江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

49艺术论丛浅论渐江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陈天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文化馆摘要:渐江的山水画构图奇纵,具有空旷深邃之美,章法上重气势,注重整个画面的倾向性,黄山烟云丘壑,都化为意象进入画家心中,其笔端表现的是渐江的心印,呈现了他静逸内美、清隽沉厚的艺术风格。

渐江奠定了新安画派的基础,居该画派之首,对新安画派之后的众多画家乃至近代画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山水画;成就;影响渐江(1610—1664年),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无执,号渐江、渐江学人、渐江僧、梅花古衲、梅花老衲,对新安画派的众多画家乃至近代画家有着深远影响,如戴本孝、程邃、程正揆、郑旼、黄宾虹等。

他的作品给观者静逸、旷达的感受,画面注重于势的构筑,不仅大势倾向性强,而且是局部小势处处为大势服务,增益其趋势,笔无虚设,笔笔有着落,各个局部的外轮廓线皆是与全局势的走向相谐调,其山水画笔墨简约,擅长用精谨简练的笔墨程式书写画面。

一、渐江山水画的成就明末清初的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政治高压,让画家迫切地希望将自己的情感得到表达,这种强烈的挣脱束缚的自我表达倾向,使得一些画家得以突破前人的笔墨程式,开创出具有强烈个人面貌的山水画作品。

当时的山水画坛主要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以四王为首的仿古画派,强调守法,反对自出新意。

但由于四王的画符合当时清政府的政治需要而被推为正宗,他们作画的唯一标准就是刻意师古、力追古法,以师董、巨、元四家为主,尤以黄公望为主,除此之外的画,都为他们所排斥。

其二是以渐江、戴本孝、龚贤为代表的遗民派,遗民派反法重道,不入时俗,自然而然地展现自己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这种风格也正是时代精神在画家身上体现而流露于画面。

在理论上反法重道。

他们反对作画的“六法”,主张宗炳的澄怀观道和以形媚道。

遗民派澄清怀抱,修炼人格,排除外权和物欲的干扰,秉承汉文化传统和祖先遗训,以达到反对清王朝的目的。

其三是以石涛、梅清为代表的自我派,强调自我,强调法自我立。

渐江绘画的“几何化”之意义

渐江绘画的“几何化”之意义

渐江绘画的“几何化”之意义作者:钟艳来源:《商情》2020年第17期渐江“几何化”图式受木刻版画的影响,同时版画也受到绘画的影响。

师造化,也是渐江晚年主要做的事情,以画黄山为主,真正体悟到了黄山的本质。

当时正处于明人清,反清不成,只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悲坳。

渐江真正做到了物我融合,“几何化”的艺术风格是表达渐江内心最好的形式手段。

一、渐江绘画中“几何化”的重要性渐江真正做到了物我融合,“几何化”的艺术风格是表达渐江内心最好的形式手段。

“几何化”风格形成了也就等于是进入了“程式化”,按照这种程式不断的画下去,就会没有创新,这点是中国画不可避免的问题。

渐江绘画中描绘山石用“几何”形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手段,笔者大胆认为渐江绘画中的“几何”形状主要来源于木刻版画。

渐江作品中的“几何”图式值得我去研究、分析,为什么他要用“几何”形去表现山山石石?为什么画中用方折线描绘山石?为什么画面墨色如此之淡?看渐江的画有太多为什么了,这些疑问值得我去找答案。

渐江绘画中“几何化”的出现不是偶然,必然有其出现的原因,究其原因前面己经论述过了;渐江绘画中“几何化”图式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本章所要具体讨论的问题。

渐江晚年主要以画黄山为主,其主要作品是《黄山真景》六十幅,几乎攘括了黄山所有的景点,有些没人去过的景点在他的画中也有所体现,渐江真正表现出了黄山之质,用毛笔把黄山的景致一一记录了下来。

渐江绘画中山石大大小小“几何‘形体的层叠,确实给人很强烈的重量感、体积感。

渐江找到了,他发现了大自然中的美,并用实践、用心去表达,从黄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一“几何化”。

弘仁绘画中的“几何”与数学中的“几何”是不一样的,数学中的“几何”是带有科学性、固定性、死板的图形,而渐江画中的“几何”是赋予了精神、理想中的、多变的“几何”形体。

如果为了形成风格,把数学中方方块块的几何体层叠放人画面中,可想而知那是不成立的,会非常难看。

渐江《云林标韵图》考

渐江《云林标韵图》考

图2 清 渐江 《云林标韵图》第五开图3 清 渐江 《云林标韵图》第七开
负丧国之痛、孤寂求索的心态有关。

第七开册页则是披麻皴与点染结合,巨石虬结。

单桥和孤岛的房子寂寥无人,对比自然景物更增添一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

当地文人圈子的成员陆续鉴赏、对题。

该册页藏印众多,明确身份的收藏者有清代浙派画家吴诰(蘧庐中人),近代潮粤文化区佃介眉(宝籀斋)、邓实(风雨楼),近代陕西味经书院,当代医学家、书画鉴藏家崔谷忱等,最后归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其跨越年代之久,地域之广,藏者身份之丰富,足以证明本作不仅在画面上是佳作,能反映当时作者的个人状态和社会文化,在流传收藏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超越画面
本身的附加价值。

四、结论《云林标韵图》在风格上与渐江画风高图9图8图7图6图5图14图13图12图11图10。

渐江作品中“几何化”风格的形成

渐江作品中“几何化”风格的形成

渐江作品中“几何化”风格的形成作者:钟艳来源:《商情》2020年第21期“几何化”是山水画一种简约的处理方式,我们知道简笔山水至清代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渐江虽然不是始作俑者,但他在简约方式上的实践却为后来简笔山水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

一、徽州木刻版画与渐江的“几何化”画风徽派版画:“广义的说,凡是徽州人《包括书坊主人、画家、刻工及印刷者)从事刻印版画书籍的都算徽派版画;狭义的说,是指在徽州本土刻印的版画书籍,才算徽州版画。

”徽州版画的发展与徽州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明代中后期,徽州商人实力不断壮大,徽州地区的商业活动异常活跃。

徽州商人在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支持其第二代、第三代读书,加之本来就有较为深厚的文化传统,徽州商人就把很多利润投在了建祠堂、修书院这些与教育关系重大的事业上。

明末的徽州出现着浓厚的治学风尚,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称。

其结果是徽商的第二代就变化成为儒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社会地位。

据明代《款县地方志》的记载:“吾乡王妇吴氏绣大士像,’准以一丝纵横,不知其所起止,毋论衣裳花蔓毕肖,颜面亦具慈悲欢喜,各种相貌。

绣玄帝像,须发如生,所披金甲隆起,连环锁子,望之似有凸凹,而佛之毫无扳手”。

明代万历时期,这个被郑振铎称为中国版画艺术光芒万丈的年代,徽州版画艺术达到历史的最高峰。

一批热衷于版画的书商、文人墨客、画家和木刻家活跃在徽州,所刻书籍行销全国,徽州书籍的插图,绘、刻、印刷俱美,在邹寸的出版界遥遥领先。

其艺术功力达到了很高境界,他们中不少能诗文、善书法,才艺全面。

他们多与士人交游,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他们忠于画稿,一丝不苟而又有创造。

明代的出版家胡正言有《十竹斋印存》,汪耕所绘《人镜阳秋》、《坐稳先生精订捷径棋谱》,饯贡《环翠堂园景图》,陈洪缓《西厢记》《水浒叶子》发行于世,书中刊名家字画颇多。

徽州版画由于是画家与木刻家协作完成,其蕴含的创造就更加丰富。

弘仁《黄山图册》述评

弘仁《黄山图册》述评

弘仁《黄山图册》述评作者:鲁颖来源:《艺术评论》 2020年第7期鲁颖【内容提要】清初著名画僧弘仁,善写黄山真景。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六十开弘仁所绘《黄山图册》,是弘仁早期纪游写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他以天地造化为师的独创精神,是其绘画艺术风格渐趋成熟的集中体现。

这套册页早年流传于民间,民国时期被拆分为两部分,20世纪60年代重新合璧于故宫博物院,内容丰富,题跋众多,弥足珍贵,是研究弘仁艺术风格的重要作品。

本文对这套册页的流传过程与艺术风格予以了再次考证。

【关键词】弘仁;江注;《黄山图册》一、弘仁《黄山图册》现状弘仁(1610—1664),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

为僧后法名弘仁,字无智、无执,号渐江、渐江学人、渐江学者、渐江僧,别号则有梅花古衲、梅花老衲等。

弘仁一生以山水名重于世,兼写梅花,喜绘黄山松石。

绘画初法宋人,后学元四家,崇尚倪瓒的画法,更注重师法自然,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的口号。

其笔墨苍劲整洁,清幽淡远,秀润在骨,画境层峦迭壑,山石峻峭方硬,林木虬曲遒劲,写取真景,突破了倪瓒平远的面目,真实地传达出山川之美和新奇之姿。

他与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并称为“清初四画僧”,又与同乡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新安四大家”,成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其绘画在明清之际独树一帜,对于徽州地区,更是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弘仁所绘《黄山图册》六十开,是弘仁在黄山写生纪游的典型作品,内容丰富,题跋众多,信息量涵盖广,是研究弘仁绘画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弘仁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经非常珍稀,由于政治原因,清代宫廷并没有收藏弘仁的作品,《石渠宝笈》也未著录。

故宫博物院现藏弘仁书画作品共计三十二件(套),全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征集、购买、拨交等方式入藏。

这套《黄山图册》共为七册、六十开,是两次通过不同方式入藏的。

其中有五十开画作分装五册,六人题跋(萧云从、杨自发、汪滋穗、饶景、汪家珍、程邃)分装一册,此六册曾遗失海外,被当时的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侯宝璋教授购得,归国后于1964年捐赠给国家,后被分拨到故宫。

黄山画派三巨子黄山画风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黄山画派三巨子黄山画风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黄山画派三巨子黄山画风差异及其原因探析作者:李潇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年第06期摘要: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自古以来画黄山的画家数不胜数,如明代的丁云鹏,清代的梅清、渐江、石涛,近代的黄宾虹、张大千等等。

渐江、梅清、石涛同属于清代文人画家,都师传统师造化而不泥古,都画黄山但表现出来的风格迥然不同。

后来的大画家贺天健评价说“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

文章就从人称黄山画派三巨子的渐江、梅清、石涛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生平与思想情感入手,比较三人黄山画风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梅清;渐江;石涛一、黄山画派的界定(一)黄山画派概念的由来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宣城梅氏一家为最初的“黄山画派”,后又有了弘仁、石涛等人也醉情于黄山,以画黄山为名,突破了之前画派的地域限制,我们所了解的画黄山的近现代画家,如黄宾虹、张大千等人,都可归入黄山画派之中。

近代大师黄宾虹最先提出“黄山画派”的概念,随后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也有所提及,最后贺天健在《黄山派与黄山》中评“黄山画派三巨子”:“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

”(二)黄山画派的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黄山画派的特点:其一是画家们都师法自然以描绘黄山为主。

渐江、梅清、石涛等人遗留下来的画作就是最好的证据。

其二大多数画家是明代遗民。

明清易代,一些不愿与清朝合作的画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隐居与黄山为伴,借画来抒发思想。

黄山的奇特景色独一无二,尤以奇松怪石出名,其景色恰恰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冷逸、孤僻高傲,像极了画家们想表现的内心思想——独善其身。

画家们的精神与黄山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所契合,画家们也都有着各自的思想精神,比如渐江画面所体现出的冷逸,石涛画作所体现出来的豪放之气,梅清绘画所表现出的清雅。

黄山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的渐江、梅清、石涛。

二、黄山三巨子山水画艺术风格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一)渐江之黄山贺天健评“渐江得黄山之质”,得山之质便是得山之骨,得山之精神。

黄山主题山水画图示分析及思考

黄山主题山水画图示分析及思考

黄山主题山水画图示分析及思考关键词:黄山主题山水画;地域性;当代发展一、黄山主题山水画图示分析黄山画派以黄山作为灵感来源和主题素材,突破机械摹古的风气,深入生活,从黄山的自然风光中寻找绘画的新题材、新图式,无论是立意、笔墨、构图上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他们讲究笔墨意趣,技法丰富,作品生动大气,雄浑厚重。

从明清到当代,以黄山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画家很多,其中最具代表的有渐江、梅清、黄宾虹。

渐江,是最早倡导黄山写生的第一人,也是作品中以黄山为创作对象最多的人。

十年如一日坚持登上黄山写生,创作出大量极具特色的绘画作品,成为清初画坛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渐江的代表作《黄山图册》囊括了60个黄山重要的景点。

其作品构图对比强烈,多采用三角形构图,静物大多集中在画面一侧。

由于黄山山体主要是花岗岩构成,在冰川作用下棱角分明,高耸陡峭。

经过细致的观察,渐江在描绘黄山奇特的山石结构时多采用几何图形,线条刚劲有力,骨法用笔得徽派版画之精髓,采用方直线条概括复杂的山石结构,凸显山石之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黄山的地质地貌特征。

笔墨精炼,对于自然之境的感悟给观者无限的视觉冲击。

黄山为渐江山水构思取意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泉。

黄山自明代以来变成为文人墨客的心灵归宿,每个艺术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正如高居翰在谈到渐江与黄山之间的关系时所说:“画家如果有论画的文字流传,他们多数会称:他们的绘画导师乃是大自然,而非前人的作品。

为弘仁作传的作者们一贯认为,弘仁数度登览黄山,此一经验引发了他在绘画上的长足进步,而弘仁本人也以一首七言诗自表心迹:“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

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

” 在渐江的影响之下,黄山写生已经成为清初艺坛备受推崇的时代风尚。

黄山清奇的图式也影响了黄山周边及新安江一带的画家。

他们纷至沓来,到黄山游历写生,查士标、汪之瑞、萧云从、石溪、梅清、石涛等都有黄山题材山水画图卷存世。

梅清,是黄山三巨子之一,也是宣城画派的代表人物。

明清时期黄山画的艺术风貌

明清时期黄山画的艺术风貌

气 韵 、性 情 、意 境 是画 家 心 灵 的载 体 。为 此 ,弘 仁 、戴 本
孝 、梅 清 、石 涛 、髡残 、郑 哎 、江 注等画 家所画 的黄 山画在
整体艺 术风格 上是清 简冷逸 、自然 生动 、富 有生 机 ,但画 法 上却 各 具特点 ,因 为每个画 家都 有他 自己的精神 气质和 审美
想寄托 , 以为消遣 。故 从事绘 画者 ,非 寓康 乐林 泉之 意, 即
带渊 明怀晋之 思 。故所作 ,以写愁 怀者 , 多郁 苍 ,以 写忿恨
辑本 《 黄 山志 》康熙 间刊本 中的 《 黄 山图 》 ,第 1 1 页 即为郑
重所绘 的慈 光寺 )。即使是普 门 开山之 后到 甲 申之乱之 前 , 也只 有少数 几位画 家画 过黄 山 ,大多数 黄 山画 家 活跃于 1 7 世 纪 下半叶异端思想 弥漫 之际 。黄 山画主要 集中在1 6 5 1 年 一1 7 0 0 年左 右 ,这 个时 期是画 作最 多 的一个 时期 。1 7 世纪 现存 黄 山 作品 总量 接近2 0 0 件 :弘仁3 4 件 ,髡残2 O 件 ,戴本孝 1 3 件 ,梅 清3 0 件 ,江注 5 件 ,梅 庚 1 件 ,梅羽 中3 件 ,法若真 1 件 ,郑瞍7 件 ,汪 家珍 1 件 ,雪庄 1 ( ) 件 ,一智4 件 ,等 等 。… 值 得注 意
画这—题材范围内选取最具代表 } 生1 拘画家 :渐江 、石涛 、梅清这 _
有独 钟 ,客 观 上带动 了明朝 以来 云集徽 州地 区 的文人游 客和 商贾 对此 类绘画 题材 的需求 ,也对 画家 们创 作黄 山画产 生了

定的 推动作 用 。当然 ,时代 的原 因也是 促使 黄山画 家群 出
明 代 已逐渐 形成传 统 ,这是 因为客居 外地 的徽商或 官 员 ,由 于 长期 不回故 乡 , “ 家 山家水 ,经年 罕到 ,回首梓 桑 ,徒萦

论汪采白的绘画艺术成就

论汪采白的绘画艺术成就

4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2014年3月号 总第162期文/陈明哲论汪采白的绘画艺术成就内容提要: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期,中国的绘画中心逐渐向安徽南部转移,其中随着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程邃、戴本孝、江注、郑旼等一批创作手法和审美情趣相近的画家先后崛起,形成的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 一度出现了峥嵘的局面。

进入18世纪,“新安画派”渐成史迹。

直到19世纪初期,“新安画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黄宾虹、汪采白为代表的一批画家重新筑起了“新安画派”又一高峰。

黄宾虹把“新安画派”伟峻沉厚的“北宋风骨”推向高峰,开辟了新纪元。

而被称为“‘新安画派’殿军”的汪采白则是把“新安画派”清逸萧散的“元人气韵”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又突破了传统的青绿法来表现黄山,对“新安画派”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和极大的贡献。

汪采白是继渐江、梅清、石涛之后擅长画黄山的又一代表人物。

就审美取向和品格境界而言,特别是在青绿法表现黄山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给落寂二百年的新安画坛重新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

因此无论是精神品格还是笔墨功夫,汪采白都无愧是“新安画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汪采白;“新安画派”;青绿山水;黄山渐江开创“新安画派”三百年以来,近代新安画派出现了一位和黄宾虹同时继起的重要代表人物—汪采白。

汪采白的画追步“新安画派”,陶熔宋元,简逸高古,风骨清逸,尤其是他的青绿山水,清雅可爱,落笔超逸,布局机警,独具品格。

他为人宽厚,淡怀高志,富有民族气节,以高尚人品而著称艺林,“人皆以其风骨清逸,称为画仙。

”[1]汪采白一生五游黄山,往来于三十六峰之间,卧云嚼雪,饱游饫看,其性情与山水为一,笔墨与天工俱化,以其至灵之笔写其家乡至奇的黄山,不但继承了“新安画派”的精神气质、保留了“新安画派”的纯正血脉,还继续发扬了“新安画派”的品格力量和创造精神,特别是他在突破传统青绿法表现黄山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落寂二百年的新安画坛重新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被学者称之为“‘新安画派’殿军”[2]。

陈明哲临摹渐江《黄山图册》60开

陈明哲临摹渐江《黄山图册》60开

陈明哲临摹渐江《黄山图册》60开陈明哲 1972年6月生。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现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书法创作研究院秘书长,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出版《汪采白研究》《新安探微》《安徽历代美术名家研究-程邃》《新安画派画家艺术活动年谱》计80万字的美术理论专著。

论文连续3届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最高奖;中国画创作7次入选及获奖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

陈明哲临摹渐江《黄山图册》60开尺寸:34×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原尺寸:21.4×18.4厘米)清初著名画僧弘仁,善写黄山真景。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六十开弘仁所绘《黄山图册》,是弘仁早期纪游写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他以天地造化为师的独创精神,是其绘画艺术风格渐趋成熟的集中体现。

这套册页早年流传于民间,民国时期被拆分为两部分,20世纪60年代重新合璧于故宫博物院,内容丰富,题跋众多,弥足珍贵,是研究弘仁艺术风格的重要作品。

渐江《黄山图册》60开。

纸本,设色,尺寸21.4×18.4厘米,此册见《支那南画大成》分第13卷,共图50幅,每幅注一地名如上。

前有萧云从跋,后有程邃跋。

1964年6月5日故宫博物院绘画馆《侯宝璋捐赠书画展览》有渐江《黄山图册》,50开,分订6册。

第一册,诸名贤题跋;其余五册,题签“渐江道人黄山图”或即《支那南画大成》据以影印之本。

又近人太平苏宗仁厚如辑刊《黄山丛刊》,卷一影印渐江《黄山图》60开。

1964年旅居新加坡的医科教授侯宝璋将其收藏绘画作品捐给北京故宫博物院,《黄山图册》中其他50开即在其中。

数年后,北京故宫在琉璃厂宝古斋又以900元人民币购得余下的10开,至此《黄山图册》60开合二为一。

今藏故宫博物院藏。

这套册页在清末被著名的收藏家端方得到,1901年端方曾就任湖广总督,因此推测这套册页是他在在任期间于南方购得。

渐江及其《黄山图》册

渐江及其《黄山图》册

[清]渐江黄山图册第一册之一21.4c m x18.4c m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款识:乌龙潭。

钤印:弘仁(朱)[清]渐江黄山图册第一册之二21.4c m x i8.4c m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款识:狮子林。

钤印:弘仁(朱)肀0_雨.经典|古代作品G H INESEPAlNTiNG&CALLiG RAPHV I渐江及其《黄山图》册◊鲁颖―、渐江生平简述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

为僧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 渐江,别号梅花古衲。

弘仁一生是清寂孤苦的,他出生于安徽歙县江家坞,江氏乃当时歙县的 望族,然而弘仁幼年父亲亡故,家道中落,与母 亲相依为命。

他曾拜当地名儒汪无涯为师,研 习五经,准备参加科考。

在此期间,他“尝掌绿 而舌学,以铅堑膳母”,过着非常清苦但却事母 至孝的生活。

王泰徵在《渐江和尚传》记载了他 曾为母亲“一日负米行三十里,不逮期,欲赴练 江死”的经典故事,可见他是一个孝子。

但因国 运更替,弘仁遂绝意科举,终生不仕,且一生不 婚,母殁后,为偿还为母治丧的费用,以至劳累 成疾。

弘仁36岁时,即顺治二年(1645),清军大举进攻徽州,同乡金声和他的学生江天一组织军队奋起抗击,但后来均告失败,徽州陷落。

部分抗清志士转入福建,投奔唐王政权。

弘仁同老师汪无涯也跟随去了福建。

顺治三年(1646)6月,清军进一步1T F,进攻福建,唐王被执。

弘仁到达武夷山后,同一批跟随唐王的志士仁人躲进武夷山天游峰一带的深山中,以至有“不识盐味且一年”之叹。

尔后,他同汪沐日、汪蛟、吴霖等人一起在幔亭落发,皈依名僧古航道舟禅师,开始用法名弘仁,又自取字无智,号渐江,此后,便不再用俗姓俗名。

顺治六年(1649),弘仁自武夷山回到歙县。

自此,他的一生的主要艺术活动集中于安徽和江苏一带,根据现存的有年月可考的画作及其中的题跋可知,弘仁先后居住的地方有歙县、宣城、芜湖、丰溪、南京、休宁、鄱阳等地,并赴扬州、杭州、庐山诸地游历,主要的活动范围则是“新安画派”的发源地一~•歙县。

岁岁焚香供作师

岁岁焚香供作师

经 典和“元四家”,使六朝以来的绘画发展进入了文人画艺术的轨道,并形成了文人艺术的高峰期,其为后世所范的笔墨和格调更是开创了文人艺术的基本规范。

“元四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然而,在“元四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了孤和冷的感觉。

加上关联的树木的画法,同样以直的立干和出枝,呼应了整体。

渐江在山石结构上的精心处理,用最简的笔一改过去数千年来圆的结构方式以及“浑厚华滋”的美学风格。

变“浑厚”为“瘦削”,是来自黄山的感觉,是现实的激发和滋养,所以,就有了那种具有强烈符号特征的抽象表达。

这种来自现实的具象的反映,只不过是身在此山中,只不过是藏黄山三十六峰于胸中。

渐江画法是一种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尽管其方、直的用笔既不合时宜,又不合传统,是过去的大忌,却在清初表现出时代中的特别意义,正如同倪云林的出现对于山水画面貌的革新一样。

这种强化特征的表现,还以拉长线条的方法来达到其目的。

为此,渐江在长线条上加渴笔苔点,不仅丰富了线条的变化,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僵直,又以融入皴法中的努力,使画面融为一体,增加了整体性的表现。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渐江具有较强的个人符号性的特征。

如果仅仅是学习图像,那是方便入门;可是,要深入堂奥,尤其是要获得那孤、冷、寂、清、静的调性,其难则是异乎寻常的。

所以,萧云从感叹“及睹斯图,令我敛手”。

然而,学能得其要,须循黄宾虹的“静悟”之法,才能得清灵之气和疏淡高逸之格。

今天,面对21世纪的中国水墨画的发展,渐江及其逝去的传统可能成为我们遥望的峰巅,可能成为我们的骄傲。

然而,如果仅止于此,那么,我们今天温习传统的意义何在?如果在看得见的林立高楼和看不见的互联网之间,还有那一点传统文人画艺术的孤、冷、寂、清、静,哪怕是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也是值得欣慰的。

本文图片选自2020年12月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

约稿:胡敏(安徽博物院) 责编:金前文、史春霖。

渐江(弘仁)山水高清图文赏析

渐江(弘仁)山水高清图文赏析

渐江(弘仁)山水高清图文赏析清初四僧中,弘仁要算是一个出家后与尘世脱离得最彻底的,他涵养深厚,出家后,每日挂瓢拽杖,芒鞋羁旅,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夜孤啸危岫,俨然一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

清弘仁峭壁竹梅弘仁无疑是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画家之一。

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及其特征不是简单地用遗民绘画、简洁淡远、疏淡冷寂等词语可以概括的。

他的艺术成就,是清初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是遗民情结、禅宗奥旨、山水性情、古风流韵与恬静心态在画中融为一体后的集中再现。

作为新安画派的开路人,其画山水,层崖陡壑,伟俊沉厚,皴法喜用折带皴,转折方硬,笔路清晰,干淡笔折带皴,画面简净峻峭。

清弘仁儗陆天游笔意图弘仁山水画笔墨精谨,格局简约,虽师法倪瓒,但又能“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

弘仁虽继承宋元,但又有鲜明的自家面貌。

可谓取宋人精谨而去其刻划繁缛,融元人笔墨而强其结构风骨,形成了自己刚正、平实、清醇、蕴藉的艺术风格。

清渐江秋山双瀑《秋山双瀑》结构错综复杂,有别于渐江一般作品,与倪云林“散淡萧疏”更有天壤之别。

由于疏密有致、气韵生动,故而并不迫塞,反而让人感到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恬淡静穆,厚重而不失空灵。

线条细润圆劲,寓方于圆,转折处蓄势待发;浓淡干湿,徐疾畅涩,随形而异,随意而施;真可谓“行于当行而不可不行,止于当止而不可不止。

”奇松姿态清苍,虬枝疏针;俯仰侧偃,如立如行。

山道迂回隐显,小溪清澈有声。

设色淡雅,若有若无之间而清韵自在。

清逸幽淡之气溢于画面,别显出一派静穆、幽旷而又隽永之意境,给人以品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渐江《秋山双瀑》原为故宫博物院收藏,后故宫博物院以“清四僧”各一件作品与朱光换得南宋马远著名的《十二水图卷》,此为其中之一件,弥足珍贵。

清弘仁溪山春霁明清易代之时,为反清复明,渐江曾辗转于福建群山之间,是个刚硬的汉子。

终因复国无望投身空门,成了众人仰慕的高僧。

礼佛之外又潜心于画,倔强的个性与黄山逋削的山骨相映发,淘洗出峭拔冷峻的笔墨。

渐江画黄山

渐江画黄山

渐江画黄山弘仁《秋山图》,纸本设色,26×32cm黄山一直是中国书画家钟爱的描绘对象。

吴冠中、黄宾虹、张大千等大家都曾描绘黄山盛景。

但不论提到谁,最终都会绕到“清代四僧”中的弘仁身上。

弘仁笔下的黄山别具一格,一直是后世谈论的话题。

弘仁既是“新安画派”的创始人,又是代表创新派的“清代四僧”之一。

人们对他的印象大多是性格平和、不善社交的僧人。

原本出身望族的他,家道中落后生活清苦。

但他始终希望报效国家,在明朝覆灭后皈依佛门。

弘仁《丹林窠石》,纸本设色,60×37cm弘仁出家为僧的直接原因更像是一时意气的结果。

明末清初,清朝统治者要求人们剃发易服,当时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弘仁不愿服从这一要求,一气之下决定剃光头,出家为僧。

弘仁《惠应寺图》,纸本水墨,122×67cm这样“冲动”的性格很难让人与后来淡泊高远的僧人联系起来,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刚强。

其描绘的黄山之所以能丝丝入扣、深入人心,也是因为他将自己刚强的一面融入黄山嶙峋的山石中,以书画表达个人情志。

弘仁《窗影群木图》,纸本水墨,103×47cm弘仁描绘黄山的成就绝不容小觑。

从收藏价值角度来说,其创作的《西园坐雨图》在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5347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其个人作品成交纪录;而他绘制的《黄山图册》、《黄海松石图》等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地。

这样的成绩不得不令人叹服。

弘仁《西山坐雨图》,纸本设色,219×66.5cm,1659年=========▲「与众不同的黄山」弘仁早期描绘的黄山多为小幅的画作图册,但到了晚年,他创作了许多巨幅画作,久负盛名的《天都峰图》、《黄海松石图》等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其笔下的黄山山水,多以山石为主,但他并不是将黄山景色“照搬照抄”到画面中。

为了突出画面主体,他时常会对看到的山水景色做出挑选,甚至会截断部分景致以强调主体地位。

弘仁《天都峰图》,纸本水墨,307.7×99.9cm,1660年,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提到弘仁的画作,就不得不提书画大家——倪瓒。

渐江《黄山图册》研究的开题报告

渐江《黄山图册》研究的开题报告

渐江《黄山图册》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是XXX,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我的开题报告题目:“渐江《黄山图册》研究”。

一、选题背景《黄山图册》是我国明代画家陈容所绘,四十幅图画,全面揭示了黄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黄山文化和文艺的代表性作品。

而渐江,即明代画家彭泽之,为陈容的弟子,其出版的《黄山图册》影印本并经彩色补色,成为保存至今完整的《黄山图》。

渐江在《黄山图册》的出版前,对原版进行了整理、删减和改进,润色了色彩、线条和构图。

其所作之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具有渐江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风格特点,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艺术珍品。

因此,对渐江版《黄山图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还可以探究明代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渐江版《黄山图册》的细致解读,深化对明代传统绘画艺术风格和技巧的理解,探究彩色绘画表现形式的发展脉络,重视彩色印刷对绘画艺术创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此外,本研究还可以研究渐江版《黄山图册》出版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揭示明代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和变化。

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进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在进行研究的方法上,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研究资料:收集渐江版《黄山图册》的相关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包括图画的线描素描、彩色对照、版本对比等资料。

2. 实地调查:深入黄山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地理、气候、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感悟作者在创作时的情境和生活环境。

3. 梳理研究思路和细化研究内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个人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总的框架中,根据分析的结果逐渐研究细节,不断优化,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