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兼词例释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111、致【词义推导】“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

引申出“导致”。

【词义例释】(1)动词①送达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传》)——宁南伯左良玉南下,安徽统帅想要结交讨好他,就把柳敬亭送到了他的军中。

②表达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③招来致食客三千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招来三千食客。

④取得,得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家中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

⑤到,达到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土地,达到了万乘兵车的实力。

⑥使,致使,导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她的品行没有偏差,哪里料想却使您不喜欢呢?(2)名词,意态,情趣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芙蕖》)——这样我在花没有开放的时候,就已经先享受到无穷的优雅情趣了。

(3)形容词,精细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

(《汉书·严延年传》)——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不可推翻。

(4)副词,尽,极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张衡擅长研制机械巧妙的东西,特别在天文阴阳历法的研究方面极尽心思。

【成语助记】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也指暴露的彻底。

其他如: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迁移练习】齐王欲致()天下之士,致()千金以晏子。

晏子致()诚于天下豪杰。

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本文是关于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感谢您的阅读!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

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编了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让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8个虚词口诀】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作者:陆希致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4期在文言文这座古老的苑囿中,盛开着一朵芬芳、耀眼的奇葩,那就是兼词。

在这个“奇葩”家族中,兼词词语虽为数不多,但使用却相当广泛,而且遍贯古籍,长盛不衰。

那么,什么是兼词呢?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

它的读音往往也是两个词的拼合,因此,兼词又称合音词。

下面,针对古籍中常见的几个兼词,笔者做一例释,以期有助于同学们备考。

一、焉。

“焉”做兼词时是“于之”或“于是(此)”的合音。

它包括两种用法:(一)于之。

“于之”是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合音。

“于”表示引进介绍的对象等,“之”指代人或事物。

例如: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表示介绍对象;“之”,代词“他(指代藏书之人)”。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论语·微子》)“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之”,复数代词“他们(指代长沮、桀溺)”。

③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史记·管婴列传》)“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被”;“之”,代词,指齐桓公。

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把”,表示处置;“之”,代词“它(指书)”。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在”;“之”,代词“这件事”。

⑥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此”。

⑦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原君》)“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这种行为”。

⑧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

(《国语·晋语五》)“焉”,“于之”的合音。

18个文言虚词(2)

18个文言虚词(2)
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 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五)助词。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10
代词
11
文言常用虚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 么”。 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 么”“怎么这样”。 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 序》) 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22
1.犹言如此。 三国 魏 曹操 《杨阜让爵 报》:“ 姜叙 之母,劝 叙 早发,明智 乃尔。” 宋 杨万里 《观雪》诗:“屑 云作粉如何湿,琱玉为花乃尔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司文郎》:“我谓南 人不复反矣,伧楚何敢乃尔!” 2.竟然如此。《后汉书· 方术传下· 蓟子训 》:“道过 荥阳 ,止主人舍,而所驾之 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 子 训 曰:‘乃尔乎?’”
5
• 3.让步关系,尚且,还。 •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 面……。 •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 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 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 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十一、焉【本义】像一种鸟儿的形状——焉鸟,产于江淮。

【假借义】1.代词,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①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②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经典文言】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五人墓碑记》)④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成语例释】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经典文言】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译为:哪里,怎么④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⑤食其禄,焉避其难? (陈寿《三国志·魏书·王修传》)3.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成语例释】习焉不察:习:习惯;焉:兼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经典文言】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④微波入焉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4.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陈述。

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

【经典文言】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1.而ér(1)连词。

①表并列。

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2)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你们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口技》)2.何hé(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某所,而母立于兹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父去(离开)里所,复还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 勿复再言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 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二)用作副词 1、将近,将要,快要 2、暂且,姑且 (三)复音虚词 且夫 且如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让步关系,尚且 示赵弱且怯也 又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近,将要,快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姑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为什么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无何,宰以卓异闻, “不久”“没多久”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吗”“呢”; 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等; 5、表示句中停顿,不译 (二)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副词的词尾,译为 “……的样子”“……地” 或不译 (三)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 翻译 (于,在,对,比)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

行将为 行将为人所并
用此, 用此,用来 表原因 凭借, 凭借,……的东西 的东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的方法 的方法 吾知所以 所以拒子矣 吾知所以拒子矣 4.名词 得无教我猎虫所 4.名词 表处所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1.动词 可译作做、成为、认为、是…… 动词 可译作做、成为、认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 谁为大王为此计?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吾令人望其气,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如今人方人为刀俎, 如今人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语曰: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语曰: 汝多知乎? “孰为汝多知乎?”
介词 相当于“ 乎 1.介词 相当于“于” 吾又何怨乎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 吾前, 其志可以行乎 其志可以行乎天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助词 2.助词 表语气
不亦说乎 不亦说乎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4.助词 助词
夸夸其 夸夸其谈 路漫漫其 路漫漫其修远兮

1.副词
存者且偷生, 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 北山愚公者,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为且噬己也,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暂且 姑且 将近 将要
2.连词 连词
河水清且 河水清且直猗 先生且 先生且喜且愕
D为介词 其余为语气词 为介词

1.第二人称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无忘告乃 你的
2.连词(副词) 2.连词(副词) 连词 陈涉乃立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断其喉,尽其肉,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当立者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常考18个文言虚词

常考18个文言虚词

18个常考的文言虚词1.【而】(一)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例释: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二)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

例释: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3、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三)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而后】【而况】【既而】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释: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释: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1.而(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7>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新序》(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6)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2.何(1)疑问代词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2>谁、哪一个。

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3>何处、哪里。

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2)疑问副词(作状语)1>怎么、怎么样。

18个文言虚词用法解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解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解释一、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二)表示递进关系。

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表示承接关系。

如: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四)表示转折关系。

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

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

如: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

如: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③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作者:陆希致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4期在文言文这座古老的苑囿中,盛开着一朵芬芳、耀眼的奇葩,那就是兼词。

在这个“奇葩”家族中,兼词词语虽为数不多,但使用却相当广泛,而且遍贯古籍,长盛不衰。

那么,什么是兼词呢?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

它的读音往往也是两个词的拼合,因此,兼词又称合音词。

下面,针对古籍中常见的几个兼词,笔者做一例释,以期有助于同学们备考。

一、焉。

“焉”做兼词时是“于之”或“于是(此)”的合音。

它包括两种用法:(一)于之。

“于之”是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合音。

“于”表示引进介绍的对象等,“之”指代人或事物。

例如: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表示介绍对象;“之”,代词“他(指代藏书之人)”。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论语·微子》)“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之”,复数代词“他们(指代长沮、桀溺)”。

③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史记·管婴列传》)“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被”;“之”,代词,指齐桓公。

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把”,表示处置;“之”,代词“它(指书)”。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在”;“之”,代词“这件事”。

⑥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此”。

⑦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原君》)“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这种行为”。

⑧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

(《国语·晋语五》)“焉”,“于之”的合音。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18个)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18个)

2.助词 表语气
不亦说乎 疑问或反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感叹 揣测 停顿 形容词词尾

1.第二人称代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动词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语气助词 乃文乃武
你的
是 既……又
4.连词(副词)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今君乃亡赵走燕 表顺承
结 小
书 海 扬 帆 定 自 得 。
文 言 功 夫 当 日 进 ,
且 于 文 中 辨 差 别 。
若 属 先 得 识 规 则 ,
因 为 所 以 与 然 而 。
之 乎 者 也 乃 焉 矣 ,
常 见 虚 词 二 十 个 。
经 史 子 集 何 其 多 ,
高考文言 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虚词20个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然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矣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连词
并列:又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顺承:就,接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但是,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并且,而且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假设:如果,假如 因果:因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给 向 被 由于 由于,因为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1.动词
结交 亲附 赞成 援助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胡虏易与耳
对付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蹇叔之子与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四、焉1、作代词,相当于“之”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

《伤仲永》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例如: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3、语气助词①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了”,也可不译。

例如: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②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4、作兼词。

相当于“于之”,译为“于此”、“在这(那)里”、“从这(那)里”。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其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从这里)五、何1、“何”字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哪里”、“什么”、“怎么”例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何以战?《曹刿论战》何陋之有?《陋室铭》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宋何罪之有?《公输》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4、“怎么样”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5、“无何”,可译为“不久”“没多久”。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山市》六、者“者”一般作助词,有下列几种用法:1、附在动词、形容词、数词、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或不译。

例如:卜者知其指意。

(……的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的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的东西)中轩敞者为舱。

(……的地方)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指人,不译出)2、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一般不译,其作用或引出判断(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或引出原因(有时可译为“的原因”),或引出说明。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归纳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归纳

18个文言虚词归纳,一篇全掌握!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按此顺序: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1、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2、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的兼词例释

文言文中的兼词例释

用,

这样的 字便 叫兼词
这类词有些 是合音词 ,
·
读 音 是它 代表 的 两个 词 的 声 音的 拼 合 有
些 兼词 却不 是 合音 词 。 兼 词 在古汉 语 中并 不 是 独立 的 一 种 词 类。 不论 合 音 词 或非 合音 词 ,
有 的放 在 句 子 的末 尾 , 有 的 放 在句 子 的 中间 , 来表 明 它 的 意 思 和 作用 。 古 汉 语 里一 般 常 见
虞 公 求旅 ,

弗献
( 《左 传 · 桓 公 十 年 》 )
上述 ①② 例 句 中 的 “ 勉 旋” 、 “ 求梅 ” , 即 “ 勉 之 焉 ” 、
语 气词
焉 “

,
只表 示语 句 的终 结,

可以不 必译 出
“ 求 之焉 ”

的 含义
这 里的
盒 易 4 、

;
它 们是兼疑 问 代词
何 “

和 否定 副 词


① 投诸 渤海 乏尾, 隐 土之 北。 ( 《愚公 移 山》 )
② 献诸 抚军 , 抚 军大 悦 , 以 金 笼进 上 。 ( 《促织 》 )
③凡所宜有之 书 ,
皆 集于 此 ,

不 必若余 之手录
假诸 人而后 见也 。
( 宋镰 《送 东 阳 马
生序》 )
上 述例句中 的
诸 “

字,
都是
“之 于 ”
. 闷. . . . . 阳. . . . . 口 . .
王 燕民
一 匀
. . 口 . . 曰 目, . . . .
~ . . , . 国. J ,

古汉语常用字词句例释(七)——文言实词例释

古汉语常用字词句例释(七)——文言实词例释

古汉语常用字词句例释七、文言实词活用例释实词活用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

所谓实词活用,是指一些文言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其本来的词性和词义而灵活运用的一种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活用做动词,名词活用做状语,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动词活用做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数词活用做动词等数种情况。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名词活用做动词包括普通名词活用做动词和方位名词活用做动词两类。

1、普通名词活用做动词先看下面一些例子:①、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②、或曰可染也,名.之以其能。

(唐·柳宗元:《愚溪诗序》)③、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三年》)例①“烛之”意思是“用火炬照看它”,“烛”本是名词“火炬”,活用为动词“用火炬照亮”;例②“名之”意思是“给它命名”,“名”本是名词“名称”,活用为动词“命名”、“取名”;例③“肘之”意思是“用肘触碰它”,“肘”本是名词,指人体上下臂交接处,活用为动词“用肘触撞”。

由上三例可知:在古汉语中,代词“之”前面的名词一般要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之”是不接受名词修饰的。

再如: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史记·项羽本纪》)⑤、故姓.是溪为冉。

(唐·柳宗元:《愚溪诗序》)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⑦、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例④“籍吏民”意思是“登记官吏和百姓户口”,“籍”本是名词“册籍”、“户口册”,活用为动词“登记户籍”;例⑤“姓是溪”意思是“为这条溪取姓名”,“姓”本来是名词“姓氏”,活用为动词“取姓名”;例⑥“子孙帝王”意思是“子孙称帝称王”,“帝王”本是名词“皇帝、国王”,活用为动词“称帝称王”;例⑦“陈胜王”意思是“陈胜做帝王”,“王”本是名词“帝王”,活用为动词“做帝王”。

由上四例可知:古汉语中,两个名词相连,如果既非并列关系(如“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中“剖符丹书”),又非主从关系(修饰关系)或同位关系(如“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缪贤舍人”是修饰关系,“宦者令缪贤”是同位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文言文介词解释集锦

文言文介词解释集锦

1、之(1)代词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她、它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2>第一人称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蔺列传》3>表近指今译为:这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1>表结构今译为:的例释:①怜悯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2>主谓之间取独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3>宾前标志不译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凡是何…之…均为前置)4>定后标志不译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调整音节不译例释:①填然鼓之。

《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附(3)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2、乎(1)语气词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勇士,能复饮乎!《鸿门宴》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5>表商议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显学》17、者(1)特指代词1>组成名词短语今译为:的、的人、的事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2>用在数词后今译为:个、样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孟子•梁惠王下》3>用在时间词后今译为:…的时候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

《报任安书》4>用在否定词后今译为:…的话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

《鸿门宴》5>用在主谓短语以后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引出判断不译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文言文兼词]兼词

[文言文兼词]兼词

[文言文兼词]兼词兼词篇(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注释(2)(29)而:因而。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

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昏惑:迷乱。

以:连词,表目的。

相(某id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

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

谬,使。

谬误,把。

弄错。

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

胜,尽。

(38)所以:表示“。

的原因”。

慎取:谨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

悲:叹息(40)庐陵:现在江西吉安。

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现在福建长乐。

王回,字深父。

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

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

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临川:现在江西临川。

王某: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兼词篇(2):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

者。

也”、被动句“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文言文必须了解古汉语中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兼词”就是一种。

所谓兼词,就是一个单音节词由两个字快读而合成,同时兼有两种词性,常见的有“诸”、“盍”、“叵”、“耳”等。

【诸】用在句中,有时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于”是介词。

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一一把土石投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②穆公访诸蹇叔。

(《殽之战》)—一秦穆公就这件事向蹇叔征求意见。

以上两例中的“诸”都是“之于”的合音,例句①中的“之”代“土石”,“于”作介词“到”讲;例句②的“之”代秦师袭郑这件事,“于”是介词,作“向”讲。

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疑问语气词。

例如: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王曾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④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昭公八年》)——“听说高强要用兵攻打你,你听到这件事了吗?””
上面两句中的“诸”都在句末,肯定是“之乎”的合音,“之”代前半句所说的事,“乎”是疑问浯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盍】“盍”(hé)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作“为什么”、“怎么”讲;“不”是否定副词。

例如:
①“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为什么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
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
(《史记·楚世家》)——伍奢有两个儿子,不杀掉的话,就要成为楚国的祸患,为什么不用免他父亲罪的办法召唤他们来?”
要注意的是,“盍”后面如果紧跟“不”字,则“盍”相当于“何”,就不是合音词了。

如:“盍不出从乎?”(《管子·戒篇》)”——“为什么不跟着出去呢?”
【叵】“叵”(pǒ)是“不可”的合音词,表示否定,多用于贬义。

例如:
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新唐书·尹情传》)一—“我学生很多,尹子不可推测啊!”
②居心叵测。

(成语)——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叵”:—般用在“测”字前,“叵测”即不可推测。

早期白话中还有“叵耐”一词,意为“不可容忍”。

如“叵耐这厮无礼”等。

【耳】“耳”是“而已”的合音词,意为“罢了”,表限制语气。

例如:
①“盖向来不过笼络耳。

”(《谭嗣同》)——原来他一向不过是笼络(慰帅)罢了。


②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

(《采草药》)——八月茎叶还没有枯死,采药的人容易辨认罢了。

要注意,“耳”还可表肯定语气,可不译。

如: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察今》)——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从这里。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焉:在这件事情上。


④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焉:从这里面。


⑤不复出焉。

(焉:从这里。


要注意,“焉”除兼词以外,还有比较复杂意义和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