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业与江苏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研究
2025年江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研究与分析
2025年江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研究与分析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江苏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江苏在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制定了更为宏伟的目标。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2025年江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一、江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1 乡村旅游的兴起自2015年起,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江苏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享受田园风光。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江苏省全年接待旅游人次多达87,611.7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更是持续增长,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模式江苏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早,已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包括“公司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公司+农户”以及“产业园区”等。
这些模式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此外,特色民宿、乡村自驾游、房车露营地、乡村精品酒店等新兴业态也纷纷落户江苏乡村,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1.3 政策与规划的推动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划文件,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此外,《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培育工作方案》也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将重点培育15个左右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推动乡村旅游的集聚化和特色化发展。
二、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的挑战2.1 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尽管江苏乡村旅游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南北发展差异较大,旅游景点分布不均匀。
一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而另一些地区则因资源匮乏或开发过度而面临困境。
做好“统”、“联”文章 努力开创“水转水”集疏运体系新局面—
做好“统”、“联”文章努力开创“水转水”集疏运体系新局面——关于连云港市加快海河联运发展的调研报告作者:暂无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6年第8期文 / 朱伟哲乔萍刘永飞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是一座沿海而建、因港而生、由港得名的城市,海港一直是引领城市跨越腾飞的把头和核心战略资源。
近年来,随着“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建成,连云港港的吞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港口的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改善,但是服务周边腹地的功能作用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在日益激烈的沿海港口竞争中难以实现进位。
究其原因,内河水运疏港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是制约连云港港争先进位的致命短板,也是制约东陇海经济带利用连云港港进行货物集疏运的内在桎梏。
2016 年5 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着力抓好沿海地区发展,要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河联运、江海联运。
由此,拥有内河资源优势的连云港应反思过去,立足当下,在未来的发展中切实把握海河联运资源优势,努力开创“水转水”集疏运体系新局面。
一、影响深远——连云港发展海河联运的意义重大海河联运是指将货物通过船舶从外海( 内河) 航区进入内河( 外海) 航区,实现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使外海与内河成为有机整体,从而推动内陆腹地经济与港口经济实现良好互动。
与铁路、公路运输方式相比,海河联运适宜煤炭、石油、矿物、钢铁、建材等供需量大、易于储存的大宗货物,具有运量大、运价廉、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利用天然河道资源,改造提升自然环境。
连云港位于长三角航道网东北端,通过内河航道与长江、京杭运河、淮河等国家主要干线航道相联通。
大力发展海河联运,发挥综合交通体系对资源的集聚和调配功能,不仅可以使连云港港经京杭运河、淮河及长江水系与长三角核心地区的重要中转港串联成网,实现江淮地区与沿海地区物流体系的有效衔接,带动流域经济发展,而且对于连云港加快实施国家战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4]51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4〕5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会谈备忘录》和《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加快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江苏“两个率先”总目标,遵循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民生交通和法治交通的理念,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服务,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区域差距提供有力支撑,当好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军”,为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江苏交通运输发展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效支撑和保障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
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城乡居民出行更便捷、更公平,货运与现代物流业更具竞争力。
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交通、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于全过程各领域。
把脉江苏农村水运业
年 江苏地 区私 人机动 船 舶拥 有 数量 为
1 4 4艘 。 71 净载 重 量 1 31 6 6 .7 3万 吨 , 船 其 舶 净载 重量在 各省市 区中排第 三位 ;同年
加 快 发 展 江 苏 农 村 水 运 业
自 匀对 策
在 新农村建设 过程 中,要 紧紧抓 住国
安徽地 区私人机 动船舶 拥有 数量 为 1 1 O 家 大力发展长江航 运和长三 角水 网改造的 2 2 艘, 净载 重量 4 69 4 1 .6 9万 吨 , 船舶 净 载 有 利时机大 力发展江苏 农村 水运业 。 其 重量在 各省市 区中排第 一位 ,是 同期江 苏
帮助农 民致 富 、农村 发展 ,就 地转移农 村 江苏运 输 ,只要在 省外 交一次费 ,而江 苏 合 起来组 建航 运公 司 ,重 点 发展 集装 箱 、 富余劳动 力做 出了重大贡献 。但横 向与兄 的船在 省外运输 需要在江 苏 、省外 交两次 危 险 品等 价 值 较 高 。市 场较 为 紧缺 的 船
船 舶发展速 度慢。船舶 拥有量 是水 运 低 。 意识 不强 , 息不 灵 . 信 虽然 实践 经验 丰
业 发展最重要 的标志之 一。私人机 动船舶 富但 文化程 度低 的农村水运 专业户船 员在
拥有量 基本反 映了各地 区农村水 运业 的发 国家出台新政 策前许多没有 参加考试 拿到 展现状 。据 《中国统 计年 鉴 》 的统计 数据 , 船 员证。 随着管理的逐步规 范 ,按 照新规 19 9 7年江 苏地 区 私人 拥 有机 动船 舶 数量 定没 有专科或水 运 中专学历 的门槛就 不能 为 5 8 0艘 . 09 净载 重 量 2 65 4 6 2 6万吨 , 其 报 名参加 一等 船舶 船 员证书 和二 等船 长 船 舶净载重量 居各省市 区之首 ;同年 安徽 轮机 长的考试 。而船舶 发展 很快 ,许 多农
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建设初探
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建设初探【摘要】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建设是当前江苏省发展水上产业、促进长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建设背景、定位和规划、设施和功能规划、对长江江苏段发展的影响、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水上服务区将成为长江江苏段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江沿岸地区提供多种服务,推动水上旅游、运输、水文化等多元发展。
水上服务区建设仍面临着技术、经济、环保等多方面挑战。
建设水上服务区既重要又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通过加强水上服务区建设,可以提升长江江苏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协同发展。
未来水上服务区建设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和环保力度,真正发挥水上服务区对地区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建设、背景、定位、规划、设施、功能、影响、挑战、重要性、发展方向、促进作用、经济、社会。
1. 引言1.1 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建设初探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崛起,长江江苏段水域交通日益繁忙,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建设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将是连接长江沿岸城市和乡村、港口和码头、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的重要枢纽,为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该服务区的建设需要在充分考虑长江江苏段水域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水上服务区的定位和规划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
服务区内的设施和功能规划也至关重要,如何为船只提供方便快捷的停靠点、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设施等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的建设将对整个长江江苏段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如何克服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土地利用、环保等问题,也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通过对长江江苏段综合水上服务区建设初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和发展方向,为长江江苏段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动力。
苏州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苏州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吴素敏来源:《中国水运》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苏州内河水运经济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制约苏州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内河集装箱港口规划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0-0025-031 苏州内河水运经济现状苏州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水域面积3607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2.52%。
苏州位于江南水网的东部,以苏南运河为纽带沟通南北。
受沪宁铁路跨运河桥梁的影响,航道网分为南北两片,北部以申张线为脊柱沟通望虞河、苏虞线、常浒线、白茆塘等干线航道,南片以苏南运河为大动脉连接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等干线航道。
目前,苏州全市境内共有航道287条,通航里程2786.44公里,占全省航道里程的11.61%,其中等级航道843.17公里,占全市通航里程的30.26%,其中四级以上航道267.7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京杭运河、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申张线、杨林塘等主要航道为支撑,连接上海和浙江、通达长江和钱塘江的内河水运网络。
苏州全市共有27家水路运输经营业户,其中,拥有国内沿海运输资质的企业2家,内河运输资质的业户25家。
船舶运输公司呈现零星分布的特点,苏州市区4家、吴中区5家、相城区1家、吴江2家、张家港5家、常熟3家、昆山2家、太仓5家。
主要水路运输企业有太仓统运物流、昆山豪顺物流、常熟海隆航运有限公司、江苏虞泰航运有限公司等,以上运输企业中无专门的集装箱运输单位。
据统计,苏州籍货运船舶目前有127艘,从业人员约450人。
根据《苏州内河港总体规划》,苏州内河规划港口岸线93.16公里,其中,已利用岸线14.88公里。
规划公用港口岸线28.88公里,临港工业港口岸线31.94公里,旅游客运港口岸线4.1公里,预留港口岸线28.24公里。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7•【字号】镇政发[2012]76号•【施行日期】2012.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镇政发〔2012〕76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161号)精神,加快我市水运建设与发展,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发展要求,抢抓水运发展机遇,放大水运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干线航道网建设,重点加快港口建设,向特色鲜明的物流大港、多式联运的枢纽大港、三位一体的产业大港、环境优良的开放大港迈进。
统筹推进水陆交通的协调发展,形成干支相通、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安全高效、文明环保,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强化内河航运对镇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支撑作用。
(二)主要目标根据省政府“利用10年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实现江苏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以及到2020年“实现千吨级船舶通达全省所有的省辖市和85%以上的县(市)”精神,我市将通过升级扩能、调整优化、完善提高,构筑以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为主干,五级六级航道为补充的内河干线航道网络。
到2015年,苏南运河镇江段全线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到2020年,丹金溧漕河镇江段全部达到三级航道标准,新建谏壁三线船闸,完成苏南运河镇江段扩容工程,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丹金溧漕河为骨干的航道网体系,航道标准和通过能力明显提高,消除堵档碍航现象,内河航运的优势和规模效益得以体现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江苏水利 调研报告
江苏水利调研报告江苏水利调研报告一. 背景介绍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濒杭州湾,北界淮河,是我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也是人口第一大省。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发达的水利设施。
水利事业对江苏省的农田灌溉、水上交通和水电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江苏省水利发展现状和问题,为制定水利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 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了解江苏省水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 调研方法:采取实地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和意见建议。
三. 水利发展现状1. 水资源状况:江苏省年降水量较多,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部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
2. 水利工程建设:江苏省拥有一系列重要的水利工程,包括淮扬渠、南北朝运河、大运河等。
这些工程为江苏省的农田灌溉和水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防洪工程建设:江苏省面临来自长江、淮河和海洋的洪水威胁,为应对洪灾,江苏省积极开展了防洪工程建设工作,包括堤防加固、水闸建设等。
4. 水利管理:江苏省建立了完善的水利管理体系,包括水利行政管理机构、水利法规制度等。
四. 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江苏省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城市化和农业用水需求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存在着浪费现象。
北部地区水资源匮乏,需进一步加强节水措施。
2. 水环境污染问题:江苏省工业发达,部分地区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需要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大治理力度。
3.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加强: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相对较好,但是仍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和维护。
4. 水灾防治力度不够:虽然江苏省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防洪工程的防护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 发展趋势和建议1. 加强水资源管理:对南部地区,加强节水措施,提高用水利用率和效益;对北部地区,加大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力度,建设水资源转移工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省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统筹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省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统筹发展研究作者:杨蔚民来源:《中国市场》2023年第33期摘要:乡村振兴发展关乎国内民生、城乡融合,能够推动农村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农村商贸流通是农村产业的服务支撑,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农村商贸流通提供了技术支撑,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会逐步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文章以技术创新研究作为切入点,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路径进行深度研究。
在乡村振兴发展大背景之下,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是推动江苏省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的集聚,在培育和催生商贸产业方面,要采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替代过去粗放型高耗能的产业发展方式,产业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期,技术创新是重大发展战略,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江苏省商贸流通产业的最突出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区域性差异中图分类号:F71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3-0030-04DOI:10.13939/ki.zgsc.2023.33.030我国采用突破性的技术来支撑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动力来自科技技术创新,紧抓技术创新就是抓住高质量产业发展。
在产品生产、提供公益服务及创新产业模式中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物资资源使用效率,从整体上降低投入,而且会借助于新的设备工艺,降低市场运作成本。
技术创新有助于产品动态、外部宏观政策的变化调整,以及环境变化调整,能够加快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推动科技技术创新,整合区域生产力,更好促进区域的产业集聚发展。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改进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有较大空间。
在当前产业发展新格局下,技术创新是重点,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通道。
城乡融合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效率的提升。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20•【字号】宿政发〔2023〕153号•【施行日期】2023.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苏政发〔2023〕24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发挥我市水运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我市水运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推进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建设为目标,抢抓水运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我市高等级航道和港口建设,打造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佳的现代化水运体系,促进我市水运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贡献宿迁力量。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宿迁水运资源丰富的特色优势,着力推进“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宿迁水运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东部出海、区域成网、县市达标、内联外畅”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二级航道里程达到110.16公里,占全省总里程10%;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45.15公里,占全省总里程9%。
打造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港口枢纽,港口吞吐量达到33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万标箱。
到2030年,二级航道里程达到224.36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90.15公里;港口吞吐量达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箱。
水运发展调研报告
水运发展调研报告水运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水运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报告主要旨在了解水运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潜在发展机遇,为其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二、水运发展的现状1.水运的重要性:水运是一种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能够便捷地连接各个城市和乡村地区。
它可以提供大容量运载、低成本和低碳排放等优势,对于推动物资流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目前的水运网络:目前的水运网络主要包括陆上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资源,这为水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中国沿海城市也拥有发达的海洋运输系统,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支持。
三、水运发展的问题1.基础设施滞后:目前,水运基础设施在一些落后地区仍然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特别是在山区和偏远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和自然条件限制,水运网络的建设面临较大挑战。
2.技术落后:水运行业在技术上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
这导致了运输效率低下、损耗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运行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3.管理体制不完善:水运行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导致了运输成本高昂、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监管,推动体制改革,提高行业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四、水运发展的机遇1. 政策支持: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水运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这些政策包括促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政支持、降低税收负担等。
政策的支持将促进水运行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2. 环保节能优势:水运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运排放较少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对于缓解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水运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
3. 区域协同发展:水运具有较长的运营线路和大容量的运输能力,适合用于区域协同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水运网络,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商贸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3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11年7月22日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决定了我省既有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也是水旱灾害易发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矛盾依然存在。
水利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保障防洪与供水安全,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为全省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和社会服务。
本规划是全省“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是我省“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从2011至2015年。
一、形势与要求(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我省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抢抓机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水利发展目标。
水利建设投入达598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的水利重点工程投入3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一大批水利工程建成投入运行,水利减灾兴利能力再上新台阶。
防汛防旱取得全面胜利,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显著加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水环境恶化趋势有所遏制,水利管理与改革取得新进展,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建设路径研究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建设路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段作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优势。
本文将围绕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地理优势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北连淮河、京杭大运河,南抵长江,地理位置优越。
而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枢纽和贸易通道,历经千年沧桑,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横跨南北,依托江苏丰富的水域资源和众多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江苏省在文化旅游、艺术表演、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势,这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着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扬州瘦西湖、扬州大明寺、镇江焦山文化带、盐城盐官城等,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运河交通的发展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水陆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对于推动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资源整合不足。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文化资源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开发,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2)文化产业链条不完善。
目前,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文化产业链条较为薄弱,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3)缺乏核心竞争力。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导致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为了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的潜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设路径:(3)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科学规划 严格管理 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
省 财 政 每 年 安 排 5.3 亿 元 支 持 市 及 农 村 水 系 综 合 整 治 试 点 县 。 小 河 流 治 理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进
县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累 在财政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 行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充分 计 疏 浚 农 村 河 道 土 方 超 过 11 亿 下 , 2020 年 4 月 , 南 京 市 高 淳 发 挥 河 网 水 系 互 联 互 通 、 互 调
固 治 理 成 果 , 省 政 府 办 公 厅 专 案 批 复 总 投 资 20.1 亿 元 , 其 中 治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
门 印 发 了 《江 苏 省 农 村 河 道 管 2020 年 度 已 顺 利 完 成 项 目 投 资 结合起来,使水安全保障、水生
护 办 法》, 以 河 长 制 为 统 领 , 结 10.7 亿元。在财政部、水利部开 态保护、人文历史相互融合,带 合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积极推 展 的 年 度 实 施 情 况 评 估 核 查 动周边产业发展,实现工程效
行 河 道 、 道 路 、 绿 化 、 垃 圾 、 中,江苏省 3 个试点县 (区) 均 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
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 被确定为优秀等级。这些项目 效益的多赢。
当代农村财经 2021 年第 6 期 13
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 奋力推进财政支持全面乡村振兴
二、强化责任落实
亿元。苏州市吴江区按照“项 目打包、连片开发”和“以丰
债券 5.1 亿元、利用社会资本 6.2 央 下 达 的 水 系 连 通 及 水 美 乡 村
建设试点补助资金时,与 3 个试 点 县 (区) 工 程 实 施 进 度 挂 钩,对项目施工进展缓慢的适 当减少资金拨付额度,推动地 方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会同 省水利部门健全日常监管机 制,定期开展专项稽察、监督 检查,对稽察、检查等工作中 发现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进 度滞后、地方建设资金不到位 等 情 况 的 试 点 县 (区), 采 取 约 谈等方式督促做好整改。同 时 , 指 导 试 点 县 (区) 及 时 总 结建设经验,努力形成亮点特 色,畅通基层群众参与渠道, 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 试点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 持水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关于推动苏州水运工程“党建融”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苏州水运工程“党建融”工作的调研报告摘要: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第四党支部(原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党支部,以下简称“四支部”)成立于2007年11月,现正式党员有14名。
2018年6月,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率先在省市水运重点项目中推行了“党建融”管理模式,紧密围绕“品质”“廉政”“绿色”“生态”等建设目标,吹响了全省交通水运行业内党建引领工程管理的第一声号角,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支部建在工地上、党旗飘在岗位上”的党建源动力。
关键词:水运工程党支部党建融一、“党建融”工作总体情况自工地“党建融”落地以来,水运工程成绩斐然。
“技术攻坚”党小组坚持“资源节约、绿色发展”理念,成功顶升江浦路吴淞江大桥,工程创下四项世界第一,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微创新”党小组积极探索钢板桩5G智慧云监管平台,在绿色航运示范区得到成功运用,荣获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和“全国最佳人气奖”;“党员先锋岗”发布了《3D打印二级护岸》《塔梁墩固体系斜拉桥整体顶升关键工艺技术》等两项创新成果,均获得2020年全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工艺创新大赛决赛三等奖;苏浙界河段工程临时党支部开展“提高工程参建方对工地党员管理满意度”的课题研究,该成果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QC优秀成果发布会上荣获三等奖。
二、推进“党建融”工作的有效举措(一)突出政治优势,凝聚思想共识大力推进“双融合双统一双强化”。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每年年初召开党建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年度工作要点,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支部既做好业务工作,又参与党建学习。
二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
严格执行《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切实从源头上保证权力行使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完善《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廉政建设风险防控体系》,并利用办公区域推行制度上墙,加强水运工程建设廉政文化宣传。
江苏水运物流发展现状
江苏水运物流发展现状
江苏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水运物流发展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物流的需求增加,江苏水运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首先,在港口建设方面,江苏拥有多个重要的港口,包括南京港、连云港、南通港等。
这些港口不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货物装卸和集散服务,同时也成为江苏水运物流发展的重要枢纽。
江苏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有效促进了区域内的物流发展。
其次,江苏积极推动内河航运的发展。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推进,江苏河运的发展也得到了重视。
江苏通过改善航道、提升港口设施等手段,促进内河航运的高效运营和发展。
目前,江苏内河航道网络日益完善,内河航运正成为江苏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江苏注重发展综合交通枢纽。
通过布局物流园区、建设现代物流设施等举措,江苏加强了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同运作。
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也增强了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
然而,江苏水运物流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水运航道的疏浚和拓宽仍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技术支持;水运运力的不足、运价的波动也对江苏水运物流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江苏也需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江苏水运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江苏将进一步加大对水运物流的投入和支持,完善物流网络,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水美乡村”创建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水美乡村”创建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4.05.13•【字号】苏水农〔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水美乡村”创建工作的意见苏水农〔2014〕24号各市水利(务)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水利(务)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水利在建设美丽中国、美好江苏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美乡村”创建工作。
一、创建“水美乡村”的重要意义(一)创建“水美乡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群众福祉。
创建“水美乡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对加快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二)创建“水美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加快建设“水美乡村”,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把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规划,加快构建符合水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切实加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着力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从而加快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创建“水美乡村”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设“水美乡村”,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加快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各类水资源,从根本上促进人口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江苏省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协同建设研究
江苏省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协同建设研究
彭亚敏;韩成银;杨钰晨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
【年(卷),期】2024()5
【摘要】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优先打造成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对江苏省大中型灌区现状调查评估基础上,剖析了协同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彭亚敏;韩成银;杨钰晨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
【相关文献】
1.小型机电灌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范化研究
2.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老旧灌区农田水利工程优化改造研究——以苏北平原蛇家坝灌区为例
3.广东省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问题与对策研究
4.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老旧灌区农田水利工程优化改造分析
5.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老旧灌区水利工程优化改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兹国 南京晓庄学院
基 金项 目: 江苏 省教 育厅高校 哲 学社会科 学基 金资助 项 目( 0 9 S J D 6 3 0 0 1 7 l ; 江苏 省高校 “ 青蓝工程 ” 资助项 目I 2 0 1 0 2 7 )
摘 要: 党的十七届三 中全会指 出要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 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水运业为江苏转移农村劳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为促进江苏
新农 村 建设 的 实践发 挥 了巨大的作 用。 关键词 : 水 运 业 新 农 村 建 设 协 同发展
黄沙 、 水泥 、 石头石子 党 的十七届 三 中全会指 出要不 断解 放和发展农 村社会生 产 势为农村建设运来必需的大宗物 资如化肥 、
力, 充分发挥农 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 紧紧依靠亿 万农 民建设 等商品。农村 生产 出来的产品如粮食 、 棉 花及其他经济作物通过
工的就有 5 家以上获得了相应的资质, 许多外地客户前来订货。
4 . 水运业为培育 了许多农村致 富带头人 水路运输走南闯北 , 见多识广 , 开阔了从业人员眼界 , 为农 村 贫而且致富 , 成为相对富有 的阶层 。高淳县武家嘴村村民从 事造 船水运业 , 经过 2 0多年 的奋斗户均 资产达到 6 0 0多万元 , 连续 1 0
系列惠农 政策 , 如 取消 了农 业税 , 增加 对农村 的转移支 付 , 减免 学生义务教育 阶段 的学费和书本费 等措施 。这些政 策的实行在
一
3 . 水运 业的发展带动 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船舶是水路运输的载体 , 而船舶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 、 人才密 船作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 带动了船舶制造所需要的轴承加工、 电 焊、 油漆 、 木工作业 、 机械装配 、 钢 材销 售及运输 等配套产业 的发 展。 在江苏高淳 、 泰州、 南通等地 已成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 培养 了大量从事造船水运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在高淳县仅从事轴承加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提 出
、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在社会经济 的各个 方面取得 了令人 瞩 这 对 于城 市 居 民 和 生活 在 山 乡 的 人 们 来说 更 是 如 此 。江 苏 农 村
目的成就 , 人 民的生 活水 平得到 了极大提高 。但 与此 同时, 由于 水 网丰富 , 无论是苏 南地 区还 是苏 中 、 苏北地 区水乡众多 , 人 们
长期 的二元 经济体制人为 的割裂 了城市和农村 ,农村 发展所 必 城乡差别 E t 益扩大 , 社会 矛盾 日益尖锐 , 日益落后 的农 村 已经成 比较容易 习惯船上 的生 活。长江宽阔的水面为大型船舶 提供了 中以“ 夫妻船” 居多 , 吸纳 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人 口仅 4 0多万的 运河 、 里 下河等其 他河流适合 于行使小 型船舶 , 小型船 舶 需 的人 才 、 资金等 各种 资源纷纷 涌 向城 市 , 农 村逐渐被 边缘 化 , 可能 , . 5万 以上 , 一 年 为我 国社会 经济持续发展 的重要 阻碍。党的十六届 五 中全会 提 江苏省高淳县从事水运及相关行业 的成员就有 1 出 了要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随后 我国各级政府相继 出 台了一 劳务收入上亿元。
四、 江 苏 农 村 水 运 存在 的不 足
2 4 7 9 6 公里 , 其 中等级航道 7 5 0 0 公里 , 等外航 道 1 7 2 9 6公里 。在 地区培育了许多致富带头人 。许多从 事水运业 的农 民因此不仅脱
泊位数 2 5 2 个, 江 苏 具 有 发 展 水 运 十 分 重 要 的便 利 条 件 。 2 0 0 7年 多年 南 京 市综 合 实 力百 强 村 之 首 , 被称为“ 金 陵第 一 村 ” 。
用, 乡镇企业 的发展为江苏水运业提供 了大量 的货 源 , 两 者相互
2 . 水运业为农村 劳动力转移提供 了大量机会 水运业属 于艰苦行业 , 历史上 曾有“ 行 船跑马三分命 ” 之说 ,
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多方 面做 出了杰出 的贡献 ,为促进江 苏 促进 、 共 同发展 。
定程度上缓解 了农 村的矛盾 , 但距离消除城 乡差 别 , 建设 和谐 集型 、 技术密集型产业 。 江苏水运业 的发展促进 了从船舶制造到拆
社会的要求还相距甚 远。“ 三农 ” 问题在 相当长的一个历 史时期 内仍 将是我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 江 苏水 运业 的现 状
江苏省位于祖 国东部 沿海 的中心地带 , 长江 和淮河 的下游 ; 北界山东 , 西邻安徽 , 南与浙江 、 上海毗连 , 东临黄海 。江苏境 内 山水 平原错落 , 河流湖泊纵横 。长江横穿东西 4 0 0公 里 , 京 杭大 运河纵 贯 南北 6 9 0公 里 。境 内水 网丰富 ,内河航 道里 程合 计 等级航道 中, 三级 以上航道 为 1 1 6 2公里 。全 省生产用 港 口码头 泊 位数 9 0 7 6 个, 设计综合 通过能力达 8 亿吨, 其中, 万 吨级 码头 全 省水路 货 物周转量 2 9 3 0 . 1亿 吨公 里 ,占全 省货 物周 转量 的 7 1 . 3 %; 货运 量 3 7 8 5 7万 吨 , 占全 省货运量 的 2 6 . 3 %, 水路运 输在 江苏交通 运输 业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江苏地 区水 网发达 , 其得 天独厚 的 自然条件 为 业为江 苏转移 农村劳 动力 、 提高农 民收入 、 带 动相关 产业发 展 、 新农村建设 的实践发挥 了巨大 的作用 。
一
内河航运运输到集镇和城市 , 促进 了农产 品的销售 。与此 同时 , 水
低成本 、 大运量 、 少污染 的水 运业 的发展创造 了便利 条件 。水 运 运业低成本 的优势 对于促进江苏乡镇企业 的发展发挥 了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