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处方在急诊科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育,并 实施有针对性 的心理 干预措 施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急性期患者应 绝对卧床休息 ,进入恢复期后 可进行适量 的床 或是 床边的活 动 ,进入康复期后 可在室 内活 动 ,痊愈后方 可 自F h 活动 . 充足 的睡眠 、准确 的用药 可 以促进患 者尽早痊愈 ;科 普教 育方式 主
2 结 果
两组 患者对 急诊 护理质 量 的满意程 度 比较见表 l 。
表1两组 患者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比较[ 例 ( % )】
患者一旦出现休克 ,需采取中凹卧位,抬高患者的下肢 ,头胸部也
要抬 高 ;患者如 出现恶心 、呕 吐 ,应使其采 用去枕平卧 位 ,头偏 向
~
侧 ,必要时将患 者的舌头拉 出 ,并 向患者 的家属说 明此 卧位 的重
5 7 42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9 月 第3 4 卷 第2 7 期
个 性化健 康教 育与心 理 干预在 急诊护理 中的应 用效 果
付丽芬 ( 四川省泸州叙永 县人 民医院,四川 泸州 6 4 6 4 0 0 )
f 摘 要】目的 :研 究个 性化 健康 教 育与 心理 干预在 急 诊护 理 中的应 用效 果 。方法 :根 据患 者 的收治 时 问将 其 随机 分为 两组 。对 _ } ! f {
止在用氧环 境 内吸烟 ,不可随意 的调节 氧流量 ,不 可使用 明火 ,指
3 小 结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人们 的健 康意识 逐 渐增强 ,医院内患 者及
根据患 者的健康状况做 出相应 的教 育内容的调整 , 耐 心的解决 患者 的疑惑 ,尽量减少相 关并发症 的产 生 ,增强护 患之 间的信任度 ,对 个体做 出相关指导 。患者 出院前 ,由患者本人 或是 其家属完成对 所 接受 的健康教育 的满意度结果调 查问卷 ,分 为不满意 、一般 、基本
心理护理在医院急诊科的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在医院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医院急诊科的临床应用,观察对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般性急诊应用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干预, 即心理健康护理。
结果:经过2 个月对比护理治疗结果, 发现相同症状的患者, 观察组的患者在心理情绪状态上、与医生治的疗配合上及和护理人员的关系上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从急诊转入普通病房数量上要多于对照组。
结论:急诊科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可以树立患者积极主动的康复信心, 有利于促进急诊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应用;应用【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57-02急诊患者大多为意外伤和突发病,起病急、病情危重,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1]。
在临床工作中,急诊科护理人员不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2],准确快速地为患者采取诊疗措施,还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使其积极配合诊疗工作。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及家属都处在危急状态,他们的心理十分复杂,常表现出忧虑、急躁、恐惧、消沉、紧张等复杂心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为急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骨折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要求①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上;②无精神病史、能理解问卷内容。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引言清创缝合术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创伤性伤口、烧伤、外科手术等情况。
尽管这种手术在医学上非常成熟和常见,但手术时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紧张,甚至出现情绪波动,这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
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手术中引入心理护理干预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相关观察和分析。
一、清创缝合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在进行清创缝合手术前,许多患者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手术本身感到害怕,担心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或者疼痛。
他们可能也会担心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担心伤口愈合不良或者留下疤痕。
很多患者还会感到焦虑和恐惧,担心手术的结果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急诊科护士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顾虑,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和被理解。
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和提示性暗示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缓解焦虑和恐惧。
增加手术过程中的关怀和温暖,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手术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手术中,引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许多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得到了减轻,整个手术过程中呈现出了比较轻松和平静的状态,这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些患者在手术前曾经非常紧张和抵触,但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他们的态度得到了改善,愿意配合护士和医生的治疗,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特殊心理状态的患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他们在手术前后出现情绪波动的可能性,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和治疗。
四、心理护理干预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尽管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手术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清创缝合术已经成为急诊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进行清创缝合术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疼痛等不适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恢复。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一、心理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心理护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干预,以达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目的。
清创缝合术是一项创伤性很强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疼痛等不适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卫生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护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1. 术前心理护理在清创缝合术的术前,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消除患者的不安和恐惧。
护理人员还可以借助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放松技巧,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 术中心理支持在清创缝合术的术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疼痛和焦虑情绪。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尽快度过手术的艰难阶段。
在清创缝合术的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恢复期间的疼痛、不适和对术后恢复的担忧等情绪。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后的疼痛和不适,增强患者对术后恢复的信心。
护理人员还可以进行术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释放紧张情绪,减轻恢复期间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护理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特别是急诊科,由于其科室特殊,收治患者病情进展快,种类多,病情复杂,其护理质量更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医院更加注重心理护理,并在急诊科护理中广泛推行,对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对急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急诊护理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护理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1急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1.1焦虑急诊患者发病突然,患者毫无心理准备,发病后心理接受难度高,加之,对疾病治疗了解较少,心理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如不及时控制患者不稳定情绪,缓解患者焦虑不安感,则会导致患者情绪过激,不配合治疗。
1.2急躁因意外事故导致入院者,如重大安全事故患者,多存在明显外伤,这类患者较为急躁,缺乏理性,加之,对疾病治疗期望较高,希望医生能尽快根据病情,及时用药缓解自身痛苦。
这类患者在治疗、检查期间配合度差,一旦治疗未达到期待,则可能和医护人员发生矛盾。
1.3恐惧急诊科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较高,患病后患者多存在发热、疼痛、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机体带来不适,许多患者对治疗流程、治疗器械不熟悉,在陌生治疗缓解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加之,担心治疗风险,既迫切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同时,有队医护人员操作存疑,导致恐惧心理加重,不配合治疗,拉低急救质量。
2急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应用方法2.1医疗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在急诊工作中,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直接关系着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有人员心理护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行为规范性,培训重点可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①规范医护人员仪容仪表。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与日常行为培训,对医护人员着装、言行进行培训,医护人员着装统一,保持工作服干净、整洁,在和患者、家属沟通时,举止大方,态度热情、开朗,语气温和,保持充足的耐心。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重症患者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通过双盲法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急诊基础护理,一共30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一共30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重症患者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
结论临床中对于急诊重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诊重症;心理护理干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应用价值;急诊重症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疾病发展速度快,大部分意识清晰的患者担心疾病对于自身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引发严重心理问题,从而对整体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为了保证急诊抢救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出现风险,建议为急诊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1]。
本文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重症患者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重症患者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通过双盲法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急诊基础护理,一共30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一共30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45.61±2.34岁,其中急腹症患者10例,心脑血管意外患者15例,交通事故患者3例,中毒患者2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9岁,平均45.42±2.36岁,其中急腹症患者11例,心脑血管意外患者14例,交通事故患者4例,中毒患者1例。
1.2方法两组患者全部接受急诊常规护理,首先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询问患者与患者家属病因,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
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为提高救治能力积累经验。
方法将某医院急诊科2020年2—12月收治的49例急诊内科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49例急诊内科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优化心理护理。
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监测、急诊停留、急救及开始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急诊科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抢救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在急诊科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内科护理;应用引言急诊内科的护理工作一般均具有节奏快,工作量繁重等特点,而且进入急诊科诊治的患者家属往往存在紧张,焦躁不安,易激惹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在护理期间,若稍有处理不慎,则可能又导致护患纠纷,相关的报道数量目前已经很多。
目前针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士需要具有极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求具有人文沟通能力。
而在针对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工作中,也要求医院的管理层需要不断的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这对于提升急诊科的病情处置效果,保证就诊患者的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急诊科 2020 年 2—12 月收治的 49 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将 2021 年 1—12 月收治的 49 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优化心理护理。
对照组男性29 例,女性 20 例;年龄 23~78 岁,平均(61.48±7.31)岁;心源性胸痛 34 例,非心源性胸痛 15 例。
观察组男性28 例,女性 21 例;年龄 25~77 岁,平均(61.46±7.27)岁;心源性胸痛35 例,非心源性胸痛 14 例。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急诊科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员,其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急诊科护士需要在严峻的工作环境下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这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对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探究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急诊科护士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采用实验设计:随机将急诊科护士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对照组维持正常状态。
2. 样本选择:从多个医院中选择具有一定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的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3. 干预措施:实验组将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培训、心理支持小组等。
4. 数据采集:使用问卷调查、心理评估等方法,采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压力水平、自我效能感等数据。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评估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案实施情况】1. 样本选择:在多个医院中选择目标样本,包括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较长的急诊科护士。
经过个人面谈和审查相关材料,确认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
2. 干预措施:为实验组护士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培训和心理支持小组等干预措施。
对照组护士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3. 数据采集:通过发放问卷、进行心理评估等方式,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压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等数据。
【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心理健康水平、压力水平、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差异。
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与实践
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案:1.研究目的: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是为了有效应对患者心理问题,提高其对急诊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施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索对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提出适合急诊科实践的心理护理模式和方法。
2.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2 研究对象:选择一所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需满足以下标准:18岁以上,无严重心理障碍,且自愿参与研究。
2.3 实验方案:实验组接受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2.4 干预措施: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师提供的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每次急诊科就诊。
2.5 数据采集:采用心理评估量表(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和自编量表等)和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实施情况:我们在一所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科进行了两个月的实施,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了心理护理师的干预,包括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
数据采集和分析:1.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和自编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将两组患者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2. 使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
将两组患者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论: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2. 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新观点和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实施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急诊科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和实践。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4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并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其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学历者11例,高中学历者为16例,≥大专者26例;其中交通车祸所致创伤为25例,高处跌落所致创伤为12例,刺伤或砍伤所致创伤为13例,其他原因导致为3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创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经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695-01
急诊是医院急症治疗的首诊场所,急诊救治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危,同时急诊患者的病情复杂,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区域。不仅如此,急诊患者的心理变化也十分复杂,因为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患者都会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再加上其家属的焦虑烦躁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稳定。随着当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有效诊治措施的同时,应该积极运用沟通的理论和技巧,改善患者的不良负面心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使其在就医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3)易激动、敏感和愤怒大多数刺伤或砍伤的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而且很敏感,往往因疼痛等原因心情非常急躁,缺乏理性,容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稍有不顺心就会动怒,甚至发生医患纠纷。
根据急诊患者的一般心理状态,要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具体的措施有如下几点:
(1)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的急诊室环境,是进行治疗护理的基础。环境布置要柔和,可减轻患者恐惧,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尽量减少噪声,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70例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35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率是(84.15±9.71)次/分钟,抑郁评分是(39.54±1.93)分,生命体征变化和焦虑抑郁情况较对照组优越(P<0.05)。
结论:心理护理适宜在急诊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诊;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60-02急诊科室里重症患者多,一般情况严重、病情不稳,且急诊患者因对治疗效果和自身病情的担忧,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1]。
本文为了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急诊科重症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参考,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7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70例患者均符合急诊科重症患者的诊断标准。
按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35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平均(45.13±2.78)岁。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平均(44.67±3.09)岁。
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讲解入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日常的沟通交流工作,病房保持干净整洁、安静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2]。
内容主要包括:①科学评价患者心理状况。
医护人员经科学分析,准确评价患者的心理情况,为后续护理做好准备。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发现,良好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在急诊科中主要治疗病情紧急的患者,因此护理效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关系。
特别是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本文主要讲解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护理工作急诊科在医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接受由于突发状况,各个科室重大安全事故,危重症等急诊的患者,往往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严重,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在急诊科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医疗纠纷比较严重[2]。
使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安抚患者的情绪,在急诊治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急诊科患者以及家属的常见心理状态1.1焦虑很多患者发病比较突然,导致患者心理上无法接受,从而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
很多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比较少,导致情绪不稳定,对治疗不信任的情况,从而对治疗产生抵触,影响治疗效果。
1.2急躁很多患者由于意外事故导致发病,存在明显的外伤,很容易出现过度急躁,并且对医疗结果的期待太高,希望尽快用药,减少痛苦。
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比较低,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1.3恐惧有些患者进入急诊科后,会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疼痛,出血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情绪,对治疗结果产生过度的担忧,害怕出现治疗风险,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怀疑,很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3]。
2 心理护理研究进展2.1医疗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教育在急诊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1)护理人员需要举止大方,规范穿着,在与患者进行沟通过程中态度和蔼,保持热情。
(2)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过程中需要尊重患者以及家属,并避免直接使用床位作为患者的代称。
(3)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学会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行为,表情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抚患者的情绪。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对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门诊收治静脉输液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9例(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8例(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交流、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急诊门诊;静脉注射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之一,静脉注射在患者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实际治疗中,由于年龄、疾病等原因导致患者常产生等一系列负性心理,并对其疾病治疗造成一定影响。
临床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治疗中,很多患者都会因存在不同程度负性心理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对静脉注射穿刺成功率造成严重影响[1]。
因此,为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静脉注射穿刺成功率,临床提出给予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以心理护理。
本研究对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作如下阐述:1.基线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急诊门诊收治静脉注射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9例(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8例(行心理护理)。
常规组行静脉注射患者中男、女患占据人数比为19:20;患者年龄分布在13岁-56岁之间,年龄平均(40.73±5.29)岁。
实验组行静脉注射患者中男、女患占据人数比21:17;患者年龄分布在12岁-55岁之间,年龄平均(40.37±5.27)岁。
经科学计算与对比,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于与研究。
1.2方法均由本院具有丰富穿刺经验的护理人员为两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刺。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情绪影响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情绪影响的研究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呼吸内科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选取144例,以奇偶顺序为依据均衡分为两组,每组72例,将急诊护理常规方法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分析组间干预的效果。
结果:经干预后,组间SAS、SDS评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心理护理给予急诊患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心理情绪;满意度急诊患者的特点在于病情危急、起病突然等,极易出现各类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不利于实施急诊各项操作和临床相关治疗。
对于急诊患者心理此类情绪的出现,应针对性干预其心理,对其情绪改善十分有利,也可使满意度提高,对顺利开展治疗十分有利。
本文将心理护理给予急诊患者,对其干预效果展开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选取选取144例,以奇偶顺序为依据均衡分为两组,每组72例,其中对照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22~58岁,平均(45.8±11.2);观察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22~57岁,平均(46.6±10.3)岁。
组间一般数据对比(P>0.05)。
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本次研究。
144例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1.2方法将急诊护理常规方法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护理操作执行时需以患者心理不同特征为依据,针对性疏导其心理,主要包括(1)分清主次。
以病情轻重缓急为依据,对于最危重、最紧急,尤其是心理绝望的患者首先给予处理。
(2)热情接待。
经支持、疏导、暗示等方式鼓励患者倾诉内心不畅,使其各项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如紧张、恐惧、焦虑等,赢得其信任,给予其鼓励,使其信心得以树立,勇于面对疾病。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急诊患者急躁、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方法:选择120例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急躁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急躁状态、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焦虑;抑郁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the impatience,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e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effect. Method:choose 120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60 cases,controlgroup patients'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patients of test group to implem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impatience to score points,anxiety,depression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tate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impatience,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e,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Emergencytreatment;Psychological care;Anxiety;depression【中?D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01前言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一线重要科室,收治的病人多、病种复杂、病情急或危重,且演化较快。
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0例急诊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n=55)。
在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在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与护理后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后的患者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上明显缓解,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该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科护理;临床效果由于经济发展、国民生活饮食质量不断提高。
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这使国民对于医疗卫生的发展进步更加关注[1]。
在更加注重进行专业的体检、疾病治疗的同时,更多的人对护理服务效果的提高有了更多的期待。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在急诊科可以接触到多种疾病,且急诊科承担了较多的抢救任务,这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大的联系。
急诊科患者会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这是由于患者在突发疾病、感到疼痛是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2]。
在急诊科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是缓解患者心理问题,促进患者更好恢复的方式之一。
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尽快的建立对疾病的认知并积极配合治疗。
但是护理人员进行更好的心理护理服务还需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5人、对照组55人。
实验组平均年龄为(52.83±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3。
02±4.1)岁。
心理干预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心理干预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心理干预在急诊病人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在不同干预方法下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强急诊病人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急诊病人护理;应用效果;评价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科室。
患者每天接受的疾病种类比较复杂,患者数量多,病情也比较严重。
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担心病情,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也影响患者的康复。
然而,大多数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不足,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容易忽视部分患者,容易发生护患纠纷。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加强急诊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现在我们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急诊科室接收的100例急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男女患者各有29例、19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4.23±1.52岁,疾病类型:9例慢阻肺,10例消化道出血,13例糖尿病低血糖发作,16例心脑血管病。
研究组52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各有32例、20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4.68±1.63岁,疾病类型:8例慢阻肺,10例消化道出血,13例糖尿病低血糖发作,21例心脑血管病。
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急诊救治与急诊护理的标准,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并获得批准,本院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告知患者与家属研究内容,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体育运动 , 如慢 跑 、 绳 、 自行 车 等 。 同时 , 究对 象 所 跳 骑 研
在 科 室 视 工 作 情 况 不 定 期 安 排 丰 富 多 彩 的 文 体 活 动 , 短 途 如
头痛 、 眠障碍 、 乏感等躯体症状等方面 。 睡 疲 由此 , 们 对 广 州 地 区 四所 中 医 院 急 诊 科 的 2 9名 护 士 我 0 进 行 了心 理 干 预 处 方 的 应 用 研 究 。现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2 0 . 0 9年 7月 ~2 1 年 7月广 州地 区 四所 中 01
旅 行 、 球 、 泳 、 毛球 等集 体 项 目。 篮 游 羽 15 统计学方法 . 对 上 述 量 表 的 积 分 进 行 实 施 干 预 前 后 对 比 , 据 分 析方 法采 用 S S 3 0软件 包 进 行 分 析 。 数 P S1 .
其他 护士 , 诊科 护士其心理症状多表现在焦虑 、 对 、 郁 、 急 敌 抑
制 的方 法 达 到 一念 代 万 念 , 复 心 境 的作 用 。 根 据 研 究 对 象 平
的生 活 习惯 及 作 息 特点 , 天 安 排 合 适 的 时 间 段 静 坐 、 卧或 每 静
静立 , 同时 配 合 聆 听 上 述 音 乐 专 辑 。 14 4 运 动处 方 .. 鼓 励 研 究 对 象 根 据 自 己 的 爱 好 坚 持 每 周
结 果 显 示 研 究 对 象 实 施 心 理 干 预 处 方 前 、 两 次 的 症 状 后
自评 量 表 ( C 一 9 ) 焦 虑 自评 量 表 ( AS 评 分 值 的 差 异 均 s L 0、 S )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 .5。
表 1 干 预 前 后 焦虑 自评 量 表 ( A 及 症 状 自评 ■ 表 S S)
心理亚健康人群 中以 1~3 8 9岁 年 龄 段 发 生 率 最 高 , 性 女 高 于 男 性 , 业 技 术 人 员 所 占 比例 最 大 Ⅲ 。研 究 显 示 , 士 心 专 护 理亚 健 康 的 发 生 率 较 高 叫 。 国 内外 的 研 究 表 明 [ i , 诊 科 5o 急 -] 护 士 比其 它 专 科 的护 士 心 理 健 康 状况 差 , 诊 科 护 士 在 紧 张 、 急 繁重 的 工 作 中 承 受 着 很 大 的精 神 、 理 压 力 , 响其 身 心 健 康 心 影 和工 作 质 量 , 们 出现 生 理 、 理 和行 为 症 状 的 机会 明 显 高 于 他 心
提 高工作质量 。
【 键 词 】 心 理 干 预 处 方 中 医 院 急诊 科 护 士 关
亚 健 康 是 介 于 健 康 与 疾 病 之 间 的 一 种 状 态 , 称 “ 三 状 也 第
142 门 集 音 乐 、 学 、 理 学 为 医 心
上限为 4 O分 , 准 分 为 5 标 O分 。亚 健 康 状 态 的 总 分 为 3 ~ 9 O O 分 , 准为 3 ̄4 标 8 8分 。 12 2 症 状 自评 量 表 ( c 一 9 ) 采 用 1 5 评 分 标 准 。 .. s L 0 ~ 级 13 纳 入 标 准 . 1S ) AS评 分 总 分 为 3 ~ 9 o O分 , 准 为 3 ~ 标 8
态 ¨。, 际上 是 心 身 疾 病 的 潜 在 临床 或 病 前 状 态 [ 1’实 ’ 。根 据 其
临 床 表 现 可 以 分 为 躯 体 亚 健 康 、 理 亚 健 康 和 社 会 交 往 亚 健 心
康 。
体 的 综 合 性 学 科 , 到 临 床 医 学 界 和 心 理 学 界 的关 注 _] 受 1。 】
本 研 究 制 作 了专 门 的 音 乐 专 辑 , 给 研 究 对 象 , 发 要求 每 天 坚 持 聆 听 。音 乐 专 辑 分 三 部 分 : 一 部 分 是 《 界著 名 的小 夜 曲 》 第 世 ; 第 二 部 分 是《 自然 音 乐 》第 三 部 分 是 《 乐养 心 民乐 专 辑 》 大 ; 音 。 14 3 静 坐 、 卧或 静 立 .. 静 通 过 静 坐 、 卧 或 静 立 等 自我 控 静
( C -9 ) 值 } 较 ( 土 s 分 ) ¥ L 0分 b /
壶 堕 医堂院学报 21 年第 3 卷第 1 期 02 3 3
・
护 理 园 地
・
心 理 干 预 处 方 在 急诊 科 护 士 中 的应 用 研 究
邓秋迎 陈淑珍 李焕梅 邓 丽燕 张 晓春 黄秋 萍 郭艳枫 刘晨柳
【 要】 目 的 摘 探 讨 一 套 规 范 干 预 中 医 院急 诊 科 护 士 心 理 亚健 康 的 心理 处 方 , 而为 完善 管 理 , 从 提
采用随机 分组的方 法, 比较 对 中 医 院急 诊 科 护 士 采 用 心 理
高 护 理 技 术 和 服 务 提 供 信 息 及依 据 。 方 法
干 预 处 方 后 其 心理 情 况 变化 。 结 果 采 取 积 极 的 心 理 干 预 方案 , 预 急 诊 科 护 士 的 心 理 亚 健 康 , 干 收到 良 好 效 果 。结 论 向 中 医 院 急诊 科 护 士 实 施 心 理 干 预 处 方 , 养 其 良好 的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 衡 工作 压 力 , 培 抗
2 结 果
医 院 急 诊 科 符 合 心 理 亚 健 康 诊 断 标 准 的护 士 。
1 2 心 理 亚 健 康 诊 断 标 准 . I 2 i 焦 虑 自评 量 表 ( AS 主 要 评 定 项 目所 定 义 的 2 .. S ) O条 症 状 出 现 的频 度 。按 照 国 内 调 查 结 果 , 虑 自评 量 表 的 总 分 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