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1 内含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一)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公将鼓之鼓:(2)既克,公问其故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参考答案:1.(1)击鼓(1分)(2)战胜(1分)(共2分)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
共2分)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2分)(九)河南实验区(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1黔之驴柳宗元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__________________(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3.翻译下列句子。
技止此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异,特殊、特别。
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
(2)去,离开。
2.C3.本领不过这样罢了。
意思接近即可。
4.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提升练(九)(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能力提升练(九)(文言文阅读〈一〉)(45分钟,76分)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5分)无极【注】,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
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
天曰无极,人曰至善,通天人曰诚,合体用曰中,皆赞辞也,知者喻之耳。
喻之而后可与知道,可与见德。
(选自王夫之《思问录》)【注】无极:古代哲学范畴,指派生万物的本体。
答案: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5分)齐饥。
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
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选自《孟子》,有删改)答案: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康熙间,有术人携一,中藏小人,长尺许。
投以钱,则启令出,唱曲而退。
至掖,掖宰索入署,细审小人出处。
初不敢言固诘之方自述其乡族盖读书童子自塾中归为术人所迷复投以药四体暴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宰怒杀术人。
(选自《聊斋志异》)答案:初不敢言/固诘之/方自述其乡族/盖读书童子/自塾中归/为术人所迷/复投以药/四体暴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宰怒/杀术人。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5分)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而不学无识者流,且谓诽君谤主,不妨尊为文辞之宗焉,大义何由得明,心术何由得正乎?(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答案: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完整版)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二)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2.翻译句子①王冕者,诸暨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三)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四)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一、1 ①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 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 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3.①要仁政,不要暴政。②理,要讲到点子上。③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翻译: 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
'烛邹有三条罪, 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 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 条罪; 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 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 从而 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晏子春秋》 )
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召吏欲杀之()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翻译下面句子。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
1.①它,代鸟。②他,代烛邹。③的,助词。
2.①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 ②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是看重鸟却轻视人士的君主, 这 是第三条罪。
翻译: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 他驾驶马车一会儿前进, 一会儿后退, 车轮压出的痕 迹都是笔直的; 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车痕都像是圆规划出来的。 庄公觉得谁也超不过 东野稷的驾车技术, 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 再返回原地。 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 就进见庄公上奏道:'东野稷的马车肯定要翻倒的。'庄公很不高兴,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 不久,东野稷果然翻了车。鲁庄公便问颜阖:'您怎么知道他会翻车呢?'颜阖说:'他的马 力气用完了,还强求它拼命奔跑,不翻车才怪了。'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形貌昳.丽()(2)窥.镜而自视()(3)王之蔽.甚矣()(4)期.年之后()2.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形貌..昳丽()(3)朝服.衣冠()(4)吾孰与..徐公美()(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6)忌不自信..()(7)复.问其妾()(8)孰.视之()(9)吾妻之美.我者()(10)皆以美.于徐公()(11)臣之妻私.臣( ) (12)今齐地方.千里( )(13)王之敝.甚矣()(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5)能谤.讥于市朝()(16)时时而间.进()(17)虽.欲言,无可进者()3.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4.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
B. 白居易能诗善文,令人交口称誉。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其诗能针砭时弊,弥补政务缺陷,因而受到赞赏,常常流传到宫中。
C. 白居易敢于直谏,纠正皇帝做法。他认为王锷搜刮民财,以求得皇上恩泽,这对圣明之朝是极为不利的,劝谏皇上不要加封王锷做平章事。
D. 白居易遭人猜忌,被贬出了朝廷。有厌恶白居易的人,指摘白居易华而不实,当权者也憎恨白居易上书言事,上奏朝廷要求贬他为江州司马。
参考译文:
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曾西魏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曾任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时期父亲去世,侍奉母亲凭借孝敬知名。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擅长《周官》《尚书》,粗略知道其大概意旨。北周武帝时,担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担心他会造反,于是派崔彭带领骑士两人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到距离齐州还有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下达陈王处,崔彭因为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骑士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露出疑虑的神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命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您一些事情。”宇文纯挥手叫侍从骑兵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请陈王下马。”宇文纯急忙下马,两骑士于是抓着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任命他为上仪同。等到隋高祖登基后,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兼任右卫长史,赐封崔彭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管宫中守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每当值在仪卫之中,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皇上常对崔彭说:“你当值的日子,我睡觉休息都觉得安稳。”又曾说:“你射箭骑马的确超过旁人,还稍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年轻时喜欢《周礼》《尚书》,每到休假闲暇的时候,不敢废置不读。”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皇上称好。旁观者认为他懂得先哲教言。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19—22题。
(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走:__________(3)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俟:__________2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C.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益慕圣贤之道孔子曰:“何陋之有?”21.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吕蒙正不为物累》一文,回答23—25题。
(6分)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宋太宗赵匡义)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妄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2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宗尤所眷遇眷遇:器重,宠信 B.有一朝士家藏古鉴鉴:镜子C.欲因公弟献以求知知:了解,重视 D.其弟伺间从容言之间:时间24.请将文中“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1+答案解析
断句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解析注意某些虚词是句首词,还有某些固定的四字词结构。
的一项是()(3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A.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痈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
B.云谷有米颠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恶习,所以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
C.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合的只有李玉成、王公端两人。
D.云谷心胸豁达开朗,对于世态炎凉、势利之事,全不在意。
他随不晓文墨、不解诗画、身处俗世,却有着高雅的情趣。
答案 B解析“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错,文中是: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部编本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4分)答案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的时候,(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解析①凡:凡是。
②逆:反常。
③顾:拜访。
④句意。
(2)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4分)答案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
解析①至:至于。
②直:只。
③性生:由性情而生。
④句意。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3分)答案赵王打扫庭前台阶,亲自迎接公子,依照主人迎接贵宾的礼节,引导公子从西阶而上。
解析①除:台阶。
②执:依照。
③引:引领。
5.请简要概括鲁云谷在交友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
(4分)答案①结交缘自真性情;②结交的都是“良友”;③待友热情而真诚。
解析1点2分,任选2点即可参考译文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
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付接待不过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劝说。
③[沟洫(xù)]沟渠。
(1)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篇一」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
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卧。
令还,大怒,将加严罚。
逸曰: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
若不暂温,势必冻死,奈何惜一被而杀一人乎!君子仁爱,必不尔也,故寝而不疑。
令奇而释之。
后为门亭长,迎新令至京师。
胡毋辅之与荀邃共诣令家,望见逸,谓邃曰:彼似奇才。
便呼上车,与谈良久,果俊器。
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
后举孝廉,为州从事,弃官投辅之。
辅之时为太傅越从事中郎,荐逸于越,越以门寒而不召。
越后因闲宴,责辅之无所举荐。
辅之曰:前举光逸,公以非世家不召,非不举也。
越即辟焉。
书到郡县,皆以为误,审知是逸,乃备礼遣之。
寻以世难,避乱渡江,复依辅之。
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袒,闭室酣饮已累日。
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
辅之惊曰: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祖也。
遽呼入,遂与饮,不舍昼夜。
时人谓之八达。
元帝以逸补军谘祭酒。
中兴建,为给事中,卒官。
(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冒寒举体冻湿举:全B、逸解衣炙之炙:烤C、若不暂温温:温暖D、逸将排户入排:推开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便呼上车,与谈良久遂与饮,不舍昼夜B、逸解衣炙之令奇而释之C、荐逸于越逸便于户外脱衣D、奈何惜一被而杀一人乎令奇而释之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
B、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C、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D、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光逸为小吏时,一次替县令送客淋湿了全身,趁县令不在,解衣钻入县令被子里御寒,受到县令的严厉责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阅十余岁________③转转不已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答案】(1)倒塌;经过;停止(2)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主观臆断吗?(3)D【解析】【分析】(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记与欧公言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
”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馂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公遂大笑。
元佑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颖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卷三·技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公遂.大笑然操遂.能克绍B.以.笔墨烧灰饮学者以.塞忠谏之路也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温故.而知新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3.翻译下面句子。
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
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6.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7.C. 作者说用相关着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8.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答案:2.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3.由此推广开来,那么和伯夷的洗澡水,就能够治好贪婪译文:欧阳修曾经说过:“有一个患有出冷汗毛病的人,医生问他患病的原因,他说 :“乘船时遇到风浪,偶然而患上此病。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之一
d.《史记》详写秦缪公对“野人”的施恩,赞美秦缪公宽厚仁慈的君子之风;《吕氏春秋》详写秦缪公之急难遇救获胜,强调“爱士”必有好报。
答案:
1、a2、①d②a3、c4、a5、d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一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章归,鱼乘塞塗,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晏子春秋校注》卷八)
习题:
1、选出非通假字的一项。()
a.鱼乘塞塗b.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
c.公作色太息d.晏子没十有七年
2、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是时海人入鱼是反晏子之义
b.弦章入海人入鱼
c.唱善者若出一口公射出质
d.皆欲若鱼者也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
3、选出下列四句每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6、b7、c8、d
③君其犹有谄人言乎:
a.国君大概还有巴结奉承别人的话吧?
b.国君难道还会有巴结奉承的人进谏言吗?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一)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樊猛,字智武。
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
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短兵接,杀伤甚众。
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戎将军。
梁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猛为司马。
会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率湘、郢之卒,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拒之。
时纪已下,楼船战舰据巴江,争峡口,相持久之,不能决。
法和揣纪师老卒堕,因令猛率骁勇三千,轻舸百馀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薄之。
纪众仓卒惊骇,不及整列,皆弃舰登岸,赴水死者以千数。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猛手擒纪父子三人,斩于絺中,尽收其船舰器械。
以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
仍进军抚定梁、益,蜀境悉平。
军还,迁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获。
琳乘胜将略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军败,为迪斩执。
寻遁归王琳。
王琳败,还朝。
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
迁安成王府司马。
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
太建初,迁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领长沙内史。
寻隶章昭达西讨江陵,潜军入峡,焚周军船舰,以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
历散骑常侍,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
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增邑并前一千户,馀并如故。
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
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
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
祯明三年入于隋。
(节选自《陈书·樊猛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绿色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B.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C.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D.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2.下列对文中橙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兄弟中排行老大(伯、仲、叔、季);五等封爵中的第三等(公、侯、伯、子、男)。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案】(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
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语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根据材料二中句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以及庄子拒绝出仕的邀请可以看出庄子注重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先明确观点,是“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还是“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
从材料一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知,孔子式的快乐,在于内心是否充实,从材料二中庄子面对邀请的态度以及最后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可知,庄子鄙弃名利富贵,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使用建议:可借助正确选项及答案解说将选段看懂,然后多读几遍。
]一、轶事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
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
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
②荠(jì)菜,一种野菜。
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
④啖,dàn,吃,]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二)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
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三)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
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忍受
D.动之军法从事动:招致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
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
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
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8、【答案】D
【考点】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
【思路分析】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9、【答案】D
【考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排除法,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排除A、B;③“未尝辄敢出门”是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
【思路分析】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
排除法时作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10、【答案】C
【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C项“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
【思路分析】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排除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意思”的干扰。
此类题目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是混在一起,或把属于这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11、【答案】⑴(赵君实)与群丞元宝藏互相往来,结交密切,先后来到馆陶做令长的人,没有不受他们指挥差遣的。
⑵馆陶境内的老百姓,全都悲伤乃至下泪,于是跟随他到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考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本题涉及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合境”和“从而”“居住”为古今异义。
考生要树立采分点的意识。
⑴中“相”译为“相互”,“交结”译为“结交”,“未有”译为“没有不”。
(相、交结、未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⑵“庶”译为“老百姓”,“合”译为“全都”,“因”译为“于是”,“数”译为“几”。
(庶、合、因、数各1分,大意2分,共6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
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
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
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
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
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
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
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
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
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
不能完成。
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
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
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
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
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
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
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
郡守不能决断。
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
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
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
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
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
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何必这样痛苦。
”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魏德深就象这样深得民心。
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