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

合集下载

微生物培养方法

微生物培养方法

微生物培养方法微生物培养是一种用于研究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生长繁殖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的重要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培养方法:1、固体培养基培养法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液中加入凝固剂,使培养基成为凝固状态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防止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流失,同时也可以使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生长繁殖,方便观察和检测。

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2、液体培养基培养法液体培养基是一种不添加凝固剂的培养基,使培养基呈液体状态。

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在培养液中自由悬浮生长繁殖,可以充分接触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液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微生物培养,如发酵工业中制备各种发酵产品。

3、半固体培养基培养法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使培养基成为半凝固状态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可以固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同时也可以使微生物在半固体表面生长繁殖。

半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和生长情况。

4、厌氧培养法有些微生物需要在无氧或低氧分压条件下生长繁殖,因此需要采用厌氧培养法。

厌氧培养法一般采用密闭容器或厌氧手套箱中进行,可以提供无氧或低氧环境。

在厌氧培养法中,需要使用专门的厌氧培养基和厌氧菌株,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富集培养法富集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高浓度微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特殊成分,如高浓度营养物质、抑制剂等,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目标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

富集培养法一般用于从自然界或工业生产中分离特定种类的微生物。

微生物培养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还需要注意无菌操作、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细节,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微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目标微生物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培养。

微生物工程技术

微生物工程技术

微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是应用微生物学原理和方法,以工程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

它在农业、医药、食品、环保等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工程技术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来实现人们对微生物特性的调控。

它利用重组DNA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到微生物细胞中,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

同时,通过进化工程方法,可以培育出拥有特殊性状的微生物菌株。

基于这些基本原理,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微生物代谢途径、产物的调控和优化。

二、微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1. 农业领域微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改良微生物,可以提高植物养分的利用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田的杂草和害虫控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2. 医药领域微生物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发现和生产。

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可以产生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或酶制剂。

这些产物可以用于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或者辅助诊断。

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的大规模生产,降低药品的成本,提高供应效率。

3. 食品领域微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到食品的发酵和改良。

通过改造微生物菌株,可以实现对食品发酵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例如,利用特定菌株进行酒类、醋类、酱油等食品的发酵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为食品提供更多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4. 环保领域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方面。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和降解能力,可以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土壤修复、废弃物处理和污染物的降解等环境治理措施。

三、微生物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微生物工程技术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进行各种应用的技术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微生物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微生物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技术,是在传统的微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利用,生产出对人类和社会有益的产品和服务。

微生物技术是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早在17世纪,人们就通过自然发酵过程生产出了啤酒和面包。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生物技术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1944年,奥利弗·缪尔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抗生素的研制和应用。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揭示了DNA的结构,为基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1. 农业领域微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转基因作物等方面。

通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抗病菌素和杀虫菌素,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害和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利用微生物合成的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转基因作物则通过将有益基因导入作物中,使其具备抗病虫害、耐逆境等特性,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产量。

2. 医学领域微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基因治疗和微生物检测等方面。

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药物,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力。

基因治疗利用载体将修复性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治疗一些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

微生物检测则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准确判断病原体的存在和类型,有助于快速诊断和治疗疾病。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物技术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发酵生产: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来改变食品原料特性的生物技术。

例如,酵母菌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乙醇,细菌发酵产酸挤奶制酸奶等。

通过调控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可以获得不同的食品口感和营养特性。

2. 食品保鲜:微生物在食品保鲜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乳酸菌可以抑制食品中的腐败菌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生成的一些抗菌物质也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处理。

二、微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抗生素生产:微生物是许多抗生素的生产菌株,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通过培养和提取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疾病。

2. 酶制剂生产:微生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医药领域的酶制剂。

例如,蛋白酶、淀粉酶等可以用于医疗用途,如伤口清洁等。

此外,微生物酶制剂还可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

三、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污水处理: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通过吸附和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水质并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2. 土壤修复:微生物也被用于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

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综上所述,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广泛而重要。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的发酵能力和保鲜作用使得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和安全可靠。

在医药领域中,微生物的抗生素和酶制剂的生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学常用技术

微生物学常用技术

微生物学常用技术
1. 原位杂交: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内特定RNA 或DNA 序列的技术。

它使用标记的探针与目标RNA 或DNA 的互补序列进行杂交,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

2. PCR:聚合酶链反应,一种体外复制DNA 的技术。

它使用DNA 建模酶、起始物和引物分别为反向和正向链引导反应,形成两条相同的DNA 分子。

3. 限制性酶切:一种通过特定酶切断DNA 链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构建DNA 序列库、分析基因组结构和筛选重组DNA 片段等应用。

4. 克隆:通过将DNA 片段插入宿主细胞中复制的方法,使DNA 在数量和空间上得到扩增。

克隆是制造重组DNA 或生产重组蛋白的重要技术。

5.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一种通过检测DNA 片段长度差异来确定基因型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人类基因组和微生物基因组的分析。

6. 蛋白质电泳:分离蛋白质并确定它们的分子量和电荷。

这是鉴定微生物特征蛋白质和确定其功能的重要技术。

7. 荧光原位杂交:一种使用荧光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分离、定量和可视化微生物群落中的不同成分。

8. 全基因组测序:一种测定一个生物体完整基因组的序列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比传统方法更全面的生物信息学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系统的功能和多样性。

微生物生物技术

微生物生物技术
详细描述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微生物细胞,使其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激素、酶 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药物分子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生产效率,还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基因工程在微生物改良中的应用
生产高价值化学品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高效生产高价值的化学 品,如生物燃料、抗生素等。
提高微生物耐受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耐受性,使其在工业 生产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改良食品和饲料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食品和饲料中的微生物,提高其营养价值 和安全性。

环保领域
用于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等。
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应用
代谢工程和系统生物学的发展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 功能,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人工微生 物,实现新物质的生产和转化。
通过代谢工程和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对微 生物细胞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物质转化 效率和产物产量。
基因工程改造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快速、高效地改良微生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实现大规模工 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有助于解决全球面临的食品、能源和环境问题。
缺点
基因工程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门槛较高;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可 能存在安全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可能对生态环 境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生态安全问题。
03
微生物发酵可以分为厌氧发酵 和好氧发酵,根据不同微生物 的代谢特性,可以生产各种有 机酸、酒精、氨基酸等。

微生物的生物工程

微生物的生物工程

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的生物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性、代谢能力和遗传信息进行工程设计和生产,以获取特定的产物或服务。

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医药、农业和环境等。

本文将围绕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展开探讨。

一、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生物工程应用1. 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产生有用物质的一种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抗生素、酶类药物和多肽等药物。

以青霉素为例,通过培养青霉菌并进行发酵,可以大量生产青霉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药物资源。

2. 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并使其在微生物体内表达的技术。

通过微生物基因工程,可以设计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进而实现对微生物的代谢能力的改造和增强。

这项技术在生产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和疫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生物工程应用1. 转基因微生物农药转基因微生物农药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菌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使其在农作物上产生抗病效果的农药。

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虫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制备出对特定虫害有高效防治效果的农药,并对农作物产生最小的环境影响。

2.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固氮能力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肥料。

通过研发和应用特定的菌株,可以使作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得到增加,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微生物在环境领域的生物工程应用1.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技术。

例如,通过酶类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微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治理。

2. 微生物能源开发微生物能源开发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光合能力进行能源生产的技术。

微生物学中的新技术与应用

微生物学中的新技术与应用

微生物学中的新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与生物、环境、工业等之间关系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中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和应用,为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工业生产等领域带来了福音。

一、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继PCR、NGS后微生物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性能稳定,简单易用且成本较低,已经成为微生物学研究中最热门的工具之一。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将基因定点进行编辑、插入、修复、删减等操作,它可以用来研究微生物生长、代谢和耐药机理等,也可以用于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基因功能发现、靶向治疗等方面。

二、元基因组学技术元基因组学技术最初用于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以便于了解它们的物种组成和功能结构。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元基因组学也渐渐应用到单细胞分离、活体培养等方面。

它可以探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分子生态、生长调控、毒性机制等,对于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生物气候调节技术生物气候调节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来控制大气、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动态平衡。

它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的数量、种类、代谢方式等来调节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和能源,例如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气,或者利用微生物群落帮助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氮、磷等元素。

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生态学、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为人类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四、应用基因组学技术应用基因组学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基因组信息来发现新生物及其途径和开发新产物,比如新型抗生素、新型酶、新型发酵剂等。

应用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加快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进程,推动微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人类健康、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和支持。

五、微生物生物学测序技术微生物生物学测序技术是一种环境DNA测序、微生物环境学的新技术,它将微生物群落中的DNA摄取、放大、测序,通过分析DNA序列来了解不同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作用。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研究和发掘微生物的重要方法,也是一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
综合。

它既可以应用于生物体内,对微生物调查,可以使用培养基或特定介质进行鉴定,
也可以用来通过遗传工程分离、改造微生物,了解不同微生物的全部 trait 特性。

一、培养微生物
培养微生物是一种最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需要使用特定的培养基,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变量的变化来培养不同的微生物。

通过检测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数量及某些代表性特征,可确定微生物的分类特征,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形式。

二、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测序是一种实验技术,是分析一个微生物种类全部 genetic 的方法。

主要利
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对样品中贮藏的 DNA 进行范围检测,得到 DNA 的测定序列,从
而确定微生物的遗传结构、物种种类,以及特定物种生态和功能特征。

三、共价法抗菌药敏试验
共价法抗菌药敏试验是研究微生物对一类药物或多类药物的抗性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药物剂量的不同,在药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微生物在某种时间内生长情况不同,
来确定微生物对某种药物或多类药物的抗性情况。

四、特异性提取
特异性提取是一种以特定方法从微生物中提取出特定“ biomolecule ”,比如 DNA、蛋白质等,分离和纯化微生物某功能元件或特征分子的实验技术。

这种技术既可以提取大
量的基因片段,也可提取微量的特异性物质。

五、遗传修饰
遗传修饰是一种利用遗传工程改造或添加微生物特定遗传物质来改变微生物的特性的
实验技术,常用来进行分子育种和改良育种,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培养微生物,可以利用其在生物学、医学、环境保护和工业领域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关于微生物的培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式。

液体培养是将微生物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通常是在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进行。

液体培养适合于需大量培养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离心等方法将微生物与培养基分离。

固体培养则是将微生物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通常是在琼脂培养基上进行。

固体培养可以利用菌落形态和菌落特性进行鉴定和分离。

二、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主要包括纯化培养、分离培养和维持培养。

纯化培养是将微生物从混合培养中分离出来,通常通过稀释液体培养基、分层分离等方法进行。

分离培养是将微生物从单一菌落中分离出来,通常是通过挑取菌落、划线法等方法进行。

维持培养则是将微生物保持在培养基中,并确保其存活和生长。

三、微生物的应用领域微生物在生物技术、医学、环境保护和工业领域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在生物技术领域,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方面,如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克隆和表达、利用酵母菌进行蛋白质表达等。

在医学领域,微生物被用于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制备抗生素等。

在环境保护领域,微生物被用于生物修复、生物气氛污染物降解等。

在工业领域,微生物被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废弃物处理等。

四、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生物的培养条件需要精确控制,包括培养基的配方、温度、氧气、pH值等。

其次,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菌株变异等问题,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检测。

此外,微生物的应用也面临着法规、道德和安全等方面的限制和考虑。

总之,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领域,通过合理的培养方法和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微生物菌种,并利用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生长曲线的调控与优化 讲解如何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使用特定的生长因子等手段, 调控和优化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以满足实验或生产需求。
10
03
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技术
2024/3/28
11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 环等,产生ATP和还原
力。
2024/3/28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 蛋白质的代谢,合成细
2024/3/28
33
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生产抗生素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治疗 各种细菌感染。
生产疫苗
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用于预 防传染病。
生产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药 物合成和分解。
2024/3/28
研究微生物生长、底物消耗和 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关系。
发酵设备与技术
包括发酵罐设计、传质与传热、 在线监测与控制等。
2024/3/28
13
发酵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预处理
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杂质等, 提高后续分离纯化效率。
2024/3/28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根 据目标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医学领域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疫苗和诊断试剂, 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此 外,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在医 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2024/3/28
农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肥 料和农药的使用。
环境领域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等环境污 染物,以及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等工 作。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三、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几个基本概念: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复式显微镜)
机械装置: 镜座、支架、载物台、调焦螺旋等 光学系统: 物镜、目镜、聚光镜等
使用油镜时加镜油的目的: (1)增加照明亮度 (2)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 照射后可激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 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 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 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 研究的工具之一
105
荧 光 显 微 镜 观 察
5、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原理:用一束电子作为它的能源,电子的波长很短,能够 检测极细微的物体,如病毒和分子。
应用:通过细胞超薄切片,观察细胞内部的详细结构如细 胞膜、细胞核等。(可放大几万倍)
6、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原理:类似于电视或电传真照片。即利用电子“探针”,在 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激发样品表面放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由 探测器收集,并转变为光信号。
光学显微镜
光学理论依据
德国理学家Ernst Abbe,在19世纪70年代建立的 在Abbe的公式中,两物体之间的最小可分辨距 离被称为最小距离(d)
最小距离=0.5/nsin= 0.5/NA
分辨率(R) ∝ 1/d
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0.5λ∕ n sinθ = λ∕2NA
波长与分辨率
高压蒸汽灭菌锅
2、接种操作
接种工具: 白金or镍铬合金接种针/环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微生物的生理、生态、遗传、进化及其应用等方面。

微生物学中的四大基本技术是鉴定、分离、培养和纯化,下面将详细介绍四个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鉴定技术鉴别和分类微生物的目的是确定微生物种属的名称和系统学位置,并集成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生化学与人类学等知识。

鉴定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和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确定食品污染中的病原菌、确定土壤中的益生菌、确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等。

二、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将混合物中的微生物单元分开,主要包括单菌分离和纯菌培养两个步骤。

单菌分离利用对微生物的生长特点,通过变形培养、酶切和物理分离等手段提取单个菌单元;纯菌培养是将分离出的单个微生物菌单元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育,从而获得单一的纯菌培养物。

分离技术是微生物学中最基础、最原始的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分离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采用分离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排除影响微生物研究的干扰因素,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刻画微生物的特性和生态功能。

三、培养技术培养技术是指将微生物体系移植至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培育的过程,可分为常规培养和特殊培养两种。

常规培养主要是将微生物体系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育,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特殊培养则是指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培养。

培养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微生物样品,便于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和生态功能。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需要在不同的营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调整培养条件,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而研究微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机制。

四、纯化技术纯化技术是指将杂质和其它污染物从分离出的微生物单元或培养物中去除,使其成为单一的微生物纯种。

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精细过滤、免疫沉淀、离心沉淀、磁珠分离和柱层析等,其中柱层析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纯化技术对于微生物研究至关重要,可大幅提高微生物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更好地揭示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途径。

微生物培养技术手册

微生物培养技术手册

微生物培养技术手册一、前言微生物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微生物培养技术是微生物研究的基础。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份简明易懂的微生物培养技术指南,介绍微生物分类、培养方法和培养基制备等实验步骤。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是指体型微小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环境检测、生产加工和医学诊断等方面的重要对象。

1.微生物分类微生物按照形态分类可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营养及生长需求分类可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

2.微生物培养基础微生物培养需要一定的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营养溶液。

根据微生物的分类和需求,培养基可分为营养琼脂培养基、选种培养基、富集培养基等。

三、微生物培养方法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分类和实验条件,微生物培养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常用的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

1.细菌培养方法(1)液体培养:将含有细菌的营养液置于培养器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光照、温度、氧气等),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

(2)平板培养:将含有细菌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铺在培养皿上,待琼脂凝固后,将细菌接种于平板上,细菌在琼脂表面形成菌落。

(3)斜面培养:与平板培养类似,只是将琼脂斜置于培养皿中,使细菌在琼脂表面上生长而不扩散至其它区域。

2.真菌培养方法(1)液体培养:将含有真菌孢子的液体营养基置于培养器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光照、温度、氧气等),真菌在其中生长繁殖。

(2)平板培养:将含有真菌孢子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铺在培养皿上,待琼脂凝固后,将真菌接种于平板上,真菌在琼脂表面形成菌落。

(3)分生子囊培养: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分生子形成,可在特定的富集培养基上进行分生子囊培养,观察其分生子形成和发育过程。

四、微生物培养基制备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下面以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为例,介绍具体的制备步骤。

1.原材料准备淀粉、蛋白胨、琼脂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葡萄糖、蛋白酶胨、磷酸氢氢二钾、氯化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准备。

微生物学技术的研究

微生物学技术的研究

微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微生物学技术是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发展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它是生命科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现并研制出一系列有效的微生物技术,如微生物工程、微生物遗传技术等。

一、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微生物以生产特定物质的技术,它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工程在生物制药、生物燃料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

目前,利用微生物工程生产的物质已经越来越广泛,比如维生素、氨基酸、生物酶、抗生素等。

微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合成基因组。

通过分离基因组,并将其放入合成基因中,就可以使产物质的效率得到提高。

还可以通过上下调节微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将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施加压力,以促进生产活性物质的产生。

另外,如果使用CRISPR/ Cas9蛋白质修饰基因组,则可以产生新的微生物品种。

二、微生物遗传技术微生物遗传技术是指对微生物进行遗传学研究并利用其遗传特性进行生产。

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治疗、抗生素制造、农业化学品等领域。

借助微生物遗传技术方法,可以提高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耐受性、抗生素产生能力等。

另外,微生物遗传技术也可以用于微生物群落种类研究。

可通过分离微生物的DNA并通过测序分析样本中的群落丰度和群落结构,从而探寻该珊瑚样品的微生生物组成和立体结构。

三、微生物体系工程技术微生物体系工程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机制,研究其生长规律和代谢产物的产生过程。

其中包括微生物生长环境的调节、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以及过程控制等。

目前,微生物体系工程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生产多种产品,如生物农药、酶制剂、微生物肥料等。

其中,微生物肥料可使植物体内的营养吸收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能够提高植物产量,还可以改善泥土质量,保持土壤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微生物组学微生物组学是一种研究微生物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多学科领域。

其核心是进行微生物群落的DNA序列检测和分析,以探究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函数。

请简述微生物研究的5个基本技术。

请简述微生物研究的5个基本技术。

请简述微生物研究的5个基本技术。

微生物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微生物是指一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不被肉眼所能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研究的目的是为深入探究微生物的生态、生理、代谢,进而为人类健康、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支撑。

以下将针对微生物研究的5个基本技术进行简述。

一、培养技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研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

培养技术通过通过将微生物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气氛、营养物等)使微生物不断繁殖生长,从而得到微生物的纯种培养。

通过纯种培养,可以进一步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物化学性质、生理特性等进行研究,也为微生物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细胞生物学技术微生物研究中,细胞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微生物细胞结构、形态、运动、分裂、增殖等方面的核心技术。

细胞生物学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染色、光学显微镜、电镜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为微生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三、基因技术基因技术是现代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

基因技术可分为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基因表达、基因工程等多个方面。

通过基因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度研究,为后续的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实验支持。

四、生化技术生化技术是微生物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方向。

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是生化技术的主要方向之一,包括荧光素醇途径、巴布斯龙烷途径、气体吸收途径等。

利用生化技术,可以深入研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为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微生物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五、分子学技术分子学技术包括许多微生物研究领域提到的技术,例如PCR、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流式细胞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谱仪分析等。

分子学技术通过对微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进一步扩展了微生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微生物实验室技能

微生物实验室技能

微生物实验室技能一、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技能是指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分离和检测等操作的技能。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掌握微生物实验室技能对于开展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实验室技能的相关内容。

二、微生物培养技能1.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它包括使用无菌工具、无菌培养基和无菌条件进行操作,以避免微生物样品受到外界细菌的污染。

无菌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灭菌、消毒、穿戴无菌服和操作台面等。

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是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

通过分离和纯化微生物,可以得到单一的微生物种类,为后续的鉴定和研究提供条件。

分离方法主要有涂布法、稀释涂布法、过滤法等。

3. 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是微生物培养的关键环节。

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有富集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差异培养基等。

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消毒和配制的准确性。

三、微生物鉴定技能1. 形态观察形态观察是微生物鉴定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菌落形状、颜色、边缘等,可以初步判断该微生物的种属。

2. 生理生化鉴定生理生化鉴定是微生物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如产酶能力、氧需求、发酵产物等,可以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的种属。

3. 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是近年来微生物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DNA序列,比对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微生物的种属。

四、微生物检测技能1. 快速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方法是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节省时间和成本。

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PCR、ELISA、荧光定量PCR等。

2.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微生物生物技术

微生物生物技术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融合
随着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交 叉融合,微生物生物技术有望在基因编辑、合成 生物学、微生物组学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
工业应用拓展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 如利用工程菌生产高附加值化合物、开发高效环 保的生物催化剂等,有望推动工业生产的绿色化 和可持续发展。
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在微生物研究中应用
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分析方法 包括蛋白质分离、鉴定和定量等。
在微生物研究中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微生物蛋白质组成分析、蛋白质功 能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 的生理代谢、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调控等生命活动过程。

农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利用微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 虫害;利用微生物饲料提高动 物生产性能。
医疗保健领域
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疫苗 等药品;利用微生物检测和治 疗疾病。
环境保护领域
利用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和垃 圾渗滤液;利用微生物修复受
污染土壤和水体。
02
CATALOGUE
微生物培养与发酵技术
推动绿色生产
酶工程和蛋白质组学可以促进工业生 产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推动可持 续发展。
05
CATALOGUE
微生物检测与诊断技术
传统检测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显微镜检测
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和数量,操作 简便但精度有限。
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并观察其生长情况,可鉴 定菌种但耗时较长。
生化试验
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中作用

微生物通用技术指南

微生物通用技术指南

微生物通用技术指南1. 无菌操作技术
- 正确使用无菌操作台
- 培养基和器皿的无菌处理
- 无菌接种和转种技术
2. 显微镜观察技术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
- 制备固定染色和活体染色样品
- 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技术
3. 培养基制备技术
-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 选择性和差异性培养基的制备
4. 菌种纯化和保存技术
- 平板划线分离法
- 连续稀释法
- 菌种冷冻保存和活化技术
5. 生化鉴定技术
- 革兰氏染色
- 生化反应试验
- 自动化生化鉴定系统的使用
6.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 纸片扩散法
- 肉汤稀释法
- 自动化药敏分析系统的使用
7. 分子生物学技术
- 基因组DNA提取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 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
8. 生物安全和废弃物处理
-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 实验室废弃物的适当处理
- 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
以上是微生物实验常用的一些通用技术指南。

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要求,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门技术和方法。

同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技术1.生物技术:应用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开发利用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以一定工艺获得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2.抗生素:是低分子量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能够在较低浓度下抑制或杀死其它生物的生长。

3.内源性感染:有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群中的一部分微生物能引起宿主患病,称为机会感染或内源性感染。

4.高通量筛选:又称大规模集群式筛选,简言之就是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就是以分子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型板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数以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

5.基因药物:也称DNA药物,是将具有治疗意义的基因重组进真核和表达载体直接转移至人体细胞,人体细胞可表达出具有治疗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6.朊粒:引发哺乳动物海绵状脑病的致病因子,目前对这种感染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7.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来大量絮凝或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并在氧的作用下,将这些物质同化为菌体本身的组分,或将这些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从而达到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目的。

8.固体废弃物: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进一步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活泥状存在的物质。

9.生物制浆:生物制浆是利用微生物具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来除去制浆原料或制浆中的木质素,使植物组织与纤维彼此分离,而制成纸浆的过程。

10.生物漂白:生物漂白最早利用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分解纸浆中的残余木素,使之降解溶出,达到提高纸浆白度的目的。

二,选择题1.抗生素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C )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B.选择性C.不溶解性D.稳定性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不包括微生物的( B )A.修饰B.固定C.分解D.转化3.广谱抗生素不包括( C )A.抗菌 B,抗立克次氏体 C,抗支原体 D.抗衣原体4.下面哪项不是内源性感染的原因( D )A.正常菌群突破上皮屏障B.外源性生物体干扰了宿主的正常功能C.正常菌群向不构成正常微生物区系的部位转移D.由于外源性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宿主免疫功能丧失5.非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 D)A初级代谢产物 B次级代谢产物 C转化产物 D中间代谢产物6.下列哪一个是新一代病毒疫苗( A )A基因工程疫苗 B灭活疫苗 C减毒活疫苗 D亚单位疫苗7.用腺病毒介导基因转移的原因( A )A感染效率高 B结构简单 C 稳定性高D性价比较高8.在煤炭中的硫占的比重最大的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B )A硫 B黄铁硫矿 C有机硫 D易脱洗的硫酸盐9.下列微生物中不可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是( A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霉菌D担子菌10.下列因素中不能影响生物制浆的是( A )A温度 B通气 C灭菌 D营养物1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可测定( A )A.次级代谢产物B.初级代谢产物 c.还原糖 D.氨基氮12.基因工程在抗生素研发中的优点不包括( C )A.、定向 B、稳定 C、高成本 D、高质量13. 目前已发现的可用于生物漂白的主要的微生物不包括( D)A. 白腐菌B. 黄孢原毛平革菌C. 杂色云芝D. 大肠杆菌14. 煤炭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硫是( D )A. 含巯基有机物B. 硫醚C. 含多硫链有机物D. 二苯噻吩15. 在生物漂白中,产生木聚糖酶的主要微生物不包括( A )A. 酵母菌B. 出芽短梗霉C. 木霉D. 黑曲霉三.填空题。

1.细胞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细胞培养与繁殖2.抗生素的传统改良方法自然选育、人工诱变选育3.按菌苗所含的成分,目前人群使用的菌苗有减毒的活菌苗,灭活的死菌苗,纯化的多糖或蛋白成分苗三类。

4.反转录病毒是 RNA 病毒,含有两条相同的RNA分子,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病毒RNA即反转录为双链DNA ,可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

5.固体有机废物处理的的三大技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6.目前煤炭脱硫有燃前脱硫、燃中固硫和燃后烟气脱硫等3种方法。

四,判断题1.只有微生物的天然产物才能称为抗生素。

对2.经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对3.初级代谢产物是与菌体生长密切相关的产物。

(对)4.细菌的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生素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的结果。

(对)5.研究发现一些具有极强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可抗肿瘤抗生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生物导弹的弹头(对)6.由于病毒复制突变率很高,在病毒复制酶错误倾向性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压力下,不易出现病毒耐药毒株(对)7.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活性污泥最早的应用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错)8.堆肥法可分为好氧堆肥法、厌氧堆肥法和兼性厌氧堆肥法三种。

(对)9.用于脱除煤炭中黄铁矿的细菌都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而异养型微生物只能脱除煤炭中的有机硫。

(对)10.在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工艺中,若是作为动物饲料的单细胞蛋白,收集离心后的菌体进行洗涤后干燥即可。

(对)三、简答题1.细胞工程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胚胎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反应器2.新药的高通量筛选简要流程如下图:病原体特异性翻译机制对PSTM靶标具有活性的小分子从筛选化合物数据库鉴定出(PSTM)靶标的筛选化合物的设计和实施筛选小分子先导化合物靶标识别开展分析发现先导化合物对结构进行修饰先导化合物优化已开发出新药3.基因工程细菌的优缺点?与病毒相比,基因工程细菌苗研制比较困难,由于细菌毒素的编码基因与调控机制比较清楚,有关毒素的基因工程菌构建比较简单。

但细菌外膜上的其他结构如黏附分子,侵袭蛋白,鞭毛及脂多糖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编码基因多成基因簇形式分布,因此基因操作比较困难4.活性污泥的基本特性:含水率99%、具凝聚与沉降性,使水泥分离、具生物活性——吸附与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是有机物降解、絮体大小为0.02—0.2mm、具一定pH缓冲能力5.如何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发展,合理应用抗生素应做到一下几条:1,首先需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资料,供选用抗生素时参考。

2,其次在应用抗生素前,应检测病原体类型,有目的地选择抗生素。

3,此外,使用抗生素时应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严格掌握抗生素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避免滥用。

一、名词解释。

高通量筛选:就是以分子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型板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数以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

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遵循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生物技术。

原始菌株:通过分离、筛选从土壤中或其它地方获得的活抗菌或抗生菌产生菌,称为原始菌株。

内源性感染:有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群中的一部分微生物能引起宿主患病,称为机会感染或内源性感染。

基因工程疫苗: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备疫苗,主要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及蛋白质工程疫苗五种。

抗生素超敏菌株:某些细菌突变株对某种或某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可提高几十倍或几百倍,称为抗生素超敏菌株。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来大量絮凝或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并在氧的作用下,将这些物质同化为菌体本身的组分,或将这些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从而达到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目的。

固体废弃物: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进一步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活泥状存在的物质。

废水处理的微生物技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从而使得废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单细胞蛋白是指用各种基质大规模培养细菌、酵母菌、霉菌、藻类等获得的微生物蛋白,它的营养非常丰富,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蛋白质来源。

二,选择题1.目前已发现的可用于生物漂白的主要的微生物不包括( D )A. 白腐菌B. 黄孢原毛平革菌C. 杂色云芝D. 大肠杆菌2. 煤炭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硫是( D )A. 含巯基有机物B. 硫醚C. 含多硫链有机物D. 二苯噻吩3.抗生素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C )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B,选择性 C,不溶解性 D,稳定性4.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不包括微生物的( B )A,修饰 B,固定 C,分解 D,转化5.广谱抗生素不包括( C )A.抗菌 B,抗立克次氏体 C,抗支原体 D,抗衣原体6.抗生素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C )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B,选择性 C,不溶解性 D,稳定性7.抗生素抗菌作用常用的检测不包括(D )A.试管稀释法B.扩散法C.血清杀菌活性D.分离法8.微生物的耐药机制不包括( D)A产生分解酶或钝化酶 B原始作用靶位的变化 C交叉耐药性D抗生素通透性增强9.下列哪一个是新一代病毒疫苗( A )A基因工程疫苗 B灭活疫苗 C减毒活疫苗 D亚单位疫苗10.基因工程在抗生素研发中的优点不包括( C )A.定向 B,稳定 C,高成本 D,高质量11.用腺病毒介导基因转移的原因( A )A感染效率高 B结构简单 C 稳定性高D性价比较高12.PCR技术的特点不包括( C )A、特异性强B、灵敏度高 C,时间长 D、操作简便13.在煤炭中的硫占的比重最大的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B )A硫 B黄铁硫矿 C有机硫 D易脱洗的硫酸盐14. 下列微生物中不可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是( A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霉菌D担子菌15.下列因素中不能影响生物制浆的是( A )A温度 B通气 C灭菌 D营养物三.填空题。

1.抗虫棉目前分为:转基因单价抗虫棉转基因双价抗虫棉2,枯草杆菌分泌的一种角蛋白酶能够分解致疯牛病的毒蛋白3.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菌群失调引发继发感染,过敏反应。

4.最理想的基因工程疫苗的条件:无致癌性安全无毒性遗传性状稳定无致畸变或流产性。

5固体有机废物处理的的三大技术指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四,判断题1.只有微生物的天然产物才能称为抗生素。

(对)2.基因工程优越性:它能从极其错综复杂的各种生物细胞内获得所需基因,并将此目的基因在体内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并转入到受体细胞中,从而增产出数百数千倍的新型蛋白质。

(错)3.腺联病毒只有在辅助病毒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在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复制,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对)4.一般的反转录病毒只感染分裂细胞,有利于选择性杀伤分裂的肿瘤细胞,但不利于遗传病的的基因治疗(对)5.试管稀释法和扩散法是测定药敏试验的两种常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