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4、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 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江泽民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发展
其三,提出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五个有利于” 标准和具体措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 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其四,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十六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4)干部制度的变化 第一、下放管理权限。84年前,中央任免省部级和司局级 干部,共1.3万多名,84年后只管省部级干部4200多人。 第二、党管干部的类别调整。53年分为九类,现在分为五 类,党委管军队、政法、文教、统战干部,经济类干部 由组织部门考察任免。 第三、党管干部方式的变化。公务员制、竞聘 第四、任期制和退休年龄制度的建立。任期制即每个领导 同一职位不超过两届,退休制即某一级别的领导不能超 过一定年龄:政治局常委、副总理70岁、部长省长军区 首长65岁、副职63岁 第五、差额选举制度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4、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都是由其其 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 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 化,应该坚持多样并存、一元指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 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不会影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世界上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
研究生必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PPT课件
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生产力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
——拯救和解放生产力
• “分两步走”(毛泽东):
•
社会主义革命(第二步)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新民主主义社会
•
——发展生产力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步)
•
——拯救和发展生产力
• “中国共产党不但不害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
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这是因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
• 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思考:
• ●社会主义本质(从根本上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 ●社会的根本任务(从基础上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 • ●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什么历史发展阶段(特色根
据) •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路
径) •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目标框架(四位一体) •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极目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传统条件(艰巨 性);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国际环境条件 (复杂性);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条件(长 期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条件 (探索性)。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规律。
确立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 的主要目标。(P7)
体
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和归宿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从广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 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 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 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第三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三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一、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坚持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修改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取消了城乡选举差别,扩大了基层代表数量,规定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基层民主深入推进。
不断扩大城乡基层民主,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初步形成。
全国农村已建村民委员会59.9万个,全国城市已建符合新型社区建设要求的居民委员会84689个,已建工会、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175.2万个,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183.9万个。
通过发展基层民主,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素质,丰富了民主实践和民主形式,有力推动了全社会的民主法治进程。
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颁布施行首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揭开了我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
坚持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摆在首位,依法维护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不断完善人权司法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实行民族平等和特殊保护政策,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人权领域对外交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使中国人民享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充分权利,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
贵州大学研究生中特课后题答案及期末考试题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修订版)课后题答案及相关思考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修订版)课后题答案及相关思考题目录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4.谈谈对学习本课程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7.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全球治理结论
引言
0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理论定义
该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调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主张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相结合。
理论特点
为我国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确保了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
理论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03
0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02
该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0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础平台。
0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
04
0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治理的主体和机制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中特知识点
导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 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9.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一、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中国初步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三、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实现了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PPT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4、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 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3 、重要意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继承、丰
富和发展
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是开辟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指南和行动纲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1、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2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全委会制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其一,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命题, 并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 心。 其二,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 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十六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发展
论。
其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理 其四,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主要 任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3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 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历史发展决定的, 而且与其阶级特性密切相关。 • 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形式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
•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 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几次模仿西方的 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都失败了。
•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 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 其一是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 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 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 期性。 • 其二是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 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
其三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 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 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 • 其四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 重重。(如美国枪支问题)
•
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 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 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 情。
•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同我国的国体相适 应的。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与这种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只 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
•
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 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 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 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 入了长期纷乱之中。 • 苏联解体后,政党林立,社会冲突不断。
(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取得了重大成就。 • 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选 举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等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
第三讲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上个世纪末,世界上一些 执政几十年的大党、老党 由于脱离群众、失掉民心, 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 走向衰亡,这是警钟长鸣。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4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才能确定党的历 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 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已经发 生了两大变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 党中央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 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5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 的建设的路径
突出强调: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 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 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 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 倡廉建设”。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13
(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设党”问题的总体性研究
3)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实现由革命党思维到 执政党思维的转换变,明确执政党建设的 目标;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 务,创新党的建设方式方法。
沈阳理工大研究
•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 义学习型政党。(?) •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应对世情、 党情、国情变化的必然举措。 •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途径:提高战略思维能 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意义:是党走在时代前 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面对世情、国 情、党情的新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 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分析党所处的历史 方位的变化,创造性第探索回答了“建设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执政党建设这一新的 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 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PPT
(1)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为根本,坚持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及基层群众自治制 度,更加注重改进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 政方式,保证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理国 家。
(2)
更加注重健全 民主制度、丰 富民主形式, 保证人民依法 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
(一)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他制度的 产生方式。——[美]蒂莫西·耶格尔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 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 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的调整和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的具体表现
1、从政治维度看
政治体制改革是直接从“文革”的负面教 训中产生的。 “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 曾经评价说,这样的事件在英国、法国、 美国不可能发生。但是仍然导致了文化大 革命。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 小平
总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是 全面深化改革和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客观 需要。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 要求、基本原则与目标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1) (2) (3) (4) (5)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 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建设法治国家,发展 政治文明。
二、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线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治理论的变迁常常引发政治体制大规模的变革。 以政治理论变迁为线索反思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9年到1956年,这是中国式的民主政治 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 谈谈您所了解的新政协和人大一次会议 (二)1957年到1977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政治理论指导下,中国政治陷入了曲折发展和 体制衰退时期。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要适应经济基础深刻变化和人民
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客观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 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
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即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专
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无产
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伟大创造,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本讲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的总体情况 2、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3、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2、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
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政治
制度模式,绝不放弃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
专政的结合。
【精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笔记1
※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特性:三纲五常,信义理智
※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人际关系,理想信念(精神生活的状况和水平)
第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在中国生长发展过程中的独到之处;特色源于中国的实际与国情。特色不应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与要求。特色不应是一种可以追求的结果,而是应该是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不能将黑暗、肮脏的东西说成中国特色。
※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权益
(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五位一体建设,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优势要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作用要发挥好。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课本第三讲)
一、概述:
主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理论、道路、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特点。
特色具有阶级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也具有时代性(市场经济)。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定义: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社会性质,以及它所处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状况、国际关系的综合。
二、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对应课本第21页):
(7)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8)中国与国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中国
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1、理论问题(课本54页):
国体:国家政权的性质
※我国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提示(供2013级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习使用)一、该课程的内容结构及主要内容提示(一)简目导论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二)细目(其中用黑色字体的是本次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整个课程中标示的有16个重点,有关章目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为重点内容序号)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2)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1.经济和经济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2.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3.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中国的经济发展(3)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4)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2.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3.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1.政治和政治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6)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4.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1.文化和文化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8)1.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推进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9)1.社会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二、保障和改善民生1.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10)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1.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2.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11)1.生态与生态文明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国策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2)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四、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13)1.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2.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4)1.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的历史性变化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15)1.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2.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6)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二、复习思考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期末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7(1.2/1.4/1.5)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在时间上知道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大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闯闯、积累的根本成就(5)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与主要内容?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主要内容:(就是下面五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
理论体系:邓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3)。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4)三者关系:三者内在联系在一起,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3届高三政治三轮热点突破热点专题七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热点专题七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热点提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我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3.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2013年版)目录导论一、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二、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理论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二、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导论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
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3、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4、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4、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3、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2、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3、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献
导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 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9.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一、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中国初步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三、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实现了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①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的经济基础
②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
③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 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 统一和国家权利的统一,保证决策效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h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7
泰国法学家桑纶·卢曼诺蒙:每个国家和社会的 政治、文化环境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 阶段的特点也不一样,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具有充分的合 理性。中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努力实现政 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复兴,所 取得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并正在为世界作出 越来越大的贡献。
人民
负责 人民代 选举 表大会
负责 选举
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为人民服务)
人民 政府
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h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8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 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9
3、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1)正确认识“三权分立”含义和实质 ①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司法 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 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
(2)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 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 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制度 的总体情况。 2、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 特点。 3、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总体 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
命
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 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 完善。
提
出(3)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明确提出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范畴,并完整地概括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 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 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政治发展与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化程度、政 治参与的水平、法治的完备与发达状况。 所谓政治发展道路则是指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 选择的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 道路,决定着这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由其基本 政治制度、政治发展理念、相应的法律体系等 元素构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一种国家机关的名称。它是依照宪法和 法律行使国家和地方权力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在广义 上,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指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也包 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在狭义上,则仅指 全体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 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 使职权的程序的规定和制度;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 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规定和 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 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 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 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 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 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 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 民的利益和意愿,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 监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会脱离正确方向, 就会变质。 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 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 靠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 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 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 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 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 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 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 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 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 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 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人民利益具有广泛性 和多样性,实现人民利益具有空前的复杂性、艰 巨性,这就要求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集中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意愿的政治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民 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民主与集中相统一、 民主与科学相统一,使社会发展既满足人民的愿 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观规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提
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命题是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中国 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新的政治理念。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 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 首次提出了“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强 调要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就是 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权益,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
人民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 方式的民主。 人民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 方式的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发扬民 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 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进行集体 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
人民民主是全面民主。 人民民主不仅要求实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而且 要求实现人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民 主权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治生活中 的民主化、经济管理中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中的 民主化逐步得到落实,人民依法享有各种政治权 利和基本自由,人民对国家事务的民主参与、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更加广泛,人民享 有的各项社会权利得到越来越有效的保障,从而 使人民民主权利逐步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和 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人民民主的内涵和特色
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 的操纵,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民 主。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 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人民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相统一的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要求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 泛的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国家权力掌握 在人民手中,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求对破坏 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 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 种犯罪行为,依法使用专政手段予以制裁,以保 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民主的有效 实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国家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 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其他政治制度
司法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军事制度 国家元首制度 干部公务员制度 选举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 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 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发展道路” 。
党的十八大报告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 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 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 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 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 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提
出(2)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指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 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第一次系统 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 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提出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