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学常识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学常识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学常识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学常识“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

《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

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

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

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

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

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

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

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

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

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

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

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

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劳燕”最惯是“分飞”第一次见到“劳燕”这个词是多年之前,那时,高考在即的我们是如此惴惴不安而又忧郁感伤。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一个少年心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突兀出现的“劳燕纷飞”四个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

该毕业了,我们这群“辛劳的燕子”将被高考惊起,纷纷飞去,落下一地羽毛。

高中语文常考常错的文化常识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常考常错的文化常识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常考常错的文化常识知识归纳1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6、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7、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13、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2表提升官职1、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2、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4、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5、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6、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7、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

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

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中有一些知识是很容易被混淆的。

小编整理了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欢迎欣赏与借鉴。

1、古人不敢自称“我”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称的代词,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真正自称为“我”、“吾”、“余”的,却是少之又少。

在古代,公开自称“我”、“余”甚至会被大家讥为不懂礼仪。

据考证,至少从晋朝开始,各级官僚已经不习惯于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了,他们热衷于自称“下官”来显示自己的谦卑。

唐人虽然旷达,但在相互交往之时依然羞于自称“我”,而是用略显青涩的“小生”来指代自己。

宋朝则再进一步,那时的官僚喜欢自称“卑职”,普通人则更愿意自称“晚生”。

2、不耻下问向谁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

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3、“淑女”“美女”大不同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之所以称为君子的好配偶,当然是要符合“君子”的审美标准。

在古代,人们评价女子,讲究“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所以“窈窕淑女”不仅仅指的是貌美,更重要的是心美。

只有内外兼修,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才能成为君子的好配偶。

社会发展了,美女多了,可是淑女少了。

美女变成一种大众资源,淑女倒成了濒危物种,实在可叹!4、“美轮美奂”房屋好我们常说的“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

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

奂,言众多。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不能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

5、“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

高中语文易混知识点大全

高中语文易混知识点大全

高中语文易混知识点大全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容易混淆。

以下是一些常见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1.词义辨析古文中常常用一些生僻的词汇或含义不明的词语,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辨析词义的能力。

例如,“夫妻”和“夫子”,前者指的是夫妇,后者指的是先生。

2.句子结构古文的句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要能够理清其中的主谓宾关系。

有时候一个字的位置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句子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果把“淡”和“甘”对调,句子的意思就完全颠倒了。

3.修辞手法古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要能够辨认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否则就会误解句子的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的又一难点,以下是文言文阅读中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1.词语辨析文言文的词汇通常比较古老且含义丰富,需要我们具备辨析词义的能力。

例如,“箕”和“簸箕”,前者指的是一种盛粮食的器具,后者指的是一种用来清理谷物的工具。

2.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同样比较复杂,要能够理清其中的主谓宾关系。

有时候一个字的位置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句子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马腹之具”和“具马腹之”,前者指的是放在马腹中的东西,后者指的是把东西放在马腹中。

3.文化背景文言文常常涉及到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要能够了解并理解其中的内涵。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暗示了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经过洗礼才能留下来。

三、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中的重点,以下是作文写作中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1.主题作文的主题是指文章要表达或者讨论的中心思想,要确保主题明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注意要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思考和写作。

2.逻辑结构作文的逻辑结构要合理、清晰,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要注意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3.表达方式作文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生动有趣,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易被误解的十个文学常识

易被误解的十个文学常识

易被误解的十个文学常识对传统文化通识的学习,是国人最起码的文化标识。

近些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的对文学常识的错误理解,令人汗颜。

现选录十个易被误解的文学常识,供大家认识。

常识之一:“天之骄子”是匈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现在西汉名将陈汤的上疏中。

二千年后,这句话再次响彻在各大华语论坛,成为大家“遥想伟大汉人当年”的最佳凭据。

大家以此自壮声威,却忘记了令人追慕不已的汉朝当年也曾流行过的另外一个词:天之骄子。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公元前九十年,匈奴入侵,汉武帝一声令下,贰师将军李广利、御史大夫商丘成,重合侯莽通分带三路大军踏上征程。

“车辚辚,马萧萧”,十三万大军旌旗蔽日。

谁知出师不利,李广利败降,匈奴单于给汉武帝写了一封著名的信件,在这封信中,匈奴单于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

单于这么说,自然有他的依据。

匈奴是典型的轻骑兵,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长于骑射,机动灵活。

对于这一点,汉朝人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言兵事疏》中,晁错曾总结了匈奴军队的三大长处:一、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如也。

二、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费如也。

三、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如也。

直是道破了匈奴骑兵对中国步兵的压倒性优势。

因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和“天之骄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仅仅记住其中一句而有意或者是无意的忘记另外一句,一定不会得出全面的结论。

常识之二:究竟如何'平″天下儒家认为,只有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道人生工序,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成功。

前七道工序的意思没什么争议,但对于'平天下″,后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就是平定天下,'平″总是和武力、和沙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对于用什么方法才能够实现天下平定的理想,儒家给出了他们理解的方式:修身及家,平均天下。

高中语文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素材

高中语文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素材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曾几何时为几时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

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补官扬州,公得谢归。

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王安石《祭盛侍郎文》)“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

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赵彦端《新荷叶》)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

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1.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2.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

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

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那么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明日〞黄花非“昨日〞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

比如:“同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又如一文章标题:“美网球迷爱红颜昨日黄花遭冷落〞。

还有:“多彩台历走俏挂历已是昨日黄花〞。

不由得纳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昨日黄花〞了?所谓“明日黄花〞,出自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意思是说,重阳节过后,金黄的菊花便将枯谢凋败,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

除此之外,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又用了一次:“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同样一句话,苏大学士用了两次,可见他对这句话比较满意。

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

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那么,既然这句话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犯错呢?莫非仅仅是按照日常生活知识来判定,觉得“昨日〞比“今日〞更能表示“过时〞的意思?我们不如再把问题的本质转回苏轼所作的诗词本身。

高考文学常识易错部分总结

高考文学常识易错部分总结

高考文学常识易错部分总结
高考文学常识易错部分总结
1.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是“骚
体诗“的创始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抒情诗。

2.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字子长,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

3.《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

4.著《淮南子》的刘安、整理《战国策》的刘向、写《过秦论》、《论积贮疏》的贾谊,均
是西汉人。

5.“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他们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短
歌行》、《燕歌行》、《白马篇》。

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末年著名诗人,
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7.东晋干宝撰写了第一部志怪小说《搜神记》。

8.南朝小说家刘义庆撰写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

9.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著有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梁文学批
评家钟嵘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他们和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为同一时代人。

10.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写了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水经注》。

易被误解的文学常识(一)

易被误解的文学常识(一)

易被误解的文学常识(一)“忌讳”原本不能用在活人身上俗话说“不知道忌讳”,形容恣意妄言,没有一点儿顾忌。

很早就有学者指出这句话属于滥用,“忌讳”不能用在活人身上。

“忌讳”一词出自《周礼》:小史这个官职的职责之一是“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

郑玄(东汉经学大师)注:“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

”先王当然是指已经死去的王,先王死的那一天称“忌”,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忌日”一词的来历,先王只有死了之后,他的名才能称“讳”。

因此,“不讳”可以用做死亡的婉辞,还有“讳死不讳生”的说法,都是指“忌”和“讳”乃死人专用。

“名讳”一词也是这样的用法:“生前曰名,死后曰讳。

”分开使用的时候,一定不能弄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含有敬意。

“忌讳”使用于活人身上,始于魏晋以后。

魏晋乱世,谄媚以保身的人很多,因此畏惧权势而对一些字眼或者举动加以“忌讳”,这个义项一直沿用到今天。

“小鸟依人”最早形容男人“小鸟依人”今天专用于那些娇小可爱的女孩子,把她们跟在男朋友身边的样子唤作“小鸟依人”。

不过,这个俗语最早却是用在男人身上的。

“小鸟依人”第一次用在人身上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

有一次唐太宗和大臣长孙无忌闲聊,唐太宗品评当朝人物,评论到褚遂良时,李世民说:“褚遂良耿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褚遂良是著名书法家,因被封为河南郡公,书法界世称“褚河南”。

《唐人书评》如此评价褚遂良的字:“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褚遂良是李世民的书法老师,李世民只要搜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必定要请褚遂良辨别真假。

有一次,李世民又请褚遂良辨别,褚遂良仔细观察后告诉李世民,这卷墨宝是模仿王羲之的赝品。

李世民好奇地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把这卷书法作品拿起来,对着阳光指点道:“陛下您看,‘小’这个字的点和‘波’这个字的捺,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败笔呢!”李世民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对褚遂良佩服得五体投地。

解读中国人容易误解的文学常识

解读中国人容易误解的文学常识

解读中国人容易误解的文学常识碑本来是指没有文字的竖石或竖堆,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站在庙前观察太阳的影子,分辨瞬间。

《仪礼聘礼》曾说“碑南之时”,郑玄的注解是:“宫中必有碑,所以要知日之影,引阴阳”。

第二,动物被绑在寺庙的门上。

第三,古代是用来引棺入土的。

最早的石碑上有一个圆孔,上面用绳子绑着石路,通向棺材,也就是降下棺材的工具(工地上用来上楼的抓手的工作原理很相似)。

在古代,大木头经常被用来引导棺材进入坟墓。

这块大木头的具体名称是“纪念碑”。

秦以前的古迹都是木头做的,汉以后就改成石头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纪念碑来拉他的棺材。

《周礼》有云:“公室视碑,三家视之。

”所谓“公房为碑”,是指公房成员去世后,需要在墓周围用一个大木架,上面设一个卷扬机,墓内使用以下棺材。

这个规格本来是皇帝做的,后来诸侯也狂妄地用了。

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古迹的使用还是有严格的限制。

季康子母亲死后,有人劝他用纪念碑去棺材,结果被别人讽刺(详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纪念碑是当时语境下的特殊丧葬规范。

起初,它只对皇帝开放,然后是公职人员,然后是州长。

后人沿袭这一习俗,“旧社会,王谢堂飞进老百姓家中”,老百姓也学会了使用“碑”。

他们在亲人的坟墓前立起了石碑。

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埋葬的工具,忘了碑最原始的作用。

于是,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刻字,记录父亲的成就。

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墓碑。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是误打误撞,多少有点符合古代礼制的要求。

另外,其他的好像也有点效果。

“劳燕”最惯是“分飞”我第一次看到“老严”这个词是在很多年前。

当时高考在即,我们好紧张好难过。

面对未知的未来,每个少年的心里都充满了莫名的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天,我被教室黑板上突然出现的“老阎飞飞”两个字深深打动了。

该毕业了,我们这些“勤奋的燕子”会被高考吓一跳,飞走,羽毛掉一地。

后来飞到一所大学的中文系,读了《东飞西飞燕子,黄谷织女时相遇》这首诗,才明白了自己之前的误会。

中国人最易误解六大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六大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六大文史常识在古代,父之父为祖,古称王父;祖之父为曾;曾之父为高。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父之兄为世父(伯父)。

妻又称为妇,妻之父为岳父,又称外舅;妻之母为岳母,又称外姑。

古代社交称呼礼仪最基本的原则是:家大舍小令他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比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比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表示谦虚。

而说到别人的家人,比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表示尊敬。

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

“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之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

“先母”“先父”已作古现代社会中,“后妈”、“后爸”的称呼无须解释,其意自明。

在汉语词汇里还有另外一对词语,就是“先父”和“先母”,很多人都误将其理解为亲生父母。

其实,“先父(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父(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父(母)亲”,因此,“先父(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

而“生父(母)”的意思才是“生身父(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内子”专指妻子根据约定俗成的理解,“内子”不是儿子,而是妻子,是丈夫在别人面前提到自己的妻子时用的一个谦词。

和这个词同义的还有“贱内”、“拙荆”、“糟糠”等,这些称呼的意思接近于今天的“爱人”、“夫人”、“老婆”、“老伴”……和今天的“爱人”、“老婆”等称呼相比,“内子”少了一份肉麻,多了一份谦逊。

和“内子”这个词相对的是“外子”,是妻子用来称呼丈夫的。

当然,因为古时,妻子很少有自己独立社交的机会,“外子”这个词被派的用场也就相对少得多。

文学常识易混淆部分

文学常识易混淆部分

文学常识汇总(易混淆部分)
一,各种主张:
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认为为文立言的根本是:行之乎仁义之途。

其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王安石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蔡元培1902年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二,各种史记
春秋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又左丘明撰写,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间的诸国历史。

《战国策》,别国体断代史,由汉代刘向整理而成,记载了自周朝到秦朝三十一年,前后共239年。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分为“八树”,“十表”,“十二本纪(帝王)”,“三十世家(诸侯)”,“七十列传(士大夫)”。

纪录了皇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断代史)
三,各种文学社
语丝社:鲁迅,周作人,林语堂。

新潮社:罗家伦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等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

新月社:梁实秋在1928年与徐志摩,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为新月社主要成员。

创造社:由郁达夫和郭沫若在日本成立。

32个容易被误读的文学常识

32个容易被误读的文学常识

32个容易被误读的文学常识1、“劳燕”最惯是“分飞”“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和“辛劳”没有半点关系。

“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而不是“纷飞”。

2、七月流火”非天热“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七月指的是农历,“火”是指恒星大火星,“流”指的是西沉。

祖先早在几千年前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大火星会落向夜空的西边,是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3、“衣冠禽兽”是褒义“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

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

4、“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作用之一是作为一种下葬工具。

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种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

这种特殊的葬礼规格,起初适用范围有严格限制,后来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即在坟前立起石头。

5、“人浮于食”本好事“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

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

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

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职位。

6、自谦才能用“忝列”“忝列门墙”为谦语,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

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

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使用“忝列”是在说对方不称职,有辱于所任。

7、“不刊之论”不能改“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而是“删削”或“修改”。

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

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

8、“不足为训”非准则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训”不是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

所以,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转自国学论坛“美轮美奂”房屋好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

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

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

奂,言众多。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

”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

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

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

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

”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

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

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

”“《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

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

“望其项背”追得上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与成语有关的题目难倒了不少学生。

题目是这样的:“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考完之后查了词典才明白自己判断错了。

“望其项背”出自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五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五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五“蛛丝马迹”非“蚂迹”如果生活在农村,在一些老式厨房中可以经常看到蜘蛛。

这些蜘蛛在厨房顶上结了很多蜘蛛网,这自然就是蛛丝了。

在这老式厨房中还有一种小虫子,叫做“灶马”。

灶马爬过的地方留下很多不很明显的痕迹,这就是“马迹”。

灶马爬过的痕迹与蜘蛛网经常在一起出现,两者又都是不很明显的,所以说“蛛丝马迹”的“马”应该是灶马的“马”,而不是作为家畜的“马”。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

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

”所以,灶马又可简称为“马”。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

”那么,既然是厨房里的虫子,为什么不清除掉呢?原来人们相信灶台上有灶马,是丰衣足食的吉兆,甚至把它叫做“灶爷马”,把它当作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的坐骑。

如此说来,这倒是很有趣了。

“弄璋”“弄瓦”莫混淆生男孩子一般被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就是“弄瓦之喜”。

“弄璋”与“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

生下来个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好看的衣裳,让他拿着玉璋玩;生下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穿上小裼衣,让她玩纺具(瓦)。

让女孩生下来就弄纺具,是希望她日后能纺纱织布,操持家务。

璋是上等的玉石;瓦则是纺车上的零部件。

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

璋为礼器,瓦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

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

由此可见,即使早在《诗经》时代,重男轻女也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无事不登三宝殿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

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

“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休息的“禅房”。

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进出的都是佛门弟子,俗人不可随意乱闯。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导航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导航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导航
•“此致”乃到此结束•“笑纳”并非笑着纳•“蓬荜生辉”是谦辞•“首当其冲”非首先•“乌纱”为何那样“乌”•“劳燕”最惯是“分飞”•梧桐何以引凤凰
•“乱七八糟”两战乱•“蛛丝马迹”非“蚂迹”•“弄璋”“弄瓦”莫混淆•无事不登三宝殿
•岂可随便就出家
•太监不等于宦官
•“道人”未必是“道士”•不孝本有三,无后为最大•五福临门哪五福
•“三长两短”捆棺材•“未亡人”限制性别•“附庸”也可有“风雅”•“鸡丁”前面冠“宫保”•灵柩不是棺材
•东西缘何称“东西”
•虚岁到底如何“虚”•“红得发紫”受艳羡
•李太白无缘品白酒
•袁清郎一心避嫌疑
•差强人意赞吴汉
•貌如花,虢国夫人素面朝天•感情深,梁鸿孟光举案齐眉•青眼白眼阮籍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学常识整理导读:高考语文: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学常识整理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

《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

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

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

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

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

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

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

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

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

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

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

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

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