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陡增就业压力加大

合集下载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留学生回国找工作.doc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留学生回国找工作.doc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70%留学生回国找工作1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70%留学生回国找工作事实上,朋友的故事发生在不少留学生身上。

今年的毕业季被各界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季”,单是广州,今年本地生源毕业生约5.5万,但预计有25万名应届毕业生会在广州求职,其中也包括省外学子、海归群体等。

海归数量的迅速增长,自然也加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有受访本地学子表示,虽然现在留学生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但有海外留学背景总是比“土鳖”更受用。

然而,留学生是否真有抢本地应届生饭碗之嫌?我们调查发现,虽近两年来广州就业创业的留学生数量以每年超20%速度递增,但随着本土应届生素质的提高,留学生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已不再轻而易举。

留学生毕业回流本土应届生“腹背受敌”“我过五关、斩六将,杀进了最终面试,剩下6个人PK,其中4个是留学生,我还是被他们PK掉了。

”张同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学历,奔走在揾工最前线的她在参加广州一知名外贸企业招聘时,受到了颇大的打击。

张同学说,她后来还致电该企业询问面试情况,该企业HR 告诉她,她的表现也很优秀,但由于公司有部分业务在国外,因此考虑到业务后续跟进事宜,还是选择了有海外学习、生活经历的求职者。

余同学是暨南大学应届本科生,在外企、国企的海投、笔试、面试中,他发现不仅受本土应届生的“夹击”,在跟各类海归的竞争中也处于劣势。

他在参加某英文报纸笔试时,发现一半应聘者是刚刚从国外归来或已回国一段时间的留学生。

不难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去”,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海归拿着洋文凭回国就业。

留学生薪酬与“土龟”看齐大量海归“涌入”国内,势必会对在国内深造的毕业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就广州就业市场来看,海归的就业压力要远远大于本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朋友给我算了一笔账:出国前考雅思、英语突击班、机票等各项杂费合计为2.5万元左右,出国之后学费、住宿费等生活费约为17万。

留学海归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谁来为他们买单

留学海归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谁来为他们买单

留学海归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谁来为他们买单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学人数的逐渐增多,海归们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香,今天就和来看看留学海归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谁来为他们买单。

目前于伊利诺伊州一所大学念博士班的徐睿来说,他两年前回到中国时,曾应征一家美商公司在中国的营销工作,据说有上百人竞争,而且不乏留美硕士。

自认很有竞争力的小张,在第二关时就被刷下来。

“顶着留美学历,其实在中国国内找工作,并没有想象的容易。

”徐睿说,这也是他后来决定再回美国当学生的主要原因,“希望拿到博士学位后,有比较好的机会留在美国。

”不仅回中国找工作不易,目前在美国,留学生如果没有合法工作身份,所面临的压力比往年还大。

密西根大学一文理专业研究所毕业班54名学生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高达45名;距离今年5月毕业仅剩一个月,45名留学生中,只有四人找到工作,其中一位准备参加4月H-1B抽签的中国学生,还是在雇主同意下,使用大学文凭提出申请;万一今年没有抽中,明年还可以用硕士学历再次参加抽签。

“成绩好,资历佳,现在也很难找到工作了。

”就读此研究所的艾瑞克说,现在要找工作或抽签,需要更多的运气,“很多雇主在知道要帮忙申请工作签证时,就打退堂鼓,放弃雇用。

”艾瑞克表示,他可以理解雇主们的心情,毕竟中签已经不容易了,中签后的补件被拒率又大增,顾主花好几个月时间及金钱培训员工,在员工刚进入状况,就因为身份问题不得不离职,“如果我是老板,或许也不想要花钱打水漂。

”留又留不下,回又回不来,这几年,我们听过了太多留学生因此纠结而自杀的消息:202X年3月5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大四中国留学生从12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2X年1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华裔法律系学生Justin Cheng自杀202X年12月6日,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王姓同学自杀202X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在金门大桥自杀202X年2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就读的20岁中国女留学生刘薇薇被发现死在宿舍内,曾就读中国广东佛山第一高中202X年12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名来自中国天津、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刘凯风在家中自杀身亡202X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来自中国上海的留学生杨志辉自杀身亡202X年1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音译)跳冰湖自杀2015年1月27日,美国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而与似乎没有间断的自杀消息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的人们想要出国的念头,也从未间断过。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精选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精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精选随着留学热潮的进一步升温,近年来,回国发展的海归在激增,也预示着海归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海归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他们能获得怎样的薪资待遇?主要的就业去向又是怎样?海归的职场竞争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的职场生态到底如何?国际教育研究院联合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重磅推出升级版“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客观、准确地揭示数据背后的海归职场生存现状,为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具有高信度、高价值的参考。

海归薪资差别明显就业渠道更广泛据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调查显示,现有七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他们提出的月薪要求从3000-10000元不等。

其中虽然不乏优秀的海归进入知名企业担任要职,但也出现了不少“海带”与“海参”(海待与海剩)。

从调查结果来看,顺利步入职场的海归们身居要职拿高薪的为数不多。

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10000这个区间的占受访人群71%,他们之中,有58%的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是企业主、合伙人或是公司ceo等高管。

据受调查者透露,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对于薪金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不会漫天要价。

在接受调查的海归中,有67%的人群集中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还有24%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而在中西部城市就业的仅占9%,可见,就业城市对于海归的薪金及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于海归的人才吸附能力还是很强。

调查中还发现,以往人们的印象,海归去外资企业找一份工作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就业渠道越来越宽泛,其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吸纳海归人才的主力军,有多达46%的海归在民企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平台。

【招聘海归硕士】 “海归”专业集中造成就业压力

【招聘海归硕士】 “海归”专业集中造成就业压力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招聘海归硕士】“海归”专业集中造成就业压力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上海分中心昨天发布信息: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

去年一年,分中心受理6000多名留学人员的学历认证事务,比上年增加1000人左右;其中硕士学位占六成以上;“海归”人员的专业集中在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于留学专业选择过于集中,因此这部分人员回国就业可能会感到有压力和难度。

专家建议,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应从国家对人才的宏观需求来考虑,与今后的就业对接,而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

目前,国家对信息与通讯、农业高新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需求量较大。

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即将拉开帷幕,在全国数个城市举行。

其中,巡回展“上海站”的时间为3月7日—8日(下周六、日,10:00—16:30),地点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届时,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参展院校都经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资质审查。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海归留学的现状和趋势

海归留学的现状和趋势

海归留学的现状和趋势
海归留学生指的是中国学生在海外完成学业后返回国内工作。

以下是海归留学的现状和趋势:
1. 现状:
- 数量增加:近年来,海归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共有约60万海归留学生回国工作。

- 学历层次提升:海归留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

- 学科热门:商科、工程、科学、技术和医学等学科是海归留学生的热门选择。

- 就业压力:随着海归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许多海归留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和适应国内就业市场的挑战。

一些人可能会遭遇薪资不匹配、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

2. 趋势:
- 创业潮起:越来越多的海归留学生选择在中国创业。

他们带回国内创新的想法和经验,为中国的创业环境带来了活力。

- 与国内融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海归留学生开始注重与国内经验和资源的结合。

他们学习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并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

- 职业多样性:海归留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就业机会,包括科研、教育、媒体、金融等。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为这些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海归留学生在中国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他们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国家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

他们在海外积累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资源、语言技能、人际关系和专业知识,这些能力的丰富和多元性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而中国经济日益崛起,国内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然而,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受到哪些影响呢?他们的就业方向和领域有哪些?本文将对这个话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1.就业竞争激烈中国的人口众多,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

据统计,每年约有450万名海归回国就业,而国内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也是惊人的。

留学归国人员和本土人才的竞争已经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压力沉重的。

2.薪资待遇不尽人意在国外,留学生普遍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但是回国后,他们的薪资待遇却常常不能令人满意。

一项调查显示,%的留学归国人员的月薪在万元以下,%的人月薪在2万元以下。

这些数字远不到他们在海外工作时期的薪资水平。

3.就业选择面广留学经历和海外背景给留学归国人员带来了广泛的就业选择。

他们可以选择国内外企业、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创新创业等多种职业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自由职业和远程工作等独立就业方式。

二、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前景1.互联网及创业领域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创业。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初创企业的环境和资源逐渐完善,鼓励创新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2.金融及管理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及管理领域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金融和企业领域寻求职业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国际化企业中担任高管职位,获得更高的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

3.科技及研究领域科技领域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是从医疗保健到能源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交流的重要推动力。

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和研究领域拥有着更多的优势,如在国际上获取了更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操作技术,能够独立进行国际领域的研究合作。

【海归求职论坛】“海归”变“海待” 高学历者也遭失业之痛

【海归求职论坛】“海归”变“海待” 高学历者也遭失业之痛

【海归求职论坛】“海归”变“海待”高学历者也遭失业之痛有了一本“沉甸甸”的高学历文凭,却找不到一份合适工作,揣着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屡屡碰壁者也不稀罕。

在前几年就业中一直是香饽饽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仅凭一纸文凭在就业竞争中已不占优势,如今也开始遭遇失业危机。

面对日益显现的高学历者就业难趋势,有专家疾呼,如果这样一些人也流入失业行列,那将是消受不起的巨大浪费,我们还没有奢侈到这样的地步。

例1:MBA遭遇隐性失业今年32岁的杨华,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在昆普通的公务员,但因觉得发展受限,4年前,他毅然放弃了令人眼热的稳定工作,自费攻读了MBA。

谁料,毕业之后他吃惊地发现自己竟也遇到就业问题:有一两家不太知名的房地产公司要他,但因薪酬问题他正犹豫,另外的应聘者则已降低要求捷足先登。

就这样,在多次投出求职信后,大多因杨华提出的薪酬条件无法满足而告吹。

对此杨华认为,自己提出的条件,与一个MBA在沿海城市的待遇相比已经很低了,为了读书自己还申请了助学贷款,现在还有还贷压力在身,如果薪酬不能满足,最终也许只有外出择业。

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业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文史类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开始出现“滞销”,还有一些高学历者,因不愿下基层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而隐性失业。

例2:“海归”变“海待”据省就业局有关人士介绍,云南省自2004年6月开始办理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规定当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就业部门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证》,凭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相关免费服务。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6700余名大学毕业生办理了失业登记。

事实上,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数量很大,办理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只是冰山一角。

一般来说,失业者通常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但是,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怪现象,就是过去从来都认为不可能失业的高学历高知识群体开始加入失业队伍,而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海归就业报告

海归就业报告

海归就业报告
近年来,海归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海归指的是留学归国人员,他们通过留学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面临的就业压力却不小。

究竟海归就业会遇到哪些问题,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份海归就业报告。

一、海归就业面临的问题
1.百般求职难找:大多数海归回国后会选择投递海外知名企业的招聘信息,但这些机会竞争激烈,难度大。

2.人脉匮乏:有些海归可能在海外获得了不错的工作机会,但回国后,面对新的环境,人脉还需要再重新建立。

3.文化差异:面对回归的求职需求,一些企业管理者可能会对海归的学历差异、文化差异产生疑虑和困扰。

二、海归就业现状
1.就业领域:海归的就业领域以互联网、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为主。

其中,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成为海归就业的“热门”。

2.薪资水平:海归的薪资在国内属于高端水平。

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更具优势。

3.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内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海归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受到各种优惠政策的照顾,就业机会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三、海归就业建议
1.早做准备:回国前可以先了解国内的岗位需求情况,然后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

2.学会宣传自己:海归们可以加入各种行业和同学会,或在各大职业社交平台互相交流,积极参加企业招聘会等机会。

3.利用好人脉:利用身边的人脉和各种社交平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寻求职业工作机会。

总的来说,海归的就业现状和建议都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好人脉,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上海海归招聘】海归”找工作 压力山大

【上海海归招聘】海归”找工作 压力山大

【上海海归招聘】海归”找工作压力山大随着“海归”群体越来越庞大,前些年被企业看作“香饽饽”的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如今也加入到了近700万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队伍里,面临着“最难就业季”的压力。

在昨日市人才中心举办的“西安部分重点单位与留学回国人员交流恳谈会”上,一位“海归”就袒露心声:“我有时都不太愿意跟别人说自己是‘海归’,怕别人问工作的事。

”“海归”就业也困难在人们印象中,“海归”意味着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开阔的眼界、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若回国工作,应该是用人单位抢着要的吃香人才。

而在出国或去香港、澳门读书前,留学人员也大多抱着这样美好的愿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加入到应、往届毕业生求职的队伍中,留学生们逐渐发现,留学的经历似乎“越来越不值钱了”。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日前向记者表示,如今“海归”在就业上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专业对口就业难度大、海外回国择业的渠道不通畅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少“海归”都变成了“海待”。

昨天的交流恳谈会就是为了给“海归”们提供就业、择业的机会而举办的,邀请了32家西安市的重点单位,涉及国有、事业、外资、合资、民营等各个类型,包括航空、机械制造、电子、能源、材料等16个行业。

参加交流会的“海归”有50人,毕业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业涵盖经济、管理、材料等20多个,硕士以上学历者占74%。

回国工作很有压力出国镀了金的“海归”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来自周围人的眼光。

参加昨天交流会的“海归”既有刚从国外回来还没工作的,也有已经回国一段时间并正在工作的,显而易见的是,已经在工作的“海归”,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现状并不是太满意,所以才参加交流会,想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单位和岗位。

小牟是英国一所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在一家私企做信息收集和市场研判类的工作,她对现在的工作就不是很满意,但目前还没有更合适、更好的。

【英国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海归“压力山大” 镀金归来难就业

【英国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海归“压力山大” 镀金归来难就业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英国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海归“压力山大”镀金归来难
就业
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将子女送到国外留学,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

在各类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海归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海归普遍面临四大压力。

一是“镀金”归来难就业。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高薪工作难寻。

调查显示,36.5%的海归第一份工作年薪起薪不足4万元,67.2%起薪不足6万元。

薪酬与期望值的巨大落差让海归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

二是人际关系水土不服。

中式交往重感情,西式沟通重理性,海归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难免会受到价值观与文化上的冲击。

三是外界压力大。

因为各种境遇不如预期,很多海归会觉得愧对家人的重金栽培,愧对亲友的殷切期望。

四是婚恋问题难解决。

不少人在心理上更倾向于寻找有共同经历的伴侣,苛刻的条件很可能让他们一无所获。

貌似“压力山大”,其实哪项压力是海归们独享的?身为社会人,遭遇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本是情理之中。

在留学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不妨看淡海归标签。

如此,压力或许就少了一半呢。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外国留学归国人员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

外国留学归国人员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

外国留学归国人员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国外接受教育,并以海归的身份回国发展。

然而,这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内高校的扩招和外国留学生的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留学归国人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

2.国外学历认可度不高:一些国外获得的学历在国内并不被广泛认可,这给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3.语言和文化差异: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一些留学归国人员的中文水平可能较差,同时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文化氛围也不够了解,这给就业带来了困难。

4.专业技能不匹配: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外学习的专业与国内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这也导致了就业困难。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问题:1.改善留学回国人员服务体系政府和高校可以改善留学回国人员的服务体系,例如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加强培训和培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会,促进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发展。

2.加强国外学历认证工作加强对国外学历的认证和评估工作,提高国外学历在国内的认可度,为留学归国人员打开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建立国际学历互认的机制,促进国际学历的互通互认。

3.提高语言和文化适应能力加强对留学回国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中文水平和国内文化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国内的就业环境和生活。

4.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一些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外学习的专业与国内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可以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提供创业支持对于部分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提供创业支持,比如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资金和政策扶持等,鼓励他们创业就业,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6.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就业机会,以及国际机构和企业的就业机会,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数十万留学生海归回国求职 就业形势严峻

数十万留学生海归回国求职 就业形势严峻

数十万留学生海归回国求职就业形势严峻一则“数十万海归回国求职就业形势严峻”的新闻,想必让很多留学生感到苦恼。

但去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

其实,问题的关键点并不在于“就业是否困难”,而在于“实际工作和理想工作的差距”。

如果大多数海归都不能找到期望的工作,或在基层岗位,和国内求职者的情况相同,那么,他们的优势在哪儿呢?最近网友提问:“为何如今海归硕士在就业方面没有优势?”虽然这个问题把“海归硕士就业没有优势”作为既有事实肯定,犯了知乎“不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的毛病,有失偏颇,但确实反映了当今许多人的看法。

小编就为大家分享认可度比较高的一个回答,该回答很具体,将海归就业的劣势分析得比较清楚:1)海归不是代名词首先把“海归”归类成一种人是不对的海归里也有各种不同国家、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

或者说,海归的共性在多年前被放的太大,当初只要能出国的就是人中龙凤,甚至都是各领域的专家,现在时候不同,出国越来越容易,在说共性的前提下,更要强调不同人的个体差异了。

2)海归只在求职初期具有优势?不管是海归还是土著,纸面上的东西能把一个人送的最远的距离就是通过网申或者笔试。

不管是海归还是土著,不管是985、211还是一本、二本,一般这些纸面上的东西能把一个人送的最远的距离就是通过网申或者笔试。

到面试的时候一个正常的面试官着重看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尤其是硬性的技能,可惜留学经历给人最大的收获大多数是软性的实力增长。

这条可以理解为名校海归在求职初期阶段是有优势的,也可以理解为到了求职后期看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差异。

3)赶不上国内招聘季,错失良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期在8月到12月之间,面向的是应届生,也就是正在上大四的学生。

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少部分是12月等。

哪怕6月毕业的一般也不会立即回国。

所以对于海归来说,首先回国找工作能不能被当做应届生对待是一个很多人忧虑的问题,其次就是很多海归都会错过校招期(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在海外投国内工作因为不能参加笔试面试等,可行性几乎为0),且这些人也很少会有机会或经历去各个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

海归人员的就业现状

海归人员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归人员的就业现状备受关注。

海归人员是指留学归国的人才,他们在海外接受了高等教育,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

然而,海归人员的就业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首先,海归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职业定位。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差异,海归人员需要将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当地市场需求相结合。

在面临高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寻找自己的定位点。

同时,他们还面临着语言文化差异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了解和适应。

其次,海归人员在求职过程中常常遭遇就业歧视。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对留学经历的不了解和怀疑,海归人员往往面临着对学历认可和工作经验的质疑。

相比于国内本科生,国内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本土留学生,因为他们更熟悉国内市场和文化。

这使得有些海归人员找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再次,海归人员还面临着高薪期望与实际情况的不匹配。

许多海归人员由于在国外接受了高等教育,期望在回国后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

然而,在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环境下,薪资上涨的空间有限。

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海归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而非学历本身。

这使得海归人员在薪资谈判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海归人员的就业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首先,政府对海归人才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以吸引和引导海归人才回国就业。

例如,为海归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贷款支持,鼓励他们创新创业。

同时,还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岗位和优待,以吸引海归人才。

其次,海归人员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海归人员凭借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具备了全球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他们在高新技术、金融、教育、研发等领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和科研机构也愿意聘用他们,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后,海归人员也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

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海归就业难趋势明显

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海归就业难趋势明显

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海归就业难趋势明显最新中国海归发展报告指出,未来5年内地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其中近半数"海归"投身金融业,41.6%在京就业,但参政议政的通道不足。

有分析指,由于新一代海归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团聚成为其回国最主要原因。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11月4日发布。

蓝皮书介绍,从留学人才回流的情况来看,近10年,中国的留学人员回流比例不断提升,2012年达到41.3%,在不久的将来,回流率将超过50%,未来5年内,将出现“史上最大海归潮”。

但蓝皮书指出,有关数据显示,回国人员约一半为国外1年期硕士学位项目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然处在较低水准。

据蓝皮书显示,目前,中国90%以上的留学人员为自费留学,学习人文社科的占到近一半。

这些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后,近半数"海归"毕业后投身金融业”,41.6%选择在京就业。

但绝大部分分布在体制外,参政议政的通道不足。

有46%的海归就职于民营企业,32%的海归还是就职外资以及合资企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对于海归们也有很大吸引力。

1%的海归选择自主创业,七成以上的海归自主创业者集中在高科技领域。

据蓝皮书研究显示,目前,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海归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

不过,多数海归回国就业的薪资水准比预期低,77.5%的海归薪资水准比预想低,其中,38.5%的海归薪资比预想低很多。

工作经验决定海归收入。

月薪在1万到3万甚至在3万以上的受访者基本都属于“大海归”。

“小海归”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薪金则在3000-5000元之间,这部分受访者占43%。

蓝皮书还称,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外环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政策需兼顾各层次留学人员需要。

蓝皮书分析,进入21世纪后,中国出现的留学热潮是当今海归潮的直接原因,而中国经济稳定是回流主因,91.8%的中国海归称,中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这是他们回国的最重要原因。

海归学生与国内就业市场严重脱节

海归学生与国内就业市场严重脱节

海归学生与国内就业市场严重脱节的人数高涨不下,但是很多留学生在回国后,却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国内共作不好找。

很多人不得不接受这种事实。

那么到底是好是坏呢?跟着我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海归的纠结状态“几十份简历石沉大海”“留学(课程)一年月薪缩水7000元”“海归对工作满意度不足40%”……最近,关于海归变“海带”的新闻成为时下年轻人又一个集中吐槽的话题。

随着留学大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海归开始涌入国内就业市场。

然而,这些“含着洋汤匙”的海归却发现,由于不了解国内的就业情况,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国内招聘流程不同步,加上眼光过于“挑剔”,沦为“海带”已经成为海归们不忍面对却不得不接受的状态。

在这样的形势下,留学是否仍是值得投资的“镀金”方式?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海归不再是“香饽饽”今年年中,在澳大利亚留学并留下工作的施木瑶决定回国。

虽然挣得不算少,文案相关的工作也不算太累,一年三四十天的假期更是能让她来几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按她的话说,在澳大利亚总是过着“多年如一日的中老年生活”,生活没有新意,还是回国“有意思”。

然而,观望了半年的施木瑶至今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一直在找北京的工作,但是能接收我的公司,工资只相当于我在澳大利亚的工资零头。

我想去的地方动不动就要求985高校毕业,我在澳洲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人家还看不上呢”。

“我这样的背景早就不是什么‘稀缺人才’了吧。

”施木瑶无奈地说。

自2000年起,留学回国的人数开始急剧增长。

来自《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的统计显示,这15年间海归人数增长了45倍,共有79.87%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同时,海归就业也在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下被挤压,薪资过低、专业不对口、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随之而来。

根据《202X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超过八成的海归认为自己“学非所用”。

另外,部分回国留学人员薪资水平达不到期望值,约50%的硕士生、67%的本科生以及约78%的专科生薪资在5000元以下。

海归求职热加剧竞争 就业压力加大

海归求职热加剧竞争 就业压力加大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海归求职热加剧竞争就业压力加大中国人喝“洋墨水”的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很多留学生花费不菲游学海外,为的就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但今年海归求职市场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么乐观。

找了8个月工作,投了上百份简历,小陈回国之初的自信已经荡然无存,沮丧的他,刚刚签了一家不太理想的单位,还直呼“万幸”。

小陈:我现在找的这个工作不是我的首选,甚至当时我现在工作这个单位给我发笔试,我都没想去。

小陈是去年9月份从美国波士顿学院毕业回国的,这所学校在美国口碑极好,排名也很靠前,小陈学的又是需求量很大的会计学,回国前,小陈可谓信心满满。

可回国后小陈找了大半年才谋得一份差事,回想起这8个月的求职经历,小陈哭笑着说,“往事不堪回首”:小陈:网申包括投简历,我估计没有100,也有50到100之间吧。

参加的面试笔试最起码也有20场以上。

当时面了一家国企,第四轮面试了,还差一轮面试,在那轮面试被刷下去了。

花了家里上百万出国留学,回国差点变“海带”,小陈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小陈:感觉找工作这个形势确实不太好。

比如说以前有些公司,可能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太值得去,但是我们这届回来发现,进之前他们不想进的这些公司都非常难。

数据显示,中国留学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近40万人,伴随着英国等主要留学国家收紧留学生工作签证政策,各类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超过27万人,这意味着有七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然而,今年国内应届生规模将近700万人,不少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还在下降。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昔日风光无限的海归一族,也在国内的就业大军中败下阵来。

从英国读研回国的小苏刚刚入职一家金融机构,他觉得海归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

小苏:相比国内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海归的留学生除非是美国知名的那些院校,或者英国前五的学校,竞争力没有那么强。

随着国内对洋文凭的认知度逐渐提高,盲目推崇的现象的确大大减少。

为什么求职难海归变海待

为什么求职难海归变海待

为什么求职难海归变海待为什么求职难海归变海待以前出国留学不容易,大部分出国留学者都极为优秀,加上当时国内高等教育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海归人员与人才也就画上了等号。

因此我在2004年年底回国后到母校工作,对于海归求职的尴尬处境没有切身的体会。

只是从媒体报道和人际传播对海归的调侃中隐隐感到海归已经不那么受欢迎了,甚至出现了“海归——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海归月薪跌破3000元”等社会现象。

我认为,现在的海归未必就是人才,有的海归在国外几年连语言关都没过,有的只是所谓的学位“速成生”等他们享有“海归”之名却无“海归”之实。

把这些人同真正的“海归”相提并论实在是一个错误。

另外,很多海归的学问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不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进步,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培养了大量优秀学生,这也使得海归价值受到挑战。

然而,这两年,除了海归求职难,“土鳖”们也是择业无门。

那么,中国人才是不是真的过剩了? 我想,如果中国对人才的需求绝对过剩,未尝不是好事。

在德国求学的时候,我发现即使清洁工人,或者物业管理人员,不少是大学毕业生。

毕业即失业者比比皆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拖延毕业时间,呆在学校里不走。

国民整体受教育的高水平造就了德国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已经有统计数字证明,中国与德国情况不同,中国人才并没有“过剩”。

中国现在具有大学程度学历(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占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的比例为12%。

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本科大学生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均超过20%,其从业人员普遍达到了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水平。

显然,中国的人才过剩是结构性过剩。

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对人才充满了渴望。

此外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也更加需要人才,因为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国制造”要保持竞争力也需要高素质的工人。

既然中国人才是结构性过剩,我们就应该反思关于海归的舆论导向。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成千上万的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了一大批新兴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在科技领域,开辟了一大批新学科,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

三成海归无法短期就业

三成海归无法短期就业

三成"海归"无法短期就业三成"海归"无法短期就业专业选择失误是主要原因小施是江苏无锡人,今年9月刚从英国一所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回国,一直在深圳、广州两地找工作,但至今未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他的大学同学则纷纷进入理想的单位。

其实,像小施一样留学归国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多。

最近几年,“海归”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

据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有3成左右的“海归”在短期内无法就业。

业内专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海归”自身的心态问题外,专业选择失误也是主要原因。

学成回国才发现专业选错挑选专业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事实上有很多人正因为一念之差和自己的理想愈行愈远。

相反,另一些人则通过谨慎考察和自我分析,轻易就让自己美梦成真。

广州某留学机构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国内教师一直很想出国留学,为了尽快达成这个理想,他没有考虑其它任何因素,坚决选择国外某大学容易申请成功的酒店管理专业。

但在拿到硕士学位回国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在酒店这一行完全没有背景和经验,根本不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他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个行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各方面都无法满足这个行业的要求,而留学得来的一纸“金”文凭在这个时候不但没帮上忙,反而让他更加迷茫,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和他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几名曾是国内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大专、本科学生,经过仔细考虑后选择了目前在中国有80亿市场容量、经济潜力巨大又与自己专业、兴趣密切相关的“网游”(即国外的.三维设计、虚拟环境)专业。

该专业在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授课体系,但在国外却有成熟的教学系统。

加上他们在编程方面的优势,他们在国外学习几年毕业后回国,先后都自办公司获得了成功,有的甚至还在大学里当起了客座教授,教的就是他们在国外学的三维设计知识。

三点建议能避免终身遗憾广东启德教育中心市场部总监李小姐分析,第一个案例里的留学生尽管获得了很高的学位,但他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只为出国而匆忙选了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与自己性格差异很大的专业;第二个案例里的那几位留学生则充分考虑了社会需求、个人喜好与专业等各方面因素,并制订了自己的长远计划,所以最终能获得成功。

“海归”就业现状为何待业多?_职场打拼

“海归”就业现状为何待业多?_职场打拼

“海归”就业现状为何待业多?据教育部统计:去年我国归国人数首次超过2万,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

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小“海归”(出国年龄在25周岁以下,就读于国外高中、大学预科或专科学院,学成后立即归国的华人)据了解,对于这些小“海归”中国人才市场并未全部接纳,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待业现象。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缺少工作经验、对薪水期望过高、学艺不精是他们的通病,随着国内就业市场逐步成熟与理性化,小“海归”待业是一件正常的事。

许多企业也均表示:只注重应聘者的人品、能力、敬业精神与工作能力,不会特别关注他们是否是“海归”。

北京市上半年举办的一次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一家软件公司高层透露:“本想以2500元的月薪招聘普通软件工程师,没想到同时吸引来了3名年轻“海归”。

公司经多方考核,只录用了1名;两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封放弃了国内稳定的工作赴澳攻读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并无丰富工作经验的他在求职路上遭遇尴尬,投出的石沉大海,一次次面试无功而返,他暂时加入待业大军;小远,25岁,高中毕业后即被父母送往乌克兰一所名牌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归国后,他没有做父母安排的工作,自己去找工作。

三个月后,仍然无处“落脚”的他不无懊悔地说:“当时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先积累工作经验,再选择适合的岗位!”回顾求职历程,他说自己经历了从踌躇满志到心灰意冷的过程。

小“海归”待业的主要原因造成年轻“海归”待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科院劳动科学研究所张翼教授、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凤启、某大型医药公司行政主管范然和某留学中介负责人陈勤等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他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海归”素质参差不齐。

“近几年来,由于国外教育机构在华争夺生源日益激烈,留学门槛也越来越低,有些未考取国内大学的学生也可以轻松店铺,同时,国外某些学校管理混乱,这就给了少数人拿钱混‘洋文凭’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归陡增就业压力加大
留学人才归国创业者众,“海归”变“海待”现象日益增多。

为指导留学人才回国后顺利创业。

日前,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在华夏大酒店举办了“广州出国留学人员家长联谊活动”。

据了解,活动邀请了三位回国创业有成的留学人员现场说法,通过他们对海外学习、生活经历和体会的经验介绍,为今后归国的留学生提供借鉴与示范。

会上,专家们针对不少留学生从“海归”变成“海待”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指点。

90%以上留学生选择回国创业
据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回国部副主任张一林介绍,广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每年都有6000~8000位学子赴海外深造,而毕业归国的学子占了90%以上。

留学人员在国外生活学习1~3年时间一般都会对环境产生依赖感,为何仍然有这么多留学人员归国呢?
首先是因为就业环境,国内的留学生的就业环境较宽松,还有政府的支持、创业政策的扶助,而在海外欧美国家,由于就业竞争激烈,作为外籍华人,发展空间要比该国员工较窄,想要晋升到高层难度肯定很大;其次是生活方式,欧洲的生活节奏较慢,他们比较乐于享受生活,国内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往往比较紧凑,不会感觉在浪费时间;最后是文化心态,留学生在国外永远是漂流的感觉,虽然接受了外国的教育和受到环境影响,但“骨子里始终是中国人”,这使许多海外留学生选择归国就业。

“海归”变“海待”日益增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并不是每个回国的留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薪酬满意的工作,许多回国留学生在创业路上也走得不是很顺利。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关于“海归搜索行动”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1%的
“海归”是在归国6个月内才找到工作,一年以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占
10.2%。

业内人士分析,“海归”变“海待”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是他们未了解自己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明确通过留学应该收获什么;其二是未正确认识学历、能力与薪酬之间的关系,以致对薪酬期望过高,学历不等于能力,能力并非总能与薪酬直接挂钩,并不是每个硕士的工资都比本科生高;其三是平和的心态,许多归国都选择了外企或者国内有名的民企,没有名气或是工作太辛苦的企业都不愿意去,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其四是他们缺乏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职位定位不明,导致一些留学生回国就业最后只当了个外语翻译。

留学生不应满足于一两个外国文凭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海归,首先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海归。

作为受邀佳宾之一、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经济硕士叶斌对活动现场的归国留学生和家长们说:“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对人生产生怀疑,留学生应该尽最大能力证明自己的留学优势。


某专业职业顾问认为,“海归一族”在国外留学的收获,不应该只是拿到了一两个外国文凭,或者熟练掌握了一两门外语,而应该是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增长了见识,砥砺了品格,丰富了人生,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果留学生能够将他们发挥在自己事业中,其价值并不亚于一份高薪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