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慈姑对吡嘧磺隆抗性的分子机理
未来水稻田除草剂登记的热点产品之嗪吡嘧磺隆
对稗草效果 高效防除
兼除(防效 50%-60%)
杀草谱
高效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和稗草 高效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兼除稗草, 目前都已经有抗性
用药时期
可在稗草 2-3 叶期施药
苗期或苗后早期
是否有抗性 无
抗性问题突出
图:嗪吡嘧磺隆对野慈姑地下根茎的抑制效果(2012 年 日产化学研究所温室内试验 处理时野慈姑茎长 5-12cm、56 日后观察结果)
杂草及对磺酰脲类 株式会社
隆
产生抗性的杂草
第 23215 号
月光Ⓡ1 キロ粒 3%唑草胺+15%
防除一年生、多年生 日产化学工业
剤
杀草隆+1%嗪吡 白色細粒 杂草及对磺酰脲类 株式会社
嘧磺隆
产生抗性的杂草
第 23217 号
月光Ⓡフロア 5.4%唑草胺
白色水和 移栽后 3-30d 之间, 日产化学工业
7 用药后的水田不要窜灌或漫灌;
8 异常高温或低温情况下需谨慎使用。 五、嗪吡嘧磺隆在日本的登记情况
表:嗪吡嘧磺隆在日本的登记情况
登记号
商品名
有效成分及含 剂型
量
防治对象
登记公司
第 23209 号
ツインスター Ⓡ1 キロ粒剤
10% 杀 草 隆 +1% 白色細粒
嗪吡嘧磺隆
防除一年生、多年生 杂草及对磺酰脲类 产生抗性的杂草
△
◎
○
◎
―
―
―
○
嗪吡嘧磺隆
(新 ALS 抑 ◎
●
●
●
●
◎
◎
◎
制剂)
备注:●效果非常好 ◎效果较好 ○效果一般 △效果很差
表:常规磺酰脲类和新一代磺酰脲类水稻田除草剂性能对比:
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相关研究
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相关研究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稻田中的杂草对水稻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稻田野慈姑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其对丙嗪、嘧磺隆等草甘膦类除草剂的耐药性已成为严重问题,开始对水稻田的生产造成影响。
对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进行相关研究,对于保护水稻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随着农药的大规模使用,杂草对农药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其中包括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
丙嗪和嘧磺隆是常用的杀灭杂草的除草剂,由于过度使用和滥用,稻田野慈姑对这些化学物的抗性逐渐增强,已经严重影响了水稻田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有必要对其耐药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2.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机制,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采集样本:在黑龙江省不同水稻田内采集稻田野慈姑样本,确保代表性和多样性。
(2)耐药性测定:通过对采集样本进行耐药性测定,包括草甘膦类除草剂的敏感性测定以及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测定。
通过测定结果,初步确定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程度。
(3)基因测定: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样本进行基因测定,分析稻田野慈姑的耐药性基因,探讨其耐药机制。
(4)抗性机理研究:通过实验手段,探讨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机理。
包括草甘膦类除草剂在稻田野慈姑体内的代谢途径、靶标位点的突变等方面的研究。
(5)防治方法研究:针对已经确定的抗性机理,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可以包括采用新的化学物质或者生物防治手段,或者根据耐药机理进行混合防治等方法。
3. 研究意义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已成为严重问题,威胁着水稻田的生产。
本次研究对于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机制,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针对性的防治建议,有效维护水稻田的生产。
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相关研究
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相关研究引言稻田野慈姑(Cyperus difformis L.)是水稻田间的主要杂草之一,其对除草剂的抗性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丙嗪嘧磺隆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在遭受丙嗪嘧磺隆的压力下,稻田野慈姑往往会发展出抗性,对水稻田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索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的机制,并研究其抗性的遗传遗传变化。
丙嗪嘧磺隆抗性机制研究我们首先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稻田野慈姑进行了采集和筛选,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丙嗪嘧磺隆抗性测试。
结果显示,大部分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抗性。
接着,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这些抗性种群和对照种群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
我们发现在抗性种群中,与除草剂抗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在其信号转导和代谢途径中的一些关键基因出现了显著变化。
这些结果表明,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的形成可能与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关。
遗传变异研究接着,我们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抗性种群和对照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我们发现,在不同地区的野慈姑种群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抗性种群与对照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明显增大。
我们还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对抗性种群与对照种群的基因型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一些明显的遗传变异。
这些结果表明,稻田野慈姑的丙嗪嘧磺隆抗性与其遗传遗传变异密切相关。
抗性管理策略研究我们探讨了一些可能的抗性管理策略。
通过野外调查和田间试验,我们发现了一些可能的治理丙嗪嘧磺隆抗性的方法。
首先是采用轮作种植的方式,将耕种不同植物的作物与水稻轮作种植,可以减少野慈姑的数量。
其次是引入天敌,例如某些昆虫和微生物,用于控制野慈姑的数量。
我们还可以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野慈姑的抗性基因进行改造,从而达到控制其数量和抗性程度的目的。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深入研究了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的机制,并且探讨了其遗传变异和抗性管理策略。
我们的研究为解决丙嗪嘧磺隆抗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于改善水稻田的生产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
期 ),方 法 为 毒肥 法 ,施 药 时 水 层 3~5cm,保 水 7d,施 药 当天 为 晴 天 、微 风 。于 施 药 后 15、30d调 查 残 存 杂 草 数 量 ,并 于30d调 查杂 草 鲜 重 ,计 算 防 效 。调 查 方 法 为对 角 线 5点 法 ,每 点 0.25m 。
t z 嚣
’ ,
{。
;{ : }: ! ’;* :… ; 5% ∞ : :
50% 吡 嘧磺 隆 .苯 噻 酰 草胺 可 湿 粉是 佳 木 斯 恺 乐农
== __… :
2 试 验 结 果 与分 析
;i }∞:# : : ; ”
…………………。
化 有 限 公 司 生产 的 防除 水 稻 移栽 田杂 草 的 除草 剂 ,为 了 解该药剂对水稻移栽 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 ,黑龙江 省 密 山市 柳 毛 乡农 技 站承 担 了 省 农 药 管 理 检 定 站 下 达 的 此 项试 验 ,试 验 结 果 如 下 :
83.7
8.4
41.3
天
6
4.8
89.5
8.9
60.1 16.3 61.9
8.3
53.4
8.7
39.2
CK
45.5
’’
42 .8
17.8
14.3
l
5.6
90.8
2.O
92.5
5.2
91.2
3.2
87.2
11.6
40.5
施 药
2
4.9 92.O 1.5 94.3 3.9 93.4 2.7 89.2 11.0 43.6
几种配方除草剂对水稻田慈姑的药效评价
几种配方除草剂对水稻田慈姑的药效评价摘要:介绍了第一次应用稻好适,丙草胺+草克星,阿罗津+草克星,新马歇特+草克星,农思它的五种施药配方,并在插秧后二次用选用丙草胺、阿罗津、新马歇特+草克星对水稻田慈姑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试验结果表明,农思它处理的配方对水稻安全性以及防效,好于其他处理配方,其次为新马歇特+草克星,稻好适,阿罗津+草克星,而丙草胺的各项指标差于其它配方处理。
关键词:除草剂;慈姑;插秧田;防治效果;安全性慈姑,稻田常见杂草,一种多年沼生草本植物,由于兼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球茎没有休眠性,种子具有休眠性,近年来逐渐成为东三省稻田主要危害的恶性杂草之一[1-3],特别是老稻区,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与水稻争夺生长因子,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即使在水稻封行后仍可正常生长,破坏田间的微生态环境,致使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加重,造成水稻减产,稻米品质下降。
近年来稻田中野慈姑等球茎类杂草密度有所上升,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4-5]。
对于慈姑的危害,农民多数是在第一遍封闭处理时用阿罗津和吡嘧磺隆或者苄嘧磺隆,第二遍封闭处理时用丁草胺或者丙草胺和吡嘧磺隆或者苄嘧磺隆,后期用苯达松和二甲四氯混用。
但吴明根等报道延边地区稻田野慈姑对苄嘧磺隆已产生抗性[6];同时陈丽丽等报道野慈姑不同种群对对吡嘧磺隆的ED50值与其使用年限呈正相关,各类慈姑种群对吡嘧磺隆的ED50值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黑龙江省水稻田吡嘧磺隆常规田间施药量的10.7-48.4倍[7]。
为此,笔者针对汤原县老稻区的水田慈姑危害,设置几种防除慈姑的配方,通过插秧前及插秧后二次施药措施,比较这几种配方对慈姑的防效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并做出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1.1 防治对象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L.))1.2 试验做物品种:作物:水稻;品种:龙粳31(粳稻)1.3 栽培方式及试验环境:栽培方式为机械插秧。
吡嘧磺隆
吡嘧磺隆
•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 、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 糯稻) 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2、秧田或直播田施药,应保证田板湿润或有薄层水。 、秧田或直播田施药,应保证田板湿润或有薄层水。 3、用药量不超过20g/亩。 、用药量不超过 亩
吡嘧磺隆与苄嘧磺隆
品名 苄嘧磺隆 类别 除草方式 除草效果 施用方法 安全性 磺酰脲类 内吸传导 1、活性一般 、 2、2叶期以内杂草效果好, 撒施 叶期以内杂草效果好, 、 叶期以内杂草效果好 超过3叶效果差 超过 叶效果差 或 插秧后5-7天施药为佳 (插秧后 天施药为佳 ) 喷雾
。
安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对稗草无效 、
吡嘧磺隆
•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 叶期使用,每亩用 一般在水稻 叶期使用 可湿性粉剂 15~2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药后保持水层3~5 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药后保持水层 克拌毒土撒施 天。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 ,药后保水 移栽田,在插后 天用药 药后保水5~7天。 天
吡嘧磺隆
•
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 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水稻 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 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药效稳定,安全性高, 效期25~35天。 天 效期 • 其药效不受温度影响,药效持久,一次性施用能控制水稻生长期的多 其药效不受温度影响,药效持久, 种杂草危害
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防除协同增效技术研究
因此1.5L/hm<sup>2</sup>油类助剂和80m mol/L硫酸铵组合的 配比可以进一步研究。在农药减量试验中,结果表明不加助剂组 合时2甲4氯钠的ED<sub>50</sub>和ED<sub>90</sub>分别是添 加助剂时的2.73倍和3.68倍。
而灭草松的ED<sub>50</sub>和ED<sub>90</sub>分别是添加时 的4.24倍和1.89倍。可以初步得出该助剂组合对野慈姑的防治 有减量增效作用。
通过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要求的茎叶喷雾法研究出2 甲4氯钠,灭草松,五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四种药剂防除野慈 姑的ED50分别为510.5,1252.9,157.6和119.0 g a.i./hm<sup>2</sup>,因此确定四种药剂中五氟磺草胺对野慈 姑的活性最强,而灭草松对野慈姑的毒力最弱。灭草松和氯氟吡 氧乙酸组合,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和五氟磺草胺组合分别对 野慈姑联合作用、最佳配比的确定和对水稻安全性试验。
在2甲4氯钠与助剂配比变化试验中,得到油类助剂用量 1.5L/hm<sup>2</sup>和40,80和160 mmol/L硫酸铵混用时,防治 野慈姑效果较高,对野慈姑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3%,82.9%和 86.8%,增效幅度均达37.4%以上。而当灭草松和助剂组合使用时, 野慈姑的鲜重防效达到74.9%,75.8%和76.8%,增效幅度均超过 43.0%。
功能助剂与除草剂混合对野慈姑的影响研究。通过助剂初步筛 选试验发现硫酸铵与油类助剂组合时增效效果最明显,高低浓度 的硫酸铵和英伏腾的混配对2甲4氯钠的防效由不加助剂时的 44.6%提高到83.9%和77.3%,分别提高了39.3%和32.7%。
50%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防治直播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简报
2 1 对水稻安全性 .
施 药 后 5 0 5 察 ,各 处理 与空 、i 、ld观
白对 照 进 行 比 较 ,水 稻 株 高 长势 、叶 色 均 无 明 显 差 异 , 明 表 各处 理 区 水 稻 植 株 未 出 现 任 何 中毒 症状 ,证 明 5 % 吡 嘧 磺 0
区面 积 2m 5 z ,小 区 间筑 埂 隔 开 ,2 0 09年 6月 2 2日施 药 ( 水
的防效 ,5 %吡 嘧磺 隆 ・ 0 二氯喹啉酸 WP 5 / 6 m 略低于 4g 67
对照药剂 】%吡嘧磺隆 wP的防效 , 方差分析 , O 经 三者阃差 异不显著 ;5%吡嘧磺 隆 ・ 0 二氯喹啉酸 WP 0 / 6 m 的防 3g 6 7
13 调 查 内容 与 方 法 .
13 1 安全性调 查 。药后 5 0 .. 、l 、ld目测观察水稻生长情 5
况。
13 2 除草 效 果 调 查 。 药 前 调 查 杂 草 基 数 ,药 后 1 、3 d .. 0 5
分别 调查各 小 区杂草 存活 数 ,每 小 区随机 凋查 4 ,每点 点
上海农业科技
表 4 历 年 来 大 螟 发 生 程 度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一 H _ _ _ - _ - _ _●__-_ ______ 一 _ _
效略差 ( 表 1。 见 )
表 1 5 %毗 嘧 磺 隆 ・ 氯 喹 啉 酸 w O 二 P防 除直 播 稻 田杂 草 试 验 结果
稻 秧 苗 3f , 草 2 f , 叶 水 苋 1 5 0期 稗 n期 耳 . 叶期 )药 液 量 4 0 / , 5L h 2 用 新 加 坡 “ 农 ” 背 负 式手 动 喷 雾 器 喷 雾 。 m ,采 利
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相关研究
2019,45(2):174-177 Plant Protection收稿日期: 2018-04-30 修订日期: 2018-07-05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GC12B103)*通信作者E-mail:2425258589@qq.com黑龙江省稻田野慈姑对丙嗪嘧磺隆抗性相关研究吕晓曦, 赵长山*, 李 庚, 王春雨, 吴 桐(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摘要 通过整株盆栽法研究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种群R1)、856农场(种群R2)、密山市(种群R3)3个水稻田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水平,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3个野慈姑种群在靶标酶基因上的差异,确定3个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和苄嘧磺隆是否存在交互抗性。
结果显示,黑龙江R1、R2、R3种群抗性指数(RI)分别为11.92、22.68、35.99。
与敏感的七台河种群S相比,R1、R2、R3的ALS基因均在Pro197位发生不同突变。
R1种群为Thr197取代了Pro197;R2、R3种群为Ser197取代了Pro197,ALS基因的突变是其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3个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和苄嘧磺隆存在交互抗性。
关键词 野慈姑; 丙嗪嘧磺隆; 抗性中图分类号: S 481.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688/j.zwbh.2018186Resistance of Sagittaria trifolia L.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in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propyrisulfuronLV Xiaoxi, ZHAO Changshan, LI Geng, WANG Chunyu, WU Tong(School of Agricultur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Abstract The whole-plant bioassay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Sagittaria trifolia populationsfrom rice fields of Tangyuan(R1),856 farm(R2)and Misha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propyrisulfuron.Thetarget genes of the resistance of the three S.trifolia populations were analyzed and cross-resistances between thethree S.trifolia populations to propyrisulfuron and bensulfuron-methyl were determined by molecular biology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indexes(RIs)were 11.92,22.68 and 35.99 for R1,R2 andR3,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the acetolactate synthase(ALS)genes of R1,R2,and R3 all had different mutations at Pro197.Th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for R1 population was Pro-197-Thr,andthat for R2 and R3 populations was Pro-197-S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utation of ALS gene is the mainreason for S.trifoliaresistance.Three S.trifolia populations developed cross-resistance to bensulfuron-methyl andpropyrisulfuron.Key words Sagittaria trifolia; propyrisulfuron; resistance 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属泽泻科慈姑属,为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var.sinensis(Sims.)Makino的变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广泛分布于全球水稻田,为水稻田常见杂草,近年来由于野慈姑长势快,发生量多,已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之一[1-2]。
抗苄嘧磺隆野慈姑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突变研究
2018,44(3):142 - 145Plant Protection抗苄嘧磺隆野慈姑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突变研究付丹妮,赵铂锤,孙中华,纪明山*(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866)摘要近年来,野慈姑S a t a r i a r i/o t a L.在中国东北稻区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部分稻区使用苄嘧磺隆已无法有效防除该杂草。
为了明确野慈姑抗药性发生的根本原因,本试验从分子水平上对野慈姑抗苄嘧磺隆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抗药性(H4)和敏感性(S)野慈姑种群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 L 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克隆,比较其D N八序列的差异,确定导致抗药性产生的八L S氨基酸突变位点。
结果表明,与敏感性野慈姑八L S基因相比,H4种群第197位脯氨酸(P r o)突变为苏氨酸(T h r),该位点的突变可能是H4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A L S第197位P r o突变为T h r致使对苄嘧磺隆产生抗药性是第一次在野慈姑种群中报道。
关键词水稻田;野慈姑;靶标抗药性中图分类号:S481.4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16688/j. zwbh. 2017232Mutation in acetolactate synthase of Sagittaria trifolia resistant tobensulfuron-methylF U D a n n i, Z H A O B o c h u i, SUN Zhonghua, JI Mingshan(C ollege o f Plant P rotection, Shenya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110866,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arittaria trifolia L.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 in paddy fields in northeast o f China.I t s s very d ilfficult to con tro l by bensulfuron-m ethyl in some areas. The objective o f thss study s s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 f the resistance to bensulfuron-m ethyl in S. trifolia and to fin d the specific m utation sites inam ino acid sequence o f acetolactate synthase (A L S) )n the resistant S. trifolia populations. Fragments encoding theA LS were am plified and cloned fro m s usceptible (S) and resistant (H4)S. trifolia populations to bensulfuron-m e th y l, respectively^ and sequenced subsequently.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H4 population had a m utation at position 197(Pro). The m utation was P ro-197-Thr, w hich m ay be responsible fo r th m ethyl in the S. trifolia population. P ro-197-Thr m utation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ensulfuron-m ethyl is reportedfo r the firs t tim e in S. trifolia.Key words paddy fie ld;Sagittaria trifo lia;target-site resistance (TSR)野慈姑S a g t a t a r/o t a L.,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洲的温带地区[1],是水稻田常见的阔叶杂草之一,以球茎进行营养繁殖为主。
一种稻田杂草慈菇的防治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稻田杂草慈菇的防治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安东,何佳武,赵姝,曾玲玲,杜明,高莹,杜海香,康明,王士强,李静,那永光,解保胜
申请号:CN201410759290.8
申请日:20141206
公开号:CN104521633A
公开日:
201504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杂草慈菇的防治方法,第一次封闭,在水稻移栽前5~7天,使用噁草酮+吡嘧磺隆,在稻田带水整地后呈泥水状态使用瓶甩法施药,保持3~5厘米水层,施药后5~7天插秧,撒药后48小时内不排水,水层3~5厘米;第二次封闭,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使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拌肥料或沙土撒施,田间水层3~5厘米,并保持5~7天;在水稻生长的分蘖盛期,野慈菇苗5-7叶时,使用灭草松水剂+吡嘧磺隆进行田间均匀喷雾处理,施药前应排干田水,药后1-2天复水并保水3-5天;在水稻孕穗前期,慈菇未形成新的球茎,此时进行人工清塘,拔除慈菇。
本发明提高慈菇防治效果,3年基本消除;增加了产量。
申请人:王安东
地址: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安庆路38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氯吡嘧磺隆
香附子作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危害水田和旱田作物,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危害,由于根茎发达,繁殖能力快,常与农作物争肥,争水,影响苗圃农作物生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灭草松、2甲4氯、草甘膦、甲咪唑烟酸及氯吡嘧磺隆等对香附子都具有一定的防效,但氯吡嘧磺隆防治香附子,效果更直接,除草更彻底,农田应用相对较宽。
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methyl)是一种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1987年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与孟山都公司联合发现并开发,于1994年首先在美国获得登记,其后在日本、欧盟、中国等十几个国家获得登记,主要用于防除玉米,水稻,小麦,甘蔗等禾本科作物田的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该药剂药效高毒性低选择性好,对禾本科作物安全口,应用前景广阔。
氯吡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的ALS酶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最终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的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
它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进行传导,作用于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
杂草药害症状包括生长停止、失绿、顶端分生组织死亡,植株在2~3周后死亡。
为何说氯吡嘧磺隆防治香附子有特效1. 内吸除草,效果直接彻底氯吡嘧磺隆具有很好的内吸除草作用,施药后,香附子很快能停止生长,需要等待20天左右(受气候及生长环境影响,彻底死草时间有一定偏差),杂草彻底死亡。
2. 安全作物较多在防治田间香附子方面,氯吡嘧磺隆除被用于玉米田防治大龄香附子外,还被广泛用于水稻、番茄、甘蔗、红薯及部分中药材田间香附子的铲除。
3. 用量小,对环境安全氯吡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和苯磺隆、砜嘧磺隆、氟唑磺隆及苄嘧磺隆等同属一个大家族,而磺酰脲类除草剂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较小的用量,即可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氯吡嘧磺隆虽好,但有个致命的硬伤,就是对下茬作物的安全性,下茬作物易出现药害问题。
20%二甲戊灵·吡嘧磺隆WP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9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
中的杂草进行防治,评价该药剂的防治效果及对水
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斯分院(
46
°
47
′
27
″N,
130
°
24
′
27
″E)进行,土壤类型
为黑土,有机质 含 量 4.
98% ,
9. 在 本 田 中
pH 6.
选择 地 势 平 坦、排 水 良 好、水 源 方 便 的 地 块,秋 翻
地后高台做 床.采 用 大 棚 温 室 育 苗,水 稻 幼 苗 移
栽至田块,常 规 水 肥 管 理.水 稻 移 栽 田 有 自 然 发
4 次重
复,随机 排 列,药 液 用 量 为 450Lhm-2 .移 栽 后
35d 施药,药前进 行 排 水 处 理,使 杂 草 露 出 水 面,
并调查每小 区 的 杂 草 基 数,此 时 稗 草 为 6~7 叶
期,泽泻、慈菇、雨 久 花 和 三 棱 草 生 长 高 度 为 8~
10cm.用药当天晴,环 境 气 温 为 11~23 ℃ ,平 均
用该田块进行后续试验.
4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期 王自杰等:
5
20% 二甲戊灵吡嘧磺隆 WP 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
长发育而死亡[7].2003 年二甲戊灵首次在稻田中
中,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农药,不仅会使农田杂草产
收稿日期:
2023
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邓源;郭正元【摘要】选取湖南和北京两地的水稻田为试验对象,于2011,2012年采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样品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当添加浓度在0.01~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3.68%~101.9%;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1=C0e-k1,在两个地点的两年试验中,吡嘧磺隆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半衰期分别为2.29、2.73、2.29 d.【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19【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吡嘧磺隆;高效液相色谱;水稻;残留;消解【作者】邓源;郭正元【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资源所,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资源所,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44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化学名为5-(4,6-二甲氧基嘧啶基-2-氨基甲酰氨基磺-1-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商品名为草克星、水星、韩乐星,化学结构式为:吡嘧磺隆以其高效、低毒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用于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鸭舌草、水芹、野慈姑等。
随着该类除草剂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在农作物中的残留及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毒害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1]。
吡嘧磺隆开发至今,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2-12],如吡嘧磺隆分析方法、吡嘧磺隆降解菌S8-1、吡嘧磺隆对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等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土壤、大豆、紫菜、人参等上的分析方法的建立。
关于水稻田中吡嘧磺隆残留的分析较少,我国暂时还没有制定吡嘧磺隆在大米(糙米)中的最低检出限(MRL),吡嘧磺隆的无毒作用剂量(ADI值)为0~0.043 mg/kg,日本制定的吡嘧磺隆在大米中的MRL值为0.10 mg/kg。
吡嘧磺隆除草剂的说明书
吡嘧磺隆除草剂的说明书
吡嘧磺隆除草剂说明书一般在购买药剂时会有附带,在使用时要以说明书上的建议用量和使用方法为准。
吡嘧磺隆除草剂适用作物为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对水稻的生长影响较小。
一、吡嘧磺隆的效用
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二、吡嘧磺隆的防治对象
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
但是,它对稗草、千金子无效。
三、吡嘧磺隆的使用方法
吡嘧磺隆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
药后保持水层3-5天。
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吡嘧磺隆除草剂虽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不大,但是要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20160720水清农场聊天记录
20160720水清农场聊天记录网友”绿色植保“问:这是直播稻,请问是什么原因,什么病,用什么药。
答:有没有大田照片?稻根不好,营养障碍、生理缺水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病苗水浸印较长,色污黑,根黄朽,田应沤烂。
如果病苗主要发生于田低洼处,可适当排水轻搁田,同时喷施碧护和氮磷钾及多元素叶面肥。
网友”杨波泗“问:专家帮看看还有好办法吗?心叶没有了!地里已经没有水!答:栽得深,田水深,土沤烂,新生叶短。
田里这种苗发生普遍时,建议排水轻晒田,同时喷施碧护、爱多收,加喷尿素、磷酸二氢钾和优质多元中微量元素肥。
?如果病苗在田间零星发生,建议检查新叶上是否有蜡白条斑。
如果有,是黑条矮缩病,无法救。
徐州网友”小草“问:请问老师,这是什么草,如何化除,水稻直播田的。
答:?稗草,已抽穗。
前期用过哪些药没有能除掉?用较大剂量的稻杰和二氯喹啉酸挑除,有一定的防效。
小草回复:用二氯喹啉酸50克和氰氟草脂130毫升。
答:那二氯喹啉酸不要用了,大剂量稻杰,苗大苗壮时可用双草醚。
网友'文武'问:这叶子怎么了?答:如果是老叶的话,没有什么问题。
连续阴雨后暴晴,稻株生理障碍,可能出现这些现象。
季节到了,群体和半株苗还没有长足,叶色淡,可以考虑适当施肥,根据前期施肥情况和水稻苗根生长情况,适当增施钾肥。
网友”茆永文“问:这是什么草,怎么除?答:马唐的一种。
生于稻田,如果有货的话,可以考虑用新稻笑除。
药后淹水、保水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
茆永文回复:用新稻笑150ml除过了,除不掉,是不是变异了?答:有没有全田照片?实在不行的话,如果草量大,还是退到从前,用精恶唑禾草灵加大剂量氰氟草酯除。
水稻5叶期以上,生长健壮时,如果需要全田喷,可以考虑每亩用骠马69克/升精恶唑禾草灵30毫升、氰氟草酯纯药60克,加足水均匀喷雾。
挑除时,掌握喷药量。
施药后1~2天灌深水淹没马唐1~2天,然后适当排浅水至稻叶露出水面。
与水稻相比,马唐酒量不行,不面耐淹,淹水也是控制其发生和危害的有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慈姑对吡嘧磺隆抗性的分子机理作者:刘延 刘华招 高增贵来源:《杂草科学》2015年第03期摘要:野慈姑是我国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以黑龙江稻田采集的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分子克隆技术,对野慈姑的吡嘧磺隆抗性水平进行检测,并从靶标位点突变的角度解释抗性产生原因。
结果表明,采自哈尔滨稻田的2个野慈姑种群N03及N06均为高抗种群,抗性达到4倍剂量以上。
经比对2个抗性种群的靶标酶ALS基因发现,Pro197的脯氨酸分别被亮氨酸、丝氨酸取代,该位点的突变可能是野慈姑种群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野慈姑;除草剂抗性;ALS基因;吡嘧磺隆中图分类号:S45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35X(2015)03-0020-04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2014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突破340万hm2,除北部高寒地区外,全省80个市(县)中72个市(县)种植水稻[1]。
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随着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稻田杂草的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加速,原来处于次要防治地位的莎草科及泽泻科杂草成为主要杂草。
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别称狭叶慈姑、长瓣慈姑,俗称驴耳菜,为泽泻科多年沼生草本植物。
野慈姑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 ℃,既能种子繁殖也可宿生根繁殖[3-4]。
通过田间调查和与农民交流获知,野慈姑近年来发生日益严重,己成为黑龙江省寒地稻区主要恶性杂草。
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登记以来,由于其具有活性高、用量低、杀草谱广、对作物安全及毒性低等特点,一直是水田防除阔叶杂草的主推品种[5]。
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田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已有20多年历史[6]。
长期单一品种的除草剂施用极易诱导杂草产生抗药性,造成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敏感性降低。
日本于2014年报道了由于ALS基因突变而对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高抗的野慈姑种群[7]。
国内也有相关报道:吴明根等在吉林省延边已发现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生态型慈姑[8];陈丽丽等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发现ED50比值4.5倍于敏感型的野慈姑[9]。
笔者在试验区中也发现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不敏感的野慈姑生态型。
世界范围内已有大量与ALS抑制剂抗性相关的报道。
对于抗性机制的解释主要有2个方面——靶标位点抗性(target-site-resistance,TSR)和非靶标位点抗性(non-target-site-resistance,NTSR)。
目前已发现的151种ALS抑制剂抗药性杂草中,经证实与TSR直接相关的ALS基因突变位点共有8个[10-11]。
根据拟南芥中ALS氨基酸的位置,8个位点分别为Ala122、Pro197、Ala205、Asp376、Arg377、Trp574、Ser653、Gly654。
对于NTS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毒和代谢2个方面[12]。
目前野慈姑抗性机制的解释主要为编码靶标酶ALS基因发生突变。
本研究以吡嘧磺隆为例,主要目的为探明黑龙江省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靶标位点的抗性机制。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采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不同田块的野慈姑种群(Sagittaria trifolia L.)见表1。
各种群分别取植株幼嫩部分,冻存于-80 ℃。
1.2试验方法1.2.1整株生测法选取4~6叶期长势均匀的野慈姑,进行喷雾处理。
试验按照表2设计用量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
喷药后放在暗处吸收6 h,然后光暗交替12 h继续培养。
1.2.2野慈姑ALS基因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根据已发表的野慈姑ALS基因序列(AB301496.1),设计并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正反向2条引物(表3)。
1.2.3野慈姑ALS基因片段的克隆及测序对目的条带切胶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然后转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将菌液均匀涂布于含有Ampicilin和X-gal/IPTG的LB 固体培养基上,37 ℃过夜培养。
从培养基上挑取15个白色单菌落到含Ampicilin的LB培养液中,以200 r/min的速度在37 ℃摇床内振荡培养5 h,然后以菌液为模板进行转化鉴定。
25 μL 的菌液PCR组分包括9.5 μL ddH2O、12.5 μL 2×Pfu PCR MasterMix(TIANGEN公司)、1 μL 菌液、上下游引物各1 μL(10 μmol/L)。
挑选其中至少5个阳性克隆送公司双向测序,引物为通用引物M13。
1.2.4生物学信息分析用DNAMAN V6软件对试验反枝苋种群ALS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寻找6个突变位点的差异性。
2结果与分析2.1生物测定结果及分析施药7 d后,调查吡嘧磺隆对各野慈姑样本地上鲜质量的抑制差异。
随吡嘧磺隆剂量的升高,对8个样本的抑制率增强。
其中样本N03和N06抗性水平较高,4倍剂量时的生长抑制率低于50%,即对吡嘧磺隆抗性达到4倍剂量以上(表4)。
对这2个野慈姑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进行ALS基因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野慈姑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目的片段扩增3种野慈姑取幼嫩组织在液氮中研磨成细粉,使用快捷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系统,对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电泳检测提取成功(图1)。
[FK(W9][TPLY1.tif]PCR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9 ℃退火30 s、72 ℃延伸2 min,共进行33 次循环;72 ℃延伸10 min。
扩增产物点样于1%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测,扩增成功(图2)。
2.3野慈姑ALS基因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3个野慈姑种群的ALS测序片段进行比对后发现,抗性种群N03和N06在Pro197位发生了导致不同氨基酸发生取代的突变。
其中,N03由CCC突3讨论与结论本试验通过整株生物测定法,对采自8个地块野慈姑的抗药性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有2个地块的野慈姑对吡嘧磺隆的敏感性降低,抗性达到4倍剂量以上。
对靶标酶ALS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后发现,2个抗性种群——N03、N06靶标酶ALS的高度保守区域Domain A发生了基因突变,197位由CCC分别突变为CTC/CCC、TCC,分别导致脯氨酸被亮氨酸、丝氨酸取代。
突变的发生可能是导致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靶标位点突变的ALS抑制剂抗性是杂草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通常是由于ALS的编码基因保守区域发生突变,导致单个氨基酸被取代[14-15],这种取代也可在多个位点同时发生。
在过去20年里,全球范围内在50个杂草种群中,共发现8个能够导致抗性产生的突变位点以及26种氨基酸替代方式[16]。
目前野慈姑的靶标位点抗性情况已有报道,2014年日本Iwakami等发现了发生CCC/TCC杂合突变的野慈姑种群,本研究发现的2种突变方式尚未报道。
非靶标位点导致的除草剂抗性原理较复杂,可能由除草剂代谢机制的增强或解毒酶(P450解毒酶,GSTs等)活性提高引起[12,17]。
本次试验未对非靶标方面机理进行研究,因此不能排除其对抗性产生的贡献,这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1]关昕,安龙哲.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概况[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1):10-12.[2]Florez J A,Fischer A J,Ramirez H,et al. Predicting rice yield losses caused by multispecies weed competition[J]. Agronomy Journal,1999,91(1):87-92.[3]王枝荣. 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57.[4]余柳青,韩逢春,玄松南,等. 东北水稻生产与杂草防除[J]. 杂草科学,2009(4):7-10.[5]李茹,罗小娟,董立尧,等. 鳢肠种群对除草剂的敏感性[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6):1514-1516.[6]吴明根,郑承志,李昕珈. 抗苄嘧磺隆慈姑ALS基因突变位点[J]. 江苏农业学报,2010,26(1):222-224.[7]Iwakami S,Watanabe H,Miura T,et al. Occurrence of sulfonylurea resistance in Sagittaria trifolia,a basal monocot species,based on target-site and non-target-site resistance[J]. 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2014,14(1):43-49.[8]吴明根,吴松权,朴仁哲,等.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抗、感性慈姑ALS活性的影响[J]. 农药,2007,46(10):701-703.[9]陈丽丽,何付丽,范丹丹,等. 黑龙江省野慈姑对吡嘧磺隆的敏感性测定[J]. 植物保护,2013,39(6):120-123.[10]Beckie H J,Tardif F J. Herbicide cross resistance in weeds[J]. Crop Protection,2012,35:15-28.[11]Powles S B,Yu Q. Evolution in action:plants resistant to herbicides[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2010,61:317-347.[12]Yu Q,Powles S. Metabolism-based herbicide resistance and cross-resistance in crop weeds:A threat to herbicide sustainability and global crop production[J]. Plant physiology,2014,166(3):1106-1118.[13]李林初. 泽泻和慈姑核型的比较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1985,3(4):397-402.[14]Rajguru S N,Burgos N R,Shivrain V K,et al. Mutations in the red rice ALS gene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imazethapyr[J]. Weed science,2005,53(5):567-577.[15]Shaner D L. Resistance to 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inhibi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history,occurrence,detection,and management[J]. Weed Research,1999,44(4):405-411.[16]Yu Q,Powles S B. Resistance to AHAS inhibitor herbicides:current understanding[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14,70(9):1340-1350.[17]Vila-Aiub M M,Neve P,Powles S B. Resistance cost of a cytochrome P450 herbicide metabolism mechanism but not an ACCase target site mutation in a multiple resistant Lolium rigidum population[J]. New Phytologist,2005,167(3):78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