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最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1、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员工。
3、职责3.1主要负责人职责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3.1.1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职责;3.1.2 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专项作业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3.1.3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3.1.4 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3.1.5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3.1.6 及时、如实报告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3.1.7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③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④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3.2现场作业负责人职责3.2.1 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3.2.2 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3.2.3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3.3监护人员职责3.3.1 接受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3.3.2 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3.3.3 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3.3.4同作业人员拟订联系信号,并在进出口处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3.3.5发现异常,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3.3.6 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终止作业;3.3.7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3.3.8 记录进出受限空间的人员姓名、进出时间、以及运进受限空间的所有设备和工具;3.3.9 现场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引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需要进入有限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进行作业的一种工作形式。
由于空间狭窄、通风不良、有害气体积聚等特点,有限空间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限空间作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和规定。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安全风险的高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本要素1. 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第一个要素是责任的明确。
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的任务,将安全生产责任下达到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2. 岗位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第二个要素是岗位责任。
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工作流程,划分出各个岗位,并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权限。
每个岗位的人员都应当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
3. 检查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第三个要素是检查考核。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和不履行职责的人员,应当及时纠正和处理,并给予相应的惩处。
4. 奖惩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第四个要素是奖惩措施。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做出突出贡献和履行职责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履行职责和违反规定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通过奖惩措施,激励人员主动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结论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责任明确、岗位责任、检查考核和奖惩措施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本要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术语(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分为以下三类: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相关文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安全标志及其使用的导则》《安全防护报警用具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厂区动火作业管理规定》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单位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安全办是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建立公司《有限空间及安全要求清单》(以下简称《有限空间清单》),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各单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组织单位开展有关培训教育、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对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一级危险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负责对公司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六条制造部、机修组和水电组负责协助安全办建立公司《有限空间清单》,负责组织配备、管理、检定和维护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负责组织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4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遵循“谁负责、谁管理、谁执行、谁检查、谁处罚”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责任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主管领导应指派专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安全管理机构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主管领导应定期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有限空间作业计划,明确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严格落实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等。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配备专业的救援设备和应急救护人员。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危险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应急疏散路线。
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演练应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及时总结改进。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工业生产中,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特殊的作业形式,它涉及到封闭或部分封闭的空间内的操作,这些空间通常具有较小的出入口,通风不良,且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等危险。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范本,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旨在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确保作业安全。
2.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 企业应当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二、组织管理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2. 安全管理组织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
3.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三、作业人员的职责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2. 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 作业中,如遇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现场负责人。
四、安全技术措施1. 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3. 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检查1.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审查。
2. 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企业应及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3. 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六、法律责任1. 对于因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导致的事故,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最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1、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员工。
3、职责3.1 主要负责人职责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3.1.1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职责;3.1.2 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专项作业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3.1.3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3.1.4 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3.1.5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3.1.6 及时、如实报告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3.1.7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③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④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3.2 现场作业负责人职责3.2.1 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3.2.2 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3.2.3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3.3 监护人员职责3.3.1 接受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3.3.2 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3.3.3 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3.3.4同作业人员拟订联系信号,并在进出口处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3.3.5发现异常,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3.3.6 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终止作业;3.3.7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3.3.8 记录进出受限空间的人员姓名、进出时间、以及运进受限空间的所有设备和工具;3.3.9 现场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开展的有限空间作业活动。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第四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作业。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设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和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现场安全。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作业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救援绳索等。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和应急流程。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法律责任与违规处理第十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违反本制度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相关许可证或者暂停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违反本制度的,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依法予以处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管人员、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指在高度有限、工作空间狭小或密闭无通风的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作业条件危险,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应以安全为前提,依法依规进行,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责任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组织、指导有限空间作业的实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讲解。
2. 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 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并指导作业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作业规范、安全。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2. 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 配合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流程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目标、内容、时间等。
2. 安排作业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条件,消除隐患。
4. 配备必要的作业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 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4、催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7、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有限空间存在的危(wei)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②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③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④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⑤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二、分管安全负责人职责1、配合负责人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承包商管理、应急管理;2、对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3、为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4、制定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及演练工作计划;5、审批安全有限空间作业许可。
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1、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并做好培训教育记录;2、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应急物品进行检查,确保处在完好状态,损坏的及时报园领导进行更换;3、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时向园领导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4、检查作业区域是否符合安全作业条件,不符合作业要求的,禁止作业人员进入。
二、作业负责人职责1、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wei)险危害因素;2、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3、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有限空间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安全责任制度
一、总则
1、本责任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定义了以有限空间的物业(以下简称“物业”)的使用者(以下简称“用户”)的安全责任,并对物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管理规定。
2、用户应尊重和遵守本制度规定的安全责任,维护物业的安全,为有限空间物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安全责任
1、用户在使用物业时应当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安全指引和操作规则,不得做出危害物业安全的行为。
2、用户应当在使用物业时谨慎操作,确保安全,不得擅自占用物业的设备和资源,不得破坏物业的安全性。
3、用户有义务对物业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
4、用户应当配合物业主办的安全培训,接受和贯彻安全规则。
5、用户应当积极参与物业安全工作,对物业内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并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三、惩处办法
1、对违反“物业有限空间安全责任制度”的用户,物业管理人员将直接作出警告和处罚,并可以暂停或取消使用物业的权利。
2、物业的安全责任由物业的管理人员和用户共同承担。
物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物业安全的问题;用户应当积极参与物业的安全管理,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4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安全责任制度:(1)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包括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责任和权限;(2)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专职岗位,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3)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作业准入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明确作业的目的、内容、时间和作业人员,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2)确定作业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和检修有限空间以及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救援设备;(3)建立作业监管制度,监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安全控制措施:(1)制定作业现场的规范操作程序,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2)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正确使用;(3)严格限制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数量,确保作业安全和紧急救援的顺利进行;(4)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和救援措施,提前做好救援设备的准备。
4. 安全培训和教育:(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讲解、事故案例分析和应急演练;(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知识考试,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 安全检查和评估:(1)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2)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公司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
3.内容3.1职责(1)行政部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3.2定义(1)受限空间:公司内各类喷漆房、罐、管道、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审批制度管理,作业前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2)安全隔绝1)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管道安全隔绝可接纳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3)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艳服(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1)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的划定。
3)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下同);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
(4)通风应采纳措施,坚持受限空间氛围良好通顺流畅。
1)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2)必要时,可采纳强制透风。
3)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氛围。
(5)监测1)作业前30分钟内,作业单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有限空间作业者安全生产责任书

有限空间作业者安全生产责任书•相关推荐有限空间作业者安全生产责任书(精选9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责任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签订责任书能激发我们想尽办法去胜任岗位需要。
拟定责任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限空间作业者安全生产责任书(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限空间作业者安全生产责任书1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层层落实,加强项目部与各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确保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本项目部和分包单位一同与职工签订施工人员上岗安全生产责任书,内容如下:1、进场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了解、遵守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掌握本岗位工作必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本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防止因不懂不会、错误操作或故意违章造成事故,并签订本“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书”,领取“安全上岗证”佩证上岗。
2、在施工作业中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自觉遵守本责任书要求及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服从项目部与本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
3、积极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穿好工作衣工作鞋,在高(悬)空、临边、吊篮内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严禁冒险作业、酒后作业、带小孩进入现场,严禁凌空抛掷垃圾工具、乘物料提升机吊篮或攀爬脚手架上下,严禁随意拆改、挪用、损坏一切安全设施。
5、不准乱接乱拉虚插浮挂电线、跳过漏电断路器接线;不准非指定人员操作施工机械。
6、不准在无防护的危险部位进行作业;不准在楼梯上、交通要道上、防护架上堆放物品。
7、遵守消防规定,不准在作业现场吸烟,动火作业有防火措施,不得使用违规电器,不挪用损坏消防器材,现场易燃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干净,运到指定地点,防止发生火灾。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3篇)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操作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相关培训人员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具有限制进入和通风透气条件,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控制风险、优先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五条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等。
第六条作业方案应由专业的安全人员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合理、可行、安全。
第七条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内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第八条作业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对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在作业前,应向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告知,确保其了解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第三章作业操作第十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提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佩戴防护装备、检查通风设备、测试有限空间的气体浓度等。
第十一条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应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第十二条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能及时与外界联系和求助。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运用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操作,禁止使用非专业设备。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方法正确、安全。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十七条在有限空间发生人员伤害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同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考核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考核制度1. 背景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如果不正确执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定一套相应的安全责任考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能够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对安全责任有明确的认知和落实。
3. 考核内容3.1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的理解与应用要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熟悉并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2 安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要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了解各类安全设备的选择原则,并在实际作业中正确选用和使用。
3.3 风险评估与控制要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能够准确评估作业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进行。
3.4 紧急救援与应急处置要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掌握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事故或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 考核方式4.1 理论考核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4.2 实践考核通过实际模拟的方式,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5. 考核结果与奖惩5.1 考核结果评定根据理论和实践考核的综合成绩,将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分为合格、优秀、不合格三个等级。
5.2 奖惩措施对考核合格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给予必要的惩罚和警告,并进行再培训。
6. 考核周期本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将每年进行一次,以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对于安全责任能够保持持续的认知和重视。
7. 重要事项说明本制度的实施要求考核过程公正、公平,考核结果严格按照标准评定。
任何不符合实际的考核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与处罚。
以上是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的考核制度的文档,旨在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这一制度的严格执行将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政策制度(最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政策制度(最全)1. 概述有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或退出受限制的空间进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储罐、管道、地下室等环境。
有限空间作业涉及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制度,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 目的本作业安全政策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职责和义务- 3.1 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培训员工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3.2 工作人员有义务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政策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参与培训和健康检查。
- 3.3 管理人员有责任制定和执行安全政策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4. 安全管理措施- 4.1 事前评估: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事前评估,包括评估风险、确定适当的安全措施,并获得必要的许可和工作计划。
- 4.2 准入控制:必须有明确的准入控制规定,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有限空间,并在进入前进行适当的检查和测试。
- 4.3 通风设备:有限空间必须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 4.4 紧急救援:必须制定紧急救援计划,并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急救人员,以应对意外情况。
- 4.5 监控和记录: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控和记录,包括人员进出记录、气体检测结果、工作时间等。
5. 培训和教育- 5.1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培训和教育,包括风险评估、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急救技能等。
- 5.2 培训内容应定期更新,以保持工作人员对安全政策制度的了解和意识。
6. 风险评估和改进- 6.1 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安全政策制度的有效性。
- 6.2 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风险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7. 处罚和奖励制度- 7.1 对于违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政策制度的行为,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停职、解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围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
3.容3.1职责(1)行政部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3.2定义(1)受限空间:公司各类喷漆房、罐、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审批制度管理,作业前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2)安全隔绝1)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洞应进行密地封堵。
(3)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1)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下同);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 。
(4)通风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1)打开人、手、料、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2)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3)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监测1)作业前30分钟,作业单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可进入。
2)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可恢复作业。
5)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6)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4.6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6)个体防护措施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4.3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作业。
1)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2)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4)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7)照明及用电安全1)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2)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
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3)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GB/T 13869 规定架设和拆除。
(8)监护1)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2)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3)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4)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9)其它安全要求1)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3)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4)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受限空间外应备有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6)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8)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9)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
10)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11)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外,确认无问题后可封闭受限空间。
3.4职责要求(1)作业负责人的职责1)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2)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外联络及呼叫法。
5)对未经允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监护人员的职责1)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作业人员的职责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
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4)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6)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3.5《审批表》的管理(1)《审批表》由作业单位负责到行政部办理。
(2 )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容办理两《审批表》,第一联审批部门保留,第二联作业单位保留,一份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审批表》。
(3)作业结束后,要立即将《审批表》交回行政部,每丢失一份罚款作业单位50元。
《审批表》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3.6考核(1)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罚款50-500元。
(2)情节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决定。
宏获家私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五月一十六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1主要负责人职责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等;2)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3)组织公司作业负责人对所有有限空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4)组织制定关于有限空间的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案和定期开展应急演练;5)组织作业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作业负责人职责1)了解整个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2)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3)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3监护人员职责1)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2)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3)全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4)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5)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6)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救,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放置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7)进入受限空间前,现场应有签字手续齐全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4作业人员职责1)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2)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3)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4)格按照“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5)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7)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式。
5承包管理1)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格承包管理,规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2)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3)承包单位应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宏获家私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五月一十六日宏获家私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此表一式二份,第一联审批部门保留,第二联作业单位保留)注: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审批部门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宏获家私有限公司有限空间管理台账专业资料专业资料宏获家私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