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地仗技术
地杖施工(单披灰地杖)
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地杖施工1.单披灰地杖1.1施工准备1.1.1技术准备〔1〕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设计说明、地杖做法等设计文件,进行设计交底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根据不同部位及损坏程度,确定用灰〔籽〕粒径、灰层厚度及材料比例。
1.1.2材料要求〔1〕油满:应随用随打满,稠度适宜,无生面团。
〔2〕灰油:应够火候、易干燥。
〔3〕血料:纯净无杂质、未变质。
〔4〕砖灰:大籽、愣籽、中籽、小籽、鱼籽、细灰、中灰无受潮现象。
〔4〕单披灰材料配合比〔重量比〕参见表1。
1。
21.1.3主要工具半截桶、把桶、碗、皮子、铁板、过板、灰耙、勺、挠子、开刀、油石、扫帚、布、铲刀、锤子、剪子。
1.1.4作业条件〔1〕屋面工程基本竣工,无交叉作业,以免影响操作。
〔2〕室内外地面已竣工,应做好妥善保护。
〔3〕架子搭设完毕,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4〕应有防雨、防风、防晒的措施。
〔5〕相邻作业面,如墙面、柱门、柱顶石等处,提前做好有效防护。
1.2施工工艺1.2.1工艺流程〔1〕。
四道灰工艺流程:汁浆―――捉缝灰――扫荡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2〕。
三道灰工艺流程:汁浆―――捉缝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3〕。
二道灰工艺流程:汁浆―――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4〕。
道半灰工艺流程:汁浆―――找中灰――满―细灰―――磨细钻生。
〔5〕。
靠骨灰工艺流程:汁浆―――细灰―――磨细钻生。
1.2.2操作工艺〔1〕。
汁浆1.油浆配置:血料置桶内用木棒搅拌碎,加入油满搅拌均匀,最后加水调制。
2.油浆材料配合比〔容积比〕为油满:血料:水=1:20:20。
3.手持把桶或油桶,用糊刷蘸浆,顺其木纹先上后下,先央角后大面涂刷于木件上。
新木构件大面积施工用喷浆机也可,但须过箩。
〔2〕。
捉缝灰1.一人独立操作,两手各次铁板和灰碗,用铁板向缝内横向挤灰,挤满后再用铁板斜尖插入缝,反复刮找,捉实捉满,顺木缝刮净余灰,俗称横挤顺刮。
古建筑技艺:地杖
地杖“地仗”是指在未刷油之前,木质基层与油膜之间的这部分由多层灰料组成,并钻进生油,是一层非常坚固的灰壳。
这部分不仅包括各灰层,还包括麻层、布层。
进行这部分工作便为地仗工艺。
在进行地仗工艺之前,还要对构件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地仗更为坚固,符合功能要求,但由于构件表面的情况不同,所以采取的处理方法也各异,首先进行砍、洗、挠。
、清理及基层工艺1、砍、洗、砍、洗、挠即是按不同情况,分别予以或砍,或洗,或挠的处理工作,但都是为被做地仗的表面干净、坚固,有利于和地仗灰牢固接合。
(1)新木件表面处理一般新木件表层均很干净,按一般情况是可以直接进行地仗灰工作的,但新木件有以下情况的要事先予以处理。
新木件多为新建的建筑物之结构构件,也有个别添配于旧材中的新木件,但大多为前者。
由于施工的原因,柱子及椽望等木件常粘有屋顶滴流下来的沥青涂料,应予以清除。
另外,传统工艺认为,为使地仗坚固,除与地仗灰本身的材料强度有关外,木基层表面的形状,对接合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即经过刨光的新木面,光滑程度虽能满足审美的需求,但并不利于与地仗灰的接合,所以要将其进行初步糙涩处理。
处理方法:用特制的小斧子,将柱子、大门和其他各板剁上无数斧迹,这样就会更有利于与灰料的接合。
其方法与要求为:斧迹深约l-2mm,斧迹距约10mm,斧迹横切木丝垂直,不能顺木丝进行。
此项工作使粘合材料具有足够的黏结力,如传统中使用的净满调制的灰,则可不砍剁斧迹,但目前使用的地仗材料均配以血料,故砍斧迹十分重要。
传统古建施工,木作转到油作是不考虑工艺搭接问题的,新木件刨光之后又要砍成粗糙表面,实为一种浪费。
(2)旧木件表面处理旧木件处理所遇情况复杂,木件陈旧的程度不同,包括以前曾进行过油漆和进行地仗处理的旧构件,也有未经油漆的旧构件。
有的呈现大面积裸露的明显的木筋及水锈,有的是酥裂空鼓的地仗灰层,有的构件旧油皮尚坚固硬挺。
有时一座建筑同时存在以上几种情况,如有大木地仗空鼓酥裂,椽望内装修油皮尚坚挺完好,柱子、踏板裸露木筋严重的情况。
地杖施工(单披灰地杖)
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地杖施工1.单披灰地杖1.1施工准备1.1.1技术准备〔1〕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设计说明、地杖做法等设计文件,进行设计交底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根据不同部位及损坏程度,确定用灰〔籽〕粒径、灰层厚度及材料比例。
1.1.2材料要求〔1〕油满:应随用随打满,稠度适宜,无生面团。
〔2〕灰油:应够火候、易干燥。
〔3〕血料:纯净无杂质、未变质。
〔4〕砖灰:大籽、愣籽、中籽、小籽、鱼籽、细灰、中灰无受潮现象。
〔4〕单披灰材料配合比〔重量比〕参见表1。
1。
21.1.3主要工具半截桶、把桶、碗、皮子、铁板、过板、灰耙、勺、挠子、开刀、油石、扫帚、布、铲刀、锤子、剪子。
1.1.4作业条件〔1〕屋面工程基本竣工,无交叉作业,以免影响操作。
〔2〕室内外地面已竣工,应做好妥善保护。
〔3〕架子搭设完毕,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4〕应有防雨、防风、防晒的措施。
〔5〕相邻作业面,如墙面、柱门、柱顶石等处,提前做好有效防护。
1.2施工工艺1.2.1工艺流程〔1〕。
四道灰工艺流程:汁浆―――捉缝灰――扫荡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2〕。
三道灰工艺流程:汁浆―――捉缝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3〕。
二道灰工艺流程:汁浆―――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4〕。
道半灰工艺流程:汁浆―――找中灰――满―细灰―――磨细钻生。
〔5〕。
靠骨灰工艺流程:汁浆―――细灰―――磨细钻生。
1.2.2操作工艺〔1〕。
汁浆1.油浆配置:血料置桶内用木棒搅拌碎,加入油满搅拌均匀,最后加水调制。
2.油浆材料配合比〔容积比〕为油满:血料:水=1:20:20。
3.手持把桶或油桶,用糊刷蘸浆,顺其木纹先上后下,先央角后大面涂刷于木件上。
新木构件大面积施工用喷浆机也可,但须过箩。
〔2〕。
捉缝灰1.一人独立操作,两手各次铁板和灰碗,用铁板向缝内横向挤灰,挤满后再用铁板斜尖插入缝,反复刮找,捉实捉满,顺木缝刮净余灰,俗称横挤顺刮。
古建筑地仗技术
前言众所周知、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作为古建筑工程得一个分项——油饰,更使这一世界独特得建筑与建筑文化瑰丽璀璨。
然而中国地域广阔,多民族多文化多风俗多信仰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得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与生产活动,就建筑而言,即有北方、江南与闽南等派别之分;更因民间“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之古训,形成经验不交流、成果不共享。
由此就出现多流派、多学说;宋代以后,朝廷虽然颁布了《法式》、《则例》等规范,但不难想象,在当时得历史条件下,要想顺利推广到民间实乃天方夜谭。
再说所谓得《法式》与《则例》通称“官式”做法本来就就是为宫殿、各级衙署、寺庙以及皇家园林服务得。
就我国古代建筑油饰得功能而言,主要就是对建筑物木构件进行保护使之延长使用寿命,后经能工巧匠们通过彩绘手段对不同功能、不同等级得建筑物得艺术展现,即达到保护得目得又起到装饰效果,二者合二为一。
建筑物体通过这种装饰效果来体现建筑与建筑间得等级关系,同时也明确表达使用者或所有者得身份象征;以适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得宗法,礼教,等级制度及文化传统等意识形态在建筑中得影响。
山海关,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与中原得咽喉、紧傍渤海,由于南、北及海外人员交往频繁,中原文化、塞北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特得文化区域,这种文化也渗透到建筑领域,由此形成了山海关独特得建筑风格。
作者在2004年古城保护与开发之初,有幸参加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得监理工作,对古城现存得古民居做了一些考察,同时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认真分析与研究山海关古代民居建筑得特点、法式与形制,恰如上述。
这本《中国山海关古建筑地仗与油饰施工技术》得小册子就是作者在山海关古城古建筑复原工程监理过程中,根据地方用料传统与传统工艺、工序编写得技术总结;为了体现这本小书技术内容得完整性与连贯性,凡本次复原及新建工程项目中没有涉及到得部分传统工艺工序也编辑在内,亦作为备忘录与今后施工参考。
由于作者为山海关客籍人,对山海关建筑文化了解甚浅,本文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盼本地同行老师斧正。
古建筑传统装饰工程(地仗)
一麻五灰施工的施工方法
抹灰者用小皮子把灰抹在线口上,先造实后附灰。闸线者用闸子将灰调 理均匀,先试闸后,再把闸子刷洗干净。双手持闸子的两侧均匀用力,推 拉均匀一气呵成。捡灰者紧跟其后,迅速找补余缺,捡净余灰,将线直调 整直顺。 为了使闸出的线条直顺,在闸线部位的一侧使用较为合适的尺板,闸 子紧跟尺板闸线。灰线基本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⑤溜细灰:在找过的细灰空隙内添灰,2、3人组档均可,视工作量和木 件大小而定。2人组档,1人用皮子在前面抹灰,造实后附灰。1人在后用铁 板过灰并捡灰。3人组档,抹灰、过板、捡灰各1人。一般用铁板灰,面积 较大用板子过灰。
一麻五灰施工的施工方法
(11)细灰: ① 磨中灰:用较合适的瓦片磨出直口,将中灰满磨一遍,阴角磨头进 不去的地方用铁板铲刮,去其浮粒,打扫干净。 ② 汁水浆:为使细灰与中灰粘接牢固,须用护刷沾清水涂刷中灰,水 不宜多。 ③ 找细灰:一人操作,手端灰碗,用合适的铁板从碗口边正反刮取细 灰。正刮反抹,反刮正抹置边角、秧角、棱线、柁头、椽头等处,将灰粘 牢贴实,顺其边缘铲净余灰。灰的宽度4~6cm,厚度2mm左右。灰基本干燥 后进行下道工序。 ④闸线:闸线3人操作,抹灰、闸线、捡灰各1人。先左后右,先上后 下进行。框线从左下开始,至右下交圈操作。
一麻五灰施工的施工方法
(6)扫荡灰:(附图5)(附图6) 又称通灰、粗灰。3人操作,1人在前面抹灰,1人过板子,1人在后面捡灰。 抹灰者以过板的长度为准,抹一板二板长均可。操作时由上至下,由右至左进 行。竖木件先横后竖,横木件先竖后横。抹灰反复造实后再附灰。操作中把桶 跟着皮子走,不可皮子跟着把桶走。 过板者迎面而站,双脚大于肩宽。一手持板,板与木件垂直,板面略倾,先 试过,将灰蹚平,最后一板成活。把木件刮平、刮直、刮圆,板口余灰及时清 理干净。 捡灰者手持铁板灰碗,捡板子接头处余灰,不平处补灰衬平。板子未刮到之 用铁板代刮,并随时捡净落地灰。
古建筑木材表面油漆地仗工程施工方案
古建筑木材表面油漆地仗工程施工方案一、二道灰二道灰,是指用于仿古的建筑,如何在木材面层上,作地仗的操作方法,其操作过程如下:1、中灰:混凝土或抹灰面,干透后,用铲刀将其表面铲平整干净,再以铁板满刮克骨中灰一道,不宜过厚,要平、直、圆。
干后以金刚石或缺瓦片细磨,然后打扫干净,以水布擦净。
2、细灰:中灰干后用金刚石或缺瓦片将板迹接头磨平,以笤帚打扫,以水布擦净,再汁水浆一道(净水),用铁板将鞅角、边框、上下围脖、框口、线口、以及下不去皮子的地方,均应详细找齐。
干后再以同样的材料用铁板、板子、皮子满上细灰一道(平面用铁板,大面用板子,圆者用皮子)、厚度不超过2㎜,接头要平整,如有线脚再以细灰扎线。
3、磨细钻生:细灰干后,以细金刚石或停泥砖精心细磨至断斑(全部磨去一层皮为断斑),要求平者要平,直者要直,圆者要圆。
以丝头蘸生桐油,跟着磨细灰的后面随磨随钻,同时修理线脚及找补生油(柱子要一次磨完,一次钻完),油必须钻透(所谓钻透者就是侵透细灰),干后呈黑褐色,以防止出现“鸡爪纹”现象,浮油用麻头擦净,以防“挂甲”。
俟全部干透后,用盆片或砂纸精心细磨,不可遗漏,然后打扫干净。
注意事项:混凝土构件必须干透,方可作地仗,否则,灰皮会裂纹或脱落,应加注意。
凡混凝土构件,不可使用麻布。
二、三道油操作工艺:1、地仗完进行下道工序2、垫光头道油:以丝头蘸配好的色油,搓于细腻子表面上,再以油拴横蹬竖顺,使油均匀一致,除银朱油先垫光樟丹油外,其它色油均垫光本色油,干后以青粉炝之,以砂纸细磨。
3、二道油、三道油同头道油。
罩清油(光油),以丝头蘸光油(不加颜料者)搓于三道油上,并以油拴横蹬竖顺,使油均匀,不流不坠,拴路要直,鞅角要搓到,干后即为成活。
三、腻子配制方法1、灰的配制(即血料腻子、古建传统腻子):将发好的血料、熟桐油、清漆、大白粉按传统比例拌和成血料腻子。
2、发血料:新鲜猪血,以藤瓤或稻草,用力研搓,使血块研成稀浆,无血块血丝,再行过筛去其杂质,放于缸内,再以石灰水点浆,随点随搅至适当稠度即可(猪血与石灰比为100:4),三小时后即可使用。
解码故宫古建筑“一麻五灰”地仗技艺
撰文/周 乾(故宫博物院)何为“一麻五灰”地仗技艺地仗是由猪血、桐油、砖灰、面粉、麻等材料调制而成的灰浆,且由若干灰浆层叠加而成。
地仗包裹在(第一种灰浆)→通灰(第二种灰浆)→使麻→压麻灰(第三种灰浆)→中灰(第四种灰浆)→细灰(第五种灰浆)→钻生。
5种灰浆均为油满、血料、砖灰按体积比例配置而成。
科学“解码”材料“一麻五灰”地仗技艺中,各种材料有何科学妙用?快来看看吧。
麻是拉接材料,有助于防裂,且当麻丝粘贴方向垂直于木纹方向时,更有利于发挥对地仗的“套箍”作用。
面粉为食用面粉,属于植物蛋白胶,在油满配置中起胶结作用。
石灰掺入清水后可形成石灰水,而石灰水可将面粉烧结成面糊,并在木基层表面,可形成厚厚的保护层,避免木构件遭受日晒、雨淋、虫咬。
“一麻五灰”地仗技艺的特点为:从木基层到地仗的最外层,主要用5种灰浆、一次麻。
其工艺流程为:木基层处理→汁浆→捉缝灰“一麻五灰”地仗分层示意图(供图/周乾)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7油满配置过程中烧结灰油,以利于灰油与面糊充分融合。
土籽灰、樟丹粉在灰油熬制过程中,起催干剂作用。
砖灰、猪血、桐油的运用机理则更为丰富。
砖灰是地仗的主要填充料,其表面由多颗粒聚集而成,且有许多不均匀孔隙。
砖灰结壳后,可使地仗具有良好的渗油性和耐腐蚀性。
在地仗施工过程中,越远离木基层的砖灰,其粒径越细。
这是因为,粒径较粗的砖灰有利于基层表面找平,其粒径大,灰浆不容易开裂;越往外层,砖灰粒径越来越细,则有利于构件外表面的光溜,刷漆后呈现的视觉效果较好。
猪血以血料的方式被科学运用到地仗中。
血料由新鲜的猪血与石机化合物的结构形式),使得生桐油具有自动氧化、快干、热聚合等特性,在地仗工艺中用于钻生(将细灰层表面的灰尘扫净,再刷生桐油的工序)防裂。
油满由桐油、面粉、石灰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为调制地仗灰的胶结材料。
在地仗施工过程中,油满中的桐油易于在地仗材料表面发生包裹作用,并填充砖灰颗粒间的空隙,能阻隔粘接材料颗粒与空隙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水分更容易散失,因而起到防潮防渗作用。
地仗工艺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油漆彩画是中国古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建筑工程中对保护木结构起着装饰的作用。
同时,对于保护古建筑文物古迹也是起着决定性的及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中国古老建筑特点之一为大屋顶形式,屋顶好似帽子,显示尊贵之分,使人一目了然,便知是平民建筑、庙宇寺院、还是宫廷官座。
建筑形式有:平顶、人字顶、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卷棚式、攒尖式。
攒尖式多用于亭、阁、塔,特别是颐和园万寿山的智慧海,在同一建筑,同一屋顶,同一脊背上出现有三座攒尖,为中国少有,世为罕见。
而屋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斗拱的大式大木,多为朱门金钉,碧瓦红墙,帝王宫殿,神鬼庙宇,为武座。
另一种是没有斗拱的小式大木,为文座。
多为宅院,园林建筑。
无论从建筑结构、式样、材料的应用,油漆彩画的内容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
油漆彩画是古建工程中的最重要分部工程,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阶层、地位、身份和不同的艺术水平。
我们都知道外界的自然环境,经常受到风、晒、雨、雪、雾、露、霜、寒、暖、干、湿交替的侵蚀,使木件霉烂腐朽,金属生锈,逐渐受损,老化变质。
我们为了保护古建筑不受到侵蚀,采取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办法,就是油漆彩画。
中国古建油漆彩画工程修缮装饰的范围大致分为:宫殿府宅、楼阁庭榭、斋舫廊轩、园林会馆、坛庙寺观、堂室陵墓。
在建筑施工中采取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式样,以及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营造模数、传统的作法和传统的操作工艺,传统的建筑材料,精工料实,一丝不苟。
只有这样,古老的传统操作工艺才能不失传,不走样,得以延续,香火不断,后继有人。
施工中不能留下错误的做法让后人猜想,更不能留下做法上的遗憾。
油漆彩画在操作时,所追求的目标及完工后需达到的最终、最佳的效果:平、圆、直、顺、正、均、匀、清、洁、光、亮、对称、亮光、压光、无光。
古建油饰工程分为两部分:地仗(灰壳)、油漆(油皮)。
古建油漆地仗工程使用的是特殊的,唯一的、传统的材料。
南方地区古建筑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2)
南方地区古建筑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南方地区古建筑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一、前言南方地区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而闻名,而其中木构件的油漆彩绘地仗是古建筑中重要的装饰技艺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南方地区古建筑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以提供实际工程应用的参考和指导。
二、工法特点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运用传统的技艺和材料进行施工,以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2)施工工艺细致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操作;3)色彩丰富、图案瑰丽,展示了古建筑独特的审美价值;4)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充分的时间和耐心。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南方地区的古建筑木构件,如传统庙宇、宅院、园林等。
这些木构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在南方地区的古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实际工程应用基于以下原理:1)选用适合的基材,如优质木材,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2)采用传统的油漆彩绘技术和工艺,通过图案的绘制和着色,使木构件展现出独特的装饰效果;3)结合文物修复的原则和方法,对古建筑进行维护和保护。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1)木构件准备:对木构件进行修整、处理和涂底,以确保施工的平整度和附着力;2)图案的绘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图案的勾画和绘制,可以通过临摹、印刷等方式实现;3)彩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颜色上色、纹样细化处理;4)髹漆:对木构件进行髹漆,以增加其表面的光亮度和保护性;5)竣工验收:对彩绘地仗进行细致的检查和验收,确保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需要组织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工匠团队进行施工,包括木工、彩绘师、设计师等,并进行协调和配合,以确保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手工工具(刨子、刷子等)、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纸张等)、髹漆工具(刷子、清漆等)等。
仿古建筑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2)
仿古建筑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一、前言仿古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通过使用大木构件和油漆彩绘等技术手法,使建筑物呈现出古代的风貌和韵味。
而在仿古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木构件的制作和彩绘工艺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一种名为“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的技术方案,包括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
二、工法特点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精细的施工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工艺精细:通过精细的油漆彩绘和地仗施工工法,使大木构件呈现出古代建筑的风貌和色彩,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
2. 施工工艺简单:相比传统的仿古建筑施工工艺,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更加简单易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色彩持久:通过特殊选择的颜料和油漆,大木构件的彩绘不易褪色,能够保持长久的美观。
三、适应范围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仿古建筑,如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
它能够使仿古建筑的大木构件更加逼真,增加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性。
四、工艺原理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和采取的技术措施:1. 选择适当的木材: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和仿古的效果要求,选择适合的木材作为大木构件的材料。
2. 木材加工与处理:对木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修整、拼接、抛光等工艺,使其符合建筑的要求。
3. 油漆彩绘:采用特殊的彩绘技法和颜料,对大木构件进行色彩化处理,使其呈现出古代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4. 地仗施工工法:通过地仗施工工法,将大木构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中,确保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大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材料准备: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木材、颜料、油漆和地仗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等。
2. 木材加工:对选好的木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修整、拼接、抛光等工艺。
传统工艺地仗——古建筑华丽外衣的保护者
传统工艺地仗——古建筑华丽外衣的保护者油灰地仗,简称地仗,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
由砖面灰、血料,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在木构件表层形成的灰壳,主要起保护木构件的作用,由于在它的表面涂刷油漆,所以,它又是油漆的基层。
主要构成砖灰,主要是青砖灰,根据颗粒大小分粗、中、细几种。
砖灰耐酸碱、耐腐蚀,不膨胀,稳定性高。
血料,经过加工的猪血。
猪血与桐油混合,提高稳固性。
布,主要是麻布。
麻布拉力强,稳定性、抗裂性好。
其他还有腻子、固定用的竹条钉等。
做法清早期以前的地仗做法比较简单,一般只对木构件表面的明显缺陷用油灰做必要的填刮平整,然后钻生油(即操生桐油,使之渗入到地仗之内,以增强地仗的强度韧性及防腐蚀性能)。
清早期以后地仗做法日益加厚,出现了不施麻或布的“单披灰”,包括一道半灰、两道灰、三道灰乃至四道灰做法,更讲究的则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
讲究的四合院木构地仗,重点构件要做到一麻五灰,其余构件大多做单披灰地仗。
王府建筑的地仗可厚于—麻五灰。
变厚原因在木构件表面做地仗,在清代早期已形成制度。
清代以来,木构地仗所以出现越做越厚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清代建筑多承自明代,因年久反复修缮,原有构件大多不太平直圆顺,棱角也不完整,只能通过加厚地仗、使麻糊布、过板闸线等工艺手段得以再现昔日光彩;其二,实践使人们懂得,很簿的地仗是不能长期抗御自然界各种侵蚀的,因此加大地仗厚度,加强地仗的拉力(糊布或使麻),也就成为必然。
从开裂的地仗可见其厚度工艺运用汉族古代建筑艺术是一种创造形式美的艺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在艺术形式上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西方国家许多的古典建筑都是由单一的材料——大理石为主要基凋(例如:英国的白金汗宫、法国的凯旋门、意大利的古罗马竞技场等)。
而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则大多为大木结构,讲究“雕梁画栋”,因此中国古代汉族建筑以其雄伟庄严、色彩艳丽而著称于世,其中古建筑油漆彩画在这雄伟的建筑中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方法
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方法1.准备工作在进行古建筑的油漆彩画地仗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包括清洁古建筑的地面,清除表面的灰尘和杂物。
然后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如果有起泡、开裂或凹凸不平的情况,需要进行修复。
另外,还需要对古建筑的地面进行打磨、修补和上底漆等工作。
2.设计图纸在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风格,制作出彩画地仗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需要包括彩画地仗的图案、颜色和尺寸等信息。
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确定合适的彩画地仗的图案和颜色。
3.绘制图案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图案,开始进行绘制彩画地仗的工作。
绘画过程通常使用传统的手法,如刻线、描铅、上色等。
绘画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以保证绘制出高质量的彩画地仗。
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调色和柔化色彩的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上色彩画地仗绘制完成后,需要进行上色的工作。
上色工作通常使用颜料和刷子进行,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颜色标注进行上色。
在上色时,需要先进行底色的上色工作,然后再进行细节的补色和修饰工作。
上色工作需要细致耐心,以确保彩画地仗的颜色饱满、均匀和自然。
5.涂漆和抛光上色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涂漆和抛光的工作。
涂漆可以增加彩画地仗的光泽度和耐久度,可以选择透明漆、亮光漆或半亮光漆等进行涂抹。
抛光工作可以提高彩画地仗的光滑度和亮度,使其更加美观和耐用。
6.保护和维护彩画地仗施工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保护和维护工作,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保护工作包括定期清洁、防潮和防晒等,可以采用清洁剂和光亮剂进行清洁和护理。
维护工作包括修复和补漆等,如果彩画地仗发生了损坏或褪色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补漆。
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2)
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一、前言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古建工程,它能够为古建筑增添艳丽的色彩,并且具有保护古建筑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包括其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的特点在于其施工过程相对较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另外,该工法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工具,以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
三、适应范围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适用于各种古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
其中,大型古建筑对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具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其面积较大,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材料来完成施工。
四、工艺原理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原理来实现的。
主要包括挖掘地表,打磨地面,施工防护层,涂刷底漆和面漆,以及最后的加固处理。
五、施工工艺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的施工过程分为准备工作、地面处理、涂刷底漆、涂刷面漆和加固处理。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确定施工方案等。
接下来,进行地面处理,包括挖掘地表,打磨地面,并施工防护层。
然后,进行底漆的涂刷,保证漆膜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最后,进行面漆的涂刷,营造出古建油漆彩绘地仗的效果。
最后,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施工结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六、劳动组织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的劳动组织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配备和任务分工。
施工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了解古建筑施工工艺,并能熟练操作各种施工工具和设备。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角磨机、喷涂机、刷子、漆桶等。
挖掘机用于挖掘地表,角磨机用于打磨地面,喷涂机和刷子用于涂刷底漆和面漆,漆桶用于储存和搅拌油漆。
八、质量控制古建油漆彩绘地仗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验收、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质量的检查等。
仿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工艺标准
仿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工艺标准仿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工艺标准 1.1 适用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1.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的施工。
1.2 引用标准名录 1.2.1 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2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CJJ39。
3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GJ159。
1.3 术语 1.3.1 地仗 the base coat 用地仗灰或地仗灰夹麻(布)附于构件上的油漆、彩画的基底。
传统地仗可分为单披灰地仗、披麻捉灰地仗、大漆地仗等方式。
1.3.2 抗碱底漆 alkali resistant primer 为基面底材封闭碱性以防止水溶盐析出的涂料。
. 1.4 施工准备 I 技术准备 1.4.1 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1.4.2 对施工操作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
1.4.3 收集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1.4.4 彩绘样式需要制作样品时,应在正式施工前制作大样,1/ 10并经各有关方认可。
II 物资准备 1.4.5 油漆彩画地仗的各种材料均应有使用说明、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书,且品种、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1.4.6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应要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4.7 其他辅材进场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
III 施工设施准备 1.4.8 施工机械:角磨机、搅拌机、砂纸打磨机、空气压缩机、喷涂机等。
1.4.9 工具用具:脚手板、桶、小油桶、箩、橡皮刮板、钢皮刮板、笤帚、腻子槽、刷子、排笔、砂纸、棉丝、擦布等。
1.4.10 监测装置:靠尺、塞尺、水平尺、卷尺等。
IV 作业条件准备 1.4.11 脚手架和作业面搭设。
1.4.12 基层干燥,完成并验收,满足施工需求。
古建筑地仗技术
前言众所周知、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 作为古建筑工程得一个分项——油饰更使这一世界独特得建筑与建筑文化瑰丽璀璨。
然而中国地域广阔, 多民族多文化多风俗多信仰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得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与生产活动, 就建筑而言, 即有北方、江南与闽南等派别之分;更因民间“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之古训,形成经验不交流、成果不共享。
由此就出现多流派、多学说;宋代以后,朝廷虽然颁布了《法式》、《则例》等规范,但不难想象,在当时得历史条件下,要想顺利推广到民间实乃天方夜谭。
再说所谓得《法式》与《则例》通称“官式”做法本来就就是为宫殿、各级衙署、寺庙以及皇家园林服务得。
就我国古代建筑油饰得功能而言,主要就是对建筑物木构件进行保护使之延长使用寿命,后经能工巧匠们通过彩绘手段对不同功能、不同等级得建筑物得艺术展现,即达到保护得目得又起到装饰效果,二者合二为一。
建筑物体通过这种装饰效果来体现建筑与建筑间得等级关系,同时也明确表达使用者或所有者得身份象征;以适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得宗法,礼教,等级制度及文化传统等意识形态在建筑中得影响。
山海关,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与中原得咽喉、紧傍渤海, 由于南、北及海外人员交往频繁,中原文化、塞北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 形成独特得文化区域, 这种文化也渗透到建筑领域, 由此形成了山海关独特得建筑风格。
作者在2004年古城保护与开发之初, 有幸参加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得监理工作,对古城现存得古民居做了一些考察, 同时在施工监理过程中, 认真分析与研究山海关古代民居建筑得特点、法式与形制, 恰如上述。
这本《中国山海关古建筑地仗与油饰施工技术》得小册子就是作者在山海关古城古建筑复原工程监理过程中, 根据地方用料传统与传统工艺、工序编写得技术总结; 为了体现这本小书技术内容得完整性与连贯性, 凡本次复原及新建工程项目中没有涉及到得部分传统工艺工序也编辑在内, 亦作为备忘录与今后施工参考。
地仗工艺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油漆彩画是中国古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建筑工程中对保护木结构起着装饰的作用。
同时,对于保护古建筑文物古迹也是起着决定性的及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中国古老建筑特点之一为大屋顶形式,屋顶好似帽子,显示尊贵之分,使人一目了然,便知是平民建筑、庙宇寺院、还是宫廷官座。
建筑形式有:平顶、人字顶、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卷棚式、攒尖式。
攒尖式多用于亭、阁、塔,特别是颐和园万寿山的智慧海,在同一建筑,同一屋顶,同一脊背上出现有三座攒尖,为中国少有,世为罕见。
而屋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斗拱的大式大木,多为朱门金钉,碧瓦红墙,帝王宫殿,神鬼庙宇,为武座。
另一种是没有斗拱的小式大木,为文座。
多为宅院,园林建筑。
无论从建筑结构、式样、材料的应用,油漆彩画的内容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
油漆彩画是古建工程中的最重要分部工程,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阶层、地位、身份和不同的艺术水平。
我们都知道外界的自然环境,经常受到风、晒、雨、雪、雾、露、霜、寒、暖、干、湿交替的侵蚀,使木件霉烂腐朽,金属生锈,逐渐受损,老化变质。
我们为了保护古建筑不受到侵蚀,采取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办法,就是油漆彩画。
中国古建油漆彩画工程修缮装饰的范围大致分为:宫殿府宅、楼阁庭榭、斋舫廊轩、园林会馆、坛庙寺观、堂室陵墓。
在建筑施工中采取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式样,以及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营造模数、传统的作法和传统的操作工艺,传统的建筑材料,精工料实,一丝不苟。
只有这样,古老的传统操作工艺才能不失传,不走样,得以延续,香火不断,后继有人。
施工中不能留下错误的做法让后人猜想,更不能留下做法上的遗憾。
油漆彩画在操作时,所追求的目标及完工后需达到的最终、最佳的效果:平、圆、直、顺、正、均、匀、清、洁、光、亮、对称、亮光、压光、无光。
古建油饰工程分为两部分:地仗(灰壳)、油漆(油皮)。
古建油漆地仗工程使用的是特殊的,唯一的、传统的材料。
“地仗”原来是用在柱子上的古建筑地仗工艺大全
“地仗”原来是用在柱子上的古建筑地仗工艺大全木结构虽然有稳固抗震抗压性能,但是依然会受到虫害和雨水的侵蚀,为了保护木构件,在建筑表面上未进行油漆彩画工作之前,木质基层和油膜之间的部分就要做“地仗”地仗由灰和麻组成,并钻进生桐油,这种工艺大约形成于明代。
传统建筑的灰浆有“九浆十八灰”,那么,在地仗中的灰浆究竟如何应用,做地仗又要经过哪些准备工作,本期推送就为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洗砍挠是铺设地仗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新木构件中,为了使得木头表皮更为粗糙,贴合地仗,要用特质的斧子砍出痕迹,痕迹深约2毫米,各自距离约1厘米。
在旧木构件的修复中,砍要更加小心,一般将酥裂的地仗去掉即可,或者先用水将去掉的部分打湿,再挠掉。
也可用火碱、喷灯或其他洗剂去掉油皮。
根据文物修复的原则,应该以砍挠为主。
撕缝、楦缝、下竹钉这是老旧木构件维修的重要工艺。
撕缝是指用刀子将裂缝修成八字口,从而有利于灰浆的灌注。
楦缝是指很深很宽的缝隙,不能完全用灰浆填充,因为灰浆干燥太慢,并且自身也可能脱落。
故而用木条将缝隙填满,还要用钉子钉上。
竹钉用硬竹子制成,长约4厘米,宽约1厘米。
竹钉间距以10厘米为宜。
一般对于大的缝隙,先钉两端,再钉中间,以防胀裂。
01 地仗材料在铺设地仗中,需要用到白面、血料(一般是猪血)、砖灰、灰油、生桐油、石灰、线麻、夏布(苎麻布)等。
灰油需要经过熬制,熬制原料以生桐油、土籽和章丹为主。
比例一般为生油:土籽粉:章丹=100:7:4。
地仗还有一个原料叫“满”,调制满的过程叫做“打满”。
满用白面、石灰水和灰油调制而成,一般来说三种材料的配比为灰油:白面:石灰水=150:26.7:100。
灰油越多,满的造价越高,相应也就越稳固。
满中灰油和石灰水的比例称为油水比,在重要的地仗工程中,油水比可以高达2:1,即“二油一水”。
02 地仗层级“一麻五灰”是传统建筑地仗工艺的代表,即地仗有一层麻和五层灰。
其实古建筑中不仅有一麻五灰,还有一麻四灰、二麻六灰等工艺,还有四道灰、三道灰、二道灰等不用麻(即“单披灰”)的工艺。
施工工艺-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古建筑油漆彩画地仗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1、施工工序斩砍见木→楦活→撕缝→下竹钉→清理→提缝腻子→上通腻子→披麻→轧线→找细腻子→溜细灰→磨细腻子→上细腻子2、操作要点1)斩砍见木把残存旧麻、灰、油皮砍去成麻面,要横着木纹砍,斧距之间距离7.5~10mm,深2~3mm,再用挠子挠,见白木,如砍新木件坡度要大一些。
2)楦活木裂缝在4mm 以上全要用木条施实钉牢,坑洼旋平,用胶粘牢,层皮活动处钉实,有松油、木有糟朽者砍去,用木楦实。
3)撕缝木结构大小缝用铲刀撕成V 形,使缝两侧糟朽木全见新木,便于腻子抓的牢固,把柱顶石靠近柱子处见新,灰木石三结合。
4)下竹钉结构裂缝在3mm 以上全要下竹钉,防止木性收缩。
有的竹钉竹片一头尖扁或方形,下时两头用扁形,中间用尖形。
钉时先下两头,后下中间,同时先轻后重钉实。
距离约0.1m。
如有下不去的,用扁铲铲平。
5)清理把砍挠撕缝有活木雨锈处再细找一次,将灰土打扫干净,刷生油一遍,刷时要调好底子油和各支油浆。
6)提缝腻子油浆干透后,用条帚把浮土打扫干净,将调配好的腻子用铁板在有缝处横塞竖刮,必须塞实,有坑洼处找平,上下桩头柱根线口找刮,找成活。
7)上通腻子把捉缝腻子表面有疙瘩处用砂轮石磨掉扫干净,用调好的腻子,圆平处先用皮子干操入架骨,再覆腻子,后过板子,板口用铁板打找,棱角要齐整,厚度以高处为准,不超过1mm 。
8)披麻用梳好的线麻和调好的浆,在第二遍通腻子上由上至下一节一节地刷,刷时要均匀,厚薄适当,再粘麻,粘时要横着木纹粘,随粘随用轧子压实,使浆浸透麻后压实,麻的厚度不透底,无麻包,无干麻为止。
压麻麻干透后将调配好的腻子用皮子干操入骨,再覆腻子。
后过板子,随着用铁板把板口棱角找平,厚度以高处不超过1mm 为准。
9)轧线老式框线是混线,传统轧子用竹子做,现多用铁片。
形状为三亭三平。
用调配好的腻子在框边轧,要轧顺直,其他门窗隔扇堂花云盘线两柱香线窝角线等再用不同的轧子轧。
传统四合院建筑的油漆与彩画(一)地仗
传统四合院建筑的油漆与彩画(一)地仗油漆是一种既起保护作用,又起装饰作用的材料。
在我国古代,油和漆分别指两种不同的物质。
油是指从桐树上的桐梓中榨出的物质,漆是指一种树上取得的天然汁液。
古建筑油漆工艺与呕吐油漆工艺相比有其特殊之处,这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用、工艺的组合以及施工等方面。
其中在工艺组合,尤其是底层的处理上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众所周知,古建木构件的体量非常大,大的构件必然表面粗糙,缺陷也多,有些构件为了达到要求经常采用“拼帮”成型的办法,这使得其表面更加凹凸不平,因此传统工艺经过复杂细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仗”工艺,此工艺广泛应用于古建的门、窗、柱、由于对古建筑的保护,椽望、斗拱、天花、藻井、栏杆、楣子、屏风以及匾额、神龛、对子、桌案等各个部位。
地仗是一种中国传统土木工程技法,即在木质结构上覆盖一种衬底,以防腐防潮。
为美观其上通常做油饰彩绘。
这种做法大约成型于明代,据说由唐、宋建筑油饰彩绘工程的衬地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所用涂料以及干燥后的涂层也称地仗。
使用时在木构造表面分层刮涂,其中为防止涂层龟裂剥离和增强地仗的拉力,刮涂过程中通常还通过披覆麻布的方式来进行加固。
大型建筑对地仗工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北京故宫的地仗即有“二麻六灰”一说。
清代的地仗有两种配料方法:一种掺血料,另一种不掺入血料,前者被广为沿用。
而常见地仗做法使用的原材料有:血料(猪血)、大籽灰、中籽灰、小籽灰、中灰、细灰、生桐油、苏油、煤油、面粉、生石灰、线麻、夏布等。
“一麻五灰”地仗,因要抹上五道油灰,披一层线麻故称一麻五灰,此做法多使用在古建筑的柱子、檩、垫、枋、抱框、榻板、板墙等处。
施工的工艺有刷稀底子油、捉缝灰、扫荡灰、披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这些复杂的步骤。
清早期以后地仗做法日益加厚,出现了不施麻或布的“单披灰”,包括一道半灰、两道灰、三道灰乃至四道灰做法,更讲究的则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众所周知、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作为古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项——油饰,更使这一世界独特的建筑与建筑文化瑰丽璀璨。
然而中国地域广阔,多民族多文化多风俗多信仰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就建筑而言,即有北方、江南和闽南等派别之分;更因民间“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之古训,形成经验不交流、成果不共享。
由此就出现多流派、多学说;宋代以后,朝廷虽然颁布了《法式》、《则例》等规范,但不难想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顺利推广到民间实乃天方夜谭。
再说所谓的《法式》和《则例》通称“官式”做法本来就是为宫殿、各级衙署、寺庙以及皇家园林服务的。
就我国古代建筑油饰的功能而言,主要是对建筑物木构件进行保护使之延长使用寿命,后经能工巧匠们通过彩绘手段对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建筑物的艺术展现,即达到保护的目的又起到装饰效果,二者合二为一。
建筑物体通过这种装饰效果来体现建筑与建筑间的等级关系,同时也明确表达使用者或所有者的身份象征;以适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法,礼教,等级制度及文化传统等意识形态在建筑中的影响。
山海关,地理位置处于东北和中原的咽喉、紧傍渤海,由于南、北及海外人员交往频繁,中原文化、塞北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区域,这种文化也渗透到建筑领域,由此形成了山海关独特的建筑风格。
作者在2004年古城保护与开发之初,有幸参加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对古城现存的古民居做了一些考察,同时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山海关古代民居建筑的特点、法式和形制,恰如上述。
这本《中国山海关古建筑地仗与油饰施工技术》的小册子是作者在山海关古城古建筑复原工程监理过程中,根据地方用料传统和传统工艺、工序编写的技术总结;为了体现这本小书技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凡本次复原及新建工程项目中没有涉及到的部分传统工艺工序也编辑在内,亦作为备忘录和今后施工参考。
由于作者为山海关客籍人,对山海关建筑文化了解甚浅,本文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盼本地同行老师斧正。
编者於山海关大悲院2008年6月20日绪论什么叫做地仗?地仗是古建筑术语,就是对建筑构配件油饰前基层或表面处理工艺的统称。
古建筑及仿古建筑的木(混凝土)构配件在油饰与彩绘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否则油漆和彩绘饰面不耐久。
特别是木构件,虽然在制作安装前作了干燥处理,但仍然避免不了木构件顺木纹开裂,翘曲变形、表面粗糙等瑕疵。
而混凝土(或白灰抹面)构件也会大量“返碱”,造成油漆层脱落,影响建筑物油饰面的使用寿命和彩画的耐久。
构件基层处理包括木构件基层处理、水泥或抹白灰构件基层处理,统称为地仗;传统的地仗材料和传统工艺将构件表面变得坚实耐久,再经过油饰,不但延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
同时也达到美观的目的。
现行地仗工程有四种做法:一、上架大木和下架大木的使麻、糊布做法;二、四道灰、三道灰、二道灰做法(古称单皮灰);三、修缮工程的修补地仗做法;四、混凝土、白灰抹面构件面层的地仗做法。
古建筑地仗的使麻、糊布做法有:一布四灰、一布五灰、一麻五灰、两麻六灰、一麻一布六灰和两麻一布七灰等做法。
本书只介绍一麻五灰和一布四灰地仗项目。
其他使麻和糊布做法为高级做法,不是文物古建筑复原以及文物修缮工程一般不提倡。
后面分序介绍山海关(本文指冀东和辽西地区)古建筑地仗与油饰工程的用料传统和施工操作技术。
第一节地仗与油饰材料一、地仗原材料选购;古建地仗工程所选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以及颜色应完全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材料标准以及北方地区传统做法要求。
1、土籽:即砖灰,是砖瓦作工程的废品经过粉碎磨细后的粉末,是地仗的主要原料。
砖灰是向油满、血料内填充的材料,分籽灰,中灰,细灰三种。
根据工序和部位,而用不同的砖灰。
籽灰又分大中小三种,如木件裂纹或缺陷较大者用大籽,小者用中籽或小籽。
(见表一)类别孔/英寸籽灰中灰细灰1624803、生桐油:传统油饰用料主要采用桐油,品种有三年桐,四年桐,粟桐等。
质量最佳者为三年桐与四年桐,收获时间在九、十月间。
榨油分为冷榨熟榨两种。
第一次冷榨可得油30%,再将仁渣加热进行熟榨,又可得油10%,呈金黄者佳,无其他油类混入者叫“原生油”,是古建筑地仗钻生必须材料,也是制作光油的原材料。
4、白面:即小麦磨成的食用面粉。
5、石灰:即生石灰。
6、苏子油:苏子榨取的油。
7、猪血:屠宰厂的杀猪血。
8、稻草:发血料时用来搓猪血。
9、麻:麻有青麻、线麻和火麻等种类,古建油漆彩画地仗工程所用的麻为上等麻也就是线麻;经过加工后,麻丝柔软洁净无麻梗,纤维拉力强,其长度小于10厘米。
10、麻布:(亚麻布)应质地优良,柔软、清洁、无跳丝破洞,拉力强者为佳。
每厘米宽度内以10~18根丝为宜。
11、玻璃丝布:现在我们多用玻璃丝布代替麻布,效果很好,即经济,又耐久。
用时将布边剪去,每厘米宽度内以10根丝为宜。
12、纱布:山海关古建筑地仗多采用棉纱布(豆腐包布)效果也很好。
13、土粉子:(又名土粉)国产天然颜料。
古建彩画多用它来做颜料,也用做沥粉的填充料。
14、洋绿:(即巴黎绿)进口的化工颜料,毒性非常大。
15、定粉:(即白铅粉)国产化工颜料,彩画用作最基本的白色颜料。
16、广红土:(即氧化铁红)国产矿物质颜料。
17、黑烟子:是木材经过燃烧后产生的无机黑色颜料。
18、醇酸清漆:现代化工油质涂料,国产红狮牌比较可靠。
19、铁红醇酸调和漆或磁漆:国产红狮牌。
20、棉花:贴金用。
二、地仗混合材料的配制地仗施工前必须对油质材料和灰质材料进行调配,传统的做法是在现场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自行制备;混合料的配合比、自行加工熬制的材料在计量,搅拌必须符合古建传统操作规则要求。
现在有专门 (表二)灰油配合比表 的工厂生产成品或半成品材料,施工者可以根据设计说明进行采购或自行加工制作。
本工程的混合料是在现场配制;下面介绍自行配制几种混合料的方法: (一)现场配制油料1、配制灰油: (1)炒灰:将土籽灰与樟丹混合在一起,放入锅中炒之(炒的时间要长,如沙土开锅状)。
(2)加入桐油:桐油,加火继续熬之,因樟丹和土籽灰体重,易于沉淀,故熬时用油勺随时搅拌,使樟丹和土籽灰混合均匀。
(3)放烟:油开锅时(最高温度不超过180℃)用油勺轻扬放烟,既不窝烟又避免油热起火。
(4)试油:待油表面成黑褐色(开始由白变黄)既可试油是否成熟。
试油方法将油滴入冷水中,如油入水不散,凝结成珠即为熬成,出锅放凉方可使用,谚语云“冬加土籽,夏加丹”。
灰油配比(见表二)2、配制油满:将面粉倒入桶内或搅拌机内,陆续加入季节 材 料 生桐油 土籽灰 樟丹 春秋 100 7 4 夏100 6 5 冬 100 8 3 油满稀薄的石灰水,以木棒或搅拌机拌成糊状(不得有面疙瘩),然后加入熬好的灰油调匀,即为油满。
如水增加则灰油也相应增加。
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配比。
过去经多人实践,既不浪费材料,又能保证工程质量的配比多采用下表中的序号3。
(见表三)本节介绍的光油是传统油饰的工艺要求材料,造价高,现今除了文物油饰修缮工程外,多采用醇酸调和漆或醇酸磁漆进行油饰;下面介绍传统熬光油工艺:第一法:以二成苏子油八成生桐油,放入锅内熬炼(名为二八油)熬到八成开时,以整齐而干透的土籽,放入勺内,浸入油中颠翻浸炸(桐油100公斤:土籽1公斤)待土籽炸透,再倒入锅内,油开锅后即将土籽捞出,再以微火炼之,同时以油勺杨油放烟,避免窝烟(温度不超过180℃),根据用途而定其稠度。
事先准备好碗、水桶、铁板等,随时试其火候(试验方法详见下面的注意事项中),成熟后出锅,再继续杨油放烟,俟其稍有温度时,再加入章丹粉,盖好存放即可。
其比例为100 公斤油:2.5公斤章丹粉。
(表四) 光油配比表(重量)第二法: 第一法为少量熬制法,如果大量熬炼时,先将苏子油熬沸(名为煎丕),再以干透的整齐土籽浸入油内颠翻浸炸(每100公斤油加土籽5公斤)其熬炼方法与第一法相同。
待此油滴于水中,用棍搅散,再用嘴吹之能全部粘于棍上即为熬好。
此时将土籽捞净(熬炼时要扬油放烟),出锅后,再分锅熬炼(以二成煎丕八成生桐油)待开锅后即行撤火,以微火炼之,成熟后即行灭火,出锅后继续杨油放烟,待稍微有温度时,再加入章丹(100公斤油加2.5公斤章丹)。
土籽颗粒大小要整齐。
因季节关系加土籽量不同 (配合比见表四)(试验方法详见下面的注意事项中)注意事项:(1)熬油地点应远离建筑物和易燃品,在油锅四周围以铁板或砖墙,上加铁板,以防雨雪落入锅内,免使油溢出锅外而引起火灾。
(2)试验油稠度时,在土籽捞出后,应随时试油,杨油的人将油舀出一点,试油人,以铁板蘸油,然后将铁板投入冷水中,凉后取出铁板,震掉水珠,以手指将油收集一起,再以手指尖粘油,看丝长短,长者油稠,短者油稀,视需要而定其稠度。
(3)熬油时应带手套、围裙、护袜,以防烫伤。
熬油时应准备防火用具。
如铁板砂子、铁锹、湿麻袋、灭火器等,以防失火。
(二)发血料新鲜猪血,以藤瓤或稻草,用力研搓,使血块研成稀血浆,无血块血丝,再行过罗去其杂质,放于锅内,再以石灰水点浆,随点随搅至适当稠度即可,三小时后即可使用。
血料比例为:猪血:石灰=100:4。
现在工厂有发好的血料出售。
(三)麻的加工1、梳麻:将麻截成80厘米左右长,以麻梳子或梳麻机梳至细软,去其杂质和麻梗。
2、截麻:根据工程面积大小再行截成适当尺寸,如迎风板、板墙、明柱等可以截长一些使用,构件面积小或狭窄处截短一些使用,总之根据情况截麻。
3、择麻:麻截好后再行择麻,去其杂质疙瘩、麻梗、麻披等,使其纯洁。
4、卷麻:用竹棍两根,各手一根,将麻挑起弹顺成铺,用席卷起存放,打开即可使用。
现在北京有工厂生产加工成品麻。
(四)配制灰浆类材料 (表五) 地仗灰类材料配合比表(重量)以油满、血料、砖灰配制而成,其配比是依据腻子的用途而定,配制方法主要由捉缝灰至细灰、浆灰,逐遍增加血料和砖灰,撤其力量,以防上层劲大而将下层牵起。
(表五)(五)配制细腻子 血料:水:土粉子=3:1:6。
调成糊状,在地仗上使用。
(六)灰粒级别搭配 (表六) 各种用途砖灰级配表各种类的砖灰根据不同用途要进行粒径搭配。
按(表六)要求配制。
三、油饰材料的制备(传统工艺)(一)、洋绿、樟丹洋绿、樟丹、定粉出水串油,使用前须先用开水多次浇沏,除去盐碱硝等杂质,再用小磨磨细,待其沉淀后将浮水倒出,然后陆续加入浓光油(加适当的光油一次不可过多)以油棒将水捣出,使油与色料混合,再以毛巾反复将水吸出,再加入光油即可使用。
(二)、广红油、杂色油1、广红油:将漂广红入锅内焙炒,使潮气出净,用箩筛之,再加适当光油调匀,以牛皮纸盖好,置阳光下曝晒,使其杂质沉淀。
上层名为“油漂”;末道油使用最好。
2、杂色油:配制方法与广红油相同,但可不炒。
(三)、黑烟子黑烟子又名灯煤,先轻轻倒于箩内,上盖以软纸,放在盆内,以手轻揉之,慢慢即落入盆内,去箩后,再以软纸盖好,以白酒浇之,使酒与烟子逐渐渗透,再以开水浇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