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第1版.doc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第1版)5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断方案(2017 年第 1 版)国卫发明电〔 2017〕3 号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是由甲型 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惹起的急性呼吸道传得病,此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着急性呼吸窘况综合征( ARDS )、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阻碍综合征( MODS ),甚至致使死亡。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增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点。
我国部分省市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例呈发散散布,互相之间没有流行病学关系,流行病学的主要特点没有变化,分别到的病毒株遗传学特点和既往流行近似。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多形性,此中球形直径 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 RNA 。
依照其外膜血凝素( H)和神经氨酸酶( N)蛋白抗原性不一样,当前可分为 18 个 H 亚型(H1 ~H18)和 11 个 N 亚型( N1~N11)。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属,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大海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 H5N1 、H7N9 、H9N2 、H7N7、H7N2 、H7N3 、H5N6 、H10N8 等,近些年主要为 H7N9 禽流感病毒。
H7N9 禽流感病毒为新式重配病毒,编码 HA 的基因根源于 H7N3 ,编码 NA 的基因根源于 H7N9 ,其 6 个内部基因来自于两个不一样源的 H9N2 禽流感病毒。
与 H5N1 禽流感病毒不一样, H7N9 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很弱,在禽类间易于流传且难以发现,增添了人感染的时机。
禽流感病毒广泛对热敏感,加热至 65℃ 30 分钟或 100℃ 2 分钟以上可灭活。
对低温抵挡力较强,在 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状况下可保持活力 1 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为携带 H7N9 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当前,大多数为发散病例,有数发迹庭齐集性发病,还没有连续人际间流传的凭证,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新冠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及重症诊疗方案第四版试题 (2)
新冠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及重症诊疗方案第四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A适当补液,合理营养支持(正确答案)B根据病情给予规范有效氧疗(正确答案)C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止痛,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为主,注意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的用药(正确答案)D止咳祛痰药分为镇咳和祛痰药,无需根据患者咳嗽、咳痰情况选择2.抗病毒治疗A掌握抗病毒治疗的指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正确答案)B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诺拉韦等药物为主,推荐在有发展为重症风险的高危患者中使用(正确答案)C尽早应用,同时注意合并用药的禁忌(正确答案)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A适用于重型、危重型(正确答案)B对于中型患者不适用C推荐小剂量、短疗程使用(正确答案)4.抗凝治疗A用于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患者,(正确答案)B无禁忌证情况下可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正确答案)5.抗菌药物治疗A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B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的证据,可以根据经验和流行病学史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指针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时评估氧疗效果,以避免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氧。
(正确答案)B可以采取鼻导管或面罩氧疗,静息吸空气条件下指氧饱和度<93%,或活动后指氧饱和度≤90%,伴或不伴呼吸窘迫者,均推荐持续氧疗。
(正确答案)C鼻导管或面罩氧疗1~2h后,患者氧合达不到治疗要求,呼吸窘迫无改善,或低氧血症和/或呼吸窘迫加重,均建议尽快转上级医院就诊。
(正确答案)7.居家治疗指导原则A经评估可居家治疗的患者,如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乏力,家庭有制氧机时可指导其进行居家鼻导管吸氧。
(正确答案)B鼻导管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有关,可从2L/min起始,指氧饱和度目标范围94%~98 %,如低于目标数值可逐渐上调氧流量,超过5L/min的流速常因无法充分湿化造成患者难以耐受,同时需定期检测指氧饱和度与患者神志,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Ⅱ型呼吸衰竭。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传染病学(第9版)
流感病毒分型
根据核蛋白和机制 蛋白抗原性的不同
病原学
甲型流感病毒
引起多次世界大流行
➢ 其宿主分布广泛,抗原极易发生变异,致病性高。
➢ 甲型按HA和NA抗原不同可分为18个H亚型(H1~H18) 和11个N亚型
➢ 人类亚型主要有H1、H2、H3及N1、N2亚型有关。
乙型流感病毒
小范围流行和散发
一般检查
•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若继发细菌感染,白 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病原学检查
• 起病3天内患者口咽分泌液接种于鸡胚或猴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灵敏度高,但实验要求高、费时。
• 蛋白水平检测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 此法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
• 核酸检测用反转录PCR(RT-PCR)直接检测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 中病毒RNA,快速、敏感。
➢ 结构与其他甲型流感病毒类似,为单股负链 RNA病毒。
基因来源
➢ 其中六个片段PB2、PB1、PA、HA、NP、 NS来自禽、猪和人流感病毒三重重组病毒, 其中HA、NP、NS起源于“经典的猪流感 病毒”,而NA、M基因来源于欧亚猪流感 病毒。
示意图: 经典猪 北美禽 人H3N2 欧亚类-类猪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传染病学(第9版)
预防
疫情监测
管理传染源
• 我国及WHO 已经建立了流 感疫情监测网 及合作研究中 心,每年定期 进行疫情通报。
• 多部门合作积 极监测疫情。
• 及早对流感患 者进行呼吸道 隔离和早期治 疗。
切断传染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加强对 公共场所消毒; 患者用具及分 泌物要彻底消 毒。医务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一、内容综述流行病学特征方面,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由于新冠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其在不同地域和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可能有所不同。
在诊断方面,基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核酸检测等),进行新冠病例的确诊。
目前的主要诊断手段包括临床表现分析、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等。
对于疑似病例的隔离和治疗也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治疗策略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完全治愈新冠病毒肺炎。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治疗策略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和护理治疗等。
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或重症监护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管理也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
预防措施方面,主要倡导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和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
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易感人群的特别关注和保护也是预防新冠病毒肺炎传播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概述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面临着巨大的健康威胁和经济压力。
疫情源于湖北武汉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由于其高传染性及一定比例的致死率,新型冠状病毒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
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感染与传播。
疫情传播之快及其广泛影响给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止疫情的扩散与蔓延,全球的卫生部门、科研机构和医疗工作者都在全力以赴进行防控和救治工作。
在此背景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本诊疗方案旨在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技术指导,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运送及保存
√
×
标本采集
2. 鼻拭子
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 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根聚丙烯纤 维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鼻孔。上 述两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 旋紧管盖。
标本采集
3. 鼻咽抽取物或气管抽取物
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 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 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插 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 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 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液 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孩导 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 收集器)
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
下呼吸道标本) 症状出现后尽早采集 尽量在抗病毒药物使用前采集
血清标本应采集发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标本采集
1. 咽拭子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 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 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采集前的准备
常用的采样液/病毒运输液(VTM)
1. pH 7.4~7.6的Hanks液 2. MEM/DMEM液
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菌素,可用青霉素(终浓度为100U/ml)、 庆大霉素(终浓度为1mg/ml)和抗真菌药物(终浓度为 2µg/ml)。 在无菌的带螺旋塑料管分装2-3ml采样液。最好储存在:– 20℃,4℃可放48–96h,室温1–2天。
序列测定
PB2 PB1 PA HA NP NA MP NS
6个内部片段来源于H9N2
三株H7N9病毒为同一基因类型
序列特点
耐药性分析 对烷胺类药物是耐药的,即M2蛋白25-42位氨基酸发生S31N突变。 HA连接肽分析 HA蛋白339位连接肽由单个(PKGRGLFG)碱性氨基酸组成,根据既往 研究,具有这种序列特点的病毒对禽类呈低致病性。 受体结合位点及其它重要位点分析 Shanghai/1/2013的HA蛋白 226-228位氨基酸属于禽源受体结合位点 (为QSG)。Shanghai/2/2013和Anhui/1/2013的HA蛋白 226-228位氨 基酸受体结合位点(为LSG) PB2蛋白627位氨基酸为K,提示致病性增强。 NS1蛋白92位氨基酸为D,与禽流感病毒一致,而与人流感病毒不同。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一)诊断依据。 •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 (二)病例定义。 •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 (2)分离出寨卡病毒。 • (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 (三)鉴别诊断。 •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 2.其他: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 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
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 (三)病原学检查。 •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寨卡病毒。 •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
六、治疗
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 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物治疗。
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成人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3-4次,儿童用法为10-15mg/kg/次,可间隔4-6小时 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为 200-400mg/次,4-6小时1次,儿童5-10mg/kg/次,每日3次。伴有结 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导致死亡。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我国部分省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呈散发分布,相互之间没有流行病学关联,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没有变化,分离到的病毒株遗传学特征和既往流行类似。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8个H亚型(H1~H18)和11个N亚型(N1~N11)。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属,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7N9、H9N2、H7N7、H7N2、H7N3、H5N6、H10N8等,近些年主要为H7N9禽流感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编码HA的基因来源于H7N3,编码NA的基因来源于H7N9,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两个不同源的H9N2禽流感病毒。
与H5N1禽流感病毒不同,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很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钟或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三)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详细完整版
1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源和传播途径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潜伏期内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具有较强传染性”,“接触病毒污染物品也可引起感染”2病理变化对肺、脾、肺门淋巴结和骨髓、心脏和血管、肝胆、肾、脑组织、食道、胃和肠黏膜、睾丸等器官和组织进行了大体解剖和显微观察,并分别作了描述。
组织中新的冠状病毒测试结果。
三。
临床特征(1)临床表现。
增加了“极少数儿童可能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并介绍了MIS-C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增加了“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发病1周内阳性率低”以及可能导致假阳性的情况,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
四、诊断标准将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作为疑似病例诊断的依据之一。
五、临床分型对成人和儿童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作了适当修订。
六个。
增加“重/重、高危人群”认定标准七点。
调整成人和儿童的“重危预警指标”8鉴别诊断增加“儿童皮疹或粘膜损伤应与川崎病鉴别”。
第九次发现和报告增加了“对于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上直接报告”十,治疗(1)抗病毒治疗。
对所试用的抗病毒药物作了简要总结。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一些药物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严格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还没有发现抗病毒药物有效。
建议在病程早期使用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并应用于病情严重的高危因素和有重病倾向的患者。
不建议单独使用洛比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建议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
α-干扰素、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比那韦/利托那韦联合使用)、磷酸氯喹、阿比多可继续试用,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
禁忌症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其他问题。
不建议同时使用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
(2)增加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的患者)、剂量和疗程。
(3)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治疗。
1呼吸支持:根据PaO2/FiO2分型(200~300 mmHg、150~200 mmHg和<150 mmHg),采用不同的呼吸支持措施,如鼻插管或面罩吸氧、高流量鼻插管氧疗或有创机械通气的无创机械通气,强调应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以改善病情。
新冠诊疗方案第一版
新冠诊疗方案第一版1. 引言新冠病毒(COVID-19)的全球爆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恐慌。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并提供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诊疗方案,本文将介绍新冠诊疗方案第一版的内容。
本方案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导方针,并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2. 诊断准则2.1 临床症状根据WHO的建议,将以下症状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 发热 - 干咳 - 呼吸困难 - 肌肉疼痛 - 疲劳2.2 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过对呼吸道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确认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血液检测: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辅助诊断新冠病毒感染。
3. 分类与处理3.1 简化分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分为以下几类: 1. 轻型病例:症状轻微,无肺部影像学或CT(计算机断层扫描)异常。
2. 普通型病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有肺部影像学或CT异常。
3. 重型病例:有呼吸困难,心率增加,血氧水平下降。
4. 危重型病例:需要接受人工排痰或机械通气,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3.2 治疗原则•轻型病例:居家隔离,注意休息,饮食均衡,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普通型病例:接受病毒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症状,积极支持治疗。
•重型病例:收入定点医院,给予供氧治疗,积极处理涉及的并发症及症状,保持呼吸功能,加强监护。
•危重型病例: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积极处理肺部感染和并发症,进行机械通气支持,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3.3 特殊病例处理•孕妇:建议孕妇接受与非孕妇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胎儿情况,避免交叉感染。
•儿童:儿童患者通常病情较轻,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老年患者和存在基础疾病者:对于老年患者和存在基础疾病者,注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抗病毒和支持治疗。
4. 预防措施4.1 确诊患者的隔离•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在家居住的患者,需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并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一、适用人群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及专家建议,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任意一条且其它症状明显好转时,即已进入恢复期:1、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Ct值均≥35;2、连续三天开展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居家隔离满7天时,未使用退烧药情况下,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
二、恢复期主要健康问题和康复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个人康复指南》,结合临床观察和人群调查,新冠病毒感染者恢复期人群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健康问题:呼吸急促、体力活动与锻炼受限、体力下降和疲劳感、声音嘶哑与咳嗽、吞咽问题、嗅觉味觉问题、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身体疼痛等。
1、呼吸急促(气短)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呼吸急促较常见。
对呼吸急促问题的建议:可以尝试各种缓解呼吸急促的体位,以确定哪一种有效。
俯卧位:腹部朝下躺平(俯卧)可以帮助缓解呼吸急促;前倾坐位: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腰部以上前倾,头颈趴在桌面的枕头上,手臂放置于桌子上,或者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手臂放置于膝盖或椅子扶手上;前倾立位:立位下,身体前倾,伏于窗台或者其他稳定的支撑面上;背部倚靠立位:背靠墙壁,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足距墙约30cm,两腿分开。
另外,要注意以下需要及时就诊情形:轻微活动后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采用任何缓解呼吸急促的姿势后都无法改善;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且采用任何呼吸控制技术后都无法改善;在某些姿势、活动或锻炼期间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出现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无力,尤其是在一侧身体上出现。
2、咳嗽咳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对咳嗽问题的建议:一般的轻度咳嗽可以不用治疗。
若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用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羧甲司坦等祛痰药。
如咳嗽以干咳为主,可以服用右美沙芬、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抗组胺药等。
在中医药方面,若伴有咽部疼痛或者咳嗽(尤其干咳为主),没有其它症状表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桑菊饮,以化热生津,润肺止咳,也可以采用刮痧等中医外治疗法。
病毒诊疗方案
病毒诊疗方案
一、前言
为应对病毒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特制定本病毒诊疗方案。本方案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合法合规性原则,旨在为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病毒诊疗指导。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开展病毒性疾病防治工作中的诊断、治疗及管理。针对各类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制定相应的诊疗措施。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开展病毒性疾病防治工作中的诊断、治疗及管理。针对各类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结合具体病情、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
三、诊断流程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流行病学史等。
2.体格检查:全面进行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病毒感染相关体征。
七、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
4.《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等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
本病毒诊疗方案旨在为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员提供合法合规的诊疗依据,实际操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灵活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如遇法律法规变动,应以最新法律法规为准。
4.信息报告:医疗机构发现病毒性疾病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信息。
5.跨部门协作: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病毒性疾病。
六、培训与评估
1.培训:对医疗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员开展病毒诊疗知识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2.评估:定期对病毒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doc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2年第l版)一、前言自2012年6月以来,近3个月内在沙特和卡塔尔各出现1例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表现为类SARS样的临床过程。
经对呼吸道和肺解剖标本进行泛冠状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病毒分离,2株病毒核酸序列具有99.5%的同源性,确定2例病例的感染病原均为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第一例患者为60岁男性沙特阿拉伯人,于6月20日病死;第二例患者为49岁男性卡塔尔人,于9月3日曾在沙特旅游,回卡塔尔后于9月7日因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收住当地重症监护病房,于9月11日被转运至英国救治,目前仍处于病危状态。
从核酸序列相似性的角度,这一新型致病的冠状病毒与SARS-CoV并不相同(我国大陆及香港SARS冠状病毒与该新病毒相应区段核苷酸同源性为70-80%)。
在流行病学方面,未发现先证病例相关的第二代病例,未见人间传播的证据,因此,尚无类似SARS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
另外,疾病的来源、传播途径、潜伏期和感染后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均也未得到证实,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动物源性感染。
因此,在诊断上,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外,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对泛冠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必要时进行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在临床收集的标本中分离培养病毒等相关病原。
与此同时,其他更为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和措施仍在积极探索过程中。
由于目前病例数量少,尚无确切的临床规律可循,鉴此,以SARS冠状病毒(SARS—CoV)所致严重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方案为主要参考,制定本诊疗方案。
二、病原学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性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待于进一步阐述和鉴别。
在蝙蝠的某些种类中发现过SARS病毒前体,因此不能排除蝙蝠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对新冠状病毒尚无任何资料佐证。
即使应用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比对,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HKU4-1病毒核酸序列也仅有约50-60%的相似,因此不能直接推断动物感染源。
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2023版)
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2023年版)人偏肺病毒感染是人体感染人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散发,多发生于冬末及春初。
hMPV感染大多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进展为重症肺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甚至导致死亡。
为进一步规范hMPV感染的临床诊治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hMPV感染诊治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hMPV属于肺炎病毒科,偏肺病毒属,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平均直径大约200nm。
hMPV包括A和B两个基因型,可分为A1、A2、B1、B2四个亚型,这些亚型常常同时流行,各亚型病毒传播力和致病性未见明显差别。
hMPV对热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1%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5%福尔马林、2%戊二醛、1%碘伏等常用消毒剂可灭活病毒;对0.1%脱氧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曲拉通X-100(TritonX-100)等去污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hMPV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在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多见。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3-9天,多为3-6天。
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约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和ARDS,COPD患者感染后病情可加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急性发作。
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幼儿、老年人等人群。
肺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症状更重,病死率也相对较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章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一、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属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包膜上的刺突蛋白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ACE-2)进入细胞。
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 Omicron 株是主要流行株,其传播力强于 Del ta,但致病力有所减弱。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 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三、国内现状目前我国正面临放开后第一波疫情的冲击,大部分地区的感染率已超过 50%,部分城市甚至超过 80%。
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比超过 90%,重症率和病亡率极低。
第二章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1)潜伏期:1~14 天,多为 3~7 天。
(2)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其次为呼吸道表现。
①呼吸道表现: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咽干、咽痛等。
②其他表现:发热、乏力、头痛、关节肌肉痛、胸痛、心悸、味觉和/或嗅觉改变、结膜炎、皮疹、胃肠道表现(如恶心、腹泻)等,极少数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二、重症化的危险因素1.高危因素(1)年龄≥60 岁;(2)重度吸烟者;(3)肥胖(BMI≥30 kg/m²);(4)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痴呆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风或脑血管疾病等;(5)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肿瘤、原发性免疫缺陷、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放化疗、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等;(6)妊娠、围产期女性。
2.预警指标(1)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2)组织氧合指标(如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3)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炎症指标(CRP、IL-6、铁蛋白)等进行性升高;(4)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 D-二聚体)明显升高:(5)肺部影像学明显进展。
新型肺炎诊疗方案
新型肺炎诊疗方案
以下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
1. 确定病例:根据患者的发热史、呼吸道症状和接触史,结合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初步诊断。
2. 确认病例: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来确诊。
3. 分型和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轻、中、重分型,并根据不同分型制定相应的临床管
理和治疗策略。
4. 对轻型患者的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通常建议住院观察,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瑞德西韦等,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5. 对中重型患者的治疗:对于中重型患者,建议住院治疗。
重症患者可采用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支持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
等辅助治疗。
6. 并发症的防治:对于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采
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干预,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补液、使用抗生素等。
7. 放射影像学的应用:胸部CT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辅助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8. 隔离和防控措施:病例确诊后应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和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诊疗方案会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所以在实施前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关注当地卫生部门的最新指南和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PPT
实验室检查
诊疗方案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1.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 钙素原正常。
2. 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 细胞进行性减少。
nCoV 2 0 X X
诊疗方案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通的一类病毒的统称,来自武汉的2019-nCoV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系统的感染。1月20日,国 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管理;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诊疗方案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 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辖区疾控中心,由 医疗机构在2小时内组织院内或区(县)有关专家会诊,如不能诊 断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所致的病毒性肺炎,应当及时采集标本进行 病原检测。
胸部影像学
诊疗方案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 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 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仅供参考,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n C o03 V
病例定义
Case
definition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疑似病例(原观察病例)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诊疗方案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 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 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 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 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2012年第一版)
一、病原学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性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待于进一步阐述和鉴别。
在蝙蝠的某些种类中发现过SARS病毒前体,因此不
能排除蝙蝠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对新冠状病毒尚无任何资料
佐证。
即使应用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比对,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HKU4-1病毒核苷酸序列也仅有约50-60%的相似,因此不能直接推断动物感染源。
二、流行病学
目前已经报告的两例病例没有发现人间传播,传染源不明。
因该病以中东国家为首发地区,密切监测来自该地区的输入性病例。
截止2012年9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地区和可能发生感染传播的地区包括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两个国家。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和SARS-CoV感染有相似之处,可以发
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冠状病毒入侵首先通过表面的S蛋白(还有HE蛋白)与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相结合。
第一群冠状病毒(HC-229E)能特异的与人类氨肽酶N(aminopeptidase)结合。
第二群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如HcoV-NL63和SARS-CoV)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还可同时与9-O乙酰神经氨酸分子结合。
目前还没有发现OC43和HKU1有类似的受体。
SARS冠状病毒感染后在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介导下因一系列级联反应,发生“细胞因子风暴”。
从目前两例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打的
发展进程来看,可能也有类似的级联反应。
其详细机制仍有待于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进一步阐明。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据WHO报道,该病的潜伏期为10天左右。
2、临床表现: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样全身症状。
在肺炎基础上,临床病变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尚无法确定有无轻症患者。
(二)影像学表现
发生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片状影像,合并ARDS者片状影像广泛,
进展迅速。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
(2)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可能会升高。
2、病原学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算和抗体检测。
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金
标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于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病毒分离和核酸扩增。
建议在新冠状病毒发病早期,采用多种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或肺组织,以及血液和粪便)检测以提高检出率。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新冠状病毒核酸。
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一般能在4-6小时内获得结果。
(2)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但一般呼吸道冠状病毒在细胞中分离培养较为困难,而且需要在指定级别(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参照WHO有关标准流程。
(3)血清学诊断:检测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
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抗原,这一检测难以在近期内实施微量中和实验。
五、临床诊断
WHO于9月25日对这一新型冠状病毒所致感染的病例分别作出了以下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患者符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依据。
1、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38℃、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肾功能改变等。
2、流行病学史:在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有旅游或居住史;发病前10天内与疑似或确诊发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二)确诊病例
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六、鉴别诊断
主要与其他病毒和细菌等所致的肺炎、肾功能损害进行鉴别,也要与特殊的非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病)进行鉴别。
七、治疗
(一)基本原则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治疗场所: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尽早住院治疗;如果病情进展迅速,则应尽早入ICU治疗。
同时,实施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一般治疗与密切监测。
(1)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及胸部影像。
(3)根据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与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无创或有创通气等措施。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因为利巴韦林对
SARS-CoV无明显疗效,推测对新冠状病毒的疗效难以奏效。
其他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尚待探索。
4、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仅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5、中医中药治疗:依据中医学“外感热病、风温肺热病”的辩证论治规律进行。
:
(1)外协闭肺证
主症:发热或恶寒,咳嗽,喘促,痰白等。
治法:祛邪宣肺,止咳平喘
(2)痰热壅肺证
主症:高热,咳嗽,喘闷,黄痰,腑胀便秘等。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3)正伤邪恋证
主症:恢复期低热,咳嗽,乏力倦怠等。
治法:扶正祛邪。
推荐方剂:补中益气汤或青嵩鳖甲汤加减。
(二)重症病例的治疗建议。
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其治疗原则详见卫生部重症流感病例治疗措施,即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实施有效的呼吸支持(包括氧疗、无创/有创通气)、循环支持和肾脏支持等。
九、出院标准
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连续两次阴性,可出院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