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在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方面,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共同努力,保障医疗环境的安全,避免感染传播。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1、熟悉感染源:医务人员应该了解不同感染源的特点,及时识别可能存在的感染传播途径。
2、严格遵守消毒规范:各种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具都需要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3、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病人体液的频率较高,要经常进行手部的洗涤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各类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5、保持医疗环境清洁:医院的环境要保持清洁整洁,防止细菌、病毒在环境传播,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6、提倡患者自我防护:医院在入院时要告知患者一些防护方法,建议他们多洗手、佩戴口罩等。
7、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加感染难度。
8、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医院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9、强化空气净化措施: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医院应该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良好运行。
10、实施疫情监测:如出现传染病疫情,医院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11、建立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医院可设立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应对感染传播。
12、监督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医院要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总之,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保障医疗安全。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引起、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感染。
感染控制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医院环境、手卫生、设备消毒、废物处理以及医疗行为规范等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一、医院环境规范为保障医疗区域的洁净,并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1. 空气净化:医疗区域应配备过滤器,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尘埃,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2. 病房布局:医院应合理布局病房,确保床位之间的间距充足,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温湿度控制:医疗区域室温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湿度应控制在合理水平,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4. 水源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饮用水管理制度,确保水源的安全和无菌。
5. 垃圾处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区域,并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通过垃圾传播。
二、手卫生规范手是医务人员最常接触病人和设备的部位,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对于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手卫生的规范措施:1. 勤洗手: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后以及使用洗手间后,进行手部清洁。
2. 使用洗手液:使用符合标准的洗手液,并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进行洗手,包括搓手背、指尖、指关节、手掌等部位。
3. 干手方式:干手时应使用纸巾或干燥器,避免直接用手擦拭或摩擦干燥。
4. 手套使用: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体液的操作时,应正确佩戴手套,并遵循正确的佩戴和脱除手套的方法。
5. 手部皮肤护理:医务人员应保持手部皮肤的洁净、健康,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的发生。
三、设备消毒规范医院设备是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必备工具,正确的设备消毒措施能够有效遏制感染传播,保护医疗安全。
以下是设备消毒的规范措施: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设备类型和材质,选择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灭菌效果和设备的安全性。
2. 按照规定消毒时间: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消毒时间,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有哪些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有哪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的侵入和繁殖,导致患者出现新的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下面将重点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1. 手卫生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且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应该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或进行操作前后。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步骤进行操作。
此外,医务人员应该戴手套,在接触患者和进行操作时及时更换手套。
2. 严格使用医疗器械和设备医疗器械和设备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器械和设备的正确消毒和灭菌。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应该仔细检查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如有损坏或污染应立即更换或清洁。
3. 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中,医疗废物的管理非常重要。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合理的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感染性废物得到及时处理和安全处置。
医务人员在处理废物时应戴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和呼吸废物中的病原体。
4. 患者的隔离对于已经感染或可疑感染的患者,医疗机构应该采取隔离措施,将其与其他患者隔离开来,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有多种类型的隔离方式,如接触隔离、空气传播隔离和滴播隔离等,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隔离方式。
5. 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应定期对医院的各个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病房、手术室和器械室等高风险区域。
消毒操作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要求。
6.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指导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抗生素的监测和管理,及时纠正不合理使用。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与医疗环境、医务人员或其他患者接触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手卫生及感染控制1.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包括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在与患者接触时防止血液、体液或其它物质的直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医疗器械的洗消与消毒必须符合规范操作,避免医疗器械传播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1.医院内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清理,保持医院内的环境清洁、干燥和卫生。
2.医疗设备、床单、手术器械等物品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消毒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隔离病房的建立和管理对于感染病例的控制至关重要,患者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分别实行呼吸道、肠道、血液等不同类型的隔离措施。
三、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感染病例及其流行趋势,并制定相应措施。
2.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确保医院感染事件能够及时上报和跟踪,发现和解决医院感染问题。
四、患者的预防措施1.医院应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于个人卫生和感染控制方法的认识和重视。
2.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3.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护理和监测,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五、院内感染管理团队1.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的方案,并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工作。
2.感控团队应定期开展与感控相关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六、医护人员的接种防控1.对于容易感染或传播的疾病,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治疗或护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加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操作医疗器械、进入和离开病房等环节均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2.使用洗手液或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确保手部清洁。
3.戴手套可以替代手卫生,但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4.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置,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三、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1.医务人员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根据不同操作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和鞋套等。
3.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四、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1.针对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采取早期感染控制措施。
2.加强医院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严格执行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五、加强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1.各种医疗器械、器具、织物、环境和医疗废物等均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与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的性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化学消毒、物理消毒等。
3.加强消毒灭菌设施的配置,确保消毒效果。
六、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1.加强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七、加强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定期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识别感染风险高的环节和区域。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交叉感染、爆发流行等。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一、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2.设立感染管理部门: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全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对感染事件进行监测、调查和处理。
3.加强感染防控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感染源的管理1.严格病人入院筛查: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感染病原体筛查,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病人。
2.加强病人和家属的教育:向病人和家属宣传感染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3.加强病原微生物监测:对医院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测,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三、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1.建立感染监测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2.加强感染病例登记:医院应加强对感染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分析感染发生的趋势和原因,为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开展感染暴发调查:对发生的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找出感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四、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医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五、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管理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效果。
2.定期检测消毒灭菌效果:医院应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1.加强医院环境卫生:加强医院内部的环境卫生,定期对病房、手术室、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医疗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2.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和责任心,加强手卫生、个人防护等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护能力。
3.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应当在进入和离开病房、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避免手传染病原体。
4.加强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管理:医疗器械和设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等处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5.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6.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7.加强患者宣教: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宣教,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1.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对医院内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2.实施隔离措施:对患有传染病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当实施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呼吸道传染病应采取飞沫传播隔离措施,接触传染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等。
3.加强手术室和ICU的管理:手术室和ICU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应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管理,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手术室和ICU的环境卫生和医疗器械的无菌性。
4.定期开展感染控制质量评估:定期对医院内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水平。
5.加强患者的监护和管理:对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6.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在感染暴发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和纠纷。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1.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分析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提高感染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制定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得到落实。
二、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1.保持医院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对于患者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设备和设施。
2.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点,做到合理分诊,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病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感染风险。
4.对于被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地面,应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
三、严格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1.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病原体通过操作过程中的交叉传播。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特点,合理运用隔离技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分开,减少感染风险。
四、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和包装要求,确保废物得到安全、规范的处理。
2.加强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过程的管理,防止废物的泄漏和污染。
五、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1.加强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感染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的感染防控团队,共同应对医院感染挑战。
六、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沟通1.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感染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提供针对性的感染防控指导。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以及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沟通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或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新发病例的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1.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进入病房、进行手术或接触患者体液之前。
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水或酒精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病原体的风险。
患者也应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面罩、手套。
3.保持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
医院应定期对设备和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医务人员也应定期清洁和消毒自己使用的工具。
4.控制患者和访客的传染源。
患者或访客若患有传染性疾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传播给其他患者。
患者之间应分配适当的距离,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5.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病情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以避免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抵抗力,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6.鼓励预防性接种。
医院应定期开展疫苗接种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接种适当的疫苗,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7.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预防措施、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8.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监测包括病原体的分离、耐药性监测和感染风险评估等。
9.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环境。
医院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和安全环境,包括提供适当的病房和设施,提供高效的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等,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10.加强医疗活动的管理。
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医疗活动管理制度,包括科学合理的排班、分工和隔离措施。
合理分配人员和资源,减少医疗事故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HAI),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所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首要步骤。
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彻底清洁手部。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这样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
2. 环境卫生的控制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床铺和其他物品。
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和清洁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此外,定期清理空气过滤器、维护通风系统,并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行的设备功能,也能有效预防感染的传播。
3. 患者管理针对患者管理的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感染控制和管理。
这包括:- 隔离患者:对于患有可传播病原体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这可以通过将患者单独隔离或使用特殊的感染控制设施来实现。
- 使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
- 推行正确的医疗操作: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正确的医疗操作规程,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细菌或病毒。
4.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指南,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同时,应定期评估抗生素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并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5. 教育培训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认识和理解。
医院感染控制具体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具体措施
1.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 每个医院都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 在培训中,应重点强调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的正确操作。
2. 加强生物医废物管理
-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物医废物管理制度,包括正确分类、密封、搬运和处置。
-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生物医废物处理流程,并做到规范操作。
3. 建立有效的洗手和消毒措施
- 在医院内设立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洗手液和干燥设备。
- 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并定期检查洗手设施的维护情况。
- 加强医疗器械、儿童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4. 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
- 根据不同病原体和疾病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隔离措施,并确保医护人员正确执行。
- 对于有传染性的患者,应设立单独的隔离病房,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 加强医疗设施和环境的清洁消毒
- 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施、床铺、地面等,确保医院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对于感染源较重的病房或设备,应加强消毒频率,并使用有效的消毒剂。
6.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
-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对医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感染的原因和传播途径,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以上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
生物医废物管理、洗手和消毒措施、隔离措施、设施和环境的清洁
消毒以及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1.1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手卫生培训,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操作技巧。
1.2 使用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先后、进行无菌操作先后,应正确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1.3 推广单次使用手套: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单次使用手套,并在使用后及时更换,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2.1 严格执行器械消毒灭菌标准: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的消毒灭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2.2 定期检测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消毒灭菌效果。
2.3 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与维护: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和维护,防止污染和细菌滋生。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3.1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医院各科室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特殊是重点区域和设施,如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
3.2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包装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提高空气质量:医院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减少空气传播感染的风险。
四、加强患者管理4.1 严格执行患者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医院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4.2 提倡患者个人卫生:医院应加强对患者个人卫生的教育,鼓励患者勤洗手、保持清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3 加强患者家属的宣教:医院应向患者家属宣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引导其正确配合医院的防控工作。
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5.1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指的是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周期,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可以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常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进行医疗操作前后,应该及时、有效地洗手。
在医院中,有时需要使用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手卫生,以保证消除细菌和病毒。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该避免手部破损或皮肤过敏等状况,以免影响手卫生效果。
2.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医疗操作采取不同的个人防护措施。
例如,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应该佩戴口罩或防护面罩,以避免飞沫传播。
在手术等操作中,应该佩戴手套、手术帽、面罩等,以避免身体和开放性伤口受到污染。
3.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
医院应该采取有效的消毒、清洁和隔离措施,保证医院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卫生。
例如,对于住院患者房间的清洁和消毒应该及时进行,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医院应该合理安排病房病床的空气流通和温度湿度等条件,以减少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4.药品管理医院应该严格控制药品的使用和存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医院应该遵循“右药、右时、右量、右途径、右患者”的原则,避免药物滥用、误用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另外,医院应该定期对耐药菌的检测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5.聚集性疫情管理如果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医院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隔离。
例如,对于疑似或确诊患者,应该采用隔离措施进行单独治疗,并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
医院应该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监测,避免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和体系,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对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院内环境、医疗操作或其他因素引发的感染。
医院感染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个医疗机构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探讨其有效性。
1. 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医院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易于传播的地方,因此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
各个科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手术室、病房、儿童病区等高风险区域。
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程序,保持双手清洁。
此外,医院还应合理规划空气流通,定期更换过滤装置,以减少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数量。
2. 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手是最常接触病患和病原体的部位,因此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点。
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患前后,以及进行无菌操作前,应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洗手液进行手消毒。
手消毒应采用正确的步骤和时间,确保病原体得到有效杀灭。
此外,医护人员应当避免戴长指甲、手表等物品,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过度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医护人员应遵循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指南,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此外,医院应建立抗生素监控系统,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使用进行干预。
4. 加强感染控制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感染监测包括对细菌培养、医院内感染例数、传染病例数等各项指标的追踪和统计。
同时,医院还应加强感染病例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疾病状况,以防止疫情扩散。
5. 增加医护人员培训与宣传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行为习惯对于预防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4篇)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内发生感染病例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1. 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感染控制相关的政策和流程,并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2. 手卫生:医院应推行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使用酒精消毒剂等。
3. 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安全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感染病原体的传播。
4. 消毒与清洁:医院应对设备、器械、环境等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5. 隔离措施:医院应依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防护措施等。
6. 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7. 医护人员培训: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8. 患者教育:医院应向患者宣传和教育感染预防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9. 空气质量控制:医院应对空气质量进行控制,包括通风、过滤等措施,减少空气传播的风险。
10. 感染事件调查与分析:医院应对每起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这些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患者和访客的健康安全,并确保医院的服务质量。
因此,医院需要不断完善这些制度与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感染病情况和预防技术的进步。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2)是指医院为防止和控制感染病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行动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1.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医院的感染控制策略和制度。
2. 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制定详细的感染控制规范,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3. 医务人员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加强他们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4. 感染监测和报告: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活动有关的其他场所感染了一种新的疾病。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严格的手卫生手是人体常接触外界的部位,也是细菌最容易传播的部位。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应定期洗手,并在与不同病人接触前后进行手卫生。
此外,医院应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以方便医务人员和病人随时进行手卫生。
2.严禁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指不同病人之间或者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通过接触而发生传播的感染。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病人实行隔离,确保病房的通风和环境清洁;对病人和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的早期症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形成。
3.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医院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都需要经过消毒或灭菌处理,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传播病原体。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同时,医院应提供高效、安全的消毒设备和药剂,确保器械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加强病区管理医院的病区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风险区域。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病区管理至关重要。
医院应制定病区感染防控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加强病区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组织病区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
5.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但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为了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和预防医院感染,医院应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疗效。
6.加强环境清洁医院环境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医院应制定规范的环境清洁程序,并配备专业的清洁人员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对环境进行检测,确保清洁措施的有效性。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你所接触过的措施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篇1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和医疗措施上侵袭性诊疗手段、激素、化学方法、放射治疗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国内外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
发生院内感染不但会给患者增添额外的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工作负担,常使患者所患疾病达不到预期的疗效,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预防院内感染尤为重要,其发生率已列为我国医院分级操作的指标之一,为此我院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1、加强医院管理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
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严格执行消毒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
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
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感染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该科室主要负责治疗各种传染病
和感染性疾病。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
以下是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
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在与病人接触前后必须严格执行
手卫生措施,包括使用洗手液、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
这样可以有效
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提高医务人员及病人的安全性。
2. 定期消毒医疗设备和器械:感染科内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必须定期
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无菌状态。
尤其在治疗不同病人之间要进行及
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隔离患者:对于感染科内的患者,根据其感染病原体的传播
途径和传染性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空气传播疾病要采取负压隔离
措施,接触传播疾病要采取密切接触隔离措施等,确保感染不会传播
给他人。
4. 做好院内环境消毒工作:保持感染科内的环境整洁,并定期进行
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门把手等各种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以
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包括戴口罩、手套、隔离服等,避免被病原体污染,保护自己的安全。
以上是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只有全体医务人
员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感染科内的安全与健康。
希望各位医务
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感染科内的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感谢大家的努力和配合!。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职业防护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住院或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患者因病原体传播而导致的感染。
它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治疗负担。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需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职业防护措施。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1. 患者隔离:针对不同的传染性疾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常见的隔离方式包括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等。
2. 个人卫生:医务人员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戴口罩、戴手套,避免将病原体带入患者体内。
3. 室内环境清洁: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医疗设备、病房、手术室等应定期进行消毒清洁,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按规定将感染性废物进行分类、封装和正确处理,避免病原体外泄。
5.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按疗程用药,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三、职业防护措施1. 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医务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在接触可能存在病原体的情况下,必须全程佩戴防护用具,防止病原体通过黏膜、皮肤等途径侵入体内。
2. 感染控制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培训,了解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职业防护知识。
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做到预防为主,控制为辅。
3. 接种疫苗:对于一些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医务人员应主动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4. 健康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或感染情况,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四、结论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职业防护对于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职业防护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1、检验科的检验报告单经消毒后方可发放。
2、口腔科、放射科应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3、口腔科牙钻等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麻醉科可重复使用的螺纹管、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内窥镜使用后按规定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测消毒、灭菌效果,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内窥镜要做特殊消毒处理和登记。
6、可重复使用的各种导管、管道,如供氧管道、导管、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湿化瓶消毒后,干燥保存,用前放置无菌用水。
7、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瓶内用水应每日更换。
8、病室及门诊各诊室内的空气应定期消毒,有记录。
9、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必须一桌一布,用后应彻底消毒。
10、患者用具(脸盆、尿壶、便盆等)均使用一次性物品,一人一份。
11、病人的衣服、被褥、床单等定期更换,使用被服袋和被服车收取,密闭运送至洗衣房,不得在病房、走廊内清点。
传染病病人的被服按传染病消毒隔离规定进行处置。
12、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3、病区的拖布分室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14、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由专人定时收取,日产日清。
1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手提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16、实验室产生的废弃标本、培养基、毒种等应就地进行高压灭菌或高效消毒剂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17、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高水平消毒。
18、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19、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定期检测。
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戊二醛应每周检测。
20、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现配先用。
21、消毒、灭菌后的器械、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定期进行监测。
22、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的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净化后排放。
23、体温表使用后,用500mg/L的“84”消毒液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放入消毒容器内干燥保存备用,消毒液应每日更换。
24、负压吸引器,使用前瓶内倒入消毒液;引流瓶、瓶盖、引流管应每天更换消毒,晾干安装好备用。
25、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26、消毒液容器每周灭菌更换2次;常用的无菌敷料罐(如棉球、纱布、呋喃西林棉球罐等)必须高压灭菌,每天更换;安尔碘、酒精应选小容量包装,密闭保存,3天内用完。
2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开启时间,在2小时内使用;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开启的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最好采用小包装一次性使用。
28、无菌、消毒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柜内,有专人负责每日检查,柜内每日擦拭消毒。
无菌物品应标明名称、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等,标记清楚,不得有过期物品。
29、无菌物品的包布必须双层,一用一清洗。
30、治疗车上的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车应备有速干手消毒剂。
31、用2%戊二醛浸泡器械(内镜),消毒需30分钟,灭菌需10小时,使用前必须用灭菌水彻底冲洗。
盛装消毒液的容器每周更换二次,使用中的戊二醛每二周更换一次,每周测试浓度一次并有记录。
32、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应每周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如遇污染时应随时消毒。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类∶
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
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三十八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
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
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1、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
3、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酌情预防性用药;
4、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5、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