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27练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34
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P、Q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2.Q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畜牧和灌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右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00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季风水田农业D.热带迁移农业4.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农药使用量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6.下列关于A区域所示农业地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广阔B.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劳动力丰富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回答7~8题。
7.甲地可能位于()A.墨累—达令盆地B.西欧平原C.成都平原D.潘帕斯草原8.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地为季风水田农业B.乙地为游牧业C.丙地为混合农业D.丙地为大牧场放牧业读世界某两区域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为大牧场放牧业B.b地为乳畜业C.a地为商品谷物农业D.b地为季风水田农业10.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产品商品率高C.单位面积产量大D.机械化水平高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种植业、畜牧业的箭头分别代表其在当地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根据资料,回答11~12题。
11.下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双选)()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12.有关三地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D.①③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髙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45
一、单项选择题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灌溉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D.夏季风强劲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
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5~6题。
5.红树林在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光照C.距海远近D.洋流6.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A.固岸护堤B.调蓄洪水C.防风消浪D.净化海水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保护日。
下图为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7~8题。
7.北京市湿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建设B.垃圾填埋C.全球气候变暖D.泥沙淤积8.增加北京市湿地的有效措施是()A.山区退耕还林,涵养水源B.水库清除淤泥,扩大库区容量C.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D.合理规划,挖建景观河池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9~10题。
江苏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
2017全国2卷(2017年高考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一冀 B.闽一川 C.桂一黔 D.粤一湘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1.D根据图中提示,箭头方向表示红包流向,粗细表示红包流量大小,广东流向湖南的箭头最大,所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粤一湘。
2.C 从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可知,前四位的都是发生在相邻省份,所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空间邻近性。
(2017年高考江苏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4.该日悉尼和广州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3.C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
4.A 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上,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2017年高考江苏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 C.3 D.45.B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
6.B 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52
一、单项选择题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16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16年3月1日19时B.2016年3月1日8时C.2016年2月29日21时D.2016年2月29日19时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与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航天城,担负着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任务。
据此回答3~4题。
3.当肯尼迪航天中心(西五区)时间是8月9日上午8时12分时,我国航天城酒泉的时间(北京时间)是()A.8月9日21时12分B.8月8日18时12分C.8月9日5时12分D.8月8日21时12分4.下图是“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甲)、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乙)位置示意图”。
航天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需要国际协作。
因任务紧急,一架平均时速为1 110千米的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按最近路程飞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约需时间为()A.17小时B.15小时C.13小时D.11小时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5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28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最适合上图的图名为()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4.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6.该示意图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8.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
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9~10题。
9.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面径流10.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辐射更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下图是“某研究所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
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9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地球()A.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B.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C.自转角速度①地大于③地D.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④地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A.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④③②B.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C.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长的有①②D.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③④读极地投影示意图。
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 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4.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120°E、23°26′S B.120°E、23°26′NC.60°W、23°26′N D.60°W、23°26′S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
读图回答5~6题。
5.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A.0°B.23°26′SC.30°N D.30°S6.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长为10小时B.昼长为11小时C.昼长为12小时D.昼长为13小时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
读图,完成7~8题。
7.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B.该日昼夜长短C.该地太阳高度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8.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A.12时B.3时或者15时C.15时D.0时或者12时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条纬线,P、Q为晨昏线与该条纬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9~10题。
9.当P点地方时为5:40时,Q点的地方时为()A.17:40 B.18:20C.18:40 D.19:2010.一年365天中,P点地方时为6时的天数有()A.365天B.12天C.2天D.0天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2017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8小题,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如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考点】81:区域的含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根据图例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红包的流向,粗细表示红包流量的大小.【解答】解:根据图可以看出广东到湖南的最粗,因此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粤→湘。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掌握,然后根据图即可完成.2.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如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考点】81:区域的含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根据图例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红包的流向,粗细表示红包流量的大小【解答】解:从省际间单向流量前五位分布可知,前四位的都是发生在相邻省份,所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空间空间邻近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关键是结合图看红包的流动区域,然后即可得出答案.3.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如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B.15点C.18点D.21点【考点】1C: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解答】解: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时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为9点,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
高考第27题探秘
有
、
。
巩固提高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
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 的自然景观特征。 。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
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
渡为
。这种
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分异规律。
(2) 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 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 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3) 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
山地垂直自然带有
。
(4) 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
【高考地理第27题探秘】
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的题型结构
一、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18) (二)双项选择题 (19-26)
二、综合题(60分)
27、 以自然地理为主
28、 29、
以人文地理为主
30、 A、B、C、D(选修)
知识梳理
自然地 理环境
地形 气候 水文
生物(植被) 土壤
地形 地形 特征
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
气候,这里降
水较多的原因有
。
(1)图15 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4 中所示城市对应的
是
,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
,这
主要是因为
。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
,其径流变化的
最显著特征是
,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30
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回答完成1~2题。
1.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A.E、M B.D、M C.M、N D.D、E2.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A.M B.F C.E D.N“广佛都市区”指由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
读“1957~2008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该区()A.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B.东北方向上路网密度最大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D.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4.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A.城市绿化带的建设B.广州城市空间扩展C.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D.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图1是我国江南某城市及近郊地区范围图。
图2是①②③④四条线附近地区的夏季午后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O处最可能是()A.文化区B.山地森林公园C.城市广场D.中心商务区6.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是合理的,则工业区可能在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下图为中国城市和城市规模增长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时期,对中国城市发展判断正确的是()A.1996年之前,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小城市B.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郊区城市化为主C.1996年之前,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D.1997年之后,建成区的平均绿地面积在减少8.近年来,关于大、小城市孰优孰劣的争议很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利用率高B.小城市布局分散,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C.大城市资金雄厚,环境质量好D.大城市产业活动密集,土地利用率高下面甲图是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乙图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地铁人口流量统计图。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6 育种基地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26 育种基地农作物南繁(我国作物榆中的专业术语),是指把北方种植一代的农作物育种材料,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即在南方、北方交替种植。
下图中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农业科研人员说它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还有人说它是“天然温室”,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创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地区成为南繁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水源丰富B.土壤肥沃C.光热充足D.地势平坦2.推测甲地区作为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时间可能是A.3月到5月B.9月到次年5月C.5月到7月D.7月到9月3.关于选择在南繁基地培育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或目的,说法正确是A.环境清洁,无污染,便于培育绿色产品B.加速作物世代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C.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D.作物新品种资源丰富,便于杂交培育1.C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海南南部,纬度低,再结合材料中的“天然温室”“温暖的土地上”可推知,甲地区成为南繁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光热充足,故选C。
2.B南繁主要是利用海南温暖的气候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一代农作物育种材料,在秋冬季节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故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时间是9月到次年5月。
故选B。
3.B由上面两题可知,将北方种子在南繁基地培育,主要是因为这里光热充足,农作物繁殖速度快,育种周期短,故建立南繁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作物世代繁殖,加快种子培育速度。
故选B。
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使用半咸水灌溉,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
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将海南的南繁作为海水稻重要的育种基地,在其它地方需要八年才能完成的品种培育,在这里三年基本上就可以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水稻技术主要改变了作物种植中的A.品种特质B.气候条件C.灌溉方式D.土壤肥力5.在沿海滩涂上种植海水稻,需要大量使用A.化肥B.农药C.劳动力D.淡水6.袁隆平的技术团队选择南繁为海水稻育种基地,主要看中了该地的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4.A 海水稻耐盐碱、抗鸟、抗虫、抗盐碱,这些是水稻的品质特性,A正确;海水稻技术不能改变气候条件,B错误;水稻一直生长在水里面,灌溉方式没变,只是淡水变成了咸水,是水质变化,C错误;海水稻技术对土壤肥力没有改变,只是使水稻可以适应肥力低的土壤环境,D错误;故选A。
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10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3~4题。
3.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下图为北京某年7~8月850 hPa等压面高度和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1 460米处某点P,在①~④四个不同时刻的气压或空气运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时刻,P点的气压值最低B.②时刻,P点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C.③时刻过后,P点的气压将继续下降D.④时刻之前,P点空气一直持续上升6.关于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地区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变化曲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的变化同步B.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无关系C.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成反比D.降水在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波谷前出现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7~8题。
7.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A.一直降低B.一直增大C.维持稳定D.波动上升8.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风沙活动减弱B.水资源供应充足C.暴雨频率增加D.雪灾频率降低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解析(参考版)
地理2017年高三2017年江苏卷地理地理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 京→冀B. 闽→川C. 桂→黔D. 粤→湘2.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 要素综合性B. 环境复杂性C. 空间邻近性D. 条件相似性3.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 12点B. 15点C. 18点D. 21点4.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该日悉尼和广州( )A. 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 昼夜长短状况相同5.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乙甲D. 丙甲乙6.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B. 2C. 3D. 47.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8.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 晴,B. 阴,西北风C. 晴,东南风D. 阴,东北风9.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通用46
一、单项选择题阅读图表资料,完成1~2题。
图中各河段平均坡度表1.图中适合建设水电站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关于图中各河段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修筑梯田B.②—建立自然保护区C.③—开发水电D.④—建矿泉水厂2014年8月21日,黄河干流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
水库正常蓄水位1 076米,淹没土地13.82万亩,淹没区需要迁移人口5 425人。
下图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置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三峡水利工程相比,海勃湾水利枢纽发挥的突出作用是()A.航运B.防洪C.防凌D.发电4.关于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库蓄水可能使库尾的胡杨岛部分淹没B.水库蓄水有利于改善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环境C.库区占用耕地,并产生移民安置问题D.水库建成后使黄河下游泥沙含量增大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
历史上多洪涝灾害。
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回答5~6题。
5.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落差大,多曲流6.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 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读图,回答7~8题。
7.瓜迪亚纳河流域所建水利工程的核心效益是()A.发电B.防洪C.航运D.灌溉8.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是()A.入海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萎缩B.入海水量增加,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好转C.河口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D.河口地区航运受到威胁读图,回答9~10题。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15
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D.西南季风盛行西风下图为“世界四个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5~6题。
5.若不考虑海拔的影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丁丙B.乙丙甲丁C.丙甲乙丁D.丁甲丙乙6.对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乙地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C.丙地的典型植被为橄榄树D.丁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读下面两幅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多雨的是()A.甲B.乙C.丙D.丁8.图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乙、丙B.乙、丁C.丙、丁D.甲、乙读“某区域1月等温线(温差为2℃)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处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①处气温高于②处B.②处气温高于①处C.④处气温高于③处D.④处气温最低10.关于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东北部地区多降雪,受寒冷气流影响B.西南部地区多降雪,受寒冷气流影响C.东北部地区多雨水,受沿岸暖流影响D.西南部地区多雨水,受沿岸暖流影响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7 水量平衡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27 水量平衡一、单选题流域水平衡包括大气水平衡、地表水平衡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两个抽象的水库,即“大气水库”和“地表水库”。
下图是某流域水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跨流域调水、蒸发、降水、水汽净输入B.水汽净输入、降水、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水汽净输入D.水汽净输入、蒸发、降水、跨流域调水2.关于流域水平衡说法正确的是A.南水北调减少了我国地表水库水量B.大气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植物蒸腾C.地表水库仅包括河流水和湖泊水D.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平衡有重要影响1.C根据图中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判断1为径流的输入,2为降水,3为蒸发,4为水汽的输入。
C与此判断最接近,C正确。
2.D南水北调影响了我国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但对我国地表水库的总水量无影响,A错。
大气水库的水即有地表水蒸发、植被蒸腾,也有其他区域水汽的输入,B错。
地表水库应包括所有地表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湿地等,C错。
植被的变化可明显影响区域地表水下渗及植物的蒸腾量,会对流域水平衡产生重要影响,D错。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小题。
3.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区()A.纬度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大B.距海越近,水平衡数值越大C.海拔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小D.赤道地区,位置越东,水平衡数值越小4.图中可以判断,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C.年内降水均匀,水平衡数值小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5.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温和湿润,水平衡值为正值B.全年炎热干燥,水平衡值为负值C.全年炎热干燥,水平衡值为正值D.全年温和湿润,水平衡值为负值6.关于图中,b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b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B.b水域封闭度低,外界海水漂来的盐份多C.b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小D.b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3.D 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以a区域为中心水平衡数值向四周递增,故ABC都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1~2题。
1.庐山是()
A.背斜山B.向斜山
C.断块山D.死火山
2.九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 A.甲——沉积岩B.乙——喷出型岩浆岩C.丙——变质岩D.丁——侵入型岩浆岩4.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③——重熔再生B.④——外力作用C.⑤——地壳上升D.⑥——固结成岩作用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
A.①④B.②⑤
C.③④D.①②
6.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
A.a B.b C.f D.g
8.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A.a、b B.b、c
C.c、d D.f、g
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多奇石飞瀑。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读“黄山飞来石景观图片”,回答9~10题。
9.黄山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地表所经历的内外力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10.研究发现,黄山“飞来石”的成分和山体整体相同。
“飞来石”造型独特的成因可能是()
A.流星体陨落地面形成
B.外力风化、侵蚀而成
C.地壳褶皱隆起而成
D.流水搬运至此堆积而成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外力作用②地壳运动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A.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④⑤②
B.①②地层中可能含有植物化石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M地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4.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双选)()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二、综合题
15.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岩石的相互切割状况,判断图中A~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老到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生物化石的岩石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3)如果B岩石为石灰岩,则E可能为______________。
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有何特点?16.八达岭长城的某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为花岗岩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说明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答案解析
1.C 2.A[第1题,庐山属断块山,是断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处表层岩石经外力侵蚀作用,变得较为平坦,后来岩层断裂下陷,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上覆沉积物。
]
3.C 4.D[第3题,图中甲、乙均由岩浆形成,为岩浆岩,其中甲形成于地表且可直接变成沉积物,说明为喷出型岩浆岩,则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由沉积物所形成,为沉积岩,则丙为变质岩。
第4题,③是岩浆形成侵入型岩浆岩的过程,为岩浆侵入;④是变质岩形成岩浆的过程,为重熔再生;⑤是各类岩石形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⑥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为固结成岩作用。
]
5.D 6.A[第5题,根据图中岩层的形态和分布可知,图中②是由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岩;③是岩浆;①为沉积岩;④为靠近岩浆活动区域因为高温而形成的变质岩;⑤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
第6题,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喷出后冷凝形成喷出岩,在外力作用下,地表岩石转化成沉积岩,在地壳内部,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经过高温重熔,形成新的岩浆。
]
7.C8.D[第7题,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先形成了水平岩层a、b、c、d、e、g,且其形成的先后顺序为g→e→d→c→b→a;然后该地区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形成f。
故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f。
第8题,化石只可能在沉积岩中存在,而f、g属于岩浆岩,故在f、g岩层中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
]
9.B10.B[第9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形成后,经地壳抬升、外力剥蚀作用而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黄山花岗岩奇石景观。
第10题,“飞来石”属于外力侵蚀地貌,而非堆积地貌,D项错;A项显然错误;C项属于内力作用。
]
11.C12.C[第11题,图中有沉积岩,故有外力作用,①正确;岩层褶皱变形为地壳水平运动所致,②正确;A为岩浆岩,有岩浆活动,③正确;E为变质岩,有变质作用,④正确。
第12题,沉积岩地层下老上新,形成顺序G早B晚;岩浆穿透沉积地层G、B,形成岩浆岩A;变质岩E是岩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在岩浆岩A形成之后,又有新的岩浆侵入A形成岩浆岩D。
]
13.AC14.AD[第13题,根据沉积岩沉积顺序应该有③早于④,④早于⑤,③是在①的岩层上沉积的,故①最早,又②侵入③岩层,则③早于②,A正确;②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植物化石,B错;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形成断层后,C正确;M地地貌是经断裂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所以A、C正确。
第14题,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所以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A正确;水电站要求水量丰富、落差大,故一般位于河流上中游,B错;河流一般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C错;一般河流上游地区
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D正确。
]
15.(1)B—A—E—D—C
(2)B、C
(3)大理岩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16.(1)B
(2)岩浆侵入—地表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岩层可以判断出③为沉积岩;岩石②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而形成,为侵入岩,岩石④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为喷出岩,①为变质岩。
第(2)题,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上层物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花岗岩出露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