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概论(第五章)
2014电大《信息管理概论》单元辅导(5)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2014电大《信息管理概论》单元辅导(5)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第五章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本章从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发展历程角度,介绍了ERP的含义和管理思想,并对ERP的主要功能模块、ERP的实施等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章要求掌握ERP的含义和管理思想;ERP的主要功能模块。
了解ERP 的发展历史;MRP、MRP2、ERP的关系;了解MRP的功能与不足;MRP2的优点和不足;企业如何利用ERP提升竞争力;ERP系统的实施步骤。
一、基本概念:1.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2.ERP:是建立在IT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二、基本问题1.ERP系统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ERP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典型的ERP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ERP系统的功能在不断扩展,同时也在不断实现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集成。
3.ERP发展历史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
60年代的时段式MRP: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 理论,作为一种库存订货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
70年代的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月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阶段(Closed-loop MRP)。
信息安全概论第五章消息认证与数字签名
5.1.1 信息加密认证
信息加密函数分两种,一种是常规的对称密钥加密函数, 另一种是公开密钥的双密钥加密函数。下图的通信双方 是,用户A为发信方,用户B为接收方。用户B接收到信 息后,通过解密来判决信息是否来自A, 信息是否是完 整的,有无窜扰。
1.对称密码体制加密: 对称加密:具有机密性,可认证,不提供签名
通常b>n
24
5.2.3
MD5算法
Ron Rivest于1990年提出了一个称为MD4的散列函数。 他的设计没有基于任何假设和密码体制,不久,他的 一些缺点也被提出。为了增强安全性和克服MD4的缺 陷, Rivest于1991年对MD4作了六点改进,并将改进 后的算法称为MD5. MD5算法:将明文按512比特进行分组,即MD5中的 b=512bit,经填充后信息长度为512的倍数(包括64 比特的消息长度)。 填充:首位为1,其余补0至满足要求,即填充后的比 特数为512的整数倍减去64,或使得填充后的数据长 度与448模512同余。
18
通过以下方式使用散列函数常提供消息认证
(1)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附加消息摘要的报文进行加密 A B: EK(M||H(M)) 提供保密、认证 (2)使用对称加密方法对消息摘要加密 A B: M||EK(H(M)) 提供认证 (3)使用发方的私钥对消息摘要进行加密 A B: M||EKRa(H(M)) 提供数字签名、认证 (4)在(3)的基础上,使用对称加密方法进行加密 A B: EK(M||EKa(H(M)) ) 提供数字签名、认证和保密 (5)假定双方共享一个秘密值S,与消息M串接,计算散 列值 A B: M||(H(M||S)) 提供认证 (6)假定双方共享一个秘密值S,使用散列函数,对称加 密方法 A B: EK(M||H(M||S)) 提供数字签名、认证和保密19
信息管理概论(5)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1.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数据库系统的系统结构:
应用系统、数据库
应用开发工具软件
DBMS、主语言编译系统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数据库系统的系统结构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信息管理概论
第五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基础
本章内容:
数据管理发展 数据库管理方法 关系数据库实现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5.1 数据管理概述
数据是信息在计算机世界的具体表现形式, 借助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信息管理, 也就是数据管理。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数据的组织一般分为数据项、记 录、文件和数据库四个层次: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5.1.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的主要任务:
实现对数据的合理组织、维护和存取, 处理好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概论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也就是计算机应用于业务管理 之前的阶段。 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化 非过程 化程度 高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数据操 纵的单 一性 处理集 合数据
2.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
信息管理概论
5.3.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1. SQL的特点
石大信息学院信管系
信息管理基础
SQL的命令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作业-第五章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习题一、判断题(必做作业)1.诺兰阶段模型是关于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的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规律。
√2.一些组织在计算机应用的初装和蔓延阶段,各种条件(设备、资金、人力)尚不完备,常常采用“自下而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3.在实践中,建设MIS(管理信息系统)的正确策略是,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
×4.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管理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
√5.由于建设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耗资大、历时长、技术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着手开发之前,必须认真地制定有充分根据的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6.任何系统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个例外。
√7.原型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8.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用环境的变化。
√9.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将在相当程度上给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带来影响(如处理效率、响应时间等),并决定将来MIS(管理信息系统)性能的优劣。
√10.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去模拟原手工系统,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12.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会改变原有手工方式下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3.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工具实际上把原先由手工完成的开发过程转变为以自动化工具和支撑环境支持的自动化开发过程。
√14.系统分析阶段主要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信息管理导论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5.总学时:45学时6.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是信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应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管理对社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从整体上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信息资源 (9学时)教学内容: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信息及其特性;信息资源提出的背景和条件、信息资源的内涵、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的测度以及信息资源与生产力集财富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资源、信息、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资源的涵义、分类和属性;信息的含义、特性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特性、测度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广义概念,信息与相关概念区别联系。
2.第二章信息社会 (5学时)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环境、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一般知识、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社会信息文化的内涵及现在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信息化状况、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
3.第三章信息交流 (8学时)教学内容: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点、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信息交流的基本结构、信息交流的基本类型、社会信息交流中的矛盾和障碍。
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基本原理、模式、结构、以及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信息交流的作用、信息交流模式设计。
教学难点:信息交流的障碍与矛盾分析。
4.第四章信息技术(6学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类型;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知识产权纠纷、侵犯工业产权、侵犯隐私权、网络犯罪、侵犯信息主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管理概论
第一章自检自测题(1)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 D)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B.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C.四部分类法是这个时期主要的信息管理方法;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报纸与杂志等新型载体大量涌现。
2.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A)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B.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C.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电子型、网络型与缩微型等新型媒体大量涌现。
3.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B )A.信息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与利用;B.信息管理的机构除了图书馆意外,还有各种功能与目的皆不同的信息管理机构,如咨询公司、企业管理公司等;C.信息管理活动的特点以藏为主,主张藏书秘不示人;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图书、报纸、杂志等新型媒体大量涌现4.下面的描述,哪一项不是宏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 A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B.它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C.它关注的是如何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D.其目的是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5.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微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 A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B.它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C.它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的管理;D.其目的是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6.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 C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B.它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C.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D.其目的是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数据(Data)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具有如下特性:事实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时效性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是指导工作、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信息流是指伴随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产生的各种信息。
信息系统应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系统目标: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帮助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网络化。
管理职能: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组织:确立组织结构,分配人力资源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任务组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了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
如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等层次:战略管理、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国家经济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1 公文管理自动化概述公文是指国家机关、部门、团体等社会性组织在处理公务活动的过程中,按特定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文件。
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知识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a.事实性。
b.时效性。
c.不完全性。
d.层次性。
e.可变换性。
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1.作业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10、决策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12、决策问题的类型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1.0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20世纪30年代之前 关注物质资源的合理配臵 1915年,经济订购批量(EOQ)模型 60年代中后期,人力资源管理 8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
3.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反思
1.3.2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
1)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首先产生于美国政府的文书管理领域 1942年,美国国会制定《联邦报告法》 1943年,国会通过《记录处臵法》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文书削减法》,其颁布标 志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诞生 美国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特点: a. 制定信息政策规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 b. 赋予信息资源管理权威定义 Page12 c. 设臵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官员 CIO
5.信息资源管理
以注重信息资源的经济性的集成管理为特征
四、我国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传统管理阶段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
2.信息管理阶段
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 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3.资源管理阶段
产生背景
4.知识管理阶段
1.3.4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意义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 《信息科学原理》 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 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 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 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 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4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5按事物从产生成长直至结束的发展过程进行划分可将信息分为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反馈信息性信息反馈信息?6按动静状态划分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7按传递的范围划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8按信息反映的事物状态划分则可将信息分为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9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划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10按信息发布的渠道划分为正式渠道信息和非正式渠道信息?11按信息的范围划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12信息资源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ppt课件
预习 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参阅相关书籍 练习
课程学习方法
1、孟广均等.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2、马费成等. 信息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岳剑波. 信息管理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马费成等. 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5、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6、孙建军.网络信息资源搜集与利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7、王雅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8、(美)瑞芒德·麦克劳德, 乔治·谢尔.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导向的
1、描述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来源 2、了解“新三论”、“老三论” 3、掌握管理基本原理和管理发展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
1、“老三论”的主要内容 2、 描述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的概念、体系、分类、现代
辅导和期末考试。
课程介绍 资源的基础性概念;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流派;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资源的内容管理; 信息系统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课程介绍 信息政策与法规。
信息与信息资源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资源
第五节 信息化水平测度 主要内容:信息化水平测度的代表性方法、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
第六节 企业信息化 主要内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内容、国内
外发展概况 第七节 电子政务 主要内容:电子政务的概念、系统构成
学习目标:
1、描述信息与信息资源概念 2、描述信息化概念
理论与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9、(美)麦迪·克斯罗蓬主编;沙勇忠等译.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最终)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大纲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P3)信息具有的特性: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信息的度量(简答)1、判断标准: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2、计算公式: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其定义公式可写成:H(x)=-∑P(Xi)log2P(Xi) i=1,2,……n其中Xi代表第i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H(x)就是用以消除这个系统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简答)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
信息系统(简答)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人造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系统的类型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1、作业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支持办公事务和更新有关的数据库。
作业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业务处理系统。
(2)过程控制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对主旨(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他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_第五章_信息管理——内容和地位
信息的输出
1.信息输出的概念
信息输出是指按照需要,将信息显示和提供给用户。 在计算机中,信息的输出可以采用显示、打印、播 放等方式,形式可分为表格、文字、图形和声音等。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输出的形式将更加丰 富、更加直观。
2.信息输出手段
包括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传统的广告以及WEB站点 和主页等。
第二节 信息管理的任务
建设各级各类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的信息系 统建设、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全国性的宏 观信息系统、国际性的信息交流系统。 管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传播信息时代的 理念和技术:包括经济信息管理、档案信息 管理、文化信息管理、图书馆、博物馆的管 理等。 传播信息时代的理念和技术:包括专业人员 培训、领导和管理人员培训、全员培训等。 研究信息时代的理论和政策课题:包括基础 研究、方法论研究、现实政策研究和咨询、 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实施、软件支持。
信息传播行为分为5种类型: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网络传播
三个关键要素
传播者 媒介 受众
大众传播受众理论
1)个人差异论
对同一信息,不同受众会产生不同反应。
2)社会分类论
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可以根据年龄、种族、文化程度等人口 学因素划分为不同社会群体。
3)社会关系论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关系对于受众有着巨大的影响。
信息传递的技术要求
准确: 错误的信息是有害的 及时:事后诸葛亮 压缩技术、宽带技术 安全:加密技术 平遥票号的金融密码 金融密码 公钥、私钥、数字证书
信息的存储
信息存储指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科学有 序的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它 包括三层含义:
(1)将所采集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在 (1) 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2)将这些信息载体,按照一定的特征组成 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 (3)应用计算机等技术和手段,提高信息存 储效率和利用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_839信息管理与情报学基础_《信息管理概论》柯平 笔记
信息管理概论笔记1.信息管理学——The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2.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3.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data)—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信息(information)—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知识(knowledge)—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情报—被已知的需求者所寻求的知识或信息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型的外延所指,是转化过程的递进链,是加工组织程度的等级链,是价值量的等级链。
2.信息的性质和特征—⑴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⑵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⑶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信息产生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但信息可以独立与其发生源而相对独立,可以由其他物质载体携带在事件或空间中传递。
⑷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和依附性⑸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目的不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获得的信息量也不同,即使他们的这些能力和目的完全相同,但他们在观察事物时,选择的角度不同,侧面不一样,它们所获得的有关同一事物的信息肯定也不同。
3.分类:⑴按信息的性质—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⑵按信息的内容—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⑶按信息的流通渠道—正式信息、非正式信息⑷按信息的记录方式—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计算信息分类目的:为了认识信息的性质和特征,以便描述信息和处理信息。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答案
《信息管理概论》四次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和( )。
2、以()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和()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 )、( )、()、()。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媒体管理、()、()、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 )阶段,()阶段,()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 )、( )和()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 )、()、()。
一、填空题1、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2、第二次世界大战3、图书馆领域、工商企业管理领域、政府行政管理领域4、管理理念5、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6、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7、1)传统管理阶段,2)信息系统管理阶段,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4)知识管理阶段8、组织、人和信息技术9、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古代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没有形成社会规模,社会信息资源数量有限,以纸制手抄本及印刷本为主;B、古代时期信息存储的方式是开放的;C、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图书馆为主要场所;D、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2、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13《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艺,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4.学时与学分学分: 2 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践学时: 05.先修课程无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教材名称: 《信息管理基础》岳剑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主要参考书:《信息管理基础》赵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党跃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多媒体要求: 多媒体教学占80%8、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书面作业+考勤)2.期末闭卷笔试3.总成绩= 笔试成绩(70/100)+ 平时成绩(30/100)9、课外自学要求开课期间阅读相关信息资源管理的书籍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 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涵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了解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行为论和信息交流论, 信息产品开发与流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信息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及大概内容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简论第二节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第三节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学基础第四节走向信息管理科学第二章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论第二节信息处理技术第三节通信技术第三章信息行为论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需要和信息动机第二节用户的信息行为第四章信息交流论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的表述——符号和编码第二节信息交流模式第三节社会信息流第五章信息产品的开发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采集第二节信息整序第三节信息分析第六章信息产品的流通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服务第二节信息市场第七章信息系统管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系统工程第二节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第三节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的发展第八章信息产业管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产业理论第二节信息产业管理基础第三节信息产业政策第四节信息化四、教学学时分配大纲制定者:大纲审订者:大纲批准者:2007年5月。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1.不定项选择题(1)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A. 信息劳动的场所B. 信息劳动的对象C. 信息劳动的设备D. 信息劳动的技术E. 信息劳动者(2)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可将其分为()。
A. 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B.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C.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D. 战略层次的信息管理E. 战术层次的信息管理(3)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分别是()。
A. 载体特征B. 技术特征C. 经济特征D. 效应特征E. 管理特征(4)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资源以()形式的信息资源为主。
A. 电子信息资源B. 文献信息资源C. 数据库D. 模型库E. 图画(5)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重点在于()。
A.传播B. 利用C. 收藏D. 开发E. 执行(6)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目的是()。
A. 收藏与使用结合B. 收藏C. 开发D. 传播E. 分类(7)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
A. 信息资源的所有者B. 政府信息官员C. 信息资源使用者D. 专门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E. 政府管理人员(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的 4 项智能是()。
A.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B. 社会信息流整序C. 传递情报D. 辅助决策E. 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9)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
A.CIOB. 信息使用者C. CKOD. 更加技术化、专门化、专业化的人才E. 政府信息官员2.填空题(1)狭义的信息资源包括:。
(2)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
(3)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在时间上是从开始的。
(4)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在时间上是以为标志开始的。
3. 名词解释(1)信息(2)信息资源(3)信息管理4.简答题(1)信息具有哪些属性?(2)简述信息资源的功能。
(3)微观、中观、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有何区别?(4)简述信息管理的特征。
(5)我国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有哪些特点?(6)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有哪些特点?(7)简述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1組織與資訊系統
• 組織的特色
– 例行作業與企業流程 – 組織政治 – 組織文化 – 組織的環境 – 組織的結構 – 其他的組織特色
所有的特色都會影響組織所使用的資訊系統種類。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在一顆極小的微處理器上裝入更多的電晶體,將可讓處理能力 呈指數攀升。
科技視窗:是原始碼該開放的時候嗎?
• 研究問題
– 請問 Linux 和其他開放原始碼會遭遇到什麼問 題?如何利用開放原始碼軟體幫助這些問題的 解決? – 開放原始碼現在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和事件?可 以做些什麼來解決這些問題? – 當決定是否採用開放原始碼的軟體時,會面臨 哪些商業和技術上的議題?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無所不在的 Java
– Java 是一種與作業系統和處理器無關的一種 物件導向程式語言,已成為網路上領先的互動 程式環境。 – Java 軟體不受限於任何電腦或電腦裝置,當然 也不受限於該裝置所使用的微處理器或作業系 統。 – Java 是一非常強大的程式語言,有需要的話可 以在同一個程式中處理文字、資料、圖形、聲 音,以及影片。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3硬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 • 運算與通信平台之整合
– 硬體平台方面最熱門的話題當屬通信與運算平台之匯流,也就是在網路上的運算。
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
– 牽涉到連結許多遠距離的電腦於一個網路中,透過結合網格上所有電腦的運算能力,來 建立一部虛擬的超級電腦。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網路服務與服務導向架構 (SOA)
– 企業應用整合軟體工具乃是特殊產品,意味著 這些工具僅能與特定的應用軟體與作業系統搭 配運作。 – 網路服務(web services) 指的是一組鬆散耦合 的軟體元件,彼此間使用標準的網頁溝通標準 與語言來進行資訊交換。網路服務可在兩套不 同的系統間交換資訊,而不論該系統所使用的 作業系統或程式語言為何。
– 開放程式碼軟體,是指由世界上數十萬程式設人員 組成之社群所產生的軟體。 – 根據開放程式碼的領導組織 之定 義,開放程式碼軟體是免費取得,且可由使用者進 行修改。 – 針對原始碼進行的各項工作也必須是免費的,使用 者也可在不需獲得額外授權的情況下散播軟體。開 放程式碼軟體顧名思義不限於任何特定的作業系統 或是硬體技術,雖然大多開放程式碼軟體是以 Unix 或 Linux 為基礎的作業系統 (, 2006)。
在更小的空間內裝進更多的晶片,已讓電晶體成本和使用電晶體製造 的產品成本戲劇性的下跌。現今一個英特爾的處理器可以包含超過 10 億個電晶體,執行超過 3.2 GHz 的效能,以及10,000 MIPS(每秒 一百萬指令),而且可以用少於一美分的萬分之一的成本製造大量的 電晶體。甚至還比這本書中每個字的印刷成本還低。
從 1980年到 1990 年這十年間,個人電腦的硬碟容量以每年 25\% 的複合成長率在成長,在 1990 年後更加速成長到每年超過 65\%。
5.2基礎建設的組成元件
有七項主要的元件 必須進行協調,以 帶給公司一個一致 的資訊科技基礎建 設。上述所列的是 每一項元件所使用 的主要技術與其供 應商。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軟體平台的演進中出現以下六個主要的議 題:
– Linux 與開放程式碼軟體 – Java – 企業軟體 – 網路服務與服務導向架構 – 混搭及網路基礎的軟體應用 – 軟體外包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企業整合軟體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軟體平台的演進中出現以下六個主要的議 題:
– Linux 與開放程式碼軟體 – Java – 企業軟體 – 網路服務與服務導向架構 – 混搭及網路基礎的軟體應用 – 軟體外包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Linux 與開放程式碼軟體的興起
• • • • • • • 服務,不是套裝軟體,具有成本效益的擴充性 控制獨有的、難以再造的資料資源,使用的人越多它會越豐富 相信使用者會成為共同的開發者 聚集集體的智慧 透過客戶的自我服務來平衡長尾效應 軟體不再是獨立的單元 使用者介面、開發模式與經營模式的簡單化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隨選運算(公用運算)
– 意指公司將尖峰時刻之運算能力需求,轉移到遠端的大型資料處理中心上。
•
自主運算和邊際運算
– 自主運算 (autonomic computing)是產業間致力發展的一套系統,系統本身可進行組態 設定、最佳化與自我調整,在有損毀情形發生時自我修復,並進行自我防護免於外來入 侵攻擊與自我毀滅。 – 邊際運算 (edge computing) 是一套多層次、用於以網頁為基礎的應用系統負載平衡機 制,在減少成本的同時能增加反應的時間及彈性,
• 軟體外包
– 改變軟體的來源 – 套裝軟體與企業軟體 – 應用服務供應商 – 軟體委外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科技視窗:應用軟體服務供應商:兩 個故事
• 研究問題
– 比較 Thermos 與 ResortCom 和應用軟體服務 供應商的經驗。 – 為什麼你認為 Thermos 使用代管軟體服務會比 ResortCom 輕鬆?什麼樣的管理、組織和技術 因素說明此差異? – 如果你的公司正在考慮使用應用軟體服務供應 商的產品,在你制訂決策時,什麼樣的管理、 組織和技術因素應該被提出?
– 對於美國公司來說,最急迫需要優先開發的軟體, 乃是整合現存老舊的專屬應用軟體與新一代網頁應 用程式,成為單一連貫、得以合理管理的系統。
EAI 軟體,(a),利用特殊的中介軟體建立一個共通的平台,藉此可讓所有的應用 系統自由地與其他系統溝通。相較於傳統整合,(b)EAI 所需要的程式撰寫就少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得許多。
•
虛擬化與多核心處理器
– 伺服器虛擬化軟體在作業系統及伺服器硬體間運作,對使用者遮蔽伺服器的資源,包括 伺服器的數量與個別的伺服器、處理器和作業系統等資訊。 – 多核心處理器 (multicore processor) 是含有兩個或以上處理器的積體電路。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邊際運算牽涉到網際網路的使用,來平衡企業平台以至於客戶 端與邊際運算平台的處理負荷。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1950--2007 年
– 電子計算器時期(1930--1950 年) – 一般用途的大型主機與迷你電腦時期(1959 年 迄今) – 個人電腦時期(1981 年迄今) – 主從式架構時期(1983年迄今) – 企業網際網路運算時期(1992 年迄今)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夢工廠動畫公司用科技支援生產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1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一家公司能提供給顧客、供應商與員工的服務,與其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直接功 能有關。理想上,這個基礎建設要能支援公司的企業與資訊系統策略。新的資訊 科技對於企業與資訊科技策略,以及所能提供給顧客的服務有著巨大的影響。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4軟體平台趨勢與新科技
• AJAX、MASHUPS、WEB 2.0 和網路基礎的軟體應用
–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Ajax) 是一種允許你的 客戶端能夠和你工作的伺服器端在背景中進行對話的技術,它能 在你未察覺的情況下轉換你的輸入,就如同直接輸入伺服器端。 – 在比較小的範圍內,企業家正利用結合不同線上應用軟體,創造 出許多新的軟體應用與服務。這種方式被稱為混搭(mashups, 或稱混合搭配),是希望將不同程式碼結合以產生新的應用成果, 希望能夠「大於」各部分的加總。 – WEB 2.0
圖中是以典型的 電腦組態,分別 描繪資訊科技基 礎建設演進的五 大時期。
5.1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演進的技術驅動力
– 莫爾定律與微處理能力 – 大量數位儲存定律 –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與網路經濟 – 持續下降的通訊成本與網際網路 – 標準與網路效應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1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定義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係由包含實體設備及用來支 持整個企業運作的軟體所組成。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也是管理者投入預算支援的 一組橫跨公司整體的服務,它組合了人與技術 的能力。
第五章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5.1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第五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科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學習目標
• 定義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並描述其組成元件。 • 確認並描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演進的階段。 • 確認並描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演進的科技驅動 力。 • 評量現今電腦硬體平台之趨勢。 • 評量現今電腦軟體平台之趨勢。 • 評估管理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所帶來的挑戰以及 管理上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