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分析
《倾城之恋》赏析篇
《倾城之恋》赏析内容摘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作家 ,她的小说中弥漫着一种梦魇般挥之难去的悲凉氛围 ,虽然其中也有着人生的种种热闹繁华 ,但最终都难逃一个苍凉破败的结局。
而《倾城之恋》似乎是一个例外。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艺术形象 ,所要表现的是现代人人性失落后的苍凉困境关键词:人性失落反差美《倾城之恋》描述的是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
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故事中的男女主人翁其实不那末使人全部倒出,他们不是帅男靓女,一点儿也不芳华浪漫,他们的恋爱故事也不是那末缱绻内心悲苦,哀婉动人,他们都是很自私的人,也都是有污点的很世俗的人。
白流苏,一个旧时代女子,她不愿屈从,要做新女性,用如今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二奶!一个旧式家庭生长的新女性,白家的六蜜斯,离婚后住在娘家。
白家虽是上海败落户,却死要体面。
年光光阴将去,旗袍关于她来说就像是根救命稻草,牵着她的芳华岁月和淑女身份。
同时,她也是一个情场赌徒,把婚姻作为职业,在汉子身上找到最后的呵护。
她伶俐斗胆,自卑高傲、矜持要强而自私,她的语气中总带些尖刻与寻衅。
她大白本身对汉子有着莫年夜的吸收力,脸上老是经常挂着各类设计好的笑脸,就算在最困难、最为难的时分,她仍能坚持永不言败的肉体。
但在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当她不堪丈夫暴力,离婚住回娘家,社会舆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这都暂且撇它一边,尽可装聋作哑地过。
关键是同一屋檐下家人因时间愈久厌弃愈深的寒言冷语、指桑骂槐却是装聋作哑也无法回避的。
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
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摘要:张爱玲是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杰出的海派⼥作家代表作家,她的创作⼒图还原战争背景中⼈的固有的本性,张爱玲所展⽰的是包括他⾃⼰在内的芸芸众⽣在战争环境中正式的⼈⽣形态。
在张爱玲的“私语”中,交织着复杂⽽⽭盾的美感倾向,⼀⽅⾯是对现代⽂明的“荒凉”感受中呈露出来的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美感特质,另⼀⽅⾯,则是对⼠⼤夫乐感⽂化传统的眷恋,对普通⼈的寻常⼈⽣乐趣的沉迷。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部经典的中长篇⼩说,是⼀个动听⼜不近⼈情的故事。
张爱玲⽤她苍凉的笔调,华丽绚烂的语⾔,营造出⼀种苍凉的美感。
关键词:张爱玲;爱恋;悲凉;艺术风格⼀、故事简介故事发⽣在⾹港,上海来的⽩家⼩姐⽩流苏,经历了⼀次失败的婚姻,⾝⽆分⽂,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
偶然认识了多⾦潇洒的单⾝汉范柳原,便拿⾃⼰当赌注,远赴⾹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法的场地在浅⽔湾饭店,原本⽩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港时,⽇军开始轰炸浅⽔湾,范柳原折回保护⽩流苏,在⽣死交关之际,两⼈才得以真⼼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
在读完了张爱玲的这篇⼩说,就会发现,说他是传奇,不如说是⼀个反传奇的故事。
书中的⼥主⼈公⽩流苏并不是美貌惊⼈,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
这倒是“倾城”的另⼀个意义:倾覆、倒塌、沦陷,在这个意义上,倾城之恋名副其实。
⾹港的沦陷成全了⽩流苏和范柳原,使他们做成了⼀对平凡的夫妻。
⼆、⽩流苏的悲凉在《倾城之恋》这本书⾥,⽩流苏由⼀个楚楚可怜,等待救援的落难公主,摇⾝⼀变成为⼀个主动出击,为⾃⼰未来⽽努⼒的⼥骑⼠。
旧思想在这个家庭中根深蒂固,况且先前婚姻的失败,娘家的冷落以及徐太太的适时点醒,都逼得流苏⼼⾥只能摆下“婚姻”这个唯⼀事业。
从⽽形成了她以“赌徒”为背景的婚姻模式。
⽽败落的家、守旧的⽼母、为钱是图的哥嫂共同逼迫了⽩流苏,撑起了她柔弱背后的强悍。
张爱玲《倾城之恋》简析
倾城之恋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最能代表她的风格的当数《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写一对精明过份的男女是如何在爱情上锱珠必较,功利全局,最后却因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那份世故的婚姻。
这部小说对人性冷漠的描写令人震慑,仿佛出自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家之手,其艺术之圆熟,语言之精美堪称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同时代的苏青赞美《倾城之恋》:“作者把这些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物描写得如此动人,便是不平凡的笔法。
《倾城之恋》里充满了苍凉、抑郁而哀切的情调。
这是一个怯懦的女儿,给家人逼急了才干出来的一个冒险的爱情故事。
她不会燃起火把泄尽自己胸中的热情,只会跟着生命的胡琴咿咿哑哑如泣如诉地响着,使人倍觉凄凉,然而也更会激起读者的怜爱之心。
”这是一个关于调情的故事,描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调情表演。
傅雷本来是张爱玲小说最早的肯定者,但他对这部作品却评价不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认为:“作品的重心过于偏向顽皮而风雅的情调”,“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炼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
”但也有人认为,傅雷的意见仅仅代表着男性读者的意见,这个意见对于范柳原是合适的,对于白流苏则有些冤屈。
站在女性的立场看,白流苏的调情的背后,是生存的焦灼和无奈。
范柳原意在求欢,而白流苏意在求生。
这也是一个关于弃妇的故事,是一个弃妇在进行垂死挣扎和自我拯救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
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张爱玲版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故事,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白流苏虽然几经努力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猎物范柳原,成功地逃出了家庭,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削弱自己作品中常有的荒凉感,白流苏逃出了旧的家庭,又进入了另一个家庭,而且,她得到的婚姻只是一座没有爱情的空城,而这座空城的获得也仅仅是因为战争的成全,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虽然战争加快和简化了许多人的正式成婚的速度,但这种婚姻靠得住吗?主题解析《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
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
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却成就了白流苏的婚姻,但结果仍是苍凉的,香港之战的洗礼不曾将白流苏改变成革命女性。
婚姻也没有让范柳原放弃纸醉金迷的放荡生活,只是范柳原的俏皮话再也不对白流苏说了,而是省下来留给别的女人,在范柳原的心里至少把白流苏当成了自己人,但要说他真正的爱上白流苏,仍然是谈不上的,他们之间为对方付出的一点真心只停留在战争中,当他们认为金钱、地位、名誉等等都靠不住时,他们才愿意坦然的抛弃一切重负,毫无“私心”的爱对方。
各怀心思的两个人居然在战争中有了契合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白流苏只把谈恋爱当做她的救命稻草,范柳原只把谈恋爱作为他征服女人的一种手段。
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白流苏虽在物质上成为了赢家,在精神上却仍然是输家,但这种婚姻至少让她摆脱了经济上的困顿,家人的冷眼、讽刺。
这不正是她选择和范柳原谈恋爱想要的结果吗?但白流苏仍然是惆怅的,在她的内心是渴望范柳原只爱她一人的,但她知道这种愿望一辈子也不会实现,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是爱范柳原的钱呢?还是爱上她这个人才用恋爱作为赌博换取婚姻。
因此她也就不奢望范柳原对她忠诚,不见其他女人,只爱她一人了。
范柳原和白流苏都是不相信爱情的人,白流苏在经历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后,对有钱的男人已产生了不信任。
更不会相信一个有情的花花公子和她谈恋爱是因为爱她。
范柳原也是不相信女人的人,他喜欢自由,更不愿一个不爱他的人整日的管束着他,他知道身边的女人嘴里说喜欢他,身体上屈服于他都是为了他的钱罢了。
又怎会对这些女人付出真心呢?白流苏也是奔着他的钱的,范柳原又怎么会看不明白呢?但在轰炸中范柳原感受到白流苏的一点真心,这是她在其她女人身上从来没有得到过的。
他明白白流苏这种受到封建礼教思想教育的女人,因为自己离过婚内心肯定是自卑的,跟她结婚,她也不会像其她女人那样咄咄逼人,要求他只爱她一个。
范柳原也就放开自己凭着这点真心便答应同白流苏结婚。
白流苏因此而得救。
张爱玲谈《倾城之恋》
张爱玲谈《倾城之恋》张爱玲与傅雷在《倾城之恋》的创作上有过一次探讨。
傅雷本来是张爱玲小说最早的肯定者,但他惟独对这部作品评价不高。
他认为:"一个'破落户'家的一个离婚女儿,被穷酸兄嫂的冷嘲热讽撵出母家,跟一个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学生谈恋爱。
正要陷在泥沼里时,一件突然震动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得到一个平凡的归宿--整篇故事可以用这一两行包括。
因为是传奇(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
因为是传奇,情欲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
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练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
好似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内里却空空洞洞,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
《倾城之恋》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
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飘滑;吸引,挑逗,无伤大体的攻守战,遮饰着虚伪。
……勾勒的不够深刻,是因为对人物思索得不够深刻,生活得不够深刻;并且作品的重心过于偏向顽皮而风雅的调情,倘再从小节上检视一下的话,那末,流苏'没念过两句书'而居然够得上和柳原针锋相对,未免是个大漏洞。
离婚以前的生活经验毫无追叙,使她离家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引动显得不可解。
这些都减少了人物的现实性。
总之,《倾城之恋》的华彩胜过了骨干;两个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而张爱玲对此批评并不服气,她为此写了《自己的文章》反驳说:"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
《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论文(文学评论):倾城之恋作品分析
《倾城之恋》与张爱玲的悲观爱情主义Cassanova罗华南师范大学一.引题张爱玲的文笔,善于以一个故事表达生活哲理。
她的故事以悲剧居多,而终成眷属的故事寥寥无几,倾城之恋是一个另类。
为什么?因为张爱玲对爱情的态度是悲观的,倾城也是悲伤的,她似乎用各种意象告诉着我们什么,尝试揭示什么。
事实证明时代与人性是爱情悲剧的根源。
二.时代背景故事构建在民国时期,是封建意识和开放思想初步交汇的时代。
繁华的上海滩,年轻的女性和钱势的男人流连于舞厅、酒吧,纸醉金迷,时髦颇受追捧,当时社会上的风气是追名逐利。
从表面上看,女性地位是提高了,她们可以去社交,结识称心的男人,但实际上男和女不平等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女人的最终目的是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可以说男人决定着女人的终身幸福。
白流苏便是一个被男人抛弃的女人,同样也被家族嫌弃。
而徐太太是她重新找回幸福的机会。
人们的信条是: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三.人物心理分析1)初见情迷在舞厅中的三支舞,为两人交往埋下伏笔。
白流苏身上不同于一般青春的活力与稚嫩,她懂得玩乐,有懂得矜持,亲近而神秘。
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
下颌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
然而白流苏的开放却不因为爱慕,“她半是赌气: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
范柳原真心喜欢她么?那倒也不见得。
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
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
但范柳原是深深被吸引住了。
”范柳原的迷恋也只是男女之间荷尔蒙的作用,难以把握,他还未把白流苏当成结婚的对象。
不过这样,白流苏还是有了争取的筹码,她要取悦范柳原。
2)为爱赌博那一夜之后,范柳原理所当然地邀请白流苏,而白流苏为了自己打算,也只会接收,于是踏上了离家赴港的旅途。
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恋爱,而是谈恋爱。
范柳原说着情话,挑逗白流苏;白流苏又欲擒故纵,不让得手,着实是斗智斗勇的爱情游戏。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作者:张爱玲主要目录:一、古典豪门与现代都市二、荒谬飘摇的爱情三、灵动的感悟与平实的细节1 、灵动的感悟2 、平实的细节《倾城之恋》(1943 )也是张爱玲的重要作品。
作品仍然是一个爱情故事,仍然是在爱情中书写人生的荒凉,比《沉香屑第一炉香》其荒凉意味更强。
甚至,主人公的性格也和《沉香屑》有相似之处。
但是,其题材、写法,韵味,又有所不同。
一、古典豪门与现代都市小说的题材很特殊,故事存在着两个环境:一个是现代大都市,一个是传统古典贵族的大家族内部。
这个传统贵族大家庭是在上海。
故事中的人物又到香港。
前边写大都市里衰败、破落的大家族生活,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后边却是写贵族小姐与现代浪子在香港相爱,豪华饭店、宾馆,灯红酒绿。
衰败古典贵族大家庭与现代都市的结合,是张爱玲在题材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
在其他小说中,也有这样的二重结合。
《花雕》《茉莉香片》《金锁记》等。
这种题材的作品,在现代文学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把这样两种特殊的生活组合在小说中,具有很特殊的美感。
张爱玲强调一种参差的对照之美。
这也是一种对照。
这种对照也存在着一种苍凉、荒凉的美感。
大家族在现代城市里,失去了古典时代的威风,日益衰败、破落。
给人一种毁灭感。
同样是荒凉的意味。
张爱玲家庭本身就是这样的大家族的。
二、荒谬飘摇的爱情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命运是不断下滑、沉落,最后她的自我消失在欲望之中。
但是,这里,主人公白流苏的爱情却有一种上升的趋势。
白流苏是一个衰败的贵族大家庭的小姐。
这个大家庭整天过着那种乌烟瘴气、勾心斗角的生活。
白流苏因为是小老婆所生,特别是有过离婚的经历,所以,在家庭中格外受排挤。
他的哥哥、嫂子都欺负她,看不起她。
但是,她并不是软弱的人,所以,仍然怀着自己生活渴望。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华侨富商子弟范柳原,经过一番所谓的曲折艰苦的高级调情以后,在香港沦陷的炮火中,他们各自感到了对方的真情实意,宣布结婚。
在这种爱情中,白流苏有两个动力:一个是大家庭的压力,一个是对生活渴望。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赏析
张爱玲:《倾城之恋》最早开始看《倾城之恋》是因为迷恋这个名字。
在没有读它的时候,我想,这故事应该有一座城,还有一个爱情故事。
倾城,不一定是美女的代称,但一定会是绝美爱情的形容词。
看这部小说,还因着喜欢里面人物的名字。
白流苏,范柳原。
绝对是两个很搭的颜色在里面,白的是苏,绿的是柳。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读小说,我都深深觉得作者为人物起名字一定是花了很大的气力。
我也写过一些小说,短篇中篇都有,长篇需要太多时间,暂时未曾涉猎。
但每次在故事情节勾画好了之后,总是为给人物取名字伤脑筋。
女子的名字,最好要特别,灵气,还要代表她的个性。
如果是白流苏叫白秀贞,请注意这两个字。
流苏飘逸美丽,有点捉摸不透的感性,但秀贞二字,必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传统的女子,恪守所有旧式女性的美德。
当然也不乏反讽的名字,比如《绝望的主妇》里面,其中一个女主角叫盖伯瑞尔,在英语名字里面,它是忠贞的意思,但她是最早出轨的。
所以单单看这两个名字,我就深深爱上了《倾城之恋》。
这座城,是香港,而且是沦陷的香港。
张爱玲说:“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白流苏)。
”相信你可以想象,也能理解,有些爱情,只存在于某个地点,某个时间,一点不合都无法成功。
在战争中,人的欲望变得太少,只剩下活着就好。
那平凡的婚姻,是浪漫主义者的归宿。
小说里是这样写的“不料柳原却看中了她,更不料其时香港适起变乱,幸运竟使她正式成了他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经济上的安全’,流苏从此便可‘笑吟吟’的暂时把生命告个段落了。
”既然书名有一个“恋”字,他们相爱吗?范柳原拿稳了白流苏跳不出他的手掌心,白流苏爱上范柳原目的是图经济上的安全。
而对于他们之所以没有发生关系,张爱玲写的是:“两方面都是精刮的人,算盘打得太仔细了,始终不肯冒失。
”写到范柳原、白流苏终成眷属时张爱玲调侃道:“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
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引导语: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我们一起来学习《倾城之恋》的赏析。
《倾城之恋》,它讲的是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里,人受到种种的影响,什么都倾覆了,唯一剩下来的,可以依靠的,便只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与关系。
我很喜欢这个主题,一个动荡的年代,一段唯美的感情。
即便有一天一切都成了废墟,但人心中的东西却能让人们紧紧依偎着,相依为命。
1、解读这部作品,首先要解读与作者的某些关系提起张爱玲,心头总会涌起一种别样的滋味。
她有着灵动飘逸的气韵,有着旷世难寻的才华,有着高贵典雅的气质。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有着缺少父爱的凄凉的童年,有与胡兰成相遇相知的浪漫,有赖雅余生陪伴的温馨;但是偏巧,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她,却一点也不幸福,胡兰成风流成性、不负责任,偏巧她人生最初最重要的时期都处于那些刻薄、没落、自私的人群之中。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便是在爬满蚤子的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
张爱玲自己的爱情也是,她爱上了一个民族汉奸,这样的结局终究不能完美。
因此,她的文章风格也始终笼罩在郁郁寡欢息的笔调下,他的作品如《金锁记》、《花雕》都有着不能完美的结局。
但她却慷慨地赋予《倾城之恋》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或许是她对自己爱情的一种真心的寄托,抑或是对心中那份渴望爱与完美的情怀的眷恋与不舍吧。
2、对作品内容的解读相遇就是一种缘分,这缘分似乎是天注定,没有回旋的余地,正如张爱玲所说:“这缘分是于千千万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那一个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正好遇见了。
是的,就是这样一种唯美的感觉。
流苏,一个充满高贵典雅气质的没落的白家小姐,一个旧式大家庭中的新式女人。
她离了婚,想投奔娘家寻找一个栖身之所,但是亲情冷漠人言可畏,她的无辜的灵魂经受着世俗与势力的拷打,她实在没想到上天会再赐予这样的自己一份真实的爱情。
范柳原,一个无根漂浮、四处漂泊的海归浪子,一个现代风月场偶露真情的调情高手,他不相信女人,不相信会有真正的爱情,因此贯穿于社会的红尘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贾平凹和邓丽君之间的一段纯美而又动人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以她独特的语言艺术,将这段爱情描绘得生动而细腻,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从语言的运用、意象的构建以及文化的体现等方面,解析《倾城之恋》中的语言艺术对于文化的表达与传递。
首先,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巧妙运用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上海话,刻画出了那个时代上海的独特风情。
小说中的对话流畅自然,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时代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20世纪初的上海滩,感受到当时的繁华与庸俗,浪漫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例如,在小说开头的第一章中,贾平凹与邓丽君的对话就展示了上海话的独特韵味:“我看那个贾聪明也与我吃吃醋。
”“醋多了不好。
”“花心似的。
”“我们偏七个月生么。
” 这段对话不仅凸显出贾平凹和邓丽君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当时上海社会中的一些价值观。
其次,张爱玲在小说中灵活运用了大量的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读者的共鸣。
她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细节丰富的场景与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与心理冲突。
例如,在故事的结尾部分,贾平凹在看到邓丽君与其它男子相拥时,内心的复杂情感被张爱玲巧妙地通过意象描写表达出来:“贾平凹解了肩巾递过去,有人接了,一人在用力拉邓丽君的裙带。
错乱的人群中,邓丽君被一下子行到粉红的围巾里去了。
”这个简单的动作与细节,意味着爱情的结束与离别的情感,使整个故事以一种淡淡的忧伤落下帷幕。
此外,张爱玲在小说中还多次反映了当时上海社会的文化背景与现实风貌。
她通过主角的话语与行为,巧妙地呈现了一个层层婚姻关系交织的家族,及其所代表的婚姻观念和家庭价值观。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更凸显了主人公跨越层层桎梏追求真爱的艰难与付出。
《倾城之恋》概述
《倾城之恋》概述
《倾城之恋》是一部由张爱玲所著的中篇小说,最初于1943年在上海《天地》上发表。
该小说讲述了上海大户人家的女儿白流苏和留学归来的富家公子范柳原在战争和社会变迁中的爱情故事。
故事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和香港为背景,描绘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一段华丽而苍凉的传奇爱情。
白流苏因一场不幸的婚姻而离家出走,回到娘家后又遭到亲友的冷落和嘲讽,生活困顿而无奈。
范柳原则是一个英俊而风流的男子,因家族的纠纷而流浪海外,回到上海后又沉迷于酒色和赌博,生活放荡而无趣。
两人在一次相亲中相识,范柳原对白流苏一见钟情,白流苏也对范柳原有好感。
然而,两人的关系因为观念的差异而产生了矛盾和误会,白流苏回到了上海。
不久,范柳原又邀请白流苏去香港,两人在香港相处甚欢,却始终没有确定关系。
战争的到来使得两人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日军对香港发动了进攻,香港沦陷。
范柳原无法出行,只好把白流苏接回酒店。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两人相互依靠,感情加深。
战争结束后,两人结婚了,回到了上海。
然而,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他们的爱情也不纯洁,他们的命运也不美好。
《倾城之恋》通过讲述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战争、社会和人性等多重主题。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等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
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1000字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经典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情感盛宴”。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主人公——韦航和宋淑慎的爱
情故事展开。
下面就让我来浅析一下这部小说吧。
首先,这部小说情感丰富多彩,其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爱情。
一种是
真爱,即韦航和宋淑慎之间的爱情。
他们在浪漫的背景下相识、相知、相爱,但由于年龄、地位、境遇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爱情最
终未能实现。
另一种是虚情假意的爱情。
例如,宋淑慎对于陶淑芬
的爱情,实则是因她与自己的丈夫有某些共同点,如同样的经济地位、有着一定的文化修养等。
而陶淑芬对韦航的爱情则更多的是出
于利用和觊觎。
这些爱情的复杂和多样性,使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
人性的韵味。
其次,小说很好地诠释了传统社会的婚姻观念。
小说中的京城溢于
言表的喜爱婚姻这种形式,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是一种实现人生
价值的主要方式。
否则,他将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也不会拥有一
个好的未来。
然而,小说也揭示了这种婚姻观念下带来的痛苦和不公。
“倾城之恋”无疑是传统婚姻观念下被禁止、被视为不合适的。
最后,小说中的叙事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
张爱玲的描写非常的精致、细致入微。
在揭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方面,小说以红楼梦的回
忆手法为蓝本进行,不同于一般小说的时间线性结构,同时也将小
说的情节展开得繁复而有趣。
总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凭借其丰富的情感、深刻的人性分析
以及独特的叙事风格,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张爱玲倾城之恋解析
还好,她还不怎么老。她那一类
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
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
乳。 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瓷,
现在由瓷变为玉
——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下颌起
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尖了,越显
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脸庞原
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
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
-
--《倾城之恋》
B.范柳原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写给自己的童话。我想, 这童话无与伦比之处在于它的平凡,也只有张爱 玲自己,才可以让平凡不朽。
流苏和柳原都不过是流落在乱世中平凡自私的 男女,香港的沦陷成全了他们长久的相依相偎。 这个看似意外而圆满的结局却是张爱玲对于爱情 实质的精明领悟:爱,其实就是凡夫俗子的渴求。 即使爱的背景可以绚烂、浩瀚、惊天动地,真正 的天长地久也是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平 凡。凡夫俗子的渴求,既无意于推动历史的发展, 也不幻想融入大众以求集体性的永生,他们要的 只是两个人生命此生此世真实地共存。
幻想与现实交映 流苏在文本中曾三度出现幻觉。一是她无处讲理时抱着母
亲的花鞋帮子当作老人家的膝盖,恍惚间回到童年的那次看戏出来与家人失散,在 大雨中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无数陌生人的情境之中。二是与柳原闹别扭 后言归于好的那个月夜,柳原三度打来电话倾诉内心的真实,这让她不敢相信,越想 越像梦,权作了幻觉。三是初吻之际两人似乎跌到镜子里面,进入另一个凉的凉,烫 的烫,野火花直烧上身的昏昏的世界。这三处幻觉表现了流苏潜意识的渴望和逃 避。第一处是对现实环境中的家庭兄不兄,嫂不嫂,母不母的这种冷酷的金钱化的 血缘关系的否定,对失落的亲情的追思和渴望。第二处表现了流苏在追求以婚姻 形式实现生存着陆的同时,潜意识里仍渴望得到真正意义的情爱。正是有了这一 潜意识的渴望,在倾城之变中它才能从潜意识升到意识层面,抛弃自私,真诚相对。 第三处是流苏实现人生着陆而不能只得无可奈何与柳原媾合的不堪与逃避。这 与柳原走后空屋中的流苏的心理相承相因。
《倾城之恋》中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
《倾城之恋》中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1. 引言1.1 概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无疑是一部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1920年代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穿越阶级与家族的深情故事。
它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繁华与沧桑的城市风貌,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全面剖析《倾城之恋》,首先会介绍小说的历史背景,包括其所发生的时间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政治背景。
其次,我们将探讨这部作品中文学创作与历史事件交织的关系,包括作品中独特的叙事手法与历史事件的呼应,以及历史事件对情节和角色塑造的影响等。
最后,我们将分析《倾城之恋》对于现实时代的启示与沉思,包括对爱情观念和婚姻制度的思考与质疑,对权力、阶级和社会立场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历史遗留问题及其影响力的思索和警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倾城之恋》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小说中虚构情节与真实历史事件的结合分析,揭示作品所传达的深层意义和社会内涵。
同时,通过对作品对现实时代的启示与沉思进行剖析,找出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价值,并提出个人观点与建议。
最后,文章还将展望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为学术界提供参考。
2. 《倾城之恋》的历史背景:2.1 时间背景:《倾城之恋》是一部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主要发生在20世纪初的大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小说中描绘了那个动荡年代里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2.2 社会背景: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
旧的封建制度逐渐被颠覆,新兴思潮迅速兴起。
社会结构开始变得复杂多样化,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冲突交织。
女性地位提高,开始参与到社会运动和改革中。
2.3 政治背景:大清朝末年,国家内外压力加大,政局动荡不安。
辛亥革命爆发后,宣统皇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然而,在新政权建立后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国家统一、政治权力分配等。
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
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作家,她的小说中弥漫着一种梦魇般挥之难去的悲凉氛围,虽然其中也有着人生的种种热闹繁华,但最终都难逃一个苍凉破败的结局。
而《倾城之恋》似乎是一个例外。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作,也是《传奇》中最具有传奇色彩且唯一以大团圆收场的小说。
故事讲的仍是张爱玲擅长的男女情爱:白流苏和范柳原,一个破落世家的离婚女儿和一个饱经世故的老留学生,两个来自不同文明和世界,有着不同身世和欲求的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被命运的巨手搓合在一起,靠一场惊心动魄的倾城战火结成了婚姻,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做了一对平凡的夫妻,这在张爱玲满是残缺的故事中是少有的圆满结局。
然而这个看似各得其所皆大欢喜的圆满里却蕴含了更深刻的不圆满,这段得意缘的华丽底色上衬出的其实是现代人灰色人生的苍凉和悲哀。
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她对女性可悲生存处境的感知与体认。
《倾城之恋》也是如此。
它可以看作是一曲女性生存困境的苍凉之歌。
对于流苏,很多人将她视作情场的赌徒,是个以婚姻为职业,借谋爱来谋生的恶俗女人,也有人认为她是封建专制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受害者,是个值得同情和悲悯的弱者形象。
而张爱玲本人则在《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称赞流苏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人,有决断,有口才。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流苏以及她的倾城之恋呢?流苏出身于式微旧家庭,是那种比较完整地接受了封建传统文化熏染的女性。
范柳原就认为她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而他之所以对流苏一见钟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者身上所具有的完美的古中国情调。
但流苏又并非完全是旧式的,她虽然接受了封建包办婚姻,但当性情暴躁的丈夫对她百般虐待时,流苏并不是像大多数旧式女人那样委曲求全忍辱偷生,而是愤而与之离婚。
尽管在这个走出丈夫家门的过程中夹杂着太多痛苦和无奈,却表明流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恪守三从四德凡事逆来顺受的懦弱女子了,她已经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格和权利,可是她仍要面临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
《倾城之恋》——通俗与高雅的完美融合
《倾城之恋》——通俗与高雅的完美融合一直以来,张爱玲的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界关注的热点。
其对文字独具匠心的运用、创作的艺术性及思想内涵的深刻,是文学学者们乐此不疲的研究内容。
而与此同时,张爱玲的作品又是完美的通俗小说——凄美的爱情故事,浪漫的人物设定,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我看来,张爱玲的作品是通俗与高雅的完美融合。
本文以《倾城之恋》为代表,从多方面对张爱玲创作的通俗性与高雅性展开分析。
浪漫与苍凉《倾城之恋》像所有的通俗言情小说一样,是浪漫的。
主人公白流苏是凄美的寡妇,范柳原是风流倜傥的资产阶级。
故事发生的地方,是繁华发达的上海和浪漫的香港。
故事发生的情景,是落寞的封建大家族白公馆、名媛绅士云集的饭店舞场、度假的酒店宾馆……不仅是这些,《倾城之恋》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浪漫的元素:白公馆的女儿相亲时金珠细软与华美衣裳花团锦簇、约会时的电影院、充斥着小资情调的香港饭店。
这些都为《倾城之恋》营造了十分浪漫的氛围,极大地增添了小说的阅读趣味,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这样的“浪漫”恰恰是通俗小说常见的桥段,是许多严肃文学作品所不常见的,体现了张爱玲作品的通俗性特征。
然而,《倾城之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它不像一般通俗言情小说那样透着甜腻以至于不切实际的浪漫或是无病呻吟式的伤痛,它透着一种深刻的、透骨的苍凉。
开篇,咿咿呀呀的胡琴声、万盏灯的夜晚,两句白描式的手笔就将全书的苍凉氛围勾勒得淋漓尽致,“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也就此展开。
白公馆中兄弟妯娌间的明争暗斗,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之后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人在情场上的角逐,极少有真情的温暖流露,更多的是冰冷的算计。
一直到最后的结局,看似是两人结婚的“大团圆”式的完美落场,其实是恰遇战争的偶然结果——说不尽的苍凉。
这样的苍凉中,透着的是深刻的启示,体现了《倾城之恋》的高雅与严肃。
爱情与现实《倾城之恋》是一个爱情故事,全书似乎都在徐徐地讲述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
然而,“爱情”只是表面,是苍凉的现实。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导言: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涵盖了爱情、婚姻、家庭等主题。
而《倾城之恋》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本文将以《倾城之恋》为例,通过对其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探讨张爱玲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对读者的影响。
一、语言艺术的塑造人物形象《倾城之恋》是一部以陈大明和韦春柳之间的爱情为主线的小说。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塑造了两位主角的形象。
陈大明是一个有着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的男性形象,而韦春柳则是一个聪明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的交织,张爱玲展现了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理变化,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细腻。
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小说的语言更加抽象、富有诗意。
例如,小说中陈大明被描写成“鱼梦一场”、“被电线绞断的鸟”,这些形象化的描述不仅凸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爱情的追求,也让读者更加容易与他产生共鸣。
二、语言艺术的反映社会背景《倾城之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咖啡馆文化”开始兴盛,社会风气开放,许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开始涌入中国。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爱玲通过小说中的语言艺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首先,张爱玲在小说中频繁使用了洋名和外来词,例如“Judy”、“Cafe”,这些外来语词映衬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当时年轻人追求西方文化和时尚的心态。
其次,张爱玲用“黄色文化”来描述陈大明一直追求的性爱快感。
尽管当时中国社会保守,但上海的社交场所却允许人们谈论这些话题,这种风气也使许多人对于性爱的渴望更加强烈。
通过语言艺术的运用,张爱玲将这种社会背景巧妙地融入到小说中,向读者传达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由与放纵的追求。
三、语言艺术的抒发情感张爱玲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语言艺术抒发了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和情感。
《倾城之恋》解读
还有一次是:范柳原带白流苏到饭店吃饭。最后喝茶,看着茶杯里的残茶叶,他想起马来亚的芭蕉和森林,他对流苏说(幻灯4):“我陪你到马来亚去。”流苏问:“做什么?”柳原说:“回到自然。”他后边接着说:“我装惯了假,也是因为人人都对我装假。只有对你,我说过句把真话,你听不出来。”“在上海第一次遇见你,我想着,离开了你家里那些人,你也许会自然一点。好容易盼着你到了香港……现在,我又想把你带到马来亚,到原始人的森林里去……”“他笑他自己,声音又哑又涩……他们付了账出来。他已经恢复原状,又开始他的上等的调情——顶文雅的一种”。他的每一次真,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这话很有深意,但白流苏不懂,听不出来。她依然以为这是范柳原找托词,找借口,仍然是在和自己斗心眼儿。
第三层:“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这是将他们的恋爱关系捅破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白流苏不过是以自己之身换得你的生活依靠罢了。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然而,作品结尾的张力是明显的,它在向我们暗示:这种不再飘零很可能只是暂时的,结尾写道:“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分析
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分析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07中文四班张露 072003040110摘要:《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不近人情的故事。
文章简单的介绍了作家张爱玲的生平简介和《倾城之恋》的故事梗概,通过场上海白公馆、香港浅水湾分析了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这场爱情游戏的起因、经过直到尾声。
《倾城之恋》里,从腐败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没有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因之柳原和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但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最后通过这些理解进一步的分析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人物形象性格。
从而达到作品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环境分析白流苏范柳原《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部经典的中长篇小说。
“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而《倾城之恋》中,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却也成就了白流苏的幸福。
在倾城之恋中的“倾城”的意思上:则是倾覆、倒塌,沦陷,这个意义。
作者简介:张爱玲,原名张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
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
1921年出于上海一个没落的官宦世家。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锋头极劲的清流人物,其祖母则是洋务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显赫但又日渐颓败的家境,让张爱玲自幼就饱尝了人间冷暖。
童年时在北京、天津居住,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发表了《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
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国与作家赖雅结婚,过着“隐居”生活。
1995年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己的公寓,享年七十五岁。
然而张爱玲名字的由来,则是在她十岁的时候,母亲主张把她送进学校,父亲一再大闹着不依,最后母亲像拐卖人口一样硬把她送去了,因为已经有相当基础,所以进黄氏小学四年级插班就读,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因为“张煐”这两个字嗡嗡地不响亮,她想给自己重取一个名字,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词描述她当时的心情:ailing,意为烦恼。
结合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分析海派文学的发展
结合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分析海派文学的发展
张爱玲是海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倾城之恋》充分展现了海派文学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首先,张爱玲的作品注重人物塑造和心理描写,这在上海文学传统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通过对白流苏、范柳原等角色的细腻刻画,深入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展现了人物复杂多面的性格特点。
这种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方式,是海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次,张爱玲的作品也展现了上海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通过对上海的独特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描写,展现了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
她通过对上海的建筑、街景、饮食等方面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底蕴的上海。
这种对上海的描绘方式,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此外,张爱玲的作品还体现了海派文学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特点。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使得作品既有文学性又具有娱乐性。
这种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也是海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读者口味。
总之,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充分展现了海派文学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通过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描绘上海独特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体现商业性和娱乐性特点等方式,张爱玲将海派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她的作品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海派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