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五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竞赛(三)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 (三)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我会填:52分1、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以中心为观测点,商店在()偏()()º方向上,超市在()偏()()º方向上,书店在()偏()()º方向上。
3、图中,∠1=(),∠2=()。
4、4.08千克=()千克()克 102分米=()米20平方厘米=()平方米 30分钟=()小时5、□×45+55×□=500,□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
6、“3.995”是一个()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保留整数是()。
把它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变成了()。
7、近似数是15.3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8、43271万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9、把9米长的木条截成三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写出4种方案:(1)()+()+()(2)()+()+()(3)()+()+()(4)()+()+()二、我会判断:16分1、58×15+58×6=58×(15×6)………………………………………()2、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3、任何数除以0,都得0。
……………………………………………()4、几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算式88×102可以使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6、三角形中较大边所对的角较大,较短边所对的角较小,相等边所对的角大小相同。
()7、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直角梯形。
……………()8、3.4999在整数3和4中间,并且接近于4。
………………………()三、我会计算,能简便的简便计算:12分10.75+0.4-9.86 9.14-1.43-4.57 5.47-(1.57+2.59) 19.45-3.6+6.4四、我会解决:20分1、计算右面图形的内角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目录
01
说教材
02
说教法、学法
03
说教学过程
04
说板书设计
05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 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 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 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一规律具有重 要意义。
验证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那么三角形中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不是也等于180º呢?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彩纸上任意画出一个锐角三角 形或钝角三角形并剪下来,自由选择“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中 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证实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钝角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180º,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 新的知识,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 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起 来,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 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 了充分发挥。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若干个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片。 学具:三角尺、量角器、每组若干个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 片。
教学目标
01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__第五单元__三角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第二单元第15课《简单的周期》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周期现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周期现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周期现象的基本概念。周期现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些事物或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它是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季节变化、潮汐涨落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一年四季的变化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的更替规律,理解周期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对于图形周期排列,学生可能会在计算周期数量时出现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周期长度的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计算某一时段内时钟指针的相对位置,学生可能难以确定起始点和周期长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周期知识进行求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整体来看,学生们对于周期现象的兴趣还是挺高的。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周期现象,大家纷纷举例,课堂气氛活跃。但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周期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这里多下一些功夫。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逐步掌握周期规律,并学会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的语言可能还不够简洁明了,导致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竞赛(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一)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我会填。
(39分)1、看图,填一填。
1)小明家在商场的()偏()( )方向上,距离大约是()米。
2)商场在书店的()偏()( )方向上,距离大约是()米。
3)书店在商场的()偏()()方向上,距离大约是()米。
2、如果要改变算式48+32÷4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那么算式是()3、3○3○3○3=1 3○3○3○3=3 3○3○3○3=7 3○3○3○3=84、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填空。
(15×b)×=a (×)a×6+6×15= ×( + )1280÷16÷8= ÷(×)5、给下面的式子加上括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7×9+12÷3=917×9+12÷3=257×9+12÷3=4948×6÷48×6=1二、我会画: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从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10分1、小红上学是这样走的:从家里出发向北偏东30度方向走600米后,再向东偏南40度方向走400米,最后向东偏北20度方向行驶800米就到达学校。
.小红家二、我能算。
1、口算。
(8分)7×7÷7×7= 52+25-52+25= 105-5×(2+3)= 320-120÷4=50+90÷(2×3)=72÷9×48÷8=320+80×3=100+100×0=2、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18分)58×58+58×42 3874-(874+1000) 95×102347-129-147 6000÷125÷8 25×125×32三、我会用数学(25分)1、动物园推出“一日游”的活动价:①成人每人150元;②儿童每人60元;③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集体备课教案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学生回忆
为新知识铺垫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180O
180O-140O-25O=15O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人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学)案
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课题观察物体(1)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能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方格纸。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学侧记(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照片呢?预设: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预设: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预设: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6)集体反馈:(追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4)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 (7)第4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9)第5课时解决问题 (11)第6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14)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16)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1)第2课时观察物体(2) (23)第3课时观察物体练习课 (26)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 (30)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 (32)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5)第4课时连减的简便运算 (37)第5课时乘法交换律 (40)第6课时乘法结合律 (42)第7课时乘法分配律 (45)第8课时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48)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5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54)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 (56)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第4课时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1) (62)第5课时小数的性质(2) (65)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68)第7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71)第8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74)第9课时外币兑换 (77)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 (79)第1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 (82)第12课时小数单位换算练习课 (85)第13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87)第14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90)第15课时整理和复习 (94)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认识 (99)第2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102)第3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104)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107)第5课时四边形内角和 (109)第6课时练习课 (111)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114)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119)第2课时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121)第3课时小数加减法练习课 (124)第4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26)第5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28)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130)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1课时轴对称(1) (133)第2课时轴对称(2) (135)第3课时平移 (138)第4课时平移解决问题 (140)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的含义与求法 (145)第2课时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147)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150)第4课时营养午餐 (15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 (156)第2课时鸡兔同笼练习课 (160)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65)第2课时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68)第3课时复习空间与图形 (170)第4课时复习统计 (173)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时计划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第七单元图形单位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
彭阳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运算定律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新人教版5
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材第20页例3及相关练习1.进一步巩固认识加法的运算定律,能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体验运用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1.说一说加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1)学生自由发言,师评价。
(2)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填空。
65+47=47+( )35+89+65=89+( +)156+49+151=156+( +)102+433+198=( +)+4333.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这些定律,有时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例3(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3中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A→B B→C C→D D→EA――→118千米D――→85千米E132千米C――→115千米B――→(2)提问: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读懂题意。
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尝试列式。
115+132+118+85(3)师: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运算定律,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会比较简便呢?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解答。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师: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5)小结: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要让学生说出做的理由,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 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八、说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在平时使用三角板时,已经了解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可以以此算出内角和度数。因此本环节要求学生猜 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并说说是怎么猜的,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并体会到猜想要合理,且有依据,同时也为推理验 证的引出做必要的铺垫。
二、说学情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 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 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 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第五单元《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
一、说教材
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它是分成3个部分来呈现 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第二部分是通过拼角的实验来探究并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第三部分是运用规 律、解决问题。教材这样编排由发现问题,到验证问题,再到运用规律,充分体现 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强烈的数学建模思想,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 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环节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课本第67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2、判断题 (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 ) (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 )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 )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可能是30度,60度,70度。( ) 3、求出下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环节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本单元是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初步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根底上学习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有以下的特色:1、选择适宜的呈现方法,援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1〕联系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
〔2〕以已有的运算顺序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解决稍复杂的混合运算。
2、进一步开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新课程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不讲数量关系,恰恰相反,新课程十分重视数量关系。
《标准》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生掌握数量关系是伴随着对四则计算意义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思考完成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刻,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觉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开展!师:怎么量?〔师量出夹角约为30度〕那应该怎么说呢?〔A地在O点的东偏北30度〕师:还有别的说法吗?为什么不说是〔A地在O点的北偏东60度〕3、小结: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所以应该说东偏北30°C。
4、距离表达引导:这样就能确定A点的位置吗?(师在此方向上再任意点一点)生:还必须说距离是多少.师:只了解一段为500米,不了解这里到底有多长的距离,你能估量一下吗?5、小结。
三、尝试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迎战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做一做:注意:选择夹角小的来量角度、注意单位长度。
还要注意量角的方法。
置的方法。
1、了解以“小夹角〞描述方位的方法。
2、了解用量角器确定角度的方法。
3、了解以单位长度来计数实际距离的方法。
4、能通过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检测试题考卷2.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第三单元自测卷(时间:7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知识与技能一、填一填(20分,第1小题各2分)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使得结果不变,并后面写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45×32=32×____ ()(2)69+53+47=____+(____ +____)()(3)43+55+57+45=(43+____)+(55+____)()(4)103×42=____×42+ ____×42 ()(5)61×43+57×61=61×(____+ ____ )()2、a×6+6×15=×(+)。
3、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4、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元。
5、在□里填上“>”“<”或“=”。
12×6+6×28 □ 6×12+28 40×15 □ 16×40125×8×25×4 □ 125×8+25×4 197-37+63 □ 197―37―63200÷4×5 □ 200÷(4×5) 1200÷4÷6 □ 1200÷24二、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
)(6分)1、125×8×9=125×8+9 …………………………………()2、125×16=125×8×2 ……………………………………()3、134-75+25=134-(75+25)……………………………()4、25×(4+40+400)=25×4+25×40+25×400 ……………()5、1250÷(25×5)=1250÷25×5 ………………………()6、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5单元 三角形的分类
2三角形的分类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63~64的例5和练习十五的第4,5,9,10题。
本节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验证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会给三角形分类,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角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学生都已经掌握,而且学生已经学过了角的分类,认识了各种角的特征,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经历分类的过程,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共同学习中,训练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发现三角形的角、边特征,从而正确分类。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各类三角形学具、实验报告单、量角器、尺子等。
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三种角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指名学生说一说三种角是怎样定义的。
【参考答案】90°的角是直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方法一师:孩子们,喜欢猜谜吗?预设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
(课件出示)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预设生:是三角形。
师:猜得真准!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它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瞧,今天三角形王国的许多朋友来了(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样吗?预设生:不一样。
第五单元——《抽屉原理》教案
在本次《抽屉原理》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数学概念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屉原理的应用。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
首先,抽屉原理的抽象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我意识到,通过实物演示和案例分析,学生能更好地将抽象概念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抽屉原理。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设计此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较为内向,发言不够积极。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采用一些激励措施,如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抽屉原理的基本概念。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是指如果有n个抽屉和n+1个或更多的物品,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物品。它是基本的数学原理,有助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分配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10本书要放入9个书架,如何保证至少有一个书架上至少有2本书?这个案例展示了抽屉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抽屉原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品分配不均的情况?”比如,如果你有7颗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该如何分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抽屉原理的奥秘。
【小学人教版教材适用】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
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
3.()-56=13089×()=356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360÷20=18()()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40×(5+4) 40×5+424+102+0 (24+102)×0150-(120+15) 150-(120-15)二、选择。
(每题3分,共15分)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B.459-15×4C.459×4-15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2)15+6()(3)(15+6)×4()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C.0×△三、判断。
(每题2分,共8分)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 2.25×4÷25×4=100÷100=1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部分》(原卷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部分(原卷版)编者的话:《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部分。
本部分内容考察三角形的定义、性质、高的认识及画法、三边关系的应用等,考点和题型相对简单,建议作为本章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八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认识三角形。
【方法点拨】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典型例题】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顶点和( )个角。
【对应练习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 )个角。
【对应练习2】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条边,( )条高。
【对应练习3】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三角形具有( )性。
【考点二】数三角形。
【方法点拨】数三角形从小到大,按顺序数,避免漏数。
【典型例题】图中有( )个三角形。
【对应练习1】数一数按要求填一填。
有( )个角有( )个三角形【对应练习2】如图,数一数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对应练习3】数一数下面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考点三】三角形的性质。
【方法点拨】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典型例题】下面几种图形,()具有稳定性。
A.长方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芳芳家的桌子腿松了,按()加固最好。
A.B.C.【对应练习2】自行车的车架做成( )形,是应用了这种图形的稳定性。
【考点四】三角形高的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三角形 课时2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
五、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六、作业设计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三角形
课时
课时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导学案
主备人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图形的拼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能力目标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三角板小棒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园地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验卷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姓名:评分:卷首语:打开试卷的同时,你这段时间辛勤努力即将会有一番见证。
望你沉着冷静,勇敢接受考验,争取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一、看图填空。
(46分)1、以学校为观测点:①邮局在学校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②书店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③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④电影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2、以渔船为观察点:A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B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二、用心选一选。
(8分)1、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
A、南偏西30°B、西偏北30°C、西偏北60°2、小强看小林在(),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50°B、东偏北50°C、西偏南40°3、⑴以超市为观察点,商场在()A、正南方B、正西方C、正东方⑵以超市为观察点,学校在()A.东偏南30°B. 南偏东30°C.西偏北30°⑶从绿苑小区出发,走()站就到学校了。
A、3B、4C、54、山东省在北京市的()。
A、西偏南方向B、东偏南方向C、西偏北方向三、根据要求画一画。
1、某勘探队在A城南偏西50°方向上约60千米处发现稀有金属矿。
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金属矿的位置。
(6分)北A城30千米2、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2分)①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②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
③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30°方向900米处。
④军军在广场东偏北50°方向1500米处。
北广场300米3、根据玲玲的描述,把她行走的路线图画完整。
(10分)100米四、学校举行冬季越野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18分)1、根据路线图,说说小明参加比赛所经过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2、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五单元检测题
(位置与方向)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看图填空。
(8分)
(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2)书店在小明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3)邮局在小明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4)游泳馆在小明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二、精心筛选。
(20分)
1、下面数量中,与1.2分米不相等的是()。
A、0.12米
B、1.20分米
C、1.02分米
D、12厘米
2、下面每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A、15°、87°、78°
B、120°55°、5°
C、80°、50°、50°
D、90°、16°、104°
3、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5厘米、8厘米、3厘米
B、17厘米、16厘米、2厘米
C、9米、7米、5米
D、1分米、5厘米、0.07米
4、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90°、45°、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它的底角是()度。
A、140
B、100
C、50
D、70
三、请你评判。
(10分)
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一定有两个角相等。
()
3、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
4、把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
5、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
6、25×(40+16)=25×40+16。
()
7、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8、三角形的高一定比三条边都短。
()
9、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其中的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互
相垂直。
()
10、等腰三角形中可以有一个底角是直角。
()
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分)
6.35+8.75 18.065-9.68
五、简便计算。
(12分)
13.6+7.84+6.4 38.7-14.47-5.53
8.5+9.9 0.07+0.03-0.07+0.03
六、按要求画图。
(8分)
1、用量角器画一个60°和135°的角。
2、过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3、画出下列各图形底边上的高。
七、数一数,填一填。
(3分)
右图中有( )个三角形,
( )个平行四边形,
( )个梯形。
八、我会排。
(6分)
1、把下面四种小动物跑步的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名次。
大 象 小 兔 小 马 小 牛
每分400米 每分0.35千米 每分1千米200米 每分0.67千米
·
· 底 底 底 ·
2、把下列的数由小到大排列。
9 9.02 9.20 9.002 9.22 9.202
九、解决问题。
(第1—4题各6分,第5题3分,共27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底是4厘米,它的一腰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4°,它的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3、有三条线段,第一条长12厘米,第二条长2.5厘米,第三条的长度比第一条长0.28厘米。
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4、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能画图表示你的答案吗?你有几种答案就画几种。
5、看图选择一条近路回家,说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