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合作促发展,协同创新推进步

合集下载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是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京津冀地区聚集了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集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发展,需要深入探讨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背景和意义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

京津冀三地在科技创新领域各具特色,资源互补性强。

北京市聚集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力量雄厚;天津市则是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河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协同创新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将为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虽然三地各自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着较强的实力,但协同发展程度还不够高,科技创新资源还存在浪费和重复的现象。

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人才流动不畅、政策约束等问题也制约了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

1. 加强政府引导,形成政策合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各地科技创新资源汇聚、合作共享,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跨地区协同创新,激励科技人才跨地区合作。

2. 搭建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建立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

鼓励各方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3. 加强科技信息共享,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三抓三促”行动心得感言

“三抓三促”行动心得感言

“三抓三促”行动心得感言三抓三促行动心得一、引言“三抓三促”行动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行动自推出以来,我坚决拥护并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实践和参与,我深刻认识到这一行动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并从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三抓三促”行动。

二、深入了解“三抓三促”行动的内涵与目标在参与“三抓三促”行动之前,我首先对这一行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我查阅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参加了培训和学习班,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通过这些学习和研究,我明确了“三抓三促”行动的内涵和目标。

首先,三抓。

即抓建设、抓管理、抓创新。

抓建设:指政府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抓管理:指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抓创新:指政府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等工作,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

其次,三促。

即促发展、促民生、促协同。

促发展:指政府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民生:指政府要加强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促协同:指政府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参与“三抓三促”行动的实践了解了“三抓三促”行动的内涵和目标后,我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来贯彻落实“三抓三促”的要求。

首先,我积极参与建设。

根据“三抓”的要求,我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与环保、交通等领域相关的项目。

我参与了一些调研与咨询工作,通过调研分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其次,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在参与管理工作中,我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通过学习与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并尝试着将一些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机构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实现科技创新的最大化效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1. 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的科技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协同创新。

2. 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

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机构的科技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科技创新的产业化。

4.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将不同国家的科技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科技创新的国际化。

5.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通过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的科技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

总之,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联盟等方式,实现科技创新的最大化效益。

协同创新方案

协同创新方案
4.培育协同创新型人才
(1)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推动人才双向流动。
(2)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组织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提升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5.推动国际协同创新
(1)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5.推进国际协同创新
(1)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3)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2.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需求。
2.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1)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信息共享、需求对接和项目合作。
(2)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
(3)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3.优化政策环境
(1)制定和完善协同创新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
协同创新方案
第1篇
协同创新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我国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政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本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全面提升。
(3)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8.25•【字号】•【施行日期】2022.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地)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我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管理,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质量,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省科技厅对原《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黑科规〔2020〕7号)进行修订,形成《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备案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8月25日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备案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联盟的组建第三章联盟的主要任务第四章联盟的备案第五章联盟的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管理,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据科技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国科发政〔2009〕648号),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三条联盟组建旨在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助力产业振兴。

第四条省科技厅负责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和协调,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为联盟构建与发展创造条件。

具体职责为:(一)统筹联盟总体构建与发展布局,协调和指导创盟建设工作。

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标准化作为一种规范和统一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而科技创新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协同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

标准化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标准化可以提供一种规范和统一的框架,使科技创新更加有序和高效。

通过标准化,科技创新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协作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标准化还可以提供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并激发市场活力。

例如,在物联网领域,通过制定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标准,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科技创新可以为标准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标准化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通过科技创新,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和引导其发展。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突破,需要制定相应的算法和数据标准,以保证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科技创新为标准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标准化和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还可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标准化可以为产业提供一种统一的规范和参考,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科技创新则可以为产业带来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制定统一的电池技术和充电标准,可以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

标准化可以提供一种国际通用的规范和标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科技创新则可以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和平台。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01.08•【文号】国科党组发〔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国科党组发〔2016〕1号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事关科技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顺利完成,科技体制改革全面部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出台,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改革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之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突出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这为新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依靠创新聚合高端要素,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依靠创新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高地,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X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鲜明提出“聚力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加快推进创新机制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战略和政策协同,提升X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对X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X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突出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

全省企业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均超过85%。

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创造了61%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

启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首批入库企业有3137家。

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势凸显,14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其中1家进入世界500强,22家进入中国500强,38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1家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全省新建589家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在90%左右。

6300家获得研发费用普惠性财政奖励。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

2017年,X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强化创新供给能力,培育发展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围绕未来网络、战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方向,部署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170项,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38个,累计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2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达12家,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跨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

区域创新布局持续优化。

X通过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统筹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呈现协调联动的新格局。

《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发布,为自创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指政府为推动科技进步、引导创新活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总称。

这个体系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科技创新全链条,并包括了对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科技金融结合、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内容。

在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战略规划: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

2. 研发投入支持:通过财政资金设立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

3. 税收优惠:提供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

4. 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5. 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6. 人才政策:推出一系列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措施,包括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培养项目和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等。

7. 科技金融服务: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利用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科技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8. 创新环境营造:优化科技创新法制环境,改革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公正透明、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和服务体系。

9. 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引进先进技术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有序进行,保障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支撑。

随着科技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也在与时俱进,力求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区域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区域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区域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部门的xx,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部门在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推动区域发展的工作情况。

一、工作概况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我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围绕区域发展,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我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我们与当地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交流合作关系。

通过举办科技创新论坛、专家讲座等活动,促进了不同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我们积极组织科技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科技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搭建创新平台我们落实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立了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

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测试、产品研发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通过建立这个平台,我们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转化与应用。

3. 引进创新项目和人才为了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我们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创新项目和人才。

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我们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项目,并协助企业申请科研项目和创新基金。

同时,我们还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了一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到地方工作,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取得的成果在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区域发展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1.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通过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我部门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在改善当地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创新合作协议签订我们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们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3. 人才培养取得突破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我们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加入到区域发展的队伍中。

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我们制定了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旨在搭建一个促进各方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目标。

1.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2. 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库,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设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合作交流的场所。

2. 构建创新资源库。

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包括专利、技术成果、人才等,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库,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渠道。

3. 推动产学研合作。

组织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支持创新创业。

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各项服务,帮助创新创业项目顺利落地并推动成果产业化。

5.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创新创业成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协同创新中心的顺利运行。

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合作中来。

3.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的综合创新能力。

4.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总结。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我们将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措施,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为各方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22.03.03•【文号】国科发区〔202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区〔2022〕25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等九部门研究制定了《“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推进落实。

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2022年3月3日“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东西部科技合作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科技战略与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要素融通、合作共赢,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健全东西部科技合作体系,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引导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平台联建、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

到2025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外溢效应更加明显,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双向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有力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全球科技治理理念下的国际协同创新发展

全球科技治理理念下的国际协同创新发展

全球科技治理理念下的国际协同创新发展全球科技治理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通过协商、合作和规则制定等手段,共同管理和推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机制。

在全球科技治理的框架下,国际协同创新发展成为了实现科技进步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国际协同创新的概念、发展背景、现状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协同创新的概念国际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国家的科技机构、企业、高校等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工具,通过跨国合作、资源共享和知识交流等方式,共同进行创新活动,提高科技能力和创新水平的一种形式。

它是全球科技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解决共同问题。

二、国际协同创新的发展背景1.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为国际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国际协同创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式。

3.科技竞争的加剧:全球范围内科技竞争的加剧,迫使各国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来提高科技竞争力。

三、国际协同创新的现状1.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国际间建立了一系列多边合作机制,如联合国科技合作办公室、世界知识与创新社会论坛等,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发展。

2.跨国企业的合作:全球跨国企业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联合研究机构等方式,进行跨国合作和创新活动。

3.国际科技项目的合作:各国通过共同申报国际科技项目,共享研发经费和人才资源,开展协同创新。

四、国际协同创新的挑战1.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国际协同创新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制约因素,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成为挑战。

2.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对国际协同创新造成了困难,如何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成为挑战。

3.研发资源不均衡:不同国家的研发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国家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如何解决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促进国际协同创新成为挑战。

如何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如何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如何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不仅可以促进技术水平的发展,还可以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经济的整体增长。

下面将讨论如何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首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是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家和企业应该增加资金和人才投入,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设立科研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同时,企业也应当增加自身的研发投入,积极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其次,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此外,要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

只有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创新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科技创新的正常秩序。

同时,企业也应该主动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营,避免技术泄漏和知识产权纠纷。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键。

政府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稳定使用,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合作交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促进创新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合作科学技术局工作报告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合作科学技术局工作报告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合作科学技术局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科学技术局的工作人员小明。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汇报科技局在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合作方面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一、工作概述过去的一年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逐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科学技术局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深入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合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科技资源共享是指各类科技资源的共同利用和互惠互利。

它能够避免重复投入,提高科研效率;能够解决科研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避免资源浪费;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和转化。

科技资源共享的推进,不仅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解决全球性科技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措施1. 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技术局主导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旨在为各类科技资源的共享提供便捷和高效的环境。

该平台整合了各地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包括科研设备、实验室、文献资料等。

通过该平台,科研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查询和获取所需的科技资源,有效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2. 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科学技术局制定了科技资源共享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明确了科技资源共享的原则和要求。

同时,加强与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建立了科技资源共享的联合体。

通过这些措施,科技资源共享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3. 提升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水平科学技术局加大了对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投入,加强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流程,提升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水平,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和全面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四、促进科技合作的重要性科技合作是不同国家、不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通过科技合作,各方能够共享科技资源、共同攻克科技难题,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两个合规”强根基 科技赋能促发展——银联商务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

“两个合规”强根基 科技赋能促发展——银联商务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

“两个合规”强根基 科技赋能促发展——银联商务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 张开宇在我国支付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点,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银联的统一指导和领导下,银联商务坚守市场收单服务主业,切实践行“支付为民”核心理念,以“政治合规、业务合规”夯实发展根基,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司数字化转型,明确“支付银商、增值银商、科技银商”三位一体发展定位,发展高质量商户、打造高可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强化高水平管理、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

秩序。

2016年以来,随着监管部门整治支付市场乱象,支付行业严监管成为常态,规范经营、合规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过去依赖不公平、不正当竞争,以及“套冒绕”“二清”“备付金多头存管”“乱采滥采数据”等不规范现象导致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没有了生存空间,行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站在我国收单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时点,银联商务深刻地认识到,将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战略方向,既是彰显“支付国家队”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的客观需求,也是筑牢企业发展根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平衡好风险防控与优质服务关系的必然选择。

坚守“两个合规”,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近年来,银联商务主动拥抱监管,以合规经营为主旋律,积极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收单市场迈入新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

我国支付行业收单市场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叠加新技术的融合应用,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十年,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银联、网联合计处理业务8907亿笔、金额688万亿元,分别是十年前的107倍和34倍。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全球发展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全球发展

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全球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涉及政策协调、知识共享、技术转移、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促进国际合作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的全球发展:1.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建立政策对话机制:各国政府应建立定期的政策对话机制,就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等进行深入交流和协调。

•共同制定国际科技创新战略:通过共同制定国际科技创新战略,明确合作目标、重点领域和合作方式,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2. 促进知识与技术共享•推动开放科学:鼓励科研人员共享研究成果、数据和知识产权,打破科研壁垒,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加强国际技术转移:通过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平台、举办技术转移活动等方式,促进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和应用。

3. 加强资金支持与融资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基金:通过设立国际科技创新基金,为跨国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创新风险。

•加强融资合作:鼓励各国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

4. 培养国际科技创新人才•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推动各国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建立国际人才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国际人才交流会议、设立国际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和知识共享。

5. 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通过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为各国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渠道。

•加强国际科技园区合作:推动各国科技园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6. 营造国际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创新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国际科技创新论坛、展览等活动,加强各国创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通过加强政策协调、知识共享、技术转移、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国际合作,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全球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方法

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方法

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娱乐各个方面的重要支撑。

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趋势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步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推动科技创新的方法。

一、政策引导政策一直是推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重要手段。

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政策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和个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政府出台的“中长期规划”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从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除了政府政策,各级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出台更加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和措施,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和项目落地。

二、跨学科合作在科技创新中,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和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很多时候,一个领域的发展取决于多个领域的跨学科合作。

例如,生物医学工程就是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发展。

而这种跨学科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获得更多商业化机会。

三、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合作,可以节约研发费用和时间,并获得外界的专业技术和资源支持。

例如,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常见合作模式包括共同开发技术、共享用户数据等。

这些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双方的增长,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四、产业协同产业协调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全球产业竞争的加剧,如何促进相关产业的联动,并通过协同创新提高各自的创新能力,成为生产厂商和整个产业链的关键考虑因素。

例如,汽车行业的共同标准和开放式平台,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经验法则之一。

五、创新思维推动科技创新,除了政策、技术和人才之外,还需要创新思维的支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面对市场变革、科技进步和其他挑战时,都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种创新思维包括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技术、新市场、新商业模式,同时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创新效率。

科技创新合作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合作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合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科技创新领域迅速崛起,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二、合作目标。

1. 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2.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3. 推动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合作内容。

1. 科技资源共享,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国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互补和共赢。

2. 人才培养和交流,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建立科技人才交流平台,共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项目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共同攻关解决全球性挑战,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四、合作机制。

1. 建立科技创新合作联盟,促进各国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2. 设立科技创新合作基金,支持跨国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的开展和推广。

3.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各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对接和合作。

五、合作保障。

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合作的政策和法规。

2. 建立科技创新合作监督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3.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合作成果。

1.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促进全球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迈向新的高度。

七、结语。

科技创新合作是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实现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实现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实现在当今社会中,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

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实现,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促进人类福祉的提升,还可以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一、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和优化,推动经济的增长并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同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驱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的许多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都是融合了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因此,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二、前沿科技的应用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前沿科技已经应用于现代社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例如,人工智能已经在医疗、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也已经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工业生产等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技术的高效应用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当前,随着全球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实践,而这些新技术将推动未来的发展。

例如,制造业从传统的手工制造逐渐转向数字化和自动化生产,这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管理将变得更加智能,交通、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服务将更加高效、便捷。

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们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以满足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四、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的发展不仅仅是一项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项涉及社会组织和人类资本的问题。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工作。

这包括激励创新,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和资源支持,以及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等。

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创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合作促发展,协同创新推进步
作者:翁宇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21期
摘要:文章以浙江大学长兴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例,在湖州市长兴县与浙江大学的产学研科技合作情况背景下,介绍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在促进科技合作及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剖析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产学研;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平台已经成为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来源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是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是转化创新成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地方政府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区域经济弯道超越的主导力量。

为此,依靠科技平台集聚高新技术成果和科技领军人才资源,就可以更快地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让科技平台真正服务企业,科技合作促发展,协同创新推进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本质所在。

1 湖州市长兴县积极推动产学研科技合作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非常重视科技合作,先后投入巨资,创建了长兴科技创业园、浙江省绿色动力电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平台,将为全县企业集中提供科研基础条件、设计重大创新课题、承担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实施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集聚和锻炼培养创新人才。

目前,长兴科技创业园二期工程、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绿色动力能源集成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2 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简介
“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下文简称“中心”)发轫于“中瑞合作发展论坛”,致力于加强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欧洲波罗的海地区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中介机构的联系,通过引进和吸纳双方的科研、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双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融合,进而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拓展合作空间,实现科技、产业的互补,形成国际间科技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的良性运行机制,从而带动双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中心”立足长三角和波罗的海地区,通过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将“中心”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使“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中心”目前委托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团队运营,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人才和相关产业以及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等资源,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使“中心”成为学校与社会、知识与资本、国际与国内之间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技术转移为纽带的技术、资金和人力等资源合作交流的平台。

3 “中心”科技创新服务成效
3.1 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中心”与芬兰BME公司合作进一步加强,矿山抑尘设备和技术在湖州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应用,长兴创达矿、湖州巨林矿、德清信谊矿业、德清南舍上溪矿业、德清杨坟二矿等矿山都
已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与日本株式会社健康ビジネスインフォ合作开发中药标准品和提取物。

与瑞典泰克马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就环境技术特别是污水处理技术开展深入合作。

引进海外人才,促成其与长兴当地企业合作。

每年主动组织多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会议。

3.2 国内技术中介与转移服务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引进大院名所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促成多项技术转移项目。

成立以来完成企业技术需求对接400项,促成技术开发、转让与中介服务50余项,技术合同金额超过3000余万元。

3.3 共建创新载体服务
3.3.1 官方门户网站运行良好
创建官方网站http:///,为会员和非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目前门户网站运行良好,为“中心”的宣传及各项科技信息的推介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3.2 TTS国际数据库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
委托瑞典卡尔玛windh网络公司开发适合中波两地开展国际技术对接与转移的数据库平台,平台的数据库得到进一步完善。

到目前为止,发布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3000项,技术产品1210项,投资机会168次,中外企业会员单位180余家,中方技术需求120项。

3.4 社会评价
2011年,“中心”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浙江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12年10月31日,经省科技厅推荐和专家评审,“中心”成功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全国率先与波罗的海地区各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合作,开展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获得各界好评,深受媒体关注。

湖州日报《给你“支点”,助你“起跳”——长兴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科技报《长兴引进中欧科技环保合作项目》、湖州日报《湖州一技术转移中心成为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别报道了“中心”在引进海外项目、推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所做的贡献。

4 “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专业化队伍有待加强
由于技术转移的特殊性,技术转移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既要拥有专业技术,懂得法律,又要精通经济管理,熟悉市场动态。

在此基础上,国际技术转移还需要从业人员有扎实的外语基础,懂得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人文风俗文化内涵。

目前,“中心”队伍大多为兼职,专职专业化人才队伍极为缺乏。

现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2 自我造血功能有待提升
目前,“中心”促成的技术合作,绝大部分为公益性工作,并没有为“中心”带来直接利益。

一个中心要稳健的发展,必须强化自我造血功能建设,用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心的发展。

4.3 全社会认识不足,难以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经济活跃,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企业大多靠经验决策,不愿出资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咨询,从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的发展。

企业“拿来主义”严重,对技术的长远投资过少。

4.4 国内外文化差异,制约“中心”合作工作进程
由于国内外文化差异,国家间法律的问题,使得国际合作的进程较为缓慢。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双方人员在同一问题上的思考模式、行为观念不同,难以进行迅速有效的沟通,制约了合作的进展速度。

另外,由于国家间法律的不同,特别是对技术输出的保护问题,使得对技术的直接投资转移较少。

5 提升“中心”科技服务的对策
5.1 加强经费投入,加大建设力度
政府在协同创新战略中,具有引导者和推动者的重要地位。

据调查,美国的大学技术转移机构有30%亏本,50%保本,盈利的只有20%,一个新设立的机构要在7年后才有可能实现收支平衡。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转移机构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少,大多数机构都难以实现收支平衡。

因此,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

对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来说,要面对国家间政策、文化的巨大差异,这种支持更为迫切。

5.2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优秀中介人才
国际技术转移工作是一项创新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高水平的复合人才是“中心”发展的关键所在。

需优化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资质认定等,研究从业人员职称晋升、税收优惠、从业资质等方面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5.3 提高自我造血功能
改进技术转移模式。

走出技术转让、引进外资直接投资的模式,充分利用分包、加强分包商之间的技术交流,利用反向工程,增强技术转移的外溢效果。

拓展思路,多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加大与政府及其他中介的合作,创造共赢局面。

综上所述,目前阶段,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因此,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中心”应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院校,使之为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二次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清.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
[2]蔡声霞,高红梅.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3]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4).
[4]王小勇,宁建荣,张娟.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机构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
作者简介:翁宇(,1977,12-),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浙江诸暨人,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