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_G_soja_直接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Re e rh Ad a c me to h n e v to n t so id S y e n i ia s a c v n e n n te Co s rain Ge ei fW l o b a n Chn c
ZHANG i -i g,S Jn pn HEN h — a g,GAO i S ik n Hu ,W ANG eh a Yu - u 要 : 年 生 野 生 大豆 ( lc e 一 G i 咖 ) 栽 培 大 豆 的 近 缘 野 生 yn 是
w n y e u 5 21 a g u h a 8 2@ 1 6 c n o 2 .o
验 很容 易鉴定 出母 本 自交 苗 , 可 以鉴 定 出 父本 及 其 也 它 自交 系苗 。一般 情况 下 , 型 为 父母 本 共 显性 双 带 带
的种子是 正 常本 品种 种 子 , 不 能 10 确 定 为 本 品 但 0%
大豆属 ( lc e 是在 豆科 ( eu n se 、 G yi ) n L gmioa ) 蝶形花 在 玉米 杂交制 种 中 , 最难 以控 制 的是 母 本 去雄 不 及时不 彻底 , 从而导 致生 产 的种子 中含有 自交苗 , 本试
t 作者 : 王跃华 (9 8一) 男 , 15 , 云南 昆明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 al Emi
保 护遗传学 的研究 始 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 究 内容 主 研 要 分为两个 方 面 , 一是 探讨物 种各 种群 遗传变 异 , 通过
各种群遗传多样性 的调查研究 , 了解各种群遗传结构
日期 :0 0—0 21 8—1 3
及其 相互关 系 , 定种 群保护 和利用 的优先级 ; 确 二是 了
晕 刚发芽的 5e m长的幼芽作为实验材料是 因为其 射 物非 常少 , 位 重 的细 胞 数 非 常 多 , N 含 量 产 单 DA 常规 的从玉 米叶片 或幼苗 中提取 D A的方法 一 般 N

野生大豆简介

野生大豆简介

野生大豆简介野生大豆野生大豆是黄河三角洲特有的珍贵品种资源~对研究大豆遗传基因的变迁、改善大豆品质、提高大豆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当地农民对这一独特资源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一些人为乱垦荒、乱收割、乱放牧现象的发生~野生大豆面临绝迹的危险。

因此~保护野生大豆刻不容大豆~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大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大豆是由野生大豆经过漫长的时间栽培驯化来的。

在野生大豆身上还保留着许多栽培大豆所不具备的优良基因~对于大豆品种的改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野生大豆~一年生草本。

细茎、蔓生、主茎与分枝分化不明显~缠绕性极强。

植株高度从10多厘米到6米多。

小叶多卵圆形、椭圆形~也有披针形以至线形~叶大小变化很大。

蝶形花~较小~着生在短总状花序上。

花色有深紫、紫红、浅紫色~极少数为白花~荚果多弯镰形~少数直筒形~每荚有种子1、4粒~成熟荚极易炸裂。

植株的茎、叶、花及荚皮上生有褐色茸毛~籽粒长椭圆形~种皮黑色有泥膜~子叶黄色~百粒重1-3g。

多呈群落分布。

中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中有丰富的变异类型~除大量存在的典型野生大豆外~主要的变异类型有白花野生大豆、线叶野生大豆、长花序野生大豆、黄种皮野生大豆、绿种皮野生大豆、双色种皮野生大豆、泥膜消失种皮黑色有光泽的野生大豆等。

相关新闻:5月8日~《淮南市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国家农业部批复立项。

该项目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丁山村、南塘村~建设规模5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围栏、看护房、工作路等土建工程~并购臵配套必要的仪器设备。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77万元、地方配套19万元~建设期1年。

淮南市是国际公认的豆腐发祥地~豆腐生产已有2000多年历史~豆腐生产的初始原料就是野生大豆。

美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患萎黄病~其症状是生长受阻、植株矮缩、叶片黄化、荚小粒少~严重时使根系腐烂以致全株死亡。

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大豆,属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药物已有五千年历史[1-3],是人类重要的营养和保健食品,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作物[4]。

我国41%的食用油和60%的植物蛋白均来自大豆。

我国曾一直是国际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年净出口大豆超过百万吨,但随着人口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大豆种植收益下降,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图1),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从1995年起,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开始出现逆向发展,首次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大豆净进口国,至今一直为大豆净进口国并进口量持续增长(图2)[1]。

随着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减玉米,增大豆”的种植结构调整,以及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国产大豆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振兴大豆产业,扩大种植面积的潜力是有限的,而提高单产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必须从大豆育种创新抓起,切实提高我国大豆种质创新能力以及优良品种产出速率[5]。

目前,国产栽培大豆品种面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宁凯徐化凌毕云霞燕海云于德花陈小芳(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摘要: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挟带大量泥沙至入海口处沉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土壤含盐量梯度大,生境条件复杂,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丰富。

本文作者总结了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为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优势,更好地保护与创新利用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黄河三角洲;保护;利用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项目(2016CYJS05A02-2)。

作者简介:宁凯(1986-),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生态学等研究。

E-mail:*****************图1我国大豆产量与种植面积(1995-2018年)图2我国大豆进口量(1995-2018年)174--基础狭窄、优良品种育成速率较慢的严峻考验,国产栽培大豆的系谱分析表明其遗传背景都不同程度地来自少数祖先亲本[4,6-8],比较而言,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则更加丰富[9-10]。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l u n y r p i u l ta d c u d a a tt ait fs i. s a c e n p p lt n c u o fw l o b a du e o s a d h g o h l s pa o l d p O av rey o ol Re e r h s o o u a o c g o i s y e n i o n n i l y d n d d h i i t n o o u a o s e an a e d p o , y a c o o u a o g n t i r n a o o u a o v l e t e d sr u o fp p lt n, e d r i d s e o l d n mi p p l t n, e e c dfee t t n a d p p lt n e ov — tb i i n f i i ii n i
Wi o b a Glcn oa) l S y en( y iesy d
S NB iL i —ogWA GG oj oX in , U i , I a U e,I a dn , N u—i ,U LagX EJ gWE n Jn a n Y
( hn ag  ̄cl r n e i , e ag10 6 ,i n g C i ) S eyn u ua U i r t S n n 11 L oi ,h a A t l v sy h y 0 a n n
良提供 了巨大的基因库 。生态学研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 和利 用的基础 , 对野生大 豆生理生 态学 的研究表 明野生 大
豆属短 日照、 喜温、 喜湿的植物, 对土壤要求比较宽, 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而野生大豆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以种群遗传
特征为主 , 已从种群分 布、 种子雨和种子库 、 种群动态 、 遗传分 化 以及 种群 的演化 等方 面开展 了研究 。但现在关 于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胡小梅;林红;刘广;阳;杨雪峰;刘丽艳;张俐俐;张必弦;朱延明;来永才;李炜;李琬;毕影东;肖佳磊;齐宁【摘要】对野生大豆资源的分布、起源、分类、研究与利用5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野生大豆的产量品质、生理性状、杂种优势的优良特性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角度介绍了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利用的情况.%Thedistribution,origin,classifying,studies and utilizes of wild soybean(dycine soja)were expounded,and the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 of wild soybean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ngles of yield,quality,physical properties,hybrid advantages and biotechnology appl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2【总页数】3页(P13311-13313)【关键词】野生大豆;资源;草本植物【作者】胡小梅;林红;刘广;阳;杨雪峰;刘丽艳;张俐俐;张必弦;朱延明;来永才;李炜;李琬;毕影东;肖佳磊;齐宁【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86;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3.7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祖先物种[1]。

抗盐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颉颃盐逆境根结构演化研究

抗盐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颉颃盐逆境根结构演化研究

E ou in  ̄ Sr cu e b u os v lt a o tu t r sa o tRo t
_
o at e i a t lcn oaS i . u c f l R ss n y iesj ebe Z c . S t G t
Z HANG L - o g ih n
te esl ael gr dteeaem r o h is B th o f .j o igi hnc u r tinr n eeae hi vse r a e r r oep r ca . u er t o s ag wn C a gh nae hn e dt r r r s r a h n e n t os G o r n a h m r slay oe. h sl o a tero f . o o i a m rhch b a vl pc leiat t c rs oe o t rsT er u s h wt t t o sj g wn i h l op i ai t eov sei s t r t e , irp e ts h h os G ar gn o ts e ar s su u n
抗盐 野 生大 豆 ( ies a G n o )颉颃 盐 逆境 根 j 结 构演 化 研 究
张 丽 红
( 长春职业技术学 院,吉林 长春 10 3 ) 3 0 3 摘 要 :采 用石 蜡切 片 和光学 显微 技术 ,对生 长在 白城郊 区和长 春市 不 同生 态 环境 下 的 0 1号 和 0 0号野 生 大豆 0 1 ( l ies Si.t uc ,进行同步栽培试验 、同步结 构 比较研 究 。结果发现 ,生长在 白城郊 区的野 生大豆根演化 Gy n o e e Z c. c b ) 出比长春市生长 的野生大豆较高级的抗盐结构。盐渍环境 下 白城郊 区的野生大豆 0 1 0 号和 0 0号的根变粗 、周皮厚度 1

大豆与野生大豆部分同源基因间基因置换分析

大豆与野生大豆部分同源基因间基因置换分析

大豆与野生大豆部分同源基因间基因置换分析作者:郭赫王希胤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16期摘要:以大豆和野生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发育分析比较推断其最近一次加倍事件所产生的同源基因间发生基因置换的规模。

结果表明,大豆中有37对同源基因间发生了基因置换,野生大豆中有33对同源基因发生了基因置换。

通过对基因置换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研究发现,靠近染色体两端的基因更容易发生基因置换。

关键词:大豆;野生大豆;基因置换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0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志码: B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

大豆经历过豆科共有的四倍体事件(Legume-common tetraploid,LCT)后又经历过一次大豆独有的四倍体事件(Soybean-specific tetraploid,SST)[1],是同源四倍体。

目前,大豆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全基因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2-3]。

对大豆与野生大豆于最近一次全基因组加倍事件产生的同源基因间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理解其基因组的进化。

全基因组加倍(whole genome duplication,WGD)即多倍化是基因复制的主要方式之一,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多倍化是反复发生的,多倍化产生的大量重复基因为新功能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4]。

全基因组加倍后发生的染色体重组、基因丢失等现象对基因组结构及功能都造成很大影响[5]。

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nnation)作为生物进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对DNA序列损伤的修复和同源序列间信息的传递有着重要意义[6]。

很多物种多倍化后产生的同源序列之间的同源重组与经典的同源片段间重组不同,称为非正常遗传重组[7]。

单向的一个基因替换其同源基因的过程称为基因置换(gene conversion)[8-9]。

1 材料和方法1.1 物种基因组数据豆科植物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全基因序列由公共数据库NCBI(https:///)下载获得,包括其全基因组DNA(cds)序列、蛋白质序列(pep)以及其基因注释文件(gff3)。

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方案

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方案

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方案
野生大豆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来保护和保护这种植物的生存环境。

以下是一些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方案的建议:
1. 保护生境:野生大豆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中,保护其生存的自然环境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护其生长地的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避免大规模的开发和破坏生境。

2. 禁止非法采挖和盗窃:野生大豆的资源非常宝贵,由于其稀少性,容易受到非法采挖和盗窃的威胁。

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强执法力度,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打击非法行为,并加强监管,加大对非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 种植保育:对于部分濒危的野生大豆资源,可以考虑在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保育。

这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并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确保野生大豆的种群数量能够得到增加和生长发育。

4. 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大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为了保护其种质资源,应建立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收集并保存各地的野生大豆种子样本,进行科学的分类和鉴定,并进行保存和利用。

5. 科学研究和推广:对野生大豆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了解其生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生存环境要求等。

同时,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推广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方法,提
高社会公众对其保护的重视程度。

总之,保护野生大豆资源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野生大豆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确保其能够继续繁衍和生存。

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进展

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进展

·58·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进展陈爱国,王 岩(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摘要:经过研究表明,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极高,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国是保存野生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其是重要的蛋白基因资源。

从原生环境生态保护和异位保护两种保护手段进行分析,进而对野生大豆资源在生物技术、高蛋白高产中间材料、选育大豆新品种和大豆雄性不育系研究四种利用方式进行探究,以期对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方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野生大豆;资源保护;资源利用0 引言野生大豆及人类食用大豆同属豆科大豆属soja亚属,食用大豆是野生大豆经过人工选择、培育后的产物。

野生大豆具有极高的蛋白质含量,且能通过一般的杂交育种方式将高蛋白基因转移到食用大豆中去,所以野生大豆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在野生大豆具有优良性状的情况下,仍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所以通过一定的选育方式,野生大豆还可作为牧草、饲料等培育。

1 对于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方式为了保障野生大豆的可持续利用,需对野生大豆资源展开全面的保护方式,为确保野生大豆健康生长,可以采取基于原生环境的生态保护方式,而原生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则采用异位保存的方式进行资源保护。

1.1 基于原生环境生态保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野生大豆的原生环境越来越少,而野生大豆资源的发现越发困难,基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保障我国大豆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野生大豆原生的生态保护是必要的。

近年来,对野生大豆的发现呈减少趋势,在适宜野生大豆生长的区域多为农村,而当地居民对野生大豆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人为垦荒、放牧的情况出现,所以应对适宜生长环境下的居民进行野生大豆科普,使其意识到野生大豆对于大豆产业及社会经济的重要性,自发性的保护野生大豆,降低对野生大豆资源的人为破坏。

野生大豆植株高度从6 cm到10 m不等,是一种茎细、主枝与分枝分化不明显的蔓生植物,具有缠绕性强的特点,其小叶多呈椭圆形、卵圆形和披针形,花形呈蝶状、常为深紫色、紫红色及浅紫色,只有极少部分呈白色花,野生大豆植株的花、茎和叶上生有褐色绒毛,荚果大多数为弯镰形,少部分为直筒形,种皮呈黑色,外部都泥膜,野生大豆多呈群落分布[1]。

辽宁省野生大豆利用途径及保护模式初探

辽宁省野生大豆利用途径及保护模式初探

辽宁省野生大豆利用途径及保护模式初探作者:王树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4期摘要:对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查与应用途径分析。

结果表明:野生大豆资源在食药用、饲料及大豆育种的遗传改良上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从建立野生豆保护地、野生大豆资源种植保存、进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利用等途径对野生大豆这一宝贵植物资源加以保护。

关键词:野生大豆;应用价值;利用途径;保护0 引言一年生野生大豆( G l y c i n e s o j a s i e b . e t Z u c c . )属于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ne)、大豆属(GlycineWild)、黄豆亚属(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

由于野生大豆仅存在于东亚非干旱的温带地区,即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生存环境非常狭窄,所以是我国的一种宝贵植物资源。

目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国产大豆品种面临遗传狭窄、育种进展缓慢的严峻考验,辽宁省作为大豆种植和消费主要省份,积极研究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并将其优良特性应用与大豆育种当中,对振兴大豆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辽宁省野生大豆的生存现状全国1978—1983年进行了野生大豆初步考察。

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除新疆、青海、海南3省(区)没有野生大豆外,其余各省均有分布。

在之后工业迅速发展的30年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野生大豆的资源也在急剧减少,为了对野生大豆这一宝贵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利用,重庆、山东、吉林等省份先后进行了补充考查,辽宁省作为野生豆资源丰富的省份,从2011年起至2017年,陆续进行了省内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收集,考察范围包括沈阳、铁岭、抚顺、丹东、营口、大连、盘锦、本溪等地。

考察方式为派遣科研团队分别到各市下辖乡镇农村进行野生豆的实地收集。

考察团队在几年间共收集野生大豆资源7 000余份,通过整理分类提纯,入库保存野生大豆资源4 000余份。

野生大豆研究利用进展及建议

野生大豆研究利用进展及建议

检测了浙江金华野生大豆种群内 14个样本 8种同工酶 水平上的生化遗传结构及其变异。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 发展, 后 来 很多 研 究 者 开 始 利 用分 子 标 记 技 术 (如 RAPD、SSR)等研究手段, 更加精确地阐明了各地区野生 大豆 的 遗 传 多 样 性、居 群 遗 传 结 构 及 空 间 分 布 等 情况 [ 8~ 15] 。
野生大豆单株具有荚多粒多的优势, 可为高产育种 创造中间材料。通过种间杂交或一次选择性回交和广义 回交等方法, 可创造出单株荚数 150个以上、节间短、每 节荚数多、主茎有效节数多、百粒重 20 g左右和直立型 的产量性状 突出 的高产 品系或 中间 材料 [ 40] 。来永才 等 [ 28] 通过近 25年的评价与利用, 并通过种间创新获得 百粒重在 6~ 20 g, 蛋白质含量中间种质材料, 丰富了大 豆遗传基础。
大豆花叶病毒病、蚜虫、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 锈病等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 严重影响大豆的生 产。防治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育种, 而抗性资源筛选 又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杨雪峰等 [ 33] 对 132 份野生大豆 及种间杂交创新后代进行抗灰斑病鉴定。鉴定出 2级以 上抗病种质 70 份, 其中, 免疫材料 23 份, 高抗材 料 27 份, 抗病材料 20份。来永才等 [ 28] 通过近 25年的评价与 利用, 筛选出抗孢囊线虫 3号种质 8份, 抗花叶病毒种质 5份。史凤玉等 [ 34] 对来源于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 129份 野生大豆进行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鉴定, 筛选出 3份抗大 豆花叶病毒病野生大豆。单志慧等 [ 35] 针对大豆锈病近 年来已发展成为影响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 采用离体 叶片定量接种方法对 513 份野生大豆进行抗锈鉴定, 得 到抗病资源 1份。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L.)耐盐性研究进展(综述)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L.)耐盐性研究进展(综述)
多, 耐盐性强 的野 生大豆根系 吸收 的 N 主要积累在根 、 中 , a 茎 向叶片运输较 少 , 明耐盐野生大豆的拒 N 部位主要在 说 a
根、 茎部 。D r d ua 等 将大豆栽培品种 H dsn n ogo 的植 株放置于 1.,50或 5 . m l a1 252 . 00 o LNC 溶液 中培养 , d m / 8 后研 究了 N C 一 a 及 l 的吸收与分 配。结 果发现 , 中有 明显 的 N 留 , 在茎 a滞 而向幼 嫩叶 片 中的运 输很 少 , N 即 a 被木质 部液
因素导致土壤次生盐渍 化面积逐年增加 。我 国的主要油 料作物栽培大豆 (G c e麟 L ) li , yn .属于 中度耐盐植物 , 在盐渍条 件下 , 其产量下降 , 盐敏感 品种较 耐盐品种受盐胁迫 的影 响更 大【 , 栽培 大豆 的耐盐性研 究已成为农业 发展的重大 1 进行 】 课题之一 。然而 , 亲本遗传基础狭 窄 , 杂交后代主要经济性状变异 幅度小 , 以产生新 的突破品种 , 当前栽 培大豆耐盐 难 是 育种存 在的主要问题 。野生 大豆( l i j L 作为栽培大豆近缘祖先种 , C c eo .) y n sa 对某一 特定 生态环境具有 很强 的抗 逆力和 广泛的适应性 , 许多优 良农艺性状 的基 因源。根 据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类群 间遗传信息交流容易的特点 , 是 利用野生大 豆来增强栽培大豆 的耐盐性 或直接用于盐渍土 的生物治 理具有 良好的应 用前景 【 。近 年来 , 多研究者相继开 展有关 2 】 许
高可忍 耐 18 N C 的胁迫 。耐盐性强的野生大豆盐胁迫下 根 中 N C 。 子含量增 幅最大 , 中增 幅次之 , .% a1 J a 、l 离 茎 而叶 片中增幅最小或略有下降 ; 而耐盐性弱 的野生 大豆盐胁 迫下根 、 、 中 N C一 子含量增 加 1 3 倍 , 茎 叶 a 和 l离 7— 4 K 离子含 量 减少 , 尤其是在 叶片中变化最为 明显 ; 盐胁迫下 , 性弱 的幼苗其 根系从 介质 中吸收 的 N 耐盐 a 通过茎 向叶片的运 输较

田间试验与统计MOOC单元检测与作业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MOOC单元检测与作业答案

1、问题:关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系统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度B:随机误差影响试验的精确度C:系统误差可以避免D:随机误差可以消除答案: 【随机误差可以消除】2、问题:有一两因素试验,其中A因素有5个水平,B因素有3个水平,采用交叉分组方式所得的水平组合数为()。

选项:A:125B:243C:15D:30答案: 【15】3、问题:()可以确定为试验指标。

选项:A:氮肥施用量B:种植密度C:播种期D:单株产量答案: 【单株产量】4、问题: 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其小区的长边与试验地土壤肥力梯度方向()。

选项:A:垂直B:平行C:交叉D:无要求答案: 【平行】5、问题: 某一玉米研究试验,将种植密度作为一个试验因素,设置了5个水平:3000、3500、4000、4500、5000(株/667m2),该因素水平确定采用的是()。

选项:A:等比法B:等差法C:优选法D:随机法答案: 【等差法】6、问题:关于试验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A:试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B:试验误差方差是可以估计的C:试验误差是人为可以克服的D:试验误差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来降低的答案: 【试验误差是人为可以克服的】7、问题:关于裂区试验设计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重要因素放在主区B:重要因素放在副区C:裂区试验设计只能用于多因素试验D:需要更大面积的因素放在主区答案: 【重要因素放在主区】8、问题:没有采用局部控制原则的试验设计是()。

选项:A:拉丁方设计B:裂区设计C:完全随机设计D:随机区组设计答案: 【完全随机设计】9、问题:有一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已知试验地存在双向土壤肥力差异,宜采用()。

选项:A:裂区设计B:拉丁方设计C:随机区组设计D:完全随机设计答案: 【拉丁方设计】10、问题:不能估计试验误差方差,因而不能进行严格统计分析的试验设计是()。

选项:A:间比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拉丁方设计D:完全随机设计答案: 【间比设计】11、问题:凡是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称为试验因素。

2023届辽宁省盖州市东城中学中考五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届辽宁省盖州市东城中学中考五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面是四个同学讨论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话题,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哪位同学说得对?()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B.心脏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细胞通过分化使细胞数量增多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D.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数量()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4、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A.有口有肛门,不能自主生活,只能寄生在人体内B.身体由体节组成C.身体细长,呈圆柱形D.体表有角质层5、人类男女比例基本是1:1,下列有关性别遗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卵细胞有一种类型,精子有两种类型B.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几率相等C.X 精子数量=Y 精子数量D.卵细胞数量=精子数量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动物园中养殖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7、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现在却消失了,到处是沟壑纵横,荒山秃岭。

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植被无法生存B.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地壳的频繁运动D.长期干旱,植被死亡8、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气体分子A和B进出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C.Ⅰ进入肺泡时,膈肌是舒张状态D.气体A是二氧化碳,气体B是氧气9、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唯有葵花向日倾一一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一一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10、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A.物像受损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C.反光镜未调好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11、下列有关性知识,正确的是()A.性知识不能公开谈论B.学不学性知识,对自己的身体都无所谓C.学习性知识是不道德的,会影响身体健康D.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可以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变化12、把水分运输到参天大树的叶子上去的组织是图中的()A.B.C.D.13、南瓜中的南瓜子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A.花药B.花托C.子房壁D.胚珠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野生大豆高蛋白资源

野生大豆高蛋白资源

野生大豆高蛋白资源
曲刚;崔明元;刘长萍;许正学;徐宝峰;邬生辉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野生大豆(G·soja)籽粒中富含蛋白质,大豆育种上通过种间杂交方法创造出具有野生血缘的新类型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并进一步选择或回交途径可选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

为此,了解和掌握野生大豆资源对拓宽大豆亲本资源以及深入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总页数】1页(P37)
【作者】曲刚;崔明元;刘长萍;许正学;徐宝峰;邬生辉
【作者单位】通化市农科院,梅河口市海龙13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
【相关文献】
1.高蛋白野生大豆叶片氮代谢物及根瘤GSγ1和Glba表达分析 [J], 韩红;张婷婷;王春红;汲添;于亭;杨美英
2.日本野生大豆资源概况及我国野生大豆的研究与利用刍议 [J], 王克晶
3.江苏省野生大豆资源分布、表型性状及种群生境调查报告 [J], 张诗溪;鲁甜;普逸翔;阚贵珍;王庆亚;刘标;喻德跃;王娇
4.豫南地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刘红云;周强;李淑梅;王
付娟
5.野生大豆资源调查及现状 [J], 刘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最新《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β《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复习题目1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84.321,05.0=χ)。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依变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每个空1分,共16分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处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环境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12ναχχ-<或2,22ναχχ>;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12ναχχ-<;而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6 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若每穴播两粒种子,则每穴至少出一棵苗的概率为 0.96 。

野大豆的神奇药效

野大豆的神奇药效

野大豆的神奇药效2013年1月4日的《扬子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感人的报道:在南京市江宁区的禄口街道,有一位名叫甘传香的农妇,她29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照顾患病的丈夫。

甘传香用一种采自山上的野生大豆给丈夫熬粥,长期食用后不仅丈夫的糖尿病得到控制,还使中风的丈夫神奇般地可以重新下地走路了。

神奇药效助农妇救夫甘传香用野大豆治好丈夫顽疾的消息传开后,人们不仅对她肃然起敬,同时也对这种药效神奇的野大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来,野大豆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珍贵植物,可提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等珍贵药用成分,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治疗心脑血管病、治疗更年期疾病、抗衰老等均有特殊的药用效果。

尤其是对控制糖尿病和强筋健骨更具奇效。

相关科学实验证明,给小鼠喂食野大豆的种子粉,有明显降低血糖和血胆甾醇的作用,而且这种野大豆不含糖分,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其实早在《救荒本草》《救生苦海》和《百草镜》等一些古代植物典籍中,就有关于野大豆药用功效的记述,称其种子“可供药用,功效为健脾、解毒透疹、养肝理脾,主治盗汗、伤筋、麻疹和肝血不足”。

现代中医著作《上海常用中草药》《浙江民间草药》和《杭州药植志》等也都有记载,称野大豆的功效是平肝、健脾、滋养、强壮、敛汗。

野大豆不仅种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也同样是治病良药。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就详细列出了相关的药方,如治伤筋,可选野大豆鲜根和蛇葡萄根皮,加酒糟或酒捣烂后,烘热包敷于患处;治盗汗,则可选野大豆藤1~4两,红枣1~2两,加糖煮,连汁吃。

袖珍大豆成濒危物种也许你会觉得讶异:这种野生的大豆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竟有如此神奇而特殊的疗效,能使瘫痪20多年的病人恢复行动能力,并且有效控制住现代人普遍受害的糖尿病病情?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野生的大豆”吧。

野大豆又名野毛豆、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鹿藿、饿马黄,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植物学家朱橚在其编著的食用野生植物专著《救荒本草》中曾记载:“野大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

中国大豆栽培史

中国大豆栽培史

[科目] 地理[关键词] 中国/农业[文件] history of soybean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doc[标题] 中国大豆栽培史[内容]中国大豆栽培史history of soybean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大豆(Glycine max)原产中国,大豆的祖先野生大豆(G.soja)在中国遍布南北各地,某些地方至今还有采集以供食用和饲用的。

学术界公认中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

卜辞中贞问“受菽年”而系有月份的,目前已发现有二片记载为二月及三月,可见商代大豆已有栽培。

到西周时,“菽”在《诗经》中多处出现,说明大豆已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叔”在周代金文中写作叔等形,据清代王筠的解释,下面的三点指土豆即根瘤,说明造字时已经注意到大豆根部有根瘤的现象。

“豆”在古代原指食器,战国时少数文献中已用以代替“菽”字,但到秦、汉时才普遍用豆字。

秦、汉以后,又因豆粒色泽的不同,而在大豆的名称前加上了黑、白、黄、青等字,作为某一品种的专名,大豆则成为其统称。

大豆因不易保存,考古发掘中发现极少。

迄今仅有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时期10粒尚未炭化的大豆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大豆,以及黑龙江宁安县大牡丹屯出土的炭化大豆,都是距今2000多年的实物。

此外在河南洛阳烧沟的汉墓中发掘出距今2000年前的陶仓,上有朱砂写的“大豆万石”4字,同时出土的陶壶上则有“国豆一钟”字样,都反映了中国种植大豆的悠久历史。

现代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大豆一词的发音,都是“菽”字的音转,也表明大豆原产中国。

但作为大田种植作物传播到欧美各国,则迟至18世纪以后才见普遍记载。

20世纪初,大豆和茶、丝是中国三大出口产品。

栽培的发展西周、春秋时,大豆已成为仅次于黍稷的重要粮食作物。

战国时,大豆与粟同为主粮。

但栽培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被称之为“下物”,栽种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分别将GU S和B t毒蛋白基因转化了烟草叶绿体,并获得了高效表达,使质体转化在植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成为现实。

199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沈桂芳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基因枪转化法首次在国内进行了质体转化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烟草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

将包含aadA(分解壮观霉素的氨基糖苷3’2腺苷酸转移酶)基因的叶绿体转化载体pZS197制备金粉子弹,用B I O2RAD PD S21000 H e基因枪轰击烟草幼苗叶片,经500m g L壮观霉素筛选,4周后, 35个轰击过的烟草叶片外植体从叶片的边缘或中间长出30个绿芽,转化频率为0.85个 枪,接近于M aliga实验室的水平;用aadA基因作探针对转化烟草总DNA进行点杂交,得到1211、2201、2205、42 01、3203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进一步用rbcl探针进行Southern分析,结果证实2201植株能杂交出2. 8kb(烟草本身叶绿体基因组片段)、4.1kb(插入1.3kb aadA基因的重组叶绿体基因组片段)2条带,其它抗壮观霉素的植株没有检测到4.1kb的杂交带,可能是由于叶绿体基因同质化程度较低的缘故。

另外,2201植株总DNA、叶绿体DNA与对照pZS197均能扩增1条约0.8kb的PCR条带,并能与aadA探针特异性杂交。

这也表明aadA基因已经整入到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

以2201为母本的杂交和自花授粉种子在含500m g L壮观霉素的M S培养基上的萌发子叶均为绿色,对壮观霉素表现抗性;而以野生植株为母本的杂交和自花授粉种子的萌发子叶则完全白化并停止生长,对壮观霉素极其敏感,故转基因植株2201的后代呈现典型的母系遗传方式。

任延国 邹竹荣 于晓兰 山 松
张中林 沈桂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野生大豆(G.soja)直接利用技术
T he T echn iques fo r D irect U se of W ild Soybean(G.soja)
1979年以来,笔者在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基础上,把筛选优异野生大豆基因源与应用于育种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开展野生大豆直接利用研究。

共配制种间杂交组合458个和回交组合307个,采用重点组合遗传分析与大量组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以克服野生大豆蔓生性等不良性状为突破口,研究出一套野生大豆直接利用新技术。

利用这项新技术,成功地将野生大豆高蛋白、多荚、多节、抗逆性强等有利性状转育到栽培大豆中,实现优良基因间的重组,并有效地克服了野生大豆蔓生性等不良性状,取得重要进展:(1)利用野生大豆(G.soja)种质直接选育出高蛋白、耐瘠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小粒黄豆新品种吉林小粒1号。

1990年通过吉林省的品种审定并开始向日本出口,到1994年底已累计为国家出口创汇1004.8万美元,新增纯效益7860.9万元人民币。

(2)创造出蛋白质含量50%以上、直立型的高蛋白育种中间材料和单株荚数150个以上,主茎有效节数25个以上、百粒重20左右、栽培型的高产育种中间材料,以及无限中间长花序的新株型种质,为提高我国大豆育种水平提供基础材料。

(3)利用“广义选择回交”方法选育出比吉林小粒1号籽粒小、熟期短、产量高的超小粒黄豆新品系。

1995年扩繁种植200hm2,1996年在小粒黄豆生产基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选育出一批比推广品种增产15%以上的大粒高产品系,现已参加省区试或预试。

野生大豆直接利用技术的主要内容是:
1.亲本选配技术 选择主茎较粗、矮秆基因传递能力强、百粒重较大的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栽培种作母本;选择百粒重较大,植株较矮、单株荚数多,早熟的长花序野生种作父本将有利于克服野生种蔓生等不利性状,分离出产量性状突出的植株;野生种亲本的选择似乎更为重要。

2.直立型植株选择技术 不同类型组合之间F2代直立或半直立型植株的分离频率变幅为0~8. 6%,只有从F2代直立或半直立型植株的后代中才能分离出稳定的直立型品系,欲通过从蔓生型植株的后代中进行直立型植株的选择是十分困难的。

59
5期研 究 通 讯
3.后代性状选择技术 在F2代选择百粒重较大、无泥膜或少泥膜、不裂荚、无硬石粒、抗病虫的直立或半直立型植株。

早期世代对蛋白质含量选择的效果较好,产量选择应推迟到F8代以后进行。

通过人工定向选择的方法使种间杂种的百粒重达到栽培种亲本的水平是很困难的。

4.回交改良技术 在种间杂种F3代选择百粒重较大、无泥膜的直立或半直立型植株作非轮回亲本,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良栽培大豆品种进行“广义选择回交”。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后代直立型植株的分离频率和百粒重,可以聚合更多优良栽培品种的遗传性,加快改良进程。

应用野生大豆直接利用技术,首先要正确选择亲本,尤其是野生种亲本的选择,这是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其次是运用合理的选择方法;最后是回交改良的时间和方法。

只要亲本选配适当,后代处理正确,就可以从种间杂种后代中选育出栽培型的小粒黄豆新品种。

仅需1~2次“广义选择回交”即可选育出高产大粒新品系。

回交次数不能过多,否则就达不到利用野生种改良栽培大豆的目的。

国内外一些学者在大豆育种程序中应用野生种未获得成功,可能与亲本选配、回交改良的时间与方法不当有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杨光宇 郑惠玉 韩春凤 纪 锋
胡金海 王晓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 136100)
苎麻雌性不育株的发现
T he D iscovery of Fem ale Sterile Individuals in R am ie〔B oehm eria n ivea(L.)Gaud.〕
植物雌性不育导致无籽,而无籽是某些植物育种的重要目标。

无籽苎麻因其不实性而利于产量及品质的提高。

据李吉安等(1992,未发表)经多年攻关研制出的苎麻控花剂PGR1的施用结果,施药较对照增产7.8%~31.5%,提高单纤维支数112~591公支,但对纤维的形成仍不及人工去除花序(蔡可,1992,未发表)。

三倍体无籽苎麻的育种途径又因技术上的原因,至今尚未选育出在生产上推广的三倍体品种。

在植物育种中,利用雌性不育性选育无籽品种的研究迄今尚未见报道。

笔者自1994年以来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两种类型的雌性不育株。

其发现经过及系谱来源如下: 1994年,在N G2×圆叶青(N G为光周期钝感雌性苎麻,下同)杂交F2代材料中,发现了3蔸头、二、三麻均能成花,但头、二麻(长日)稳定表现雌性不育,三麻(短日)表现正常可育的光敏感(也可能是温敏感)雌性不育株。

其雄花均发育正常。

1994年三麻,在当年播种的黄荆皮自交后代及N G3×422F2代植株中,又分别发现了7蔸和1蔸仅在短日下成花的雌性不育株。

两年的观察结果表明,其雌性不育性稳定,不实率100%。

各单蔸均有较多的雄花,发育正常。

以上两类雌性不育材料,因其雄花能正常发育,形态上也无异常表现,故其雌花不育性由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畸变所致的可能性不大。

初步认为,这些单蔸是基因控制的雌性不育性。

关于其遗传研究及产量、品质的鉴定正在进行中。

在苎麻育种中,雌性不育性的利用途径是十分简单的。

即以雌性不育而雄性可育的材料为父本,以三麻(短日)成花的苎麻材料为母本,在其F2代可分离出仅三麻开花并表现雌性不育的苎麻单蔸,从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蔸(单株)繁育成无性系品种。

与三倍体育种相比,这一育种途径具有不打破原来的染色体平衡和育种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周瑞阳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荆沙市 434103)
69中 国 农 业 科 学29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