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初阶-测定标准工时 加强生产管理

合集下载

ie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
IE(工业工程)标准工时是指在工业工程中,对一个工序或一个作业所需的标准时间。

标准工时是通过对工序进行分析和测量,结合工作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确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标准时间。

IE标准工时可以用来评估生产效率、安排生产计划、计算劳
动力需求等。

通过对工序的标准化和工时的测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IE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时间测量法(DPM,Direct Time Measurement)和间接时间测量法(IPM,Indirect Time Measurement)。

直接时间测量法是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直
接测量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间接时间测量法是通过对工序所涉及的工作量和操作步骤进行分析,通过经验或数据模型来估计工时。

标准工时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工作环境因素、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工具和设备的可用性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影响标准工时的计算结果。

IE标准工时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效率的改进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设置和使用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进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和效率。

ie标准工时计算

ie标准工时计算

ie标准工时计算工时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资制度设计都有重要影响。

IE (工业工程)标准工时计算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工时管理方法,通过对工序和操作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任务完成所需的标准工时。

本文将介绍IE标准工时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应用该方法。

一、IE标准工时计算原理IE标准工时计算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和操作进行逐个测量和分析,确定任务完成所需的标准工时。

其基本假设是:相同任务在相同环境下,工人的工作能力和判断能力保持一致。

IE标准工时计算方法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任务分解: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和操作,确定需要计算标准工时的具体任务。

2. 工序测量:对每个工序进行测量,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

直接工时指完成任务所需的实际工作时间,间接工时指完成任务所需的非工作时间,如等待材料等。

3. 操作分析:对每个操作进行分析,确定操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操作的动作、次数、频率等。

4. 标准工时计算:根据工序测量结果和操作分析确定每个操作的标准工时,并累加得到任务的总标准工时。

二、IE标准工时计算步骤下面以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线上的装配工序为例,介绍IE标准工时计算的具体步骤:1. 任务分解:将装配工序分解为多个具体操作,如零件装配、调试、清洁等。

2. 工序测量:对每个工序进行测量,记录实际完成该工序所需的工作时间。

例如,在零件装配工序中,测量实际装配一件零件所需时间为10分钟。

3. 操作分析:对每个操作进行分析,记录操作的具体内容和频率。

例如,在零件装配工序中,操作包括拆卸、安装、固定等,其中拆卸操作的频率为10次/小时,安装操作的频率为20次/小时。

4. 标准工时计算:根据工序测量结果和操作分析确定每个操作的标准工时。

例如,拆卸操作的标准工时为实际拆卸一次所需时间乘以频率,即10分钟/次×10次/小时=100分钟/小时。

三、IE标准工时计算实例假设某企业的装配工序共有5个具体操作,它们的实际工时和频率如下表所示:操作名称实际工时(分钟)频率(次/小时)零件装配 10 20调试 15 15清洁 5 30固定 8 25质检 12 10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每个操作的标准工时,然后累加得到任务的总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什么是IE标准工时IE标准工时即工业工程师标准工时,是指通过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对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工序的标准时间进行测算和统计,以确定完成该产品或工序所需的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是制定生产计划、评估生产效率、确定工资计算基准等重要依据。

IE标准工时的意义IE标准工时在生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IE标准工时的分析和测算,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生产节拍、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评估生产能力IE标准工时可以作为评估生产能力的指标。

通过知道产品或工序的标准工时,可以计算出该产品或工序的单位产能,从而对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容量,可以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制定生产计划IE标准工时可以作为制定生产计划的依据。

通过对不同产品或工序的标准工时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生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确定工资计算基准IE标准工时可用于确定工资计算的基准。

通过对产品或工序的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可以根据工时的多少来计算员工的工资。

对于计件工资制度的工厂,IE标准工时更是必不可少的工资计算依据。

IE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工作抽样法工作抽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测算IE标准工时的方法。

在工作抽样法中,通过对工人完成一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抽样观察和测算,然后根据抽样数据推断出全体工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每个工序都比较固定且重复性高的情况。

预定时间法预定时间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算IE标准工时的方法。

预定时间法通过将一个工序分解成为多个最小动作单位,并对每个动作单位的时间进行测算,然后根据动作单位的时间累加得出该工序的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序比较繁杂且包含多个动作单位的情况。

标准数据法标准数据法则是以已确定的标准化数据标准和国内外行业标准作为IE标准工时的测算依据,从而快速准确地测算出工序的标准工时。

IE工业工程IE标准工时

IE工业工程IE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献给每一位站着睡觉的人)一、标准工时概论与应用1、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所有的企业管理都必须有精准的计划和执行及管制。

而这些工作绝大多数都要要用数据来做精准的描述、纯粹口语和文字性的指示都很容易造成模糊和误解,因为大部分的口语和文字只是空泛的名词和形容词。

若缺少数字的比较的则无法精确的说明问题。

*工厂管理需要计量化方法工厂的经营主要是分为五个大的模块,都需要用计量的手法来处理。

1) 营销管理如果说本公司要求明年达成营业额5亿元,营业毛利要达到8000万元即毛利率在16%以上,营业净利4000万元即利率为8%。

营业部因此订出不同的人员以不同的目标。

并在每个月的月未时订定各营业员下一个月的营业额目标,并依据出货额和收款额作管控,使每一位的营业人员的奖金确实依达成率作合理的计算。

如:小王3月份的营业额是500万元,实际只完成了425万元。

所以只完成了85%,所以小王的奖金也只能拿到85%。

2) 生产技术如果2007年要开发15款新型体正式上市,其中A1和A2两款型体必需在5月前上市销售。

每一款型体正式上上市前的设计变更(ECN)平均损失在52万以下,每款型体平均用料成本应在标准售价的55%以内。

3) 制造与生产管理公司里订定了严格的目标,平均每月每位车间员工生产数量应在500双以上。

每月各部门的工时效率应在86%以上,制程品质不良损失额应在1%以下。

要求各部门的主管也要设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以计算每个月每个员工的毛效率、净效率、作为当月的生产奖金计算发放基准。

4) 资材管理一、为了适应2007年度的产品售价可能因为市场的竞争而降低了5%,因此公司总经理要求采购及委外加工部门,2007年度采购物料的平均单价必须降低6-7%,而且设立稽查管制程序。

凡是降价未达到6-7%的物料订购单一律向总经理报告。

二、为了适应所来产品订单迅速多变的趋势,公司要求必须提高材料的库存周转率,从以往平均3周的库存量缩短到2周。

IE标准工时介绍

IE标准工时介绍

IE标准工时介绍什么是IE标准工时?IE标准工时是一种常用于生产管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工艺、工序或整个生产线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IE,即工业工程师(Industrial Engineer)的缩写,是专门负责工序分析和工作方式改善的职位。

在生产环境中,IE标准工时可以被应用于多个方面,例如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优化、工时成本计算等。

它提供了衡量生产效率和工时成本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IE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IE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直接计时和间接计时两种方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直接计时直接计时是通过对工艺工序的实际操作进行计时,以确定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这种计算方法需要IE工程师实地观察并记录工人完成一次工序所需的时间,并取得多次实测数据的平均值。

直接计时方法适用于工序比较简单、固定以及操作规程稳定的生产环境。

间接计时间接计时是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和标准工时数据库,计算得出每个环节所需的标准工时。

间接计时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生产流程、多个工序交替进行的情况。

IE工程师通过分析工艺流程图、工序操作说明和人员配备情况,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机器间距离、工种经验、设备效率等,计算出各个环节的标准工时。

这些标准工时最终汇总起来,形成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的应用IE标准工时在生产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制定通过标准工时的衡量,可以确定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生产计划制定时,需要考虑生产能力、资源配备、工时成本等因素,IE标准工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

过程优化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标准工时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进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IE工程师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现场,提出改进建议,例如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优化人员分配等。

IE工业工程之标准时间

IE工业工程之标准时间

IE工业工程之标准时间引言在工业生产中,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合理管理和利用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浪费。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是研究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的学科。

标准时间是IE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将介绍IE工业工程中的标准时间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标准时间的测定和应用。

1. 标准时间的概念标准时间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即将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基本动作,测定每个基本动作的时间,并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出完成整个任务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测定是IE工业工程的基础,它对于生产过程的规划、控制和改进至关重要。

2. 标准时间的测定方法2.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指观察实际操作者在完成任务时所花费的时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时间。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计时器或计时器来测量任务的完成时间。

2.2 工序分析法工序分析法是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工序,并对每个工序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测量。

通过对每个工序的时间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出任务的标准时间。

工序分析法对于复杂任务的测量和分析特别有用。

2.3 标准数据法标准数据法是通过使用预先测定好的标准数据来确定任务的标准时间。

这些标准数据是通过对各种任务进行大量测量和分析获得的。

标准数据法通常适用于常见和重复性的任务,可以大大缩短标准时间的测定时间。

3. 标准时间的应用标准时间在工业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生产计划和调度标准时间可以帮助生产计划人员和调度人员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时间和顺序。

通过准确测定标准时间,可以预测任务完成的时间,并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前后任务的依赖关系,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安排。

3.2 任务评估和绩效管理标准时间可以作为任务评估和绩效管理的依据。

通过将实际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与标准时间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任务执行的效率,并对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奖励。

3.3 工艺改进和流程优化标准时间可以帮助发现工艺中的瓶颈和浪费,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IE工业效率提升管理技法

IE工业效率提升管理技法

IE工业效率提升管理技法摘要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体系,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IE工业效率提升管理技法,包括工时研究、作业分析和标准化、生产过程优化和流程改进等。

这些技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员工绩效。

1. 工时研究工时研究是IE工业效率提升的基础步骤之一。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的时间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生产过程中的低效环节和瓶颈。

工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序工时测量、工序工时估算和工作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找出生产过程中的低效和浪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 作业分析和标准化作业分析是IE工业效率提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业分析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动作,以便更好地了解生产过程的流程和步骤。

通过作业分析,可以对作业进行标准化,包括确定最佳工序、工艺和操作顺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 生产过程优化生产过程优化是IE工业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流程分析、生产布局优化、生产调度和计划优化等。

4. 流程改进流程改进是IE工业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识别和消除流程中的浪费和瓶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用的流程改进方法包括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和六西格玛(Six Sigma)等。

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IE工业效率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人力资源,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方面。

6. 设备和技术支持设备和技术支持是IE工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

IE-01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IE-01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2.1.定义2.1.1.标准工时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2.1.4.宽裕时间、宽裕率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6)评核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2.2.1.作业时间测算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IE培训讲义标准工时课件

IE培训讲义标准工时课件
停休時間比率
恢復係數
0%~5%
1
6%~10%
0.9
11%~15%
0.8
16%~20%
0.71
21%~25%
0.62
26%~30%
0.54
是整個周程中,其機械自動作業單元中人體可以休息以恢復疲勞的時間佔整個周程時間的比率,依此比率所訂出的恢復係數。
秒表測時法
產業別寬放率之參考
產業別
MOST法
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各有效操作動作的總和,只要動作單元相同,在同一BSI時間等級下,其時間值也相同.將產品的操作動作按一般動作、控制動作、使用工具動作分成三大類,用特定的公式表示.將各類動作細分成手和手指的動作、身体動作、裝配動作、工具的使用等動作,并各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根据動作性質,依据《標准時間基本元素數据表》,檢索相應的動作序號,并換算成TMU值。左,右手同時操作時,選取動作時間最長者的序號.
代表公司
生產形態
生理寬放
疲勞寬放
管理寬放
精密工業
A
量產
2%~3%
0%~2%
4%~5%
量測儀器
B
量產
2%~3%
0%~2%
4%~5%
輕電機
C
量產
2%
5%
8%
輕電機
D
量產
4%
1%~10%
3%
重電機
E
量產
3%
2%~10%
4%~7%
汽車
F
量產
3%~4%
0%~8%
6%
汽車
G
量產
4%
1%~12%
5%
橡膠
I
量產
2%~5%
目 錄

IE应用IE技术提高生产效率-GB解读

IE应用IE技术提高生产效率-GB解读

讲师:洪明智(Major Hung)一、工业工程(I E-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内涵与应用(一)工业工程之定义与内涵Industrial Engineering is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improvement, and installa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s of people, materials,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energy. It draws upon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skill in the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ogether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to specify,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to be obtained from suchsystems.~ IIE-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美国工业工程协会之定义:工业工程系有关设计、改进及建立包括人员、物料、信息、设备、能源的整合系统;其系利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与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工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去确立、预测及评估系统之结果。

(二)I P O系统管理模式Feedforward 前馈Feedback 返馈因(三)IE 机制建立(a) 基本业务(Primary Activities)(b) 工程业务(Engineering Activities)(c) 咨询业务(Consultation Activities)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业务总览二、标准工时系统(一)作业标准时间(OST- Operation Standard Time)之结构(二)正常时间(Normal Time)1. 正常时间就是以正常速度(Normal Speed) 工作时,完成一个单位之作业所需的时间。

IE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IE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IE标准工时管理办法IE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2.1.定义2.1.1.标准工时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2.1.4.宽裕时间、宽裕率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6)评核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2.2.1.作业时间测算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IE技术手册---标准工时的制定与应用

IE技术手册---标准工时的制定与应用

74
80 86 93 100 107 114 121 129 137 147 153
19
(4)異常值剔除(6σ法). (5)確定觀測次數.
(6)計算平均值.
(7)確定評比係數,對時間進行評比. (8)確定寬放比率.
20
8.3剔除異常值的方法
使用6σ管制圖的方法.將單元觀測時間中距離平均值三個標準 方差以外的數值認為是異常值,剔除不用.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假設對某一個操作單元得到的觀測時間如下:X1,X2,X3,……,Xn. 則:
22
8.4決定觀測次數
(1)經驗法
一般而言,如果沒有特殊重要性的工作項目,可以參照下面美國 奇異公司和西屋公司所定的觀測次數表.下表即是奇異公司訂定的觀 測次數:
工作時間(S)
6 15 30
觀測次數
200 100 60
工作時間(S)
240~300 300~600 600~1200
觀測次數
15 10 8
14
馬 表 測 時 表
■ □ □ 制 程: 操作說明: 單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總和 平均 評比 正常 寬放 比率 標准 標準工時: 日 期: 分 析 者: 頁 次: 操 作 者: 歸零法 連續法 批量法
馬錶測時表 規範形式
15
8.2秒表測工時法操作步驟
13
8.1馬錶測時的工具
(2)時間觀測板 時間觀測板通常以三夾板或塑膠板制成.用以放置 時間研究表格及裝置馬錶於其上.測時工作進行時, 時間研析人員將觀測板夾持於左上臂與身軀胸腹間, 以左手拇指與食指操作馬錶,右手持筆記本紀錄時 間觀測資料. (3)時間研究表格 時間研究表格也稱為觀測紀錄單,用以紀錄觀測的 時間,沒有一定的格式,視研究的操作性質而予以設 計.見下頁標準表格.(馬錶測時表)

IE初阶--工业工程网论坛关于测试标准工时的讨论

IE初阶--工业工程网论坛关于测试标准工时的讨论

工业工程网论坛关于测试标准工时的讨论编者注: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帖子,讨论了关于测试工位(ICT,FCT)的标准工时的制定.重点是是否要加入重测率的问题。

有些网友认为重测率掩盖了许多问题,不应该加入,也有的网友认为应该加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不能单纯的计算测试的时间,还要包含取放插拔的时间。

但如果测试不是瓶颈工位的话,那么测试工位的时间就可以不用测量了。

******************************************************************** ********************************************************************* ********maladoufu 2006-09-27 09:55 PM测试标准工时应该如何制定?小弟在一家电子工厂任职,公司的主要产品是PCBA类产品,包括各类主板(包括电脑,打印机,收银机等),服务器网卡等.这些产品一般都会有两个测试步骤,一个我为ICT(在线),测试周期一般较短,在1min以内,其中手工作业时间一般只有几秒(此种测试功能很强大,但设备价格昂贵);另一个为FCT(功能测试),测试周期较长,一般包括其中2min左右的取放插拔时间和3min以上的的纯测试时间(程序运行周期).我们目前对于测试标准工时的公式是这样的(一人一机):CT=(取放插拔时间*(1+宽放率)+程序运行周期/(1-重测率))/良率其中考虑宽放率,良率这些因素在我们部门是统一的,但对是否应考虑重测率有一些不同意见.我们的重测率一般给10%~15%,这样计算出来的工时跟实际比较相符,但有同事认为这样掩盖了很多原本可以改善的问题.造成重测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员作业不当,治具不够好,以及设备本身误判等等.现在我正在矛盾中,是否应该考虑重测率呢,如考虑,确实如上所言,掩盖了很多可以改善的问题,不符合IE的责任;但如果不考虑,那么标准工时会降低很多,肯定会造成生产部门效率无法达标,乃至无法按时出货(因生管是按我们的工时排计划),这样生产部门和生管一定会质疑我们工时的准确性.我们那时肯定会承受来自很多部门的压力,如我们以实际重测率太高来做解释,并要求生产部门和TE进行改善,无疑会造成他们的敌意.而最终究竟能改善到什么地步,也是未知之数,一方面是生产部门和TE的配合程度,另一方面有些因素可能确实无法进一步改善(如设备误判,总不能因此要求买进新设备吧(价格Very Expensive)).感觉真的很棘手,大家能否给点建议,请问其他在或曾经在类似行业工作过的XDJM,你们的计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俊仁 2006-10-08 01:26 PMICT测试以前我做过,不过此工位的标准时间因要考虑支人与机的时间,仪器测试时作业员要等待1~2分钟,其间可以按排另外一些动作给其作业员或一个作业员操作两台机,可以试试啊!--------------------------------------------------------------------------------晚事如烟 2006-10-08 03:36 PM这个问题有代表性,电子厂都会遇到,希望高手答疑解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标准工时加强生产管理
为加强生产管理,逐步由传统管理模式过渡到现代管理模式,生产中心开展了“三定”工作,即“定岗定编、定员、定标准工时”,旨在通过分析,对生产中心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重新梳理,对现有生产资源进行了摸底并再次优化。

今年上半年已初步完成了定岗定编和定员工作,下半年主要开展标准工时的测定工作。

标准工时测定是“三定”工作的重要环节。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通俗一点说,标准工时就是80%左右的合格工人在通常的环境下完成一项工作所耗费的平均时间,例如一名合格的浓缩丸包装工人在正常的环境下完成一万瓶六味地黄丸的包装任务需要多长时间。

标准工时主要应用于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控制、员工管理、成本管理和价格制定等方面。

近日,生产中心首次进行全面的标准工时测定,除了积极参加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标准工时测定培训外,还多次组织各部门开会、培训、研讨,并与其它企业进行交流,不断修改测定方案,制订测定表格和模板,确定标准工时测定的整体思路和实际操作方式。

在操作过程中,生产中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由行政人事科组织进行试点测定,在试点测定中不断摸索经验。

试点测定成功后,行政人事科组织经验分享会,介绍试点经验、测定方法和策略等。

各车间从7月份开始全面开展各品种的标准工时测定工作。

由于标准工时测定首次在生产中心大规模开展,因此在前期困难重重,有的操作员工不太理解,测定人员就进行耐心解释,说明标准工时测定的意义和作用,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在测定产品标准工时中,测定人员采取全程跟进的方式,与生产作业人员同进同出。

同时,也采用了不同的测定策略,时而“隔岸观望”,时而“尾随其后”,使标准工时测定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努力,生产中心已完成了大部分产品的测定工作,并将测定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悉此次标准工时测定数据相对真实,但也有个别产品因工艺和质量正在提升而出现细微偏差。

因此,生产中心主任韩慧敏要求各车间对有偏差的品种和工序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和分析,从而减少并消除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