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试卷分析
今年的文综历史试题求新求变,历史材料丰富多样,充分考查考生的阅读文字材料、解读图表、分析情景、进行人文理解等能力。除个别题目较偏、选项抽象外,大部分的题目是创设情境,贴近生活,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从新角度、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要求把历史事件、事物、人物等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认识,很多问题不能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而要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如第13题,考查考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4题则是考查考生通过表格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5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非常有限。第17题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破裂,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调整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第37题以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为命题范式,以经济文明发展为主线,选取中外古近代史料与论述,综合考查学生正确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概括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
高考试卷评卷期间,我们文科综合测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组对全区120811名考生(去年120343人)的答卷随机抽取了4869份第Ⅱ卷(非选择题)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今年文综历史卷平均分38.2935分(2009年为45.4281分,2008年为47.5399分),难度0.3829,标准差11.8451,区分度0.2873。全区最高分83分(2009年全区最高分86分,2008年为92分)。具体详见表1、表2。
表4:2010年文综历史科选择题得分情况表
得分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答案解析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答案解析

(五)答案二、简单题1.(1)他们的做法不对,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

①黄某的说法是错误的。

初中教育是适龄少年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初中学生是否接受学校教育不是个人自由的问题。

②小刚的家长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保证小刚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没有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家庭责任。

③乡镇企业老板招收童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没有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社会责任。

(2)采取非诉讼或诉讼的方式予以维护。

如向父母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法律知识;主动寻求学校老师、社会的帮助;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予以维护等。

2. 甲、乙、丙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的应尽的义务。

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1)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她积极争取,没有放弃,采取各种方式感化母亲。

(2)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3)在我们身边,由于各种原因,侵犯青少年受教育权的现象还是有发生。

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同时,也要努力学习,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识图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小文的父亲不但没有履行做家长的义务,保证小文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反而亲自送小文到招工处,因而是一种违法行为。

(3)应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材料分析1.(1)统一性(2)教育对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高考题(历史)含解析

2010年高考题(历史)含解析

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10年广东卷)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2.(10年广东卷)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解析】A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评: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会选择“君主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

再看源头,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

)3.(10年新课标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

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

故选A。

4.(10年新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卜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变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1。

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详解

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详解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历史试题解析第Ⅰ卷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答案】A【解析】全国卷自07年以来,第一题都将文史知识有效结合。

让很多人感觉不是在考历史。

此题信息较多,按其顺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五行”、什么是“相生相克”,这是解题难点之一。

所谓“五行相生”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谓“五行相克”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如图所示)。

接下来的一个难点就是朝代更替怎样用“相生相克”关系进行“定位”。

考试中不妨“望文生义”,“克”应该是斗争对抗,如朱元璋通过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而“生”则是一种和平过渡或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建(一般是形式上的改名),如清朝是在原后金基础上建立的,由皇太极改为“大清”。

题干中“禅让”一词,很容易将西晋代曹魏理解为“相生”。

那么逆向推导,便可知西晋是由曹魏(土德)“生”的金德。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术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答案】D【解析】材料中一直说的是“雕印”,并非活字印刷,可排除A项;材料中有“传之虏(对敌人的蔑称)中,大于朝廷不便”,但是由此并不能反映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况且这句话也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句。

此题的难度体现在B 项的干扰迷惑。

但是如果能注意到B项的表述是“完成式”,就可以排除。

欧阳修的上疏正是指出书籍出版业所存在的问题,还未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D项比较好的反映了材料之意,材料中的现象引起欧阳修的重视进而上疏强调雕印文集需经“官司详令”,足以看出“雕印文集已经影响到政府管理。

广东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分析

广东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分析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0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卷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l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台题意。

(单项选择题I 的50小题中,有28小题题干与题肢直接来自课本,与09年水平考试结构一样)1.2009年8月18日下午,价值248万元的第二批援台救灾物资搭乘国航货运专机直飞台湾省高雄市。

这里的救灾物资CA.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一般等价物B.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份值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D.是商品,因为它是用来消费的2.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下列关于信用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是DA.银行信用卡可以随意发行B.经营信用卡不能获得利润C.支票是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D.滥用信用工具会带来金融风险3.入冬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广东部分地区的蔬菜价格明显上涨,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蔬菜的AA.供给量B.价值C.需求量D.质量4.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BA.物价水平B.收入C.商品价格D.消费观念5.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日的和动力是D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6.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A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股份制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劳动者实现权利、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是CA.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B.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C.依法签订劳动台同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8.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是BA.存款业务B.贷款业务C.结算业务D.代理保险9.经济学家经常告诫投资者,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试论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启示和逐题解析

试论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启示和逐题解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启示和逐题解析【总体认识】1、考查内容:强调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切入点不偏不怪。

本套试题主要考查了五行相生、北宋文化传播、晚清贸易、辛亥革命、重庆谈判、中苏关系、法国工业、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珍珠港事件、跨国公司、明清商品经济、早期维新思想、工业革命的影响和隋唐政治中心等知识点。

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紧紧把握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和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知识,从内涵到外延认真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概念,特别是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程度和因果关系等。

2、学科能力: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

几乎所有的历史试题都体现了“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历史学科能力,糅合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等多种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遵循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精神,体现国家意志。

特别是主观题第37题,就是一份集重点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价值为一体的难得的综合套餐,第39题还有效渗透了政治和地理的学科知识。

这提示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整合历史知识,梳理历史线索,研读历史史料,探索历史规律,论证历史启示,形成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审时度势,理性思考,明辨是非,提高综合素养,让历史闪耀智慧的光芒,实现思想的交融,留下深邃的思索,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知识结构:突出“古为今用”和经济史的地位。

按照板块划分,中国古代史约36分,中国近现代史约28分,世界近现代史约36分;按照专题划分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60分,文化史约8分。

2010高考文综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0高考文综新课标卷解析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7表2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2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

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版)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政治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改善局地气候B.综合利用资源C.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农田作物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积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右岸更容易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海拔,纬度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9.D,沙尘暴的源地会造成土壤侵蚀。

对尘降区是增加了肥力。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增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1.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1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 金德B.木德C. 水德D.土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行相生的问题。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本题的关键词是“禅让”。

而“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如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根据五行相生: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火德”后应为“土德”。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 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解析】据史实,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故本题答案为C。

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

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其次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第三,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

2010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0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 0 1 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改善局地气候B.防止水土流失C.综合利用资源D.保护农田作物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D.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D.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南方区c.西北IX D.北方区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西南区B.北方区和南方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A.风化一侵蚀作用B.搬运一堆积作用C.侵蚀一搬运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010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

2010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

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2、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制的程度高于唐代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5、“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6、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7、“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8、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9、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10、“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的巩固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11、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文综解密点拨■王溅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终于一展芳容了。

在这种“拼盘”式的高考模式下,试题难不难?时间够不够?思维乱不乱?这一系列的疑问现在该有个结论了。

就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试题而言我看应该具有指向性作用。

2010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难度适中,文字量在2000字上下,阅读负担减轻,考生有较充足的时间完成答题。

没有出现去年第26题那样的创新性试题,对历史研究方法的考查力度减轻了,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加重了。

上述情况表明命题专家较清醒地认识到文综历史与原来单科历史在生源上的差异性。

当然,首次文综考试,稳定相当重要,不排除今后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从分值分布看,基本符合考纲规定。

从试题的理念、内容、技巧等方面看,2010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题亮点1.以社会史为视角考查历史转型特征。

社会史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简单地说,它是以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社区、物质与精神生活习俗为研究范畴的一门专门史。

群体研究是社会史的重要方式,它从不同的视角力图揭示群体特征,群体互动以及群体与社会发展、时局变动的关系。

近年来,关于“新中间阶层”“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八零后”“九零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使群体研究成为学术热点。

2010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社会史群体研究的色彩非常浓厚。

如第38题开宗明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该题以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考查了宋代市民群体、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工人群体、农民工群体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2.贴近时代,贴近现实,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学不是让人玩味过去,其目的在于认识现实、了解社会、前瞻未来。

历史学的基本特征是根据现实政治和社会的需要来研究历史,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为社会现实服务。

历史教育应该肩负起公民教育的责任。

今年的两道大题都与现实紧密结合。

2010年高考试题——文综标准答案(广东卷)word版

2010年高考试题——文综标准答案(广东卷)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6分)(1)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

这符合:①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

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

②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

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11分)(2)粤东、粤西、粤北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速度;地区差异正在缩小。

(4分)(3)①广东加速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体现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②政府在履行职能中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控产业转移,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组织农民技能培训,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11分)37.(26分)(1)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明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10分)(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

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关于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几点看法

关于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几点看法

2.主观题的答案不合理
• 今年历史试题评分标准的落分点过细,导 致考生失分过多。比如,在“中国人20世 纪初留学日本”的原因中,将“明治维新” 这个史实与“日本走向富强”这个影响分 开赋分,许多考生只能得到其中一个部分 的分。这与全国卷以及我们平时的练习不 太一样。因此,老师们要认真研究今年高 考试题答案的特点,在复习中提醒学生注 意表述的层次性和完整性。
2.关注社会
• 今年的历史试题,一改过去不过分关注社 会热点的命题思路,两个主观题紧紧围绕 社会热点命制。第38题围绕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群体的变化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现实;第39题围绕工业革命与贸易保护主 义的关系命题,凸显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 功能。
3.围绕话题
• 今年的两个主观题,分别围绕“社会转型 与社会群体”和“经济发展与贸易政策” 两个话题命制,将不同模块的相关内容有 机地整合在一起,展现历史发展变化的规 律。
•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 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 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 一致的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 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 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 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 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五、应对策略——开展“三好” 活动 • 1.上好复习课 • 2.用好备考资料 • 3.命好备考题目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教育(高中版)》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终于一展芳容了。

在这种“拼盘”式的高考模式下,试题难不难?时间够不够?思维乱不乱?这一系列的疑问现在该有个结论了。

就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试题而言我看应该具有指向性作用。

【总页数】2页(P101-1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4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地题试题启示
2.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与备考建议
3.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与备考建议
4.稳中求变在传承中创新--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2017年高考历史学科备考建议
5.转变观念知能并举--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高考广东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0年高考广东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题眼:“家国一体”考点:中国古代宗法制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答案:A.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题眼: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的原因。

考点:均田制与“庄园”的关系——土地兼并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答案:C.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题眼:“万化根源总在心。

”考点:“心学”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题眼:“家国一体”考点:中国古代宗法制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答案:A.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题眼: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的原因。

考点:均田制与“庄园”的关系——土地兼并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答案:C.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题眼:“万化根源总在心。

”考点:“心学”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

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

答案:C。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题眼:“民众以为清… …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答案:B。

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题眼:“双百”方针内涵考点:新中国“双百”方针解析:“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

答案:D。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题眼:国际邮件资费表数据考点:新中国外交解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答案:D。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 “信仰即可得救”B “人是万物的尺度”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题眼:“经验证”,“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考点:哲学思想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已的理智出发现真理。

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D 认为世界不可知;B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C。

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题眼:“1873年”,“不喜欢共和政体”考点: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过程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

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答案:A。

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 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题眼: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学说)。

考点: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达尔文进化论解析:阐述“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因此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期。

答案:C。

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

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A .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 .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 .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题眼:时间“1959年”,“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尼克松的反对。

”考点:冷战时期的苏美历史状况解析: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

A说法与材料无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1973年,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C项也排除。

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题眼:“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考点:现代主义艺术答案:B。

二、非选择题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6分)(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38.(28分)(1)商品经济发展;(2分)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4分)(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3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3分)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2分)(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2分)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4分)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

(3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2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近代中国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民族工业的发展”,现代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近代世界的“明治维新”等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运用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引导考生从下而上地思考历史,树立整体史观,关注社会现实,增强历史洞察力。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若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

(8分)(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

(2分)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3分)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

(3分)材料二: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9分)(2)低—高一低。

(3分)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分)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4分)(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3)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3分)②影响: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②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

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现代世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获取和解读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对历史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