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关于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2 采 用合 适 的教 学 方 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 , 但 教 无 定 法 。 在政 治课 教学 中 只 有 采 取 适合学生的教法 , 将会达 到事 半功倍 的效果 。
团, 底下乱糟糟 , 课堂教学效率很差。我仃 J 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
我们 的课堂教学效率?结合 自己的教学谈 以下几点 。
关键 词 : 职 业高中生 兴趣 教 学方法 课 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 G7 / 2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2 0 1 4 . 0 8 . 0 8 7
教与学并重,加强师生互动沟通,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教与学并重,加强师生互动沟通,共同促进教学发展学校教育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不仅仅是在教学质量上的监控,也包括着对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善。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之后,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紧密。
然而,仅仅有交流还不够,要想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师生双方便需要共同努力,达到教与学并重、加强师生互动沟通、共同促进教学发展的效果。
一、教与学并重,打破老师一人独大模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处于权威、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育内容以老师的授课为主;我们需要推崇教与学并重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建立起一种双向的教育模式。
这样,教育的主体性就得以得到强化,更多的学生能够发掘自我潜能,教育效果才能真正地达到预期目标。
为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而不单单局限于老师讲解的范围内。
我们应该像培训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参与集体活动、自我表现等方面,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创造力和思考力的人才。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平衡了整个教育关系,还能够降低教育流失率和退学率,同时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二、加强师生互动沟通,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教育工作离不开师生互动沟通,教育的主要标准就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来共同完成。
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教育的必经之路。
如果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师生之间便能够更加坦诚地相互表达,协商教学中的问题,而这可以使教学进展更加顺利,更加有效。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关系,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教育的信任感,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受教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听课效果大大改善。
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更加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说,则能够一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定期回顾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适合学生,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把握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效率
这 样 , 方 面 学 生 精 力 充 沛 , 维 活跃 , 于 掌 握 ; 一 思 易 另
综上所述 , 只有认 真钻研 教学环 节 中每一步 工 作 的实施 , 才能真正 提高课堂效率 。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铜 山县房村镇 中心 中学)
方面 , 通过该时间段 的学 习, 再有效利用后 段时间 透 彻 理 解 , 深 认 识 , 到 巩 固 知识 的 目的 。 加 达 2 场景的合理调控 。教师在设定 、 . 导人 、 调控 教 学场景 上下一 番功夫 。场 景的设定 应从 教师本人 的 语言 、 动作 、 表情上找原 因 , 创造条件 。语言要准确 、 干练 、 生动形象 , 有启 发式 教学的特色 , 有节奏感 、 幽
一
默感 。通过语言描绘 , 使学生 如临其 境 , 闻其 声 , 如 如见其人 。教师表情 既要适 合教学 需求 而存在 , 又 要 随着 教 学 情 况 的变 化 而 变 化 。动 作 同 表 情 一 样 是 为 了配合语 言的表达而使 用 的。所 以不 能过多 , 多 了容易分散学生 的注意力 ; 也不能过少 , 了则既无 少 用又无生气 。关键要做 到教 师能达 其意 , 学生 能 明 其理 。只有营造好教学场景 , 才能建立 愉快 教学 , 师 生在趣味盎然的轻松 氛 围下完成教 与学 , 进而 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 。 3信息传 递方式 的选 择 、 用 。正确 选择 和使 . 使 用信息传递方式对于提高课堂单位时间 内的效率很 有益处 。接受信息主要靠人体感官完成 。它蕴含着 耳 、 、 、 的作用 , 眼 手 脑 即听 、 、 看 做。从信 息接 收速度 来看 , 听快 于看 , 看快于做 。从单位时间 内信息贮存 密度来看 , 听不 如看 , 看不如做 , 因为做包 含手 和大 脑 的作用 , 包括 一个实践 过程 和一个 思考过 程。从 中可 以看 出速度 与密度成 反 比。因此 , 于不 同的 对 教学 内容应选择不 同信息传递方式 。重点 、 难点 , 要 精讲多练 , 给学生 多思考 的机会 , 发挥 头脑 的长处 ; 在简单易懂的问题上 , 以听和看 为主 , 节省 时间 , 提 高课堂效率 。只有合理分配信 息传递方式使 用的时 间, 才更加有 助于提 高课 堂单 位时间内的效率 。 三 、 好评 价 尺 度 找 经常有人说“ 后评价是 事后诸 葛亮 ” 其实 不 课 , 然 , 价也 同样是教 师提 高 自身能力 的重要环节 , 评 也 同时是信息反馈的途径。评价工作一定要把握好 尺 度 。评 要全面彻 底 , 从教学 直观效 果和 间接 的学 习 成绩反馈上人手 , 看不 足 , 找差距 。要 总结 成功 、 失 败原 因 , 出解决 问题 的 办法 , 累 成功 经验 。同 找 积 时 , 析一定要顾 全整节课 大局 , 评 不能因小失大 ,捡 “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万方数据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葛玉石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萧红小学,哈尔滨,150000刊名:活力英文刊名:HUOLI年,卷(期):2010,(20)被引用次数:0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邬巧云提高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0)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今教学改革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树立效率意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期刊论文蒋灿尧降低科学课堂成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2010(4)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所必须面临的话题是关注课堂成本与课堂效率的对等和适切.本文从三方面入手,介绍笔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探寻的降低课堂经营成本、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时间投入比例协调,降低时间成本;教师语言推敲求简约,降低语言成本;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利用,降低资源成本.3.学位论文赵燕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案例分析2009社会的进步、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及对公民历史素养的要求已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日益重要,许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都把提高教学效率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然而国内外关于教学效率的理论还缺乏与各学科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教育作为提高未来国家公民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就进行种种探索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传统历史教学仍然时时影响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课程。
<br> 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低效现状,运用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阐述国内外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概况。
第三部分,分析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包括新课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妥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 程 强 调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必 须 尊 重 学 生 的 主 体 能立即教、 , 讲 更不 能说课后再讨论 , 而是要 勇敢 的面对 , 当给予 点拨、 适 恰 地 位 , 学 生真 正 成 为学 习的 主 人 。 使 1 编 制导 学 提 纲 , 学 生 学 习有 纲 可依 . 使
精讲要 有直观性 。生物教材 中有许多器官 的形态 结构、 生理过程 比较
学生很难理解 。这 时教师一定要利用 多媒体 等手段 , 即可 以教 准、 教 趣。学生有兴趣就会勤奋 , 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 达到 忘我的境界 , 积极 主 抽象 , 动地 投 入 学 习 , 使 学 生 由 “ 促 要我 学 ” 变 为 “ 要 学 ” “ 能 学 ” 转 我 、我 。充 分 发 懂 、 活 、 精 , 可 提 高 课 堂 活 力 、 率 。 如 在 循 环 系 统 的 教 学 中 , 模 型 教 教 又 效 用 挥导学提纲 的导向性 , 引导学生 通过 自学、 生互动 、 生 师生互动 等形式 , 初 演 示 心 脏 , 师 易讲 学 生 易 懂 ; “ AI 学 软 件 ” 示 血 液 循 环 这 个 动 态 教 用 C 教 演
一
失, 事半功倍 ; 明确学 习时间 , 学生在规 定 时间 内全 力 以赴 、 让 聚精会 神地
。对那些学生 回答不出通过 点拨仍也 不开窍 的问题 ; 那些学生答 锚 对 学习, 紧张 高 效 地 学 习 。 明 确 要 求 是 指 学 生 对 学 习 任 务 要 掌 握 到 什 么 程 点”
警 馨 警 警
妥 善 处 理 教 与 学 的 关 系 提 高 生 物 课 堂 实 效 性
◆ 宋 海 明
( 河南省南阳 油田教 育中心第 : 中学 )
怎样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
怎样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是教与学的关键所在。
高效的课堂必须要做到教学设计提前完成,老师要提前关注学情,分配好课堂时间,掌握好的教学方法,紧抓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课后还要做好教学反思。
L写好教学设计。
一名高效的老师,肯定不会出现在课堂上临时思考教学步骤,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
提前备课是课堂效率的基本保证。
2.关注学情,分配好课堂时间。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能满堂灌,需留给学生10T5分钟进行反馈。
比如口头操练,笔头操练等。
将课堂时间进行有效分配,要给学生留下消化和吸收的时间。
3.掌握好教学方法,不同的学龄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更适合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更适合任务型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方法会催生出不一样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4.掌握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着重说,难点要深入浅出,一次讲清,不要妄想一次没说清,下次课再讲,夹生饭炒不熟!这是有经验教学者的的总结。
5.做好课后反思。
每节课后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深刻反思,以优化后面的教学设计。
从而
去弥补过往教学的不足,逐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良好的纪律是学习氛围的保障。
如果班级上没有好的纪律,哪怕老师上课讲得花都开了,学生听不进去也是白折腾。
所以,做好班级管理,约定好的纪律,如课前伏桌,学会倾听,举手再发言等等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关键的环节。
论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
论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教和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
教与学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系。
前者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是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的特点1.从性质上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在对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学生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等特点;而学生学习活动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实践活动。
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
同时,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应付考试。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2.从内容上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课堂教学程序和具体方法等教学方案及其实施步骤和方法等;而学生学习活动则包括课前预习准备(如阅读课本)、课堂听讲(如老师讲解或自己看书)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等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评价等方面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中学阶段,教师可采取问答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获得知识。
抓住课堂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
抓住课堂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面对学生的两极分化,面对一部分英语学习不得法,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常常感到困惑。
我们到底怎么教,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呢? 回顾多年的教学,我觉得,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不断地创新教法,抓住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深研教材,使教学内容让学生爱学、乐学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确实有些不协调的现象。
如果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有时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不能将最新的、有用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让课堂缺乏活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按照自己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删除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爱学、乐学。
二、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智力水平及接受能力是有差距的。
教学目标一刀切,不仅不切合实际,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
如在制定新单词掌握程度的目标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制定出不同的达标标准。
对于大部分同学应要求每单元大纲上所要求的单词要全部掌握(包括发音、拼写、意义、词性及他们的一些常见用法);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同学除了大纲词汇之外,还可要求他们把带有星号的词也要掌握好,甚至还可包括在word power、task和grammar中所出现的新单词以及在练习中所碰到的单词;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背诵单词确实有困难的同学可适当放低要求,可帮他们缩小范围,要求他们背诵一些常用的、较重要的词汇,教师要设法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新颖化1.根据教学实际,活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型”课堂“345高效课堂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更是关乎师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所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就如何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其学习动力。
教师还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学有所得。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并选择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适时引入前沿知识和新颖观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重课堂管理和教学环境的创设。
良好的课堂管理和舒适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格管理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光线明亮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好地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在当今教育领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们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如何让教学过程更加高效,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向。
下面分享几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建立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准备,做到知识扎实、教学内容清晰,并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知识的魅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此外,注重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课堂秩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分工等形式,让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进行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们需要关注和努力改进的重要方面。
通过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等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希望广大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一、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但目前由于一些教师误解了新课程理念的精髓,从而误导了课堂教学的走向,偏面强调一方面的思想和做法,完全违背了课堂“教与学”辩证统一教学思想。
例如,有些课只强调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教师主宰一切,包办一切,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看看听听,并简单的动动手,动动口,而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动脑,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被剥夺了,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窒息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扼杀了学生思维。
有些课,又只过于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的教,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完全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自导自演,把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课,而失去了教师应有启发引导互动的作用,教师成了观众,这种没有教师参与而只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最终只能在热闹的情景中失去方向而流于形式,无功而返,课堂毫无效益可言。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不要忘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发挥其主导作用针对“教师主导作用”含义理解的不同,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会不同,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一定不同。
究竟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什么?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课堂决不应该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成为师生思想交流和知识交流的场所.教学过程更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从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具体来说:第一,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使学生真正地学会从观察和分析事实出发,探求事物的真谛,把握知识的本质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创造性工作的真实过程,领会归纳式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二,参与者的作用,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及目标,安排教学过程,随时根据课堂里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境设问,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合作探究。
科学实验课中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科学实验课中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摘要:实验是科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实验课堂又是比较难把握的,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也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实验课;教与学;主体性;主导作用在科学教师的交流中,不少教师都提出过一个相同的问题,怎样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课上表现活跃,教师普遍感觉课堂纪律难把握、课堂秩序难维持。
在实验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上面讲要求,学生已经在下面开始动手了;分组实验中,学生没有设计实验的步骤和计划,想怎么做实验就怎么做;汇报交流的时候,汇报的学生只是在给教师汇报,教师在听,其他同学还在忙碌着;实验已经做完了,但小组没有小结和交流,同学们继续在“玩”,教师无可奈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科学教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
在一堂好的实验课中,教师的这些作用尤其重要。
1.认真备好课俗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实验课也同样如此,课前也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这样就能明白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项器材要换(特别是电学实验中,导线、插座、电池等仪器),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
教师做好“准备”实验,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利于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
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
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致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2.培养实验小组根据学生座位、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这些方面的情况,将全班学生以2人为一小组,基本上是同桌,每个小组的学生个体情况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但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这样分组使学生之间的感染和影响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就不会出现在实验室里,两个学生都不会正确的操作,盲目地使用实验仪器的现象。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提⾼课堂效率的⽅法 教与学是⼀个互动的过程。
教师要有“⾼效课堂”,学⽣也要提⾼课堂效率。
提⾼课堂效率这也是最有效、最实⽤的学习⽅法。
简单来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先要反思以下⼏个问题: ⼀、当堂内容有没有刻意的去记,背?像数学⽅⾯的公式、定理、⽅程式,语⽂的字词,主要内容有没有当堂背过的习惯? ⼆、上课时眼睛有没有追随⽼师?有没有做⼩动作、说话、思想跑偏的现象? 三、有没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四、学习中会不会带上⾃⼰的主观情绪?喜欢的科⽬、喜欢的⽼师就认真⼀些,不喜欢的科⽬,不喜欢的⽼师就不学、或不想学? 五、有没有及时做课堂反思?哪些问题学会了,哪些还没有听懂。
对没有听懂的问题有没有询问⽼师?有没有及时解决? 六、⼀节课上有没有做到⼿、眼、脑、⼼并⽤,该记的记,该背的背,该思考的思考? 思考完这些问题,接着来说下应对⽅法: 1、不要疲惫的状态下学习。
⼀直以来⽼师都是教我们苦学,最典型的就是就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其实这种学习⽅法并不科学,因为当我们已经⾮常累的时候,⼤脑已经⾮常疲惫,记忆、理解效果都已经特别差,上课、⾃习就会容易⾛神,出现学习不下去的情况。
长期疲惫状态下学习,甚⾄⾝体素质也会下降,导致⽣病,这样学习效率更低。
所以我们建议:保证充⾜的睡眠,累的时候就休息⼀下,出去跑⼀圈、散散步、或者⼩睡⼀会,状态好了再努⼒学习。
2、课前⼀定要预习。
其实学习主要是课堂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组成,少⼀步都会影响学习效果,⽽预习是⼤多数同学都爱忽略的。
事实证明,⾼考状元、班级学霸都有课堂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课堂预习,听课就会变得更轻松、更⾃信。
通过课堂预习,就知道哪些地⽅不懂、哪些地⽅是重点,这样听课就知道哪些部分应该重点去听,听课效率也就能⼤⼤提⾼。
预习并不需要占⽤过多的时间,实在时间不够,5-10分钟就⾜够了。
好⽅法让学习变得更简单 3、听课要专注。
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新课程新理念,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
现在我们要改变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确实有一定地难度。
但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改变是不行的。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
本文结合我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认识和心得谈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
每节课都要有教学活动,活动要为探究某个问题而设计,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做到这一点,①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探索规律;②怎样把学生探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暴露出来;③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学生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直接的关系;④在数学活动中要讲究过程的调控,教师要帮助指导;⑤要把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的最后应落实到知识点上,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
新课程不但对老师来说比较陌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
新课程新理念,理念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教师教的方式不同了,学生学的方式也应不同。
由于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太大,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难点。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如何组织数学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独立解决问题。
1、感“亲”。
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
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与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接近,那么他们会感到知识对他们有种亲切感,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学习的愉快感,知识也就自然地接受下来。
对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对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探索2011年度区教育局确定为“高效课堂与质量提升年”。
提出聚焦课堂教学,深化校本教研,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增进实效,通过课改理念引领课堂,校本教研聚焦课堂,质量监控有效课堂。
全面推广普及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体验式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品质课堂、魅力课堂,构建“轻负高效”的教学生态。
笔者经过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高效课堂做了进一步思考与探索,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上两种行为之间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好坏,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
什么是教?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指的是老师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施教,而是视学生为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全部听取老师的,全盘接受老师的。
这不是真正的教,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行,不管是哪一类学生,他们都是有潜能的,有基础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知识,只是可能还不完整、不系统、不准确等。
如果教还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那么,这种教就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基础,无视学生的实际,这种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积极思维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用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呢?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课堂上老师应该做的是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看不到和想不到的东西,或者是文字背后的东西。
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一种引导、帮助、点拨,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形成互动式课堂学习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依然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现行的语文教材相对稳定。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那么改革课堂教学就是当务之急。
然而改革要稳重求胜,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状况。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1.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牵着鼻子走”是其具体表现。
显然,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因为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及应有的创造力。
究其根本原因,传统的教学颠倒了主次,是以教师为主,把课堂当“讲堂”。
后来,稍有所改变,但也只是追求形似,而非神似。
因此,要真正地改过来,就必须为学而教,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当“学堂”。
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一语中的。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
语文学科尤其如此。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可以说,播种在课内,收获在课外。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只能是点“睛”、点拨、点“种”,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间。
再者,语文课本一学期也只有三十几篇文章,三年学完也不过近两百篇。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谈何容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须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有机结合起来。
3.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为考而教虽然奏效,但只是短期行为,从长远看,学生得不到实惠。
眼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学习中明于心而不能言于口、诉之笔,一篇作文几百字,错别字常见,病句不断,语言苍白,正是短期行为的结果。
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眼;听,能了于心;说,能达于聪;读,能通其意;写,能感于人。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二、消除两个误区 1.忽视基础教学。
众所周知,目前语文考试以能力立意,试卷上的语言材料除文言文以外,均选自课外。
于是有人认为这可以不教,那可以不学。
譬如语法、修辞;字、词、句的常识,文体知识等,有些教师以淡化为名,置之不顾。
化学学习心得感悟简短
化学学习心得感悟简短化学学习心得感悟简短篇1在学习过程中,我细心做好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及时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用什么新的教学策略,用什么教学素材,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均得到详细的解答,学习中感受深刻。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一、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掌握其核心思想,恰如其分地执行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中,以化学学科知识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研究方法,把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针对新课程标准,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来体现呢?我认为,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是人,而不是教材,人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课堂教学中通过下面方式来体现。
1、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重视实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学作风和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课堂教学中,重视科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材中科学思维方法很多,要求教师挖掘教材,把握内涵。
例、《水的组成》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究搭台,科学分析推理唱戏,悟出物质组成测定方法和化学式的推导方法。
3、课堂教学中重视科学探究要与课外有机结合。
积极推动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如布置学生课后上网查阅“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治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体现学科的应用价值。
4、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循善诱,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对科学、自然和社会的热爱。
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语气、对事物的态度、质疑的方式、诱导方法、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要创建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积极投入探究活动,感受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而核心内容的实现高效课堂,为此,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作者:陈庆宪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03期教与学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这句话已直接道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主动参与学习。
但由于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所以要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状况作出合理的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灵活把握。
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标对“教为主导”作了全面的定性阐述,特别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那么如何发挥“学为主体”呢?《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以上所阐述的学习理念,其核心就是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
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应该形成“两个为主”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把主动引导理解为主动提问,没有创设更好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把主动帮助变成了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由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并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但在推行这一教学思想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更重要。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去解读新课标就会知道两者不能随意偏颇。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段话也正好说明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十大要义》一文中提到的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学教统一”。
盛教授认为:“学习与教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学重要还是教重要,是学在先还是教在先呢?这确实难以简单、笼统地下结论。
一般地说,学与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绝不能说倡导…生本教学‟就是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
学习与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同意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生本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教学的作用,无视教师的存在,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平衡了,才是我们向往的境界,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
只讲一个主体,不管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都是单方面甚至是片面的。
”盛教授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另一个要义是教学要做到“扶放有度”:“不要简单地说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学需要教的促进,没有教,也是可以学的,但是为了更高效地学,这就需要教了,问题是教什么、教多少、何时何地教,这就需要有一个…扶放有度‟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教师对以上教学理念都是非常赞同的,还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去实施。
问题在于教师的解读程度存在着差异,所以部分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就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算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怎样的教学才算是教师做到了有效引导不是很清晰,因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这也说明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是长期实践与磨炼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想通过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揭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素材和处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我们应如何去改进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一、担心学生无法自主,导致教与学的失衡教学方式的确定首先要分析学生是否能自主独立地进入学习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思考的因素。
但部分教师在分析“引导”与“自主”的权衡上有时把握不定,甚至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就没有更多地考虑引导对策,而出现了教师的“教”重于学生的“学”。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因为学生在这之前的转化都是直边形,所以学生要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能自己想到把圆等分成小扇形,并把它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一般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且更不会想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作这样的分析是对的。
可是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所以干脆就不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只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动态演示,或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来说明剪拼的推导过程。
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但我们总觉得学生是完全处在被动的听讲上,没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此课作了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一:师:要想知道圆的面积的准确计算方法,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这时学生迟疑了片刻)师:我们在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都用了怎样的方法?教师呈现预先设计好的投影,帮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使学生说出:都是把它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或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有可能吗?学生同桌用两个圆片拼拼后回答:不可能。
师:那你们能把一个圆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吗?通过投影的观察、想象,感知无限等分后化曲为直的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如果碰到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时,应该去研究如何调整活动方案,怎样放慢活动的速度,而不是简单地取消学生的活动机会。
教师应该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学生有一定感悟后再去呈现投影,引发进一步的想象。
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固守某种教学方法,缺乏教与学的创新所谓固守某种教法,就是大家在教同一内容时基本选定的一种方法。
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教法确实有一定的优点,教师也认为这种教法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二是执教者的设计思维惰性,满足现状,没有与时俱进的追求,不愿意对现成的方法作进一步思考。
因此,在教与学的处理上比较平庸,缺乏教与学的创意。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见得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当学生一时难以区别它们的面积大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格子纸,并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画在格子纸上,引导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数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再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刚好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也刚好相等,以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
现行的一些教材也是按以上方式编写的,先让学生数格子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确信这种教法比较成熟,似乎没有什么好改进的地方。
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数格子的过程,虽然在数面积时有许多方法可以启发学生下一步如何去探究,可是在数出数量后,只要对照数量就会得出“底×高”的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当学生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面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会怎样思考呢?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它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我们的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是邻边相乘,不能感受到它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
今天提供给学生的是数格子的素材,学生只要按要求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会油然而生吗?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本课的开始环节作了以下改进。
教学片段二:让学生拿出四根塑料棒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6),并向学生提出:你们可以轻轻地拉一拉、玩一玩这个平行四边形。
接着提出:你们在玩这个平行四边形时感受到什么数学问题了吗?(学生先分组交流后,再组织集体反馈)生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了,但周长没有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怎样的图形时,它的面积最大?生:变成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是吗?大家再慢慢地拉一拉,看一看是这样的吗?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到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假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5厘米,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借此复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又提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呢?教师继续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先分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交流。
生1:与角度有关。
(指的是两条邻边的夹角,教师肯定他的想法有道理)生2:平行四边形越扁,它的面积越小。
师: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你能想到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呢?生: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
师:通过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猜想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接着引导操作探究,让学生任意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探究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并注意不同方法的剪拼与说理。
(过程略)以上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玩平行四边形塑料框架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师引领的几个问题自主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
这样的教学是顺着学生原生态的感知过程组织学习的,打破了以往的一般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方式不够匹配影响教与学的本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是没有较好地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因此影响了教与学的本真。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要求学生学习除法的笔算。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开始,并设计活动素材提出活动要求: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搭一搭后,写出算式“12†4=3”。
接着往往教师就会提出:今天还要学习除法竖式,你们觉得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请同学们试一试好吗?由于有加法、减法、乘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都会想到把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再在最下面写出商。
当学生都写成这种形式后,教师无奈地提出:你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实除法竖式不能这样写,接着教师介绍除法的竖式书写方式。
由此可见,在这里要学生自主尝试写除法竖式,学生只能迁移之前的竖式形式。
教师也知道学生迁移以前的竖式形式对除法竖式没有什么好处,所以马上给予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