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六记之三

合集下载

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杨绛《干校六记》校定本前言《干校六记》一九八一年五月在香港出版,同年七月在北京出版;一九八六年北京出版了第二版,香港亦已再版。

常时有人向我求索此书,说是买不到。

我手边早已没有存书,只好道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要求重印此书,我很感激,特地订正错宁,并补上一两句话。

整理校本时承多位同志协助,并此致谢。

一九九一年十月检索目录序言 (1)一、下放记别 (2)二、凿井记劳 (5)三、学圃记闲 (7)四、“小趋”记情 (10)五、冒险记幸 (14)六、误传记妄 (17)序言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

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

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

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虐,疾病始终缠住身体。

“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现在事过境迁,也可以说水落石出。

在这次运动里,如同在历次运动里,不少不了有三类人。

假如要写回忆的话,当时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也许会来一篇《记屈》或《记愤》。

至于一般群众呢。

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

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

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

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

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

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

长安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长安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长安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生管理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 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 41 号令)、《国家 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 33 号令)和教育部《高等学 校学生行为准则》(2005 年),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学生,是指具有长安大学学籍并接受普 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本规定所称的违纪行为,包括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 规章制度的行为。 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给予纪律处分,除有特别规 定外,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学校给予学生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原则,并与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和 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证据充分、 依据明确、定性准确、程序正当、处分适当。 第四条 违纪学生的学籍、学位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5-
(八)在校园内组织、策划、教唆、诱骗、胁迫他人从事宗 教活动,或者包庇、纵容、掩护和支持他人从事宗教活动的,给 予记过以上处分;被胁迫或者诱骗参加宗教活动,经批评教育不 改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九)未经批准擅自成立学生团体,或以学生团体名义从事 违法、违规、违纪活动的,对其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给予警告以 上处分。
(四)盗窃学校试卷,尚未构成犯罪的,根据情节轻重,给 予记过或者留校察看处分;
(五)一学期内,未经请假旷课达到 18 学时以上的,给予警 告处分;达到 30 学时以上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达到 42 学时 以上的,给予记过处分;达到 54 学时以上,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连续旷课两周的,按照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大学第六章注释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

大学第六章注释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

大学第六章注释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第三章修身本章引经据典较多,分段解读。

正文《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崇阳解读本段诗句来自《诗经·国风·卫风·淇澳》的第一段。

这首诗是夸赞卫武公的,《史记》记载,“武公即位,修康叔之德,百姓和集”。

康叔,后面谈《康诰》会提到,是周武王的兄弟,卫国第一个君王。

卫武公是康叔的后代。

这里就是夸赞卫武公像康叔一样仁德,永远不会被百姓忘记。

淇,淇水。

澳,又作“奥”,水岸深曲处。

菉通“绿”。

猗猗,茂盛美丽。

斐,又作“匪”,文采。

“切、磋、琢、磨”都是打磨物件的方法,古人很讲究用词,打磨骨制品用“切”、象牙用“磋”、玉用“琢”、石用“磨”。

瑟,矜持端庄的样子。

僴,威武的样子。

赫,光明正大的样子。

喧,心胸开阔的样子。

谖,忘记。

整段诗词先写景后抒情,先用竹子喻君子高尚节操,然后又夸奖卫武公像精雕细琢出来的人一样,又端正威武,又光明磊落,被世人记在心中不可忘记。

接着,《大学》对诗词进行了重点解读,这也是引用这段诗词的目的所在。

道学、自修,是告诉大家修大学之道要进行“切、磋、琢、磨”。

恂,谦恭谨慎;栗,因害怕而发抖;恂栗,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

后几句的意思呼吁大家要做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外表威严,道德非常高尚的君子。

不为后人所忘,其实就是众多儒者心中期盼的流芳百世。

整段文字就是拿《诗经》夸卫武公的例子来作榜样,鼓励大家学习卫武公做个君子。

正文《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崇阳解读这句诗摘自《诗经·周颂·烈文》。

周公归政周成王,周成王掌政祭祀祖先时,先是夸奖诸侯功德达到安抚的目的,指出能参加祭祀是诸侯的荣耀。

湖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湖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湖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学生是指具有湖南大学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入学报到、尚处在学籍审查期中的新生也适用本规定。

其它类型学生的违纪处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违纪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湖南大学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四条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根据情节轻重及悔改表现等,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学生有违纪行为,但情节轻微不足以给予纪律处分的,由学校或学生所在学院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督促其改正错误。

第五条学校在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过程中,应当:(一)坚持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二)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

第六条学生对违纪处分有陈述、申辩、申诉和要求听证等权利。

第七条纪律处分的种类由轻至重分为:(一)警告;(二)严重警告;(三)记过;(四)留校察看;(五)开除学籍。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分:(一)能主动交代错误事实,认错态度好,真诚悔改,有立功表现的;(二)确系他人胁迫或诱骗,并能主动揭发、认错态度好的;(三)其它应予从轻、减轻或免除处分的。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或加重处分:(一)违纪后拒不承认错误,认错态度恶劣者;(二)打击报复威胁恫吓检举人、证人或违纪处理人者;(三)曾受学校处分,再次违反校纪校规者,按本次违纪相应处分加重一级处分;(四)同时有违反两项校纪校规行为者,按两项违反校纪校规中相应较重的一项加重一级处分;(五)在校期间曾受两次处分,第三次违反校纪校规且应处以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时,一律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六)发生群体性违纪事件的为首者或组织者;(七)勾结校外人员违法、违纪,违反本条例者;(八)其它应予加重处分的。

【精品】经典诵读六年级读本内容《大学》原文及译注10

【精品】经典诵读六年级读本内容《大学》原文及译注10

经典诵读六年级读本内容《大学》原文及译注【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

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

本:根本。

《大学》学习笔记之三

《大学》学习笔记之三

《大学》学习笔记之三
原文: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虽有善者,亦无知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译文:
作为一国之主的国君还想着在自己的国家内敛财,这必然是受到小人的诱导。

如果国君善待这些小人,将国家大事交给他们去办,天灾人祸将一并而至。

即使有贤能的人相助,也无济于事啊。

所以说,国家的国君不应当把财货视为根本利益,而应以仁义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大学》
译文:
财富的产生要有正确的方式: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约,那么财富就会越积越多。

原文: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娇泰以失之。

<大学>
译文:
喜欢众人所憎恶的,憎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有悖于人性的行为,处事违背人性,灾难必然降临。

所以说,君子处事应当遵循大道:一定通过忠诚信义来获得百姓的支持,骄奢放纵,必然会失去民心。

原文: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大学》
译文:
这就是说,只有有仁德的君子才爱憎分明。

见到贤能之人不能举荐,举荐而又不重用,这是轻慢啊。

见到奸佞之徒不能罢免,罢免又不能驱至远方,这是失误啊。

四书五经之(大学)全文及翻译

四书五经之(大学)全文及翻译

四书五经--《大学》全文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大学》简介:《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到宋朝时候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原文如下:总纲『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诚。

意诚而後心正。

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齐。

家齐而後国治。

国治而後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第一章『1』康诰曰,「克明德。

」『2』大甲曰,「顾天之明命。

」『3』帝典曰:「克明峻德。

」『4』皆自明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1』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康诰曰,「作新民。

」『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1』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2』诗云,「缗蛮黄鸟,止於丘隅。

简述干校六记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简述干校六记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简述干校六记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干校六记》是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包括《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

该书从不同侧面记述了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1. 社会历史价值:《干校六记》以个人经历为线索,生动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遭遇和生存状态,反映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状况,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

2. 文学艺术价值:作品以平实、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在干校的生活点滴,展示了她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

杨绛的文字简洁、朴实,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她独特的文学风格。

3. 思想价值:书中所传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4. 对后世的影响:《干校六记》的出版,让更多人了解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情况,也让人们对杨绛的文学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部作品对于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历史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干校六记》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为人们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窗口,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礼记大学篇解说

礼记大学篇解说

礼记大学篇解说伍庸伯口述梁漱溟、陈亚三、黄艮庸、马仰乾、李渊庭编录弁言伍先生中年以后,居恒谈《大学》不去口,先后所为系统讲述亦殆难以计其遍数。

然平生除与人论学之书札而外,却未尝举其说自著之简编以遗后世。

尤未尝以师道自居,因亦无门人弟子为之载记。

1927年夏,漱溟在广州既习闻先生谈此学,一日欣然自许曰:“公无意著书,他日我当负责笔之于书以传诸世人。

”先生笑曰:“你听了,不当下切己反省,自勉力行,却想替我传道,何其为人之意多邪!”愚领教恍然自失,而窃蓄此心愿,无时或忘。

1950年冬,愚暨诸友先后来京,而先生亦至。

因合请先生再为同人讲述一遍,特嘱艮庸、渊庭为笔录,用备整理成书。

自是年12月1日迄于4月21日在余之寓所小铜井北屋,每间数日必会讲一次。

除《大学》全篇而外,兼于《中庸》、《孟子》亦亦有所阐发,以相发明。

又次年初春(1952年2月),而先生遽作古矣。

兹邀同仰乾、亚三、艮庸、渊庭共愚五人,以事编录。

即以当年艮庸、渊庭所笔录者为依据,而五人者则其在座得聆先生口说之人也。

1963年11月13日漱溟识。

第一讲(1950年12月1日)我采用《大学》古本。

古本《大学》由首至尾是一篇很通顺的文章,段落次序很清楚,不必要改动章句。

所以我不取朱子的改本。

《十三经注疏》将《大学》全篇分为六大段:《格致》、《诚意》、《正修》、《修齐》、《齐治》、《治平》。

我们现在照它的分段来研究。

先讲《格致》章。

此章由“大学之道”起,至“此谓知之至也”止,共分五节。

以前儒者将《大学》分为三纲领、八条目。

我今则在《格致》章亦分为三纲、八目。

“明德”、“知止”、“本末”三节为三纲。

第四节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

末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那第五节,我说为此章的总结。

《大学》是教人如何做人的。

这就要先认识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在。

《大学》首章“明德”二字就是点出人的特性(人的本心),而做人即要在明其明德。

提炼干校六记中各部分内容要点,写一篇概要

提炼干校六记中各部分内容要点,写一篇概要

提炼干校六记中各部分内容要点,写一篇概要第一次知晓《干校六记》这本书,是现当代文学老师在讲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时提到的,那时的自己,未看过《围城》,也没有看过老师随口提到的《我们仨》和《干校六记》,后面,抽时间看了《围城》,写了自己的一些小感想。

对于《围城》这本小说,很久之前就想拜读,但一直搁浅,听各种讲座,都差不多有三位教授讲过这本书,这次终于捡起这本书,因未在图书馆找到实体书,所以看了金金姐发的电子版。

《围城》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道理:“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不仅仅是婚姻,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人就是如此矛盾的动物。

”看着门里门外的人进进出出,自己却不小心就这样坐在门里看了一辈子,但看得清总好比过得糊涂。

或许还没到合适的年龄,还是没有看懂《围城》这本书,也不打算在大学期间重读,等真正到了合适的年龄,或许再读也不迟。

后面,又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看这本书,缘于看到一份各个大学图书馆借书排行榜,《我们仨》位列我国第一理科学府清华大学的第四名,前三本是类似于偏理科的书,其中好像有《时间简史》,但自己都没看过。

总觉得一部回忆录似的文学书占据理科第一学府图书馆借书的第四名,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看一看,何况听闻这本书也很久了,只知道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是国礼,但自己也没读过,本想读读她的《干校六记》,后来在图书馆没找到这本书,也就作罢了。

但看完《我们仨》后,决定再看看杨绛先生的作品,尤其是《干校六记》,因为《我们仨》是本心痛加温暖的书,看完后,我对家、对父母有了新的体会。

终于抽出时间看了《干校六记》,文本很短,只有两万八千多字,短短一个多小时我就读完了,但心里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忆》,都是时期的故事,每读类似的书,就再一次体会到的残酷,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能咬紧牙活下来,真的已经是一个奇迹。

这些受到迫害,已经高龄的优秀学者,用他们的笔杆子,向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也向我们展现了他们豁达、透明的心灵。

《大学》原文译文

《大学》原文译文

《大学》原文译文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纲常伦理,四书中的《大学》是为人处世的蓝图,有道明君的治国大法。

《大学》有:一、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二、五步功夫定、静、安、虑、得。

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领1.明明德乃自觉为人处世中所生发之矛盾、摩擦、无奈、痛苦之切磋琢磨之体悟。

2.亲民乃觉他当自觉自悟后,有自知之明,己达达人,推己及人。

希望大众皆能幸福美满。

3.止于至善乃觉满家家户户都勤修纲常伦理,家家幸福美满。

夫妻相敬如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与国人交止于信,君仁臣义。

五步功夫1、定:知止于至善,就是知道在五伦中修炼,修炼到家庭和谐人人齐心。

若是家庭乱纷纷,我们的心肯安定不下来,家庭生活不定,作息乱,身体肯定不好。

2、静:因为我们的心容易心猿意马、欲念纷飞、心神不宁,故修炼禅静之功,乃人生乐事。

3、安:修炼至此,身、心、灵已安定,因为家人齐心,夫唱妇随。

和谐家庭,人人羡慕。

4、虑:当自身五伦和谐,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时,人就会产生大仁、大智、大勇的智慧,就会思虑如何协助他人的家庭圆满幸福。

5、得:当人人家庭幸福和谐,自度度人的五步功夫修炼圆满,那么圣贤之道便人人皆得了。

八条目第1阶:格物。

言行合一,克己复礼。

第2阶:致知。

复性之初。

第3阶:诚意。

意发中诚,意存至诚。

第4阶:正心。

心怀大中至正,浩然正气。

第5五阶:修身。

格除物欲、习性,务使自性光明磊落。

修身乃治心非治身。

第6阶:齐家。

齐家先齐心。

非以权势、名位慑人,而以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第七阶:治国。

以纲常伦理协助百姓治家,人人家庭得治,幸福美满。

国家大治。

此为仁德之政之施行。

第八阶:治天下。

由自身至家庭,举家心齐。

由家庭至国家,国治而天下平。

从天子至庶民,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大学生浮生六记读书心得

大学生浮生六记读书心得

大学生浮生六记读书心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大学生浮生六记读书心得大学生浮生六记读书心得7篇沈复空有一身知识,但自身的知识终是被现实所击败。

《大学》学习札记(诗韵)

《大学》学习札记(诗韵)

《大学》学习札记(诗韵)《大学》学习札记(诗韵)《大学》概论学习札记:读书心宽尚虚灵,格物致知得其正。

大学之道在明德,躬身践履须力行。

三纲五常显忠信,六艺八目透墨韵。

仁义慈孝和为贵,修齐治平臻善境。

《大学》第一章学习札记:大学之道入门经,培德新民秉善心。

止定静安思虑得,先圣教诲六步论。

太平御览学且勤,程门立雪不畏冷。

涵包太虚遵絜矩,内圣外王谨修身。

《大学》第二、三章学习札记:传之首章议品性,克明峻德为使命。

顾念天赋持本真,捧读圣贤敬尧舜。

内明日新记盘铭,外修功德勤反省。

鼎故革新去污垢,天道自然心灵淳。

《大学》第四章学习札记:诗云子曰谈至善,修身觉悟讲圆满。

诚明中庸知天命,黄鸟栖息止于安。

翠竹摇曳淇水岸,德容盛美可点赞。

切磋琢磨治成器,高山仰止天地宽。

《大学》第五、六章学习札记:明德昭著晓真谛,审案听讼辨目的。

执法教化抓根本,冯谖买义益远期。

田忌赛马巧匹敌,墨翟智高破云梯。

用力贯通知之至,格物致知穷其理。

《大学》第七、八章学习札记:诚意正心乃根本,自慊慎独不欺人。

敬畏视指德润身,四知美谈念杨震。

修真养性避扰困,东坡定心八风稳,天下为先思忧乐,文正亮节列名臣。

《大学》第九、十章学习札记:修身齐家享天伦,举贤任能不避亲。

偏见蔽目子不丑,贪得无厌苖难生。

姬昌治歧众归心,仁爱至孝有虞舜。

桃之夭夭叶茂盛,治国安邦宜和睦。

《大学》第十一章学习札记:节彼南山赞险峻,赫赫师尹颂贤明。

孝悌慈爱符六合,絜矩法度得民心。

彦圣仁亲保黎民,骄奢淫逸鉴于殷。

以义为利善为政,治国安邦天下平。

《大学章句序》学习札记:朱子大学序章句,穷理正心教读书。

循序渐进求学问,熟读精思索规律。

虚心涵泳不逾矩,切己体察增兴趣。

着紧用力勤发奋,居敬持志堪嘉许。

《大学》教学总结札记:四书之首重三纲,光明德性须显彰。

亲民图新达至善,仁民爱物亦尊王。

格致诚正美名扬,修齐治平永留芳。

传承薪火诵大学,内外兼修富学养。

以上各篇为老年大学《大学》研读班授课讲义的学习小结。

《干校六记》赏析

《干校六记》赏析

《干校六记》赏析一、作品概况《干校六记》为杨绛所著的散文集,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

首记是“下放记别”,写的是下放干校的别离之情。

1969年,钱钟书还未来得及过六十生日就被下放干校。

次年七月,杨绛也下放干校。

送别钱钟书时,有杨绛和女儿、女婿;而杨绛下放时,就只有女儿一人送她(女婿得一因为不愿捏造名单害人,已在一个月前含恨自杀)。

第二记是“凿井记劳”。

杨绛被分配在菜园班,每天早出晚归,参与集体劳动和掘井的工作,产生了“合群感”,从而有“我们”和“他们”的分别。

“不要脸的马屁精”、“雨水不淋,太阳不晒的”、“摆足了首长架子的领导”,是“他们”;“我们”则包括各派别、受“我们”看管的人。

这种阶级感情,不是基于各人的阶级背景,而是基于人性。

但在贫下中农的眼中,“我们”又变成了“他们”,农民对干校学员都很见外,还常常把他们种的菜和农作物偷去。

第三记是“学圃记闲”。

杨绛是专管菜园,菜园距离钱钟书的宿舍不过十多分钟的路。

钱钟书看守工具,杨绛的班长常派她去借工具,于是,“同伴都笑嘻嘻地看我兴冲冲走去走回,借了又还。

”钱钟书的专职是通信员,每天下午要经过菜园到村上的邮电所。

“这样,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杨绛陪钱钟书走一段路,再赶回去守菜园,“目送他的背影渐远渐小,渐渐消失。

第四记是“小趋记情”。

“小趋”是一头黄色的小母狗,在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互信的日子,与狗倒能发展出一段真挚的感情。

这头瘦弱的小狗,因为得到杨绛和钱钟书的一丁半点的食物救济,就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

后来干校搬家,狗不能带着走。

有人传话说,他们走后,那小狗不肯吃食,又跑又叫,四处寻找。

钱钟书说,那狗也许“早变成了一堆大粪了”,杨绛则认为,“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第五记是“冒险记幸”,记三次冒险的经历。

《大学》全文及翻译(第二章)

《大学》全文及翻译(第二章)

《大学》全文及翻译(第二章)
《大学》全文及翻译
《大学章句集注》是由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

是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帝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

精彩摘录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 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所以,惭愧是该被 淘汰而不是该被培养的感情;古来经典上相传的“七情”里就没有列上它。
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 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 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火车慢慢开动,我离 开了北京。
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脚踩进污泥,和它亲近了,也就只觉得滑腻而不嫌其脏。
目录分析
1
小引
2
一下放记别
3
二凿井记劳
4
三学圃记闲
5
四 “小趋”记 情
五冒险记幸
六误传记妄
作者介绍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 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钱钟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 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1943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 2003年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2007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2013年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逝世,享年105岁。
干校六记
读书笔记模板Biblioteka 01 思维导图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新疆职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新疆职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新疆职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一章总第一条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能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第二条本条例适用对象为在校普通高职学生、高等继续教育全日制学生、中等职业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运用第三条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学校根据其情节轻重、认错态度、悔改表现等,给予下(一)警告;(二)严重警告;(三)记过;(四)留校察看;(五)学生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但情节轻微,尚不足以给予处分的,应由学生所在各院第四条(一)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去有关部门承认错误并如实交待错误事实,及时悔改,态度较好。

(二)(三)(四)在违纪行为过程中,主动放弃(五)第五条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若态度及性质恶劣,视情况给予加重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具体包括下列情形:(一)违纪后拒不承认错误事实,毁灭证据,伪造事实;或受处分后借口申诉,无理纠缠,态度恶劣。

(二)对检举人、证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威胁,打击报复。

(三)屡犯不改。

(四)胁迫、诱骗、教唆他人违反校纪校规。

(五)违纪群体行为的策划者、组织实施者。

(六)包庇其他违纪行为,订立攻守同盟。

(七)有较严重后果。

(八)同时犯两款以上错误的合并处理。

(九)屡次违反学校有第三章违纪行为和处分第六条有违反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行为,组织和煽动闹事,扰乱社会和学校秩序,(一)(二)(三)第七条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司法部门或其他执法部门处罚者,视情节轻重,(一)触犯国家刑律、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给予开除(二)因犯罪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犯罪事实清楚,但因种种原因被免于刑事处罚或(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者,情节(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公安机关处以拘留者,七日(含七日)第八条对偷窃、骗取、抢夺、敲诈勒索、冒领、非法占有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财物者,除追回赃款、赃物或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涉及金额大小,分别给予下列处分:(一)涉及金额在500(二)涉及金额达到500元(含500元)以上,但未构成犯罪的,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三)屡教不改(包括已因此类行为受过一次处分,下同),涉及金额较大,一律给予开(四)经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确认为撬窃者,未窃得财物,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凡窃得财物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夜读《干校六记》(全文)

夜读《干校六记》(全文)

夜读《干校六记》《干校六记》是薄薄的,和书架上的《洗澡》、《我们仨》相比,毫不起眼。

所谓“六记”,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六篇,记述钱钟书、杨绛夫妻二人于“”时期从京城下放干校“劳动学习”的散文。

杨绛文笔恬淡细腻,温厚丰润,从同伴间的陪伴、夫妻间的相互扶持、人与狗之间的相依相存等小视角,窥探特别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路。

“”时期,许多知名学者受到知识与人格的双重侮辱,钱杨夫妇的遭遇,虽比同时期的文人幸运得多,却也历经坎坷。

从杨绛的文字中我没有读出XX对生活的抱怨愤恨,反而处处体现出这位老人在困难尴尬的境遇中保持着的乐观可爱。

比如,原本害怕夜路害怕鬼的她为了送不认识路的丈夫回宿舍,夜晚独自回连队,归途黑暗危险,这对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多么的不易!时过境迁后,她将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经历用轻松的言语写成了《冒险记幸》,仿佛是个孩子经历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文章的结尾她说,“在我,就算是冒险,其实说不上什么险;除非很不幸,才会变成险。

”这深得ZG传统文学“怨而不怒”的宗旨,没有苦大仇深,没有强烈的责备控诉,更多的是旧时代知识分子温润的品行和乐观坚强的人格魅力。

我深刻体会到“人”的重要性。

“”是一场消灭人性的民族悲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无情。

彼时人人将对方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则人人多噤若寒蝉。

杨绛写道“但也有人以为狗只是资产阶级夫人小姐的玩物。

所以我待小趋(狗名)一直只是淡淡的,从不爱抚他。

”小趋是条公家的小狗,看到钱杨夫妇总是“跳呀、蹦呀、叫呀、拼命摇尾巴呀、打滚儿呀”,“默存大概一辈子也没收到过这么热烈的欢迎”。

人和狗是有感情的,狗通达人性甚至比人更重情重义,更纯粹热烈、更不求回报、更质朴真诚。

“小趋”给XX和同事们带来无限欢乐,相比较人的自私无聊冷漠无情来说,这条命运多舛的小狗给灰暗世界带来了温暖明亮的色彩。

《“小趋”记情》的结尾写XX夫妇俩想起小趋,“也许已经给人吃掉了,变成一堆大粪了”,“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捡些粪吃过日子,还有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XX心里宁愿小趋像人一样过着困难卑贱的平凡日子,也不愿接受它死去的命运。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六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六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六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
译文:
之所以说要想平定天下,最先要做的事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这是因为处于上位的人要孝敬老人,而民众将随之效仿学会孝敬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要尊敬长辈,而民众将随之效仿学会尊敬自己的长辈;在上位的人要体恤救济孤儿,民众将随之效仿学会而不违背。

所以说,道德高尚的君子行事有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原则。

原文:
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大学》
译文:
诗经中说,兄弟和睦。

只有兄弟和睦相处,才能示范给国人,使之都纷纷效仿这种和睦相处的方式。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大学》译文:
诗经中说,桃花鲜艳,枝叶繁茂,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的人都和睦。

只有全家都和睦,才能够示范与国人户户和睦。

干校六记素材

干校六记素材

《干校六记》杨绛《干校六记》校定本前言《干校六记》一九八一年五月在香港出版,同年七月在北京出版;一九八六年北京出版了第二版,香港亦已再版。

常时有人向我求索此书,说是买不到。

我手边早已没有存书,只好道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要求重印此书,我很感激,特地订正错宁,并补上一两句话。

整理校本时承多位同志协助,并此致谢。

一九九一年十月检索目录序言 (1)一、下放记别 (2)二、凿井记劳 (5)三、学圃记闲 (7)四、“小趋”记情 (10)五、冒险记幸 (14)六、误传记妄 (18)序言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

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

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

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虐,疾病始终缠住身体。

“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现在事过境迁,也可以说水落石出。

在这次运动里,如同在历次运动里,不少不了有三类人。

假如要写回忆的话,当时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也许会来一篇《记屈》或《记愤》。

至于一般群众呢。

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

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

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

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

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

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六记之三:同学少年(转载)1、同学少年之:王恒第一次见王恒,是在他破旧而灰暗的寝室。

那是2002年夏天,重庆的炎热几乎让人窒息。

午后的阳光穿越凝滞的空气,照在这个刚刚睡醒的年轻人的脸上,慵懒、惘然、还有蓬勃的青春朝气所混杂出的那幅永久美妙的景象,让我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也禁不住无限感动。

光线刺眼而灼热,使得王恒不时眯起眼睛,并摇晃着硕大的脑袋。

滔滔不绝的言语从他口中跳跃而出,与周遭沉静的摆设形成极大的反差,但又让人觉得是如此和谐,是“非如此不可”——至少当时作为虔心倾听者的我,是这般感受的。

那个下午,我和另外两个前来冒昧拜访的朋友,置身于一种难以言明的气氛之中,接受王恒硕士的盛大的思想洗礼。

正是那一场杂乱而漫无边际的对话,构成了我们永久友情的最初见证。

王恒留给陌生人的第一印象,是平实与忠厚。

姚伟曾经说王恒的相貌可以归入苏格拉底与第欧根尼的哲人谱系,这种说法极不符合实情,甚至我以为这是对王恒的污蔑——用我大学时发明的一个说法,苏格拉底与第欧根尼属于那一类长得比较抽象的家伙,而王恒要比他们实在多了。

尽管在2002年初见他的时候,我们都为他那一头惊世骇俗的卷发表示过诧异或者钦佩,这个在当前中国很有后现代艺术青年表征的造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把他当成一个古典风格的沉思者来顶礼膜拜;但一年之后他走上貌似庄重的讲台,为了给台下的观众们(特别是那些美女学生们)营造一种身份的压力和魅力,只得告别浪漫的卷发与长发时节,而穿上板正而油亮的西装——所谓格式化的“为人师表”——而这个形象更与哲人相距甚远。

比照王恒的言行与书写,最后我只能很无奈地写下判词:他的外貌,已为这个喜剧时代的荒谬精神所严重同化;他的肉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强大的反讽;他在以最不具哲人气质的方式来应对哲学的疯狂呼唤。

哲学是王恒全部苦难——也是全部幸福——的源头,但我还是不愿意将这个词语与他的命运轻易牵系起来。

我宁可假装媚雅,来谈谈这个人的风月。

而我首先需要声明,我并不晓得王恒的爱情史是多么曲折和艰辛,我只知道他是一个爱情史上的受伤者,夸张一点,可以说是伤痕累累。

我经常见他兴高采烈地陪一些美女喝酒,并对此无比艳羡;但最终他会在与我举杯销愁的时候,用站立不稳和呕吐等身体语言暗示,他又一次遭遇挫败。

对此情状的完好描绘,来自我们的一位朋友诗人张——这厮的写法是如此高妙,又有着与我相似的判断,以至我没有理由不全文引述:王恒空负着满腹才华,从背着厚重书包的少年成长为拥有几架诗书的青年,从当年参加数学奥赛的高中生变成了如今文章盖过同龄人的博士生,二十多年来一直形影相吊。

起初是年少,他猛然惊觉身边一株桃花的盛开而怦然心动,踌躇千次之后伸出了采摘之手。

王恒的手是那样的柔弱无力,桃花的娇艳让他突地觉得自惭,颤抖的手在一闪之间错过桃花的脸庞。

桃花说,她只能绽放在坚实的枝条,烟云般的王恒只是花瓣旁的叶子。

王恒这才意识到自己生来的欠然,虽然他比之常人,在外在上并无欠缺,可这是冥冥中确定了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无缘宿命。

王恒被风驱赶着向前走,路边又是桃花,他再次冲动地伸出采摘之手,令人垂下眼帘的场景又一次重演。

所幸王恒内在坚韧,没有清高自怜情结,便也能自如地敦厚地对待那些无情乱放的她们。

王恒的情涯之中一次次地出现这样的场景:王恒怀着致命的疼痛,淳朴地笑着,与她们像朋友一般吃饭,试图为她们夹菜却又思及自己的身份。

他心内局促,外在安然地聆听她们的情绪,安慰或者鼓励,像兄长一般,像桃花之子的舅舅一般。

王恒的结局是,他将永生无法拥有己爱之人,唯有等待爱他之人把他收留。

他只能作为权利客体的命运,使他现在仍在风中游荡。

”诗人张的预言过于悲观,但却不无道理。

在我看来,爱情只是王恒的哲学,而哲学才是他的宗教。

这两者激发的冲突足以撕裂一颗强悍的心灵,可只要我们敢于正视并能认清生活的喜剧品质,它们完全有可能结成亲密无间的隐秘盟约,从而主导这个人的幸福未来。

对生活本相的洞察,王恒应该高出我许多。

他是一个能真正做到随入俗流的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内心的高贵精神。

他懂得享受,一如他懂得沉思的真谛;他对电影与体育运动的热爱,也不见得会逊色于列奥·施特劳斯与柏拉图的著作。

在这一面,我认为他更像一个诗人,如同我四年前喜欢的台湾诗人洛夫在《漂木》中所言:“诗人没有历史只有生存,以及生存的荒谬偶尔追求坏女人那样的堕落其专注亦如追求永恒”——这是我最向往的境界。

可是我无法抵达。

但并不能说,王恒生活在了一个和顺而完美的世界,他有他的矛盾,也即我经常提及的心魔。

譬如说,他的言说与他的沉默。

他是一个喜欢说话而又善于说话的人。

我与他之间,他始终处于言说者的绝对位置,无论是探询严肃的政治哲学,还是在他酒醉后胡言乱语。

而他又有沉默寡言的一面,只是这一面隐藏在黑暗中,他的朋友很少瞥见。

在我的记忆里,就很难找到这样的场景。

我和他在一起聊天或者喝酒时,他总兴奋得像个纯真的大孩子,不停息地说、放肆地笑,甚至手舞足蹈,为人师表时的道貌岸然早已荡然无存。

正是这样的印象,让我在认同他“天真的归来”——他给自己的文集取的名字——的同时,又要怀疑他如何才能“在想象中开始,在想象中结束”——这是他给自己写的铭文。

他是如此期盼和倚重友爱的交流,但于现实之中,或者说现代世界这个被遗弃的宏大语境之中,个体的他必然是孤苦无依的,他祈望的福祉只存在于想象的天空。

想象与实存的落差,生命激情与天性、与荒诞的际遇的残酷脱离,构成了他无可回避的精神冲突。

他毕竟是个现代人。

如果说这样判定我精神上的兄长有些冒失和不敬,那么我愿意提前举出一个例子,来作为我追忆的注脚。

这便是他的书写。

到现在为止,令人敬重的王恒博士(2004年入读)所写的文字,应该不下数十万。

但为我推崇并给我以震颤的,却不是那些谨严规范的法学论文,而是他思考的碎片和写给友人的书信。

这似乎是素常的事件,可对于王恒这种有着强烈表达欲望而又十分注重书写的人,却生成着一种内在的紧张。

以论文为表征的公共性书写与以书信为表征的私人性书写,对他而言是决然分裂的;而当后者压制或战胜了前者,那么这样一个人,他将怎样直面喧嚣的公共生活——他的法理学专业,正迫切召唤着他在公共政治中成人?这样一个人,如果他只能在书信的窃窃私语中表达自己,最终降临到他头上的命运又将是什么?而我最为忧心的,是这两种书写中的任何一种在他身上出现溃败,他的心灵不再承受分裂的苦痛,但那个时候,书写的意义是否会猝然消逝?当然,他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而他从不掩饰内心的虚弱,甚至他将读书称之为自恋的行为艺术——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还有敏锐。

他一直切身实践着希腊哲学的遗训:“认识你自己”。

但对于这个既是庄周又是翩然飞舞的蝴蝶的人(一位朋友的话),他能否分清梦境与现实?他又将如何分清缠绕的二者?而我的忧心一如既往:分清楚的那一瞬间,是否意味着古老寓言的破碎——正如书写之意义的终结?这样的追问属于他,也属于我,正是这些可能永无止境的追问——包括对问题之可能性的追问——维系着我们的心魂。

“我们相逢时,仿佛我们素昧平生;我们分别时,好象我们从未分别。

”从杜拉斯的文本中跳出的爱默生的这句话,用在我与王恒——还有更多的朋友——身上,再也切当不过。

他曾对我说过,友爱是克制虚无的最好的利器。

在上帝逃遁之后的虚无黑夜,我们应当感到庆幸,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友爱的温暖共同体内。

尽管在漫长的追忆之中表达一个人的感激是如此不合时宜,但我还是试图向他表达我的谢意,我写下的许多浅薄的文字,他都不厌其烦地予以批评——或许正是如此,我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他所写下的最好的文章——那些书信,多半是写给我的。

那些质朴而深刻的文字,是我们友情的见证。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网上无意中读到了王家新写于2004年的一首诗歌,名字是《晚年的帕斯》。

王家新是我们共同喜爱的中国诗人,而王恒对他的喜爱,正来自我的不遗余力的推销,正如我向他推销过里卡尔的昆德拉论,推销过竹内好的《鲁迅》,推销过夏可君和宇文所安的所有作品一样。

或许冥冥中已有命数,已经注定我在追忆之时会邂逅这首诗歌——那里隐约闪烁着一束烧灼王恒与我的未来的火焰:去年他眼睁睁地看着傍晚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他墨西哥城的家烧掉了他一生的珍藏那多年的手稿和未完成的诗那古老的墨西哥面具和毕加索的绘画那祖传的家具和童年以来所有的照片、信件那欢乐的拱顶,肋骨似的屋椽,一切的一切在一场冲天而起的火中化为灰烬那火仍在烧,在黑暗中烧烧焦了从他诗中起飞的鸟的翅膀烧掉了一个人的前生烧掉了多年来的负担也烧掉了虚无和灰烬本身人生的虚妄、爱欲和未了的雄心都在一场晚年的火中劈啪作响那救火的人仍在呛人的黑暗中呼喊如影子一般奔跑现在他自由了像从一场漫长的拷打中解脱出来他重又在巴黎的街头坐下落叶在脚下无声地翻卷而他的额头,被一道更遥远的光照亮最后一句——“他的额头,被一道更遥远的光照亮”——让我的回忆彻底沦陷。

依然是2002年夏天的那个午后,刚刚下过雨,炽热的房间里闲坐着四个充斥着虚妄激情的年轻人,那个叫王恒的年长者耐心回答其他三人的提问,一束阳光透过破旧的玻璃,照上他的额头。

而在后来的一张照片里,有一大片阳光近乎粗暴地投射过来,以致使得他的半边脸因苍白而澄明。

我的想象中,这是宿命之光,永恒之光,惟有被光惠然普照,我们才不会成为诗歌中那“救火”的“影子”,我们才能成为走出洞穴的“自由”的人。

伟大的赫拉克利特早就指明了我们的方向——一以此作为致王恒的献辞再好不过——“最聪明的心是一束…干燥‟的光”。

2、同学少年之:陈立洋好象是西美尔说的,有些人天生就是信仰者。

我听到这话,总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阿辽沙,另一个就是我的朋友陈立洋。

将他们两人并提,并不是为了抬高后者。

在我看来,阿辽沙固然纯洁得像个天使,却难以让我产生亲近之感,《卡拉玛佐夫兄弟》的那个结尾,他一个人带着十二个孩子在做游戏——陀氏真够气魄,他居然以一个恶棍的小儿子、一个超级虚无主义者的弟弟隐喻恩临世间布道的圣子耶稣——这个说法,无疑会给基督教徒陈立洋先生的灵魂带来严峻的警醒。

这个曾经忧伤的年轻人,在抓住上帝抛给他的信仰的稻草后,变得比经受过九重烈火烧灼过的钢铁还要坚韧。

可以说,他是我所见过的最纯正的信徒,如阿辽沙一样决绝,但他又是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身边,用他的话说,共同呼吸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洁净的空气。

当然,像我这没有神性的人,总是在抱怨重庆的空气浑浊不堪。

他笑起来,很像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孩子。

我第一次见他,就有这样的感觉。

那时他应是刚皈依基督不久,在某个论坛读到我的一篇谈爱与救赎的文化随笔,又见我落脚重庆,便急切地约我出来见面。

当时他的腿因为踢球受伤,尚未痊愈——这个细节是睹面后才知道的——却不远数里乘车赶到距离我较近的地方。

我走进那家嘈杂的麦当劳小店时,看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正在和一个美国人聊天,一口流畅的英语让我羡慕不已,他的身旁放有拐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