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之于高校辅导员育人实效性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践行工匠精神育人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践行工匠精神育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之中。
而作为当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政课程的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中,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工匠精神,是指在工作中追求卓越、敬业、专业;注重实干、踏实、务实,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一种精神状态。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对劳动尊严的尊重和对职业技能的敬重。
如何将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一、推动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将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工匠精神中汲取思政教育的力量。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和现在的社会所需,进一步了解和认同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的价值。
二、构建思政教育的实践平台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需要构建思政教育的实践平台。
这个平台既可以是校园内的活动,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等外部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比赛和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可以借助校外实践活动,向学生们展示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专业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进去。
在工程类专业中,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来融入工匠精神,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创新。
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素养将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一、引言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具体化,是中国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匠精神强调劳动、技能和创造力,注重细节和品质,代表着对职业的热爱和专业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已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工匠精神视域出发,探讨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
二、工匠精神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启示1.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工匠精神注重实际操作,强调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在职业素养教育中,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这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
2. 崇尚精益求精的态度工匠精神注重对工作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在职业素养教育中,高校应该教育学生崇尚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他们追求卓越、勇于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勇往直前,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工匠精神强调合作、分享和互助。
在职业素养教育中,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互相帮助。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高校可以实施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实训课等,让学生在课堂和实践中都能够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 倡导精益求精的学习文化,促进学生成长四、结语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具体化,是中国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已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校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崇尚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育人导向的教育、精益求精的学习文化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1. 引言1.1 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职业精神,是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方法和风范的集中体现,是以工匠为楷模的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匠精神的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工匠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
通过倡导工匠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勤奋、坚韧、创新的品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造力。
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
2. 正文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点工匠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包括对工作的热爱、精益求精的态度、团队协作的意识、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特点。
工匠精神最核心的特点在于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不满足于平庸和业内水平,而是追求在自己领域里达到最高水平。
工匠精神也注重细节和品质,追求完美和精致,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奉献为目标。
除了对工作的热爱和追求完美,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团队合作和责任感上。
工匠们在工作中会积极与同事合作,共同攻克困难,取得成功。
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始终保持专业的态度,不轻言放弃,不推卸责任。
工匠精神还包括创新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工匠们不会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保持行业的竞争力。
他们也会持续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工匠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追求,是对工作的执着和专注,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可和实践。
它体现了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追求卓越和创新,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讨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讨一、引言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任务。
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工匠精神和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讨,来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内涵1. 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勤俭、朴实、敬业、创新等一系列高尚品质的集合。
工匠精神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多年积累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
勤俭朴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特征,敬业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责任担当是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
高职思政课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缩写,是在高职高专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等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要环节。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当前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理解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职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且增强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理解。
2. 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
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通过案例、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经典工匠的事迹和行为,鼓励学生树立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激励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做出更大的成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工匠精神提倡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1. 引言1.1 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工匠精神是一种强调工匠职业特质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劳动光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表现。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劳动、创造、品质、责任的高度尊重和追求,是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工匠精神的形成,既需要个人的勤奋努力和职业素养,更需要社会对工匠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在当今社会,传统工匠文化正在逐渐淡化,工匠精神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工匠精神所弘扬的勤勉、质量、创新、责任等价值观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传统产业领域,更应该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得以重视和弘扬。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劳动光荣、培养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支撑。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单向灌输,缺乏深度和实效性。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
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寻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当今时代和学生需求的发展。
2. 正文2.1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是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者:胡金扣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0期摘要:立足于河北省内高职院校,随着中国经济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要阵营,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艰巨使命。
高职院校在为各行各业推送优秀的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会面临学生因政治导向和社会价值观的缺失而为学校、企业、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作用举足轻重,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有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质量也会有显示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可见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二、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路径圍绕“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坚持“三全育人”的育人宗旨,挖掘“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涉及多方面,而在职业素养方面,各个层次的思政教育又存在着差异,作为高职教育,始终要把“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放到核心位置。
“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高职学生在思政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将“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要确保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学校是大环境、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是主渠道、校园文化是第二课堂,所以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是思政教育的渗透。
1.学校是大环境,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
(1)高职院校正确认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再是单纯的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的教育不应该与专业教学分离开,专业技能教授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政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应该贯穿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
培养工匠精神的高职德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培养工匠精神的高职德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高职德育实践育人模式现状分析•培养工匠精神的高职德育实践育人模式构建•实证分析与效果评价•研究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 3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强调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息息相关。
国家政策推动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来支撑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需求教育改革要求高职教育要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教育改革要求研究培养工匠精神的德育实践育人模式,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为高职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丰富德育理论通过研究实践育人模式,可以为高职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指导教育实践通过培养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培养优秀人才通过高职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服务社会发展02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03责任与担当工匠在工作中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更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01精益求精对工作细节的追求,对品质的完美追求,体现了工匠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02专注与创新工匠在工作中不断尝试、探索,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专注和创新的精神。
工匠精神的价值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和专注创新,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培养人才品质企业员工具备工匠精神,能够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创新和改进,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塑造人的品质和精神追求,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人才。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出发,探讨了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工匠精神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以及实践路径和案例分析。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评价与展望部分,本文总结了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启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可为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研究、理论基础、影响、实践路径、案例分析、评价、展望、启示、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社会工作岗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来适应和胜任工作要求。
现实中不少大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种种问题,如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工匠精神视域来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职业品格和职业道德。
本研究旨在探讨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工匠精神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方法,以期为高校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借鉴与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也是提高国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而职业素养正是这一全面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职责,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成为高校辅导员们需要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而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匠精神强调细致、专注、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态度,这些品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与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源自职业技术,强调精益求精、细心谨慎、专注致用的态度。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中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同样需要具备这样的精神。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问题,这一工作需要细致入微的态度,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细心呵护他们的成长。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需要经验的累积和持续的学习,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辅导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
这就需要他们具备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
工匠精神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途径1.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工匠精神强调技术的精湛和扎实。
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技能。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参与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也要注意实践中的总结与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跨学科知识的积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除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摘要】高校“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作态度的重要体现,构建相应的培育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从高等教育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理念,以及如何构建相应的教育环境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建立“工匠精神”评价体系也是关键一环。
在强调了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实施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为培养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高等教育,重要性,理念,教育环境,实践教学,技能,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论学习,但在当今社会中,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包括对工作的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些品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在社会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构建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势在必行。
这一体系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是需要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保证学生在“工匠精神”方面的成长能够得到有效地评价和认可。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繁荣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高等教育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匠精神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研究的兴趣,提高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水平和竞争力。
“大国工匠”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探析——以十九大提出的工匠精神为指导
“大国工匠”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探析———以十九大提出的工匠精神为指导尚天任,焦博秀(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需要一大批技能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担当中国制造业提档升级的重任。
高职院校作为锻造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国工匠主阵地,不仅要在培育学生“一技之长”上尽职尽责,更要在不断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上狠下功夫。
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教师,必然要担起培育大国工匠的首要责任。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突发事件中做好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为学生“立德立言立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国工匠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0)12-0015-02收稿日期:2020-10-11作者简介:尚天任(1990-),男,黑龙江北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焦博秀(1991-),女,黑龙江绥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需要一大批技能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担当中国制造业提档升级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在党的代表大会及其政治报告中,这是第一次提出工匠精神,凸显了新时代对工匠精神的深切呼唤与迫切需要。
2019年9月,习近平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构建——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83基于此,本文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工匠精神视域下针对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展开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演进,专业教育技能和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来推动高职教育的有效性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促进其职业发展,最终为他们的未来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高职院校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三全育人为核心,将精神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此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最终达到更好地培养人才的效果。
1 工匠精神与三全育人 1.1 工匠精神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工匠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拥有出色的技巧和技能上,更体现在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工作理念以及不断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手工业者必备的技能和素质,也成为各行各业从业者不断探索的目标。
“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更是一种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修养的全面育人意味着从所有相关方面入手,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成员。
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健康的个性和能力。
重点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涵盖了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阶段,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体现。
通过全面的教育,在课堂和课外、学校和社区、线上和线下、现实和虚拟网络之间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空间。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育人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整个过程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将全面培养和全面发展融入每一个环节中;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整个学习过程的高效性与成功。
1.3 工匠精神与三全育人关系采取三全育人改革,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积极推进这一进程,以及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实现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以期达到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的目标,并实现理念的创新。
基于“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通过对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和建设需求的研究,设计了符合“工匠型”理念的辅导员队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够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对培养优秀工科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工科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为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模式、效果评估、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之一。
作为基础学科的工科院校,在培养“工匠型”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使命。
当前我国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导致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探讨,分析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探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求,并提出基于“工匠型”理念的辅导员队伍培养模式设计,以及对该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通过对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旨在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促进“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的论述,为本研究的后续内容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基于“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和建设需求的调查,可以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院校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政策建议,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匠精神的育人体系
工匠精神的育人体系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勇于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从培养“得分”型人才转向培养“成为”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知识、技能和品德的平衡发展。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创新思考,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
最后,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总之,工匠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应该在育人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扬。
通过改变教育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浅谈辅导员的工匠精神
浅谈辅导员的工匠精神在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此“工匠精神”一词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那什么是辅导员的“工匠精神”,作为辅导员如何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实践。
正是因为具有“工匠精神”,才将“工匠”和“普通工人”区分开来,同样对于辅导员来说,具备“工匠精神”的辅导员将成为更优秀、更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育工作者。
联系到辅导员工作实际,“工匠精神”对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那如何培养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育人为本,从规则入手,培养学生成“人”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和班级学生开玩笑说:我去女儿学校开家长会,很多不认识我的孩子,看到我,总是会站住,弯腰,问候老师好,然后等我先走。
可是,我在自己任教的学校里,碰到自己班级的孩子,很多同学肯定在心里默念:“我的辅导员是透明的,所以我没看到她,我也是透明的,所以辅导员肯定也没见到我”,然后从我身边飘然而过,以至于让我的笑容刚绽放就凝固在脸上。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来自于安徽省的农村,更有部分来自于贫困家庭,造成多数孩子自卑,有的家庭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委托家里爷爷奶奶照顾,隔辈的宠溺造成孩子们不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和长辈相处。
针对这种特殊现状,我们经过班级讨论,制定出最基本的规范:第一,进老师办公室要敲门,等待老师许可后进入;第二,迟到的学生进教室要敲门,喊报告,等待老师许可后才能进入教室;第三,无论在哪里碰到老师,都要问好,等老师先行。
由于班级制度是同学们参与讨论制定的,认可度高,执行力强,该制度保证了同学们在校园生活中成为一名名尊师重教、彬彬有礼的学生。
从最基本的校园规范着手,通过多次主题班会,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明天:在未来的职场中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员工?以未来优秀员工的标准来衡量,我到底还缺少什么?通过讨论,大家发现,除了基本技能外,我们还缺少团队合作意识,缺少未来工作中对规则的尊重意识。
工匠精神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工匠精神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是一种本真、匠心与智慧精神,是一种体验人和物的直接接触的经验,而不是对经济效益的顶礼膜拜。
工匠精神可以用几个核心词来概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敬业。
工匠精神表现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和整合的能力,以及将这种能力付诸实践的集合体,这种实践的集合体定义为展示新工艺、创造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实现新价值等一系列生产行为。
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工作的内容各异,其内在的核心要素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工匠。
匠,有匠气与匠心之分。
前者意味着机械、重复和守旧,后者意味着执着、专注和完美;前者重技术做产品,后者重艺术出作品。
这里所说的匠心就是前文所讲的工匠精神。
辅导员拥有匠气,只能是相安无事的保姆;辅导员拥有匠心,才能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创造诸多奇迹,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一种审美境界,最终成为辅导员队伍新的标杆。
辅导员工匠精神是一种纯粹的职业精神,是一种创造的劳动精神。
优秀的辅导员会秉持“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做事原则,永远记得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前行,执着而纯粹。
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重复中充满着各种变数,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有创造性的理念,需要有一丝不苟的劳动精神。
辅导员工匠精神是一种自由的追求精神,是一种专注的奋斗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心灵的抵达和心理的感悟。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是一朝一夕管理出来的。
只有把心归于宁静、坚守这份宁静并为之奋斗的辅导员,才能累积出超凡价值。
辅导员若在不满和忧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对二百多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能的;若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打磨每一个学生,更是比登天还难。
自由方能自在,自由方能随意,自由方能畅达。
辅导员工匠精神是一种卓越的艺术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博爱精神。
一个出色的辅导员,最典型的气质就是心中有爱,追求完美和卓越,把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赋予一定的美学价值,将工匠精神和艺术精神完美融合,用全部的博爱心血和情感赋予学生发展的生命力。
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探析
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探析本文系2023 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JKH20230319SZ);2022 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思政专项)“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2213 );【摘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下简称“三种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并提出了大力弘扬“三种精神”的意义与要求。
研究“三种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与实践是探索学校教育弘扬“三种精神”的路径要求,更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
深入思考“三种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落实“五育并举”方针,探索综合育人路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内容,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关键词: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高校思政课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新问题与新挑战,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是高校思政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出巨大引领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实践将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劳动者的故事,以精神的引领、故事的共鸣、理论的魅力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效果。
一、“三种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总体思路“三种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思考融入路径之前需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围绕融入的前提、融入的内容、融入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总体思路。
“三种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具有高度耦合性。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根植于中国土壤、彰显中国劳动者思维、契合历史和现实发展诉求的精神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工聚焦X U E G O N G J U J I A O64新时代工匠精神之于高校辅导员育人实效性赵景会1杨坤2孙婉3(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重任,辅导员在学生成长成才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辅导员的价值观应该以工匠精神为指引,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广大学生的新要求,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入仁爱之心、专注之心、服务之心、创新之心和育才之心,挖掘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通过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工匠精神;辅导员;用心[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8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LX2018Y071);2018年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8zyxb-063);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立项课题(2018LX05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8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LX2018Y07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GBB1318126)。
[作者简介]1.赵景会(1970—),男,硕士,佳木斯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杨坤(1977—),女,佳木斯大学,大学生资助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3.孙婉(1982—),女,佳木斯大学,学工办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实践,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新时代,辅导员应通过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积极丰富工作内容,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观念和职业素养,雕琢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优秀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Artisan”表示专注于某个领域的人员,他们致力于该领域的产品开发或处理,他们完全致力于该流程,并且在完成整个流程时一丝不苟。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结合这两个词,多指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和职业信誉的综合体现,它是职业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致完善,坚持不懈;敬畏专注、严谨,不投机,以苛求的态度对待每件产品,保障每个部件的高品质;严谨耐心,能忍受孤独,忍受寂寞,致力于研究和创新,提高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能力和技术,增强产品和服务;坚守职业道德,牢记使命和责任,兢兢业业,日雕月琢,创造最优质的产品,提供最优良的服务,体现出崇高的职业素养,创造着无与伦比的品质工艺;工匠精神是民族的根基,是国家的气质,需要我们一代代继承和发扬,让这份精气神常存常新,历久弥新。
二、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提升职业人的尊严感、归宿感、荣誉感、成就感,是重构民族文化及中国制造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勇于担当的职业态度“匠人精神”首先是一个匠人的气质、品质,其次才是专业技能。
这个“人品”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素养,即对职业的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对自己的职业怀有愿景,是否拥有职业自豪感、崇敬感。
新时代要求职业人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以强烈的责任心完成每一项任务,认真负责,敢于担当,敬畏自己的职业,勇于奉献,将简单之事做到极致,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能获得精进和成长。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是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普遍性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财富。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
新时期的爱岗敬业就是要忠诚事业、忠诚单位、爱岗敬业,岗位成才,拥有真正的规则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
而这些职业道德正是“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内涵。
体现了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专注与执着,对事业忠诚与奉献,直面困难,勇于承担责任和挫折,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
(三)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所追求完美之上再更加完美,是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在今天的社会中依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体现于对细节苛刻雕琢,追求卓越、精美和极致;严谨,细致、周全、完善,一丝不苟,注重任何一个环节、细节,以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耐心,全身心地投入,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品质至上;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对产品品质与完美的不懈追求,专注于在自己的职业技术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刻苦钻研技术、技艺,摒弃工艺的拙劣与粗制滥造,注重细节,注意品质,注重客户体验,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也是制造强国能工巧匠的职业品质。
(四)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人不仅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锲而不舍、努力奋进,更要在恪尽职守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不仅要做“工匠”,更要做“专家”。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层出不穷,新工艺突飞猛进,这意味着,产品的加工工艺、工匠的技术技能要不断进步,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步伐,推出更多优质产品,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新时代辅导员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的“工匠精神”,所形成的工作态度、精神品质和道德标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树匠心、育匠人,是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的内在动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培养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来说,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高校的职责,更应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研究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工匠精神有着独具的匠心,优秀的品质,这与辅导员的工作有着极其相似的功能。
辅导员之工作与工匠精神在思想层面上都是强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是基本的和最重要的职业操守和信念。
行为层面都是崇尚踏实专注的工作态度,用情感去对待自己的产品;工作目标都是追求极致和精益求精,出产精品。
作为人才培养最前线、与学生朝夕陪伴的高校辅导员来说,学生就好比作品的创造和“雕琢”,如若工匠没有匠心,没有工匠精神,那么泥土不会变成价值连城的器皿,学生成长进步需要辅导员的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塑造,新时期,辅导员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四、弘扬工匠精神,引领辅导员的时代价值观,提高育人实效(一)以爱育爱,仁爱之心立师德新形势下,立徳树人为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奠定了价值理性,工匠精神的起源,就是对事业的那种专注、炽热、坚韧的爱,并将爱融入到每一个作品中,使得作品看起来是有生命力的,触摸起来是有温度的。
从工匠身上映射辅导员职业,这种爱就成了仁爱之心。
大爱无声是教育的灵魂,更是辅导员献身教育事业持之以恒、有教无类的源源动力。
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辅导员所要做的就是以爱育爱,用大爱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动学生,爱生如子。
辅导员只有把握心智成长特点和情商发展的规律,以仁爱之心去关心、关爱、关怀、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学生,深入到他们成长的细微之处,与他们聊人生、谈理想,争取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秉承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坚守,对学生付出全身心的关注与爱心,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渗透到育人全过程,高质量完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这也正是辅导员们精益求精工作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敬畏专一,专注之心生感动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精益求精,而精益求精的背后则是对待塑造对象全神专注的执着,这种执着的专注之心,正是辅导员工作应该借鉴和弘扬的,也是新时代培养人才过程中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基本思想的充分体现。
辅导员的职责范畴很宽泛,也很65学工聚焦X U E G O N G J U J I A O66繁杂琐碎,大到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等的教育,小到日常生活起居、请假、心理困惑、同学矛盾、挂科,甚至违纪、就业迷茫等,千头万绪都需要得慢慢捋,没有一颗专注的心是无法应对的。
辅导员只有坚定地陪伴在学生左右,与学生密切接触,通过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谈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特点、情感体验、学习状况等,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迷茫、犹豫和困惑等心理问题,提早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防微杜渐,达到其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有机统一,将平凡的工作做到卓越和极致。
(三)甘为人梯,精准服务之心常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搞好服务,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广搭舞台,营造氛围,这是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内涵。
辅导员要有愿意当蓝领、立志做工匠的心理和气魄,要把服务、引导摆在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脚踏实地,用心关注所服务对象,以真情实意的态度和行动润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辅导员要切实把学生成长和成才作为工作的重心,亲力亲为,精细服务,研究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合理规划,精准服务,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明晰在心,分层次、分阶段,做好预见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尊重个性差异,重点服务,分层次,分类关注,专注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保障每件“产品”都优质。
(四)自我激励,传承创新之心促发展工匠精神之所以在炉火纯青的作品上体现,是工匠们传承创新的精神起的关键作用,传承老一辈的手艺,不断创新、超越,成就了我国成为大国的资本,结合工作实际,辅导员更应该具有传承创新的心。
新时期,辅导员所面对的群体是务实、开放、网络化生存等带有时代色彩的独生子女,辅导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特点,从时代发展大势方向,牢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主动权,积极营造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主动接受新理念,创新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适应新变化,既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改变一成不变的活动计划,改变学生对辅导员落后陈旧的眼光;创新实践育人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积极搭建实践育人平台,让学生为社会做一些更直接、更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在实践中做到认知、认同和践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为以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勇于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