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哲学的含义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二、相关资料《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三、课文翻译1.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尽心竭力了吗?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随心所欲,又不越过法度。

”4.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说课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说课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世界三大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古代——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谢林、费希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一、哲学及其特点“哲学”(Philosophy)原义“爱智慧”,即“使人聪明的学问”。

苏格拉底(被希腊神认为是最聪明的人),其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赫拉克利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亚里斯多德,“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他还说:哲学是“头等智慧”、“最高智慧”、“第一级智慧”。

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给人以智慧,把哲学称作智慧之学没有抓住哲学与其它学问的本质区别。

关于下定义,可以从多个侧面来定义,但关键要抓住一物之所以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物的本质特征,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宗教是不是哲学?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方法的理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体上是一致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一致?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是讲求理性即“以理服人”。

(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实践——具体科学——哲学。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的反思性(思辨性)特点。

“玄学”,恩格斯:哲学是高高悬浮与空中的思想领域。

(三)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即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哲学以抽象思维形式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阶级性是哲学的又一特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一)形成和提出从“灵魂不死”到“万物有灵”。

哲学12-1

哲学12-1
(影响人们怎么做事情) 影响人们怎么做事情)
传统片面追求GDP的发展观 的发展观 传统片面追求
全面、协调、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
(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真实姓名: 真实姓名:范美忠 人送绰号: 人送绰号:范跑跑 绰号由来:在地震发生那一刻, 绰号由来:在地震发生那一刻,弃学生不顾 第一个跑出了教室。 第一个跑出了教室。 结果:引起全国人民热议,遭到各方谴责。 结果:引起全国人民热议,遭到各方谴责。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谭千秋正在教室里上课。 12日地震发生时,谭千秋正在教室里上课。 日地震发生时 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1)班的学生紧紧地 (1)班的 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1)班的学生紧紧地 掩护在身下。13日晚上 日晚上, 掩护在身下。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 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讲台上, 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讲台上,手臂上伤 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 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 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岁的生命 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他的英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 他的英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全国人民纷纷向他致 对他进行悼念! 敬,对他进行悼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小结:
1、人的价值
(1)价值的基本含义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价 值 与 价 值 观
(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2、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
(2)价值观 的导向作用
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 有导向作用

《生活与哲学》问题解答

《生活与哲学》问题解答

《⽣活与哲学》问题解答《⽣活与哲学》知识解答1.哲学是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哲学智慧和思想产⽣于⼈类的⽣活和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门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

在古希腊⽂和英⽂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意义、任务和功能哲学是指导⼈们⽣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然、社会和⼈⽣的变化与发展,⽤睿智的眼光看待⽣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为⽣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类⽣活的路途上点起前⾏的明灯,指导⼈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们确⽴⼈⽣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3.哲学与世界观、⽅法论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们对整个世界(包括⾃然界、⼈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也叫宇宙观。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法,就是⽅法论。

⼀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法论,⽅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法论的统⼀。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某⼀具体领域事物的特殊性质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法论的指导。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第十二讲 休谟及其哲学

第十二讲    休谟及其哲学

休谟两岁时丧父,依靠母亲为生。童年时代,休 谟是在出生地奈因微尔士度过的。从小休谟性情 文静,天资聪慧,喜欢读书与思考,尤其是文学。 1722年休谟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受洛克的影 1722年休谟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受洛克的影 响,怀疑精神萌芽。1725年辍学回家。 响,怀疑精神萌芽。1725年辍学回家。 从1725年—1734年,休谟自学时期,方向有法 1725年 1734年,休谟自学时期,方向有法 学、文学、哲学及其美学,后来慢慢集中于哲学。 1734年,休谟经商,但很快回到哲学研究上来。 1734年,休谟经商,但很快回到哲学研究上来。 1734年夏,休谟来到法国的拉福来舍(一个小 1734年夏,休谟来到法国的拉福来舍(一个小 镇),在此地的耶酥会学院里博览群书。
二、 论知性
1、论观念及其起源、组合、抽象、联系 论观念及其起源、组合、抽象、 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种。 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种。 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 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强者为印 弱者为观念。知觉有简单与复合之分, 象,弱者为观念。知觉有简单与复合之分,故印 象和观念亦有简单与复合之分。 象和观念亦有简单与复合之分。我们的全部简单 观念在初次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 观念在初次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 象和简单观念相应, 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 复合观念也是如此,它来自复合印象。总之, 现。复合观念也是如此,它来自复合印象。总之, 印象先于观念, 印象先于观念,这是休谟在人性科学中建立的第 一条原则。 一条原则。
空间观念是由抽象视觉和触觉这两个感官传入 心灵的,任何不可见或不可能的东西都不会具有 广袤的,关于广袤的复合印象必然由若干较小的 印象组成,这些较小的印象对于视觉和触觉来说 是不可分的,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颜色和坚固性 的原子或粒子的印象。否则,永远不会有没有颜 色和质量的粒子的印象。 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刹那组成,每一个不可分的刹 那必然对应着某种真实的对象或存在,这种对象 的持续被心灵映照时才形成时间观念,没有持续 对象的纯粹持续即纯粹时间是绝对不存在的。

【2023部编高教版】 中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案 (表格式).doc

【2023部编高教版】 中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案 (表格式).doc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年月日专业:班级:
科目:课时:
授课地点:授课形式:
参考教材:
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课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二):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随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课后
1.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2.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南大哲学史讲义第十二讲——王阳明哲学思想

南大哲学史讲义第十二讲——王阳明哲学思想

南大哲学史讲义第十二讲——王阳明哲学思想本讲要点一、“心即理即良知”的本体论二、“知行合一”论三、“致良知”论四、“天人一体”论其人其书。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因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

1、政治经历。

28岁考上进士,即向孝宗皇帝上书,陈述自己关于国家建设的主张。

后任命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35岁,为宦官头子刘瑾所害,被廷杖四十,谪到贵州龙场驿当事四年驿丞。

在深山中受尽了折磨。

后历任江西卢县知县、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直至南京兵部尚书。

镇压农民起义,1519年,王朝宗室宁王朱寰濠在江西起兵谋反,王阳明起兵镇压,并很快平定。

后还镇压发生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地方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多次。

最后亦死在镇压农民起义的途中(江西南安)。

(陈来认为,王守仁一生所创造的事业功绩,在宋明代的理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P258)。

王阳明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总结了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学承及思想变迁。

“先生之学,始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乃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得其门。

”(黄宗羲)这个记载说明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形成历经了三个阶段:①泛滥词章之学,学习程朱理学;②出入佛老;③学说之形成(复归孔孟)。

3、格物“七日”:21岁跟随父亲在北京,与一朋友尝试朱子的“格物”工夫。

他的朋友坐在院子里面对竹子,看能否“格”到竹子的道理。

友人先格了三天,病倒了,且一无所获;阳明亲自去格,沉思七日,结果也病倒了。

由此怀疑朱熹格物学说。

(此格物非朱子格物,误解朱子格物,因此告别朱子之格物,那完全是“思想转折”借机说法。

)4、龙场大悟。

1506年,阳明35岁,被贬到贵州龙场。

其后四年,阳明意志消沉,日夜端坐,澄默求一。

久而久之,胸中洒洒,思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一天夜里,大悟格物致知,睡境中好像有人说话,不觉呼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一切求诸心,无须外求。

科学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时空观_哲学在爱因斯坦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时空观_哲学在爱因斯坦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2011年4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pr.2011第25卷第2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5No.2●哲学研究科学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时空观———哲学在爱因斯坦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张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爱因斯坦相对论“钟慢尺缩”时空观的提出,从根本上颠覆了牛顿所建立的时空观,同时也大大深化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深入分析科学发展史上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可以发现爱因斯坦怀疑、批判、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兼容并蓄的哲学素养是其在科学上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史;爱因斯坦;时空观;哲学中图分类号:B01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1)02-0020-04收稿日期:2011-01-26作者简介:张强,男,河南原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古代科技史博士生,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教师。

时间、空间问题历来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所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和空间是建立科学、哲学体系的基础。

牛顿、爱因斯坦作为各自时代的科学翘楚,对时间和空间问题当然是不能回避的。

牛顿提出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不但是构成其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石,同时作为一种教条也深深影响了后来几个世纪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思想。

爱因斯坦于1905年、1916年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论提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的时空概念,将人们引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哲学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也同时有了各自的自然科学基础。

爱因斯坦取得的这一成就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爱因斯坦取得的这一划时代成就进行深层次的哲学分析,对现在的我们来讲也是极为有意义的。

一、牛顿的时间、空间观及其影响作为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为创立自身的力学体系,牛顿在其举世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对时间、空间和运动做出了定义。

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这表明()。

①我们要走进哲学,自觉追求智慧,创造更美好的人生②我们要以高高悬浮在空中的思想楼阁一一哲学为指导③我们不仅需要懂得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理解和运用哲学知识④哲学总是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③④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老子》、《周易》、《庄子》、《孙子兵法》等著作中所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要远远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这说明()。

B.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从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讲,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都优秀D.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6.漫画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第12讲后现代主义介绍(上下)

第12讲后现代主义介绍(上下)

五、对待后现代主义应有的态度

在整个人类文化演化的意义上,如何看待后现 代主义?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境遇下,如何看待后现代主 义?
3)利用虚拟技术制造虚拟主体、改造现实主体, 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虚拟人和现实人合二 而一。 不仅主张利用电子技术、器官移植或人工 智能来改造人,而且主张后现代技术的目标是 超越身体,放弃身体,以便在机器中和网络中 实现身体的不朽,让技术使人类不朽的梦想变 为现实。

3、后人类进化的前景 1、去除精神残障、根治肢体残疾。 2、人们的“爱美之心”和渴求完美的自由意志 在塑造肉身的同时,也将个体审美主义推向极 致。 3、人类普遍信仰身体、重视情感、悦生轻死。 4、有利于消除种族差异,融合民族文化。
第12讲 后现代主义介绍(上下)
一、后现代的“新世界” 二、“后现代”释义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2、“后现代”的基本涵义 3、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 三、后现代思潮溯源 四、后人类社会 五、对待后现代主义应有的态度
一、后现代的“新世界”

丹尼尔·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后工业社会又称知识社会,是工业社会进 一步发展的产物。丹尼尔· 贝尔把人类历史划 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 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 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 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 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二、“后现代”释义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福柯《后现代主义探索》 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布迪厄《语言与符号暴力》 理查德·罗蒂《后现代哲学》 ;霍兰德《后现代社会观》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告别理性》 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后现代科学》 范·弗拉森《规律与对称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的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理论。

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凡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

凡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统一性的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

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统一性的,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是不可知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于:(1)它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2)它的第一方面,即是思维与存在之间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3)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理论依据。

(4)它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在建立和证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决定性作用,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件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件
④代表人物: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拉美特利、 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等。
15
机械性:
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 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把运动归结为 机械运动,否定了运动形式的多样性。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的序言中把 人 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拉美特利更 干脆地宣布:“人是机器”。认为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 器而已。
21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真正的哲学。但真正的哲学 并不仅仅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些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 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都是真正的哲学。上述观 点没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真正的哲学的关系,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 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 它是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 先进思想。

意识决定物质;
心 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 两种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而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
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
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13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认为金、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 木、水、 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哲学 讲解

哲学 讲解

弄清楚以下说法错在什么地方。 • • • • • • • • • • •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 2.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存在联系。 3.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4.联系是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客观联系与主 观联系等等。 5.整体统率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6.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甚至会超过整体的功能。 7.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8.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发展是普遍的,无 条件。 9.新事物是指出现时间晚、形式新、力量强的事物。 1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不经历挫折和考 验,事物便无法得到发展。 1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 变化。
• 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 有能动的反作用。 •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 性和主动创造性。 •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 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 P38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 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 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 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P40 人在意识指导下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 的东西。 •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 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是一门 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 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专题十三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一)考纲要求1.哲学的内涵;2.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的基本派别;4.哲学与时代精神5.哲学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7.世界的物质性;8.物质与运动、静止;9.物质运动的规律;10.意识的本质;11.意识的能动作用;1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5.真理及其特点;(二)命题规律考情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认识过程等。

本专题往往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命题,从考查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1)以名人名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素材,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2)结合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探索等材料,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以我国航天技术、世界医学重大突破、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背景,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发展的过程等(4)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事例,留意现实生活中认识发展的具体事例。

【例1】(2017·全国Ⅰ卷)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例2】(2016·全国Ⅱ卷)在长征途中,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归纳!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因果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其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其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其前沿问题第一讲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p1团区委郁杨)答:哲学作为世界观包括许多领域和方面的问题,其中制约和影响各种哲学问题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贯穿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的两大阵营。

凡是主张思维、精神是第一性、是本原的哲学家,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主张思维、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的哲学家,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理论意义:第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理论上识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为我们能够正确反映、认识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批判不可知论提供了理论武器。

实践意义:第一,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可知论,努力做到正确地认识世界。

2、哲学的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P7 团区委,郁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社会中对立的阶级、集团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哲学党性与政治党性总的说是一致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两条思想路线、两种工作方法的斗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P10-14 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完全科学的性质。

它是唯一科学的哲学。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哲学研究的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依靠具体科学成果从中概括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31课时 哲学的含义及其作用PPT课件

第31课时 哲学的含义及其作用PPT课件

栏目索引
典例3 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 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
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 B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栏目索引
典例2 (2019北京海淀模拟,24)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B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栏目索引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联系是有条件的,排除A。知行 重在行,排除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故答案为B。
(考点一) 1、哲学的内涵 (考点二) 2、哲学的作用
栏目索引
考点一 哲学的内涵
栏目索引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① 根本观点 。 (2)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② 根本方法 。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 界观和③ 方法论 的统一。 判断: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科学的方法论。 提示:错误。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所以哲学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栏目索引
特别提醒 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决定的关系。方法论不 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示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讲 哲学的含义及其作用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哲学的时代精神
4.哲学的作用
(2017·天津卷,9)(2017·江苏卷,24)
(2017·海南卷,16)(2016·江苏卷,25) (2016·上海卷,22)(2015·山东卷,34) (2015·海南卷,21)(2015·广东卷,33)
本讲试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以名人名言或重要观点作为载体,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具体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在备考过程中,应留意古人对世界的看法和思考、联系一些科学家的具体事例和科研成果,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加深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及其对哲学功能和作用的理解。

分值:2~4分
考点一 哲学的含义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在
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功能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
世界。

(3)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
(1)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10哲学的发展。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
11概括和□12总结。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重难点精讲
一 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形成 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世界观与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易错点
(1)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只能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不能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世界观。

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

(4)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并非简单地罗列和堆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图示如下:
不能将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最高概括的科学”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但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更不是“科学之科学”“最高概括的科学”。

考点二 哲学的作用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1)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3)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重难点精讲
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哲学也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经济和政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对人们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对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对社会变革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的功能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有关哲学的易错点
(1)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不能认为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不是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而是起间接的指导作用。

(3)不能认为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不管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有多么巨大,归根到底都是第二位的,不能起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

(4)哲学并非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并非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